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讲话稿/演讲 >

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读后感精选8篇

网友发表时间 1258006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读后感精选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读后感【第一篇】

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在writing方面要求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大小写字母和标点符号为图画写简单的文字说明;六年级的学生能够用更复杂的语言结构写短的段落和文章。可见,在小学高年级,英语的写作训练、写作教学与听说读的训练和教学同等重要。每一次单元测验和期末考试,写作也占了一定的比例。其实,小学高年级的英语写作就是指学生能在老师指导下围绕一个主题自觉运用所学的单词、句型起草1篇短小的习作或一两段话,初步能注意英汉的差异,使用正确的英语表达习惯。因此,良好的写作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发展学生从口头表达转向书面表达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地整合所学的语法、句型等知识点,把它们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但是英语写作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根据我多年的小学英语教学经历,对写作教学有很多体会。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加以指导:

一、培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谁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兴趣却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靠发现、培养、激发一步步而成的。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更需要得到培养和激发。怎样去培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认为:

首先应该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学习语言有一定的阶段性,每个人都是先学会听和理解身边的语言,适用周围的语言环境后才慢慢地学习如何表达自己。从说到写是儿童认知能力的一个重大飞跃,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老师的耐心,针对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和学生写作能力的现状,设计难易适当而又充满童趣的写作任务。我在英语写作教学中通常采用以下由易到难的步骤指导学生写作。

1、仿照例文填空的写作方式

英语语音教学强调模仿,但英语写作教学却忽视模仿的作用。写作起步阶段

可多进行摹仿写。填空式写作是保留文章或对话的主干,适当地调换内容让学生换上其它人、事和物进行填空。其优点是既降低写作难度,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又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特别是新旧单词的综合运用;缺点是学生有可能忽视语法、时态问题,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有欠缺。通常可以在每学完1篇课文或对话后,让学生进行填空写作。

2、仿照例文写话的写作方式

学完一个完整的单元,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归纳、整理语言知识点,教师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点,围绕一个人、一件事或一个动物写1篇短文,要求学生注意模仿例文的时态和语态仿写。通过仿写训练,能引起学生对英语时态和语态的重视。例如一般过去时主要是动词的过去式的正确运用,这是学习的难点。我让学生先写一写自己昨天一天的生活,然后调查一个朋友或亲人昨天的生活,模仿例文仿写。通过对比,使学生对同一时态不同动词的变化的运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不仅仅停留在记忆的层面上,也可免去老师反反复复的讲解和提醒。

3、启发式的写作形式

前两种写法的缺点是局限较大,不能发挥学生创造力,习作不能体现学生个性。启示式写法是在学生有了一定习作基础和语感上,稍高层次的写作训练。师生共同围绕一个话题讨论写作内容,列出写作提纲,然后学生根据提纲自由发挥起草一段话。例如,师生围绕“winter holiday”这个话题进行讨论,得出可从“去过哪里、做过什么、吃过什么、味道如何、天气如何、自己的感受怎样” 等几方面进行描述。学生自由发挥,写出颇具个人特色小文章。此法的优点是既可体现学生个性,也避免学生跑题等现象的发生。

4、根据所给材料来写作的形式

此种形式的材料可以是一幅画或者是一段文字说明。图画可以是书本中的也可以是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看图写话是学生比较有话可写的写作形式。而文字说明题则是他们不太容易发挥的写作形式,也是我在下面将要说到的命题式写作形式。

5、命题式的写作形式

“my summer holiday”,学生选取自己在暑假中一两个感兴趣的主题来表述,如“旅游、运动、食物和探亲访友”等等循序渐进。选题要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起他们写作的欲望;切忌主题过大,会让学生无所适从或无从下手。 以上模式充分体现了由易到难,的原则。学生的写作兴趣也能较持久地保持。

第二、让写作贴近学生的生活。老师在布置英语写作任务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又比较贴近他们生活的内容,这样学生会比较容易接受,写出来的效果会好很多。比如在教开心学英语版本的五年级第二学期的第一单元activity部分时,出现了关于上个月去了哪里、做了什么、吃了什么、味道怎样、天气怎样等的短文,在这篇短文的基础上,我会指导学生写1篇作文“my winter holiday”。接着再给他们布置写作作业,仿照例文写“my summer holiday”,“my last sunday”,“my last week”等等,这些都是他们熟悉的素材,他们会觉得比较亲切,用最简单的英语来描述他们自己的生活,这样会让学生觉得英语写作其实是件很简单又很实用的事情。

第三、创设生动有趣的写作情景。英语的情景教学就是让“学生融入到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在开心、快乐的`氛围里学习英语,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得到乐趣。”那么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里学习写作。比如:一可爱的玩具车,一副美丽的图画等,都能够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写作热情,在教身体部位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写他们心爱的玩具。

二、注重写作策略的指导

第一、要教会学生举一反三。

我曾经上一节写作教学的研讨课,在这节课上我首先给学生一个话题,那就是刚刚过去的spring festival and winter holiday,我让学生讨论这个主题可以涵括的内容,要求学生在已有的词汇、句型中进行分析,提取相关信息,再综合运用。这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联系所学知识,是对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训练。这时候,学生认为这足以能指导完成写作了,他们的思维通常到这个阶段就停滞不前了。但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联想迁移的能力,即把这种思考方式联想迁移到其他内容的写作上去,做到举一反三。

第二、注意英汉差异,熟记英语表达习惯。

许多学生写英文短文,都习惯用汉语去思考。结果写出来的句子,读起来很拗口,句意生硬,令人费解。其原因就在于学生不明白英汉两种语言表达上的差异。这些差异只要通过不断的积累和运用,才能逐步达到恰到好处。英语写作才能更规范,更标准,更符合英美人的表达习惯。

三、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这个环节我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请学习成绩好,英语写作优秀的学生帮老师改作文,并在作业里详细修改(包括词汇、语法等)。第二阶段小组里互改,并传看、讨论。第三阶段是自己改自己的作文,此阶段是最高阶段。

修改阶段是反馈机制下的一个开放性过程,是通过师生信息互动,使学生的作文逐步完善的过程。采取反馈和同伴间互相阅读作文的方法,也可以形成一种语言意识。学生既是作者又是读者,他们通过批评性地阅读别人的作文,可以学到更多的写作知识和技巧;他们时刻留心语法及用词错误,写作时开始想到的是读者。这种做法能使学生学得更深、更广、更活,还能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总之,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发展提高需要教师有计划的组织、有序的训练和耐心帮助、正确引导,也需要通过学生自主、积极密切的配合。有了这些,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一定能够得以逐步提高的。

