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讲话稿/演讲 >

俞敏洪励志演讲范例优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897698

【导言】此例“俞敏洪励志演讲范例优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俞敏洪励志演讲【第一篇】

它们认为那是一种空想。南瓜不说话,默默地成长着。

―约克・舒比格

世界上,南瓜有很多很多。可是,像南瓜一样默默无闻、坚持梦想、顽强生长的口才大师只有一位―俞敏洪。

他的心灵寓言,让一个个受到挫折打击而心灰意冷的少年重拾勇气!

他坚强的微笑,令胶水吧的明星胶水焕发出“口才更上一层楼”的热情!

他习惯于失败,却决不屈服于失败,在失败的泥淖中一次次站起,最终抵达了人生的巅峰。

姓名:俞敏洪

职业: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主要成就:雄辩的口才令无数粉丝倾倒;先进的英语教育

理念帮无数学子圆了留学梦

心中偶像:徐霞客

哥哥巫:大学学习期间,俞敏洪是班里的最后几名,他拼命追赶,结果在大学的四年里差不多读了800多本书。可以说,大学阶段是俞大师的“默默成长期”。

米洛:俞大师现在经常进学校演讲,他的演讲中有许多生动的寓言。在“默默成长”之后,俞大师成功“变身”倍受小编崇拜的寓言家!

悠悠:他的寓言打上了“默默成长”的烙印,通俗易懂的哲理中透着坚韧与耐心。

哥哥巫:请相信巫哥,俞敏洪正是那位像南瓜一样默默成长的寓言家。某胶水,如果你不相信,那只有变成洋葱、萝卜和西红柿啦……

胶水们的生活单纯无邪,校园中充满欢笑,家中充满温暖,每天我们看见的,是老师、同学和父母期待、赞美、鼓励的眼神。正因为如此,当成长的困惑袭来时,你可能会无所适从,也许下面俞敏洪的心灵寓言会给你指明前进的方向。

小草和大树

当你是茫茫大地上一棵小草时,不要指望别人会在远处看到你。即使他们从你身边走过,甚至从你身上踩过,也不会注意你,因为你只是一棵草;如果你变成了一棵树,即使在很远的地方,别人也会看到你,并且欣赏你,因为你是一棵大树。

因此,我们不要总是抱怨环境。我们的生活环境自古以来都是如此,要想让别人看得到你,你就要努力拼搏,做一棵不可撼动的大树。

哥哥巫:身为胶水,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棵小草,可如果我们奋发图强,谁又能阻碍我们成长为参天巨树呢?

用小草和大树分别比喻弱者和强者,让众胶水通过这样一个简单且直观的形象更好地感悟真理,从而学会宽容地面对身边同学的行为,这就是俞敏洪的智慧。

雄鹰与蜗牛

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是雄鹰,靠自己的天赋和翅膀飞了上去。世界上有很多雄鹰式的人物:很多同学不需要太努力就能达到高峰,他们身上充满天赋,似乎天生就有“第一”的气质。但是,大家也都知道,有另外一种动物,也到了金字塔的顶端,那就是蜗牛。蜗牛只能爬上去,从底下爬到上面可能要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一年、两年。

在金字塔顶端,人们确实找到了蜗牛的痕迹。我相信蜗牛绝对不会一帆风顺地爬上去,一定是掉下来,再爬,掉下来,再爬。同学们要知道,蜗牛只要爬到金字塔顶端,它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它收获的成就,跟雄鹰是完全一样的。所以,也许我们大多数同学都是蜗牛,但只要你在爬,就足以给自己留下令生命感动的日子。

悠悠:成功的金字塔虽然很高,但并非遥不可及。只要能不畏艰险,不气馁,不怕失败,总有一天会爬到顶端。

做人像水,做事像山

所谓“做人像水”,就是做人尽可能向低处走,对别人谦虚,向别人学习,不耻下问。为了自己的未来,在保持人格尊严的前提下,一定要保持低调,这并不损害你的形象。在家要顺从父母,在外面要善待朋友,

低头做人,抬头做事。所谓“做事像山”,就是任何一件事情,只要确定了目标,就必须像爬山一样爬上去,要有山―样坚定的意志和山一样不可动摇的决心。人不能有傲气,但必须要有傲骨。傲气流于表面,一眼就能被人看出来,是肤浅的一种表现。傲骨是精神上的,是内在的一种气质,有傲骨的人待人接物都很随和,心静如水,但内心却有很明确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完成自己的使命有着钢铁一样不可动摇的意志。

悠悠:俞敏洪巧妙地运用山与水的特质,把“山”与“做事”,“水”与“做人”这两对事物的共性彻底地挖掘出来,非常巧妙,让人在领悟道理的同时,也感受到他光芒四溅的智慧火花。

每天捡一块砖

我的父亲是个木工,常帮别人建房子。每次建完房子,他都会把别人废弃不要但还可用的碎砖捡回来,或者一块两块,或者三块五块,有时在路上走,看见路边有砖头或石块,他也会捡起来带回家。久而久之,家里多出了一个乱七八糟的砖头碎石堆。

