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讲话稿/演讲 >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进展汇聚【热选8篇】

网友发表时间 1365025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进展汇聚【热选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进展【第一篇】

以培养小同学们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同学们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四年级大多数同学们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必要性,所以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以往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实验也没有充分地让同学们去做,同学们的实验能力得不到发展,活动时常常耗时低效,影响了同学们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对这学期的教学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册教材由《电》、《新的生命》、《食物》、《岩石和矿物》、在四年级上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同学们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以同学们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同学们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体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中、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重点落实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

《研究与实践》主要是让同学们自己独立开展科学研究,教师要适时帮助引导,培养同学们的实践能力与探索精神,从而形成科学精神。主要内容有:了解植树的过程;对当地岩石的种类进行考察。

1、教学重点:

重视对同学们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同学们的科学素养。

2、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同学们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把握小同学们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悉心地引导同学们的科学学习活动;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同学们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给同学们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同学们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同学们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2、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

我所教学的每个班,我打算本着就近的原则给他们分组,每组4—6人,每组学习最好的那个同学们为组长,字写得最好的那个同学们为记录员。组长负责小组活动纪律、安全、组织、分配带材料等工作,记录员做好实验记录。在教学中逐渐教会他们怎样组织实验、交流、带材料、作记录,还要注重对同学们进行评价,原则上让同学们先自评、再在小组内评,再推荐优秀同学们在班上评。

探究式教学是科学教学的核心,它承载着科学教学的所有价值,但现实却不能让我们每节课都这样做,我打算抓住那些利于探究的内容、核心内容、重要的内容设计并开展探究式教学,每课进行探究的问题不能超过两个,如果探究的问题超过两个,则次要的内容要用其它方法进行变通,如视频、游戏等方法组织教学。探究时,要独立与合作结合起来,能分组做实验就分组做,不能分组做的老师要演示实验,不能演示实验的,要运用多媒体播放,不能播放的,要引导同学们进行推理、设计。总之,尽自己最大努力坚决、合理进行探究式教学。

在探究的整个过程中,我即不强制同学们的学习,也不放任自流,用语言、情境、游戏等到有效手段引导同学们完成教学目标任务。

3、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科学教学虽然以探究为核心,但其它方法运用得当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我就经常在教学中运用游戏、讲科学故事、观看视频等手段,这些手段有的让同学们亲历过程、有的在故事有原理、有的增强材料的直观性,符合小同学们的认知特点,这个学期,我将继续运用这些方法作为探究式教学的补充。

4、向其它学科融合。

科学有时向语文、音乐、美术融合,对培养同学们的科学审美、科学人文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进展【第二篇】

科学实验教学是学生提高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开展好我校的科学实验教学工作,特此制定了科学实验教学计划。本计划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为目的,为我校科学教学成绩的全面提高而努力。

一、实验目的。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要以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素养为宗旨,以实践为核心,努力摆脱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旧模式,让学生在自然实践操作中得到真知、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在教学中要力求体现新课标的特点,始终围绕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体验成功的喜悦;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及创新精神,使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为将来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科学实验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实验的机会和有效科学实验的指导。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科学实验教学中鼓励学生多样性和灵活性。

二、教材分析。

教材注重培养综合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素质,遵循学生认识规律,逐步提高探究能力,注重加强学科联系,培养学生人文情怀,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城乡教育差别。根据各年级学生的认识特点,把三到六年级学生的认识能力培养目标分别确定为感知科学、走进科学、探索科学。

教材将探究过程能力分为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计划与组织事实与证据模型与解释。科学课让学生在做中学活动中面对自然和科学现象,通过动手动脑学习基础的科学知识,在学习中不断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三、学生的分析。

三年级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好奇心较强。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课堂纪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爱动手,爱发言。通过观察,该年级的学生对科学课的知识掌握程度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不强。本学年,需要在科学课堂常规养成,科学学习兴趣,动手实验操作等方面加强教学,获得进步。

四年级学生思维较活跃,在实验活动中合作意识已经形成,纪律明显优于三年级。对科学的热情度极高,热爱科学,热爱自然。

五年级的学生最大的特点知识丰富,很喜欢发明创造,本学年准备在实验上加大难度,锻炼他们自己动手创造的能力。

六年级学生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因此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四、具体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教学大纲,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做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实验器材,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进展【第三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针,围绕科技兴国的发展战略,以三个面向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任务,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努力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发展学生的特长,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实验要求:

