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心得体会范文最新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社会心理学心得体会范文最新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社会心理学【第一篇】
实际上,一些天灾、人祸等社会性事件会时有发生,只是地域不同或给不同群体的人们带来压力,不足为奇。但是,遇到这类问题我们怎么办?我们还是要生活在这个社会上,而我们个人力量也是改变不了整个社会的。我们要做到的是,不要让这些事件影响到我们的心理状态,从而减缓我们的恐慌和焦虑,保持健康心理,正常生活。以下诸点或许能使我们在应对此类事件中有些帮助。
1.正确认知事物
正确认知事物是减缓焦虑的良好方剂。对某一事件,常常由于我们自身的模糊认识和非正确或非理性的看法,导致忧虑甚至不得解脱。遇到涉及广大公众的事情,要科学地分析会对自身及其家庭有何影响,不清楚的问题要相信科学和专家(政府)的观点。如日本大地震后核泄漏事件,听信谣传就越发心理恐慌、焦虑,自觉或不自觉地抢购食盐。笔者曾看到某报载的一则评论:“武汉一市民高价抢购了650HD多公斤食盐,‘谣盐’风过,退不掉、运不走、卖不了。”这样,反而由此生出另一种更大的焦虑。政府已明确地告知国人,食用盐大部分来自矿物,而非海水,明白此理,也就无从听信谣传盲目抢购了。在信息爆炸时代的今天,明辨是非确有一个知识问题,“谣言止于智者”。具有焦虑易感素质的人,为此会更加焦急不安,忧心忡忡,实无必要。
2.尊重客观实际
仅凭主观想象或听信谣传不能辨别是否是客观实际,常常从坏的、不利的方面去考虑,从而形成“宁可信其有”的心态,导致人们更倾向于负面信息,助长社会性恐慌心态的出现。如一时期以来世界各地频发地震,有些人认为是“超级月亮”之故,是否科学又不清楚,然而网络等先进技术又使其迅速传播,怎能不令人生疑,促使人们恐慌心理的出现。当然,具有防震意识、做好抗震准备还是很有必要的,但不可偏离客观实际。对心理素质较差者来说,有时候就会形成强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寝食难安。只有尊重客观实际,才可明辨事理,不致于由此过度焦虑。
3.避免盲目从众
从众是一种心理倾向,人常有之。比如一个人站在道边上,向某个方向的天空张望,另一个或两个人过来也会同样地张望,其实,什么也没有,再过来人也会出现同样的举动,直到大家都散开去为止。除被好奇心驱使外,就是由于从众心理所使然。再如,一个商贩摊位前,本来较长时间无人光顾,这时你过去买东西,另一位路人看到后也会过去观看或购买,随后其他的人看到了也会接踵而来,一时间摊位前热闹起来,商贩甚是高兴,这也与人们的从众心理有关。在大灾大难面前,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由于人们关注度高,就更会发生“看见别人跑自己也跟着跑”的非理智的从众行为。遇事要冷静勿恐慌,要学会独立思考,多问一个“为什么”、“怎样做才更好”。比如发生地震,看见别人往外跑你也跑,结果外墙倒塌将你砸伤,而没有跑出的人在屋内躲避反倒未被伤及。故对待某一件事是否“随大流”,冷静思考很重要。想一想,从众是否有道理,再决定是否“跟进”切勿盲从。
4.主动适应社会
人不同于动物就是由于除其生物学属性外,还具有社会性的一面。人是社会之人,人在适应社会的同时还要改造社会,社会才得以前进和发展。社会是变动的、发展的,对人会形成压力。人要提高承受社会压力的能力,就要学会主动适应社会、适应环境。否则,会被压力压垮,出现适应不良、焦虑、怨天尤人,甚至不可自拔,患上精神或心理障碍。
社会心理学【第二篇】
关键词:社会心理因素;大学生;身心健康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0-0144-01
1、研究目的
虽然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营养、卫生保健等因素使现代人的躯体健康水平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现代社会的发展又使人际关系、社会交往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出现了许多与之相关的身心疾病。特别是处于青年初期的大学生们初进象牙塔,学习和生活的环境较之以前有了很大差异,根据有关调查显示:这些差异伴随(差异网☆)着许多社会心理因素正是引发大学生身心疾病的原因之一。本文通过介绍几种社会心理因素的概念和内容,分析它们对大学生身心健康产生影响的原因和过程,进而解释社会心理因素如何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2、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本文对我国在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进行研究。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
3、结果与分析
、我国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
我国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2岁左右,处于青春期的中后期。这个阶段的大学生,生理功能发生了明显变化,其脑和心肺的功能均达到成人水准,机体其他器官和组织的功能正处于最佳阶段,精力旺盛、体力充沛。大学生的生理趋于成熟,但心理却存在滞后。有学者对全国万在校大学生做过调查,发现近%的学生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据统计,高校休学、退学的学生有50%是出于心理疾患。事实证明,许多人在学业的途中就被自己绊倒了。我国有关报告提供的资料也说明:80年代中期,我国大学生中有%的人存在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已达到30%。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人数正以10%的速度递增。