直到有一天,父亲在院子一角的小空地上开始左右测量,开沟挖槽,和泥砌墙,用那堆乱砖碎石左拼右凑,一间四四方方的小房子居然拔地而起,和院子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从一块砖头到一堆砖头,最后变成一间小房子,这阐释了做成一件事情的奥秘。一块砖的确没有什么用,但如果每天捡拾一块砖,等到拥有一堆砖的时候,你就拥有了一间房子。

多多:“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多多突然想起了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开学的第一天,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事,每个人尽量把手臂往前甩,然后再往后甩。”说着,他做了一遍示范。“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谁做不到呢。可是一年以后,苏格拉底再问的时候,他的全部学生中却只有一个人坚持了下来,这个人叫柏拉图。

哥哥巫:多多,你怎么如此 唆,俞大师的话一言可概括:成功贵在坚持和积累。

退让的洋槐

上中学的时候,我们校园西北角有一座三层教学楼,楼后生长着两棵洋槐,一棵笔直向上生长,另一棵则向西倾斜生长,探出了墙外。那棵歪树枝叶繁茂,生命力旺盛,而另一棵直树却枝叶稀疏,有些颓败。我十分好奇,时常分析其中原因,最后我终于明白:两棵树距离太近,中间的空间无法容纳两棵树的庞大枝叶,于是歪树就选择了退让,它向西倾斜生长,上半截几乎都探出了墙外。正因为如此,它得以接受阳光照射,鸟儿也可以自由在上面停落,为它清除害虫,所以这棵树生长得很好。直树没有退让,笔直生长,所以阳光照不到它,鸟儿也不愿意越过高墙去上面栖息。

米洛:这则寓言生动地说明了我和大星之间的关系。我俩同是萌胖城堡小学的学生,距离太近,狭小的教室无法容纳我们两个小编的成长……最后我选择了退让,结果大家应该都明白啦。与同学发生矛盾冲突时,如果你能选择退让,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果一味争抢,未必能够得利。

小鸡与果树

美国教育影片《美丽的心境》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主人公汤姆经常带给同桌佐恩一些吃的东西,但佐恩却从来没给过他什么,汤姆回家对父亲抱怨。父亲没有给他讲什么大道理,而是带他走到家门口,指着墙边种植的果树让他看。

父亲说:“我们和邻居乔治家都种了果树,乔治家的树用篱笆围了起来,而我们的却没有,你看出它们有什么不同吗?”汤姆想了想说:“我们的果树长得更旺盛!”父亲点点头,笑道:“没错,我们家的这些果树枝叶繁茂,而乔治家果树的树叶都枯黄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汤姆说:“当然是您管理得好。”父亲摇摇头说:“我并没有时间管理它们,都是那些小鸡的功劳。”父亲指着周围那些正在觅食的小鸡,“这些小鸡总是到果树下找虫子吃,乔治害怕它们占了便宜,所以就用篱笆把果树围了起来。而我却没有,正因为这样,这些小鸡都到我们家的树下觅食,清除了蚕食树根的虫子,同时松了土壤。”

哥哥巫:有的胶水(比如多多)虽然学习优异,但是孤芳自赏,不愿意结交朋友,未来的发展空间必然受限。他们必须解除自己周围的“篱笆”,让其他胶水的笑容照进自己的心灵。

看完以上六则语言,细心的胶水一定会想起以前讲过的另一位寓言大师―庄子。比起庄子的寓言,俞大师的寓言少了几分辽阔与灵动,但多了几分默默成长的勇气与坚韧的品质,正因为如此,它更接近我们的校园生活,更容易让小编与胶水们振奋。

俞敏洪励志演讲【第二篇】

一、用多媒体激活高中语文课堂

1.文字展示,直观省时又高效

“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手段让语文教师苦不堪言。一节课下来,老师写板书写得胳膊发酸,讲解得声音沙哑,咽喉肿痛。而学生并不领情,在单调而枯燥的课堂上昏昏欲睡。多媒体扭转了这一尴尬局面,大大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对于需要板书的长段文字,教师可以提前写在课件里,课上展示,既直观又省时。对于篇幅较长、情节复杂的课文,可以通过结构的展示,让学生清晰地看到整个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过程。多媒体打破了传统教学的“线性限制”,以灵活性、全方位的方式把语文知识展现给学生,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分析、记忆和掌握。

多数学生学习文言文时有畏难情绪,对大意串讲感到枯燥乏味。有了多媒体,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例如在大屏幕上用红字突出显示重点字词,随机提问,检测预习效果,然后再出示正确答案。这样既强调了重点,又巩固了知识点。也可以展示特殊文言句式,如倒装句,先变换某些字词的位置,恢复其正常语序,然后再逐字翻译。鼠标轻轻一点,整个过程都展示出来了,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

多媒体的运用大大增加了课堂的容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课前,教师可以出示预习题或导学案,也可以对作家生平和创作背景等进行必要的补充;课后,可以出练习题进行巩固和扩展。也可以上专题课,突破某个重点或难点。

