内部控制制度(实用4篇)
【导读】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实用4篇)”工作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工作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公司内部管理制度1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
内部控制,是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由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创造、并经审计人员理论总结而逐步完善的自我监督和自行调整体系。它是为适应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产生,为保证单位经济活动正常进行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管理措施,是现代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7月1日起实施的,由财政部等五部委从部门规章的高度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定义:“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二)内部控制的内容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应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个方面内容。
1、内部会计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由组织计划以及与保护资产和保证财务资料可靠性有关的程序和记录构成。会计控制旨在保证经济业务的执行符合管理部门的一般授权或特殊授权的要求,经济业务的记录必须有利于按照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或其他有关标准编制财务报表。一个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具有按管理部门需要来保证执行经济业务和完成工作的职责以及保证制度正确实施的有效程序。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是内部会计控制的主体和核心,财政部在《内部会计规范———基本规范》中规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内容包括:货币资金控制、采购与付款控制、销货与收款控制、工程项目控制、对外投资控制、成本费用控制、担保控制、预算控制、固定资产控制、存货控制等。
2、内部管理控制
内部管理控制主要与经营效率和贯彻管理方针有关,通常只与财务记录有间接关系,一般包括统计分析,时时动态研究即工作节奏报告、业绩报告、员工培训计划和质量控制等。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受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内部监督等因素的影响。控制环境主要指企业的核心人员以及这些人的个别属性和所处的工作环境,包括个人的诚信度、道德价值观与所具备的完成组织承诺的能力、董事会与稽核委员会、管理阶层的经营理念与营运风格、组织结构、职责划分和人力资源的政策与程序。风险评估,指管理层识别和分析实现所定目标可能发生的风险,每个企业都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不同风险,这些风险都必须加以评估。控制活动是指对所确认的风险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证企业目标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信息与沟通是指为了使员工能够履行其职责,企业必须识别、捕捉、交流外部和内部信息。内部监督指评价内部控制实施的进程,即对内部控制改革、运行及改进活动评价。这五方面相互关联,控制环境是基础,在规划控制活动时必须对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有细致地了解和评估;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必须借助企业内部信息有效地沟通;最后,实施有效的监控以保障内部控制的实施质量。国有应建立一套符合现代经济管理要求的内部管理组织机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必然产物,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企业内部控制是单位为了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保证信息质量真实可靠,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促进法律法规有效遵循和发展战略得以实现等由管理层及员工共同实施的一个权责明确、制衡有力、动态改进的管理过程。内部控制是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只要存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就需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
三、长江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管理比较混乱
长江公司内部的管理尚存在这不少的漏洞,这些漏洞直接导致了公司的内部管理显得比较混乱,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合同管理不够规范
在长江公司中,对于合同的管理上还不是十分的规范,主要表现为,同一份合同,同一合同号多次出现,多次提货。这及造成了公司调度上的人力物力浪费,又造成了公司运作的混乱。
2、上报手续繁琐
长江公司中,如遇到问题,需要层层上报,层层请示,得到高层领导批示后,才能着手解决。这样,从问题出现到问题解决就要经过一个漫长的时间,往往在这漫长的时间中,小问题就变成了大问题。这既造成了对补救问题的宝贵时间的浪费,又造成了对各层次请示上报中的人力资源的浪费。
3、为领导是从思想严重
长江公司长期以来为领导是从,虽然公司对各种工作行为、违规行为、奖励原则等都有相对完善的规章制度。但是,绝大多数员工的原则意识不强,不安原则办事,一切以领导是从。往往在处理领导意识与原则相抵触的问题时,都是放弃原则,迎合领导。
(二)生产和销售衔接度欠缺
