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反思心得体会范文精编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47587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范文“反思心得体会范文精编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反思心得体会范文1

63处通过党政联席会、职工大会、调度会,认真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学习集团公司总经理王安在公司干部大会上的讲话和集团公司党委书记纪喜来在63处的讲话,学习公司总经理赵中厚在公司机关干部大会上的讲话,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同时制定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贯彻一个要求,即落实集团公司“一限、二提、三转”基本思路;围绕两个重点,即安全、稳定;抓好六项工作,即设限退出、企业改革、基础管理、专业化施工、队伍建设、企业转型。

除了召开各种会议外,该处还在办公楼前、生活区张贴标语、悬挂横幅、更换橱窗,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通过学习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一限、二提、三转”基本思路说到了心坎上,鼓舞士气、提振精神,使全处干部职工有了精气神。“3。28”事故后,许多干部职工不能迅速从事故的阴影中走出来,不知道企业今后往哪走,有的人感到迷茫。但学习了两个讲话后大家心里顿时亮堂起来,感到集团领导站得高、看得远,为矿建企业的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有的职工说,收缩战线后,安全生产的环境会更好、优势能够得到进一步发挥。有的伸出手掌形容说,合拢五指、攥紧拳头,有利于向高端市场冲击。还有的职工说,作为事故单位,能够切身体会到集团公司对矿建施工板块的战略调整,是遏止住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的果断决策,是扭转企业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的需要,我们坚决拥护。

与此同时,为了使全处干部职工迅速从事故阴影中走出来,更加清醒地认识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和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坚决迅速扭转安全生产被动局面,从5月10日起,该处党政以“3。28”事故为反面教材,在全处组织开展的“安全生产大反思”活动拉开帷幕。通过党员大会、科务会、中心组学习、职工大会、座谈会、安全专题组织生活会、安全警示教育、党课等方式,认真学习集团公司总经理王安及公司领导在公司中层干部大会和机关干部大会上的讲话,针对“3。28”事故中暴露的问题,对照岗位职责,深刻查找本单位、本部门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从思想认识、组织机构、生产组织、技术管理、安全监管、业务保安、教育培训、劳动用工、责任落实等方面进行反思,深入查找安全管理中存在的源头性、根本性问题,按照“上下结合、全面整改、务求实效”的总体要求,进行全方位、全覆盖式的安全反思。并利用标语、板报、橱窗等多种形式宣传此次活动的重要意义,营造了浓厚的活动氛围。该处在《开拓者》报、OA平台设立了专刊和专栏,陆续刊发基层各单位班子成员、机关各部室撰写的自查报告。处工会、团委在全处启动了网员、岗员安全联查活动。目前全处已全面掀起“安全生产大反思”活动的热潮。

自我反思总结范文2

关键词:高中物理;试后反思;现状;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4-0036-5

1 问题提出

在每次考试结束后,物理教师们常常积极对考试评价结果进行总结和反馈,对考试系统性、整体性、试卷以及学生总体成绩进行分析,对学生理解能力、实验能力、计算能力等能力现状进行总结,而学生在考试后的自我总结和反思却往往被忽略。对于学生来说,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考试后更重视分数和排名,而忽略了通过考试进行自我总结与反思的过程,致使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盲目性,很难做到举一反三,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导致“会的内容仍然会,不会的内容还不会”,不利于自身物理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甚至会导致学习兴趣的丧失。

因此,如何指导学生做好物理试后的总结和反思,进而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能力是值得广大教师关注和重视的,减少学生存在“题目讲多次仍然不会”“题目错了多次仍然错”的现状,使考真正达到检测学习效果和学习方法、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和查漏补缺的目的。

2 研究方法

本文中,笔者旨在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当前学生在高中物理试后反思效果的现状进行调研,通过问卷调研,得出高中物理试后反思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给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3 研究内容

钟志贤老师在《基于信息技术的反思学习》[1]中根据反思过程中不同的性质与作用,将反思能力分为了:反思意识、反思技能和反思毅力。因此,在本次调研过程中,笔者围绕学生的反思意识、反思技能和反思毅力3个方面进行问卷设计。

