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李保国心得最新5篇

网友发表时间 704248

【导读】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李保国心得最新5篇”工作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工作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李保国事迹材料【第一篇】

4月12日,李保国遗体在保定火化。4月11日,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内丘县分别设立分会场,为李保国召开追悼会。

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在岗底村追悼会上哽咽着为李保国致悼词:

“我们不能忘记,李老师心系岗底村民,把他的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岗底人。我们的粮囤里、腰包里,都渗透着他的心血和汗水。

“不能忘记,您把自己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了专家,岗底200多名果农成了您。您给了村民‘金刚钻’,使岗底人技术服务800里太行,吃上了科技饭。

“不能忘记,您是大学的教授,在岗底人眼里您是老师,又像邻居,吃百家饭、进百家园,20年和村民摸爬滚打在一起,您已变成了岗底的一个劳力。

“不能忘记,您一生惦记的是岗底人,唯独没有您自己。您走的前5天还在谋划以岗底为核心的50平方公里太行生态大花园、苹果袋、苹果深加工项目。您天天超负荷工作,多少人看到您已体力不支,劝您注意休息,您总是说脱不开,还拼命把额外的责任扛在肩上。”

李保国突发心脏病离世,岗底村的代表第一时间在他的灵前放上5个最大最红的“富岗”苹果。他们告诉《中国绿色时报》记者,这是李教授带领他们按照128道工序种出来的一级果。

在临城县的绿岭山庄,年届76岁的王大娘在4月12日凌晨早早起床,用长满老茧的双手掰开薄皮核桃,取出其中的“分心木”,用火在门前核桃树下点燃。老人说:“李老师教会俺们全村人种核桃,让俺们富了,我这白发人送黑发人,舍不得呀。老辈人说分心木可以安神,让李老师好好安息吧。他对得起俺们太行老区的农民,俺们没有照顾好他。”

如村代表、王大娘一般,太行山区的农民们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来缅怀给他们带来财富的“太行财神李保国”。

从上世纪90年代起,作为河北农业大学“太行精神”坚定的执行者,留校任教的李保国蹲点太行山,扎根太行山,一干就是30年。

30年来,他扎根太行山区,所有的论文都是出自太行的一手材料,探索出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山区脱贫新模式。他创新了太行山板栗、苹果、核桃栽培等技术体系,培育出“富岗”苹果、“绿岭”核桃等多个全国知名品牌,实现山区农民增收亿元,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

30年来,他主要以太行山区的10多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据点,累计培训农民9万余人次,示范推广种植面积1080万亩。他独创128道苹果生产管理工序,让村民像工人生产标准件一样生产苹果。他指导“富岗”苹果连锁基地发展到11个县(市),带动7万多农民走上致富路。

在今天的太行山区,提起“李保国”3个字,万千果农人人点赞。李保国的电话被农民们写在墙上、记在心里,技术不懂随时说,家长里短啥都讲,甚至有的农民家里娶媳妇都要让李教授给“掌掌眼”。

记者在20年间曾几十次采访李保国。从他2000年在临城荒山上开山破土、掏石换土垫鸡粪,到他把这里的薄皮核桃卖到每公斤128元;从他动员赞皇县鲍家滩的农民给樱桃疏花疏果,到他指导这里的'农民把樱桃园改成采摘园,亩收入过万元;也曾陪同他到内丘的岗底村,拍过他教导农民进行苹果树下管理的照片,也看到他让农民砍掉苹果树上的背生枝和农民吵起来的场面。2011年,《中国绿色时报》曾以半个版的篇幅以《财神教授走遍太行》为题对李保国的事迹进行重点报道。

李保国的认真、肯干、实干,在太行山区处处有名,得到了各方的认可。追求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各级党委、政府官员认可他,得到实惠的农民认可他,学到真本事的学生认可他。就如同河北农业大学校长、李保国的同学王志刚所言:“单是山区土质治理,保国同志和他的团队就整整研究了十几年。他起早贪黑,白天跑遍山上的沟沟坎坎,晚上挑灯夜读、分析数据,寻求破解之道,使前南峪从荒山秃岭变成了‘太行山最绿的地方’之一。”

李保国长得像农民、穿着像农民,以农民为友、做事考虑的是农民利益,始终把服务农民、服务农业、服务企业作为公益事业来做,不但不从企业、农户处拿钱,不占一点股份,而且很多时候,下乡往返的路费、请专家前来培训的费用,他都是自掏腰包。