有了多媒体这个得力助手,课堂的宝贵时间被节省下来,学生不但学到了更丰富的知识,也有了更多思考和实践的机会,学习的广度和深度都得以拓展。

2.图片激趣,在美中顿悟

语文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课文中的某个形象过于抽象或陌生,致使学生无法理解。例如在学习《雨巷》时,很多学生对诗中关键意象“丁香”从没见过,那么,对它的“心结、哀愁”等内涵就更加无法触及。多媒体轻松解决这一难题。当我在大屏幕上展示出一结一结的淡紫色丁香花时,同学们不约而同发出惊叹:“丁香花是这样的啊,太美了!”之后,我抓住丁香在外形和颜色上的特点,启发学生思考和联想,大家恍然大悟:怪不得有诗人写“丁香空结雨中愁”呢,原来如此!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教学难点被突破了,学生也获得了美的熏陶和思想的顿悟。

用图片展示的方式辅助教学,不仅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直观而轻松地理解所学内容,并且可以通过图文并茂、多姿多彩的大屏幕,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荷塘月色》一课,我用多幅图片展示出“袅娜地开着的”“羞涩地打着朵儿的”等各具姿态的荷花,在美的氛围中,学生的兴奋点被激活,放飞想象的翅膀,更深地体会到了课文的意境和内涵。

3.音乐渲染,营造情感氛围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耐人咀嚼的诗歌。要理解含蓄的诗意,品味精美的语言,体会诗人的情感,对于学生来说并不简单。当学生由于时空差距或受年龄和阅历的制约,对诗歌的理解无法达到要求的深度时,我们可以尝试用音乐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感情体验,引导他们走近作者。讲解《琵琶行》时,我了解到许多同学对琵琶声很陌生,就用音频播放了琵琶名曲《十面埋伏》。在时而激越时而悲怆的乐声中,同学们振奋不已,对文中琵琶声的描绘有了直接感受。

在诗歌教学中,配乐诗朗诵是独具效果的手段。《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在网络上有大量的音频材料,我从中精心挑选出一个来辅助教学。当低沉的男中音读到“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时,教室里传来啜泣声。嘹亮而悲怆的唢呐声适时响起,同学们无不表情凝重,深深沉浸在诗歌情感中。在朴实无华的细节讲述中,在催人泪下的朗诵和乐曲中,同学们了解了大堰河悲苦的一生,感动于大堰河和诗人间的母子情,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音乐具有直指人心的神奇力量。文中含乐,曲中含情,诗歌与音乐间的完美融合,会让学生产生心灵的震颤,对诗歌有更新更深的认识和感悟。

4.善用投影,原味展示重现

除了计算机之外,与大屏幕相连的还有投影仪,这个在平时的教学中应用较少。某次作文课时,我把前次习作中出现的优秀范文读给全班听,分析点评。在此过程中,我发现因为是单纯的听觉接受,许多学生听完就忘,更有不专心者连听都没听,预期的效果根本达不到。于是,我有了思考:如何把这些优秀范文直观地呈现在课堂上呢?对,投影仪!可把这篇被批改过的作文投影到大屏幕上,边看边评。同学们可以原汁原味地看到文中的每个字,包括错别字、病句、不规范的标点等,还可以看到教师用红笔批注的点题句、排比句等精彩内容,并能整体地评价书写的规范、字体的大小等,对自己的写作起到比较借鉴作用。用了投影仪这个法宝,学生对作文课的兴趣大大增加,范文讲评的效果也大为改观。

此外,学生平时的优秀作业一一传看并不方便,就可以发挥投影仪的功效。若有同学在解答某道题目时出现了典型性错误,也可以投影分析。原味展示,事半功倍。

5.视频激发,调动多感官体验

视频泛指将一系列影像以电视信号方式加以捕捉、纪录、处理、储存、传送与重现的各种技术。随着语文教育的改革和中学课堂多媒体设备的广泛应用,视频在语文课堂上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为学生喜闻乐见。

配图配乐的诗朗诵是在日常教学中应用最多的视频手段。通过音频材料,我们可以听到诸位名家抑扬顿挫,感情充沛的朗诵,如果再配以相关的生动画面,会更大地触发学生的兴奋点,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并让学生在视听中获得双重的审美愉悦。

比如,在讲解曹操的《短歌行》时,为了让学生更直接地感受作者形象,我在网上挑选了一个合成视频,影像是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片段,声音是剧中曹操的扮演者鲍国安朗诵的《短歌行》。看着曹操身披战甲、气宇轩昂、横槊赋诗的场景,听着他低沉而慷慨的吟诵,学生倍加振奋,许多人不由自主地跟着朗诵起来。之后学生自读时兴致很高,都在模仿鲍国安的语气和语调。单独朗诵环节,大家踊跃发言,争先恐后,场面之热烈前所未有。

网络上有大量的教学视频网站,我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挑选下载适合的视频、短片,或导入新课,或创设情境,或拓展课堂,为教学服务。

6.电影拓展,提高综合素养

电影是视觉和听觉、声音和画面、时间和空间、思想和艺术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具有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反映社会现实的艺术功能。电影的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画面丰富,有较强的感染力,这些特性符合高中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适当使用电影辅助,可使语文课堂异彩纷呈。

讲解《论语》时,我发现学生对“圣人”孔子没有兴趣,究其原因,是孔子生活的时代久远,且孔子的形象过于高大和抽象,令学生敬而远之。于是,一番思考和挑选后,我给学生播放了周润发主演的电影《孔子》。电影以宏大的历史叙事再现了时代画面,用典型事件和细节展现了一个血肉丰满的孔子形象。同学们如临其境地看到:孔子为了理想奔走在列国之间,孤独地和整个时代抗争,被卷入阴谋的旋涡,被人欺骗和羞辱,被世人误解,落魄时“累累若丧家之狗”……

