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调加工管理制度精选5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烹调加工管理制度精选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食堂加工管理制度【第一篇】
1、上岗前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工作帽及工号(工作服要整洁)。
2、不加工腐烂变质的原料。
3、合理使用原料、物尽其用。
4、蔬菜加工严格按初加工程序,去根、去黄叶、去皮、去杂草。
5、严格按照机械操作程序进行操作,保证安全,防止发生事故。
6、计划切配,当天加工,当天使用。
7、加工原料时,垃圾随时入垃圾容器。
8、先洗后切,刀工成形规范,确保营养成分不流失。
9、切配好的原料要上架,摆放整齐,不得直接放置于地上,并做到工完场净。
10、分设荤菜类加工与蔬菜类加工区域,肉类加工、水产加工、蔬菜加工水池分别设置,并有标识区分。
食堂加工管理制度【第二篇】
1、清洗、加工食品先检查原料质量,剔除不可食部分,不加工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原料。
2、肉类、水产品等易腐食品加工前后不得落地堆放。
3、冷冻、食品应自然解冻,不得采用自来水冲淋及温水浸泡。
4、水产、肉禽、素食品应分池清洗,各清洗池有明显标记。
5、肉类食品清洗后无血、无毛、无污及无有害腺体;鱼类洗后无磷、腮和内脏;活禽宰杀放血完全,去净羽毛、内脏。
6、蔬菜按一拣二洗的顺序进行操作,洗后无泥沙杂物,不放置过夜。
7、清洗后的食品应保持清洁,放置于货架。易腐食品及时冷藏保鲜,防止腐败变质。
8、荤素食品盛器分开使用,用后冲洗干净,不得落地存放。
9、有独立的粗加工,加工场所地面清洁、无积水、下水道通畅,无垃圾积存、无异味。
烹调加工管理制度【第三篇】
加工前,检查食品原料质量,变质食品不下锅、不蒸煮、不烘烤。
熟制加工的食品要烧熟煮透,其中心温度不低于70℃。油炸食品要防止外焦里生,加工后直接入口的熟食要盛放在已经消毒的容器或餐具内,不得使用未经消毒的餐具和容器。
烹调后至食用前需较长时间(超过2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存放,需要冷藏的熟制品应在放凉后再冷藏。
隔餐隔夜熟制品必须经充分再加热后方可食用。
灶台、抹布随时清洗,保持清洁。不用抹布擦碗盘,滴在盘边的汤汁用消毒抹布擦拭。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收集处理废弃油脂,及时清洗抽油烟机罩。
剩余食品及原料按照熟食品、半成品、生食品的卫生要求存放,不可混放和交叉叠放。
工作结束后,调料加盖,工具、用具洗刷干净,定位存放;灶上、灶下、地面清洗冲刷干净,不留残渣、油污,不留卫生死角,及时清除垃圾。
烹调加工管理制度【第四篇】
1、在制作加工过程中检查待加工的食品及原料,发现有腐败变质或其它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或者使用。用水水质应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
2、熟制加工的食品要烧熟煮透,其中心温度不低于70℃。油炸食品要防止外焦里生。
3、直接入口熟食品须盛放在经过消毒的容器或餐具内。用于餐饮加工操作的工具、设备必须无毒无害,标志或者区分明显,并做到分开使用,定位存放,用后洗净,保持清洁。
4、油炸食品时避免温度过高、时间过长;随时清除煎炸油中漂浮的食物碎屑和底部残渣,煎炸食用油不得连续反复煎炸使用。
5、烹调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2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及时采用高于60℃热藏或低于10℃冷藏(冷藏的熟制品应当在冷却后及时冷藏)。
