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2024年省委全会心得体会范文总结汇聚【精彩8篇】

网友发表时间 1135645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2024年省委全会心得体会范文总结汇聚【精彩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2023年省委全会心得体会总结【第一篇】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35年的改革历程,我们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步阶段,我们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阶段,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11月9日,十八届三中全会于北京开幕,一场关于如何让中国这艘东方巨轮继续高速、安全航行的讨论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新一届领导团队如何“转舵”、“扬帆”也成为全球焦点。相信,当此次会议闭幕时,一张改革版的蓝图必将呈现在公众面前。更自十八大以来,政府职能改革、高调反腐让公众坚定了对三中全会的期待。

回顾历史,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之门。历经磨难后,1978年的这一次平常的大会却做出了一个不平常的抉择:实行改革开放,归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站在这一里程碑上,老一辈中央领导集体清醒的认识到,在全球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不能闭关锁国,“落后就要挨打”永远不会过时。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35年的改革历程,我们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步阶段,我们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阶段,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区的关键时期,面对民众拆解“硬骨头”的期盼,需要党中央直面“发展与转型”关、“政府与市场”关、“公平与正义”关三个“关口”考验,带领十几亿人民再续光荣和梦想。

直面“发展与转型”关,突破传统增长模式束缚,确保增速“换挡”期的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十八大以来,我国出台一系列举措:全面审计地方政府债务、出台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改革“路线图”、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鼓励科技创新,等等,皆宣示着深化改革、加快经济转型的决心。发展与转型,宛如拉动中国经济腾飞的“双翼”,只有找到二者间的“黄金平衡点”,在发展中壮大经济稳住就业,在转型中提升经济质量和效益,突破限制,进一步完善土地、金融、财税、价格等机制机制,才能化解产能过剩之难,实现经济升级转型,推动深化改革发展。

直面“政府与市场”关,划清相互的边界,从根本上转变“万能政府”形象,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中国改革处于深水区和攻坚区的国情要求采取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彻底理清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边界。转变政府职能是此次三中全会民众期盼拆解的六大“硬骨头”之一,是政治改革、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家兴旺的根本。我们期盼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政府机构进一步精简、办事程序进一步简化,期盼减少不必要的政府干预,放开市场准入,打开长期存在的‘玻璃门’‘天花板’,将阻碍深化改革的一个个“硬骨头”咬碎、嚼烂。

直面“公平与正义”关,努力实现共享共富,促进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实现公平正义,是发展的活力源泉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也是中国在社会转型期必须跨过的关口”。一个积极向上、崇尚法治民主的社会,平公正的社会环境是人们的期盼。只有一视同仁,按章办事,遇事讲规则制度而不是讲关系或者潜规则,才能带来安全感和公信力,筑牢党群干群关系,使党在新时期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修身自省,30余年高速发展与社会矛盾并存。改革开放带来的不仅是国富民强,我们虽然拥有了丰富的物质生活,但也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精神追求,甚至进一步扩大了贫富差距。尽管在社会民生建设上,我们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但至少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决策曾都在不断反省,如何协调发展与民生,如何让社会和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

展望未来,坚定深化继续改革信心。不久前的“383”方案,引发了国人的大讨论:如何改革?从哪些方面改革?我们能否承受改革的成本?这些问题,无论是顶层设计者还是作为社会公民,都高度关注。但有一点毋容置疑,改革刻不容缓。城乡二元化矛盾、生态环境“亮红灯”、发展后劲不足等都决定了我们不能坐吃山空。从上海自贸区到农村产权改革,这是一场“激流勇进”的前奏,深化改革不仅是大势所趋,更是民心所向,因此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无论改革之路有多么艰难,我们必将披荆斩棘,勇敢前行。

扬帆起航,转变职能激发改革活力。自新一届中央政府履职以来,让我们看到了“壮士断腕”的勇气、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决心,以及振兴市场经济的信心。政府一系列举措,既是为了转变职能,更是为了激发改革活力,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探路。我们相信,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带领下,此次盛会之后,我们将扬起改革之帆,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小康社会而奋斗。

2023年省委全会心得体会总结【第二篇】

近日,广东省委举行了一次重要的全会,对当前省内各项事务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总结。作为广东的普通公民,我不仅关注了会议的进程和决策结果,更对会议中传递的思想和精神进行了深思熟虑。在这次省委全会上,我受益匪浅,深受鼓舞。以下是我对会议的心得体会。