大学生作为一个承载社会、家庭高期望值的群体,自我的高定位使其成才的愿望非常强烈。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转型的关键时期,不少学生从上大学起才真正独自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事物。环境的变化、人际关系的处理、学业和就业的压力等诸多事件常常使大学生们感到忧虑和困惑,由此所带来的大学生身心疾病近年来一直呈现上升趋势[1]。
、社会心理因素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个体自我观念与大学生的健康知觉
健康这个概念已不再是单纯的属于生理学的范畴,而是包括生理、心理、社会三个方面因素在内的综合概念。正如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蒂所提出的: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个性、稳定的情绪是紧密相连的。[2]许多大学生对于自己是否健康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似乎都无法准确地回答,这是因为大学生对于健康的知觉受到了许多个体自我观念的影响。
(1)自我复杂性
根据社会心理学家Patricia Linville(1987)的观点,自我复杂性是一种将自己看作有多方面不同特点的现象。通俗的来讲,自我复杂性就是指个体对自己在社会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以及认同自己的观点的多样化程度。一般说来,一个具有高度自我复杂性的人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困难或挫折,他不会一味的沮丧,而是从他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中获得的成就感对之进行补偿。反之,若一个具有低自我复杂性的人遇到同样的问题,就会否定自己所得的成绩,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因为他无法转换自我角色,所以会导致恶性循环的发生。有研究表明,自我复杂性可以起到对压力和与压力有关疾病的缓冲作用。而许多大学生在这方面的心理转换能力还不够。
(2)自我差异理论
大学生们常想象自己是接近于完美的,聪明、机智、头脑灵活、工作能力超强等,但是理想中的自我与现实中的自我长久存在差异。据社会心理学家Tony Higgins的自我差异理论,人们经常将对自我的看法比作一种内化的标准叫做自我向导。自我向导就是人努力奋斗想要取得的标准。研究证明,真实的自我与自我向导之间的不一致可以为减少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提供一定的帮助,从而提高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这种程度差异常导致烦乱,罪恶感、厌恶自己、抑郁等复杂的情感,这些情感可能导致失落,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无助、甚至绝望的感觉,从而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3)自我揭露
自我揭露也叫坦白,就是与他人交流信息[3]。按照一些心理学家的说法,在一些方面我们对自己暴露的越多越好。如果有时偶发性事件引起的心理压力过大,而个体又努力抑制这些损伤性信息,结果不仅增加了压力而且还会伴随着产生许多与压力有关的身心疾病。这是因为一方面适当的自我揭露可以使我们在社会互动中的亲密性水平增加,因而增加一定的社会支持来帮助减少压力。另一方面这种自我揭露可以引起他人的“共鸣”,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自我揭露的主体可以得到反馈信息,到达减少压力的目的。由于很多大学生的自我心理定位较高,认为与他人过多的交流是不成熟和依赖性较强的表现,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总闷在心里,从而增加了心理压力。
4、结论与建议
个体的自我复杂性、自我差异理论、自我揭露等社会心理因素都从不同方面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大学生首先应该根据自身的性格特点、个性特征调整自我心态,建立完整的健康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健康行为如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以及适量的运动,戒烟、减少饮酒等。其次,应做好对各种生活事件充分的应激准备,及时调节情绪,尽量保持头脑清醒,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将社会心理刺激所带来的压力将到最小。
综上所述,社会心理因素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通过本文的分析不难看出,不正确的自我观念会严重危害大学生的健康,而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以及健康的行为对于消除大学生的压力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大学生们应当学会适应现今复杂的社会环境,运用合理有效的方法释放和缓解压力,调整自我精神状态,积极应对各种生活事件,必要时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事件,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健康快乐。
参考文献:
[1]、 孙彩丽等,试论社会心理刺激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J].教育与职业,2008(10):120- 121.
