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讲话稿/演讲 >

在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推进会上的讲话稿

网友发表时间 2778760

同志们:

这次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推进会,是经集团公司党政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规模大、规格高、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集团公司党政对进一步加强职工素质提升工作的高度重视。昨天下午,大家现场参观了多家单位,今天上午又听取了部分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典型发言。通过现场参观和听取经验介绍,提升了境界,开阔了视野,树立了标杆,必将进一步推动集团公司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向纵深发展。希望大家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取长补短,查找不足,明确目标,促进素质提升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佳绩。刚才,***同志代表集团公司党政总结和部署了职工素质提升工作,讲得很全面,很具体,完全符合企业实际,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希望各级各部门要紧密结合实际,认真领会好、贯彻落实好。下面,就深入推进素质提升工程,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再强调几点意见:

职工素质的高低,事关企业的兴衰成败,决定着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经验和我们集团公司的实践证明,决定企业发展的根本在人,在于素质的提高。大到国家之间的竞争,小到企业之间的竞争,根本上都是人才的竞争。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们三年前提出在集团公司大力开展“素质提升工程”,始终把提高职工素质作为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的重要抓手和关键要素,立足实际,明确目标,拓展内容,创新载体,紧抓不放,通过集团公司上下三年多来的艰辛努力,在职工素质提升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认识逐步深化,“抓素质提升就是抓生产力,就是抓效益、抓发展后劲,就是培育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共识,“以人为本、人才优先”的理念深入人心;二是内容逐步拓展,最初从安全入手,逐步向经营、管理、科技、企业文化等多个领域延伸,从注重职业技能素质,向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身心等素质全方位提升转变,形成了“三支队伍”同步建设、“五大素质”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三是机制不断完善,从集团公司到各单位,建立健全了领导机制、工作机制、激励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政策规定,推动素质提升工程深入发展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四是载体日益丰富,在继续坚持一些行之有效活动的同时,与企业文化建设、学习型组织创建、“五精管理”、首席技师制度、素质拓展训练和信息化技术有机结合,多渠道、分层次地予以推进,主动学知识、自觉强本领、全面提素质的良好氛围日益浓厚;五是结构逐步优化,目前,职工队伍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中级职称和技师以上人员,与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初期相比,分别提高了%、%和%,人才的总量、质量和效能进一步改善。素质提升工程的深入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特别是近年来公司经营收入屡屡创新高,主要经济指标均还曾交出历史最好成绩,产业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安全形势持续稳定,重点项目扎实推进,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这些成绩,充分展现了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以来的丰硕成果,集中体现了人才的重要引领作用和素质提升的强大推动作用。实践再次证明,人才兴则企业兴,人才强则企业强。人力资源作为永不枯竭的战略资源,必须优先开发;人才优势作为最有潜力、最可依靠的优势,必须优先培育;素质提升作为龙头工程、效益工程,必须优先推进。总之,没有这三年多来的素质提升工程,就没有淄矿的今天。但是,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和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受主客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素质提升工作还存在着认识不够全面、发展不够平衡、内容和形式不够丰富和新颖、机制不够完善、效能发挥不够充分等诸多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深化认识、明确方向、加大措施、系统推进,以确保素质提升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着深刻而重大的变革,特别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以绿色、智能、能为更多人分享和可持续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将引领人类进入新的时代,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加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面对这一重大的变革,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战略措施,以大幅提高国民素质和能力。所有这些,都将对我们企业产生重大的影响,对推进素质提升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需要我们全面分析、系统思考。一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国家对加强人才建设和提高国民素质的新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工作,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把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摆在重要的位置,提出把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上来。最近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又把人才工作提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明确了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和“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并制定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大力提高国民素质,逐步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所有这些,为我们做好今后的人才工作、推进素质提升工程指明了方向。二要深刻认识激烈的市场竞争给素质提升带来了新挑战。当前全球已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的时代。人才作为稀缺资源,谁拥有的更多更好,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获得优势,赢得未来发展的先机。一些世界500强企业为保持其领先地位,都在积极谋划未来,制定了各种各样的鼓励政策培育人才、吸引人才,对外不遗余力地争夺人才,对内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留住人才。从煤炭行业来看,以神华集团为例,不仅大量招聘国内和海外高层次人才,而且采取多种措施,提出了加快推进员工队伍素质提升向应用与创新并重转变。各大煤炭企业也从工程技术人员到中高级管理人员,甚至连技术熟练工人展开了全方位的争夺,而且在内部培养上舍得投入,员工素质和竞争优势已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因此,我们只有在人才培养、系统提升上下更大的气力,加快实现从人力资源优势向人才资本优势的转变,才能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三要深刻认识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给素质提升工程带来的新课题。当前,集团公司正按照“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的主题,加大各项工作推进力度。素质提升作为“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的基础性工程,直接影响着这项工作的成效,抓不好素质提升,“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就是一句空话。特别是随着生产战线的不断延长,经营范围的日益扩大,产业深度和领域不断延展,对职工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既要把素质提升工程作为“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支撑,又要以“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的思想来审视、指导素质提升工作,在优化人才结构、促进转型升级上研究和落实配套的措施,为“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的深入实施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四要深刻认识人力资源结构和人才队伍现状给素质提升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实事求是地讲,经过近几年的集中推进,素质提升工作确实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从深层次上剖析,确实还有不小的差距。从知识结构来看,截止目前,全公司大专及以下文化程度人员13763人,占从业总人数的%;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偏少,仅为1801人,只占从业总人数的%;从专业结构来看,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仅有1235人,只占从业总人数的%,而且分布不够均衡,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工程类和经济类专业技术人员明显偏少。尤其是井下生产工人文化和专业素质普遍较低。另外,科技创新人才严重缺乏,高层次科技人才和符合高新技术产业的高、精、尖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较少,而且既懂技术又善管理、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更是凤毛麟角。不仅如此,我们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上,与国内外先进企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无论是井下还是地面,无论是机关还是基层,差距都是显而易见的。对此,各级各部门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深化认识,再提境界,以“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统领全局,以“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贯穿始终,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促进素质提升工作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