本次调研选取某中学高一年级5个班级共计2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于某一次阶段性考试结束之后发放调查问卷,开展调研,依据调研结果,提出改进策略。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共197份,有效率为%。

关于高中学生试后反思意识的调研

在对高中学生物理试后反思意识进行调研时,笔者提出了以下4个问题,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

通过这个问题可以发现,有%的学生在下发试卷后“查看自己的错题,并分析错误原因”,有%的学生选择“比较自己成绩的高低”或“都不太关注”。由此可见,仍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在考试后忽略对自己的反思过程,成绩高低是他们首先关注的问题。

通过以上两个问题可以发现,在考试失败时,有%的学生表示“总是会”或“经常会”进行总结与反思,有%的学生表示“偶尔会”“几乎不会”或“完全不会”进行总结与反思。在考试成功时,有%的学生表示“总是会”或“经常会”认真进行总结与反思,有%的学生表示“偶尔会”“几乎不会”或“完全不会”。由此可见,考试后有一半左右的学生不会在试后进行认真总结和反思,特别是当考试相对成功时,更容易忽略对考试的总结与反思。由此推断,这也是造成学生考试后不会的题仍不会、做错的题仍然错的一个重要原因。

通过对学生认为“考试后自我反思的意义如何”这个问题进行调研,发现仅有%的学生认为“非常有意义”,%的学生认为“有一定意义”或“毫无意义”。正是由于学生对自我反思意义的认识不够充分,导致学生试后反思意识的淡薄。

另一方面,我们也对物理教师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进行调研,如图5、图6所示。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在考试后约有65%的物理教师会经常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并教给学生进行试后反思的能力与方法,然而也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老师往往会忽略这个问题。因此,部分物理教师对试后反思的忽略或指导欠缺也是造成学生试后反思意识和反思技能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通过对高中学生物理试后反思意识的调研,我们发现,考试后有一半左右的学生忽略试后的反思,尤其是在考试成功时,忽略试后反思的情况更为严重,这也是造成部分学生多次重复出错的一个重要原因。学生对试后反思不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试后反思的意义认识不足,从教师引导方面,也可以发现,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教师忽略引导学生进行试后反思以及对学生反思技能与方法的指导。

关于高中学生试后反思技能的调研

如图7、图8、图9、图10、图11所示,笔者对高中学生的试后反思技能进行调研。

在对高中学生试后反思技能中的评价技能进行调研时我们发现,在每次下发试卷后,有%的学生“会立即更正自己的错误”,有%的学生“会与身边的同学讨论试题中自己的错误”,有%的学生“等待教师进行讲评”。由此可见,大部分的学生会通过自己更正或与身边同学讨论的途径认识和分析自己试卷中的错误,能够主动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考试情况进行总结反思。然而,也有%的学生不会进行总结和反思,只是等待教师的讲评。

反思报告3

调 查

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其中,对官员发放250份,收回228份,收回率%;对民众发放250份,收回205份,收回率82%。调查主要结论如下:

特权思想与特权现象严重存在

调查显示,当被问及“你认为官员是否存在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时,几乎被调查的所有官员和民众都认为存在,但在存在的程度上看法各异。在官员方面,%认为“存在,正在逐步得到遏制”,%认为“存在,而且越来越严重”;而在民众中,%认为“存在,而且越来越严重”,%认为“存在,正在逐步得到遏制”。相对而言,官员在这个问题上乐观一些。在被问及“如果有特权您想不想用”时,官员与民众又表现出相同的倾向,%的官员认为“看情况,没有明令禁止的就用,有明令禁止的不用”,%的民众也赞同此选项。只有%和%的官员与民众认为“不想,坚决抵制特权现象”。总体而言,反对态度不够坚决、因势而异的思想,对于减少当前社会存在的特权现象是不利的。如下图所示:

