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讲话稿/演讲 >

新闻发言稿(样稿)格式精编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285618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稿件“新闻发言稿(样稿)格式精编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新闻发言稿格式范文1

关键词电视新闻 语言风格 口语化 通俗化

电视主要通过语言、音响、活动图像及图片、图表文字、色彩等多种信息符号综合运用于人的视觉和听觉,是一种声图并茂、视听结合的传播媒介,具有形象直观、现场感强的特点,因此,电视是老少咸宜、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种信息传播工具,是受众接收信息障碍最少的媒介。电视也是一个综合技术含量高的媒体形态,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清化、数字化电视的推进,信息传播呈现多样化态势,电视新闻也越来越具有影响力,正在以新的格局和面貌、新的节目形态和传播方式呈现给大家。

电视的诞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电视节目的形式可分为新闻、专题、文艺、娱乐、科技、教育、经济、服务、访谈和电视剧等类型,这些不同的电视节目形式,能够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而新闻就是通过多种载体,对新近发生和发现的一些人们关心的事的迅速广泛传播,说到底,新闻就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无论是新闻事件调查,还是生活娱乐,或者是健康保健等各种类型的新闻都在悄悄地影响着现代人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不同层面新闻受众对信息传播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特别是网络的横空出世,前景更是无法估量。因此电视新闻的制作和传播必须适应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尤其是电视新闻的语言必须亲切平和、通俗易懂,让人们在观看节目的同时能感受到新闻带来的温度。

列宁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样,语言也是新闻传播最重要的载体。新闻语言,即新闻作品的语言。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新闻传播是传者与受众之间的双向互动,通过什么样的语言,把有价值的信息传达出来,从而让受众理解和接受,是新闻语言的艺术。新闻语言是对新闻画面的一个拓展,作为一种独立的书面语体,它是为事实服务的,新闻语言应该具有质朴、实用的语言形态,明快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风格,新闻语言讲求信息的运载量,适宜在社会上广泛传播。那么如何才能写出电视新闻所需要的通俗化和口语化语言风格的文稿,作者就这个问题在本文进行浅显的分析。

一、新闻语言要多用精准短小的句式少用长句式和倒装句

在当下的报道中,记者们用大量的实践来证明新闻语言在新闻事件报道中的作用是很关键的。在句式的使用上,繁杂的长句和精悍的短句在表现方面都各有其优点,长句严密周详、条理贯通、气势磅礴;短句干净利落、通畅明白、朗朗上口。对于电视新闻稿件,一般都尽量使用短句,有时七八个字,顶多十几个字就一定要见标点符号,要有间隔,要采用群众习惯的说法,简明扼要清楚地进行表述。有些电视文稿需要使用长句,虽然长句婉转悠扬,可以抒情,但是过多的描绘很难配上相应的画面,这样更不利于观众收看收听清楚,容易在思维上脱离主题,而使用短句可以更准确、精练、生动地表达,也就是说在用短句说话时,能用一个字表达的不要用两个字,要单刀直入少曲折迂回,尤其忌讳文白相杂晦涩不通,这也是新闻稿件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制作电视新闻时,优美完整、富有诗意的画面拍摄要事实清晰,声音解说针对性要强,要为画面服务,不要笼而统之,放在这里也行,放在那里也可,同时为了提高观众的接受度,无论文字长短,都应该增强使用口语化语言,这样不仅能充分反映电视新闻的主题和内涵,还能让观众入口入耳、入目入心。