打好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这场硬仗,需要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来推进和引领。素质提升作为一项事关长远的战略性工程,必须整体谋划、重点推进、分步实施,通过观念创新、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把素质提升工程打造成推动全局的“龙头”工程、效益工程、希望工程。

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素质提升工作要实现新的突破,首先要在思想观念上有突破。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制约素质提升工程深入推进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仍然存在,影响职工成为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制度约束仍未消除,唯学历、唯文凭、唯身份的传统模式尚未打破,造成集团公司一方面缺乏大量的专业技能人才,另一方面又受制条条框框约束一些人才难以充足储备。各级各部门都要认真审视存在的问题,以思想观念的转变、改革创新的勇气,冲破制约素质提升工作的观念障碍,打破影响素质提升工作的制度约束,切实解决好思想观念“不适应”、方式方法“不科学”、体制机制“不符合”的突出问题。人力资源部门以及各单位都要系统思考,加强调研,制定措施,从机制体制上推进素质提升工程向纵深发展。

二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统筹规划好素质提升工作。素质提升工程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必须纳入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明确的发展目标体系。当前,集团公司正在编制发展规划,这是指导今后五年科学发展的总纲。《素质提升五年规划》要在根本目标一致的情况下,全力抓落实、抓推进、抓突破。各级各部门要从自身实际出发,认真分析职工素质现状,进一步明确推进目标,强化推进措施,确保职工队伍素质迈上一个新台阶,在全集团公司基本形成目标明确、措施扎实、机制健全、运作规范、保障有力的系统推进体系,力争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初步实现管理人员职业化、技术人员专家化、操作人员专业化的目标。

三要突出重点,促进各类人才协调发展。集团公司正在集中实施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工作,统筹抓好“三支队伍”建设,推进人力资源优势转变为人才优势、企业胜势,是当前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要继续推进管理队伍结构优化,大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高层次管理队伍,尤其要进一步放大优势、接长“短板”,彻底解决当前经营管理队伍中存在的专业结构不合理、复合型人才缺乏的现象,切实培养一支职业素养好、市场意识强,在生产经营、资本运作等方面具有较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要加快推进技术专业队伍建设,充分借助技术开发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在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要领域的创新领军人物,凝聚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原创型人才、善于在集成创新中系统管理的组织型人才、善于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复合型人才。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在推动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体系,切实培养一支具有较强适应能力、掌握精湛技艺、善于解决技术难题的高技能人才队伍。通过协调推进“三支队伍”建设,切实解决好高层次创新人才匮乏、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不足、多功能复合型人才紧缺的问题,形成急需人才跟得上、后备人才后劲足的良好局面,尽快满足集团公司发展的需要。