生产与销售应该紧密配合,如果说一个公司是一支军队,销售就是冲锋陷阵的前锋,生产就应该是后勤部队。而在长江公司中,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衔接不上,销售部门接单时,追求效益而没有考虑到生产部门的生产能力。而生产部门也没有将自己的生产能力和任务多少即时于销售部门沟通,这些都直接导致了生产部门为了赶单造成了产品质量不稳定,而产品质量的不稳定就直接影响了客户对公司的信任,对公司的信誉度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2009年2-4月,因为市场竞争激烈,难以接单,客户提出苛刻的要求,要求生产难度系数很高的铜带,业务员为了追求效益,就一味的答应客户的要求,根本上没考虑到生产部门受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的限制。生产部门接单后,也没认真的研究生产方案,就按原来的工艺投入生产,因受设备和工艺的限制,生产出来的产品根本上大不到客户的要求,又重新投料,这样重复投料,生产部门为了赶单造成了产品质量不稳定,质量不稳定成品率自然就低,成本升高,又延误了交货日期,有些合同最终被终止;有些合同免强送货,有因铜带的板行不好、铜带穿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被退货,这样不但给公司造成了金钱上的损失,还给公司的信誉度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这样的结果是销售部门和生产部门欠缺沟通造成的。
(三)资金周转困难
如果将公司比喻成一个人,那么资金就是血液。可见资金对公司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长江公司长期以来,应收账款较多,每个月的应收账款高达2-3千万元,导致资金周转困难。但是,对于赊账现象,公司也是身不由己,如果完全拒绝赊账,就会阻碍公司的产品销售,失去了客户的同时造成了库存增多,库存增多有直接导致了成品保养、维护的成本投入。长江公司每个月的应收账款较多,东莞建通是一个信誉就好的老客户,就它一家公司一个月的是赊账就达1千万元。长江公司尝试过催款,但业务员订合同时已注明货到付款,月结之类的条款,是老客户,又是大客户,只能按合同来履行。如果完全拒绝赊账,就会阻碍公司的产品销售,又会造成了库存增多。2010年春季,库存量就高到1500吨,春季雨水较多,空气潮湿,库存的保管也是一个头痛的问题,铜带遇到潮湿的空气会产生“铜绿”,这样的情况会影响产品的质量,保养不当可能变成废料,所以仓库每天24小时开着几千瓦的灯来保持仓库的干燥。成品保养、维护的成本又增高,这样的恶性循环,给长江公司资金的周转造成了困难。
四、从会计控制方面对加强长江公司内部控制的建议
长江公司内部控制问题涉及诸多方面,本人作为该公司会计工作人员,针对公司在内部会计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的一些建议。
(一)全面提升会计人员素质
1、完善会计人员选拔体系
全面提升会计人员素质,首先应完善会计人员考核选拔体系,选好人,选能人。内部控制要求以人为本,企业应将道德品行好、坚持原则、懂业务、有知识、有文化、有志从事财会事业、热爱财会工作的人员选拔进财会队伍,为打造优秀财会队伍奠定坚实基础。企业应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严格奖惩,奖励好的,鞭策一般的,撤换差的,以促进系统人才的流动和进步。
2、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制度
全面提升会计人员素质,有必要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制度。企业应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年检和其他检查工作,将会计人员执行会计政策法规情况、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情况,以及奖罚情况输入个人诚信档案,作为管理会计人员的依据,从而督促、约束会计人员严格自律,认真执行会计法规、政策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3、强化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培训,加强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工作
内部控制要求未经过专业培训的会计人员,必须参加会计专业培训合格后,方可从事会计工作,否则要从会计岗位上撤下来。并且会计人员也要加强对会计业务培训重要性的认识,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提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素质,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创新能力,才能适应新经济形势下对会计人员的要求。
4、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职业道德是非强制性的、以内心力量起作用的社会规范。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首先应从会计人员的“自律”抓起,通过不懈地进行自我对照和自我调整,不断提高自身觉悟和修养,把履行会计职责转变为自觉遵守的道德行为准则。真正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和坚持准则。其次,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应强化先进会计人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榜样的示范,会计人员对比自身不足进而改进自身缺点,真正做到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最后,应进行违法乱纪案件宣传,通过反面教材警示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与腐败堕落、违法乱纪作斗争。
(二)严格执行内部控制程序,规范会计核算工作
1、授权审批控制
审批控制是指各会计岗位对相关经济业务及会计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以及有关资料的完整性进行复核和审查,通过签署意见,做出批准、不予批准或者其他处理的决定。
2、预算控制
强化预算控制主要要做到:企业应当加强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环节的管理,明确预算项目,建立预算标准,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采取改进措施,确保预算的执行;预算指标的审定要符合实际情况;预算控制指标差异的判断标准要符合实际情况;避免通过做假账人为操纵预算指标的实现程度,使会计信息失真。
3、资产保护控制
企业应当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对资产的直接接触和处置,采取资产记录、实物保管、账实核对、财产保险等措施,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