二、新闻语言使用时要少用代词不滥用简称及省略语

我们有时在电视新闻的播报中,会听到这个单位如何如何、他怎么说他怎么做等类似的语言,那么这个单位到底是哪个单位呢?他又究竟指的是谁呢?这样的语言对于报纸和杂志来说,只要翻看一下前文就会知道的,可是电视新闻不行,声音无法逆转,过去就过去了,没有办法弄清楚真正的意思。为了让观众能接收到简明的信息,新闻中不要滥用简称和不规范的省略语,方言土语也必须少用。比如“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最好是用全称,也可简称为四有,但不要简称为三有一守,至于有些难懂的方言土语,除了专门节目需要外,一般也要改成标准规范的普通话。只有适合大众口味的语言才是最鲜活最有生命力的,也是最具有吸引力的。因此电视新闻在语言表述上,要多用受众能接受的词语,尽量说明事实的主题,少用代词代替,必须使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承认的简称。由于约定俗成的广泛基础和社会认可,交流时无需解释就可以彼此明白,这也是观众的一种心理习惯,很容易被接受和听懂。因此不要为了节省时间特意节约字数,也不要对固定称谓进行压缩。对过于生僻容易误解的简称在新闻稿件中就更不宜使用了。

三、新闻语言在使用音同意不同的字和词上要避免误解

准确是新闻语言最明显的特点之一。现代汉语中有许多字和词是相同读音而意思不相同的,所以在使用上应该格外注意,比如“童稚”和“同志”,“签名”和“千名”等等,如果这类的字出现在报纸和杂志上,人们可以根据字面就能理解其意思,可是电视语言上使用则不同,如果遇到语言环境合适时,比如在抒发个人感情时,出现听觉上的某些误差关系还不算太大,可如果完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出现使用不当的字或词,就很容易造成表述不清,甚至让观众误解。施拉姆认为,有效的传播必须依赖于传通双方的经验范围。例如,某生产厂家生产的产品在抽样检验中全部合格,这段话观众听了很容易被理解成产品全都不合格,这样不但影响新闻质量,也容易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新闻稿件必须遵循新闻理论原则,适当地、有选择性地运用新闻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避免误解的发生,在电视新闻制作上最好都配用同期字幕,如果字幕准确无误地标明,那么即便是使用了音同意不同的字,那么也不会影响新闻播出的质量。

四、新闻语言中的数字处理要增强形象化减少抽象化

电视报道中经常会出现大量的数字,而这些数字信息又非常抽象,很难用画面做出准确的说明,基本上是通过解说词进行介绍的。然而数字在稿件中是没有感染力的,观众通过听觉一次性感受数字,基本上没有思考的时间,也就不清楚其含义。所以,在电视稿件中如果数字的数量较小,大家一听就明白的,可以直接使用;如果数字的数量较大时,在介绍的过程中,必须增加一个参照系数的参考量,进一步说明这个数字,这个参照物需要是观众熟悉的、比较形象具体的东西,便于迅速地理解。比如,发电机的年发电量,不能直接说是多少千瓦时,要用老百姓可以理解的生活中的身边人都习惯的说法,或者是大家都常用的数量进行对比使用,可以说成相当于多少人使用生活用电数量,也可以说成需要一个人使用多长时间等。再比如,建立一个大型活动商圈,不要仅仅说有多少万平方米,要进一步补充说明可以容纳多少人使用。又如有一位记者报道人口普查工作,记者如果光说“规模空前”则较为抽象,这位记者巧妙地将其化为具体:“光是进行人口统计的人就住满一个大城市。”这样形象具体地使用数字在电视新闻稿件中,可以让观众更直接地了解事实真相,既形象生动又鲜明清楚。

五、电视新闻语言要恰如其分地服务于画面不能喧宾夺主

电视是画面为主角的,稿件的语言必须要与画面相一致。在画面和语言的关系上,语言要根据画面来撰写,文稿是画面的补充和说明,画面和语言不能相悖。语言表述不要过于细腻,要给观众留下想象的空间。适当地采用“留白”处理,会为新闻传播营造一种优美的意境,收到更好的效果。“留白”是中国画的传统变现手法之一,是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想象的空间。如果用在电视新闻节目中采用“留白”的手法,即在新闻报道中的某个时刻,有意识地不用解说、同期声采访,仅用精巧的画面来表达意图,让观众在自己分析、判断的过程中,有所发现、领悟和感受,通过主动的想象,获得强烈的观赏兴趣。如若遇到新闻现场事件性的新闻,现场的同期一定要进行准确的事实报道,配合事件的现场拍出有效的画面,还要对事件进行准确的评述,这时的语言就不需要过多的描写。如果是成就性的报道,这时画面就可以添加一些优美的镜头语言,同时也可以运用一些生动的电视语言,既可以增加节目的厚重感,也能让成就报道很有分量。如果遇到电视新闻需要通过画面来展现细节,来“凸显”新闻的内涵时,可以不用解说词,而是用音乐或者音响效果增加画面的感染力。