四要创新载体,搞好结合,保持素质提升工程的活力和生命力。素质提升既要坚持行之有效的传统做法,又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要把素质提升与企业文化建设、学习型组织创建、新型班组建设和群众性创新活动结合起来,充分运用“五精管理”、首席技师工作室等有效载体,积极探索实施职业生涯设计、员工帮助计划等新举措,不断赋予素质提升新的内涵。着力推进素质提升的方式方法转变,运用现代化、信息化等先进手段,增强工作的生动性、趣味性和实效性。依托多种渠道、多个平台,统筹抓好职工“五大素质”的协调推进,实现职工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当前职工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利益诉求更加实际的情况下,各级组织在做好职工技术技能素质提升的同时,更要搞好思想政治、健康身心素质教育,切实做好精神激励、思想引导的文章。

五要注重总结经验,努力发挥素质提升特色品牌的引领作用。在今天的会议上,部分单位作了典型经验交流,这些做法从实际出发,导向鲜明,各具特色,很有启发和借鉴意义。保持素质提升工程的生命力,关键要培育和形成素质提升的优秀品牌。要注重总结挖掘素质提升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一系列有效合理的制度安排,不断丰富完善,并加以系统和固化,逐步形成具有鲜明特质的素质提升品牌。要结合实际和不断变化的形势,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探索和实践,研究素质提升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集团公司将及时进行总结推广,以指导面上工作的开展。

素质提升工程是一项艰巨的战略性任务,必须一以贯之、常抓不懈。切实构建起领导有力、投入充足、考核到位、激励有效的长效机制。

一要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素质提升工程能否抓出成效,领导重视是关键。各单位主要领导同志要牢固树立“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理念,把素质提升工程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全过程,拿出足够时间,投入相当精力,制定有力措施,推动素质提升工程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要按照《素质提升工程五年规划》的要求,从自身实际出发,分解细化目标,强化责任落实,分步抓好实施。

二要着力构建投入保障机制。人才投入是战略性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大在素质提升工程上的投入,进一步搞好素质提升基地建设,配齐配全必要的教育培训设施,发挥其各类人才培养主渠道的作用。要建立素质提升工程专项资金,保证各类教育培训经费足额提取,合理使用,满足在各类人才培养、人才引进和优秀人才激励方面的资金需要。

三要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要把素质提升工作纳入基层单位领导班子的业绩考核,强化督促检查,确保抓出实效。要把素质提升与“三项制度”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创新人才使用和评价机制。破除论资排辈的陈旧观念,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切实做到“重在使用、用当适任、用当其时、用当尽才”,激励广大职工强化素质、提高水平、增强能力,努力开创人才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新局面。

四要创新激励保障机制。各级组织要努力为职工素质提升创造良好条件、构建良好环境,要坚持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适当的待遇留人,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要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的导向作用,宣传、表彰素质提升的先进事迹,营造尊重知识、鼓励创新、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浓厚氛围;逐步建立与工作岗位和业绩相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机制,在落实好《关于规范职工后续学历管理规定》和《调整职业技能津贴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激励措施,创造更多的培训机会,搭建高层次的教育平台,激励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总之,要在集团公司努力营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内部环境,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工作环境,待遇适当、无后顾之忧的生活环境。

同志们,抓好素质提升工作,既是对各级组织执行力强弱的实际检验,更是对各级领导同志境界、水平、能力、绩效的实践检验。我们开了一个很好的会议,我们期待一个新的飞跃,一个好的会议效果。各单位要从自身出发,深入思考,形式多样,注重实效,召开必要的各类会议,迅速展开比学赶帮的热潮,让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各单位、各处室都要通过这次会议,重新审视本单位素质提升的现状,总结经验,查找问题,重新定位,理清思路,研究切实可行的措施办法,创新求实,务求实效,推动素质提升工作上新水平,上大台阶。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7 2778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