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读后感【第二篇】

第一编思想品德课程设计总论。

思想品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处理与自身、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而逐渐培养起来的做人做事的稳定的思想方式和行为习惯。在现代社会,社会成员的思想品德状况,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关键的作用。一般说来,一个精神世界丰富的人,一个有精神追求的人,往往就是有较高素质的人。一个有理想追求的民族,往往是有凝聚力和文化生命力的民族。为了应对时代提出的各种挑战,提升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和精神境界,我们必须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丰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培育新时代与时俱进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社会愈是发展,愈是需要其成员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和精神境界。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现代社会对人们的思想品德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根据变化了的形势和时代的要求,以思想品德为核心概念,重新调整和安排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内容,研制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是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多元文化的多样呈现。21世纪的前,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为了抓住这个时机,我们必须加强和改善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其次,社会在和平与发展这个时代总主题下,国际形势正发生着极其深刻的变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世界政治多极化不可阻挡,文化多元化方兴未艾,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的基本格局依然是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各国之间的竞争与较量从冷战时期以军事为主转向以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归根到底应该体现在综合国力的强大竞争力上。这给我们国家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但是也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应对这些挑战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在于是否有高素质的国民。

为了迎接挑战,基础教育特别是德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进行必要的改进,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目前,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从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看,培养高素质的公民是未来提高综合国力发展水平的关键。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源的竞争,而人力资源的竞争力也包括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水平在内。21世纪的挑战,要求学校培养出的学生是知识全面、基础牢固、思维敏锐、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同时,社会的变化发展对人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如果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不与时俱进,那么就有可能造成青少年对思想品德课程失去兴趣,从而使我们丧失影响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机会和途径。只有加强和改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水平,才能把青少年塑造成未来先进生产力的掌握者和开发者。

一个人的素质高低,不仅是他的知识和技能,更加重要的是他的思想品德。当然,思想品德应该以一定的知识(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为基础和载体。没有知识支撑的思想品德是空洞的,没有思想品德统帅的知识则是盲目的甚至是危险的。因此,在现代社会,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成为选人、用人的首要标准。联想集团的要求第一是做人正直,第二是胸怀大志,第三是善于学习;ibm的要求是自豪感、灵活性,必胜的信心,又快又好的执行能力和团队精神;柯达看重应聘者的工作方法,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和领导才能;nec希望员工为人正直高尚,业务精益求精;微软青睐有激情的人,聪明的人和努力工作的人;三井注重稳重、自信等内在品质。而传统的学生评价是智育一枝独秀,学习成绩成了评价因素的惟一标准。因为测评结果与学生利益紧密相关,分数的功能被强化,所以不少学生为取得高分不惜代价,忽视了全面素质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基础性素质应该按思想品德、学习成绩、身心素质三个指标设立,其中“思想品德”包括政治素质、集体观念、遵纪守法、道德修养。“身心素质”包括体育课成绩、平时锻炼记录、心理健康水平。发展性素质包括创新与创造,技术技能,组织管理水平,文体特长,知识面的广度等因素。

第二、从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看,思想文化与精神文明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面对这样的形势,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存和发展,能否在现代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做出应有的贡献,除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政治的稳定之外,文化影响力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精神状态,是综合国力和全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要让青少年知道:一个民族,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了,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可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才可能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任何国家都不能放弃传播自己价值观的权利,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为了民族文化认同和思想影响力,我们必须改善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推进素质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就必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放在首位。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任何先进文化,都必须有人来承载,否则就会失去生命力,发展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更需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因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其最终落脚点是高素质的人。只有大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真正保证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从而使我国文化建设始终体现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第三、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角度看,只有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了,社会的精神文明发展了,每个人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匮乏也不是社会主义。在文化落后,精神空虚的地方,根本就不能建设社会主义。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给我们以新的启示:如果在经济、文化和综合国力的发展方面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优越性,那么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将面临考验。社会主义应该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我们在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同时,必须加强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没有物质文明的发展,精神文明就没有坚实的基础;没有精神文明的发展,物质文明也不能得到持续的繁荣。

我们必须牢记: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培育对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教育的功能不仅是知识与机能的传授,也是传承和培育文化传统、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的过程。思想品德课程是以实现教育的后一个功能为主要任务的。我们应该把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作为有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就要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把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培养工作落到实处,切实提高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观念,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研制的社会调查资料基础和文件依据。

1.社会调查资料基础。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德育和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方面,我们取得了很大成绩,也积累了很多经验。通过这个渠道,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观点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并且初步树立了法制观念和遵守基本道德规则的意识。

我国初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现行标准是教育部10月印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这个标准调整了部分教学内容,删除了某些“繁、难、偏、旧”的内容,充实了具有时代感的相关内容,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加强实践环节等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增强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在使用过程中,发挥了较好的效果。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的发展变化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标准需要作进一步的调整。

从8月底到10月初,课题组在北京、重庆、广东、宁夏四省、市、自治区,就现行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使用的情况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其中学生问卷1800份,教师问卷200份。调查显示,大多数教师和学生(80%强)认为,思想政治课“非常必要”或“有必要”。

调查发现,影响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态度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内容是否吸引人”,“对生活是否有用”,“教师的教学水平”等等。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律知识教育感兴趣,认为这对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很有用”。在法律中,学生明确表示更关注“法律对青少年的保护”,“如何远离违法犯罪”等内容,对离学生较远的法律规定兴趣较弱。很多教师认为,应该把“人类社会发展简史”的内容融入到历史、历史与社会课程中去。

调查表明,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

调查还表明,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针对性。只有不引起孩子反感和拒绝的内容,才能打动他们的心灵。必须改变成年化的语言和灌输式的方式,把正确的精神食粮做成色香味俱全的营养餐。

调查还表明,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要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在青春期教育之中,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在日常生活和公共生活的规则意识教育之中。

调查还表明,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正确的理论和思想引导与学生自主探讨和独立思考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把外部的社会规则和要求内化为心理和思想品质。既不能把教育变成说教,不能扳着面教训人,也不能放任自流。学生的自主思考需要正确的引导,而有效的引导必须借助学生的自主思考。