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损害

社会公平正义

个人或集团凭借经济实力、政治地位、公共权力与身份地位而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享有特殊权利和利益,这必然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当被问及“您认为特权思想、特权现象最大的危害是什么”时,大部分官员和民众都认为是“损害社会公平正义”,两者的比例分别达到%和%。此外,在官员方面,19%认为是“危害党和国家政权”,%认为是“破坏党群干群关系”,%认为是“腐蚀党风政风民风”;而在民众方面,%认为是“腐蚀党风政风民风”,%认为是“危害党和国家政权”,%认为是“破坏党群干群关系”。如下图所示:

制度与体制始终是官员和民众最为关注的两个问题

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存在有复杂的原因,在被问及“您认为存在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时,%的官员认为是“体制问题,缺乏监督和制约”,%认为是“反特权的相关制度建设不完善”,%认为是“中国传统官本位思想的影响”;而在民众方面,%认为是“体制问题,缺乏监督和制约”,%认为是“中国传统官本位思想的影响”,%认为是“反特权的相关制度建设不完善”。可见,体制原因被官员和民众普遍认可。但在问及“您认为消除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最关键是什么”时,刚性制度建设得到普遍认可,官民选择“完善与严格落实预防打击特权现象的制度建设”的比例分别为%和%,另分别有%和%认为应该“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可见制度和体制始终是官员和民众最为关注的两个问题,而选择“加强思想教育,增强抵御特权思想的能力”,官民分别只占%和%。如下图所示:中央的八项规定对反对特权

思想和特权现象有一定作用

当被问及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对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是否有用时,绝大部分官员和民众都认为“有一定作用,但治标不治本”,两者的比例分别高达%和74%。认为“很有用,可以有效反对特权”的官员比例为%,而只有%的民众认同此选项。另有%的民众认为“用处不大,不抱有希望”,只有%的官员选择这个选项。可见,中央的八项规定作为一个尚未提升到制度层面的规定,其作用得到充分的认可,但是对于其能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持续性地发挥作用,官员和民众还是存在疑义的。

上述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当前在官员中存在一定的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更加重视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完善并严格落实预防打击特权现象的制度建设。

张朝丽(福建省妇女干部学校)

解读1

反特权四题

游劝荣(湖南省人民检察院)

(一)

我们国家是一个有数千年封建历史的国家,封建制度因其存续时间长而根深蒂固,相应的特权思想源远流长,特权现象也普遍而严重地存在。一次不那么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虽然了封建帝制,但并没有建立起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因而对封建主义的清算也就不够彻底,特权思想以及特权现象自然难以根除。以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封建残余仍然没有马上被“装进棺材”、“埋进坟墓”,仍然遗毒社会,特权思想以及特权现象仍然一有机会就冒将出来。

有意见领袖说过,我们社会上一些人痛恨腐败,其实不是痛恨腐败现象或者腐败分子,而是恨这些能够腐败的岗位上呆着的不是自己或者自己的亲朋好友,也就是说人们恨的不是腐败,而是自己不能腐败。这一说法尽管尖刻了些,却也不无道理。本次问卷中有多达70%的民众和官员都表示,只要有机会,自己也想搞点特权,就是一个印证。

可见,从根本上根除特权思想,消灭特权现象,要从反封建开始,不把“德先生”和“赛先生”请出来,彻底清算封建主义,我们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努力就难以在根本上取得胜利。

(二)

改革开放以前,短缺经济是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物质基础。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之间的矛盾,是我们这个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只要短缺经济的现象尚未消除,这个基本矛盾还存在,那么特权现象就无法根除,特权思想自然就有其滋生的土壤。相反,物质丰富了,人们可以挑肥拣瘦了,自然就难以搞经济方面的特权了。比如过去装电话难,装一个电话成为大特权,让人羡慕、眼红,现在只要打一个电话,电信企业就上门服务,还赠送电话线、电话机,甚至话费。在这个领域里,特权现象不复存在,特权思想自然就不见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不仅是我们这个初级阶段的国家和社会解决前进中各种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我们消灭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根本方法。

(三)

