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讲话稿/演讲 >

新闻稿格式实用3篇

网友发表时间 936550

【导言】此例“新闻稿格式实用3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新闻稿格式1

一、突出新闻,营造视觉强势

报纸是新闻纸,即不但要把新闻及时采编出来,还要善于根据新闻质的强弱、报道力度的深浅、价值的大小合理有序地编排到版面上来,让读者在第一眼就能捕捉到重大新闻。报纸版面视觉强势的处理,就成了当今主流报纸在版面上必须首先处理和解决的问题。那么现代报纸是如何在版面上营造视觉强势呢?

构建视觉中心。所谓视觉中心就是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敏感区域,这个区域具体在什么位置,大小强弱如何,需要版面设计者匠心独运。从稿件而言,能成为视觉中心的或是重点宣传、或是重大新闻,它们不但能满足读者的阅读欲望,还能激活整个版面,内容上需要组版者突出处理。从版面而言,视觉中心位置在头版宜在版心周围位置;而那些在报摊上出售的报纸,视觉中心在头版的位置宜在头条附近;其他各版,视觉中心可根据整版的稿件综合处理,但也不宜放在太低、太高的位置。从构成而言,视觉中心既可单篇加粗线框构成,也可由文章、图片、图表、资料、导语、底纹色等加粗线构成,但前者的效果显然没有后者更加突出。视觉中心在版面上的作用就是提升新闻质,强化新闻视觉冲击力,起到激活稿件、激活版面的作用。一个版的视觉中心也不一定就是一个,它可以由一个最主要视觉中心和若干个次中心共同组成版面语言强势,它们之间一定要主次分明,不能喧宾夺主。在报纸的头版,导读类专栏也是一个视觉中心,对它们的要求是标题要精炼,图文并茂。

强化图片功能。新闻图片和稿件的区别在于前者简单明了,在版面上既美观,又有冲击力。同样的新闻事实,用图片比用稿件更能有效而简捷地揭示内容主旨。读者看图、读图,还可以产生与图中人物景观进行“对话与交流”的心理,增强了报道的人文情感,产生阅读亲和力。新闻图片视觉效果就在于它能产生“一图胜千言”的版面冲击力,其功能价值是无法用稿件所取代的。所以,现代的报纸版面中都十分重视图片的作用。安徽日报明确提出了“以图片带版面”、“以图片带新闻”、“坚持图片优先”的办报理念,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凸显标题价值。标题在版面上的视觉效果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其字体、字号的变化。现代流行版式对此都进行单一的、格式化的处理,且比较纯熟;另一个方面,即是标题的文字内容已构成的视觉感染力、冲击力,让人不得不看其内容。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标题属于内容的一部分,不属于版面的形式语言,但对于新闻质而言,好的标题在版面上起到“点睛”的作用,而且能一下子抓住读者。所以从版面的视觉优化规律而言,标题的冲击力不亚于新闻内容本身。精辟凝练、一语破的的标题醒目诱人,对新闻的传播影响和效果起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现代版面优化其视觉效果时,对标题的处理也就非常讲究。安徽日报在改版创新中也提出了“以标题带版面,以标题带内容”的办报理念,并且给图片做标题,在全国形成独家。图片加上标题后,它的新闻主旨更一目了然,内容更鲜活了,整个版面也因此而活起来、动起来,其视觉效果非同凡响。

二、追求简约,打造视觉愉悦

“简约”成了现代主流报纸视觉构成的又一流行特色,简约的目的是让受众对版面乃至报纸整体风格感到轻松舒心,真正的目的是方便阅读:为读者设置最佳的阅读通道,减轻阅读时生理与心理压力,符合读者视觉转动的生理规律,从而真正做到轻松阅读、愉悦阅读。为此,组版者通常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达到视觉优化,追求简约效果。

模块的版式。模块版式的最大优点就是简约。它们矩形排列,文章与文章之间自然分割,无需线条装饰,相同或相近的稿件可以上下左右编排在一起,不但编排时撤换稿件十分便捷,而且更加方便阅读。同时由同类稿件或相关稿件比邻组合成更大的模块,在版面上形成有效的视觉冲击,起到1+1>2的效果。