调查还表明,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国家、社会命运与个人理想教育结合起来,要把社会问题的分析与每个人的发展前景联系起来,使他们感受到祖国命运与个人前途之间的内在联系。

2.文件依据。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标准研制组认真学习领会中央一系列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文件,在研制过程中特别注意学习和领会党的十六大文件的精神实质。我们主要的文件根据有: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我们在领会这些文件的精神基础上,根据对各种现实情况的分析,制定了本课程标准(实验稿)。

在研制过程中,标准组尤其注意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贯穿到标准的理念和内容之中。可以说,标准通篇都充分渗透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关内容。

三、国外相关课程比较研究。

对国外的相关课程标准的分析,是我们这次课程改革中建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重要基础。总结各国在思想品德课程设置内容方面的特点,以开放的胸襟,批判的眼光加以审视,对于我们科学地借鉴其经验教训,建构全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会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国外一般不使用思想品德课与思想政治课的名称,但与之相关的内容却往往包括在《社会》(socialstudies)的法律、公民、道德伦理等课程之中。为了便于阐述,以下我们将从两个层面对上述问题加以梳理:(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主要发达国家;(三)前苏联和新加坡。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召开了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ducation)。大会的中心内容是“为和平、人权和民主的教育”,即通过教育促进和平、人权和民主的文化。经过讨论,大会提出了“和平文化”的理念和培养“世界公民”的目标。

“和平文化”理念体现并依据以下各点的一整套伦理价值、美学价值、风俗习惯、对他人的态度、行为和生活方式:(1)尊重生命,尊重人,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2)摈除暴力;(3)承认男女权利平等;(4)热爱民主、自由、正义、团结、宽容、接受民族间和国家间、种族、宗教、文化、社会群体之间及个人之间的差异和谅解的原则。总之,和平文化是一种广泛的、多层面的概念,它意味着要有各种文化、意识形态和信仰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相互接受的精神,和平文化是信念的集合体,是一种道德,一种个人与集体的精神状态,是一种为人处世和做出反应的方式。

为了培养世界公民,教科文组织强调各国的公民教育应该侧重于以下几点:(1)培养和平、人权和民主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所依赖的价值观念;(2)不能再只是强调认知学习,还要强调情感和行为学习;(3)学做世界公民,是以把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知识应用于实践为基础的。可见,一个国家并不仅仅是一个拥有个人权利的公民的团体,它还组成了一种共享的命运,一种首先在学校中建立的理想:年轻人在这里通过教育,尤其是公民教育,学会共存和相互尊重,从而为和平文化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此外,1989年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学会关心”(learningtocare)的教育主题,又提出了“学会共处”(learningtolivetogether)的教育主题。这些教育主题和上述教育思想实质上指出了世界公民的内涵所在。

进而言之,以上关于世界公民的理想是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itednationsconferenceonenvironmentanddevelopment)提出的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和新观念一脉相承的。即,人类应该变革现有的生活和消费方式,与自然重修旧好,建立“全球伙伴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人类之间和平共处。基于此,在此次大会上通过的《21世纪议程(agenda21)》明确指出:应该确立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之方向。(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的使命》,第78―87页)它表明,德育或公民学教育在培养世界公民、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大有作为。

由此可见,人们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认识到:教育在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道德教育、公民教育尤其如此。也就是说,它能够增进个人之间及种族、社会、文化、宗教群体和主权国家之间的理解、团结和宽容,能够促进对人权的尊重和积极承担维护这类权利,并有助于建设一种和平与民主之文化的知识、价值观、态度和技能等。对于公民教育的这一最新国际发展趋势,我们应该自觉地加以捕捉并充实、反映到我们自己的课程设计理念之中。

(二)主要发达国家思想品德的情况。

1.美国。

美国各州具有较大的自主权,没有统一的德育课程标准,也没有统一的德育内容,各州往往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灵活的教学,许多学校甚至根本就没有设置直接的德育课程。但这丝毫不意味着美国对德育的忽视,相反,美国的德育不但始终没有被放松,而且有逐渐加强的趋势。这一点在前任总统克林顿和现任总统布什的施政纲要和多次演讲中都可以得到证明。

为了在美国这个“大熔炉”中塑造具有凝聚力的“美利坚精神”,美国的一些州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编制品德教育课程并进行试点,到1990年,美国大部分公立中小学都开设了该课程,目的在于:(1)提高学生的自尊心;(2)加强学生的自律与自我修养;(3)提高学生进行决策解决问题的技能;(4)向学生传授积极态度和价值观。可以说,培养负责任、可信赖的国民,培养全体国民的美国精神是品德教育的根本任务。

美国品德教育课程从幼儿园到九年级分为幼儿园、小学、中学三部分。其中,相对于小学,中学品德教育课程份量增多,内容也较深,每个星期有三、四节不等,教学形式也更多样化,并有讲授和实习,编制的课程特别针对青春期到来时心理萌动特点,教学生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自我做出负责任的决策。强调的价值观与小学相同――即诚实、勇敢、信念、公正、宽容、人格、善良、助人、言论自由、选择自由、经济保障、公民权利与义务、个人尊严、时间分配和个人才能发挥等――但水平却有重大差别,并把它们分为社会学习、健康生活和职业教育三个单元。内容包括:烟酒、吸毒的危害,认识承担责任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了解强有力领导人的优良特征,认识时间管理与目标实现的关系,影响个人名誉的因素,认识消费与生产对经济保障的关系,履行公民选举、陪审及义务责任等。

此外,在美国的一些中学中还设有公民学教育。公民学教育课程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逐渐得到普及,其目的有:(1)了解国家政体的基本内容和准则,如国家宪法、行政权力机构、多元文化政体及功能、总统竞选及国家决策程序等;(2)培养参与意识和了解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学校经常组织各种社会活动,如旁听判决大会、政府咨询会、模拟竞选总统讲演及联合国大会,并让学生扮演不同代表团发言等;(3)培养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自律、守信、诚实、自爱、利己不损人等被列为重要品德。

一些美国中学的生活指导课程也颇有特色,值得注意。生活指导包括一般的生存生活指导,也包括精神心理指导和道德问题指导的结合,它倡导培养“完整的人”。生活指导有四个特征:(1)以个人为指导对象;(2)以增强自我指示能力为目的;(3)给予内在激发性的援助;(4)以广泛的生活为指导领域。通过这种覆盖面较广的生活指导课,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

