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心得体会范文(优推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508652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心得体会范文(优推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心得体会【第一篇】

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培育的一种伟大革命精神,成为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中国革命精神的历史源头。将井冈山精神高度概括为24个字: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坚定信念 百折不挠

1920xx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导致第一次大革命失败。据不完全统计,从1920xx年3月至1920xx年上半年,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其中共产党员万多人,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和著名的党的活动家陈延年、赵世炎、罗亦农、向警予、陈乔年、夏明翰、萧楚女等相继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下,全国党员数量由大革命高潮时期的6万人急剧减少到1万多人,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但是,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又继续战斗了。

1920xx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著名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作为中央特派员到湖南改组省委并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20xx年9月9日,起义军分路发动进攻,欲包围并夺取长沙,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遭受严重挫折。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当机立断,改变原定部署,决定到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山区寻求立足地,以保存革命力量,再图发展。此时,部队从原来5000多人锐减到不及千人,缺乏弹药,没有给养,士气低落消沉,不少人开了小差。9月29日,前委决定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进行改编,把原来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实行民主管理制度,这成为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毛泽东鼓励大家说:“贺龙同志两把菜刀起家,现在当军长,带了一军人。我们现在不只两把菜刀,我们有两营人,还怕干不起来吗?没有挫折和失败,就不会有成功!”

毛泽东的讲话极大地鼓舞了指战员的士气,整编后的军队以坚定的步伐开始了向井冈山的伟大进军。10月7日,毛泽东率部队到达江西宁冈县茅坪,10月27日进入井冈山的中心茨坪,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0xx年初,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军向井冈山转移,在部队因受到反动武装袭击和寒冷、饥饿、疾病的残酷折磨而濒临瓦解的关键时刻,朱德、陈毅及时整顿部队,激励斗志:“要革命的,跟我走!”“只有经过失败考验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我们要做失败时的英雄。”1920xx年4月下旬,朱德、陈毅率部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在宁冈砻市会师。一身戎装的毛泽东紧紧地握住朱德的手,深情而风趣地说:“师长见军长,我要讲军容啊!我是第一次挎驳壳枪。”会师后的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毛泽东任党代表和军委书记,朱德任军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武装力量从原来的20xx人增加到全盛时期的1万多人。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700多人到达井冈山,与红四军胜利会合,进一步壮大了红军力量。

红军队伍虽然壮大了,但较之数百万国民党军队是微乎其微的,加之根据地经济落后,物质给养极为匮乏,一些人产生了悲观情绪,有人提出“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为此,毛泽东在1920xx年10月召开的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全面深刻地阐述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问题,使广大红军指战员在革命低潮时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边界党组织还注重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坚定了根据地军民为工农阶级利益而战的革命信念和意志。在龙源口战斗中,28团的3营营长肖劲身负重伤,肠子都掉出来了,他用裹腿布扎好腹部,继续率部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

班长马奕福在9次负伤的情况下,用身体堵住敌人的机枪口,掩护部队开展反攻。中共莲花县委书记刘仁堪在1920xx年1月不幸被捕,敌人先是许以高官厚禄,后又施以严刑拷打,他始终不为所动、坚贞不屈。敌人残忍地割下他的舌头,他便用脚趾蘸着自己的鲜血,在地上写下了“革命成功万岁”6个大字,最后壮烈牺牲。农民党员贺页朵为了不让敌人搜到自己手写的入党宣誓词,一直将它藏在榨油坊的屋檐下,每当夜深人静时就取下来;反复地看,默默地读。他按照入党介绍人“宁愿被杀头,也不能对任何人”嘱咐,直到全国解放前,连儿孙们都没告诉,他说“因为这是党的机密啊!”贺页朵坚守了一个普通党员灵魂深处的忠诚信念,也保存了井冈山时期中国共产党顽强生命力、战斗力的一个见证。

实事求是 敢闯新路

在八七会议以前,我们党一直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城市中心论"。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仍然留在上海,而且依旧把工作重心和武装起义的着眼点放在城市。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受挫后毅然带领部队去农村开展游击战争,被党内“左”倾领导者指责为“右倾逃跑主义”、“在政治上犯了严重错误”,并于1920xx年11月被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撤消了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湖南省委委员职务,让他只担任不能过问地方党的事务的师长。