首先,广东省委全会强调了创新驱动的战略重要性。会议指出,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持续提升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作为全省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广东更应该发挥自身创新优势,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在去年的全会上,省委已经提出了“科技创新先行区”的战略定位,此次全会再次强调,体现了广东在创新驱动方面推动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我深以为然,相信广东在创新方面一定能取得更大的突破。

其次,广东省委全会强调了绿色发展的持续推进。现在,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广东取得了显著的环保成果,但也存在着资源浪费和环境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会议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要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和路径,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此,我深感欣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在广东不断深化,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提高。相信在全会的指导下,广东的绿色发展将会进一步加速。

第三,广东省委全会强调了民生工作的重要性。会议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的初心和使命,也是广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会议要求各级政府要积极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大就业扶持力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等。这些都是广大民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广东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我十分赞同全会关于民生工作的部署,并期待此次全会的决策能够真正惠及民众,改善居民生活品质。

第四,广东省委全会强调了党风廉政的建设。会议强调,党的建设永远在路上,要坚决反对和纠正“四风”问题,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去年以来,在全国形势稳中向好的背景下,广东廉政建设成果斐然。此次全会再次强调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对广东来说,既是对成绩的肯定,更是对自我警醒的重申。广东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地区,面临着诸多的利益和风险,党风廉政建设是防范风险的重要策略。全会的要求再次提醒我们,纪律意识和廉洁自律不能松懈。

最后,广东省委全会强调了加强党的领导、增强党的战斗力。会议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加强组织领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注重自身建设和能力建设。这是党的领导力量的增强和广东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的重要内容。只有牢固树立中共党员的先进性,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和理论学习,广东才能充分发挥党的战斗堡垒作用。

总之,在这次广东省委全会上,我看到了党和政府对广东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明确部署。我也深切感受到了广东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广东人民正站在新的起点上向梦想进发。我相信,有了全会的指引和全省各级干部的努力,我们的广东会越来越好,我们的美好生活会越来越近。

2023年省委全会心得体会总结【第三篇】

这次浙江之行,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势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成功实践可圈可点,我个人感受和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农民的主要劳动不再是种田。千百年来,劳动是农民的谋生手段,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内容。但在浙江,这个全国城乡差距最小的省份,几乎每个村庄都有工厂,每个家庭都有作坊和商铺,农民的劳动方式,体现了许多现代化的元素,农民的生产劳动已经以轻工业和商业为主,农业生产不再是农民谋生的主要手段,这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民有了本质的区别,农民务农收入仅占他们总收入的一小部分。

二是干部的理念贵在超前。发展的理念决定发展的思路,发展的思路决定发展的决策。浙江的干部在统筹谋划发展中,发展的理念具有抢占先机的思想支撑,以道路“信号灯”为喻,浙江干部在谋划发展中,是将“黄灯”当作“绿灯”用,真正做到遇到绿灯抢先走、遇到黄灯快步走,遇到红灯绕道走,时时抢先一步,落后地区是将“黄灯”当作“红灯”使,虽然尊规守纪了,但却步步落人之后。

三是思路科学才能快速发展。浙江立足自然资源不是很丰富的省情确立了一条无中生有的发展路子,重点发展二、三产业,迅速崛起,浙江的实践证明,愿干的不阻,不愿干的不强迫,顺势而谋是非常正确的。如果他们把主要精力耗在种养业上,今天的浙江不一定是民富省强的浙江。浙江人善于小题大做,一县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在信息化时代有强大的竞争力和生命力,我们参观考察的几个市县基本都是一县一业的集中打造,先做大再做强。如温州打火机的产量占世界产量的70%;义乌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海宁发展成为世界皮革生产销售基地等等。每个县虽然产业单一,但小题大作,追求卓越,追求国际化。如果每一个县都样样重要,全面发展,最后只能是多乱杂,小而全。