由此可见,尽管美国没有专门的思想品德课与思想政治课,但上述课程却在实质上起到了思想品德课与思想政治课的作用,它们在塑造美国国民的“美利坚精神”方面的确功不可没。

2.英国。

20世纪60年代后期,英国在学校德育方面实施改革,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组织了两个道德研究机构。一个是由威尔逊(johnwilson)领导的“法明顿信任研究机构”,主要研究道德教育的基本理论,试图寻找一种普遍、中性的、相对稳定的道德判断准则,创建一种德育新框架,倡导专门的德育课程。他们根据自己的强调道德思维的课程理念设计出了德育教材《道德第一步》(firststepsinmorality)和《道德第二步》(secondstepsinmorality)。另外一个机构是由麦克菲尔(petermcphail)负责的“课程发展课题组”,主要研究中学(13―16岁)德育课程,剑桥大学负责研究8―13岁小学生的德育课程计划。经过努力,“课程发展课题组”编写出了一套以“体谅”为核心教育理念的道德教育课程:供中学使用的《生命线》(lifeline,1972年)和供小学使用的《起始线》(startline,1978年)。

英国尽管没有统一的德育目标,但处处把培养具有“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的绅士作为德育的出发点。在英国政府规定的普通学校8条基本目的中,就有4条谈到德育:“(2)使儿童理解道德的价值,尊重不同的种族、宗教和观点;(3)帮助儿童了解现实世界,了解国家间相互依赖的关系……(5)使儿童了解国家如何确立并保持人们的生活标准以及经济在这方面所起的作用;(7)使儿童认识人类在科学、艺术、宗教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及他们为获得更多的社会公正所做的探索。”可以说,中学德育是培养英国社会所需要的现代绅士的重要手段。

英国学校德育的内容主要有三类:一是宗教教义;二是有关历史、语文、地理、外语等社会学科;三是道德教育教材,这是20世纪70年代才出现的专门德育教材,它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刻意使学生掌握生活技能和学会同众人一起共同生活。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在编制国家课程标准时,注意社会与教育之间的互动和知识整合,精神关照(pastoralcare)、个人与社会教育(person-socialeducation)等综合性课程开始流行,与专门的德育课程形成了相互支持和补充的关系,也构成了当代英国德育的新景观。

3.法国。

法国一直非常重视公民道德教育课。1984年,法国再次强调要加强学校德育,以“人权”为核心,遵循“1789年公民人权宣言”和“1948年的普通人权宣言”,突出公民权利,使公民享有自由、集会、结社权、表达权和劳动权,要求从小学生,甚至从育儿学校就开始开设有关民主和权利的启蒙思想,同时还强调进行人格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国人”精神。

法国公民道德教育课的目标是使学生“形成生活的主体”,使学生产生一种把学校看成是一个“生活共同体”的意识,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换言之,使每个人获得自由和负有责任,使每个公民都成为有教养的社会公民是法国德育的目标。它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个人道德教育,国家和社会公民教育,国际公民教育。

法国德育以独立的公民道德教育课为主,其他各科也承担相应的德育任务。法国中学为初中四年,高中三年。公民课内容是小学基础上的扩大和深化,整体上分为三个阶段。如在道德情操上的教学指导为:学习古今伟人业绩并体现出有关人的优秀品德;阅读分析体验道德情感,意识到人的潜力可以达到的高度和道德在其间的重要作用;思考各学科的道德意义,纵览包括希腊、基督和法国文化、犹太先知和东方智慧在内的人类价值,体会人生的深刻意义。

4.日本。

日本于1958年开设德育课,此后进行了多次改革。1984年成立的临时教育审议会,在3年中相继提出了两大德育改革目标:(1)认为日本德育“最重要的是要打破划一性、僵死性、封闭性等弊端,树立尊重个人、尊重个性、自由、纪律、自我责任或意识――也就是确立重视个性的原则”;(2)把德育放在首位,改“智、德、体”为“德、智、体”,并实行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战略。1990年日本又根据形势的发展,重新颁布了中小学德育指导纲要,强调德育应有助于培养建设和发展民主社会和国家的人,能够为实现和平的国际社会做出贡献的人,能够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并具有创造性的人。这里的要点一是培养人的尊严,二是培养日本人,其实质在于培养懂得廉耻、服从国家意识的有健全人格的个体,并使全体日本人树立起民族意识。

日本学校除了开设道德课之外,还有社会科,其中初中阶段讲授日本和世界地理、日本史、公民(民主主义与现代生活、国民生活的提高与经济、日本政治与国际社会);高中阶段讲授现代社会、日本史、世界史、地理、伦理、政治经济、家庭技术等。此外还设有许多社会实践课程、生活指导课和劳动课等。

日本初中德育的主要内容为:(1)关于对自己的态度;(2)关于与他人的关系;(3)关于与自然及崇高的事物的关系;(4)关于与集体和社会的关系。这些要目都有十分具体的要求。

概括起来,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德育的共同目标都是培养能够承担责任、符合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需要的合格公民,注重人本身的现代化素养。就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共同点来说,主要包括:(1)注重价值观教育,以此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世界观;(2)课程编制注重科学性,注意从学生品德发展和生活实际安排课程;(3)注意德育课程的特点,强调对于情感、态度、技能环节的影响,强调学生的道德判断、选择水平的提高;(4)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德育的生活化和德育的人性化。当然,各国德育也都具有自己的特色,比如美国的平民化,英国的宗教色彩,法国对于人权教育的侧重,日本对于个性的强调以及对于传统和现代的结合等。可以说,德育或公民课正在日益受到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

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西方德育或公民学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1)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西方德育或公民学教育具有强烈的资本主义色彩和霸权主义色彩;(2)对个人主义的过分强调,已经导致了一系列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和个人问题,而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局限性又使它无法克服这一缺陷,其教训值得我们记取;(3)课程指导思想上的价值相对主义使得德育或公民学教育沦于一种混乱、无序、本末倒置的状态,它们的功效也就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以上种种是我们在课程建设时必须加以警惕并进行自觉防范的。

(三)前苏联和新加坡相关课程的情况。

1.前苏联。

前苏联一向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为了使社会主义学校成为列宁所说的“培养人格的工具”,前苏联不仅开设了专门的德育课程,而且在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都贯穿了这一主旨。