影片中有多处精彩对白,不乏课本上的孔子语录。《论语》语句在电影情境中的再现,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孔子为理想终身拼搏、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极大地触动了学生的内心,这些表达在他们写的观后感中。有同学说,这部电影让他真实感受到了孔子的伟大;有同学说,孔子不再遥远,他是一个认真倔强、可爱可敬的老人……那次的作文,因为有了真实的感情体验,写的特别精彩。

这次教学尝试,以电影为切入点,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拉近了学生与伟人的距离,使他们对生活有了较深刻的感受,并由此反观了自己的人生。

高中语文教材涉及到不少中外名著,如《红楼梦》《哈姆雷特》《祝福》《边城》等,由于篇幅长、情节复杂,学生无法知其全貌,这时便可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组织学生观看名著改编的同名电影或电视剧片段,让学生通过银幕了解名著梗概,品味经典台词,见证经典场面。

电影辅助教学以其强大的综合性及感染力,赋予课本知识鲜活的生命力,丰富、深化了学生对历史、社会、人生的认识,提高了其审美能力,并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长远的发展。

二、用多媒体拓展延伸高中语文课堂

语文课的外延是生活。因此,除了传授课本知识,我们还要关注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多媒体手段可以帮助我们扩展语文课堂的宽度和深度,看到课本之外的美丽风景。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曾风靡全国,我校与时俱进,很好地抓住了这一契机,利用周日晚自习的时间,用多媒体把决赛播放给全校学生观看。那晚,教学楼特别热闹,不断传来掌声和欢呼声,同学们在为选手们的出色表现加油。进入教室,我发现同学们全神贯注,沉浸在比赛的紧张氛围中。题目一出现,大家就立马比比划划,写出自己的答案,有人还进行着激烈的讨论:“不是木字旁,应该是绞丝旁!”

这次观看使全校掀起一股“汉字热”,同学们对传统汉字有了新的认识,产出了浓厚的兴趣,连平时不喜欢语文的同学都开始兴致勃勃地查字典了。之后我校还举行了一次校园汉字听写比赛,把学习汉字的活动推向了高潮。

如今,电视上又涌现出“中国成语大会”“中华好诗词”等汉语类节目,可组织学生观看。学校常会举行一些演讲比赛和辩论赛,我们可以用多媒体播放精彩的名人演讲、大专辩论赛等,供学生学习借鉴。

语文教学一定要关注社会,与时俱进。晚上七点的新闻联播是全校学生每天的必修课,这不仅让学生了解时事动态,还能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想觉悟,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也密切关注着与语文相关的一切新鲜事,并及时反馈给学生。比如,我偶然看了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中俞敏洪为演讲嘉宾的一期——《相信奋斗的力量》,觉得很励志,特别适合高中生观看,于是在课堂上播放了本期内容。俞敏洪机智幽默的谈吐,曲折传奇的经历,奋斗不止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每个学生。之后,我因势利导,让他们整理所观所感,并布置了写作练习:以俞敏洪为例,写一段关于“奋斗”的人物素材。大多学生完成得很认真,有些人还把节目中俞敏洪的话融入其中,恰当而切题,增加了论证的力度。

生活处处皆学问,关键是教学生练就善于观察的双眼,善于总结的双手。每年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都会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因此,抽出一些时间用多媒体展示这台晚会,可以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积累写作的素材,益处多多。

除此之外,对学生感兴趣的著名大学,也可以播放宣传短片让学生先睹为快,让他们提早确定理想,有的放矢。树立远大的志向,培养坚忍不拔的品质,塑造高尚的人格,关系一个人的一生。

语文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也是相互促进的。因此教师要不断思考和改进,立足课堂,开拓课外,有效使用多媒体手段,为语文教学锦上添花。

三、多媒体应用的误区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呈现出一派新气象。但是,如果运用得不恰当,也会使教学走入误区,造成负面的影响。

1.照搬照抄或过度投入

一堂精彩纷呈的课需要教师在台下的艰辛付出,一个精品课件的制作要花费教师的大量时间和精力,不但要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中大量浏览和精心筛选,还需高超的制作技术。有些教师图省事,在网上下载课件,然后不加修改地拿到课堂去用。没有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研究,只是生搬硬套别人的思路,怎能上出一节好课呢?

有些教师则走入了另一种极端,过分强调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坚持”堂堂都用多媒体,从而每天忙于制作课件,导致阅读专业书籍和研究业务的时间越来越少。久而久之,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必然下降,本末倒置。

2.流于形式,忽略效果

有些教师未能把握好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的地位,而把它作为一种时尚来炫耀,整节课不停地摆弄机器,秀技术。课件复杂,五花八门,让学生如坠雾里。盲目追求课堂大容量导致知识点零碎不堪,表面热闹非凡,实则效率低下,学生所获甚少。这种“电灌式”教学是对多媒体的滥用。多媒体反客为主,成了课堂的主宰,教师沦为了“解说员”和“放映员”。这样的课堂,已经偏离了教育的宗旨,贻害无穷。

