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讲话稿/演讲 >

大学迎新晚会新闻稿【热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690677

【导言】此例“大学迎新晚会新闻稿【热选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大学迎新晚会新闻稿【第一篇】

[关键词]走基层; 新闻主角;三贴近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2 ― 0099 ― 02

目前,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到火热的群众斗争的洪流中去汲取养料,锻炼自己,写出为群众所需要和欢迎的稿件,已成为新闻界加强自身建设的热门话题。

一、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下去,才能实现立足点的转移

新闻工作的性质,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深入下去。几十年来,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已成为无产阶级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在战争年代和建设时期的火热生活中,我们新闻队伍与人民血肉相连,息息相关,涌现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大量的优秀作品和新闻人物。我们理应把这一传统继承下来,发扬开来。但是,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深入群众的观念在新闻工作者的头脑中渐渐淡漠了,优良传统被慢慢冲淡了。三十多年改革,新闻事业有了长足进步,新闻队伍的作风有了转变,但差距还很大。作风不深入,怕艰苦,采访靠电话,写稿抄材料,下去摆架子,追求吃住行,走马观花者不乏其人。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却淡化了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曾有一份调查材料表明,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形象较差的五类人中,新闻记者竟赫然有份。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形象好的和很好的六类人中,新闻工作者却榜上无名。这种情况应引起新闻界的高度重视。当前,等五部门在全国新闻战线提出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大声疾呼,到群众中去,到实际生活中去,这样才能缩短新闻工作者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才能克服和解决新闻工作者脱离实际的问题,才能把新闻报道的立足点真正转移到面向群众上来。

为了推动“立足点的真正转移”,《鹤城晚报》从2011年年初就向全体编采人员提出:我们是为全市580万人民服务的报纸,我们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基层干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和各阶层的群众。我们写稿子、编稿子,就应该首先想到是给他们看的,是为他们服务的。同时还向全体编采人员提出,我们全市有多少先进街道社区、红旗班组、文明村屯、各种先进标兵,他们的事迹应该成为我们笔下的主人公。为此,报社还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使反映这方面事迹的稿件不仅能够得以优先发表,而且还刊发在显要位置。同时明确规定:记者全年至少有1/2的时间深入基层,反映基层内容的稿件至少也应占1/2。编采人员响应这一号召,自觉地跨出机关,深入社区,走村串户,不仅在报道上抓到了“活鱼”,还受到了群众的赞扬。跑农口的4名记者提出“走百村、访百户”。他们每个人都确定了一个联系点,和农民交朋友。他们把采访下移,时间主要放在农村,以农业记者谈农业的形式采写的《未等开犁先号脉,对症下药保春播》等报道,在广大农村引起强烈反响,很多乡村干部把这些报道看成是安排本地工作的“风向标”。他们还以新闻记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针对农村存在的问题,积极做牵线搭桥工作,不断地为农民排忧解难。仅2011年半年时间,几名记者访问了300多个农户和上千名农民,农民群众亲切地称他们是农民的贴心人。

等五部门在全国新闻战线提出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我们认为这一活动的广泛开展,是提高报纸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改变采访作风的有效方法,是提高新闻队伍素质的有效措施。广大新闻工作者应借这一东风,走出办公室,走出机关门,到火热的群众生活中去谱写火热的篇章,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我们每一位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这样,我们的报纸内容才能真正更新,立足点也才能真正转移过来。

二、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下去,才能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凡是可读性强的新闻,大多具有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特点。”可是,近些年来,广大读者反映,报纸上可读性新闻太少,甚至抱怨找不到新闻。相反,会议消息多,领导活动多,板着面孔的报道多。结果,读者不喜欢,或者读的人很少。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怎样使新闻报道增强可读性,让广大读者喜闻乐见?这是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又一课题。

地市报和大报相比,从地域位置上和时间上有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优势,但客观条件造成的优势不很好地把握和利用,也会和广大群众、和实际生活贴近不起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群众的兴趣爱好和需要也在改变。这就要靠新闻记者沉下去,在思想感情上贴近群众,了解群众在想什么、干什么,有什么希望、有什么要求,从中选出有新闻价值的新鲜事,选准时机见诸于报端,才会产生强烈的社会效果。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才能采写出优秀的新闻稿件,读者才会看得舒心,读得满意。