1984年苏联发布的《改革普通教育学校和职业学校的基本方针》明确指出:“党力求做到使我们培养的人,不只是一定熟练的知识持有者,他首先应该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公民,一个积极的共产主义建设者。他不仅具有共产主义建设者所具有的思想信念、道德和志趣,而且具有高水平的劳动技能和品行修养。”《方针》第10条规定:“授予年轻一代以深刻而牢固的科学基础知识,培养他们把这些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技能和技巧,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是苏联学校最重要的、坚定不移的任务。”而1988年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又指出了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即“自我教育应该成为每一个人的内在需要和日常的事情,成为苏联的生活方式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前苏联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改革提出了“民主化”、“人道化”的思想。第一,学校“民主化”是社会民主化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所谓“民主化”,主要是指:(1)学校要从部门的、本位主义的利益和需要转而面向社会的和个性的利益和需要;(2)在学校模式,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方面,克服无视个性、单调一致的状态,使之展现无限的多样性;(3)解放教育关系,从根本上摆脱服从、对立的体制,转入合作的关系;(4)学校要有开放性,调动社会力量,把社会因素纳入学校的发展机制。第二,“人道化”是教育新思维的关键。它的主要内涵包括:学校要面向儿童,尊重儿童的个性和尊严,信任儿童;为挖掘和发展儿童的能力,为学生的自我确立,创造最大限度的有利条件;学校教育工作的方向不仅是培养儿童准备参加未来的生活,而是要保障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在今天就过着充实而有价值的生活;把集体性因素和个人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坚信“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所有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第三,倡导教育内容的“人文化”。揭示人文学科的精神内容和人性的实质。第四,突出课程教材的“弹性化”。苏联国家教委认识到,“权力主义的学校制度和教养内容、形式和方法的教学中心主义”,“剥夺了学生发展的实际可能性”,在“客观上损害了整个民族的智力根源”。因此,必须要打破“单一思想”、“单一模式”。

总之,围绕着前苏联教育的基本目标――即“社会主义思想性,高度的科学水平,尊重社会主义法制,作好劳动的准备”,前苏联德育在道德知识的灌输、共产主义态度的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但前苏联德育也的确存在着许多不足,一方面,这种德育形式主义、教条主义严重,学生在接受起来有较大地抵触情绪和逆反心态,这势必影响到德育效果的发挥和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另一方面,由于前苏联共产党长期以来一直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既有成绩,固步自封,不思进取与改革,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社会问题。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些历史遗留问题随着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放松、阵地意识的淡薄,致使社会主义改革变成了改向,这种局面不仅影响了德育的效果,而且直接构成了人们的思想混乱、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以上深刻教训值得我们认真吸取。

3.新加坡。

新加坡是一个新兴的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的国家。长期的殖民经历、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多元文化的历史背景,使新加坡成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这些特点也使得新加坡的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独具特色。

新加坡的工业化、现代化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西方价值观不断渗入的过程。这一过程使人们一方面认识到,西方科学技术所体现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对知识及其在生产中应用的不懈追求等价值观念是值得学习的,另一方面,对于西方社会那种纯粹的个人主义行为模式、极端享乐主义以及精神空虚等则必须摈弃。新加坡所要做的正是把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优点结合起来,从可接受的西方价值中吸取精华,同时复兴并加强那些可以赋予生活以意义和目的的东方价值。以上正是新加坡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所面临的任务,即它们应该在灌输共同的忠诚于国家的价值观念、塑造国家精神气质及形成较强的社会凝聚力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对此,前总理李光耀在1979年对“教育应达到的目标”中有明确的指示:教育一个儿童使他发挥出所有的潜能从而成为一个真正的好人和一个有用的公民,他应当被正当的道德观念所指引,能够按照文明的方式生活、工作、竞争和合作。也就是说,“东方和西方最优秀的品质必须融合成新加坡人的优秀品质,儒家伦理、马来传统和印度民族的精神气质必须同科学探究怀疑论的方法及探求真理公开辩论的方法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一点,1979年的《道德教育报告书》第一次明确规定把道德教育正式作为一门课程在学校中开设。该报告指出道德教育应该兼顾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方面,同时还列举了应向年轻人传递的一系列价值“孝敬仁慈、尊敬老人、公民责任感、爱国心、宽容心”等。目前,以下价值观被看作具有深远意义:社会为先;家庭为根;求同存异、协商共处;种族和谐、宗教宽容。

围绕着上述目标,新加坡的德育课程和公民教育课程也很有特色。比如,融公民意识和历史地理于一体的《生活教育》课程,对学生既进行社会教育,又进行道德教育。而1988年开始研制、1992年在中小学正式使用的《好公民》教材则强调了东方道德教育价值观的培养,这成为新加坡公民教育的一个新的转折点。此外,《儒家伦理》课程也值得注意:这一课程分别讲授儒学大师的修身与生活,五伦,内圣外王,以及仁、智、勇、义、礼、信、中庸的等道理。近几年来,为了更好地培养具有新加坡特色的现代公民,新加坡的德育课程和公民教育课程又有所深化。

总之,新加坡中学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倡导三位一体――国家、社会、个人三者利益兼顾的德育方针,它以儒家伦理价值追求为基本精神,强调正直、忠诚、诚实、信任、同情心和责任感这些人类的核心价值,同时吸取西方的科学精神和其它民族的精神气质,形成了一种视野开阔、立足国情、求同存异、强调特色的总体特征。可以说,政府的重视,强调德育对社会现实问题做出积极的反应,广阔的视野、开放的思维方式,以及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审慎的态度,以上种种都使得新加坡的学校德育和公民教育成绩斐然。当然,新加坡的德育和公民教育也有其不足,比如对学生的主动探索、创新精神培养不够,对公民的参与意识重视不够,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新加坡的民主化进程。但毫无疑问,新加坡的德育教育的经验对于我国来说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读后感【第三篇】

就在昨天(2022年4月21日),历时三年的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终于“新鲜出炉”。打开新课标,许多新词、热词扑面而来,如同春风吹来一股清新的气息。比如:在前言中提到培根铸魂、启智增慧,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在课程性质中提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在课程理念中提到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等等。具体和英语教学有关的,比如核心素养、单元整体教学、教-学-评一体化、英语学习活动观、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学段衔接等等等等。

真正读懂它,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一天多的时间,我只能做到大致读一下,有些地方还是似懂非懂的状态。我边读边整理笔记,同时写下了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课程目标。