3.以图代文,限制想象力

很多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将对文本的理解简单地变成大意的概括、文字的罗列,学生的思考被限制在固定的范围内,本来可以丰富而多彩的见解被教师简单的定论所取代。有时还未品读原文,就出示一系列图片,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削弱了对语言文字的涵咏。长期以来,使学生形成一种惰性思维——只看图不看文,用直观形象代替抽象思维,严重影响了语感和想象力的培养,与语文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驰。

4.预设思路,影响师生互动

多媒体教学的每节课都是由教师提前设计好,课上学生只是按照既定的程序走,教师在一步步引导学生去理解自己设计好的答案,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埋没了一些独特的见解,削弱了学生独立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对于教师来说,过分依赖多媒体,也会使自己的授课艺术和临场发挥能力削弱。

作为语文老师,更具优势以自身道德、情感、人格魅力去感召学生,通过师生对话交流影响学生。而多媒体教学中,“人机对话”缺乏能动的感情沟通,学生听的是音箱里的声音,看的是荧屏上的图象;教师忙着操作机器,播放课件,师生互动受到影响。

多媒体固然强大,却不是万能的。教师富有个性的教学语言、从容优雅的教态、清逸俊秀的板书、令人叹服的课堂机智,都是多媒体替代不了、却对学生影响巨大的。只有把教师个人特色、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总之,多媒体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深刻变革,并逐步建立起新型、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要警惕出现的不良现象,摆正多媒体教学的辅助性地位,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宗旨,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出发,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出发,就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点,为高中语文课堂增光添彩。

俞敏洪励志演讲【第三篇】

关键词 企业 发展 决定因素 管理者 领导者

纵观国内外企业发展历程,企业管理这个名词被提上日程是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规模后,逐步形成的企业形态,在发展过程中有不适应企业环境、社会环境慢慢衰退而退出历史舞台的企业,有的具有强劲的竞争力而独居社会行业舞台,成为行业的佼佼者。我们不难看出有成功、有失败,那么我们需要深思,一个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究竟是什么,值得我们一个发展中的企业深思,尤其是发展了近半个世纪仍然存在于社会的舞台之上,但是社会占有力却一直停滞不前,造成这种原因在哪里?

我们先后从企业的构成因素为出发点探索这个问题并进行探讨。那么构成一个企业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呢,具有50-60年历史的企业,最初是受西方管理经验的影响在企业发展的最初阶段设立了类似西方的非常齐全的部门,主要是按照生产流程建设了各部门,主要有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生产部、技术部、各生产车间、采购部、销售部、售后部、质量管理部、仓库管理部、信息管理等。涉及了经营层面、业务层面、决策层面、执行层面、职工层面等,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矩阵式组织机构。这是这个企业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各部门、各领导者都按照形成的制度体系进行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但是慢慢地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例如机构臃肿、不适合企业的实际需要,工作效率低等;紧接着企业发展的第二阶段慢慢形成,第二阶段是随着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与管理者经验的积累,企业部门得到了优化,合并的合并,取消的取消,更适合于企业实际情况与发展需要,运行起来轻松高效,甩掉了没有用的包袱与程序。这样的运行看似已经非常良好并达到一个比较好的境界,但是一个模式在企业存在久了,久而久之就会被习惯,慢慢地企业又进入一个病态之中,组织机构开始庞大,各项规章制度纵横交错,慢慢地企业就进入一个病态—随机化的病态,这种病态具有两种病理表现一种是民营企业中的独裁式管理。他说了算,他随时可以任意改变任何规章制度,他的话就是原则和规则,因而这种管理属于随机性的管理。另外一种形式,就是发生在国有企业中的行政干预,即政府机构可以任意干预一个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最后导致企业的管理非常的随意化。那么这种随机化的病态究竟取决于什么原因,而治疗这种病态中的企业的良药又是什么呢,通过观察我们暂定为—企业管理者(那只大猫、这个企业的决策者)。

也许有些人不认同这个观点,有些人认为是一个企业的文化、是一个企业的规章制度、是一个企业的组织形态、是一个企业的产品结构,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些企业文化、规章制度、组织形态、企业产品结构的最终决定着还是这个企业的领导者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最终还是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个企业的发展,中国有很好的例子,例如家喻户晓的成功管理者柳传志、俞敏洪、马云等等,都是他们自己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企业的发展。

从中科院国有体制中脱胎而出的柳传志,太了解国有企业蕴藏在体制之后的巨大潜力了。“国有企业如果改造好了,就会由铜变成金子。柳传志先生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在联想打造出了一支出色的人才队伍,使企业不断保持旺盛的发展后劲;这些管理规律不仅在联想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还形成了联想投资业务的核心竞争力,正帮助越来越多的其他企业实现更好发展。

俞敏洪从大街小巷刷广告的个体户,到亿万身家的上市公司老总;从付不起学费无缘出国的可怜虫,到学员遍布美国的“留学教父”……这就是俞敏洪,一个善于在演讲中激励学生的“圆梦大师”,一个没有一点架子、任由员工“开涮”的亿万富豪,一个创业伙伴们骑到他头上却不得不服气的校长…一个经历三次高考、六个记忆犹新的痛苦创业之路,他还是以他坚忍不拔的性格获得了成功。当时他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心态。俞敏洪知道我在聪明上比不过同学,但是俞敏洪有一种能力,就是持续不断地努力。