四是环境良好才能创新创业。浙江人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创新、创业、闯天下”的响亮口号,30多年过去了,浙江人在省外创业达600万,其中到国外创业的就有150万,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们所到之处,是一幅幅全民创业的火热景观,无处不在,无所不干,无钱不赚,这就是浙江人的创业激情,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浙江政府的服务环境,那么多工厂要地有地,要政策有政策,能服务不扯皮,政府的优质服务催生了浙江的创业火山,势不可挡。一个地方若是要地没地,要电没电,要水没水,怎么招商,找好商,招大商,如何招商稳商富商,浙江政府确实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五是能人经济带动明显。浙江哇哈哈集团老总宗庆后,2020年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以80亿美元成为中国大陆首富。宗庆后领导的杭州娃哈哈集团成立于1987年,前身为杭州市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从3个人、14万元借款起家,现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饮料企业,同时也是名列世界前五位的饮料集团。集团在全国29个省市建有58个基地近150家分公司,目前拥有总资产298亿元,员工30000余人,主要生产含乳饮料、饮用水、碳酸饮料、果汁饮料、茶饮料、保健饮料、罐头食品及少量的童装。2020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550亿元,净利润67亿元,上交税收41亿元。类似宗庆后一样的浙江能人还有民企高官徐冠巨、汽车狂人李书福、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等等,可以说,浙江的民营经济就是在这一批批的浙江能人带领下发展起来的。如今,民营经济在浙江经济总量中已占60%,出口创汇占70%,财政收入占80%,成为了浙江经济的主力军。

六是浙江精神令人折服。浙江精神最核心有两条:即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和敢为人先、开放图强、求真务实的创新精神。浙江的发展说到底关键是有一支务实创新的干部队伍和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浙商队伍,浙江人从创业初期的走遍千山万水,讲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历尽千辛万苦,充分彰显了浙江人锲而不舍,百折不挠,万难不辞,誓不罢休,不畏艰难的可贵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浙江蕴藏了无限生机和活力,学习考察中浙江人少说多做,不图虚名,不起名字,只生儿子的实干风格令我折服。

2023年省委全会心得体会总结【第四篇】

这次浙江之行,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势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成功实践可圈可点,我个人感受和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农民的主要劳动不再是种田。千百年来,劳动是农民的谋生手段,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内容。但在浙江,这个全国城乡差距最小的省份,几乎每个村庄都有工厂,每个家庭都有作坊和商铺,农民的劳动方式,体现了许多现代化的元素,农民的生产劳动已经以轻工业和商业为主,农业生产不再是农民谋生的主要手段,这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民有了本质的区别,农民务农收入仅占他们总收入的一小部分。

二是干部的理念贵在超前。发展的理念决定发展的思路,发展的思路决定发展的决策。浙江的干部在统筹谋划发展中,发展的理念具有抢占先机的思想支撑,以道路“信号灯”为喻,浙江干部在谋划发展中,是将“黄灯”当作“绿灯”用,真正做到遇到绿灯抢先走、遇到黄灯快步走,遇到红灯绕道走,时时抢先一步,落后地区是将“黄灯”当作“红灯”使,虽然尊规守纪了,但却步步落人之后。

三是思路科学才能快速发展。浙江立足自然资源不是很丰富的省情确立了一条无中生有的发展路子,重点发展二、三产业,迅速崛起,浙江的实践证明,愿干的不阻,不愿干的不强迫,顺势而谋是非常正确的。如果他们把主要精力耗在种养业上,今天的浙江不一定是民富省强的浙江。浙江人善于小题大做,一县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在信息化时代有强大的竞争力和生命力,我们参观考察的几个市县基本都是一县一业的集中打造,先做大再做强。如温州打火机的产量占世界产量的70%;义乌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海宁发展成为世界皮革生产销售基地等等。每个县虽然产业单一,但小题大作,追求卓越,追求国际化。如果每一个县都样样重要,全面发展,最后只能是多乱杂,小而全。

四是环境良好才能创新创业。浙江人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创新、创业、闯天下”的响亮口号,30多年过去了,浙江人在省外创业达600万,其中到国外创业的就有150万,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们所到之处,是一幅幅全民创业的火热景观,无处不在,无所不干,无钱不赚,这就是浙江人的创业激情,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浙江政府的服务环境,那么多工厂要地有地,要政策有政策,能服务不扯皮,政府的优质服务催生了浙江的创业火山,势不可挡。一个地方若是要地没地,要电没电,要水没水,怎么招商,找好商,招大商,如何招商稳商富商,浙江政府确实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五是能人经济带动明显。浙江哇哈哈集团老总宗庆后,2020年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以80亿美元成为中国大陆首富。宗庆后领导的杭州娃哈哈集团成立于1987年,前身为杭州市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从3个人、14万元借款起家,现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饮料企业,同时也是名列世界前五位的饮料集团。集团在全国29个省市建有58个基地近150家分公司,目前拥有总资产298亿元,员工30000余人,主要生产含乳饮料、饮用水、碳酸饮料、果汁饮料、茶饮料、保健饮料、罐头食品及少量的童装。2020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550亿元,净利润67亿元,上交税收41亿元。类似宗庆后一样的浙江能人还有民企高官徐冠巨、汽车狂人李书福、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等等,可以说,浙江的民营经济就是在这一批批的浙江能人带领下发展起来的。如今,民营经济在浙江经济总量中已占60%,出口创汇占70%,财政收入占80%,成为了浙江经济的主力军。