2011年版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五级分级目标。由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共同构成课程总目标,即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其中,三到五级分别对应初中阶段的七、八、九三个年级。

2022年版课程目标分为核心素养内涵、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三个学段分别是:3-4年级;5-6年级;7-9年级。一级为三到四年级达到的目标,二级为五到六年级达到的目标,三级为七到九年级达到的目标(三个年级不再按年级细分)。

英语课程总目标为:发展语言能力、培育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能力。

英语课程学段目标从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策略四个维度进行了具体描述:

语言能力的表现:感知与积累、习得与建构、表达与交流。

文化意识的表现:比较与判断、调适与沟通、感悟与内化。

思维品质的表现:观察与辨析、归纳与推断、批判与创新。

学习能力的表现:乐学与善学、选择与调整,合作与探究。

以上目标在新课标中以表格形式呈现,内容很多,自行学习,这里不再细说。

二、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由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等六要素构成。围绕这些要素,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活动,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在义务教育全程中持续发展。

六要素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核心素养发展的内容基础。

(一)内容要求。

1、主题。

主题的三大范畴: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每个主题下设主题群,主题群下设子主题。比如人与自我中的自我认识、理财意识等等;人与社会的人际关系、社区生活等等;人与自然的自然景观、环境污染等等等等。

我们在备课时,就需要首先判断这篇文章属于哪个主题下的子主题,再去思考课标对此的要求是什么,据此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等。

2、语篇。

语篇分对话、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新闻报道等。语篇类型中提到了简版小说、童话、人物传记、诗歌等。这些体裁在各地中考中都出现过,比如《简爱》《秘密花园》《青蛙王子》等。人教版中有《愚公移山》、《鲁滨孙漂流记》,还提到了《金银岛》、《汤姆索亚历险记》等,但在有的教材版本中涉及极少,老师们就要在平时留心,遇到好的文章收藏下来,用于课外阅读。

说理类文章归到三级+,不知道会不会对中考产生影响。

3、语言知识。

2011年版课标中,语言知识分为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五项。

2022年版课标中,语言知识分为语音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语篇知识、语用知识五项。具体如下:

(1)语音知识。

和2011版相比,更加明确强调了读音规则和音标,比如:在查字典时运用音标知识学习单词的发音,这其实就是在给学生们一个自学的“拐杖”,在他课下学习、预习甚至以后的学英语道路上都有了方法。因此,老师们必须重视语音教学。

关于语音部分,附录中有列举。和2011版大体一致,细微的变化有:“元音字母在单词中的基本读音”改为“字母在单词中的基本读音”;去掉了“成音节的读音”。

(2)词汇知识。

强调了构词法,词汇学习不仅仅是记忆单词的音、形、义,更重要的是在语篇中理解和表达与主题相关的信息和观点。这一点,对我们的词汇教学也提出了新思考。比如怎样教单词?怎样让学生喜欢记单词?怎样在读前处理单词?这些问题都可以成为我们以后教研的主题。

另外,词汇这一块,增加了理解词汇的词性和功能的表述以及通过词根、词缀理解生词。关于这一点,我们倒是在教学中一直渗透,以后还要继续加强。

词汇量的要求:2011年版要求是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2022年版三级仍然是1600,但提到可以接触学习和主题相关的单词100-300个。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没有具体数量,说的是“一定数量”。三级+要求是1800个单词,接触学习和主题相关的单词200个,习惯用语固定搭配是“一定数量”。这也是一个明显的变化。

(3)语法知识。

2022年新课标明确学习语法的目的是在语境中运用语法知识理解和表达意义,理解体会所学语法的形式和表意功能,这点在2011年版也有。关于语法的表意功能我举以下两个例子,希望能表达明白。

ifyouplantwatermelonseedsinthespring,youwilleatfreshwatermeloninthefall。

ifyouplantwatermelonseedsinthespring,youwillbeeatingfreshwatermeloninthefall。

两句分别使用了一般将来时和将来进行时(当然,这个时态不是初中要求)的结构形式,第二句将美美地吃西瓜的画面生动地呈现出来,这就是它的表意功能。

又比如:

youalwaysleavesomething。

youarealwaysleavingsomething。

第一句用一般现在时,第二句用现在进行时,第二句就有埋怨的意味在里面,这也是它的表意功能。

语法项目表和2011年版变化很少,有以下几个小的地方:

介词和介词短语改为介词(但我认为介词短语应该还是考察范围);

therebe句型改为存现句。

(4)语篇知识。

三级要求理解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的写作目的、结构特征、语言特点和信息组织方式,并能运用。

(5)语用知识。

语用知识是指在特定语境中准确理解他人和得体表达自己的知识。例如请求、提供帮助、表达情感、态度等。

4、文化知识。

和2011年课标的文化意识有相同的地方,也添加了很多内容。比如:中外代表人物,中外优秀艺术家、科学家、主要节日、主要国家的基本信息、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命安全观念、理财观念、劳动精神等等。

这些内容,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涉及也是比较少的。其实,语言的学习也是在学一种文化,这点是英语学科所特有的优势。中外都有各自的优秀文化,我们不能矫枉过正。十年前,我们的学生对西方的文化太过狂热,圣诞节、愚人节很感兴趣,但中国的传统节日却了解甚少,这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最近几年,从国家层面到学校教育,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了起来,随着国家的强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来没有这么强烈过。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世界文化大家庭中的瑰宝,学习不同的文化,这样的青少年才能拓宽国际视野、具有开放心态,才能适应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

5、语言技能。

语言技能分理解型技能和表达性技能,包括听、说、读、看、写等方面的技能及其综合运用。听、读、看是理解性技能,说、写是表达性技能。这里增加了“看”,和2017年版高中课程标准衔接了起来。

我理解的听读看就是输入,说和写就是输出。看什么?看语篇中的图形、表格、动画、符号以及视频等。

去年,我曾写过1篇随笔《英语教学五大技能之“看”》,主要谈了对“看教材插图”的一些认识和做法。当时,2022年课标还没有出台,现在看来,恰恰印证了当时的看法。

新课标提出,要借助图片、影像等视觉信息,理解收听和观看的内容。要根据标题或图片预测书面语篇的大概内容、故事的情节发展或结局。看图,培养的不就是学生的观察能力吗?同时,希望某些教材的美术编辑们在设计教材插图时能更加走心一些。