但是,在曲折和逆境面前,毛泽东不灰心、不气馁,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国内外形势,终于在井冈山建立起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组建了第一支中国工农红军,颁布了第一部代表农民阶级利益的《土地法》,开展了第一次整党运动,建立了湘赣边界第一个工农兵红色政权,开辟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正如彭德怀后来所说:在苏区时,我们都只看到山,前后都是山,只有毛泽东看到山中不同的路,摸清一条正确的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成功实践为各地起义部队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树立了榜样,“星星之火”很快形成燎原之势,全国先后建立了10多块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重新凝聚起新的力量,燃起新的希望。

毛泽东选择在地处湘赣边界罗宵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综合考虑了各种有利因素:这个地区群众基础比较好,大革命时期湘赣边界各县曾经建立过党的组织和农民协会;原在这里的袁文才、王佐率领的部队虽然大体还属于旧式农民武装的性质,但愿意同工农革命军联合;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地处湘赣边界,距离国民党统治中心比较远,湘赣两省军阀之间又存在矛盾,对这个地区的控制力量比较薄弱。这些都体现出实事求是的精神。

坚持实事求是、敢闯新路,就不能唯上而要唯实。当时湖南省委代表反对毛泽东以井冈山为大本营的思想,要红军脱离根据地毫不犹豫地向湘南发展。毛泽东经过分析,“认为湘南危险,决定不执行省委的意见"。但是,省委代表却利用29团的乡土观念拉其打郴州,结果造成 “八月失败”,致使红军数量上损失约一半。在血的教训中,大家才认识到毛泽东主张的正确性。对当时“左”倾盲动主义者提出的“使小资产变成无产,然后强迫他们革命”的烧杀政策,毛泽东坚决予以批评和制止,指出烧杀是一种脱离群众的错误政策,反动派的房屋留给群众住不是更好吗?对于工商业者特别是地主兼营工商业者,毛泽东也主张循循善诱地进行政策教育:现在的革命只能打倒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阶级,对这些人只能没收封建剥削部分,商业部分连一个红枣也不能动。毛泽东就是以这种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气概培育起井冈山精神,进而引导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

依靠群众 勇于胜利

红军之所以能在井冈山站稳脚跟并逐渐发展壮大,最根本的就是因为他们始终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与人民群众结下了鱼水之情。上井冈山之初,毛泽东身背斗笠,脚穿草鞋,走遍了整个罗霄山脉,对井冈山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情况进行了详细而周密的社会调查,先后写出了《永新调查》、《宁冈调查》,提出了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第一,打仗消灭敌人;第二,打土豪筹款子;第三,做群众工作,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1920xx年11月28日,由谭震林担任主席的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此后湘赣边界县级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最多时达到6个。农民们最关心的是关系到他们根本利益的土地问题。因此,1920xx年5月至17月,边界各县掀起了全面分田的高潮,毛泽东还亲自帮助农民写分田牌。农民们欣喜地看到:毛泽东走到哪里,土豪打到哪里,田地分到哪里。“民众在打土豪后相信毛司令,在分田地后相信党相信苏维埃”,他们从事实中认识到党和红军是为他们的利益而奋斗,就全力支持红军和根据地的斗争。

要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必须有严明的纪律。还是在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时,毛泽东就在荆竹山针对少数人的违纪问题颁布了三大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不拿群众一个红薯;第三打土豪要归公。一位熟悉井冈山历史的中央领导曾向人们解读了这“三大纪律”更深的内涵:第一条是政治纪律,第二条是群众工作纪律,第三条是经济纪律。1920xx年4月初,毛泽东在桂东县沙田圩又宣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三大纪律第一、三不变,第二改为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六项注意是: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它成为后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基本内容。宣布后毛泽东又说,军民关系要搞好,部队纪律非严格遵守不可,否则就要打败仗。红军正是靠严明的纪律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正如群众在歌谣中所唱道:“毛委员部队纪律明,到处受欢迎。”