4、会计系统控制
会计系统是会计核算的载体,会计系统控制是规范会计核算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企业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适合本企业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以及相关信息披露的处理程序,规范会计政策的选用标准和审批程序,建立、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工作,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系统的监督职能,确保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和完整。
5、内部报告控制
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内部报告制度,明确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处理程序,及时提供业务活动中的重要信息,全面反映经济活动的情况,增强内部控制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内部报告的使用者主要是企业的董事会、管理者及关键岗位员工等。
6、经济活动分析控制
企业应当综合运用生产、购销、投资等方面的信息,利用比较分析、比率分析、因素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定期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应对措施。
7、信息技术控制
企业应当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建立与本企业经营管理业务和会计核算业务相适应的信息化控制流程,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同时加强对计算机系统开发与维护、访问与变更、数据输入与输出、文件存储与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保证信息系统安全、有效运行。
(三)完善会计监督检查体系,强化会计监督检查工作
长江公司会计基础工作,规避内部控制风险,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会计监督检查体系。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及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充分发挥会计监督、内部审计监督和社会审计监督的作用,全面强化会计监督检查工作,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的正常运转,保障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运行。
1、会计系统内的会计监督
由于会计监督在内部控制风险规避中起着越来越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就要求会计监督人员更新观念,加深学习,充分发挥会计监督检查的作用。主要需要:增强会计人员会计监督的责任感;加强会计监督队伍建设,提高业务素质;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2、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督检查工作
内部审计部门应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的方式进行全面内控检查或局部内控检查。审计部门应每年对全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一次监督检查。内部审计人员对于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应在内部控制监督检查工作报告中据实反映,并在向董事会报告后进行追踪,以确定相关部门已及时采取适当的改进措施。
3、社会审计的监督检查工作
社会审计的监督检查工作是企业内部监督检查工作的重要补充和客观评价。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时,首先要研究与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的内部控制监督检查是在审计过程中独立进行的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测试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如何设计以及是否得到执行。注册会计师完成上述符合性测试后,即可根据所获得的审计证据,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做出客观评价,指出企业内部哪些属于控制较强的部分,哪些属于控制较弱的或可能产生差错、舞弊的部分,并提出自己的改进建议。
(四)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1、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体系化
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相互配合的体系文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账务处理程序制度、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原始记录管理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产清查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会计分析制度等。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覆盖了会计内部控制的所有方面,是建立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基本依据,是保证公司经营经济活动正常运转,内部控制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规避内部控制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如何建立体系化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应遵循:合法性原则;适应性原则;保障性原则;内控性原则;操作性原则;检查性原则;修改性原则。
2、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体系的可执行性