社会心理学范文【第三篇】
关键词:社会心理中间环节艺术生产普罗文学
众所周知,社会经济基础最终决定上层建筑。这里的上层建筑包括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文艺则属于观念上层建筑。但是,社会经济基础是如何决定这一上层建筑的呢?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曾进行过深入研究,最后指出在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还存在着一中间环节,社会经济基础并不直接对上层建筑发生作用。在马克思、恩格斯以后的文艺理论家如普汗列诺夫又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并提出了“五项因素公式”。在普氏的“五项因素公式”中,“社会心理”被明确的提了出来,它作为一般中介在经济基础与文艺间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一什么是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顾名思义,即“一部分由经济基础直接决定的,一部分由生长在经济上的全部社会政治制度所决定的社会中的人的心理”,(1)它是指社会群体(包括创作群体)的日常意识,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自发形成的人们的社会性知觉、情绪、愿望、需要、兴趣、时尚等的总和。“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接触各种事物,就产生映象和思想感情。在这些思想感情中有一部分是属于集体所有的,就叫社会心理;有一部分只是个人所独有,就叫个人意识或个人心理。”(2)社会上有很多集体,每一个集体都有自己的心理,所以社会心理有很多种,“社会心理”只是一个总称。社会心理虽然有多种,但主要的只有阶级、阶层、民族、时代等四种心理。
二从“中间环节”理论来探讨社会心理与文学艺术之间关系的理论根源。
要弄清文学艺术(以下简称文艺)与社会心理的关系,就不得不了解恩格斯的“中间环节”理论。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告诉我们,“哲学、宗教、文艺等属于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意识形态的领域”(3),那么在这些思想领域与经济基础之间就离得比较远,就存在一个辽阔的空间,在这个辽阔的空间就必然存在作为沟通两者的桥梁的“中间环节”。早在1886年,恩格斯就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过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旧指出:“更高的即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采取了哲学和宗教的形式。在这里观念同自己的物质存在条件的联系,越来越错综复杂,越来越被一些中间环节弄模糊了。但是这一联系是存在着的。”(4)这个“中间环节”十分重要,这就意味着社会构成的因素不是决定者(经济状况)和被决定者(意识形态)两极,在这两极之间还存在着许多中间的因素作为过渡的桥梁。因此,像文学、艺术这些“更高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就不直接与经济状况发生关系,而只与政治、法律、道德、心理等发生直接的联系。这样,“如果我们要求得出对文艺现象的解释,就不是首先从社会的经济状况去寻找,而首先要从‘中间环节’中去寻找。”(5)这就是恩格斯的“中间环节”理论。
那么,这个“中间环节”究竟是什么呢?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指出,社会的经济基础最终支配文学艺术,而这种支配恰是通过艺术生产过程来实现。正是艺术生产沟通了社会的经济状况与文学艺术之间的关系,换言之,正是艺术生产把社会经济状况与艺术联结起来,因此,艺术生产是经济状况与文学艺术之间的中间环节,艺术生产是一个中介。而艺术生产是人的全部身心的投入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它作为中介实际上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6),即强调主体的人及其心理的能力。因此,艺术生产这个“中间环节”是人和人的心理能力的充分展开,人和人的心理是中间环节的关键。“人的心理,人的社会心理就像一座桥梁,社会存在作用于社会意识或社会意识要反作用社会存在,经济作用文学艺术或文学艺术要反作用于经济,都要通过这座桥梁。”(7)
由上可知,文艺反映现实必须通过社会心理这一环节。文艺要通过社会心理间接反映现实。但文艺作品所直接反映的又是什么呢?如前所述,社会心理虽是意识,却客观的存在于思想家和作家的头脑之外,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因而就成为意识形态反映的对象。作为掌握世界的四大意识形态之一的文艺无疑首先反映的就是社会心理。“文艺是一种意识形态,是艺术家以社会心理为原料创作出来的。”(8)作家、艺术家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心理氛围之中,首先把这种社会心理内化为自己的独特的审美心理文化结构,其次再在自己选定的特定的创作题材中实现出来,使自己笔下的人物、场景也体现出既具有个性特征又具有某个时代心理氛围。
三普罗文学时期的社会心理