红军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战,井冈山人民就把革命当作自己的生命和无上光荣的旗帜。i920xx年10月至1920xx年1月,在井冈山红军与敌人大小近百次、平均数天一次的战斗中,人民群众纷纷为红军送茶送饭、站岗放哨、捕捉敌情、参加战斗、慰问战士、护理伤员,有力地保证了红军连续粉碎江西敌人的4次“进剿”、湘赣两省敌军的3次“会剿”,取得重大胜利。如,6月的龙源口战斗,歼敌一个团,击溃两个团,缴枪1000多支。井冈山流传着一首歌谣称颂龙源口大捷:“毛委员领兵在井冈,红军力量坚又强。不费红军三分力,打败江西两支‘羊’(指江西军阀杨池生、杨如轩)。”

1920xx年1月初,为了解决红军给养、以“围魏救赵”战略粉碎敌人的第三次“会剿”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主力向赣南发展革命地盘,由彭德怀等率红五军700余人和800余名红军伤病员留守井冈山。红四军出发时虽然不打算惊动当地的老乡,但还是有许多人在清晨冒着凛冽的山风前来送行,后来一首《十送红军》的民歌非常形象地描写了当时军民两依依的情景。红四军走后,敌人以比红五军多三四十倍的兵力进攻井冈山,红五军终因寡不敌众,被迫突围,井冈山失守。随后,国民党军队对井冈山人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烧杀,从下庄至荆竹山50余里的所有民房尽为灰烬,仅毛泽东居住过的大井村就有三分之二的人口被杀害,毛泽东的旧居被烧得只剩了一堵弹痕累累的残墙。敌人走后,老乡用蓑衣、斗笠将这堵墙小心翼翼地遮起来,他们说,毛委员总有一天会回来的。1920xx年4月底,彭德怀率红五军回师井冈山,收复失地。当看到井冈山一片焦土的惨景,彭德怀不禁潸然泪下。在部队给养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他代表前委在茨坪的北桥向井冈山百姓每人发了一块银元,帮助他们重建家园,井冈山人民心里激动万分、一片温暖。

艰苦奋斗 自力更生

井冈山斗争时期,国民党军队不仅在军事上“围剿”,而且在经济上严密封锁,妄图把红军饿死、困死在井冈山。如毛泽东所说食盐、布匹、药材等日用必需品,无时不在十分缺乏和昂贵之中,有时真是到了极度。为了解决红军给养,安定群众生活,巩固红色政权,边界党组织领导根据地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进行了有效的经济斗争和经济建设。

保证大家有饭吃是头等大事。土地革命后,广大农民群众激发了生产热情,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1920xx年根据地普遍获得粮食大丰收。为了储备充足的粮食,1920xx年冬井冈山军民还到宁冈、永新等产粮县挑粮上山。边界党和政府还因陋就简,创办了修械厂、军械厂、被服厂、印刷厂等军需工厂。为了解决食盐缺乏的困难,根据地军民用房屋等老墙上的土取下来熬硝盐,以代替食盐。红军医院设备简陋、药材缺乏,医护人员就自己上山砍竹子,自制了竹镊子、竹软膏刀、竹药筒等,还上山采集中草药,自己动手配制中药,用来治疗伤病员。

毛泽东、朱德等领导同志带头艰苦奋斗,经常参加运粮,留下了“毛委员背粮过黄洋界”和“朱德的扁担”等动人的故事。毛泽东在1920xx年11月25日写给中央的报告中说:“这样冷了,许多士兵还是穿两层单衣。好在苦惯了。而且什么人都是一样苦,从军长到伙夫,除了粮食外一律吃五分钱的伙食。发零用钱,两角即一律两角,四角即一律四角。因此士兵也不怨恨什么人。”“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香。”这既是当时红军生活的真实写照,又生动地反映了红军官兵的革命乐观精神。正因为有了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井冈山军民才不被任何艰难困苦所吓倒。