新闻发言稿格式范文2

[关键词] 新闻播音;情感;分寸感

一、怎样把握新闻播音中的情感

新闻播音中首先要有情感,不同的新闻稿件需要进行不同的情感把握。其次,是新闻播音中的情感调节,新闻播音的情感表达不能掺入个人好恶,要求学生在播报新闻时必须尽快调整自己的心态,不以自己的私人感情影响播音,更不能把个人的好恶带入到对稿件的再创作中。告诉学生新闻播音不是看稿读音的简单过程,而是把抽象的文字语言转化为电视有声语言的一次再创作。在这个过程中,有复杂的心理、生理变化:文字—视觉—思维—感情—气息—声音,它们单独存在,却又相互融合与影响。新闻播音与其说是有声语言的再创作,不如说是在熟悉、理解、感受新闻稿件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内心感情传达、诠释、挖掘新闻内容、价值、思想的再体验、再思维、再创作。

1、新闻播音中的情感分配

新闻播音中的情感依据既是对人类社会实践的客观、真实的反映,又是人们对于人类社会实践的认识反映,因而是人的主观选择。在上课期间,很多学生把自己的立场、观点、态度、倾向,乃至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爱憎好恶、情感取向等加于新闻播音之中。用自己的声音语言,乃至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把新闻内容传达给受众,这是不对的。因为他们往往做不到理性传达,即尽量客观、公正、真实地传达新闻内容的同时,将自己感性的一面,用自己的器官、感官、表情、动作直接表露出来。比如,在日常上课练习中,新闻稿件有很多类型,要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对不同的新闻稿件进行不同的情感把握,决不能用一种方式,一个腔调,一播到底。试想,如果播报我国奥运健儿喜获奖牌的消息和播报一条灾难性质的消息时,如果语气、态度、感情没有变化,完全一样,那将产生非常恶劣的传播效果。这说明学生还没有用心去领会稿件内容,完全是“照本宣科”、“见字出声”。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如何情感分配。这种情感一定要运用得恰当、正确、有分寸,要在客观、公正的基调下表露出来。但是并不是人为地消除新闻报道中所有的感情成分,而是要求学生从新闻稿中的宣传策略和宣传目的为出发点,恰当的控制情感,有分寸地把握文字和有声的语言表达,欠和过都是应当尽量避免的。

2、新闻播音中的情感调节

在日常练习中,有时学生会遇到某件不愉快的私事,导致心情不佳,或者完全没有心情播音。这时候,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必须尽快调整自己的心态,不以自己的私人感情影响播音,更不能把个人的好恶带入对稿件的再创作中,“小我”要始终服从“大我”。其实无论是情感分配还是情感调节,新闻播音中情感的分寸把握,都是其核心内容。一定要让学生找到新闻播音的情感依据,调节好自己的情感,切记不能滥用情感。新闻播音的情感表达,应该来源于新闻稿件,我们在讲课过程中要时刻提醒学生这种情感表达绝大部分隐藏于对新闻内容的层次和节奏以及语言逻辑和重音的把握中。要想恰当表达情感,必须让学生找出新闻稿件的主旨和立意在哪里,找到了新闻的主旨和立意,也就找到了新闻的要点和逻辑、层次和节奏。这样,在播音时才可以通过形象、生动、 鲜活的语言,自然而然恰到好处地表露自己的情感倾向。