关于课外阅读量的问题,和2011版要求一样,课外阅读量累计七年级4万词,八年级10万词,九年级15万词。和2011不同的是,2022版对三个年级都要求课外试听活动每周不少于30分钟。这一点也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可以考虑通过观看小视频开展相关的英语教学活动。我想起了好几年前的一次英语培训,老师给我们放了一段《灰姑娘》的动画片后,发给我们一张纸,上面有挖空填词、回答问题的题,至今还是记忆深刻。另外,还可以视情况复述故事大意、交流对视频中行为的看法等等。当然,这样的活动难度不小,需要老师引导到位、时间给够。

6、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情感管理策略等,这里不再细说。

(二)教学提示。

关于教学提示,课标中提到了五条,这里主要谈两条:

1、做好初中和小学的教学衔接。引导学生树立目标意识,做好学习规划。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我的做法是:在当年的暑假通读小学教材,了解他们学过什么;初一第一个学期第一周,调查了解学生的已有的知识量,他们的兴趣爱好等;在后面的备课中,适当补充小学学过、但初一教材没有的词汇知识。

2、开展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比如和化学联合的“调查大气污染”,和道法联合的“探析中华传统文化”,和地理联合的“家乡一日游”等等,这些活动学生感兴趣,也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也给我们的校本研修提供了思路。

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读后感【第四篇】

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新课标将课程目标设定为九个级别并以学生"能够做某事"具体描述各级别的要求,这种设计旨在体现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能力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和课程要求的有机衔接,保证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

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终结性评价应着重检测学生综合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读后感【第五篇】

寒假期间,我和同事认真阅读了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部基础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司和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共同编写的《全日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感触颇深。

解读的序言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部副部长王湛亲自撰写,题目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体系》,它从五个方面详尽地阐述体系如何建立的问题。我认真地读了几遍序言,感受到了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部对基础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重视程度,我认为,领导的重视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前提。

一、领导重视。

正如王湛副部长所说,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部正是想通过语文课程的改革,来建立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课程体系”。瞧,领导的决心有多大。那么我们这些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就更加要有决心,搞好小学基础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让基础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课程改革在当代昭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二、目标明确,标准详尽。

对基础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改革的目标的制订解说,《解读》用词准确无误,同时,不难看出,它具有超前意识,时代感强的特点,我把它的六个方面的实质简单的概括为:改革就是在有针对性和讲究实效性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教师应注重评价的功能,学校应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

在制订各项目标的过程中,标准力求站在高处,把握大局,建立一个总的目标性纲领。在具体实施目标的过程中,《解读》又制订的非常具体。例如:对语文学科各个阶段的实施目标及实施建议方面,标准就制订得非常全面,不光有“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练习”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而且各部分制订相当完善。例如关于“阅读”,“标准”分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1.确立现代阅读理念。2.阅读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阅读能力。4.关于知识和能力的关系。这四个方面全面、系统、详细。为我们这些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指明了方向,同时又明确了目标,一举两得。

三、有纵比和横比。

&。

[1][2]。

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读后感【第六篇】

《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提到“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活动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的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这就要求我们英语老师要掌握一定的课堂和课外教学艺术,开展集趣味、知识、娱乐、教育于一体的英语活动,能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语言实践机会。教师要用直观形象的形体语言,丰富多彩的表情,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复习旧知,学习新知,提高学习信心。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和客观条件,创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要学会活用教法突破难点。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模仿,带表情说句子。如“iamhungry.”(可以作饥饿状);“iamthirty.”(可以作口渴状)。在教单词或句子时,我们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做动作,甚至做夸张的动作或用夸张的朗读语调,孩子们特别喜欢。“big”两手张开画个大圈,“small”用两手指做个特别小的'小圈,“p”出示手臂,并鼓起肌肉,“thin”做一个瘦的动作。学完单词后,老师做出动作,学生就会说出这个单词。

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读后感【第七篇】

劳动教育的一般作用,就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学以致用”。而且,劳动教育也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紧密相关,密不可分。

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孩子们热爱劳动的价值观,就是“德育”;让孩子们思考劳动的原理与奥秘,改进与提升劳动效率时,劳动教育就成为智育;劳动教育可达到强健体魄、增强体能的作用时,劳动教育就是体育;当我们引导孩子们发挥聪明才智去设计关于劳动的美的成果时,劳动教育就是美育。这意味着,劳动教育不是独立、孤立的,而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劳动教育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高度重视,那在具体的操作中,就不能敷衍了事,也不能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应该有更加深入的思考,让劳动教育既有“劳动”又有“教育”,而这,才应该是劳动教育的最终落脚点。

小学劳动教育的基本目标。

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正确使用常见劳动工具,增强体力、智力和创造力,具备完成一定劳动任务所需要的设计、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内涵与意义,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弘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

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能够自觉自愿、认真负责、安全规范、坚持不懈地参与劳动,形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质。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杜绝浪费。

各国劳动课都重教烹饪。

“劳育”在各国都是重要的人生必修课之一。英国是较早将劳动课纳入中小学课堂的国家之一。早在19世纪40年代,随着英国对下层民众健康关注度的提高,家政课程就被纳入初等教育系统,但初衷只是“为来自较低社会阶层的女孩提供烹饪技能培训,以便为她们将来从事家政工作或成为家庭主妇做准备”。

1870年英国教育法出台,烹饪、缝纫、木工和金属加工等实践活动被纳入学校课程,此后,包括烹饪、缝纫、洗衣服在内的家政课成为女孩必须修习的课程。1892年,烹饪课程在《公立小学管理条例》中正式确立,一直持续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1990年,英国国家课程开始实施,将之前作为独立课程的木工、金属加工、家政、纺织等统一归入“设计与技术”科目。在这一阶段,由于对是否开展实用教学没有明确规定,所以很多课程偏向于设计与工艺,实用性减弱。

为了解决肥胖问题,英国发起了“烹饪执照”项目,使烹饪教学实践再度受到重视。“烹饪执照”项目围绕基本的烹饪技巧、饮食与营养、食品安全与卫生、消费意识四项关键能力展开,旨在让青少年在烹饪营养餐的实践中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该项目从209月开始,内容是向11岁至14岁的学生提供至少16小时的烹饪体验,3小时关于饮食与营养的学习,以及5小时的在线差异化互动教学。尽管这一项目的本意并非取代食物技术教学,但事实上“烹饪执照”项目已成为中学实用教学的主要形式。由于政策变化导致资金短缺、合格教师缺乏等问题,这一项目只维持了3年。