马云基于对西方文化中以GE为代表的事业部制的推崇,对公司内部的管理体制进行了不断的实践调整,马云提出的事业群概念所表达出的凝聚力,对阿里巴巴整体结构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启动高层轮岗制度为加强集团各业务协同、组织打通和人才流动,而这被看作是马云在中国电商业“帝国”内部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调防”。马云曾表示“一个人不为未来作准备,就很难做好今天,为自己负责才能为别人负责”。在经营之余,马云更着眼于干部制度的建立,干部的成长以及企业文化发展和传承。推行传统文化哲学,马云还热衷太极拳,并从太极文化中悟出了许多企业经营思路。马云认为,“阴和阳,物极必反,什么时候该收,什么时候该放,什么时候该化,什么时候该聚,这些东西跟企业管理是一模一样的”。

由以上三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柳传志注重企业的改革、注重人才;俞敏洪具有坚忍不拔的精神、抓住了机遇;马云具有独创的企业文化,所以一个企业管理真正的成功与否以及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取决于一个优秀卓越的领导者。

那么我们这个随机性病态中的企业,一个大中型的历史悠久的发展中企业,他在转型过程中,一定要选定一位优秀的企业领导者,选定一个有远见、有魄力、有毅力能与社会经济发展浪潮接轨的领导者,这样才能够带领企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企业才有生存的空间,才能够在历史的舞台中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

[1]郎宏文,舒喆醒,袁峰。企业管理学。科学出版社,第1版。2009年2月1日。

[2]黄津孚。现代企业管理原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第6版。2011年9月1日。

[3]林光。企业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第1版。2011年6月1日。

[4]金错刀。马云管理日志(修订版).浙江大学出版社,第1版。2013年5月1日。

[5]林军。柳传志管理日志(全新修订版).浙江大学出版社,第1版。2013年4月25日。

俞敏洪励志演讲【第四篇】

心理学家认为:“幸福,就是看到自己把所有的潜能,由自己内心里抒发出来。”

法国女作家乔治・桑说:“生活中唯一的幸福就是爱与被爱。”

英国大儒生约翰生曾说:“希望本身是一种幸福,也许是这个世界所能提供的主要幸福。”

幸福,在生活中俯首可拾,却又乍隐乍现,难以捕捉,难以描绘。幸福为何物?在生活中,幸福各有其道,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有不同的幸福。

今天,《哲思》和你一起寻找幸福,体味幸福……

幸福的味道

有一个人,他生前善良且热心助人,所以在他死后,升上天堂,做了天使,他当了天使后仍时常到凡间帮助人,希望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一日,天使遇见一个农夫,农夫烦恼地对天使说:“我家的水牛刚死了,没它帮忙耕田,那我怎能下田作业呢?”于是天使赐他一只健壮的水牛,农夫很高兴,天使在他身上感受到了幸福的味道。

又一日,天使遇见一个男人,他非常沮丧地对天使说:“我的钱被骗光了,没盘缠回乡。”于是,天使给他银两做路费,男人很高兴,天使在他身上感受到了幸福的味道。

再一日,他遇见一个诗人,诗人年轻、英俊、有才华且富有,妻子貌美而温柔,但他却过得不快活。诗人对天使说:“我什么都有,只欠一样东西,是幸福。”这下把天使难倒了。天使想了想,说:“我明白了。”然后天使拿走诗人的才华,毁去他的容貌,夺去他的财产。

一个月后,天使再回到诗人的身边,他那时饿得半死,衣衫褴褛地搂着妻子不住地向天使道谢,因为他知道什么是幸福了。

幸福有时就在人们身边,只是人们没有觉察,也不懂得珍惜,只有失去了才觉得可贵。(莫桑)

奋斗着是幸福的

1

罗永浩做过一个演讲,叫《我的奋斗》。其中,有一个他早年在新东方学习英语的故事。

他们学习的地方,在北京附近的一个山上。很多人像疯子一样拼命地背单词。他经常在晚上两点离去的时候,还有很多人在坚持。

有一晚,他决心要拿第一。他坚持到了4点钟。实在是不行了,打了一个小盹。醒过来时看见有两个人在向他比着“V”的手势。他知道,这些人在早上的7点钟仍然会按时出现在教室的课堂上。他知道自己为何要这样玩命:他讨厌英语,他也讨厌老师。可是,为了今后要当一个新东方的老师,为了奔向新东方的百万年薪,他别无选择。

上课时几百个人拥挤在一个教室里上课,持续的高温和睡眠不足,几乎大半的学生都用纸堵着一个流鼻血的鼻孔。而罗永浩的两个鼻孔都堵上了。罗永浩决定把自己关起来背单词。他自己想了个约束自己的办法:去垃圾收购站买了一百多斤的励志书,放在门口。

如果有朋友打电话约他出去玩,他一旦按捺不住,走到门口时随手拿起一本来翻到其中一页,就会看到类似这样的句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他赶紧跑到厕所里冲凉水,然后,照着镜子,给自己两个耳光。把自己能外出见人的衣服都扔掉,又重新拿起书开始背单词,就这样反复跟自己的懒惰和妥协做斗争。