六是浙江精神令人折服。浙江精神最核心有两条:即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和敢为人先、开放图强、求真务实的创新精神。浙江的发展说到底关键是有一支务实创新的干部队伍和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浙商队伍,浙江人从创业初期的走遍千山万水,讲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历尽千辛万苦,充分彰显了浙江人锲而不舍,百折不挠,万难不辞,誓不罢休,不畏艰难的可贵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浙江蕴藏了无限生机和活力,学习考察中浙江人少说多做,不图虚名,不起名字,只生儿子的实干风格令我折服。

2023年省委全会心得体会总结【第五篇】

201x年10月16日至27日,我有幸参加了昌宁县党政干部浙江省委党校党建科学化专题培训班的学习。学习期间,听取了专家教授讲授《儒家道德修养途径的先进文化属性及其对党性修养的借鉴意义》、《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枫桥经验”与浙江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国学与修养》、《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与浙江精神》、《人才优先发展与推进转型升级》、《网络新政与领导干部》六堂课,并实地考察了杭州市民服务中心、采荷街道及洁莲社区、宁波天一广场三个党建先进典型,万事利集团、娃哈哈集团、海宁中国皮革城三个企业集团,杭州西湖、嘉兴南湖、乌镇、杭州湾跨海大桥、周恩来纪念馆、鲁迅故居等历史旅游文化景点。通过案例分析、专题讨论、实地考察,使我感触很深、受益匪浅、体会良多。

2023年省委全会心得体会总结【第六篇】

此次与浙江省委党校开展的干部人才培训和交流,旨在学习借鉴发达浙江快速发展的经验和做法,全面提高我县各级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推进桥头堡建设。为达到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推进桥头堡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

(一)抓认识,强化责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是现代社会的主旋律,我们要积极借鉴浙江经验,认真吃透国家的政策,摸透我们的县情,紧紧围绕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云南省两强一堡”建设、保山“板块经济”的战略机遇期和实施国家新十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20―201x年)》精神,从而制定出符合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策略,贯彻落实我县3346发展思路,进一步推进我县扶贫开发快速、科学、跨越发展。我县是全国592个全省73个贫困县之一。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这就是我们的县情,各级党委政府都在致力于消除贫困,各行各业都在致力于解决贫穷,我们每位所做的工作都支持扶贫工作。近来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但我县按1196元人均收入标准计算,全县还有15。94万人的贫困人口,很多地方基础差、发展慢、收入低、生活难、老百姓很穷,我们为官一任,有责任为他们做些事,有责任为贫困地区解决些实际的困难。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抓规划,谋通篇布局。《规划》是一个地方,一个项目建设的关键所在,也是文化底蕴、能力水平的彰显。规划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当前和长远的发展,。划科学与否,关系到一个项目能否顺利实施,能否成为亮点的前提和保障。“xx”规划要做到“摸清底子,排出层次,争取主动”。不论是年度规划还是具体到一个项目的规划,一是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二是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精心设计、化腐朽为神奇。县乡在规划和项目的储备等方面吃的亏,走的弯路以及留下的后遗症,虽然不多,但也不少。所以我们当领导的思路要宽广,做业务的要敢想,要大胆,要精细,处处要体现出扶贫人的智慧。

(三)抓整合,促投资规模。扶贫项目,短时期内存在项目少,资金小,内容多,经费缺状况。是一个先天发育不足,后天营养不良的崎形青年,一时间难以改变这个不争的事实。恰恰在这种困惑中,国家、省、市提出的大扶贫工作理念,各级党委政策都非常重视整合,项目在申报过程中整合的比例不足,就进不了规划笼子和项目分配的盘子。例如整村推进必须达到1:1:1,整乡推进必须达到1:5:1。拿温泉乡推进,大田坝、温泉的整村推进试点就是例子,如果没有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乡镇的积极主动,那就是篾子串豆腐,不消提。所以今后的项目,规划时一定要把整合项目,整合资金突出出来。事实胜于雄辩,全县的不管那个示范点,乡镇的亮点项目都是靠整合资金打造出来。