普罗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兴起于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开端的中国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里(1920—1929)。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新文学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中国文学的现代化任务主要侧重于“现代明族文化的重建与明族人格的重铸。”所谓“普罗文学”即以描写革命为指归的文学。1928年前后,普罗文学成为锐不可挡的历史潮流涌现出来,许许多多的刊物(如《创造月刊》、《大众月刊》)等大量刊登普罗文学作品以蒋光慈(1901—1931)为代表的普罗文学作家凭着革命的高度热情和对背叛了革命的反动阶级的无比痛恨,要创建一种表现工农革命斗争的“新兴的文学”。在他们看来,这种文学无先例可循,无经验可借,因此他们便去寻找自己的创作路线,这便是“革命浪漫谛克”或曰“英雄主义的革命浪漫谛克”。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个是它的兴起阶段,主要是以蒋光慈为代表的普罗文学青年作家创办文学社(如太阳社、创造社)为标志。第二个阶段是普罗文学作家的“自我批评”阶段,以华汗为代表的作家首先意识到“革命浪漫谛克”倾向和“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所造成的普罗文学的种种弊端,而为了文学的发展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肃清”。最后一个阶段是普罗文学在经过一段曲折道路后获得新发展的阶段,它是以茅盾为代表的“社会分析派”的出现为标志。普罗文学的这三个阶段性特征恰是当时社会心理的反映。
第一,普罗文学兴起时期的社会心理。早期的普罗小说以及作为它的主要特征的“革命浪漫谛克路线(倾向)”,在1927年至1928年间出现,并且迅速成为一股潮流,不是偶然的。首先,政治形势上。“四一二”反革命以后,不少曾经投身于实际行动的作家的革命热情受到沉重打击,身心倍受摧残,胸中埋藏着待喷发的火山,在义愤与忧患中酝酿着革命低潮中的文学运动,探索文学如何反映急剧变化的政治形势。特别是共产党单独领导下的革命运动,反动派实行的屠杀政策,也激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愤慨与仇恨。群众需要宣传鼓动,正是在这样一种现实条件下产生了这种渗透着时代和当时无产阶级和民主主义作家的思想感情的社会心理。在这种社会心理无形的压力下,普罗文学诞生了。“因为从某种角度来看,一种社会心理一旦形成,便具有无形的压力,使大家不约而同地去遵守它,传播它,而不管它与你个人的心理是一致还是相反。”(9)例如蒋光慈早期出版的《新梦》,收入“染着十月革命的赤色”的诗四十一首,宣告:“我愿勉力为东亚革命的歌者!”发誓要用“全身、全心、全意识高歌革命”。
其次,意识形态上。当时马克思主义加紧传播“革命文学”,许多马克思主义社会着作大量引进,这使得一些青年作家的思想异端活跃,越来越多的小资产阶级进步青年走向革命,客观上要求充满激情的革命文学作品。例如柔石(1902—1931)的短篇集《疯人》就透露出对个性解放的追求,以极其浪漫的笔调将当时社会人的心理展现于众。
再次,文艺创作现实上。由于倡导者对当时中国社会政治形势作了不切实际的估计,在理论上受到苏联拉普派与日本福本和夫主义的左倾影响,加上当时党内革命左倾路线的盛行,促使急进革命者滋长了浮浅而又狂热的“革命浪漫谛克”情绪,片面的自信“要超越时代,创造时代,永远站在时代前列”,而普罗文学极力要表现的就是这种“时代情怀”。(10)
为什么“革命浪漫谛克”会得到漫延和传播呢?因为这种“时代情怀”已成为当时的一种心理。社会心理的普遍性使得人们普遍认为群体是一个可靠的信息来源,对群体越信任,对个人的意见就越怀疑,(尽管当时也有作家清醒认识到这种情怀的错误性,但他们确实是微不足道的)于是认为遵从群体是值得的。这可从两发面去看。其一,当时的普罗文学作家或借用或照搬外国的文艺表述,不加分析的提出“一切的文学都是宣传”,并将“有资产阶级艺术”定义为“欺骗的、麻醉的”,而将“无产阶级艺术”定义为“宣传的,煽动的,革命的。”因此小说创作中充满了标语口号和叫喊。其二,由于众多作品纯粹是一些“宣传”和“叫喊”,使得小说中人物缺少个性,忽视典型性格的塑造,情节也多属梗慨式,少有真实生动的细节,生活实感不强,结构松散,语言多是说教。例如蒋光慈的早期小说之一《少年漂泊者》一味追求“宣传”的效果和“武器”的作用。小说通过佃农家庭出身的汪中在十年中的流浪经历,展现出此期间的社会矛盾和斗争,洋溢着分明的爱憎和拜伦式反抗的浪漫主义激情。
第二,普罗文学“自我反省”时期的社会心理。由于“口号式”的革命文学不断受到其他小说家的否定性批评,以华汗为代表的普罗文学作家首先开始迈出自我批评的第一步。这些普罗作家逐渐意识到“革命浪漫谛克路线”在对待现实的态度上表现为“理想主义”,没有真实的生命;在思想上则表现为个人主义的英雄主义;在表现形式上则讲究机械的去布置故事安排情节。作品不过是“时代精神”的号筒。如华汗在读了太阳社的冯给《丽沙的哀怨》等作品全面肯定的书评后,立即撰文批评冯“这种十足的观念论的批评”,其后他又严肃批评了蒋光慈的创作倾向并及时纠正了理论批评中的错误。