晚报通联的编采人员在众多的群众来信来访中,收到村民联名上访信,反映某村违反规定,三次选举村民委员会均告失败的问题。编采人员感到选举村民委员会是农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能否把为多数村民办实事、大公无私的人选到村委会中来,是直接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乃至农业生产发展进程的大问题。于是他们主动出击。在同市有关部门沟通情况后,直接深入到农户中作调查,倾听农民意见。然后在“读者来信”版刊登了《“三次选举村民委员会均告失败”说明:“法律不可违、民意不可欺”》一稿。这篇舆论监督稿件见诸报端后,在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农村引起很大反响。见报的第二天, 4名农民自费乘长途汽车来报社致谢。他们说,感谢党报为我们农民伸张了正义,使村民的民利得到恢复。随之,“读者来信”版又刊登了《贵报为村民行使民利仗义执言》等群众来信,反映各界群众的呼声,在报纸的关注、各级政府的努力工作下,再次经过选举,“农民信赖的村委会产生了”。由于报道这样的新闻事实适应社会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要,因而得到广大读者的普遍关心和欢迎。

编采人员也从实践中更加明确了,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就是为读者服务;明确了我们的“上帝”就是广大群众,我们写稿子、编稿子,就应该首先想到是给他们看的,是为他们服务的。只有新闻记者真正深入下去,将他们手中的笔、话筒和节目镜头对准老百姓,倾听并发出他们的声音。通过一系列的调查报道,展现当下中国的基本国情,在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中体现出媒体温度。这样,我们的新闻报道内容才能真正更新,才能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三、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下去,才能让基层干部群众成为“新闻主角”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理直气壮地宣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改造社会、建设新生活的英雄壮举,宣传社会主义在中国不断前进的历史,是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这段话明确地告诫我们广大新闻工作者,讴歌人民的英雄业绩是党报的历史使命。搞好先进模范人物的宣传报道,历来是我们党的新闻宣传的光荣传统。六十年代影响全国的先进典型人物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曾激励和鼓舞亿万人民前进,这些典型的精神力量至今还潜藏在人们的心中。但是,一个时期以来,由于自由化的影响,忽视发挥工人阶级主人翁作用的思想在新闻界时有反映,人民的历史地位一度受到影响,面向基层干部群众,写基层干部群众的文章不多了,报道中宣传的人物带“长”的增多,诸如县区长、大中企业厂长、各局局长……当然,在改革的年代里,确确实实出现了一批敢想敢干、勇于开拓、做出突出贡献的“长”字号人物,对他们进行宣传是无可非议的。但是,这些人物的作用离不开群众,如果我们片面地夸大他们的作用,连篇累牍地报道,就可能会失去群众。

2011年,在第十二个记者节来临之前,《鹤城晚报》向全体编采人员提出“走转改”活动要求,让最基层的各条战线的先进模范人物真正成为我们报纸的“主角”,让战斗在第一线的各种先进模范人物在我们报纸的各个版面中占据重要位置,各种人物新闻、人物通讯、人物专访、新闻故事等新闻体裁成为活跃在我们报纸上的主要新闻体裁。

“走转改”开始之初,有记者觉得, 作为面向市民的晚报,《鹤城晚报》每天“飞入寻常百姓家”,走基层本来就是记者们的工作常态,还有必要“走转改”吗?但没多久,经过一系列“走转改”的采访报道,他们有了更深的认识:察民情、道民声,是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耳目喉舌的光荣使命和重要职责。为了挖掘基层的先进模范人物,编采人员变得勤奋起来了。他们深入到工厂的车间、班组,农村的田间炕头,商场的柜台窗口,学校的教室操场,街道的社区……,他们采人物、写人物、访人物、拍摄人物,一时间一大批新闻人物在报纸上唱了“主角”。象《庄稼汉“耕”出“全国之最”》、《软硬不吃的土地“保护神”》、《烛光永驻》的地理教师何友维的报道,都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过去很难在报纸上显露头角,但由于记者千方百计地深入群众,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细心地体验、洞察、反映群众的呼声、愿望和要求,使他们这些螺丝钉闪烁出为社会主义无私奉献的光芒。