二、对于情感分寸把握的要求

我们曾经在电视新闻播音中看到“热泪盈眶”的播音员,也有人在广播新闻播音中“泣不成声”,这些都严重超越“情感分寸”,后来都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教训。为了保持新闻播音的情感分寸,就要让学生弄清楚所谓“情感分寸”的细微界线到底在哪里。应该说“情感分寸”有一前一后两条界线。前面一条界线是新闻的客观性原则和真实性原则,任何新闻都必须严格保证新闻内容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对于新闻播音而言,不仅要知道如何把握情感,更应该培养学生在新闻播音中善于把握情感的能力。要让学生了解新闻的背景和目的,使情感早早进入到稿件当中。新闻节目不是孤立的,它是群体协作的工作。因此,学生要掌握采访和后期编辑等课程。一方面,可以锻炼自己的播讲能力。另一方面,可通过亲身体会,把新闻发生的背景、编辑的过程和要表达的主题了解清楚,从而及早调动自己的情感储备,播音时才能有适当的态度,内容把握才会准,情感分寸把握才会真切。

事实上,许多新闻稿件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不同,立场观点不同,情感态度不同,稿件文字本身就渗透了各种不同的情感因素。这个时候,我们在上播音课时就要引导学生必须格外小心地处理好自己的情感表露,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恣意发挥。恰恰相反,当新闻稿件本身明显流露出作者的情感趋向时,播报新闻时就更应该冷静客观,严格把握分寸感。

结论

情感是新闻的内核,它深深隐藏于新闻内容之中,因此也深深隐藏于新闻播音之中。只有让学生很好地把握新闻的主旨和立意,把握新闻的逻辑和要点,才能把隐藏在新闻后面的情感内核发掘出来,表露出来。

参考文献:

[1]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2]陈雅丽。实用播音教程3—广播播音与主持[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新闻发言稿格式范文3

关键词:新闻节目;语言形态;多样化;播新闻;说新闻;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6-00-01

一p新闻类节目的概念

新闻类节目是各电台、电视台的主体节目,新闻播音工作是广播电视宣传中的重要一环,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新闻的“播”与“说”

(一)新闻的“播”

“播”新闻是播音员或节目主持人,根据记者写、编辑编、领导审阅后的新闻稿件进行播报。新闻稿件的要求是表达新闻事件准确、行文简洁精练,注重音韵、朗朗上口。对播音员、主持人的创作要求是字正腔圆、呼吸无声、节奏明快、语势稳健、播报流畅。由于新闻稿加播音的要求,形成了新闻播音语音规范,样态有限,语体结构严谨,对语境依赖不强的表现形式,具有权威、严肃、庄重、悦耳、流畅的审美感觉。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栏目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各省市台的《新闻联播》等。

(二)新闻的“说”

当今社会新闻节目的播报形式是否只有这样一种样式?千台一调的声音是否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一般来说,“说”没有稿件依据(或有提纲),表现为语言口语化、样态不受限制、语体结构较为松散,保持了在人际交流中的传播优势,新闻的时效性、评论性较强。典型的栏目有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朝闻天下》、《新闻周刊》,香港凤凰卫视的《凤凰早班车》等。由栏目主持人把新闻一件件“说”给大家听,让观众倍感亲切、自然,并能够引发观众就相关话题的思考。

三p“播”与“说”对创作主体的要求

(一)“播”新闻对创作主体的要求

我们知道,新闻是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报道。新闻的特性决定了我们在播报这样的稿件时,应该是如张颂教授概括的“字正腔圆、呼吸无声、感而不入、语尾不坠、语势稳健、讲求分寸、节奏明快、语流晓畅”。“语尾不坠、语势稳健”是适应新闻传播的“新鲜感”和“权威感”所必须的,而“节奏明快、语流晓畅”既反映了消息语体所固有的特征,又是受众对新闻播音形式听觉上的审美取向。

"播"新闻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创作过程,将新闻文字稿件转换为准确、鲜明、富有感染力、传神、具有艺术性的有声语言,主导这个转换过程的是创作主体的创造性,它蕴含着播音员、主持人的思想品格、文化素养、业务技能、知识储备、气质魅力等综合因素。