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计划是社会资源和资金在不同主体间分配的近乎唯一方法,给谁不给谁完全由做计划的部门说了算,大到上不上一个项目、是否发展一个产业,小到分不分给你一笔款子,概莫能外。计划成为特权的最大来源,因而做计划的单位和做计划的人自然就成为大家争相接近的对象,“跑部钱进”就是这么来的。工程建设领域也是这样,过去工程项目给谁做,业主说了算,政府部门说了算,给谁做工程成了最大的特权,因而滋生了不少腐败现象。后来出了招投标法,“工程给谁做”的问题逐渐市场化、交由市场的方法来处理,特权和腐败现象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从这个意义上说,用市场的方法代替计划的方法的过程,就是我们逐步消灭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过程。

垄断也是如此。当某一种行业被少数几个乃至一个企业控制的时候,当某种资源被少数几个乃至一个企业占有的时候,因垄断而来的超额利润就产生了,特权也就随之出现。移动通信行业就是典型的例子,长期以来独家经营的状况,使之无法与作为交易对方的消费者形成平等交易的关系,而是高高在上,一副“要买就买,不要拉倒”的嘴脸,形成与消费者之间不平等地位乃至长期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获取巨大的超额利润的同时,特权现象屡见不鲜。到这个行业垄断一打破,情况马上发生变化,不但资费大规模下降,移动行业的服务意识大幅度改善,各种特权现象也迅速消失。因此,让各个行业不同主体充分竞争,让供求关系和价值规律发挥作用,是反特权的重要法宝。

由此可见,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由此带来的市场化是消灭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有力武器。

(四)

反对特权,并不反对权利。

所谓特权,指的是法外的利益,不是指各种社会主体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合法权益。比如,买了高层楼房的住户,可以看到江景,而别人看不到,这不是特权,这是他的房屋产权给他带来的利益;再比如少数民族、女性在选举中有特别的权利,也不是特权,是依法进行的应有保障,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通过倾斜方法对少数民族和女性予以特别的保护;人大代表也一样,为了履行职责的需要法律赋予了他们人身特别保护和言论特别保障权。由此可见,判断某一项权利或利益是不是特权,不能从这项权利或利益本身是不是为特定的人享有,或者这项权利或利益本身怎么样来判断,而是要看享有这项权利或利益的人是否有法律上的依据,如有,则是其合法权益;反之,则是特权。因而,法律是判断特权与否的一个基本尺度。因此,把反特权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才是正确的选择。

解读2

警惕特权“麻痹症”

吴黎静(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本次调查有一组数据耐人寻味:在被问及“你认为官员是否存在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时,大部分的群众认为“存在,而且越来越严重”,比例达到%;而官员的看法却明显乐观,仅有1/3强的官员作此回答。这样的反差值得深思。

老百姓对于特权的认识,大多源于耳闻目睹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有人买不起房,有人却在享受“特价房”,有的还是房叔房姐;有人在为户口发愁,有人却坐拥4个户口;有人在争取低保资格,有人却在公款吃喝、游山玩水;有人唯恐吃了罚单,有的人却视红灯为无物;有人毕业即失业,有人却在“萝卜招聘”。这样一些特权现象,与权钱交易的腐败不同,它是发生在群众眼皮底下最醒目的腐败,激起的社会不公感最为强烈。

然而,相对于群众的切肤之痛,不少官员对特权却不以为意,对特权现象司空见惯,陷入集体的无意识的麻木状态。这种与群众感受偏离的“自我感觉良好”,说明官员们还不能从法治的视角和群众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作为,对特权现象及其危害缺乏必要的警醒。

特权本质上是一种异化的权力形态,是在法律和制度的规定之外,利用权力搞特殊、谋私利,多吃多占,贪吃贪占。它背离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侵蚀了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消解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动摇了党的执政根基;它涉及群众衣食住行、医疗、教育、就业、住房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激起的社会义愤最大,对干群关系产生了撕裂性的损害;它引发了极大的社会不公和焦虑,使许多普通人感到“他们有的是背景,而我有的只是背影”,社会阶层板结化,损害了社会的和谐与向上活力;它破坏了法制权威,损害了法制尊严,使潜规则大行其道,阻碍了国家民主法制的进程。