往事如烟,岁月如歌。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不仅为中国革命造就了朱德、彭德怀、陈毅、罗荣桓等功勋卓著的元帅和40多名战功赫赫的将军,而且为世世代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像20xx年8月28日至9月1日在江西考察时强调的那样:结合时代的发展,结合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任务的变化,结合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实践,让井冈山精神大力发扬起来,使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放射出新的光芒。

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心得体会【第二篇】

两天的学习中,大家认真学习了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观看了大型文献纪录片《筑梦路上》,回顾了95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并进行了交流学习研讨。

书记对大家的学习成果表示肯定。她指出,实事求是闯新路是习视察吉安、井冈山时,对井冈山精神的新解,是省委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突出的江西特色。全市每个共产党员要结合学习贯彻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视察吉安、井冈山重要讲话精神,对实事求是闯新路有全新的认识。

书记指出,实事求是是我们党永远的课题,是党的建设和发展改革的必由之路,反映的是一个政党、组织或个人的政治水平、思想境界和党性修养。实事求是闯新路,能让我们党无论处于顺境或是逆境,都能坚持真理、廓清思路、善于变革、与时俱进,实现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守,作为一个敢于兑现宗旨的政党的坚守,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的坚守。

书记强调,实事求是闯新路,要落实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上。让实事求是成为党的建设,尤其是市委加强自身建设的重中之重,尤其是要思考把中央、省委的大政方针,化为在吉安真正推进全市发展、百姓致富、全面小康、加快脱贫的真正适用对路的方针;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引领全市“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道路上,永远坚守实事求是的追求、品格和行为风范;要把实事求是闯新路转化为一个个实际举措,敢于触碰和直面难点,以主动的担当和勇气突破我市发展的瓶颈和制约。

书记强调,要把扩大开放作为永远的课题。持续扩大开放,突破本地化,引进先进生产力,引进先进要素,使吉安实现发展加速度,更多百姓受益,更可持续发展。要坚持求真务实。把实事求是闯新路落实到实干、落实到“走对路干对事用对人”和知行合一上,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增强我们的党性觉悟,提高我们的思想境界,让大家在本职工作中做到求真务实、干字当头,一以贯之、久久为功,为“十三五”开局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此次学习内容是,学习“七一”重要讲话,学习关于实事求是、改革创新重要论述,紧扣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紧扣我省、我市正处在“六期融合”关键时期的实际,认真查找在实事求是、改革创新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贯彻新的发展理念,高举改革创新旗帜,坚持实事求是,敢于打破惯例,善于破解难题,勇于担当作为,鼓励、支持、保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用井冈山精神激发敢闯敢干的胆识,激发大胆创新的精气神,把改革创新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心得体会【第三篇】

“死后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遗体送医院解剖,有用的留下,没用的火化;骨灰一部分埋在井冈山一棵树下当肥料……决不要搞什么仪式,静悄悄的,三个月后再发讣告,只发消息,不写生平……”这是老红军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志在生命临别时刻的嘱托。她,为了革命,将刚出生的儿子送了人;她,身为高官,却让自己的亲生儿子干了一辈子的护林员;她,将所有工资全部捐给贫困地区。她,用对信仰一生的守候带给我们井冈山之行最深层的感动和最深刻的思考。

对信仰的无比忠诚与执着,是我们对所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最直观的感受。从井冈山开始,我们党依靠群众、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经过血与火的斗争,引领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和优良作风。这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坚定信念、敢闯新路。

信念坚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信念坚定是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无比信仰,对民族解放、独立自主的无限执着,对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无私奉献。在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的今天,信念坚定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是对依法依规的坚守,对改革创新的坚持。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在引领我们前进的征程,梦想照进现实,需要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卓绝的奋斗,毅力和奋斗的源泉正是我们对党、对祖国、对民族和美好明天的坚定信念。

信念坚定,敢闯新路。在井冈山,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我们党拨乱反正,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在新时期,我们党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敢于担当、勇闯新路,贯穿于我们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是全党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政治优势,更是我们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有力武器。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作风建设如火如荼,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曾经探索走过的光荣足迹启示我们:今天的创新,基点是立足实际、求真务实,方法是全面调查、深入研究,关键是艰苦奋斗、依靠群众。