在听到李保国去世的消息时,太行山区的许多农民都痛哭失声。在他们心中,李保国早已是他们的亲人。

李保国的夫人郭素萍说,“老李该得到的都得到了,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荣誉,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帮助,得到了太行山区人民亲人般的关怀,他虽然失去了生命,我希望他的笑留在太行山上。”

学习李保国心得体会【第二篇】

10月25日下午1:00钟学校组织观看了《李保国》,我深深的被李保国的事迹所感动,一个河北农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先进工作者、省管专家、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看上去却像是一个略显沧桑,上了年纪的农民,"把我变成农民,农民才能变成我"是他说的最多的话。三十年扎根山野,倾情奉献。用科技的力量,把荒山秃岭丢进历史,把绿水青山留给未来;用责任和担当,让贫穷困苦成为过去,让富裕文明变成现实。一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用实际行动来演绎着不平凡的一生。

李保国30 年如一日的扎根在太行山上最艰苦的农村,带领学生们在这里与村民们同吃同住,改造荒山,实现绿水青山,经他培育的富岗苹果卖到百元一个的"天价",绿岭薄皮核桃享誉全国。李保国把自己的论文写在了太行山上,也印在了河北山区人民群众的心中。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第一时间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的荒山变成了花果山,带领全村人民实现了集体致富。然而李保国并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他表示:"虽然过去做了不少工作,也富裕了不少乡村,但太行山连片特困区还有很多农民没有脱贫,我想尽快把技术大面积推广出去,改变河北山区面貌,让山区真正实现山绿、民富、村美,让山区人民早日过上小康生活。"

李保国同志走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他的生命价值依然在发光发亮。他是党的儿子,是人民的儿子,是太行山的儿子。他是一颗种子,在巍巍太行扎根生长;他是一把火炬,点亮了山区扶贫的希望之光;他是一面旗帜,引领着人们在人生道路上奋发前行。

李保国同志是时代楷模,他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学习他对党忠诚,心系群众的政治品质;学习他艰苦奋斗,愚公移山的拼搏精神;学习他淡薄名利,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我也是一名党员,工作中要时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干事冲在最前头,不怕苦不怕累,传播中华传统美德,淡薄物质财富,追求永远的精神财富。

李保国心得【第三篇】

4月10日凌晨,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心脏病突发,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享年58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得知李保国同志逝世的消息,第一时间作出批示,对其不幸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亲人表示亲切慰问,要求在全省做好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的总结和宣传工作,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大力开展向李保国同志学习的活动。(2019年4月11日《河北日报》)

巍巍太行,猎猎风旗。李保国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党员干部的先进楷模,扎根太行山区,立志做“太行新愚公”。今年2月,xx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新闻媒体,分别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集中报道了李保国教授30多年如一日、用科技帮助太行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先进事迹,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同时,河北省委作出开展向李保国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这次河北省委书记又作出批示,要求在全省开展向李保国同志学习的活动,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向李保国学习什么?

向李保国学习,就要学习他对党忠诚、心系群众的政治品质。“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对党忠诚、对群众忠诚,根本要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30多年来,李保国把个人融入到带领群众发展,做好为群众服务的具体实践中,他每年在农村工作200天以上,足迹遍布河北太行山所有山区县,用生命书写了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我们党员干部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始终对党忠诚、忠于使命,心系群众、勇于担当,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千方百计办好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

向李保国学习,就要学习他技术扶贫、精准脱贫的务实作风。“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而太行山区是河北省脱贫攻坚的重点地区。李保国扎根太行,致力于技术扶贫,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先后完成太行山板栗、苹果、核桃栽培等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实现山区农民增收亿元,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在脱贫攻坚中,我们党员干部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把精准脱贫的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在行动上,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让全省310万贫困人口实现全面小康。

向李保国学习,就要学习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人的价值须以为人民、为国家、为社会贡献大小来体现。李保国始终坚持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不斤斤计较个人利益得失,始终把服务农民、服务农业、服务企业作为公益事业来做,把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化为自己的信念动力,变为自己的自觉行动。我们党员干部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任劳任怨、甘于奉献,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夙兴夜寐、激情工作,积极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巍巍太行,“愚公”情深。花开无声,芬芳传遍原野;春风无形,绿影铺满大地……

学习李保国心得体会【第四篇】

李保国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特别是经他帮助过的农民和贫困地区的人民,那一片片一座座改造的土地和大山呼唤这位质朴而伟大的功勋。