正因为如此,对于当前一些官员的特权“麻痹症”,不可等闲视之。

解读3

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缺一不可

徐华(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制度和体制之所以成为此次调查中官民最为关注的问题,是因为它既是探究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存在之源,又是探究清除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关键之所在。

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所言,“一切拥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经验”。人一旦拥有了权力,就获得了强势地位,如果缺乏必要的约束和监督,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特权思想,有意无意地滥用手中权力,谋一己之私,营苟且之利。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对治国理政在思想理论上的一大飞跃,就是认识到制度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并努力加以践行。30多年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随着我国制度建设的不断深入和有序推进,大至规范治国理政的党纪国法,小到基层单位自律管理的规章制度,可以说是初步形成了一整套法律法规和制度机制。因而在当下,如果一概而论地将诸多问题的症结都简单归结到制度的缺失,可能就有失偏颇。然而,为什么制度体制问题依然引发官民如此关注?依我之见,是否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一是制度不配套,制度与制度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或者一些制度设计和规定脱离了实际,缺乏可操作性,使得这一类制度不管用、不好用,助长了一些大小官员特权意识蔓延滋生,在搞特权上我行我素,演化出种种权力特殊化、等级化的现象。更有甚者,一些制度本身就是固化特权的制度安排。比如,眼下各级政府还集中了过多的公共资源和社会资源,权力部门化、利益化的问题仍然存在,有些方面还在强化,这实际上也为特权问题存在提供了一种制度土壤。还有一些掌握权力和资源的所谓精英群体,或以“加快发展”为名,人为地设置一些新的特权,或以“深化改革”为由,为自己攫取不当的的权力和利益,或利用职权之便,制定出各种冠冕堂皇的政策规定,从而使种种特权行径制度化合法化。如在住房制度改革结束后,一些地方和单位仍然出台政策,继续搞变相的福利性分房,这些实际上都属于典型的特权行为。而这类行为都被某些貌似合理的外衣笼罩,难以纳入反腐败的视野。这些制度政策的存在,不仅使既得利益得以固化,不断地强化一些体制中人的特权意识, 而且对整个社会也是一种极坏的误导:要想享受特权,你就得成为体制中人。

二是重制定、轻执行,导致制度规定的苍白失效。从一定程度上说,我们缺乏的不是制度本身(尽管还有不完善之处),而是缺乏制度的执行,有法不依、有章不循,再好的制度也会成为无用的花瓶、闲置的摆设。现实中,一些制度不能被全面执行,特别是当遭遇特权时,自矮三分,或退避三舍,一些地方和官员选择性地执行对自己有利的制度,规避对自己不利的制度,对制度的落实停留在表面,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使权力运行失去有效监管。因此,克服特权现象必须在严格执行制度上多下工夫。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更要率先垂范,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执行不搞因人而异、下不为例,使自觉执行制度成为领导干部的日常修为。中央转变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揭开了反对特权的帷幕,党的总书记带头吃工作餐、不要列队迎接、出行不封道,让全社会看到了执政党反对特权的坚定决心和真实行动。我们坚信,只要持之以恒,一定能够取得令人信服的效果。

解读4

限权才是消除特权的正道

王晓杰(福建省涉台法律研究中心)

特权源自权力,是权力的一种异化,享有特权的都是那些握有权力的人,因此,探究特权的本质,必须从权力这一根源入手。我们的市场经济脱胎于计划体制,而与计划体制相配套的是全能政府,在构建市场化体制进程中,计划经济时代的遗绪还未完全根除。因此,我们的政府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权大,二是钱多,归结起来,就是政府占有和支配的资源太多。而与强大的权力相比,我们现存的权力约束机制则显得单薄脆弱。权力过大,约束不力,这是特权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因此,反对特权、消除特权,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限权,把权力关进笼子,给权力这只狂躁的野兽按上辔头,才是解决特权问题的核心与关键,是真正的治本之道。