“信念坚定、敢闯新路”精神的传承对于党的组织和组织工作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写道:“红色政权的长期的存在并且发展,还须有一个要紧的条件,就是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回望井冈山斗争,党的各级组织高举革命旗帜,强化信念感召,推行民主措施,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各类优秀人才竞相来投,各级党员干部舍生忘死、前赴后继,成为斗争胜利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面对新阶段新任务,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要求组织工作“要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从井冈山到今天,组织部门历来是“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模范,是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组工干部历来是信念坚定、品行端正的表率。对照历史传统和任务使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好作风选作风好的干部,选胸怀理想、立场坚定的干部,夯实党的基层基础,广泛集聚和发现使用事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更是藏区组织工作特别是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的责无旁贷的第一职责。

站在井冈山,遥想西柏坡,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两个务必”,胜利前行的法宝从未改变,党的优良传统不容丢弃,我们必须从自身开始,清除作风之弊、洗净行为之垢,全心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心得体会【第四篇】

根据区委组织部的安排,我有幸赴井冈山参观学习,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脚踏着革命先烈曾经战斗过的红土地,瞻仰着一处处历经风雨却风采依然的革命旧址,注视着一件件朴实无华又弥足珍贵的革命文物,我被井冈山精神深深触动和震撼,更深深认识到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井冈山精神是伟大而永恒的,必将代代相传,源远流长,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放射出新光芒。作为一名镇党委书记,井冈山之行对我意义重大,结合个人工作实际,谈以下几点启发:

一、坚持艰苦奋斗精神 坚定人生理想信念

艰苦奋斗是我党在井冈山斗争时期逐步培养和建立起来的优良传统。在物资匮乏、敌强我弱的恶劣条件下,我们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依然能够战胜敌人,依靠的就是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如今,我们的工作、生活条件已经是今非昔比,但能吃苦,敢吃苦,不怕吃苦;能战斗,敢战斗,善于战斗的艰苦奋斗精神依然是我们克服困难、战胜逆境,永远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法宝。

坚定信念在形势顺利时并非难事,而井冈山斗争是中国革命处于最低潮的时期。朱毛会师后,红军人马总共也不过千余,坚定信念谈何容易,坚定信念何其珍贵。在今天这个思想多样化的时代,改革开放带来的积极因素和腐朽观念良莠不齐,只有坚定信念,才能处变不惊;只有坚定信念,才能立场坚定;只有坚定信念,才能勇往直前。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弘扬井冈山精神,做践行“三个代表”、“八荣八耻”的表率,就要像革命前辈那样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信念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革命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铭记“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恪尽职守,埋头苦干,争创佳绩。

二、坚持实事求是作风 鼓励勇闯善闯新路

毛泽东根据中国革命的形势和特点,实事求是,通过井冈山的斗争实践,第一个提出并成功实践了“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武装割据建立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逐步夺取政权”的蓝图。这在当时,需要的不仅是敢闯的勇气和胆量,更是实事求是智慧的结晶。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发现真理;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知错改错;只有实事求是,才能正确决策;只有实事求是,才能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发展的科学、创新的科学,任何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畏缩不前、脱离实际的想法和做法都会给我们的事业带来损失或倒退。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党中央提出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仍然需要大力提倡和发扬这种“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精神。要坚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工作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更新观念、勇于创新,用新眼光看待新事物,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思路谋求新发展,用创新的精神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三、坚持紧密联系群众 勇于取得新的胜利

在战争年代我们党能取得胜利,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了党的群众路线。历史证明,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是我们党无往不胜的根本,也是井冈山精神的法宝。“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是党的根本路线,这是由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作为新时期的党员领导干部,应该把党的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努力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在建设和发展中取得新胜利。

“勇于胜利”是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一种民族精神,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在现代化建设时期,这种精神始终是支撑中华民族的脊梁。靠这种精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靠这种精神中国的现代化可以实现。

井冈山精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一个蕴涵丰富的巨大精神宝库。我们要深入贯彻“伟大的井冈山精神集中反映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我们要结合时代的发展,结合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任务的变化,结合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实践”的讲话精神,认真学习井冈山精神,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使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放射出新的光芒。

