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在我心中的精编演讲稿范文(精编3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祖国在我心中的精编演讲稿范文(精编3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围绕祖国在我心中写演讲稿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你们好!
站在这里,我首先想请问你们一个问题:在你们心中,什么最伟大?我想,答案一定是两个字——祖国。
我们以前的祖国是多么低三下四。圆明园曾遭受到了屈辱;祖国香港的同胞们又怀着悲伤与愤怒;一些亲人与伙伴又遭到了鸦片的袭击!而且祖国签约了多少不平等的条约啊!极其恶劣的就是《中英南京条约》、《中英虎门条约》与,《中俄天津条约》。
“今天,历史和未来将由我们焊接,时代的接力棒要靠我们相传。”这是诗歌《中华少年》中的一段,它告诉我们,今天,我们中华的少年要改写祖国的历史。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外国列强利用洋枪洋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烧毁了人类的瑰宝——圆明园。但我们也永远都会记得是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让东方巨龙从睡梦中惊醒!
耻辱和不幸已经成为过去,中华民族迎来了新的辉煌。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在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耕耘下,无论军事、科技、政治、体育,我们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革命烈士的血换来的,看到胸前飘飘扬扬的红领巾,在我心里,便有了这样一条信念,祖国就是妈妈,国家重于小家,长大后用双手把她建设的更强大。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3篇《祖国在我心中的优秀演讲稿》,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2
在你心里,爱国意味着什么?是高高升起的五星红旗,是奏响国歌的激动骄傲,是流连大好河山时的无限热爱,是沉醉璀璨文明中的由衷赞叹。爱国的方式有千万种,最美的是为她不懈奋斗的样子。曾说过:“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赋予了爱国奋斗精神新的内涵。它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无怨无悔;是实验室里废寝忘食的刻苦钻研;是埋头案牍间述学立论的潜心思考;是立德树人、化育英才的循循善诱;是勇攀科技高峰、护驾国之重器的创新自信;是深入田间地头传授技术的耐心细致。爱国是首奋斗的歌,每一天、每一地,每一滴奋斗的汗水,每一个前进的脚步,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向祖国表白。
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从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到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无不是家国情怀的生动表达。黄大年把自己变成“科研疯子”,只愿“中国由大国变成强国”;李保国把自己变成农民,只想果农早日脱贫致富;南仁东仰望星空,脚踏实地,20年做一件事,只为打造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巨型射电望远镜;钟扬一生追寻高原种子,只为做国家生态安全的守护者。
事业的伟大不仅在于目标的宏伟,更在于过程的壮丽;生活的美好不仅在于获得的丰富,更在于经历的丰富。纵观古今,爱国从来都是具体的、实践的,需要用热血挥就、用奋斗书写。新时代是我们建功立业、大有可为的黄金时代。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为了实现更高远的目标,迎接更美好的生活,需要发扬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紧握奋斗之桨,高扬奋斗之帆,走好自己的路,做好自己的事: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自觉弘扬践行爱国奋斗精神,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学校改革发展、融入教育强省建设、融入国家发展伟业;胸怀祖国、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科技创新前沿攻坚克难,不负父母、老师对我们的期望。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新时代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新作为,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讲好新时代下的“西外故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3
60年的风雨,祖国昂首走过。如今的中国,正以其在经济、体育、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辉煌的成就展现在世人面前。
一、生产力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均占有209公斤原粮,有钱人多吃一口,很多人就要饿肚子。1949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先后登上了3000亿斤、6000亿斤、8000亿斤、10000亿斤几大台阶。同时,经济作物生产协调发展。2008年全国棉花总产量达到749万吨,比1949年的44万吨增长了16倍;油料总产万吨,糖料总产万吨,分别比1949年增长了倍和倍。2004—2008年,粮食连续5年增产,2009年实现夏粮连续6年增产,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和应对各种困难局面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国肉类人均占有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蛋类也已赶上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008年,我国人均肉、蛋、奶占有量已分别达到公斤、公斤和公斤,有效改善了城乡居民的膳食结构。
我国农业资源短缺,农业基础十分脆弱。6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亿万农民一直努力改变着靠天吃饭的局面。十七大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各地围绕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等问题,正在寻求农业增产增效新的突破口。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中央6个一号文件,不断加强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保护力度,极大调动了地方重农抓粮和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同时在全社会营造了反哺农业的浓厚的舆论氛围,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业领域。
二、体育
1956年6月7日,陈镜开在上海举行的中苏举重友谊赛上打破挺举世界纪录,这是我国运动员创造的第一个世界纪录。1959年,容国团在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比赛中力挫群雄,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1984年,在洛杉矶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经过顽强拼搏,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并以15枚金牌位列金牌榜第四名,令世界震惊,国人振奋。随后我国又参加了第24至28届夏季奥运会,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在去年的北京奥运会上,我国位列奥运会金牌榜第一,奖牌榜第二,创造了中国竞技体育新的辉煌。自1980年首次参加冬奥会后,我国在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上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在亚洲,从1982年第九届亚运会开始,我国已经连续7届位列金牌榜第一。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冠军2299个,创超世界纪录1191次。我国已成为国际体育舞台上具有强大竞争力的重要力量。我国体育队伍中涌现了一大批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优秀运动员和英雄集体,包括长盛不衰的中国乒乓球队、五连冠的中国女排、勇攀高峰的中国登山队、被誉为“梦之队”的中国跳水队等,长期以来,以他们为代表的体育健儿创造的“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
举办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经历了百年沧桑、历史巨变,这三个愿望终于全部成为现实。2008年8月8日至24日,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隆重举办并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有特色、高水平”的目标,被誉为“一次无与伦比的奥运会”。
三、文化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文化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在曲折中发展。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我国文化建设的新航程,文化事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形成了新中国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文革”期间,文化建设受到严重挫折,万马齐喑,一片凋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文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文化领域深入推进改革,实现全面开放,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各项文化建设成就斐然,我国文化建设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
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弘扬。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念的进步,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逐渐拓宽,保护体系日臻完善。
对外及对港澳台文化交流活动有声有色,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我国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着良好的文化交流关系,与145个国家签订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和近800个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多渠道的对外文化交流新格局。
文化市场繁荣有序,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由娱乐、演出、音像、电影、网络文化、艺术品等市场组成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逐渐形成。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进一步维护。随着工作理念的不断深化,社会文化工作逐步从“唱唱跳跳”的一般性活动组织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转变。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加大,逐步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四、科技
六十年来,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一路走来并不顺畅。新中国诞生初期,中国科技事业在一片空白的条件下开展学科布局。那时有限的科技资源为国防、航天、地矿、石化等行业起步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人民也“勒紧裤腰带”支援国家重点项目建设
“两弹一星”上天、摘掉“贫油国”的帽子、人工合成牛胰岛素都是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事情。近些年科技在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北京奥运等诸多国家重大工程和事件方面,都发挥了显著的支撑作用。攻破“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家陈景润、“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第一人”王选都成为这一时期家喻户晓的明星。新中国成立初期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时,中国自然科学研究者不足五百人;改革开放后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科技人员刚刚达到五十万;到新世纪中国确立“科教兴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时,科技人力资源队伍达到四千二百万人,居世界之首。
国际上通常采用研究开发经费指标反映一国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二00八年中国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支出四千五百七十亿元人民币,其中国家财政支出两千五百四十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一点五二,按贸易汇率计算位居世界第四。据了解,科技部正加速实施十六个科技重大专项,到二0二0年重大专项总投入将达到一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央和地方财政将超过五千亿,以实现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的总体目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作者:汪儒,为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