第三,普罗文学新发展时期的社会心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建立了军阀统治,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革命队伍内部发生了思想混乱,文艺思想界也出现了消极、动摇,甚至无所适从的情况。革命实践要求对中国社会加强认识,不仅要认识革命的性质,又要了解社会的性质。这便是当时创作家的心理。这在茅盾身上有着深刻的体现。茅盾的《子夜》以三十年代民族工业的历史处境和悲剧命运的叙写,揭示了中国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质。后来茅盾在他的《再来补充几句》一文中多次表白过《子夜》“这部小说的写作意图同当时颇为热闹的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有关。”(11)又如茅盾的《蚀》三部曲以其广阔的场面、恢宏的气势,描述了一群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生活与斗争,反映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从胜利到失败后的部分历史面貌。书中包含了作者丰富的社会政治体验和情绪体验,显示了茅盾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深刻把握以及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
总之,在普罗文学时期不同发展阶段上,社会人的心理是不断变化的,但在整个时期内却是固定的,它的革命时代性和现实性始终贯穿于这一文学过程之中。
综上所述,文学艺术与社会心理有着密切联系。它们直接关联,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心理决定着文学艺术;社会心理不仅是文艺直接反映的内容,同时又是文艺反映现实的折光镜。
参考书目:
①普列汗诺夫:《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
②陆一帆:《再论社会心理是文艺反映现实的中介》
③恩格斯:《致康·施米特》
④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⑤童庆炳等着:《马克思与现代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68页
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⑦童庆炳等着:《马克思与现代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74页
⑧陆一帆:《再论社会心理是文艺发映现实的中介》
社会心理学【第四篇】
教育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仅有30余年历史的新兴学科,学科体系尚不完善,其研究工作还需进一步深入。本研究在分析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作论证和探讨,并提出关于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的新见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篇社会心理学论文的具体内容。
题目:高师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索
社会心理学在*的发展时间比较短,有关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研究时间和投入程度有限,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学说、内容体系、以及学科位置、等均未定性,仍需要大量的探索和实践来完善其知识体系。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社会心理学课程需要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使师范生能广泛深入、简洁扼要地掌握社会心理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认识本学科在教育实践及个体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获得初步实践体验,发展**思考、**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本文依托高师院校的教学资源和自主的教学环境,在多年社会心理学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将社会心理学课程与有效教学理念结合运用,进一步提高社会心理学的教学效果。
一、高师社会心理学课程及其教学目标
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个体或群体对各种简单或复杂的社会刺激所作的反应及所引起的社会心理活动和社会行为,以及各种社会问题和现象的发生机制,从而帮助群体预测和调控其社会行为,帮助个体理解和调节自身和他人的行为。不同群体之间和个体之间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但支配着它们的是地位和情景等社会因素、不同的生存方式等文化因素以及生物学的和经验的个人因素,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就是不同行为背后的影响和制约因素,它们共同组成个体和群体行为的支配系统。