限制权力靠什么?一靠削权。限制权力首先要削减权力,改变当前权力过大的局面。削权的关键就是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换言之,政府要退出不该管、管不好的领域,把该市场的还给市场,该社会的还给社会,不再包打天下,包揽一切。市场是天生的平等派,在市场的环境里,特权才会失去滋生增长的土壤。二靠分权。权力不能过分集中,否则容易形成“一言堂”、“家长制”,为权力凌驾于其他之上留下空间。分权首先要合理配置权力,使各个权力主体既职责明确,又各有偏重,保持相对均衡,避免一家独大。同时,权力运行机制也要精细化,决策、执行、监督分离,防止权力运行过程“一肩挑”。分权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建立权力相互制约机制,使各个权力主体各行其道,互相监督。三靠约束。约束权力,关键在法治,确保权力在法治的轨道运行。我们推崇法治并一直念兹在兹,就在于只有法治能驯服和管住权力。首先,通过法律明确权力清单,并公诸于众,为权力划定范围与边界;其次,通过程序与规则约束权力运行,逼权力“知书守礼”。四靠改革。应当看到,我们在限权和管权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也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是,向特权开刀,意味着要打破现行利益格局。触及利益甚于触及灵魂,享有特权的既得利益者是不会自动放弃特权的,这需要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改革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反对特权,就是通过改革冲破利益的藩篱,打碎等级的界限,让社会变得自由与平等,公平地向所有人开放。不如此,消灭特权就是一句空话。

解读5

阳光消融特权

黄洪旺(福建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特权是存在于正常规则之外,是一种潜规则。“潜规则”的要害是“潜”和“暗”,最怕掀开盖子,最怕被曝光。总理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说:“要让权力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中运行,使人民能够更为充分和有效地进行监督,这也是把权力涂上防腐剂,只能为公,不能私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公开是最佳的消毒液。将规则明示,将权力及其运行置于阳光下,可以最大限度地压缩特权的“潜行”空间。因此,加强权力运行的公开和监督,是反特权的核心工作。用的话来说,就是“要使明规则战胜潜规则”, “阳光的地方多了,阴暗的地方就少了。腐败也就少了藏身之地。”

这其中,公开是关键的一环。没有公开就没有监督。公开是现代国家实行民主监督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十报告明确指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公众有效行使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前提是充分享有对公权力运行的知情权。公开、透明之后,公众才能够充分、有效地加以监督,才能够形成一种倒逼机制。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监督政府,先决条件是要建立透明政府、阳光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出台,让权力运行的公开化有了直接的法律依据,同时也有了刚性的法律要求。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公开制度、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畅通公众了解权力运行的信息渠道,是一个法律义务而不仅是一种“善政”的选择。国家机关自身应当进行清权确权、排查特权漏洞,在优化权力流程的同时,还应当晒权力清单,公示流程图,从而增加权力运作的透明度,打造权力运行的玻璃柜以确保其能够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这是保障公民知情权、监督权的必然要求。

“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人民才是对权力有效监督的主力军,公民的监督才是特权的最终最大的“克星”。事实证明,人民对权力的监督是最有效的,因为人民群众无所不在,任何事情都要落在人民群众身上,所以这种监督是最细致的监督。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最重要的就是要设计让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阳光制度。从本质上说,这也是充分发挥党的群众路线,有序扩大群众的政治参与的具体措施。监督,本来就是公民的权力和责任。因此,在任何时间都要激发公民监督热情,提升公民监督责任,优化公民监督手段,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

解读6

反特权亟待构建规则文化

薛侃(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

反对特权,关键要加紧培育规则文化。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缺乏规则意识和法治传统,有的只是权力文化的传统信仰和胜王败寇的游戏规则,“君权神授”、“顺天应人”等等意识观念,在整个封建时代始终居于统治地位并得到广泛的渲染,权力崇拜和权力本位的价值观被深深烙印在统治阶层也包括所谓的“草民”阶层心中。受到这种文化长期熏陶的结果,中国历代权势者的灵魂深处大都有一种蔑视规则制度、破坏程序法则的倾向。他们对制度无敬畏之心、对规则无恪守之意,持一种权大于法、特权高于制度的傲慢心态。

反思4

十几年来,舞剧创作已经不再是少数艺术家关心的事情,而经常成为各地的重头戏,或者是“重大文化工程”。领导亲自挂帅、管理机关全力参与,是普遍的现象,投资、拨款因此也可以一路畅通,在各类舞台节目中往往独领风骚。目前,仅河南一省就有3台舞剧正在运作。舞剧为什么受到如此青睐?