横排的格式。与模块版式相同,版面标题与文字的横排可以使整个版面风格简约划一,在大气端庄、平衡稳定之中给人一种静谧的美。在阅读效果上,横排同样给读者带来方便舒心。

装饰从简。翻开现在的主流报纸,它们在装饰上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报纸可谓有天壤之别。当时的报纸为了给人以“美”,大量地使用了各种类型的花边、底纹、字号和色彩,把版面挤得满满的,再加上各种变来变去的字体,给人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很容易产生阅读疲劳。当代报纸的流行版式很难看到这种繁琐的装饰,即使是色彩也慎之又慎,除了照片用色彩之外,在标题、底纹上很少用各种各样的颜色,基本上是单一而稳定的黑色字体。去掉繁琐的装饰,留下更多的空间,增加了版面的容量,也可使读者在内容阅读与版面的空白之间透出气来,做到轻松阅读。从视觉效果上,有分寸地留白,不但不会弱化文章的新闻质,反而使视觉聚焦更加集中,强化了视觉效果。

三、整合版面,提升视觉美感

无论是营造视觉强势,还是追求版面简约,其在版面上的形成多是单方面的元素。要使整个版面,甚至整张报纸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要把这些单位元素进行整合,提升其综合的视觉美感。大体来说在整合过程中需把握如下几点。

结构开合有度。黑格尔说:“在较大幅的构图里,最好的办法是整体划分为若干容易认出的部分,而同时也不使它们显得零散。”版面设计也如此。在一块版面的设计中,必须把版面元素从新闻要素、视觉力度、数量组合、物理因素等方面考虑,使它们在版面中体现着对比、平衡、统一、节奏、动感的原则。对视觉中心的处理须强势出击,但也要根据版面的文图综合统筹,做到中心突出,版面有序,各版面元素之间优势互补,相互和谐,达到视觉上的均衡美。图片对版面的视觉强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其处理也得掌握分寸,既要根据图片的新闻质量决定图片的位置及其大小,又要根据版面的要求进行统一安排,做到恰如其分,所谓“大一寸过肥,少一分过瘦”。由于图片的“表情”是直接的,在版面上既要和周围稿件气氛相协调,又要和整个版面气氛相一致。图片之间的结构、气氛与情感也要和谐互补。

风格整齐划一。就一张报纸而言,要打造成精品,树立其品牌形象,无论它是分成ABC数叠,还是按版序一气排下去,都要在各版之间保持相统一的风格,对各版的设计包装统一处理,实现报纸版面的整体优化,提升报纸品牌的整体形象。从字体字号,到报头报尾、留白布线等,都作了统一而具体的要求,使整个报纸的风格保持一致,符合主流大报版面设计创新的发展趋势。

版面生动流畅。要使版面生动流畅,在组版时,就要对整个版面的稿件、图片、栏目、背景资料等有通盘的计划,既要把重点稿件组合成强有力的视觉中心,又不可忽视一般稿件在版面上的作用,更要重视单幅图片对版面的“激活”作用,按照新闻宣传的要求和稿件新闻质的大小来划分它们的区域位置。一旦稿件版面模块确定,就需要充分运用版面语言元素的功能,增加版面的“表情”,使其活跃起来、流畅起来。

四、存同求变,打造视觉“独家”

当今报纸的改革改版可谓一浪高过一浪,但综观全国报纸,大多在改版之中人云亦云,雷同化的形式特征太多,富有个性魅力的“独家视觉”版面不多。所以在报业改版创新中,既要把握好视觉优化规律的相同之处――共性,更要善于求变,打造好“独家”版面视觉效果。

现代的理念。当今报业的竞争其实是办报理念的竞争,把握现代报业理念及其趋势,就能使报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办报理念从抓新闻到策划、从写新闻到编稿件、从抓管理到促效益等都是系统的。就现代报业的视觉设计理念而言,它要求设计者把握现代平面媒体的视觉设计理念,并前瞻性地创新引领,那么无论是对平时的版面设计,还是新一轮改版创新,都能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突破,使自己的“版面视觉”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独家风格”也就自然形成。