(四)抓产业,促农民增收。中国自古就有“无农不稳、无商不富、无工不强”之说,作为典型山区农业县的昌宁来说,培育和发展好农业产业显得尤为重要,没有产业人民群众是永远发展不起来的。昌宁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及得天独厚的高、中、低三个海拔气候带,多年来,主要以粮食、烟草、茶叶、核桃、蚕桑、蔗糖、蔬菜、畜牧为主导产业,在新时期下,就如何将主导产业做强做大、做精做实、优化升级,变传统农产品为畅销商品,这很值得我们深思,建议采取区域对待巩固和发展好产业,遵循宜粮种粮,宜茶种茶,宜蔗种蔗,宜烟种烟,宜畜养畜的原则,对各乡镇产业带重新规划和区分,走基地化、规模化、区域化发展道路,最终向产业化方向迈进。具体来说:一是提升粮、烟、茶、核和畜牧等老产业。茶叶上,依托“昌宁千年茶乡”这个品牌,首先继续巩固和发展好基地建设,其次是整合资源优势,把茶叶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开发一些高端产品和新产品,努力提高茶叶品质和品位,走品牌战略道路,一改以往只销售初级产品和为别人做嫁衣的发展模式。核桃产业上,紧紧抓住桥头堡建设机遇,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建好“昌宁核桃”品牌,走深加工和精加工发展路子,延长产业链。烟草上,不搞片地开花的发展路子,要进一步规划好烟区,尽量向最适宜区集中发展,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和选好优良品种,走区域化、规模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路子。二是突破蔬菜、蚕桑、木材加工和肉食品加工新产业,进一步解放思想,借用浙江精神,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敢闯敢创,敢为人先。

2023年省委全会心得体会总结【第七篇】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省委全会,聆听了省委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并参与了讨论和决策。这次全会使我深受启发,进一步深刻认识到全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对省委领导同志的智慧和决策能力深感敬佩。在这次全会上,我学到了许多知识,获得了迈向成功的宝贵经验,对于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在本次全会中,我认识到了政治的核心地位和重要性。在省委领导同志的讲话中,我们明确了全会的主题是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政治是第一要义。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推动全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才能有力地推动各项工作开展。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要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政治觉悟,在工作中牢记党的宗旨,努力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

其次,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改革的重要性。在全会上,省委领导同志强调了改革的必要性和长远性,指出只有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才能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改革是一把利剑,可以破除阻碍发展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活力,使各项事业获得良性发展。在我个人看来,改革必须从思想上开始,要有勇气突破思维定势,敢于接受新鲜事物和新的思想观念。同时,改革还需要有全局观念,要善于梳理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合理协调各方面的利益,才能真正实现改革的目标。

再次,我对发展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省委领导同志的讲话中,我了解到发展不仅仅指的是经济的快速增长,而是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发展是为了人民的福祉,是为了增加人民的幸福感。我们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真正让人民群众普遍享有发展成果。同时,可持续发展也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我们要保护好生态环境,保护好生态资源,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最后,我意识到全会的重要作用和责任。省委全会是一个重要的决策和指导性会议,它的目标是为了推动各项工作。我们作为会议的参与者,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要把全会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行动,为全会的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此同时,我们要注重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时刻保持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总之,省委全会是一次重要的会议,它对我们个人和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这次全会中,我深刻认识到了政治、改革、发展和责任的重要性,感受到了领导同志的智慧和决策能力。这次全会给予了我很多宝贵的启发,对我的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一名普通干部,我要以这次全会为契机,积极践行全会精神,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相信在这次全会的引领下,我们一定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2023年省委全会心得体会总结【第八篇】

学习浙江经验,最根本的是要学习浙江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民用自己的行动铸造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它主要表现为“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能干常人不肯干的活,能吃常人不肯吃的苦,能赚别人看不起眼的钱”的创业精神、市场意识和经商素质,即敢为人先、创新创业的智慧和勇气,以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发现商机、特别能化解危机、特别能适应市场经济的优秀品行。结合新的实践和面向未来,浙江人民又形成了“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浙江人民这种智慧、勇气和优良品行,相对于我省一些干部群众中存在的安于现状、小富即安,“养猪过年,卖蛋换盐”的落后观念和“官本位”封建意识来说,显得特别突出,特别鲜明。我们认真学习、大力弘扬浙江精神也因此显得特别有意义。