李保国作为一位农业研究科学家,一心致力于农业,改变贫困地区经济,呕心沥血,难道他不知道辛苦吗?不知道劳累吗?是什么力量使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事实告诉我们,一个心理只有农业科学研究项目,心里想的是如何改变落后和贫穷的农村,而其他东西占据的太少了。他心里装得下那么多的农民,却留不下关心一下自己身体的位置,把自己的身体健康置身于外,这正是我当今缺少的精神。我们不提倡不顾健康的拼命,但我们身边需要更多像李保国那样的人,只有敬业与本职工作,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提倡踏实务实的理念。有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国家才能强盛,只有辛勤的付出,才能有丰厚的收获,那些只注重浮夸、面子工程、唯我而行的作风只能损害国家利益,自己也会走向错误的深渊。

学习李保国有坚定的信念,改变贫困山区面貌,持久的战胜困难,坚持与困难做长期的斗争,用不屑的努力和坚强的韧劲,勇于攻克一个个难关。我们不一定与李保国做相同的工作,相同的经历,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多想如何创新,如何向困难挑战,克服浮躁追求功力的短期行为,一步一步留下对得起人民和国家利益的脚印,做一个合格的公民和共产党员。无论从事那种工作,职位多高,做善事,做有益义的事,是强国富民的基础。

学习李保国不追求名利,无私奉献的价值观。这是当今最重要的世界观,为民做事不图名利,是我们多年提倡的,在利益关系充斥的社会环境中,无私的去完成一个事业,是我们需要深思的,提倡这种高尚,建立这种信念,淡化名利是我们向李宝国学习的核心。

学习李保国忘我工作的精神,体现在对待事业和工作的专注度。之所以出现浮夸虚伪的作风,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个人利益凌驾在人民和国家利益之上的不良信念,在这种氛围下事业发展受阻,困难解决不了,拖拉懈怠已成为阻碍经济建设和科学发展的障碍,因此李保国的精神境界是改变社会风气,健康向上的最好榜样。

李保国先进事迹材料【第五篇】

李保国,男,46岁,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李保国深知,为人师者,“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一缸”。他大学毕业20年后,为了不断接受新的知识,毅然放下教授的架子去读博士。他坚持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开展科学技术研究,他主持的科研项目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分别获得了国家、林业部、河北省的一系列奖项,如他主持的“太行山石质山地爆破整地造林技术”获原林业部“国家七五重大攻关成果荣誉奖”,“太行山高效益绿化配套技术研究”获原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太行山低山片麻岩区‘聚续’生态农业工程技术”中心试点的前南峪村获得“全球生态环境建设五百佳”提名奖,并获得“河北省山区创业二等奖”,“优质无公害红富士苹果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李保国每年在艰苦的农村工作超过200天。他带领学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第一时间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邢台县桨水试区,他们把一个穷山沟变成了花果山,成为太行山区最绿的地方,荣获联合国全球环境500佳提名奖。在内丘县富岗村,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运用到苹果生产中,生产出的。优质苹果被评为A级绿色食品,创出了国内著名的“富岗”苹果品牌,在99昆明世博会上获得银奖,极品果卖到100元一个。大量的实践,使学生看到了学农也会大有作为;在与基层群众的接触中,使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可喜变化,巩固了专业思想,坚定了“学农爱农”的决心和信心。

长期的科研工作,大量的科研成果,丰富的实践经验,使李保国最了解学科的前沿、农村的需要、果农的期盼。他及时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把生产一线的信息作为自己调整教学内容的信号,更新教材,更新讲授内容。他先后主讲了《高级经济林栽培专题》等9门课程,每年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主持完成了《北方经济林栽培学总论》等9部教材的编写,在全国性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教学研究成果先后获省级二等奖一项、校级一等奖二项。他的进取精神激励着学生。他教的毕业班,25%的学生考上硕士研究生,他带的硕士研究生,70%考上了博士研究生。

李保国讲:“我自己就是农民出身,农民的孩子上学不容易”。他自己出钱为贫困学生交学费。他主动和学习后进学生交朋友,使他们努力上进,完成学业。别人不愿意上的课他去上,别人不愿意管的班他去管,别人认为是“刺儿头”的学生,在他的帮助下,不仅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而且和他结下了深厚友谊。一些毕业十几年的学生,有了困难他仍然一如既往给予帮助。

他曾荣获“全国振华扶贫奖”,“全国科技兴村先进个人”;先后6次被授予“河北省山区开发先进个人”,两次被评为“河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还荣获河北省“特等劳模”,保定市“劳动模范”,“保定市教育系统红旗手”,“保定市生产建设红旗手”,和“河北农业大学太行山道路先进个人”等荣誉和称号。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9 70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