大学迎新晚会新闻稿【第二篇】

顾名思义,“报人评报”就是由正在办报者或曾经办报者对当今各报品头论足,将涉及消息、通讯、评论、标题、图片、版式、专副刊作品等各种题材,包括采访、写作、编辑、策划、摄影等诸多方面,采取对比、分析、综合、统计等方法,试图从中找出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既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又具有实用价值和可操作性,以供报业同仁尤其是年轻记者编辑们参考。

众人拾柴火焰高。有了您的支持和帮助,“报人评报”才可能生机盎然,繁花似锦。诚恳欢迎您的来稿,更希望得到您的批评和建议。来稿请寄《新闻与写作》编辑部,也可与以下电子信箱联系:ltz1001@vip.省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今年4月20日晨,北京突洒甘霖,遍布城乡,连续24小时未停歇,成为北京近5年来最大的一场雨,又是北京自1965年以来同期最大的一场雨,形成可用水亿立方米,使全市新增蓄水225万余立方米,仅集雨工程就留下雨水50万立方米。天降好雨,也送来了太多太多的好新闻。京城各报几乎都作了报道。

新闻源来自上苍,各媒体机遇均等,大雨给我们的编辑、记者送来了相同的新闻素材,但是各报对此作出的不同反映和处理,则明显分出高下:北京晚报迅速作出反映,于4月21日头版头条刊发了《一场春雨连降24小时》的标题新闻,并配发春雨润“鸟巢”的新闻照片,还在副题中标出四个新闻点:这是北京5年来最大的一场,郊区降水量达到暴雨水平,自然降水与人工催化联合,今晚还有小雨、明天天气温低。同时在第三版头条位置刊发《京城降五年来最大春雨》的消息,对此雨产生的原因、降水规模、分布情况等作了详尽报道;在第14版头条位置刊发《谷雨迎春雨,滋润大地》的消息,从“谷雨要雨”的农谚破题,从普及科技知识和对百姓生活影响的角度做了进一步介绍。22日北京晚报又作了连续报道,在头版作标题导读的同时,在第2版为这场雨精心刊发了一组报道:主题是《密云水库喝了140万立方米水》,副题是《全市集雨工程蓄下50万立方米》,右上是《阴雨天菜价反弹》,右下是《潭柘寺重现30年前飞瀑奇观》,所占版面并不多,但信息量大,可以满足多方面读者的不同要求,而且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又具有晚报特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晚报两日关于这场春雨的报道,都采取了整体协调,首尾呼应的布局,即在头版作标题导读,并分别标明(详见第3、14版)和(详见第2版),方便了读者的阅读,也显示出编辑部整体策划和统筹安排的匠心。

同在22日,北京的一家日报在头版报眼发了一条题为《全市集雨工程留下雨水50万立方米》的消息,在第8版头条位置又发了一条题为《一场春雨降下常年三个月的雨量》的消息,两者新闻角度不同,具体生动,但有相当一部分内容重复,而且同刊一报,却看不到两者之间有精心设计的照应,给人一种无序的交叉感,据了解,此情形的出现与“铁路警察,各管一段”有关。

京城谷雨降雨,京郊日报对此也很重视,分别于4月21日和23日在头版刊发了题为《利农中到大雨昨应“谷雨”景》和《5年来最大春雨昨晨作别京城》两条消息。第一条消息发得及时,而且内容充实,如能将总降雨量之类的主要新闻要素在题中标出会更好些;至于第二条消息只是告诉读者这场雨于昨天早晨停了,没有抓住这条新闻的要点,也忽略了新闻标题的时效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然而,如非巧妇,即使有了充足的米和菜,也未必能做出丰盛的佳肴美食。新闻面前人人平等,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这就要看我们对新闻资源进行认知、整合和解读的功力和技巧了。

本期主持人简介

大学迎新晚会新闻稿【第三篇】

也就是在短短的20多年前。还是令人记忆犹新的广播电台“黄金时代”。早晨,人们起床先打开收音机。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全国联播》;中午,全家人聚在一台小小的“红灯”牌或者“咏梅”牌收音机旁。听刘兰芳的评书《岳飞传》;傍晚,蹦蹦跳跳的孩子们暂时安静下来,因为“小喇叭开始广播了”。