高师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力求使学生在多维视野下从宏观的社会层面、中观的群体层面和微观的个体层面理解人们在不同社会情境下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或文化行为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规律,其中社会层面包括风俗、国民性、民族心理特征、时尚等,群体层面包括社会影响、群体心理氛围、群体凝聚力等,个体层面包括自我意识、个体社会化、社会知觉、社会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人际交往等。在掌握社会心理学原理及理论的基础上,训练学生将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利用心理学实验设计及测量等间接方法观察和解人的社会行为,进而在教育实践中更好地把控班集体行为、管理教堂。具体目标有:首先,帮助学生掌握社会心理学知识理论,形成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素养;其次,通过实践和实验课程教学,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运用社会心理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再次,能够设计与社会心理学相关的实验研究,同时具备数据分析和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最后,在教育实践中,能够将社会心理学知识运用于教学和课堂管理。
高师院校开设社会心理学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社会心理学的有效学习能够使师范生认识自我心理发展特点,解社会行为的发生机制,并运用所学的社会心理学知识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优化个体的心理素质,指导自己的社会交往行为,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运用于教育实践,解、处理和引导学生在班级及其他团体中中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方式。
二、有效教学理念及其本质特征
有效教学理念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实用**哲学、行为**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有效教学的教学过程是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的,其“有效”主要是指教师在采取有效教学策略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强**学投入与教学产出之间的合理比例关系。
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领者、教师具有效益观念和不断反思的意识、教学目标具有可行性、教学效果具有可测性等。有效教学即有效益、有效率、有效果的教学,具体如下:1、有效益。指教学目标是具体可行的,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无效益的唯一指标。2、有效率。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是简洁、省时、高效的,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教学效率为有效教学时间与实际教学时间之比,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获得的进展越大,或者学生获得相同提升所用时间越短,教学效率越高。3、有效果。指教学效果是量化可测的,学生在学业成绩、认知水*、学习态度等方面有着明显并且具体可见的提升,学有所得。
三、高师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
社会心理学既是一门具有很强理论性的学科,又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心理学史家墨菲说:“社会心理学的一只脚站在实验科学的基础上,另一只脚则是处于社会变革的波涛起伏之中。”1要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获得初步实验体验,发展**研究的能力,需要探索使用有效教学策略进行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有效教学策略涉及到课堂教学的全程,包括教学之前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氛围的营造、教学目标的明确;课堂进行中的策略实施与**、课堂行为的管理、学生***的保持、、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参与度的提高等;同时要注重学习结果的反馈及评价。
(一)有效教学准备策略
有效教学准备策略是教师在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基础上,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量化的教学目标为前提,根据课程内容,科学合理地设计可操作性强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
1.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明确学生是教学的核心