“独家”风格。把握了现代平面媒体的视觉理念,只是把握了它们的共性,但事物的发展不仅要有共性,更要有个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事物的个性有多大,就意味着它的发展潜力有多大。就报纸这种传媒而言,“个性不仅表现为内容的独特性,也表现为形式的独特性。版面个性正是报纸内在个性的外在表现,人们浏览报纸版面,在看到形式上的独特性的同时,也感受到内容的独特性”。(郑兴东等《报纸编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P196)所以在版面的视觉优化上,更要注意在把握共性的基础上,凸显个性,让个性魅力更加张扬。那些让人爱不释手的报纸,无不以其个性魅力而深受读者认同、共鸣,如《人民日报》以庄严凝重的风格、清晰有序的编排、突出鲜明的图片和总结全局的气魄而让人震撼;《中国青年报》以其活泼的版面、抢眼的标题、大幅的图片形成冲击力;《南方日报》以其清纯简洁的版面、精确细致的设计、挺拔大气的视觉在业界独树一帜。反之,那些在竞争与改版中人云亦云的版面设计,则迷失了自我,丧失了个性,其品牌形象也在受众中大打折扣。鉴于此,安徽日报在新一轮改版创新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把“安徽日报打造成全国一流的皖派风格大报”,为报业发展找准了方向。在实战中,个性特征屡屡展现,“独家”风格日益成熟:打造视觉中心,以图片带版面、以标题带新闻,甚至连图片也做标题……从而形成了“厚重大气、鲜活精致、图文互动、多样统一”的“皖派”风格,引起新闻界的关注,报纸品牌形象和潜力得到了有力的提升。

五、冷静把握,力戒视觉失误

在创新过程中,版面的优化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各大报纸都把版面的改革作为第一切口、第一眼球效应强化,恰当的版面创新与视觉美化,顷刻给人眼前一亮、为之一震的感觉。但在内容和形式美中,内容始终是主要的、是核心的,对形式起着支配作用,现代报纸的视觉优化务必始终遵循这一原则,冷静把握,不能过分夸大形式美,以形式美取代内容,使版面设计走入主题。在实践中,应力戒以下两种设计失误。

泡沫版面。视觉设计首先强调的是给人带来感官刺激,以这种刺激来引起读者的注意,进而阅读,产生共鸣,但是一旦这种刺激盲目了,被人为地不实地放大了,那么就会导致“泡沫版面”的产生。“泡沫版面”的特点是版式元素过度夸张,形式与内容不相称,整个版面只是一些以“大”为标志的“抢眼”标题、字体,因此,加上装饰性设计,给人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既浪费读者的阅读时间,又浪费版面资源。

新闻质的错位。对于新闻视觉设计,无论是原图,还是原题,所选择的图式都是以其新闻质的大小强弱来决定其“厚度”。但是在版面视觉设计的实践中,有时为了追求其视觉效果,只会对那些容易给人带来感官刺激的文稿或图片加以“做厚做重”,而把那些有嚼头、有力度的报道弱化处理,使新闻的视觉效果与其真实的新闻发生错位。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上3篇新闻稿格式就是山草香小编为您分享的新闻稿格式模板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

新闻稿模板2

报纸的版面,简单地说,就是一份新闻纸的脸面。当阅读者每天第一眼见到报纸时,最先看到的不是展现新闻内容的细节文字,而是重点表达新闻特征的主题版式。笔者曾对武汉城区20个人流量相对集中的报摊进行调查,发现每天早上早餐之后、上班之前的时段是报纸零售的高峰时段,约占全天报纸零售量的85%。在这个时段购买报纸的人群中,约有9成以上是习惯性的报刊消费者,他们浏览和选择购买报纸的时间平均不到10秒钟。

与报刊固定订户不同,这些临时购买报纸的消费者在阅读习惯上存在着不确定性,他们往往会在同质化的报纸中进行选择或交换阅读。因此,经常出现今天这张报纸卖得好,明天那张报纸有销路的情况。这种不确定性消费在新闻报道差异化明显时,表现为读者对新闻内容的个性化选择。然而在新闻报道同质化、可预见性明显时,版式语言对消费者决定是否购买报纸的影响比重增大,新闻内容同质化越集中、可预见性越强时,版面语言的作用力就越大,表现在消费市场上,两者之间呈正比关系。