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体系并不是书本中的格式条文,也不是建立在企业管理模式上的空中楼阁,而是要符合企业实际管理情况,对管理决策具有指导保障作用的系统文件。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先进性体现在其可执行性中,既能够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制度,又能够根据企业业务的发展变更控制内容、控制方法。企业建立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体系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使制度有效地执行。如何使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的执行,并且在内部控制中发挥作用,目前应主要协调好协调配合与内部牵制的关系;强制遵循与可修改原则的关系。
五、结束语
单位内部管理制度2
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是规范会计工作秩序的客观要求会计工作涉及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因此,会计工作必须依法进行。实践证明,凡是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不健全,就容易造成会计核算混乱,财务收支失控。这不仅损害了国家和社会的公众利益,也对本单位的经营管理带来消极影响。因此,各单位应当加强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使内部会计管理工作的程序、方法、要求等制度化、规范化,这样才能保证会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规范有序。
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是完善会计管理制度体系的要求1992年我国财务会计制度实行重大改革以后,会计管理制度体系也相应发生了较大变化。通常认为,会计管理制度体系由四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为会计法律,即《会计法》;第二层次为会计行政法规,如《总会计师条例》、《企业会计准则》等;第三层次为会计规章,如行业会计核算制度等;第四层次是单位根据会计法规、制度要求制定的内部会计制度。很显然,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新的会计管理制度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以企业单位会计工作为例,《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核算制度对企业会计工作的原则、基本方法和程序作出了规定,特别是赋予企业一定的理财自主权和会计核算选择权。
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是改善单位经营管理的重要保证财务会计管理是单位内部管理的中心环节,是一项重要的综合性、职能性管理工作。一般而言,会计工作可以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会计法规制度侧重于对财务会计的基本要求作出规定,管理会计方面的内容则因其是单位内部的管理行为而未涉及。但并不是说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者之间可以厚此薄彼,实际上,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都是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制定一套规范完整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充分保证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更好地参与单位内部经济管理,使会计工作渗透到单位内部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制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遵循的原则
制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保证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切实可行。
合法性原则即各单位制定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依法办事是会计工作的首要准则,也是制定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首要原则。尽管会计法规赋予各单位一定的理财自主权和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权,但上述自主权如果超出会计法规允许的范围和界限,并对经济管理活动产生消极影响,则是会计法规所不允许的。
适应性原则即各单位制定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应当体现本单位的生产经营、业务管理的特点和要求,不能因追求先进而脱离本单位的实际,也不能生搬硬套书本上或其他单位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必须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才能使内部会计管理制度适应内部管理要求并发挥作用。
规范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即各单位制定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应当全面规范本单位的各项会计工作,保证会计工作的有序进行。规范性原则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符合并体现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不能与会计学的基本要求相违背;另一方面,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内容要全面规范会计事务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不能顾此失彼。
科学性原则制定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科学合理,即使所制定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能便于操作和执行;利于控制,即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必须体现内部控制的要求;便于检查,即能有了解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手段和途径;定期完善,即各单位所制定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应当根据执行情况和管理需要不断完善,以保证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更加适合管理的需要。
