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隔离管理制度精编5篇
【导言】此例“消毒隔离管理制度精编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消毒隔离管理制度1
1、内镜诊疗和清洗消毒人员应具备内镜清洗消毒知识,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2、清洗消毒室与诊疗室应分开设置,通风良好。
(1)清洗消毒室应配备相应的清洗消毒设备。
a、基本清洗消毒设备:专用流动水清洗消毒槽、负压吸引器、超声清洗器、高压水枪、擦镜台、干燥设备、计时器,相应的消毒、灭菌器械,50ml注射器、各种刷子、纱布、棉棒等消耗品。
b、清洗消毒剂:多酶洗液、适用于内镜的消毒剂、75%乙醇。
c、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设备与储镜柜应分开。
(2)诊疗室应设置合理,配备基本设施。
a、应设有诊疗床、吸引器、治疗车等基本设施。
b、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分室进行,不能分室进行的。,应分时间段进行。
c、灭菌内镜的诊疗应在达到手术标准的区域内进行,并按照手术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
d、诊疗室的净使用面积≥20㎡。
3、内镜及附件的数量应与医院规模和接诊患者数相适应,清洗、消毒或灭菌应符合医疗机构的消毒灭菌原则。
4、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抗湿罩袍或围裙、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帽子、手套等。
5、内镜室应当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工作,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就诊患者姓名、使用内镜的编号、清洗时间(包括水洗、酶洗、清洗时间)、消毒时间(包括消毒和冲洗时间)以及操作人员姓名等。
6、浸泡消毒或灭菌内镜的消毒剂应每日检测浓度并记录。
7、消毒后的内镜应每季度进行生物学检测并记录;活检钳及灭菌后的内镜应每月进行生物学检测并记录。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山草香为大家整理的5篇消毒隔离管理制度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消毒隔离制度。
消毒隔离管理制度2
一、设立专职或兼职消毒员,负责餐(饮)具的洗涤、消毒。
二、消毒人员,必须保持个人卫生,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不合格者不得从事餐(饮)具消毒工作。
三、餐饮具做到清冼干净、严格消毒、保洁。所有的食具、经消毒方可使用。
1、煮沸消毒:将洗涤好的餐具放入100℃的水中煮沸10分钟,煮沸消毒时应注意水温,水沸后将餐具放入水中,使餐具的每个部位都能接触到沸水。
2、蒸汽消毒:将洗涤好餐具直接放入蒸汽箱进行消毒,碗盘应口向下,以免消毒后餐具内积水,温度保持100℃,消毒时不得少于15分钟。
3、线消毒:将洗净的餐具放入,远红外线消毒柜内进行消毒,温度一般应超过100℃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
4、物消毒:对不宜蒸、煮消毒的。饮具,可在洗净后用化学药物消毒。程序:洗残渣――热碱水浸泡――洗刷――药物消毒――清水冲――保洁
①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且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生产的产品。
②消毒剂的使用量、作用时间,应根据所用消毒剂的性能和要求浓度进行配制和操作。使用含氯浓度必须在100~200mg/L,保持3~5分钟。
四、食具的保管经消毒的食(饮)具应有专门存放的保洁柜,未经消毒的餐具、食品容器和私人物品不存放在密闭保洁柜内,食(饮)具存放整齐避免与其它杂物混放,防止食具重复污染,并对存放柜定期进行清洗消毒。
消毒隔离规范管理制度3
1、认真贯彻执行《消毒管理办法》,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严防交叉感染,保护病人、工作人员。
2、技术操作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一人一管一针一用一消毒制度。医务人员工作时要着装整齐、清洁,穿好工作服、戴好工作帽和口罩,诊疗工作前后要洗手。
3、治疗室空气、地面要定期消毒,必要时随时消毒并做好记录。每一天上班前、下班后都要搞好所有工作场所的清洁工作。
4、无菌器械、容器、器械盘、敷料罐、持物钳等要定期消毒。消毒液要定期更换。体温计、压舌板用后,应及时用消毒液浸泡。
5、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应做隔离观察处置,尽快作出诊断和转送上级医院治疗。
6、传染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和处理。
消毒隔离管理制度4
(1)医院工作人员着装整齐,下班、就餐、开会应脱工作服。不得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图书室、会议室、行政办公室及其他公共场所。