根据美国学者梅尔文?德弗勒提出的“媒介依赖理论”,媒介系统、社会系统与受众系统三者间存在着互动依存的关系。社会失序、冲突与变迁的程度越复杂,大众媒体在社会中发挥的功能则越多,人们对媒体的依赖也就越深,这时从各种媒体上寻求信息的受众人群就会扩大。受众对媒体的依赖程度,往往伴随着重大新闻事件的出现而增强。在报纸消费市场上,这个阶段最容易出现读者阅读比较和读者消费习惯的转移,当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重新选择对媒体的依赖时,就标志着媒体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在当前信息传播相对畅通的环境下,大多数媒体在重大新闻事件出现时,很难获得区别于同行的垄断性新闻资源。对于报纸来说,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在信息容量和时效性上均不如网络媒体迅捷。同城媒体在重大新闻事件和新闻同质化环境中的表现,直接影响受众对媒体的认同感和消费力。

重大新闻事件持续性充盈传媒,各大报纸从公开共享的新闻资源中进行新闻操作,不得不面对同质化的问题。当新闻资源和新闻内容突破受限时,版面语言的功能作用就得以体现。报业的新闻竞争由以往的内容为重点,转向为内容与形式的并重,报纸版面创新成为新闻竞争的新热点。

在快餐式的信息消费模式中,报纸版面在视觉冲击上的表现力、在大众情绪控制上的直观性,影响着报纸在市场阅读消费中的竞争力。在迎接北京奥运的时候,报纸版面创新在读者和市场消费中的作用力持续增强。当奥运火炬传递到武汉时,长江日报推出“火炬报”,通过非常规版面设计,将卷起的报纸做成火炬状,当天报纸销量大增,不少市民用卷起的“火炬报”来传递浓浓的奥运激情。新闻事件通过情绪细节被放大,图像和版式被重点包装和张扬。

二、速读消费下形成的模块版式和模板倾向

什么样的报纸版面才是好版面,这是当前各报纸在新闻实务中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话题。在当前报纸版式的革新中,好版面的评价标准大多出于两种角度,一个是从审美角度分析,要求报纸版面要具备美的要素,结构清晰、布局合理、色彩鲜明、虚实得当等等;另一个从服务角度分析,要求报纸版面以便于读者阅读为基点,逻辑清楚、视点集中等等。

在报业新闻生产的流程中,版式设计是新闻采编之后、报纸印刷之前的中介环节。一方面,为应对网络新闻的竞争,最大化地追求新闻的时效性,各报纷纷延迟当天截稿时间;另一方面,为第一时间抢占报摊零售市场,各报又力争缩短新闻生产周期,提前开印。来自两头的压力,让处于中间环节的版式设计必须达到高速高效的生产效率。

在读者新闻消费的行为方式上,伴随着信息多元化的出现,速读消费已成为当前新闻消费的主导模式。速读消费对报纸版面的基本要求就是标题清晰、结构简明,阅读流畅。为此,版面设计操作流程要加快,设计理念要简明,兼顾审美功能和阅读服务,促使了报纸版面从传统版式向模块版式的迅速转型。

模块版式指多个矩形板块构成一张报纸版面,这些矩形板块是单个的新闻报道、新闻图片单元。这些单元可以通过主题安排进行合并和切分,形成独立而又有机的整体。

对受众而言,模块版式首先是方便阅读,适应速读消费方式对新闻生产提出的厚题薄文的要求,强调了视觉冲击力和版面语言的情绪表达。模块版式能让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信息的主旨,迅速判断信息是否能解决自己的需求,进而展开深入阅读时,能目标准确。模块版式释放了新闻照片的魅力,现在遇到重大新闻,将照片放至4栏,甚至是通版的情况都屡见不鲜。大图片大标题,模块版式解决了传统穿插套拼版式中常常遇到的图文排斥、互相挤压的弊端,不仅做到形式上的美,而且实现了阅读上的便利、视觉上的享受。