一年过去了,罗永浩终于脱胎换骨,他写了万言自荐书给新东方的俞敏洪。他去新东方试讲了两次。俞敏洪觉得他口才太差,根本不适合当老师。在最后一次试讲中,他终于放开了自己。从此他在新东方开始了自己的英语教师生涯。那年,他已经将近30岁了。5年后,他终于成为了新东方年薪最高的老师。

2

关于罗永浩在新东方学习的那段艰苦卓绝,还可以从另外一个人的眼睛里看到。

《赢在中国》的主持人王利芬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文字:在做《赢在中国》之前,我曾看过一个关于俞敏洪的电视片,说的是他在创办新东方初期,一个十分炎热的夏天,他每天上10节课。由于上课条件简陋,没有空调,教室里奇热难熬。学生是一边不停地擦汗一边上课,由于持续十多天的高温,俞敏洪担心学生会中暑,就拿一些冰块让学生们用毛巾包起来放在额头上降温。这样的情形持续了十多天,他非常着急,一天下午,天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他冲出教室嘴里喊着“我的学生有救了”,然后在院子里号啕大哭。

后来,王利芬在节目的主题歌《在路上》写下了这样的一句歌词:路上的辛酸已融进我的眼睛……

3

老鸟的朋友开了一家IT培训公司,请老鸟给学生们做一些职业生涯建议的讲座。老鸟讲了一些专业上读书的意见,然后,跟大家说:绝大多数人,绝大多数时候,人都只能靠自己。

他说:你没什么好的家庭背景,你没遇到什么贵人,你也没读什么好学校,这些都不碍事。关键是,你决心要走哪条路,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准备怎样对自己的懒惰下黑手。

老鸟说:当年,我去深圳找工作,白天在人才市场里投简历,晚上,就睡在附近的草坪里。那时,有很多我们这样的人,虽然仍然在生活中挣扎,但从来没怀疑过自己可以挺不下去。直到今天也是如此。

老鸟说:想想自己一天用多少时间来工作,用多少时间来学习,用多少时间在网络上游荡,用多少时间来抱怨。如果你从来都没有压榨过自己,那就什么都别说了。

老鸟给学生的建议是,有空去看一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老鸟也给大家讲了罗永浩、俞敏洪他们的故事。他们面对的困境,本质上是如出一辙的。

老鸟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境。那种心灵的困境。每个人也都有追求成功和幸福的权力。但是,可没人说你一定会得到它。

生活告诉我们,一个人总是要在付出必须的努力之后,才能收获到一点点的幸福。

生活的路就是勇敢向前走,依靠自己的梦想、信念、勤奋和坚持,只有这样,你才有机会在走的过程中,自我证明,找到你想要的幸福。(铂程斋)

幸福,会来敲门

一位在港的大陆学生,因为学业的压力、前途的渺茫等诸多原因,选择了自杀。在讨论和反思的潮流中,有一位毕业生在校内网匿名发表了自己的故事。他说,自己当年在学校也曾经面临绝境,一文不名。他选择了做“乞丐学生”,坚持着念完了课程。回忆的一些情节让我印象深刻,比如,平时偷偷住电梯间蓬头垢面如乞丐;实在很饿,学校举办餐会时默默进场埋头大吃。

“ii者易折,皎皎者易污。”能够从内地高校到香港读书的学子,都是一些很优秀的年轻人。不知道曾经高居象牙塔的书生,怎样狠下心,咬牙面对那一个天渊般的落差,以及旁人的目光和议论。

说到这里,很像一个励志故事。但是这种励志故事从来就不缺乏感动人的力量,因为虽然光明的尾巴不是人人都能够拥有,但是人人都有梦想,面对实现过程中的困难,其奋斗或者说挣扎,却常常和平凡如你我的人们相遇。

《当幸福来敲门》就是一样感动我的电影。黑人克里斯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医疗器械推销员,妻子忍受不了经济上的压力离开了他,留下5岁的儿子克里斯托夫和他相依为命。克里斯银行账户里只剩下21块钱,因为没钱付房租,他和儿子被撵出了公寓。费尽周折,克里斯赢得了在一家著名股票投资公司实习的机会,但是实习期间没有薪水,而且最终只有一人可以成功进入公司。

学妹曾经告诉我一个故事,让我每次想到都觉得莫名恐怖。她说,她硕士毕业去广东求职,一个中学要招几个老师,结果南来北往的硕士博士挤了快有一个礼堂。可想而知,竞争有多么残酷。看来,中外求职者都面临着同样的挑战。但是克里斯和许多“80后”的大学毕业生不同,他更加坚韧:为了节省时间,上班时候不喝水,以避免上厕所。以疯狂的速度给客户打电话,打完一个,直接按挂机键就拨下一个电话。白天,克里斯忍受着一次又一次被拒绝的失望,带着微笑在公司和客户之间穿梭。回家,则要带着儿子穿过污秽的街道,忍受房东的咆哮。

终于,交不起房租的父子俩流落街头。克里斯和儿子在午夜地铁里相对无言,儿子不能理解为什么不能回家住,爸爸却开始玩游戏:“我们通过时光机,到达古代了!”儿子立刻兴奋地配合起来,环顾左右。父子俩在“恐龙”的追杀下,逃到了一个“山洞”里,“山洞”其实是一间男厕所。克里斯搂着熟睡的儿子,坐靠在厕所的墙面。午夜的灯光很惨白,这个消瘦的营养不良的父亲,默默地流下了泪水。