英国开始实施的《国家课程纲要》将烹饪实操与营养、设计等理论结合起来正式纳入国家课程体系。其中要求:“作为食物工作的一部分学生应该学习如何烹饪并掌握营养和健康饮食的原则。激发学生对烹饪的热爱将为学生打开人类伟大创造力的表现之门。烹饪是一项重要的生活技能它能使学生在现在和以后的生活中以经济的方式养活自己和他人。”这是英国政府首次以国家课程文件的形式明确烹饪课程的地位与作用次年9月“烹饪与营养”课程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11岁至14岁的学生每周有1小时的烹饪课程旨在提高烹饪教育和学校食品质量并促进学生在14岁时至少能够独立完成20种菜肴的烹饪同时鼓励孩子在家里参与或独立做饭。此外烹饪技能还与升学挂钩考试不及格的需补考通过后才能毕业。

德国也是欧洲劳动教育发展最具代表性的国家之一。20世纪初期,著名教育改革家凯兴斯泰纳正式提出“劳作学校”的概念,核心思想是促进学生“精神的发展,道德的适应力和工作本领”,他强调“应把劳动职业技能培训和公民精神的道德教化合二为一”。20世纪60年代,德国首次正式将劳动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引入学校,这也标志着该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正式诞生。随后,教育部门明确提出,7至级必须开设劳动课程。课时安排通常为每周2至3节必修课,感兴趣的学生每周还可以再增加选修课,劳动课程包括家政、技术、经济、职业规划四个领域。小学阶段的劳动课一般被称为“常识课”,除了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环境、日常生活、科学技术领域的兴趣外,还帮助他们初步了解自然、社会生活,掌握独立生活的基本常识与生活技能,比如编织、木工、手工制造陶器等。

为了使学生获得劳动经验和职业体验,德国中小学还与一些工厂、商店、餐厅等建立联系,建设了一大批劳动教育实训基地。学生一方面需要去基地进行考察活动,另一方面还要跟随专业人士完成一段时间的实习,以便了解不同职业、工种的具体内容、生产流程,掌握操纵设备的基本技能等。除了面向未来职业选择的企业实践活动,家政劳动也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比如学生参观面包店时,要跟随专业师傅学习选择面粉、制作面包的一些基本技能。

日本孩子从幼儿园时期就开始体验劳动,进行手工制作等,到了小学后,还会学习生活和家庭相关的课程,生活是207课时,家庭是115课时,统称为“家政课”。日本《学校教育法》设定了8个目标,基本每条都与家政课程有关系。例如“对于日常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等,培养基本的理解和技能”“培养健康、安全、幸福生活所需的习惯,促进身心的协调发展”等。家政类课程会讲解如何切菜、烹饪,如何购买食材,进行垃圾分类、缝补修改衣服、整理家务、蔬菜栽培等。大部分小学还有专门饲养动物的场所,在兽医的指导下,学生和教职员进行动物的喂食、换水等饲养工作,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掌握了劳动技能,还萌生出责任感、爱护生命等健康价值观。

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读后感【第八篇】

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注意新课标理念的贯彻落实。只要我们多种措施并举,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力求教学手段多样化,注重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素质,就会把小学英语新课标落到实处。

关键词:英语教学新课标落实。

如何把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落实到小学英语教学中,更深层次地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小学英语教师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对此,我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1.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注入更多的爱。

良好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感认知活动。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只有把爱注入学生心田,通过教师的动作、语言、表情、姿态乃至眼神传递给学生爱的表现,才能使学生体验到亲切、幸福的情感,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和良好的心境。

2.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只有尊重儿童爱玩、爱动的天性,在课堂上营造轻松活泼、宽松民主的学习气氛,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孩子积极的学习情绪。

3.课堂上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学英语是英语入门教学,更应把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放在首位。遵循兴趣性原则,教师可在课前举行英语歌曲联唱,用富于感染力的音乐激发情趣,让小学生以饱满的、愉快的情绪进入英语学习;也可以用图片、优美的体态语、简笔画、照片、多媒体课件等进行直观教学活动。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就应充分发挥英语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创造出“适合每个小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学习过程,学生要以最快速、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获得知识,就只有依靠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授才可能实现。因此,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手段,新课标所要求的教师主导这一点不能丢。

2.贯彻学生的主体参与性。

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充当“导演”和“观众”,让学生作为自主的角色,按自己的意愿在“导演”的指导下去表演,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此外,教师还要努力促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参加课堂操练的机会;并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优势、潜能,使他们体会到主动学习带来的成功和喜悦。

1.适应小学生的特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法。

小学生有好动、好奇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一种教学方法,学生适应后,小学生就会厌倦。为此,小学英语教师在上课教学宜兼收并蓄,集各家所长,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探讨一条综合运用的教学路子,在教学中可以对情景法、直接法、讨论法、练习法、视听法、交际法等进行综合利用。

2.针对小学生注意力的特点,小学英语课时尽量采用短课时。

小学生很难保持学习的持久性,在面对一门完全陌生的语言时,这一点显得尤其突出。因此,小学英语课程安排时宜体现出短时间、高频率的特点。要学生每周都能多次接触到英语,同时采取短课时,避免学生因长时间上课而感觉枯燥乏味,思想开小差,使教师能更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

1.英语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做到循序渐进。

面对刚开始接触英语的小学生,可以把句子减缩成词组,再减缩成单个的词,这也就是所说的重点词教学。当学生了解了“词”,再用词扩展成词组、句子。在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听说英语的训练,这样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知识的雪球才会在不知不觉中越滚越大。

2.教师要学会肢体语言的运作。

小学生的英语思维空间有很大的局限性,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听说英语,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做到表情化、动作化,合理地运用身体语言,通过老师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来演示说明英语教学内容。

3.给学生更多的听、说、练的机会。

小学英语教师应不受时空限制,为学生创造全面开放的英语学习环境。教好英语的前提条件是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英语和使用英语。兴趣、知识和能力是现代小学生最需要的,也是我们新课标所要求的。我们只有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多参与一些积极有效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才能将小学英语的新课标落到实处,轻轻松松提高小学生的英语素质。

参考文献:。

[1]马剑波.新课程小学英语教学论文撰写与例举.宁波出版社,

[2]禹明.小学英语教学理念与教学示例.华南大学出版社,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7 125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