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
各单位建立哪些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各项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包括哪些内容,主要取决于单位内部的经营管理需要,不同类型的单位也会对内部会计管理有不同的选择。但仅从会计行业总体要求出发,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内部会计管理体系单位内部会计管理体系,主要是指一个单位的会计工作组织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
明确单位领导人对会计工作的领导职责。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单位领导应当对会计工作全面负责:领导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和单位其他人员认真执行会计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督促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贯彻实施;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准确、完整,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对忠于职守,做出显著成绩的会计人员进行表彰奖励。
决定会计机构的设置,明确会计机构及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人员)的职责。会计机构的设置原则、会计机构的职责及会计机构负责人的职责,应当按照《会计法》的原则,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作出规定。
明确会计机构与其他职能机构的分工与关系。会计部门与单位内部其他部门,如统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销售部门、物资管理部门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工作中经常发生业务联系,因此,非常有必要明确它们之间的职责、分工,这将有利于明确责任、加强协作,也有利于管理者的监督、考核。
账务处理程序制度账务处理程序制度主要是对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核算流程和基本方法的规定。其主要内容包括: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和单位会计核算的要求,确定单位会计科目和明细科目的设置和使用范围;确定本单位会计凭证格式、填制要求、审核要求、传递程序、保管要求等;确定本单位的总账、明细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各种辅助账等的设置、格式、登记、对账、结算、改错等要求;确定对外财务报告的种类和编制要求,同时,根据单位内部管理需要确定单位内部会计指标体系和考核要求。
内部牵制制度内部牵制制度,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制定该项制度时,应当与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结合起来。主要内容包括:内部牵制制度的原则,包括机构分离、职务分离、钱账分离、账物分离等;对出纳等岗位的职责和限制性规定;有关部门或领导对限制性岗位的定期检查办法。
稽核制度稽核制度是指在会计机构内部指定专人对有关会计账证进行审核、复查的一种制度,该项制度的建立也应当结合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主要内容包括:稽核工作的组织形式和具体分工;稽核工作的职责、权限;稽核工作的程序和基本方法等。
原始记录管理制度原始记录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环节。建立规范的原始记录管理制度,能够保障会计核算工作的正常进行。其主要内容包括:原始记录的格式、内容和填制方法,包括填制、签署、传递、汇集、反馈要求等;原始记录的审核要求;有关人员对原始记录管理的责任等。
定额管理制度定额管理制度是指确定定额制定依据、程序、考核方法、奖惩措施的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定额管理的范围,制定和修订定额的依据、方法、程序;明确定额的执行、考核、奖惩的具体办法等。
财产清查制度建立财产清查制度,是保证会计核算正常进行和会计核算质量的重要措施。主要内容包括:财产清查的范围;财产清查的组织领导;财产清查的期限、程序、方法和要求;财产清查中发现问题的处理程序、报批程序;对财产管理人员的奖惩制度等。
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是指确定财务收支审批范围、审批人员、审批权限、审批程序及其责任的制度。建立健全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是财务会计工作的关键环节。主要内容包括:确定财务收支审批人员和审批权限,即明确单位领导人、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及其他有关机构负责人审批财务收支的范围和最高限额;确定财务收支审批程序,包括经办人、审核人、批准人等应当履行的手续及承担的责任等;明确对财务收支中违反规定的责任人和领导人的处理要求。
成本核算制度成本核算制度主要适用于企业单位。主要内容包括: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成本核算方法和程序的确定;有关成本基础制度的制定;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等。
公司内部管理制度3
关键词创业企业成长过程制度管理
一、创业企业成长过程简介