(二)“说”新闻对创作主题的要求

“说”新闻这种方式与"播"新闻的最大区别在于,创作主体只能依据新闻事件本身而非成形的新闻稿件进行播报,如果是直播新闻节目,则大部分"说"的内容要靠即兴发挥,创作主体的创作空间越大越广,其驾驭难度就越大。"说"新闻的目的是为了缩短传受双方的心理距离,通过创作主体将新闻播报方式口语化处理,采用简炼紧凑、富于个性化的消息式语体风格,使受众听来轻松、亲切、自然,对新闻信息的接受和理解更加便利,从而优化消息的有效传播。

“说”的成功使得一些新闻类节目将改革方向同时指向了播音员、主持人的播报方式上,大有但凡什么节目都可一"说"了之的架势,令播音员、主持人一时无所适从。这里又提出了另一个问题:不同的新闻类节目对播报方式的选择。

四p新闻节目的“说”与“播”应当共存

“说”新闻与“播”新闻是新闻类节目播讲方式的不同分支,各有所长,同时又都不可避免地具有局限性。我认为,新闻类节目的播讲方式应该最终实现“说”、“播”结合,针对不同类型的消息采取不同的播讲方式,对于时政综合类信息应该坚持“播”的形式,以确保新闻的权威性、信任性;另外对于专题类、生活类信息不妨积极采用“说”新闻的方式,满足观众对播讲方式多样化的要求,让“播”与“说”在各自的范畴之内发挥最大的作用,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片面强调某一方的作用或者夸大其功效都是违背客观规律的。

五、“播”与“说”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播”与“说”的现状:三个难度

长期以来,由于播的传统和播的运作机制,我们在“说”新闻的过程中第一个难度就是要把播的思维创作模式转换成“说”的难度。长期以来形成的“播”的思维和创作模式而养成思维惯性,使主持人在由“播”向“说”的转换中有一定的难度和局限。

第二是新闻节目“说”与“播”风格统一的难度。据观察,现在内地电视台几档在“说”的新闻节目,无论是《上海的早晨》还是山东卫视的《晚间新闻》都存在着风格不统一的矛盾,一条新闻提示是用“说”的播报方式进行,但之后的图像依然是以一泻千里的“播”的形式配音。

第三是新闻语言表达多样化的难度。同样一句话,词语序列是固定的,但由于“怎么说”的差异,给人的印象和认识可能会大相径庭。主持人的经历不同,性格不同,文化背景和所受的教育不同,他们表达语言的方式和风格也不同,尤其是口语表达更是如此。但是这种表达的多样化应该是与表达的效果相统一。

(二)“播”与“说”的发展趋势

在今后的新闻类节目发展、改革过程中,栏目本身随时要对新闻播报方式提出新的要求。随着栏目种类增多,节目内容细化,作为新闻类节目的播音员、主持人,则应该具备高水准的业务素质,既能"播"好新闻,也能"说"好新闻,适应节目对播音创作提出的各项要求。做到这一点不容易。这也是新闻播音员、主持人所面临的挑战。

当前我们的电视新闻在几十年的历史中,“播”的形式占了主导地位,多年来业内人士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业务上进行的探索和实践,使“播”新闻的语言表达形式日臻完善,播音人才辈出。而相对于“播”新闻来讲的“说”新闻的这种语言表达形式,在内地则刚刚起步,需要有更多的从业人员以积极的态度去不倦的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张颂:《语言传播文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张颂:《语言传播文论》续集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3]张颂主编:《中国播音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新闻格式4

新闻稿格式

消息,也叫新闻。新闻这一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单指消息;广义的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特写、评论等等。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群众最关心的事实。咱写的新闻就属于这种消息。不过是写校内发生的,同学最关心的事实。

一、消息特点:

1.内容真实,事实准确。

真实是消息的生命,是力量的所在。事实是它的本源,也是它令人信服的基础。真实,就是事实真实,所写的人物、时间、地点、事情发生发展的经过不能虚构。准确,就是每个事实,包括细节在内都准确无误。如果一条消息失真或有差误,不仅会减低其新闻价值,还会失信于民。

2.内容新鲜,有价值。

新闻贵在新,而且有认识意义、启迪和指导意义。消息只有新,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先睹为快。新,不仅要把新人物、新事件、新经验报道给读者。而且要选择有意义、有价值,给人以启迪,有指导性的事物。那种一味追求猎奇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观点,是我们所不取的。