20多年间,伴随着改革开放过程中涌现出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新鲜事物,电视机从黑白到彩色,成为家庭最普及的“电器”和娱乐工具;电脑网络从幻想走进现实生活:手机从“大哥大”到成为今天人们身边最离不了的“必备品”之一。

电视抢走了众多听众,中央电视台晚7点的《新闻联播》取代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全国联播》,成为最权威的新闻品牌:网络抢走了年轻人。他们能一天十几个小时在网上畅游,却不会听1分钟的广播;手机更厉害,当一个人低头看手机的时候,很可能是在看手机报,而它的出现,仅仅是两三年的时间。

电视、电脑、手机等新技术的出现导致受众接受新闻的改变,大势所趋,再加上老牌的竞争对手报纸的发展,广播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但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随着汽车飞速进入国人的生活。更因为广播人自身的锐意改革,在群雄气势汹汹之时,“柳暗花明又一村”,近年来广播电台迎来了发展的“小阳春”。像地处偏远的黑龙江广播电台1年的广告收入达亿元,地处中原的河南人民广播电台的广告收入超过1亿元,更别说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广播电台了。

广播新闻的变革之路

除了中央和省级综合性的广播电台由于体制和机制的缘故,广播新闻没有大的改变。其他专业台、都市台的新闻播报都已有很大的改变。特别是针对“汽车族”量身打造的新闻,无论是新闻_的采编还是播发,都与以往的广播新闻有着很大的改观。综合来看,变革的主要方向是“短些,短些。再短些”,这应该就是广播夺回听众。赢得发展的关键所在。

短些,首先是稿件短。以前动辄五六百字以上、超过1分钟的稿件今后将不再是广播新闻的主打稿了,一两句话,几十字的新闻将逐渐成为广播新闻的主打产品。这类似于报纸的标题新闻,但对广播新闻来说,是重生的关键。第一,因为对汽车族来说。他们不可能静下心来听长篇大论,广播新闻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信息。第二,传媒的增多,使传媒本身也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广播的专长就是及时和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但缺点是纯声音的播报使新闻的深度和思想性受到限制。扬长避短。简短的“标题式新闻”就是广播新闻的优势和活力所在。

短些。其次是播报时间短。以往的广播新闻正点播报,时间较长,20分钟算少的。半个小时、一个小时都有,品种丰富,内容繁多,看似新闻很充实,但却忽略了受众接受的程度。在电视和网络都没有出现的时候。广播新闻是很多人唯一获取新闻的渠道。人们可以一两个小时守在收音机旁,但现在电视和网络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更不用说获取新闻的习惯了。10分钟、5分钟,甚至2~3分钟的新闻播报,对快节奏的人们来说,较为合适,而时长30分钟以上的新闻节目。将逐步退出广播新闻的历史舞台。

短些,再次是播出的间隔短。新闻永远是广播媒体的重中之重。要改变的是过去早16时半、晚7时半等固定时段,每天一个台播报的新闻不少,但间隔时间过长,人们打开收音机,除非在上述特定的时间段,否则很难听到新闻。现在这种局面已经被打破,很多电台都推出了整点播报、半点播报等。但这种间隔目前还不是主流,更短时间的间隔还很少探索,笔者认为,无间断播报可能很难做到,也没有必要做到,但播出的间隔短将是潮流所趋。

短些与长些的辩证关系

综上所述,广播新闻的变革之路是稿件内容短、播报时间短、播出间隔短。这种变革是顺应新媒体挑战的结果,更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但短些的本质却是更长的新闻。它包括每天播发新闻的数量多了,每天播报新闻的时间长了,广播人的工作量更重了。

新闻数量的增多和播报时间的延长很好理解,每条新闻的字数减少了,就意味着在相同的时间内播发的新闻条数增多了;播出间隔短了,就意味着在相同的时间段内播出新闻的总时间延长了。

可以说,广播新闻的短些、短些、再短些,恰恰是广播新闻的长些、长些、再长些。对广播新闻工作者来说,工作量增加了,责任更重了,最主要的是,广播记者的采访和写作模式要改,采编部门几十年一贯制的采编和播发机制要改。