北京YZ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为国内生物行业兴起时所涌现的,致力于发展成为行业领先的、以DNA合成为主营业务、服务于科研领域的生物技术高科技企业。结合创业企业成长的理论,可将YZ公司的创业历程分成五个阶段。创业筹备阶段(―),原从事生物行业的四名发起人,在引进技术人员,集体筹集资金后,于2002年买壳成立公司,筹备过程中对于创业协议、制度准备等方面有重大疏忽。公司起步发展阶段(―),YZ公司寻求到合作对象而确定了以合成服务为主营业务,由于市场形势好及团队协作等因素,公司起步顺利,但业务扩展速度快,潜伏有现金管理风险。公司开始制定相关制度,但重视程度不够,制度体系并不完善。快速扩张阶段(―),试剂仪器等产品滞销使公司多元化受挫,向外扩张方面介绍了上海办事处的实例,办事处费用居高不下,扩张导致效益下滑,公司被迫全面收缩。举债购买设备更削弱YZ公司抗风险能力。合成业务的市场价格变化则使公司陷入困境。对外融资及发展新业务阶段(―),YZ公司迅速开展融资扩股,但出现了协议方面的疏忽。为解脱困境,公司再次寻求到合作对象而开始发展基因测序业务,YZ公司产品结构及销售额的变化显示,测序业务逐步开始成为新的主营业务。冲突激化及公司出售阶段(―),业务淡季与借账到期使公司重新陷入困境,股东开始指责公司管理层,公司则推行直线型管理,从而内部矛盾激化,公司举行重新选举,造成组织分裂。加之企业内部管理不善,腐败现象滋生,企业最终被予出售。
二、YZ公司的制度管理问题
1、忽视规章制度的制定
YZ公司存在对规章制度的制定不够重视的问题。YZ公司自成立仅开过一次股东大会,会后短时间内公司即被创业者出售。如果公司自始制定相应制度与惯例,全体股东每年或半年开次会议,企业管理层确定日常沟通机制,YZ公司可能不会积累过多的矛盾,创业团队内部不会形成强烈的对抗情绪。唯一的一次股东大会是在内讧的状况下被迫召开的,会议成为长期积累矛盾的爆发口,被寄予希望太多,但沉疴难返,会议的召开就注定了组织破裂的结局。YZ公司的纷争过程表明该企业在管理方面混乱不清,效率低下,最终则陷于瘫痪。在YZ公司组织系统中,员工难以开展协同工作,主要依靠个人力量,其结果是工作任务日益加重,时间分配变得紧张,管理者则更多地投入并陷于日常琐事之中,表明企业缺乏制度规定来明晰每个人的工作。
一个成长过程中的创业企业没有流程就会造成混乱,没有制度就组织涣散。创业初期制定规章制度和政策有可能会使企业僵化,缺乏创业初期应具备的灵活敏捷的优势。但缺乏规章和政策,采取权宜之计,会使企业养成不良的习惯,而且这种习惯会持续到未来,对将来造成负面影响。缺乏规章和政策,企业的表现就不会稳定,公司的管理也就只能是由危机到危机的管理。这在YZ公司初期到后期走钢丝的发展历程里可以得到验证,所以这涉及到本论文研究的关键问题,即创业初期制定规章制度的必要性问题。
2、创立企业时股东间没有书面协议
YZ公司存在股东协议缺位的问题。在入股成立企业时,YZ公司股东没有协定与签署股东协议,注册时使用的是一般的公司章程范本,没有在公司章程中填写其他具体的条款,包括股东的口头协定等,这些都为后期内部纷争留下了隐患。使用通用版的公司章程既有法律意识的问题,也有对股东协议与公司章程在制度管理中作用的认识问题。YZ公司创立时还出现了出资不到位的现象,从中可看出股东们创业经验的缺乏。好的方面则体现了创业初期彼此的信任,从而寄希望于道德的约束。这有社会文化的影响,也说明创业团队缺乏规则意识。
股东协议具有一个企业的根本法的作用,创业伊始,由于创业者更多的关注在新事业各项实务的执行上,而习惯性对章程制度类似文书的事务不够重视。同时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中国的引入时间较短,中国经济的相对发达国家滞后,制度管理实际需要在中国经济活动中有其发展过程,社会没有对经济活动参与者充分培养制度管理的意识。所以股东协议引发的制度管理问题在中国有普遍的意义。
3、公司内部管理存在严重纰漏
YZ公司存在内部管理不善的问题。YZ公司启动测序业务时,有些股东消极怠工甚至不上班,仍然拿工资。YZ公司考勤等制度失去应有的约束力,部分股东成特权人物。显然公司内部管理存在纰漏,必须要加强监管。
YZ公司确立了“股东―董事―管理层”的治理结构,股东应相互制约监督,但损公肥私的行为相当严重。出售公司后的事实证明,不少公司股东利用公司干私活,实际损害的是少数诚信守法的股东的利益。在YZ公司,股东们可以监督总经理,总经理却无法有效监督管理股东。这表明YZ公司的内部管理在制度建设上是不健全的。企业要发展必须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但任何外部环境的改善不能取代企业内部管理。因此企业必须练好内功,固本强基,向管理要效益,在管理中求发展,企业内部管理的要义在于内部管理的制度化。
4、制度不能有效落实
YZ公司存在管理制度不能有效执行的问题。按照YZ公司的财务制度规定,资金支出要求必须有总经理和董事长的共同签字,而经营仪器时,总经理完成采购才与董事长交代,仪器滞销积压后,总经理计划再行采购方被董事长制止。如果总经理认真按规定办事,事前有董事长再次斟酌把关,可能会避免类似损失。
因此,即使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如果不能有效的落实与执行,无异于墙上画虎。不能让管理制度只说在嘴上,贴在墙上,还要落实在行动上。管理制度的落实与执行,管理者要从自身做起,管理者要成为制度执行的典范。管理经验告诉我们:许多失败管理中制度的破坏者往往正是制度的制定者。例如YZ公司总经理在知道员工报销做假的情况下,仍然签字批准,管理者成了制度的破坏者。有令不行,则形同虚设,显然总经理对于后来组织腐化也有很大责任,因此管理制度的落实与执行必须作为重要的问题来分析。
三、从YZ公司分析企业的制度管理
结合YZ公司创业过程的分析,针对企业成长过程中的管理问题,下面尝试提出具有普遍参考意义的设计建议。
1、创业企业的制度管理
创业初期企业要不断地面对毫无准备的各种问题,如顾客的投诉、供货商令人不满、市场的变化等。没有先例、规章、政策或经验可资借鉴。这就产生了企业的行动导向和机会驱动,这也意味着给规章制度和企业政策所留的空间很小。此时的企业正在试验、探寻成功的含义。一旦把成功的内容搞清楚了,就会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和政策来保证今后能取得同样的成功。这一阶段制定规章制度和政策有可能会扼杀满足顾客需求的机会。但缺乏规章和政策,为了短期的获利而过于灵活、采取权宜之计,又会使企业养成坏习惯,习惯成自然,这种习惯就会持续到未来,对将来造成影响。
对于初创期的企业而言,这类坏习惯的代价不高、收益不小。但随着企业人员和业务的增加,坏习惯的价值下降了,代价却直线上升。这样的例子很多。例如YZ公司为了争取到订单,放手去做,企业千方百计去开拓市场,满足客户的需要,铺开后没有制度规范,再收就难收回了,但随后却可能造成管理者对企业失控,例如YZ公司市场快速扩张后出现的业务人员干私活的问题。
没有规章和政策,企业的表现就不会稳定,公司的管理也就只能是由危机到危机的管理。这在YZ公司发展历程里可以得到验证,引入制度管理对于创业企业是重要的、必要的。
确定创业企业制定规章制度的必要后,需要注意创业初期过分强调规章制度有可能会有企业僵化,即“小老树”问题。生物学里有个“小老树”名词,指树本身年龄还很小,但是它已经呈现老树样。成长中的企业没有流程会造成混乱,过于强调流程又会变得官僚化。
2、股东协议
YZ公司的后面不少纠纷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对股东协议(创业者创业时的协议)不够重视,存在一些纰漏。制定好公司的规章制度,需要从起草股东协议说起,同时要注意规避条款与现行法律抵触,即内容合法是合同协议有效的前提。