(一)认真备课、备实验,按要求写好《实验通知单》,在使用实验室前,填写实验通知单(包括演示实验通知单和学生实验通知单),写明使用的时间、班级、人数,需要的仪器、药品和实验材料,以及数量、型号规格交给实验教师。

(二)演示实验要求。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进展【第四篇】

针对小学科学实验出现的新问题,本文从科学实验内容、实验方式、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实验信息五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学生在科学实验中思考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基本策略.

作者:石莺莺作者单位: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宁波,315211刊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zhoukan年,卷(期):“”(18)分类号:g62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基本策略新问题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进展【第五篇】

在小学阶段,科学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科学知识,了解探究方法,培养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科学的魅力和乐趣,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精心准备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大胆质疑,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投入学习活动,享受学习的快乐,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教学,让学生人人参与。

科学课应把课堂的自主权、选择权交给学生。在科学教学中实行实验探究教学,让学生人人参与到实验中去,使学生都有所成就达到课堂高效。

在执教《定滑轮和动滑轮》一课中,我主要是让学生来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首先,给每一小组提供材料:铁架台、滑轮2个、线绳、记录表格。其次,给学生十分宽松的时间进行讨论。即认识实验的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实验的注意事项等问题并拟好实验方案。人人动脑,个个动手。然后,交流各组的实验方案,学生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相互补充,在老师的有效指导下修改各组的实验方案。在实验中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机会,使不同的学生的智慧得到尽情地发挥,体会合作探究的乐趣。这样在下面的实验操作中小组通过合作探究,快速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不但没有浪费时间反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亲身经历实验,体验快乐课堂。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法,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从教材内容出发,要想方设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搭建、设置、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动手实践、动手探究的机会,充分让学生体验探究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使材料的呈现,活动的开展等像磁石一样紧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驱动力,让他们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科学家进行科学实验和科学探究的艰辛、曲折、快乐,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在《沉与浮》一课的教学时,我发现学生对探究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时,困惑不解,无从下手,于是,大胆尝试改进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从生活中的现象如巨大的邮轮为什么不会沉到海底,人为什么能躺在死海中看书等现象来思考解决如何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课前我又提供了橡皮泥、大的木板、食盐、瓶子等器材,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协作,比比哪个小组发现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多,孩子们带着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兴趣盎然,齐心协力,动脑动手,亲身体验,经过实验,失败,再实验,再失败,终于探索出了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的三种方法。1.借助其它物体;2.改变物体原有的形状;3.在水中放盐。又如在研究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时,我先引导学生回忆空气的基本性质,把这些原有的认知作为新内容探索过程中的思维依据,去认识和把握新的实验设计与操作要领,形成和发展新的认知过程,鼓励学生使用多种实验法方法来证明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在小组活动中我启发学生用提供的材料设计出不同的实验方法,多出新点子,多出新方法,鼓励学生去发现去创造,通过交流各组都设计出了不同的实验方案如:把兵乓球捏瘪后放到热水中;用玻璃瓶塞上一个带胶塞的玻璃管,然后在玻璃管中滴入少量红墨水;把气球的吹口套在瓶子上密封好,放在热水冷水中,观察现象等等。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实现他的独立探索,我采用了讨论与亲身体验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自我实践活动中去体验他们的意见,去修正自己的想法,提高讨论与实验的效果,鼓励他们在自我矫正过程中,悟方法,学方法,进而得到成功。这样学生在体验探究的过程中学会了独立思考和锻炼了自主探究能力,使他们学习科学更加自信,从而也享受到了科学探究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总之,教书育人是一门艺术,以实验探究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是我们科学教师不懈追求的核心问题,我们要在日常的教学中,且行且思,且思且改,努力营造出一个个生机盎然、师生气氛和谐,充满探究精神的绿色课堂,我深信,我们一定会乐在其中,更醉在其中。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进展【第六篇】

科学教学是学生提高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开展好我校的科学教学工作,特此制定了科学教学计划。本计划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为目的,为我校科学教学成绩的全面提高而努力。

