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讲话稿/演讲 >

年轻干部座谈会发言精编3篇

网友发表时间 1315983

【导言】此例“年轻干部座谈会发言精编3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年轻干部座谈会1

大家好!

通过本次年轻干部集中培训,使我受益良多,将对我今后职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下面就本次培训的成果我想谈几点体会

一、当前自身面临的工作困难

本人自2018年一月副主任,负责公司党委第二党总支的工作。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一是落实制度和履行职责不到位。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手段,问责制没有起到警示和威慑作用。二是对党建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落实党建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强,认为业务是硬任务,基层党的建设是软任务,基层党的建设摆不到重要议事日程。三是品牌建设工作尚有不足。新闻挖掘力度不够,内外媒体精准把握有待提升。四是基层党建的创新意识不够突出。没能静下心来思考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二、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队伍结构还不够合理。一是在年龄结构上还需优化。目前,公司干部平均年龄较大,队伍结构呈现“倒三角状”,年轻干部在各层级干部队伍中所占比例较低,特别是年轻干部接续储备跟进不够,在个别单位甚至呈现出紧缺态势。二是知识结构还需更新。大多数年轻干部虽然能够较为熟练地掌握本职岗位的工作技能,但对高精尖领域专业知识的掌握比较欠缺,尤其是建设“三型两网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对年轻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经历结构还需丰富。主要表现在部分年轻干部成长经历相对单一,有的缺少在一线艰苦边远岗位和关键吃劲岗位的历练,有的缺少行政党群、机关基层、跨界跨领域任职等复合工作经历。

2.自身素质还存在短板。一是政治素质还需提升。受生活阅历和工作经历影响,一些年轻干部对政治理论学习和自身理论修养重视不够,缺乏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不善于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分析和解决问题。二是专业素养还需强化。有的年轻干部没有深层次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不善于俯下身子向基层群众学习求教,有时开展工作生搬硬套、纸上谈兵、效率不高,难以取得显著成效。三是奉献精神还需锤炼。一些年轻干部没有经受过艰苦环境、急难险重等复杂局面的考验和锻炼,吃苦劲头不足;有的甚至存在干工作拈轻怕重,谦虚、务实的品质砥砺不够。

3.组织培养还需要加强。一是工作机制还需健全。培养锻炼、考察考核、激励警示、容错纠错等配套制度跟进不够及时,备用脱节、阶梯断层、监管缺位、培养缺失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导致有机衔接不畅、常态推进受阻。二是选用导向还需突破。认为年轻干部经验不足,“嫩”了顶不住、“冲”了稳不住、“浅”了镇不住,对已经成熟的不敢大胆使用,仍然存在论资排辈等现象。三是培养途径还需拓宽。缺少对人岗匹配度、经历特征、专业特长、气质性格等情况的分析,没有针对个人特点制定个性化培养路径,个别年轻干部缺少一线“墩苗”历练,导致“根不深”“杆不壮”。

三、做好年轻干部工作的建议

1.坚持严格把关,科学精准“识”人。一是突出政治标准。通过日常言谈举止“察言观行”看政治见解、通过岗位履职评价“见人见事”看政治表现、通过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关键时刻”看政治态度,确保优秀年轻干部首先是政治上的明白人。二是破除“全才”思维。坚持历史和发展的眼光,注重看本质、看主流、看长远,既要看现实表现,更要注重发展潜力,既要知其之短,更要知其短中之长,真正把有培养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纳入组织视野。三是注重品德修养。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是对年轻干部最根本的要求,发现识别优秀年轻干部,不仅要看工作表现,更要知晓品德修养,不仅要关注八小时内的表现,更要延伸关注八小时外的表现,深入了解其政治品行、道德品质,真正把好苗子发现出来、推荐上来。

年轻干部座谈会2

新的干部选拔要求,被认为是“干部年轻化”实行30多年来的一次纠偏和校正。

破局:抓紧培养年轻干部

“干部年轻化”的提法,最早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干部队伍出现了严重的青黄不接。邓小平、陈云等老一代领导人提出了干部年轻化的思路,与当今民众对提拔年轻干部动辄质疑的态度不同,那时“年轻化”受到社会广泛支持。

80年代后,干部年轻化成为一个常态的人才政策,但到90年代党政领导层年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存在,中共中央连续出台专项文件,强调加大对青年干部的选拔培养力度。1991年,中央下发了《关于抓紧培养教育青年干部的决定》,1992年、1995年、2000年均有专项文件下发。

2000年,中共中央首次召开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座谈会,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到会讲话。他从培养可靠的接班人、维护政党的执政地位角度,强调了培养优秀年轻干部的必要性。