创业者之间就新企业的利益分配以及对新企业未来的信心达成一致非常重要。对创业者团队来说,易犯的错误就是因沉迷于开办企业的兴奋之中而忘记订立有关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最初协议。股东协议是处理企业创建者间相对的权益分割、创建者个人如何因投入企业技术、人力或现金股权而获得补偿,以及创业者必须持有企业股份多长时间才能被完全授予等事务的书面文件。表1列出了创业者协议所包含的主要内容。YZ公司在入股时有口头协定,但公司章程没详细注明。公司采用的是通用版公司章程,填写的除了股份比例,没有填写其他具体的条款,这都为后面纷争埋下了伏笔,转卖公司后分配就是扯皮,因此要亲兄弟,明算账。因为随后合作时任何人都会考虑到自己利益,在合作的开始阶段相关协定越详细越好,并应将协议内容在书面文件中予以明确。
通常,创业者协议的重要议题涉及某位创业者逝世或决定退出带来的权益处理问题。大多数创业者协议都包含一个回购条款(buyback clause),该条款规定,在其余创建人对企业感兴趣的前提下,法律规定打算退出的创建人有责任将自己的股份出售给那些感兴趣的创建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协议还明确规定了股份转让价值的计算方法。回购条款的存在至关重要,这是因为:第一,如果某位创业者离开,其余创业者需要用他的股份来寻求接替者;第二,如果某位创业者因为不满而退出,回购条款就给其余创业者提供了一种机制,它能保证新企业股份掌握在那些对新企业前途十分执著的人手中。对于防止YZ公司2004年融资扩股时,个别股东无视集体默契将股权变现而可能有损整体利益的问题,可以在创业者协议或《公司章程》中增加回购条款。
另外,大多数法律纠纷都是由误会、草率和缺乏法律知识造成的,创业者必须尽力避免陷入法律纠纷的泥潭。因此,在新企业生命早期,建立有助于规避法律纠纷的实践和程序至关重要。法律诉讼,尤其是当它与管理失误接踵而来时,将会给新企业带来极大伤害。YZ公司在入股时为了激发积极性为部分股东分配了技术股份,诸如此类的事情没有按照法律程序来做,为企业发展留下了隐患,“不患寡而患不均”,分配时必然会引发问题。
3、内部管理制度
大凡成功的企业都有一套系统、科学、严密、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内部管理制度是确保公司各部门正常运转的重要手段,是贯彻股东意志的重要方式,是保障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条件,是员工明确各自责任、做好工作的前提,也是公司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内容广泛,涵盖多种形式:公司章程,聘用合同,公司组织结构与职能分解,公司部门运作规程,公司员工工作纪律手册,部门规章制度等等。
YZ公司的管理制度的制定到操作、考核过程有待于细化、量化。要从基础规划到日常性的业务程序、监管体系的建立等等抓起,要避免有赖于估计和模糊概念、各自为政的作风,这都需要付出很大的精力来做。例如YZ公司没有建立明确的组织,各人所司何职混淆不清,股东严重干扰业务进行,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建立内部管理制度中的公司组织结构与职能分解制度和公司员工工作纪律制度。
总之,YZ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必须进一步完善。如在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公司要在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方面要下大力气。同时,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制定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因素也在不断变化,内部管理制度也要持续地进行改进。
4、管理制度的落实与执行
对于管理制度的落实与执行中的问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管理者以身作则的问题,即管理制度的落实与执行要一视同仁,管理制度的权威来自刚性,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必须不偏不倚务必做到令行禁止,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其次,执行制度要职责明确,执行过程中责任不明就会出现盲点,要明确工作标准和行为规范,使员工有章可循,形成企业组织的责任机制。再者,执行制度要强化监督,人的惰性往往会让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打折扣,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监督体系,强化考核奖惩是保障制度执行到位的关键。
另外,管理制度内容广泛,涉及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企业的方方面面,在创业企业中落实与执行管理制度,对管理进行规范,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一定要抓住核心流程。因为管理者不可能每个流程都做得非常优秀,但要能抓住一两个重要的流程。只要这些流程做好了,企业就不可能出现根本性的问题。一般在企业刚起步后快速成长的阶段,核心流程是两个流程。一是客户获得流程,即从找到客户一直到完成销售整个过程。二是人力资源的流程,应该在两到三年内迅速建立职务体系、支付体系及业绩评估体系。有了这两个流程,实际上就保证了企业的现金流。有了现金流,就可以在稳健的前提下,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实施人员的调整。
四、结束语
YZ公司被投资者收购后,公司业务进行了梳理。为公司树立了品牌的合成业务予以了保留,虽然该业务利润低,管理者将所有办事处改为,业务集中在北京,稳定销售队伍,以定点客户和大额订单为导向,严格监督采购等环节进行大批量生产,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仍实现了一定的利润水平。同时公司购买了新的测序仪器,在公司的高知名度的依托下积极开拓测序业务,将测序业务作为利润增长的核心业务。在开展上述工作过程中,管理者把推进制度建设作为关键问题来抓。YZ公司在随后的时间里,业务取得较大的进展,投资者在约一年多的时间便收回了全部成本,也印证了本文分析结论的可行性,符合企业发展实际。
参考文献
[1] 科林・巴罗:企业创业指南[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
[2] 颜光华:中小企业管理模式与制度变迁[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3] 布鲁斯R.巴林格:创业管理:成功创建企业[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 张玉利:创业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 姚苏阳:新创企业成长管理――嘉信公司案例分析[D].清华大学,2005.
[6] 殷林森:创业企业风险识别与评价模型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07(1).