有的专家认为,舞剧是综合性艺术,可听可视,并且块头大,与音乐会、话剧相比,容易产生轰动效应;与歌剧、戏曲相比,更能吸引社会的注意;与歌舞晚会相比,可以作为一部完整作品流传下来。因此,舞剧是地方“政绩”中最佳的文化项目。有的专家认为,舞剧比较容易体现地域的文化风貌、历史事件、自然景观、知名人物,所以,各地方都以舞剧作为自身推广、宣传、介绍的载体,江西是瓷,北京是圆明园,广东是“刑场上的婚礼”,河南是少林,江苏无锡是阿炳,湖北宜昌是土家,甘肃当然就是敦煌了。也有的专家以为,由于近几年晚会普及,使一批舞蹈编导因晚会而走红,由他们转回来编导舞剧,既提升了舞剧的知名度,又把一些流行的艺术手段带入舞剧之中,推动了舞剧的大众化。

究竟是利是弊

舞剧数量大增,是利是弊?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舞蹈理论家于平代表了一种意见。舞剧是舞台艺术中的重要剧种,是舞台综合能力的体现,舞剧的增加和发展可以促进舞台繁荣,也标志着舞台综合能力的提高。相对歌剧的衰微、音乐剧的难产、戏曲的原地踏步或者本体褪色而言,舞剧能够多产,并且有的作品在表现方式上明显进步,有的作品赢得了市场,应该是一种值得肯定的现象。而且视舞剧为“政绩”也未尝不可,因为纳文化发展于地方“政绩”之中,对文化本身有益。各地的舞剧如今其实都是全国舞台力量优化组合的产物,这也大大推动了我国艺术人才的流动。至于舞剧发展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那是另一回事情。

上海城市舞蹈有限公司就是因为看中舞剧的市场才于1年多以前成立的,他们先后制作了多部舞剧,在海内外市场取得了明显的成绩。董事长孙明章说,舞剧发展在舞台艺术繁荣中不可或缺,各种问题都是在发展中才产生的,关键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上海城市舞蹈有限公司重点就是解决舞剧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之间的关系。

舞蹈评论家赵国政则认为,舞剧花钱太多,少则百万,多则千万,其中有些作品登台不久就销声匿迹,有的只为获奖和进京,有些根本没有票房,还有的团体演几场就散伙了,可以说,不成功的占多数,白白花去大量的资金。而舞蹈作品尽管投入少,却在十几年中留下了相当多的精品。其实,优秀的舞蹈作品对编导来讲,并不比编舞剧容易。大家一窝蜂地跑去编舞剧,还是有好大喜功的心理在作怪。

问题出在哪里

无论对舞剧盛产持什么观点,但大家都认为舞剧创作、表演、制作的确到了全面反思的时候了。

于平说,舞剧最突出的是剧本问题,不但构思常常雷同,而且戏剧内核也不足,框架搭不起来,枝蔓过多,人物关系松散,不大会讲故事,一件事老说不完整,不该死的非要死,不该爱的偏在那里爱,相互间的矛盾根本不成立。由于舞剧常常是以古典舞的形式出现,所以都在那里“玩”身韵,语汇很单调,许多作品男女主角的舞蹈看不出来有哪些特点,大致相同。

赵国政认为,现在的舞剧大多是用一堆语汇堆砌一个不成结构的松散的故事,都是一加一那么加上去的,无非就是漂亮一点,没有令人心动的舞段,双人舞、单人舞都留不下来,过眼烟云而已。

作曲家叶小钢近几年参与了多部舞剧的创作,对舞剧的弊端深有体味。他说,作品立项常常心血来潮,仓促上马,极不严谨,浪费太大。一部像样的作品内部结构都显得参差不齐,这一块可能很好那一块却可能很差,更别说一般作品了。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9 547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