在讲话中要求“不拘一格选人才”。从具体安排可以看出,对选配年轻干部的政策进行了放宽、突破:县级以上党政班子调整时要优先补充年轻干部,一时没有合适人选要空出名额、物色人选,本地区找不到适当人选的要通过交流选配。对于职数已满但缺年轻干部的,经批准可以“先进后出”,也即先选配年轻干部,超编的待班子成员任职年龄到限,或换届时再恢复到原来的职数。

这次座谈会召开后,中组部又一次发出专项通知,要求省级党政班子中,凡50岁以下的干部没有达到5名的,要抓紧配备,50岁左右正职干部的数量要有所增加。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不少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甚至走上领导舞台。

党的十七大召开的2007年,中组部对选拔年轻干部的成就进行了统计,从1982年到2007年,全国省市县三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平均年龄,分别下降了岁、岁、岁。

调整:不是每个班子都硬性

配备年轻干部

不过,据全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原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王通讯的观察,2005年后,在一些正式文件中,很少出现“干部年轻化”的字眼了,更多的提法是“选拔年轻干部”。

2009年,选拔年轻干部的基调再次调整。这年3月,全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座谈会再次召开,主题是如何培养年轻干部。接着中组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意见》,这一次不像1995年、2000年那样提出要“不拘一格”,而是要“认真研究优秀年轻干部成长规律,探索破格提拔制度”。

也就在2009年,中央明确指出了“年轻化”不是“低龄化”。当年11月20日,全国组织部长学习培训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指出,要坚决纠正干部任职年龄“一刀切”的错误做法,从制度上保证老中青梯次配备的干部任职年龄结构,调动各个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干部队伍年轻化不是“低龄化”,不能将任职年龄层层递减。

党的十后,选配年轻干部再次出现变化。2013年6月,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讲话中专门用一个章节阐释了他对选拔年轻干部的考虑。他表示,优化干部队伍年龄结构,不是每个班子都硬性配备年轻干部。

在讲话中表示:“40多岁为什么就不能当乡镇主要领导干部了?50多岁为什么就不能当县市区主要领导干部了?为什么不能让他们感到有干头、有奔头?没有道理嘛!”

“德才表现好的,群众口碑好的,还是应该用,不能简单以年龄画线。”说。

在年龄不搞“一刀切”的干部任用思路下,2014年12月,中办印发了《2014-2018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不把换届提名年龄作为干部调整年龄界限。党的十之后,一些“老”纷纷出马,印证了这一思路。

对于干部的成长,认为“培养不等于照顾”,不能唯台阶论,但必要的台阶也是要的,一步登天在现在这个时代是行不通的。

破格不能出格

在中央对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思路做出调整之前,破格提拔年轻干部也出现过不少问题。中组部相关负责人后来也公开解释,这些年来大多数破格提拔的干部是优秀的,但也存在问题,存在“拼爹”现象,将破格变出格,选拔工作不透明,暗箱操作,影响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违规破格提拔年轻干部的做法,也引起了的注意,他在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社会上对一些年轻干部议论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有的简单考虑班子年龄结构要求,不注意人选内在素质。尽管选拔年轻干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该项工作的重要性仍不言而喻。也明确表示,对年轻干部中确有真才实学、成熟较早的,也要敢于大胆破格使用,不能缩手缩脚,但破格不能出格,不能借“破格提拔”之名行谋私之实。

2014年,中共中央先后出台多个文件,对破格提拔进行了限制性规定,包括试用期未满或提拔任职不满一年的,不得破格提拔;不得在任职年限上连续破格;不得越两级提拔。

2014年7月14日,中央层面首次召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到会讲话,提出了选拔年轻干部的16字方针――拓宽来源、优化结构、改进方式、提高质量。

年轻干部座谈会3

队伍建设“青年”为先

“统计青年座谈会”的讨论主题是:立身统计职场、争做优秀青年。这是昌平局队一个早已酿定的议题……

1月10日,在局队领导班子的述职报告中,“以培养青年人才为核心,打造一流统计队伍”作为2012年五项重点工作头绪之一,提示给参会的中层干部。

1月29日,正月初七,在局队长办公会上,原党组书记、局长刘全新把“打造一流统计队伍,怎样发挥青年作用”作为近期需要讨论的思考题之一,留给了班子成员。

2月8日,根据局党组安排,局队团支部发出通知:将召开“统计青年座谈会”,请35岁以下干部以“立身统计职场、争做优秀青年”为思考点,准备好1000字左右的发言稿。

2月13日,“统计青年座谈会”前一天,局队长办公会从9点30分开到了12点40分,领导热议的话题之一就是之前留下的思考题:“打造一流统计队伍,怎样发挥青年作用”。