内部控制制度4
现有管理制度烦乱,缺乏系统体系。从目前多数经营管理机构的内部控制体系来看,比较健全的有人事方面的管理制度,其中包含员工手册、考勤制度、工薪管理制度、招聘管理制度,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等,财务方面的管理制度也相对健全,如资金收付管理制度等。其它部门制度较少,部分部门只有几份管理制度,可操作性差,有的部门有管理制度,但是非常监督,类似于操作流程;还有很多部门的制度形同虚实。制度与制度之间不透明,没有办法有效衔接。业务流程制定不严谨,人为可操作性较大。在对采购与付款管理、存货管理、销售管理、应收账款管理、资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产权管理等事宜中以人为中心、或者以部门为中心。一个人或者一个部门甚至能够将一个业务从头到尾的进行跟进,完成业务操作的全过程。有的管理者认为这样操作起来效率高、或者管理工作保密程度高,但忽略了其中的纯粹舞弊及因个人或者部门对风险的偏好程度度而影响到可承担风险的能力。单位一把手未在内部控制中发挥作用。由于公司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放在与上级单位的沟通及完成总部的各类报表上,财务管理者并未参与到内部管理经营中,对日常经营的风险达不到控制的目的,在货币资金的审批及日常费用管控方面,财务管理者也未获得一定的权限,都是单位一把手在发挥作用,没有发挥财务管理者在公司应有的作用。削弱了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方面的把控。对一些非财务的重要事项,单位一把手也往往拍脑门,直接下结论,没有有效的制约机制,更别说专门的风险管控部门。
2内部控制制度的设立
内部管理过程中内部控制牵涉到各个方面,实际工作中实施与运动起来也是十分复杂的,想要设立各个方面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非常复杂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清晰的思路,完整的体系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使内部管理更加规范,才能使风险降到最低,才能提升我们的经营管理水平,才能把制度落实到各个环节中,才能真正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具体设立思路及内容如下:要具备特有的内部控制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缺的一个管理平台,完善的企业文化文卫能够创造非同凡响的的管理环境,提高工作人员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并能够形成一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约束力,形成管理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规范,能使管理产生积极的作用,使管理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从而提高管理的竞争力。文化是内部控制通畅的基础,管理文化与内部控制休戚相关,文化是一种经营观念,因此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落实,依赖于管理文化建设,因此要从文化层面管理内部控制管理,通过培训、日常工作管理不断灌输内部控制管理的文化,使员工有内部控制管理的管理思维,提高思想认识,使员工的行为方式与内部控制管理紧密结合,发挥内部控制管理的效能。使工作人员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在此基础上可以开展相关内部控制管理的工作。建设有效的控制环境。内部控制环境可包含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内部控制的执行是否有效,部分管理者尚不了解内控规范的内容,很多单位只停留在内部财务管理的层面,认为内部控制是财务管理的问题,没有站在全局的层面考虑内部控制管理,认为财务管理做好了就是内部控制管理了,实际上内部环境包括很多层面和内容,无论是内部环境还是外部环境,对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有赖于员工的全员参与,因为每个员工都负责某个关键控制点的控制环境。要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查找关键控制点。风险控制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任何一个失去控制并且不一定产生不可接受的内控风险的环节或步骤。”那么关键控制点是指那些能把握控制风险因素的任何流程操作环节、步骤或过程。这种风险控制点的查找、分析、解决过程是渗透到单位的业务规章制度、流程管理规范和操作手册中的。因此前期在设立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必须先对风险进行评估,查找关键风险点,进而进行风险控制。查找风险控制点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财务管理部门牵头,以财务管理业务为核心,进行辐射,逐个部门、逐个业务节点进行梳理,达到风险控制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财务管理部门根据财务管理的需要将这些风险进行梳理归类,把与财务管理相关的风险作为一类,把与财务管理不相关的风险单独列示,分类管理,在设立内部控制环境的时候进行充分考虑。要有完善的自我评估系统。控制环境建立起来后,要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估,因此需要一个完善的自我评估系统,在评估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完善,完善后再不断评估,不断提高,进入一个螺旋循环的模式。具体来讲,一个是具体操作层次的内部控制评估,一个是外部中介的评估过程,它们都是自我评估的一种手段。操作层次的内部控制评估主要指具体操作人员的内部控制和管理人员对具体操作人员形成的监督。外部审计监督是指独立于具体操作和具体管理之外的内部审计。管理者应建立自我评价体系,组成由具体操作工作人员,内部管理人员和审计人员组成的小组。在此基础上定期对内部管理的环境进行自我评估与控制,只有不断自我评估,不断自我完善,才能在单位建立其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才能使已经建立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更加完善、更加科学、更有效的发挥内部控制的管理作用,为单位的经营管理贡献力量。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内部控制管理中的作用。内部控制制度归根结底是依照单位内部的实际情况及将来的发展规律制定的,其根本目的是要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带来经营单位的可持续的发展,因此在内部控制制度制定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内部控制管理的中作用。每个单位发展规律不同,具体的经济业务会有很大差异,需要具体的分析其所处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的稳定性及适应性。以充分发挥内部财务制度的核心控制作用。根据财务制度的设定,分析其经济活动的特有规律。具体操作时,要考虑到财务管理部门及财务总监在内部控制设立中的核心作用,以财务管理部门为牵头部门,向外辐射,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是不断更新的,所有业务的更替都离不开财务管理部门,因此要重视财务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财务管理部门的核心作用。同时要重视财务总监的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的核心作用,让其充分发挥审批、决策作用,适当放权,使财务总监不仅仅是执行命令的普通管理者,要充分发挥财务业务知识的核心引领作用,使财务总监能够充分发挥其职责。需要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上述建设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需要一个大的前提条件就是单位内部领导班子的支持,应该成立以领导班子为核心的专门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要严格要求内部控制管理的各个部门和人员,只有自上而下才能带领单位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领导小组成员要主动了解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阶段、过程、遇到的问题等。要求每位内部控制管理的参与人员合理安排日常工作,保证面谈时间,积极沟通、虚心学习。
3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