在“全人”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学生未来发展的角度,全面审视其所有能力的价值,不能过分关注学生的某一方面的能力而突出某一学科或者高估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才是教学的核心。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呈正相关,学生通过认知、行为和情感三种形式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学生展开针对性教学,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以问引思、以理导思、以变发思、以情激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引导学生的自主活动。
2.关注教学目标的量化,导向教学成果的可测
桑代克认为,凡是存在的事物必有其数量,凡有数量则可以测量。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应是有效的、明确的、具体的、可测的、多层次**的。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其行为是外显的,能通过学生的表达、操作、演示等具体的活动观察到,并作出可以量化的、分级的、有进步目标的评估,一方面展示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另一方面由此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并为进一步的评价打下基础。
3.基于内容的操作性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的细致的安排和规划。社会心理学课程采用基于内容的教学计划模式,强调内容第一,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首先关注内容,第一步考虑教学材料和教学资源,第二步是活动方式和策略。这种计划并不仅是指教学日历、教学大纲,而是设计每节课将课程变成学生的活动、作业和任务的实际操作的教学计划。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以及从起点到最终目标之间所需要完成的子目标,并据此安排逐级完成目标的教学活动及其顺序。
(二)有效教学实施策略
有效教学实施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力求使其获得生成性进展的一切合理方法和**,可采用基于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提高其获得进步的效率。
1.关注课堂的生成
在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的知识联动、问题驱动及对知识的理解、体验、感悟即课堂的生成,其实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教师一方面要通过精心的教学准备与情境设计让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一方面要因势利导,教学活动不拘泥于原有的思路和教案,在学生的“旁逸斜出”时给予恰当的引导,促使学生在教学中淡化教师牵引的感觉,在**的氛围中实现对教学知识、技能的主动内化,使学生获得非预期的生成性发展。
2.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教学方式上课采用学生**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首先要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根据设计好的问题情境选择合作的具体方式,安排实施步骤。合作学习的方式很多,如小组讨论、相互训练、个案研究、角色扮演、模拟辩论、团体游戏等。原则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并负责一部分任务,成员间相互帮助、互促互利。
例如,讲到“偏见”时,抽取两组学生,可采取模拟辩论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提出论题如“农民工子弟应该与城市孩子一起读书”,把学生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模拟,探究偏见产生的根源,使学生加深印象并努力消除自身的偏见。讲“图式对人的影响”时,通过编排传话小游戏,编一段情景故事让学生逐一传下去,最后接到的同学复述情景故事的内容,让学生体会传得面目全非的内容是如何受到图式的影响,同时也深刻明白以讹传讹、道听途说的信息的不准确性。
另外,对于一些理论性知识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可借鉴以下模式: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学小组抽出一人组成若干个“专家”小组;把所要学习的内容划分为若干学习单元,每个“专家”小组接受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深入学习,分工合作,集体备课,写出较高质量的教案,在课堂上作为“教师”向全班同学讲解本单元知识并答疑释惑。每个学习小组必须学习所有单元的内容,其每个成员同时是专家、教师和学习者,依据不同学习单元进行角色转换。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其一是指导,即根据问题设计的需求和学生的需求进行指导;二是调控,即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反馈信息采取的调控措施;三是测验,结束后的测验用以检查每个学习小组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估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