其实,“统计队伍与统计青年”这九个字,会同两笔“比率”数据,早已牵起昌平局队领导的思考线条和工作动意:在170名干部员工中,35岁以下的同志占35%;40岁以下的占49%。统计事业的生机与活力在于统计队伍,而统计队伍建设的核心,在于“年轻群体”,青年工作乃重中之重,青年工作不容回避。

青年应该有何作为

座谈会上,“青春融入统计职场,青年应该有何作为”成为年轻人思考的火花。

“脚踏实地做工作,仰望星空出作为”,走进昌平局队一年多的南邵统计所任曼,用这句话来形容她的职场感悟。她说:统计工作重在求实,我们必须“脚踏实地”;统计职场需要能力,我们还须“仰望星空”。要刻苦学习与实践,让技能“招招鲜”,展示凤颜,敢于亮剑。

“一天当好统计人,一生做好统计事”――身为“统计人”不足一年的延寿统计所王荣伟,结合职场见闻,用14个字表达自己的从业态度,并从热爱统计工作、学习统计知识、提高统计能力、坚守统计职场四个角度,对从业态度进行了阐释。

“优秀尚未到手,同志仍需努力” ――在农业统计岗位上已有四个年头的李利,通过工作中的细节和体会,对“优秀统计青年”作了12字的解读:责任心强、勤学好问、工作细心。并提出自励:年华易老,青春易逝,若为“优秀”,仍需努力。

“三心两意干统计,我的青春有意义”――综合科负责人贾琳,把做好统计工作的体会定义为“三心两意”,她的解读表述是:事业心、责任心、恒心谓之“三心”;大局意识、创新意识谓之“两意”。她还用“感谢”抒怀:感谢时间,让她在点滴中品味数字魅力;感谢统计,让青春更有意义。

“对照先进找差距,勤学知识练本领。用青春和热血,书写统计人生,做一名优秀统计人”――沙河统计所霍晓玮的这句发言,道出了每一位年轻人的心声……

青年成长需要平台

年轻人的热情需要调动,年轻人的潜能需要激发,年轻人的成长需要平台,年轻人的培养需要机制――年轻人的诉求信息与昌平局队领导的思考角度和工作指向高度吻合。为年轻人提供交流平台,打造成长平台成为大家的共识。

任曼、贾琳建议局队把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常态化,梳理人才现状信息,建立“人才库”,制定不同时段的培养计划。

办公室刘俊京提出五点建议:开展技能培训(如计算机应用、财务知识等);提供交流平台(选择具有特长和优势的年轻人,交流心得体会,如信息写作等);建立兴趣小组;开展文体活动;组织技能比赛。

社会科段月莹在建议中说,最好设计一份问卷,采集年轻人在学习、培训方面的具体诉求,有针对性地筹划青年工作;利用大学、科研院所、职能部门等资源,对青年人进行培训;与兄弟区县局队年轻人进行交流;到本区重点功能区实地考察,了解区情。

住户科梁盛胜的建议是,针对每个专业岗位整理一份详细的工作流程与规范,使年轻人轮岗时能够“业务速成”,如工作内容、工作流程(何时催表、何时督导等)、注意节点(如程序操作、联系名录)等。

综合科关丽丽、执法队王琳琳提出,组建年轻人为主体的统计调研课题小组,既锻炼人才,又产出精品;试行跨岗位实践机会,还可考虑“分片”交流活动。

建立“网”上交流园地、明确“充电”奖励机制、开通局队长――年轻人“网”上信箱、强化“区情发展战略”学习……承载火热激情的诉求、饱含思考含量的建议,为局队即将出炉的“青年工作意见”提供了清晰的实施“落点”。

领导殷切期望寄予青年

与一天前的局队长办公会一样,“统计青年座谈会”历时三个多小时,开到了12点40分仍说兴未尽。针对“怎样成为优秀青年”,局队领导提出了建议与期望。

统计职场需要青春风采

30多年前曾任团委书记的“老青年”、调查队队长于桂谦提示年轻人:个人发展与职场表现、综合素质与工作质量高度正相关。他建议年轻人把握四句话:明确人生目标、增加知识储备、展示青春风采、培育综合素养。靠什么展示青春风采?要靠本职岗位和团队活动来体现。于桂谦解读说,在统计职场上,年轻人要展示技能上的过硬点、成果上的闪光点、岗位上的示范点;在团队活动中,年轻人要展示积极向上的热情和态度、敢于亮剑的精神和劲头、心在团队的意识和细节。

“青年工程”先约三个承诺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7 1315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