一、教材分析:

教材注重培养综合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素质,遵循学生认识规律,逐步提高探究能力,注重加强学科联系,培养学生人文情怀,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城乡教育差别。根据各年级学生的认识特点,把三到六年级学生的认识能力培养目标分别确定为“感知科学”、“走进科学”、“探索科学”。教材将探究过程能力分为“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计划与组织”“事实与证据”“模型与解释”。科学课让学生在“做中学”活动中面对自然和科学现象,通过动手动脑学习基础的科学知识,在学习中不断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二、对所教学生的分析。

四年级学生思维较活跃,在实验活动中合作意识已经形成,纪律明显优于三年级。对科学的热情度极高,热爱科学,热爱自然。六年级学生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因此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三、具体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教学大纲,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实验器材,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四.科学特色活动。

(一)科学幻想画。

1、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大胆想象、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培养孩子成为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热爱家乡,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意识。

2、活动内容:

学生可以全员参与,创作出与科学有关的敢于大胆创新,有意义的画作。优秀作品颁发获奖证书。

(二)明天小小科学家。

1、活动目的:

为了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从小养成善于观察,敢于思考的能力。通过开展科学发明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旁,是鲜活的,并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发明创造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活动内容:

学生可以利用身边的物品,自己设计创作,进行科学小发明。内容体裁不限。优秀作品会在全校进行展出。

忠厚乡中心学校。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进展【第七篇】

摘要: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人们根据研究的需要,利用教学仪器,在一般状态下探索自然现象的一种探究性活动,因此它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小学科学则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精心设计实验的过程,让学生在亲自参与实验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小学阶段,对学生科学课的实验要求不能过高,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只有在实验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中心,才能达到培养学生探求、思考以及激活他们创造性思维和应用知识的目的,逐步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创造能力。

实验是教师在课堂讲授知识的过程中,为配合教学内容而演示给学生看的一类操作。如何进行实验教学,如何能够更好地发挥实验的优势呢?这里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实验必须符合科学性。

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真实地反映客观事实和自然现象,对于有些难以演示或操作的实验或只能定性演示和操作的实验,不必强求定量,可以对学生加以说明,这样,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这部分知识时,当讲到“人也是一个导体”的时候,如何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从而对他们进行“安全用电”的教育呢?如果用36伏以下的电压,电流太小,它不能通过人体使电路示教板上的小灯泡发亮;如果用36伏以上的电压,虽然电流能够通过人体而使小灯泡发亮,但是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很容易使人触电。为了让学生对“人体也是一个很好的导体”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有一位老师进行了这样的一个实验:他将电源、电路板接好,然后自己将两个接线头放在两边的嘴角上(在做这个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们都很紧张,也劝说老师不要做这个实验,可老师为了让学生彻底明白人体也是一个导体,只能硬着头皮做这个实验),按下电源,小灯泡亮了,实验也成功了。但这样做是很危险的,稍有不甚,就会造成很大的危险。接着,教师向学生解释说:人体是导体,这是肯定的,我们刚才实验用的是两节干电池,电流很弱,通过人体灯泡就不会亮,也不会使人触电。那小灯泡为什么会亮呢?因为我把两根电线头在嘴里相碰的缘故。如果真用36伏以上的电压做实验,就会有很大的电流通过人体,就有可能使人发生触电的事故,这就是刚才实验的秘密。我在想:这位老师所做的整个实验过程中都没有说明人体是一个导体,还这样做,意义何在呢?这样不但没有证明人体是导体,反而给学生进行了一次弄虚作假、极不严肃的反科学教育,真是适得其反。

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客观事实和教学的实际需要,设置科学的实验进行定性演示。例如:教师可以站在一个干燥、绝缘的木凳上,用右手食指触到36伏以上电压的火线上,再让一位同学用试电笔试他的身体,试电笔中的管子就会亮起来,从而就证明了“人体是一个导体”;然后再向学生讲明其中的道理,告诫学生一定不要自己去做这个实验,因为这样是很危险的。或者,教师可以用36伏以下的电压制作一个“安全触电器”,让学生亲自试一试,使他们亲身感受到触电的滋味,从而向学生进行安全用电教育。