对业者而言,模块版式便于稿件的集纳和切分,相对于穿插套拼的“九曲桥”、“十八盘”等传统版式,在操作上更快捷,在版面主题表达上,模块版式对头条的重点包装,对动态新闻快讯的集纳都非常容易实现,阅读起来主次分明,一目十行、尽收眼底。

由模块版式进而演变而来的版式模板,则是当前报纸版面创新模板化倾向的体现。版式模板可以形象地理解成“版式魔方”,每个版面都由多个矩形的“板模单元”自由堆砌而成,具体形式是通过电脑照排软件将版面划分为多个正方形状,根据新闻的长度或图片的尺寸进行自由拼接组合,配合事先预设的主题色块和常用线条进行切分,自由组合又灵活机动。“版式魔方”的运用,可以保证整张报纸的各个新闻、副刊、广告版面在版式设计风格上的协调统一,做到基调一致,合而不同。采取“版式魔方”进行电脑编排,编辑可以提前设定版面的基本风格和色块线条,然后根据每天新闻稿件和新闻图片的具体要求,在预设版面中进行单元方块的替换和微调,既能坚持版面风格的连贯性,又能提高电子排版的效率,缩短操作时间,为提前照排印刷争取时间。在当前新闻生产实践中,这种“版式魔方”因其灵活的编排属性、提前预设的功能,更加适应电脑排版,且多快好省,被广大版面编辑所认同使用。

三、版面设计模板化倾向诱发的新闻误操作

模块版式符合当前新闻纸的消费定位及审美潮流,有着区别于传统版面的诸多优点。然而,版面设计模板化后,因其版式结构单元的相对固定,对标题要求的单一性,在版面编辑过程中,为迎合模块版式的排版要求,会出现一些形而上学,损害新闻价值的误操作。

首先是模块版式要求厚题薄文,板块长宽比例受限,导致标题字数受限。模块版式的突出特征表现在矩阵和标题上,为了让标题醒目,能够达到吸引眼球和统贯全文的效果,模块版式多采取单行题或双行题模式。相对三行题、多行题、对仗题等传统标题模式,单行标题所占版面空间较少、字体字号突显,在整体版面中容易形成统一风格。同时,浓缩的标题对编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辑眼光有穿透力,有能够洞察稿件的“新闻眼”,才能在有限的字数范围内把最具新闻价值的内容体现在标题上。在模块版式中,为节省字数,常常出现标题语法格式单一,多为简单的“主谓宾”结构,平铺直叙、白话为题,缺少了画龙点睛、“文好题一半”的效果,标题的功能大打折扣。比如某报教育新闻在报道高校招生政策时,一个整版共有7条消息,其中标题均为《我省出台××招生政策》《我省制定××招生规则》等直叙式结构,没有挖掘新闻内容中的“新闻眼”。更有甚者,标题所揭示或评价的新闻内容在新闻正文里不落实,常常表现为制作标题时因节省字数导致标题做得太宽泛,“打造”、“不容”等模糊动词频频出现。如《我市打造生态旅游新区》《地产白菜打造菜市精品》《青少年网瘾不容忽视》《商铺防火现状不容乐观》等等,题文脱节,题大于文、题小于文、概括不当的情况在模块版面中可谓屡见不鲜,因标题不当引发的新闻报道纠纷也越来越多。

其次是模块版式结构单元固定,为保持版面的条块分割,编辑在仓促之间强行删文,出现了形式大于内容的误区。为了配合模块版式的形成,删稿成了编辑迅速完成版面编排的“捷径”。在传统版式中,穿插套拼可以把1篇长文在“九曲十八弯”中顺栏走完。模块版式讲究的是板块完整,同时也限定了空间,要在一个完整而且有限的空间内摆下一个稿件,不可避免地遇到稿件删节的问题。在编辑过程中,能将稿件删短且不影响事件表述、主题大意,不仅能使版面多容纳一些稿件,增加版面的信息量,而且也便于读者在单位空间内迅速完成阅读,皆大欢喜。然而,在模块版式中,很多时候编辑遇到的删稿都是因为板块位置的局限而导致强行删文。这种因为形式局限导致的不不得已而为之的删稿行为,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编辑行为。强行删稿,往往会出现新闻事件的要素不完整、新闻事件的逻辑关系交待不清,甚至出现歪曲新闻事实的情况。据湖北某城市晚报统计,在该报2008年产生的5起新闻纠纷中,因标题产生歧意造成纠纷的占2例;因编辑强行删稿造成新闻事实争议的有3例。