对记者来说,打破新闻的“5个W”,对单一的只需播出一次的新闻来说,只需回答出“何人、何时、何地、何结果”就行了,就如报纸新闻的导语,甚至比导语更短。如果同一件新闻,报纸消息需要700字,电视新闻需要2分钟,而广播新闻则可能只需70个字,20秒钟时间。对重大的、群众极为关心的突发性新闻,记者则要学习新华快讯的报道方式,随时随地关注事态的发展,随时随地报道事件的进程。

看似短小的新闻。但对记者提出的要求更高了,一是需要记者具有高度概括和提炼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听众最关心的新闻要在几句话当中提炼出来,对记者来说是一个写作上的挑战。二是突发性的新闻随时随地报道,要求记者随时随地守候在现场,多方采访和了解掌握情况,并突破通信传输等困难。及时把报道发回去。对记者来说是体力和精力上的挑战。

大学迎新晚会新闻稿【第四篇】

以新闻立报,是地市级晚报发展的根本原则

晚报提供给受众的有生活常识、有百科知识、有文学作品、有智力游戏,等等,但最主要和最重要的还是新闻,新闻永远是报纸包括晚报的主体。晚报特别是地市级晚报要发展,把新闻做好是关键,是根本原则。这个原则什么时候都必须坚持而不能背离。①必须把做新闻当做第一等的大事来抓。报纸每天都是新的,打造出一张优质的地市级晚报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做新闻一定要有打持久战的决心和恒心。有的地市级晚报为了拓宽读者市场,吸引受众眼球,扩大社会影响,不惜刊发虚假新闻、离奇新闻,不惜进行恶俗炒作,这样做也许能得逞于一时,但长久不了,最终无不以失败而收场。②地市级晚报的新闻应以民生新闻和社会新闻为主打,民生新闻即与受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服务新闻。社会新闻的内容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而不能局限于警示新闻、苦命新闻。实践证明,民生新闻和社会新闻才是受众最需要的新闻,抓好了民生新闻和社会新闻,就抓住了受众。《天中晚报》是创于2000年的一张年轻晚报,她诞生的那一天,就高高树起了“坚持三贴近,唱响主旋律,大打民生牌和地方牌”的旗帜,很快脱颖而出,被誉为“河南报业冲出的一匹黑马”,从2002年起,该报已连续三次被评为河南省十佳报纸。③坚持新闻策划,做大做强新闻。新闻策划的目的是做大做强新闻。所谓做大做强新闻,就是充分利用新闻资源,把新闻做出规模,做出厚度,做出影响。在这方面,各地的晚报都作了有益的尝试,且都取得了或大或小的成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闻策划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地市级晚报必须坚持并加强新闻策划来把新闻做好。

以人才兴报,这是地市级晚报发展的基本方针

晚报是文化产品,要想办出高水准、高品位,编辑、记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专业素养。基于此,地市级晚报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才兴报的基本方针。①要尽快打破人员管理上的僵化体制,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聘用制。②实行“外引内强”的人才战略。所谓“外引”,就是从报社外部引进专业人才;所谓“内强”,就是采取一定程度上的强制措施提高现有从业者特别是编采业务从业者的水平。

以经营富报,这是地市级晚报发展的重要举措

由于地市级晚报在经济上大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那么,在办好报纸的同时开展多种经营业务以增加收入,是可行的,也是必行的。有些地市级晚报在这方面已经迈出了一大步,闯出了以报为主,多业经营的路子,不仅解决了报业发展的资金需求,而且形成了产业链条。事实上,国外很多媒体都不是单纯的宣传工具,而是产业集团。地市级晚报有必要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在发展之路上求得突破。既然地市级晚报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单位,只要不违反法律和有关规定,走多业发展之路,形成产业链条有何不可?地市级晚报完全有条件围绕一个“报”字发展成为产业集团。经济上的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解决起来就有了基础。地市级晚报要想在经济上富裕起来、强大起来,必须走多业发展之路。

以管理强报,这是地市级晚报发展的必要手段

在很多城市,地市级晚报社的规模都不是太大,但正应了那句老话: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地市级晚报要想得到大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也需要有效的内在工作机制,任何一项都不能成为“弱势群体”或“扶贫对象”。做到和做好以上四点,相信任何一家地市级晚报都能取得长足的发展。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7 1690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