6、应当将直接入口食品与原料或者半成品分开存放,半成品应当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不可混放和交叉叠放。隔餐隔夜熟制品必须经充分再加热后方可使用。
7、灶台、抹布随时清洗,保持清洁。不用抹布揩已消毒的碗碟,滴在碟边的汤汁用消毒布揩擦,及时清除抽油烟机罩。
8、工作结束后,调料品加盖,工具、用具洗刷干净,定位存放;灶上、灶下底面清除冲刷干净,不留残渣、油污,不留卫生死角,及时清除垃圾。
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培训内容节选【第五篇】
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培训内容节选
1、食品安全:食品在按照预期用途进行制备和(或)食用时,不会对消费者造成伤害的概念。
2、对生产、制造、处理或供应食品的所有组织而言,食品安全要求是首要的。
3、食品中的危害从性质上来分,可分为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和物理性危害。
4、导致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因素:
① 不当的时间和温度
② 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
③ 交叉污染。
5、细菌增殖的条件
FATTOM:
• ⑴ 食物(Food)
• ⑵ 酸度(Acid)
• ⑶ 温度(Temperature)
• ⑷ 时间(Time)
• ⑸ 氧气(Oxygen)
• ⑹ 湿度(Moisture)
6、温度和时间是影响食物中细菌生长的最关键因素。
• 危险温度带:
大多数致病菌能在5℃到57 ℃的范围内生长,这就是通常所指的食物-危险温度带。
• 冷供食品保持低温(≤5℃),热供食品保持高温(≥57 ℃),否则就不要保留食品。
7、在适宜条件下细菌大约经过4小时的增长就可达到足以致病的数量。
8、潜在危险性食物(PHF)
• 有些食物特别适合于传染性和产毒微生物的迅速繁殖,这类食物被称为具有“潜在危险性的食物”。潜在危险性食物(PHF)通常含有较高的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PH大于并且水分活度高于。
• 常见的潜在危险性食物有:瘦肉、禽肉、带壳生鸡蛋、鱼、甲壳贝类和奶制品。另外,一些植物性食物如熟的土豆、切开的哈密瓜之类的水果等也是潜在危险性食物。
9、消毒(disinfection):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杀死含芽胞的细菌或非病原微生物。用以消毒的药品称为消毒剂(disinfectant)。
大多数化学消毒剂溶液推荐的水温范围是24℃到49℃。
10、食品接触面的清洗消毒步骤
清洗消毒一般分5-6个步骤:
清除污物→预冲洗→使用清洁剂→再冲洗→消毒(250~300ppm,5min以上)→最后冲洗(如果使用化学方法消毒)
11、食品接触面的清洗消毒
a)消毒方法
首选82℃以上热水
消毒剂如: 次氯酸钠250-300ppm
物理方法:臭氧、电子灭菌灯、紫外线等
b)清洗消毒频率
大型设备:每班加工结束之后
清洁区工器具、台面:工作前、工作中每1-2小时
加工设备、器具被污染之后应立即进行清洗消毒
12、影响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因素
①接触
②浓度
③时间
④温度
⑤溶液PH值:含氯消毒剂PH值越大效果越差
⑥消毒剂品种
13、手和手套的清洗消毒与管理
每次进车间前和加工过程中手被污染时必须洗手消毒
必须在车间的入口处、车间流水线和操作台附近设有足够的洗手消毒设施(一般10-15人一个出水口)
在清洁区的车间入口处还应派专人检查手的清洗消毒情况,检查是否戴首饰、是否留过长的指甲等
手套比手更容易清洗和消毒,在变换操作和受到污染时要及时更换 手套不得使用线手套,所用材料应不易破损和脱落
工人出车间、去卫生间,必须脱下工作服、帽和鞋靴