父子俩依旧为了幸福到来而努力。他们开始住收容所,而面对有限的床位,这个奔跑起来像猎豹一样的人,有时候得把草原上的爆发力运用到打架上面来。儿子在简陋的收容所床上睡着了,父亲还在埋头修理推销的医疗器械,或者翻那本厚厚的笔试全书。

钱包磨损得厉害,而且太瘪了。卖血。鲜血在塑料袋里面渗开,那是一个男人所能奉献的最后。拿着卖血的钱,克里斯仍然去买电子元件。一点点的希望,都要去坚持。

对于父母,最心酸的就是子女的一点可怜的愿望都得不到满足。克里斯托夫的唯一玩偶―“美国英雄”,在一次挤车的过程中掉到了地上。5岁的男孩悲伤欲绝,克里斯坚硬的表情下读出的是面对困难的凶狠和惨痛。但是,无论多么深切的无望,都并没摧毁父子间的亲情与他们的信念,他们相信幸福总会落到自己的身上。“你是个好爸爸”,克里斯托夫跟着爸爸四处流浪,可是孩子的心灵,衡量的砝码和天使是一样的。

克里斯最终成为了投资公司的员工,看似冷漠的白人老板们,此时显出他们的些微温情。他忍住了泪水,颤抖着拿起自己的物品,走入了茫茫人海。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间,克里斯举起手,为自己鼓掌,那无声的,一下下重重的掌声,是在为自己喝彩。其实,克里斯托夫的“美国英雄”并没有失落。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美国梦”: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幸福,会来敲门。很多人往往会关注对于梦想的树立,而往往忽略过程的艰辛。特别是,当面对一个看似无望的现实的时候,有多少人会坚持,而多少人会放弃呢?生活总是在不断地修正,并且提醒我们,顺应大潮的人总是较有可能抵达成功的彼岸。可是,确实是有些人,愿意逆流而上。我相信,这是导演对于逆行者的一点鼓励。

那个香港的匿名毕业生后来博士毕业,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有了漂亮的妻子和可爱的孩子。这个强人在帖子里说,有什么坚持不下来的呢?只要有梦想……我看到这句话时,像是听到了幸福在敲门的笃笃声。(ida)

转弯遇见幸福

幸福是上苍赐给我们的礼物。生活中幸福的瞬间与场景,人人可以感受得到:

晚饭后,与爱的人牵手散步,讲着不相干的笑话。

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照在老人的苍苍白发上,两个老人搀扶着买菜归来,时间见证了他们半个世纪的爱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恋爱中的女孩子,约会回家的路上,回味男朋友顽皮的动作与样子,笑从心里浮到脸上,见有路人,赶紧绷住。

第一次听到孩子牙牙学语,叫“爸爸妈妈”。

下班了,三两好友聚在一起,喝酒吹牛,互相揭露对方的“糗事”,完了再打几圈麻将。

接到客户通知,经过激烈的竞标,你们公司中标了。你长时间的努力终于有了不错的结果。

周日早上不用定闹钟,大睡特睡到自然睁开眼睛。

在肯德基,父母看着孩子一边大啃鸡腿,一边兴奋地说这说那,摆手叫他赶紧吃,吃完再听他说。

突然下雨,丈夫打手机说送伞给你。

家人团聚,听老人说你小时候的调皮事。

静夜读书,有所得,拍腿叫绝!

佛者河中放生,看着鱼儿摆着尾巴游去,心中欣喜,今天又救众生一命。

产品终于测试成功!

看设计稿,选材料,把新房子布置成了想象中的模样。

心无挂碍,旅游度假。

病中听到好友打来电话关心询问,还有人在床头给你喂药。

提升幸福的八种方法

1.快乐记事簿

记下每天的快乐心情,留住生活中美好的时光,不将坏情绪留到明天。

2.找寻最新资讯

每日利用一小时的时间,打开电脑浏览喜欢的网站,在你吸取无边的知识之余,又可享受比别人早一步发现新知的乐趣。

3.日行一善

不论是扶老婆婆过马路,还是帮同事们一点点小忙,或是帮陌生人指路,都算是好事,这会使你一整天都拥有一个快乐的好心情。

4.不同主题的日子

依照你喜欢的方式,为自己精心计划一星期的特定日子,譬如打球日、逛街日、约会日、学习日、野餐日,积极快乐地享受每一天。

5.梦想剪贴图

将理想、目标视觉化,以图片的方式,剪贴在大卡纸上,有空就拿出来欣赏,图片看多了,可以刺激我们努力地去达成某个目标,让你早日享受梦想成真的满足感。

6.早起的乐趣

试着培养早起一小时的好习惯,你不但会多了宝贵的宁静时间及充裕的精力,你也一定会爱上那早晨恬静清新的感受。

7.爱情的魔力

经常跟爱侣分享生活上的喜悦、生活中的点滴,在对方沮丧或不开心时给予适当的慰藉与关怀,不但能使彼此之间的爱情更加滋养,且更能激励我们不断向上。

8.兴趣领域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7 897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