学习浙江,我们首要的任务是思想解放。我们要实现“立志两率先,奋力两步走,争当苏南后起之秀”的目标,解放思想更具迫切性、现实性。

一是要重新认识富民优先的内涵。中央xx届五中全会提出我们必须由富国强民的战略变为富民强国的战略,这表明,只有先民富了才能国强的战略转移。浙江经验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深刻道理:富民优先既是一种发展理念,也是一种发展模式;既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手段。以富民优先的思路抓发展,就是要以富民的成果来检验发展的成果。要使人民群众成为发展成果的享受者,首先要成为率先发展的参与者,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创造财富的主体,真正把广大人民群众引导到率先发展的第一线。从领导工作的角度,要把以民为本、富民优先的原则,充分体现到抓全局、定决策、办实事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富民工程放在各项工作的第一位。

二是要重新认识民营经济的活力。在浙江,民营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截止2020年底,浙江省有私营企业66万家,其中中国最大1000强大企业集团有140家,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中浙江有107家。不是习惯认识上的小打小敲,而成为搏击商海的主导者;不是起步阶段的家族管理,而成为机制创新的先发者。经济学家分析:浙江民营经济发展有四大奥秘:第一小题大做,温州义乌都是小商品,但是却创造成了国际超市,形成了大产业;第二举轻若重,以轻工业为主的经济却成为重量级经济;第三“无中生有”,创造出令人惊叹的“零资源现象”;第四内外并举,是“走出去”的经济。可以讲,没有民营经济的发展,就没有浙江经济的今天,民营经济表现出了特别强的动力机制、特别高的市场化程度、特别明显的富民效应。现在,民营经济在我省已经成为继乡镇企业、开放型经济之后的第三次经济大潮,新一轮发展机遇已经扑面而来。在这样的机遇面前,我们要切实按照xx大提出的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充分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要求,按照xx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的要求,大力消除对民营经济的偏见和歧视,彻底改变那些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做法和规定,真正把民营经济作为富民优先的主体工程、龙头工程、一把手工程。

三是要重新认识全民创业的潜能。浙江的民富水平令人惊叹,全民创业的精神更让人钦佩。全民创业,创造了极大的社会财富,积累了极大的个人财富。在浙江,人人想当老板、人人争当老板、人人都有创业冲动,那种“走遍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不怕千难万险”的开拓精神,那种“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拼搏精神,那种“敢冒天下人不敢冒的险、敢吃天下人不愿吃的苦、敢赚天下人看不起眼的钱”的创新精神,那种穷时能吃苦、富了也能吃苦,打工能吃苦、当老板也能吃苦的奋斗精神,使浙江人办成了不少别人办不成的企业,开创了别人无法开创的事业,培育了外地无法长大的产业,创造了大家难以想象的经济奇迹。这种全民创业、自主创业的精神,就是浙江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原动力;这种蕴藏在民间的创业激情和创造力,从来就不能低估,只要党委、政府倾心引导、倾力扶持,创业热潮就能一浪高过一浪。对镇江而言,激励全民创业,一要靠舆论引导,在全市上下确立“创业者光荣、创业者有功”的价值导向和舆论导向,让全民创业、自主创业、艰苦创业成为镇江精神的内核;二要靠政策推动,民营经济有着不可遏止的内在动力,但这丝毫不意味着我们党委、政府可以袖手旁观,对于我们镇江这样民营经济发展很不充分的地区而言,必须把民资的内力和政策的外力结合起来,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三要靠能人带动,从某种意义上讲,民营经济就是能人经济。镇江乡镇企业、国有企业中不乏“能人”,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让“能人”走向自主创业的前台,成为带动全民创业的“领头羊”。

四是要重新认识营造环境的重要。浙江经济是“老百姓”的经济,政府所起的作用就是一个字:“放”,放手发展,放胆实干。一个“放”字,放出了活力、放出了财富、放出了一片新天地。在浙江,一切遵守法律的投资、创业和创新活动都受到鼓励,一切有益于富民强市的劳动都得到承认和尊重,一切所有制经济类型都享受公平竞争的待遇,一切合法劳动收入和合法非劳动收入都得到保护。正是这种自由、宽松、平等的环境,催生了民营经济的崛起和腾飞。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9 1135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