对报纸而言,内容与形式是相互依存的,恰当的版面形式可以更有效地传播新闻内容,使报纸对读者更具感染力和号召力。但是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中,内容始终是占据主导地位并起到决定作用的。报纸的版式设计应该始终为其新闻内容服务,两者相辅相成才能产生具有公信力的传播效果。

报纸版式设计不是新闻加艺术的简单叠加,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化和装饰,而是建立在视觉艺术、阅读习性、市场规律之上,是对信息传达、视觉承载、阅读过程、整体形象、文化品位的完整设计。在报纸版式设计中,科学内涵包括科学的市场与消费分析,准确的文化、市场定位和设计定位等,这就要求业者在版面创新中,注重读者阅读习惯的比较研究,注重读者视觉心理的调整研究,对读者阅读时间、阅读能力、阅读兴趣和阅读量变化有一个适时恰当的把握。

可以说,报纸版面革新是一个复杂细致的科学分析、判断、决策、实践的过程,而不是媒体情绪的简单宣泄,或是新闻制造者的直觉导入。报纸版式创新是对读者定位、信息内容、视觉传达、受众承载的综合分析,确定科学的、个性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设计思路,避免本末倒置,舍本逐末,致使报纸版面设计出现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而应该做出符合受众需求、满足受众使用的报纸版式革新方案。因此,在新闻同质化竞争中所出现的报纸版式创新热,需要报纸从业人员以理性的态度来面对,用科学的方法来探究,用公众的价值来评判。■

新闻稿模板3

总部位于芝加哥的Narrative Science公司开发了一项可以自动生成新闻稿的电脑系统。这项看起来有可能取代甚至消灭“新闻手工艺人”的技术,是美国西北大学梅迪尔新闻学院的研究项目之一。一些利基新闻提供者也聘请了Narrative Science的这位“机器人记者”为他们的订阅者们提供最新的新闻信息。“机器人记者”如今已经被用于报道部分商业和体育新闻,而且这些文章读起来并不像机器那般冰冷无趣。

身为Narrative Science公司的CTO,Kristian Hammond的小办公室紧挨着公司的程序员和工程师。对于Hammond来说,用电脑系统生成新闻稿件只不过是序幕,他的目标是创造一个由机器主宰的新闻世界。据《连线》杂志报道,在去年一场新闻记者和技术控对话的小型研讨会上,Hammond曾经预言将来99%的新闻稿将会由机器完成。

Hammond在美国犹他州长大,父亲是当地州立大学的教授。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受著名的人工智能专家Roger Schank的影响,从耶鲁大学本科毕业后Hammond开始研究人工智能。在取得了博士学位之后,Hammond供职于芝加哥大学并领导了学校最新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在这个实验室,他发明了一个可以追踪使用者阅读和写作习惯的软件,并依此推荐相应文件。随后,他来到西北大学,成为智能信息实验室的合伙主管。2009年,Hammond和他的同事Larry Birnbaum在梅迪尔学院开设了包括编程和新闻学的课程,鼓励学生发明新的可以将数据转化成新闻故事的系统。几名学生在当时开发出了“机器人记者”最原始的模型——The Stats Monkey。学期末时,Hammond专门举办了一个演示日活动,The Stats Monkey的演示令许多媒体大亨和参与者印象深刻,其中也包括DoubleClick公司(一家在2007年被Google以31亿美金收购的提供网络广告服务的公司)的前高管Stuart Frankel。