二、实验必须具有可见性。

实验的可见度要大,要让全班学生在座位上都能够看到实验所发生的现象,不然实验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例如:在做“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而是一种混合的气体”的实验时,在玻璃罩内用一支蜡烛做燃烧体,罩内的氧气就不能保证充分燃烧,蜡烛熄灭之后,罩内水面只能上升一点点,现象不是很明显。

如果将蜡烛改为酒精灯,罩内的氧气则能充分地燃烧,酒精灯熄灭后,水面上升的幅度很大,现象也很明显,实验的可见度也就大大地增加了。如果在水里再滴上几滴蓝墨水,那现象就更加明显了。

三、实验适当运用实物投影。

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常常遇到由于实验对象太小而难以让全班学生都能够观察到的困难。

例如:在教学植物的花这部分知识时,由于油菜花太小,学生的解剖知识缺乏,为了让学生能够清楚地观察到老师解剖油菜花的方法和步骤,可进行实物投影解剖:把一朵油菜花放到投影仪上进行投影,左手用镊子夹住花柄,右手用镊子轻轻地由外到内依次剥下油菜花的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同时在玻璃上摆放整齐,供学生观看。这样,教师解剖油菜花的细微动作和方法,都通过投影仪一一清楚地展现在屏幕上,从而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同样,也可以把学生解剖油菜花的结果放在玻璃上并放到投影仪下进行投影和评论,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四、实验必须具有趣味性。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实验应该具有较强的趣味性。

例如:在讲授“气体的热胀冷缩”这一课时,教师如果先给学生演示一个“喷泉”的实验,即把一个带有玻璃管的瓶塞塞到装有少量冷水的烧瓶口上,玻璃管插入瓶底,用一杯热水浇瓶底,烧瓶内的冷水就会立即从玻璃管口喷出很高。学生马上就会被这一新奇的现象所吸引,对此将产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对学习知识变被动为主动,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

五、实验必须具有可靠性和准确性。

教师在演示实验前,必须熟悉实验的仪器性能,熟练掌握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要有所估计,做到心中有数。

例如:在做《摩擦起电》这一课实验的时候,如果是阴天、雨天或橡胶棒老化的情况下,可能会使实验难以成功,或者还可能出现“同种电互相吸引,异种电互相排斥”的现象。在《磁铁》一课中,做磁铁间的相互作用实验时,如果两块磁铁的磁力大小相差较大,也会出现上面的现象。由此可见,实验的不准确和不可靠,都会失去实验的意义。

六、实验适时配合语言讲解。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进展【第八篇】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要以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素养为宗旨,以实践为核心,努力摆脱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旧模式,让学生在自然实践操作中得到真知、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在教学中要力求体现新课标的特点,始终围绕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体验成功的喜悦;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及创新精神,使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为将来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本学期在实验教学方面有如下打算:

三年级: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将引领学生在种植植物的过程中,引发对植物生长变化的思考,研究根、茎、叶在植物生长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初步认识植物整个生命过程所发生的规律性变化,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现象。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将让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从卵中孵化,经过生长变化成蛾,然后产出卵,最后死亡这一生长变化的生命全过程,从而建立动物生命周期的模型,并运用这个模型去认识各种动物以及人的生命周期现象。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以水为例,引导学生探究温度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水在融化、蒸发、凝结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初步建立起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认识及物质循环的概念。磁铁单元从交流知道的饿磁铁知识开始,引领学生研究磁铁的性质,了解人们对磁铁的应用,感受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四年级:电单元从什么是电开始,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新的生命单元是通过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食物单元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起学生对饮食的关注,发现自己在饮食中的不良习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均衡地饮食。岩石和矿物单元是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通过对岩石、矿物的观察、分类和描述,使学生形成关于地球物质的一般性概念,并对保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

五年级:学生进入高年级阶段的科学课学习,教材展示了一系列新的内容,我们的教学将着力于引导学生开展更为丰富多彩的过程与方法活动。在沉与浮单元,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在时间的测量单元里,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在热单元,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基础上,将继续观察人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在地球的运动单元里,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六年级: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脱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等有初步认识。环境和我们单元,通过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处理方法及水污染的成因等,真切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7 1365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