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心得体会【第五篇】

习视察江西,在井冈山提出井冈山精神的新论述,即“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市委安排围绕“新论述”来组织进行吉安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事实证明,一是更接地气,二是效果更好。

一、实事求是创新路,是我们党战胜困难的法宝

实事求是闯新路,前提是实事求是,核心是实事求是,坚持了实事求是,就能找对方向,闯出新路。历史的事实证明,无论是夺取政权的战争年代,还是解放后的国家建设时期,只要我们党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哪怕再艰难困苦,我们都能够冲破重重困难,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

井冈山斗争时期,创建了中国第一块较为完整的农村革命根据地,闯出了武装割据的新路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革命斗争时期,经历血与火的探索,方才确立了实事求是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建国后的社会主义道路经过实践和探索,到后来小平同志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经济开始改革开放,允许私有经济作补充,社会主义建设上开始闯新路。改革开放以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重新拨正航向,开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目标的历史新阶段。邓小平南巡讲话,在理论上、实践上,实事求是地科学分析了市场经济的性质,再次确立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稳固地位,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实事求是闯新路,促成了江西、吉安的根本变化

同样,在我们江西,在我们吉安,也有诸多实事求是闯新路的事例。比较重要的有:

1.江西的工业化、工业园区战略

孟建柱同志任江西省委书记后,提出了“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化,实施每县集中办工业园,大力实行招商引资。工业开始蓬勃兴起,外资流入极大缓解工业投入不足,带动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百姓就业、三产服务业快速发展,城镇化有了基础,开始扩张,闯出了一条江西加快发展之路。

2.吉泰走廊发展战略

吉安的发展战略,也经历了实事求是从战略构想到初步实践,从先行先试到全面完善,从不够成熟到基本成熟的过程。

首先是“银三角”发展战略构想:20xx年市委一届七次全会提出做大吉安市、崛起“银三角”的战略举措,其总体设想是:集中力量扶持由吉安市中心城区(吉州、青原)、吉水、吉安、泰和三县和井冈山市共6个县市区组成的“银三角”的城市群。

其后是“吉泰工业走廊”发展战略:20xx年1月,吉安市出台了《关于建设吉泰工业走廊的实施意见》,吉泰工业走廊的建设序幕由此正式拉开。再到“吉泰走廊”发展战略:随着吉泰工业走廊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区域内的城镇化不断跟进。

发展战略的不断完善形成过程,也就是市委、市政府不断实事求是地探索实践的过程,是不断创新和闯新路的过程。可以说,没有吉泰走廊的发展战略,吉安的经济社会发展没有这么快;没有吉泰走廊发展战略,吉安的工业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成不了今天的气候;没有吉泰走廊发展战略,吉安的中心城区和辐射到周边的吉水、青原、吉安县以及泰和的县城和重点乡镇,同样成不了今天的景象。如果能坚持这个战略,历史将证明,市委、市政府在吉安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了一个英明、正确的重要决策。

三、在推进吉安建设和发展上实事求是勇闯新路

精准扶贫,是经历多年的扶贫工作实事求是找出的方向,如何结合地方实际精准扶贫,完成脱贫攻坚艰巨光荣的历史任务,同样有待于全市的党员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勇于创新,闯出我们吉安贫困地区的脱贫路子来。比如说分类建卡,不同施策,比如说“四个一”等等,还有很多不同情况的地方,例如我们市领导挂点帮扶的贫困村,情况差别都很大,都需要我们想办法、去努力。吉泰走廊的城镇群建设,已经有了一张美好的蓝图。如何加快建设,建出我们吉安的特色,也需要市里和相关的县区一起共同努力,摸索出一条路子来。

新时期,新常态下,人民政协重点是要抓好协商民主建设,协商民主是中央政协工作会议对“民主协商”工作的重大调整。“民主协商”强调的是发扬民主,而“协商民主”强调的是一种民主制度。怎么组织落实好,同样需要我们实事求是地看待分析吉安实情,大胆地创新,解决有关问题,特别是有效地凝聚社会各个层面的人心和共识,为推动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加油助力。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9 1508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