在当时,这还只是个可以撰写棒球比赛故事的软件。但是对于想要将这个软件进一步市场化的Hammond来说,基于0和1二进制发展起来的计算系统在将来是否真能写出品质足以与传统专业新闻报道相匹配的文章?机器写出来的文章是否也能在内容上引起人们的兴趣?幸运的是,这些问题在Stuart Frankel看来答案都是肯定的,他认为这样的系统大有商业潜质。因此,2010年,Stuart Frankel, Kristian Hammond和Larry Birnbaum共同成立了Narrative Science公司,专门研究“机器人记者”。

Narrative Science公司开发的系统最大的特点在于,它能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并从某个特定的视角出发来写文章。在体育报道方面,该系统能够充分理解体育竞技过程中的专业术语,所以能根据系统自己的判断对比赛的报道选取侧重点。因此,它不像过去的系统那样单纯地复述事实,而是会给文章加入许多个性化的元素。

《连线》杂志最近详细描述Narrative系统运行的过程。首先,必须有大量高质量的数据积累。这正是体育和财经话题成为了目前最适合这个系统报道的话题的原因所在,体育和财经事件都蕴含丰富的数据信息。以棒球为例,系统可以根据数据计算出某一球队在比赛中获胜的几率,随着比赛开始, “机器人记者”会第一时间关注赛事的进展,并根据发生的具体情况,记录不同变量的数值,再输入这些变量以调整获胜的几率值。

其次,系统中的这些数据必须遵循一些众所周知的规律、规则,比如,体育赛事的一般规则等。因此,Narrative的系统需要为不同的新闻主题制定一系列报道模板。Narrative Science为此聘请了一批专业的记者为他们的系统量身定做了专业的写作模板。根据这些模板,程序员制定相应程序,确保“机器人记者”对数据的正确理解和运用。最后,由于一般新闻信息稿件的结构,特别是体育或者财经类信息会遵循相应的报道逻辑和路径。因此,“机器人记者”可以很容易利用专业记者们准备的写作模板来“构思”文章思路,完成文章的每句话。当然,机器人记者偶尔也会出现错误。但是作为机器,这样的几率是少之又少的。

上述的运行原理,你或许并不陌生。在过去两年间,几乎所有耳熟能详的大型IT公司都可能会富有激情地和你谈起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t)一词,向你兜售基于数据收集、清洗、建模基础上有助于决策分析的种种产品与服务。如今,人们已经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数据化”时代。例如,美国职业棒球联盟曾试图花费数百万美元打造一个赛事实时数据处理系统。而Narrative Science第一代系统得以运作的前提,恰巧是一个可以实时收集各类数据的生态系统。

随着“机器人记者”写出大量体育和财经类新闻稿,许多人开始意识到这个系统不仅仅能提供新闻写作,它还能进行一系列和数据有关的分析写作,“机器人记者”的功能不仅仅止于媒体,需要数据分析和生成报表、仪表板(dashboard)的用户都是它的潜在客户。

Narrative最近的一个客户是一家大型快消品公司,Narrative的“机器人记者”帮这家公司制定每个月的销售报告,分析销售数据,横向对比当地竞争者后对该公司提交接下来的经营策略建议。Narrative如今还在考虑为魔兽世界的各个部分制作个性化的财报。“互联网产生了丰富的数据,Narrative正是一个将数据文字化的公司”,DoubleClick的前CEO David Rosenblatt在接受《连线》杂志采访时,曾表示,“Narrative的生存空间很广阔,新闻写作只是它的一部分”。

但目前就新闻写作的工作而言,较之它的血肉同行,智能系统的写作始终还是一个复制、综合的过程,跟人的思维有本质的区别。根据计算机系统,人们只能得到在各种现成的模板和关键词的基础上加工、模仿而来的新闻稿,不要指望能够获得那些叙事精妙、言辞犀利、观点独特、能够催生阅读的报道。

对于依然处在研发阶段的“机器人记者”来说,还需要不断提高系统的自进化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系统还需要加强对语言的“理解力”和“使用力”。即便如此,Narrative Science的野心依然很大。有人曾经问Hammond,“机器人记者”在接下来20年会不会有机会得到普利策新闻奖?Hammond的回答是:“不,应该是接下来5年。”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7 936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