工作服是用来保护产品的,而不是用来保护加工人员自己的衣服的14、手的清洗消毒
• 何时:进入车间前、加工过程中、接触未消毒接触面
• 方法:清水洗手→取皂液→搓洗→用水冲净洗手液→将手浸入消毒液(50~100ppm)中进行消毒并保持20秒时间(如洗手液有杀菌功能可省略此步骤)→用清水冲洗→干手
15、个人卫生
• 应做到“四勤”,即勤洗澡、勤理发、勤换衣、勤剪指甲,不得留长指甲,男员工不得留长发、胡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 员工工作服、帽、手套等穿戴整齐、保持整洁,头发不得外露。
• 生产车间不得带入或存放个人生活用品,如衣物、食品、烟酒、药品、化妆品等。
• 进入车间前不浓妆艳抹、涂抹指甲油、喷洒香水,以免沾污食品。
• 工人应克服不良的卫生习惯,工作服帽应清洁整齐,在车间内不能吃东西、嚼口香糖或其它不良行为。
• 接触了未消毒的接触面应及时洗手和消毒或更换手套。
• 操作人员手部受到外伤,不得接触食品或原料,经过包扎治疗戴上防护手套后,方可参加不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
16、更衣和洗手消毒程序:
• a)进入车间
• 换戴帽→穿工作服→戴口罩→着装整理→穿工作鞋→手冲水→洗手液洗手→消毒水中浸泡消毒(如用杀菌洗涤液可省此步骤)→手冲水→手烘干或擦干→侧身打开门帘→进入车间→戴手套等→开始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头发必须全部包进工作帽中。
• b)上厕所、休息等离开加工车间,必须按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的程序更换,更换的衣、帽须挂在衣架(或放工作服入回收桶中),工作鞋摆在鞋柜中。
• c)在操作熟食、消毒过的直接接触工具容器或成品时,员工必须佩戴口罩,且口罩必须盖住口鼻;
17、车间内没有产品时才能冲洗台面、地面;车间内的洗手消毒池旁应没有产品;
18、有毒有害化合物的储存
食品级化学品与非食品级化学品分开存放
清洗剂、消毒剂与杀虫剂分开存放
一般化学品与剧毒化学品分开存放
储存区域应远离食品加工区域
化学品仓库应上锁,并有专人保管;
车间使用现场的暂存应配备带锁的柜子或房间, 储存库内通风良好,化学药品离地离墙存放
19、健康检查
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制定疾病汇报制度,员工一旦患有以上疾病应及时汇报,并安排其休息,将相关信息记录在《健康调查表》
对外来人员实行
20、控制温度和时间对食品安全是很重要的,也是常用的预防措施
21、水流气流均从高清洁度区域流向低清洁度区域
22、产品和盛放产品的容器不能落地,不同区域使用的工器具、容器应有明显的区别,并保证不随意流动
23、进出车间和冷库应随手关门,以免交叉污染和温度波动。
23、餐食生产过程温度时间控制
(1)原料验收
• 冷冻品表面温度T≤-1℃无解冻成硬状;冷藏品T≤5℃,最高不超过8℃
(2)储藏
• 冷冻库T≤-18℃最高不超过-16℃;
• 冷藏库T≤5℃最高不超过8℃
(3)解冻
• 表面温度T≤8℃(冰箱解冻),解冻时间t≤48hr
• 处于解冻状态的原料应在3天内用完
• 解冻方式:
• 1)在温度小于8℃的冰箱或冷库内解冻
• 2)冷自来水解冻,包装袋解冻时不得除掉
(4)烹调
• 扒肉类:表面温度≥63℃,每个表面都应煮熟。
• 海鲜:T≥66℃;禽类:T≥74℃
• 其他:T≥72℃,中心温度达到温度至少15秒。
(5)快速冷却
• 6hr内温度降至5℃,且2hr内温度降至20℃;或4hr内温度降至10℃ ;
(6)摆盘
• 室温T≤15℃,时间t≤90min;
• 室温15℃≤T≤22℃,时间t≤45min,餐食温度T≤15℃
(7)过渡冷藏
• 温度T≤5℃,最高不超过8℃,• 时间t≤24hr;
(8)发送
• T≤8℃
最高不超过10℃,运输途中温度上升不得超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