3.要迅速及时,有时效性。

迅速是消息的价值,消息报道速度迟缓便会降低消息的价值,“新闻”变成了“旧闻”。时效,就是速度要快,内容要新。对新人、新事、新情况、新问题,要敏锐地发现,尽快地了解,迅速及时地反映。

4.简明扼要,篇幅短小。

简短是消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主要标志。所谓简短,就是“三言两语,记清事实,寥寥数笔,显出精神,概括而不流于抽象,简短而不陷于疏漏”,用笔要简洁利落,内容集中精炼。二.标题

1.多行标题。

一般有三行,即中间一行是正题,是标题的核心,用来揭示主题或提示重要事实;正题上面一行是眉题,用来引出正题,说明事实,交代背景,烘托气氛,揭示含义;正题的下面一行是副标题,用来补充说明情况或说明正题或依据。

(2)单行标题。单行标题只有正题。如: 迎新杯篮球赛火热进行中

我们写的新闻一般都采用单行标题。消息的标题,力求言简意明,平易亲切,准确新颖,富有吸引力。三。内容

我们用的新闻内容格式一般是“三大段”格式,即新闻整体分为三段。1.总起

第一段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背景。背景是指事件发生的环境和原因,它说明事件发生的具体条件、性质和意义,是为充实内容,烘托和突出主题服务的。

2.主体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它是对消息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写主体要注意如下两点:

主干突出。消息的主体是主干,典型材料要用在主干上。要去头绪,减枝蔓,与主题无关的要舍弃,次要材料要简略。

内容充实。内容必须具体、充实,这样才有说服力,才能紧扣中心,突出重点。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要恰当地,有条不紊地展开叙述,安排层次有以下几种顺序:一是时间顺序,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束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二是逻辑顺序,就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来安排层次;三是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相结合,这样写严密而有条理,活泼而不紊乱。3..结语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一句话。阐明消息所述事实的意义,使读者对消息的理解、感受加深,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消息的结尾方式有小结式、评论式、希望式等。

注:我们写的新闻一般字数要求为300—500字,标题为宋体四号字,居中。段落字体为宋体小四号,格式为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为固定值26磅。涉及到时间是,格式为:**月**号,下午6:30、上午12:00等

附:

经管学院2011届新生入学教育大会圆满结束

为了帮助2011届新生更好地了解经管学院,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9月4号下午6:30,经管学院在西礼堂组织举办了新生入学教育大会。院长李利,副院长王志宪、张同雷,党支部书记杜裕禄,办公室主任邢同意,分团委书记高洪涛, 校友青岛爱普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健出席了大会。

大会首先由张同雷副院长致开场词并一一介绍入场嘉宾,随后由院长李利讲话,他首先对新生们表示了热烈的祝贺与欢迎,并着重介绍了学校学院的基本情况、发展历史、学科优势、人才引进、师资概况以及杰出校友等方面,同时对新生们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大学生活是同学们人生中最重要的历程,大学生应当充分利用大学四年的时间,不断地用知识充实自己,用经验来磨练自己,为今后踏入社会,成为国家有用之才做好准备。接着,党总支部书记杜裕禄也对新生们表示祝贺与欢迎,他从“成长,成人,成才”三个方面向新生们讲述大学生应该追求的目标,表达了他对新生们的殷切希望,并送上了他对新生真诚的祝福。随后,科大校友王健发表讲话, 他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用“校训、老师、军训、上课、学习、读书、爱情、个性、目标与梦想”等十个关键字来展开演讲,教导同学们如何更加有意义,有收获地度过大学生活。王健还接受了现场同学的提问,他机智风趣地回答博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最后,由学生会主席刘立业进行发言,他简单介绍了学生会的情况以及纳新工作,鼓励同学们加入学生会锻炼自己。大会期间新生们表现十分活跃,积极参与互动,会场气氛十分高涨。

本此大会有利于新生们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经管学院,尽快融入大学生活,找到大学里的奋斗目标,相信他们会在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中,续写经管辉煌!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7 1285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