(2)诊疗护理处置前后要洗手,必要时消毒液浸泡洗手。无菌操作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执行注射一人一针一管一使用,换药一人一份一用一消毒,晨间护理湿式扫床一床一刷,床旁桌做到一桌一巾,体温表使用前后分开浸泡消毒处理。
(3)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无菌持物镊浸泡符合要求,消毒液每周更换2次,无菌持物镊每周更换2次,注明更换日期、消毒液名称和浓度。
(4)无菌物品均要写明灭菌日期,有灭菌指示带,灭菌有效期为7天。物品摆放有序,无过期物品。
(5)消毒用络合碘(碘酊及酒精注明浓度)每周更换2次,消毒瓶应加盖并每周消毒2次,无菌溶液注明开瓶时间及用法。
(6)治疗室、换药室区分有菌区和无菌区,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分开放置,污物与垃圾分开。
(7)病室每天通风换气,地面每日用湿拖把拖地二次,每周扫除一次,每周空气消毒一次。治疗室、产房、手术室、换药室及重症监护室每日空气消毒一次,每季空气细菌培养和监测一次。紫外线消毒要有时间登记与强度监测,监测不合格的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超过1000小时要更换。
(9)便器每次用后消毒,消毒池加盖,消毒液应保持有效浓度并有标牌。
(10)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要严密隔离,使用的器械、被服、房间进行严格终末处理,敷料进行焚烧。
(11)凡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使用后,必须进行毁形和无害处理。
(12)医务人员及病人换下的脏被服应分别放入污物车并分开清洗消毒;凡出院、转院、死亡病人床单应进行终末处理。
(13)对麻醉机的螺旋管、呼吸气囊、呼吸机导管、吸痰器、雾化器等,均应进行严格消毒灭菌处理。
(14)各种内窥镜的清洗、消毒要彻底,并定期做细菌培养,接触乙肝病人的内窥镜应进行特殊处理。
(15)门诊应设传染病隔离诊室,一旦发现或疑有传染病员应立即就地隔离,按传染病报告程序上报。
抢救工作制度
1、各科室必须设有抢救室,且不得占为他用。
2、抢救室备有齐全完好的抢救器材、仪器、药品,各项物品做到“四定”(定品种数量、定位放置、定人管理、定期维修),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消毒灭菌、及时补充),随时做到备用状态。
3、急救车上物品放置有序,药品编号清楚,数物相符,护士能背诵药品排列次序。
4、抢救室由护士长统一管理,抢救工作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安排人力无力及制定抢救方案,及时抢救。
5、抢救人员必须人人熟练掌握抢救知识,熟悉器材、仪器、药品的作用功能和使用方法。
6、参加抢救人员必需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医生来到前,护士可根据病情采取及时给氧、吸痰、测量血压、输液、配血、止血、及徒手心肺复苏等紧急抢救措施,并及时提出诊断依据。
7、严密观察病情,认真执行医嘱,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口头医嘱要复述核实后才能执行,所有药品空安瓶须经2人核对后方可丢弃。
8、患者在危急情况下,应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转移,抢救期间应有专人护守。详细做好抢救记录,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用药情况,均要仔细交接班。
9、及时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
10、患者离开抢救室后,做好抢救室的终末处理和消毒,用后物品及药品及时补充,详细登记抢救过程和患者转归情况。
抢救小组成员
组长:科主任成员:护士长医生护士
消毒隔离管理制度5
1.医护人员应遵守消毒灭菌和《标准预防》原则。
2.工作时,穿戴好工作衣、口罩。
3.病区空气、物体表面消毒执行院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分册中的《消毒隔离规范》。
4.定期检测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根据不同情况合理选用高、中、低效消毒剂和灭菌剂。
5.加强诊疗操作前后手部皮肤的清洁和消毒。执行院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分册中《手卫生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及《标准预防》原则。
6.污物、垃圾执行院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分册中《医院污物管理制度》及《垃圾分类管理规范》。
7.病区应保持环境整洁,物体表面应湿式清扫,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等的表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当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
8.卫生用具应分区使用,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9.消毒剂使用方法遵循产品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