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基于核心素养学科教学心得体会范文(最新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237248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范文“基于核心素养学科教学心得体会范文(最新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教学核心素养心得体会【第一篇】

今天我为大家推荐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这本书从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和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学观的重建两个篇章介绍了新时期核心素养指导下的中学教学,也让我对自己的课堂有了更深的思考,就像余文森教授所说:一个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源于各个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学科关键能力、核心价值等这一切都是要通过我们的课堂传递给学生。别让知识成为负担,也别拿培养能力当作笑谈。作为一线教师,我觉得核心素养要落地,就必须改变。

反思往日教学中一幕幕熟悉的场景,知识点背过了多少?为什么失分,是不是知识掌握不扎实?这些几乎是我常用的口头禅,打着应试教育的旗号我们的教学慢慢被高考绑架,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培养高分学生”之间,我们权衡利弊,成了矛盾的集合体。很难想象一个只有知识只会考试的机器能走多远,在教学中学科素养的缺失是致命的。唯有变才可至明朗。

一个老师的认识和思想高度决定着课堂,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必须深化认识,革新教育观念。从成绩与素养的矛盾中剥离,重塑有机统一体;走出认识的误区,重塑教学观;从传统思维中抽离,重建教师素养,聚焦学生创新思维、想象思维、阅读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养成,扎实到每一节课上,有意识的将核心素养去渗透给学生,切不可停留在“喉咙里的改革”层面上,成为学生能力培养的刽子手,要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所谓破茧成蝶也是痛苦与幸福的相生相伴。核心素养要在中学课堂真正落地生根,我们传统的教学手段、方法、教学风格可能面临改变,这一过程会有质疑和不舍,但明确教学和学习目的而进行的方式和策略的转变,必将是充满智慧又收获满满的改变。从本本意识到课程意识的转变是创新教学活动的前提。跳出本本主义的怪圈,以学科课程的高度和视野,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教育不是当下而是未来,关注的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课程意识强调的是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以及生成性的活动,切不可为了教材而教学,为了渊博而进行毫无干系的扩充,实现课程与教学的相融相长,这才是教学改革进入核心素养时代的标志。优化课堂教学,创新课堂形式是创新教学活动落实学科素养的核心。一节有深度、有思想的好课堂一定是有情景的创设去激发学生思考;有含金量的课堂问题才会激发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锋;有学生通过思考、总结、组织、概括、输出表达自主生成的课堂才是有价值的课堂。

诗人纪伯伦曾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而出发。教育改革的原点在哪里?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明确强调,要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本点是教与学关系的根本性调整,即要打破陈规,重构教学关系,还权力给学生。学习既是学生的权力,也是学生的责任,没有学生参与的教育是一种畸形的教育,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是失败的课堂。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一节课的中心,完整系统而又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吧。未来的社会,学会学习,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创新是一个人生存的基础条件。

核心素养成为我们教学的指向标,而点滴都蕴含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之中,在今后教学中,从理论到实践,从教师到学生,从课堂到课后,从实践到反思,我的思考探索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第二篇】

我组20xx年承担了海门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课项目化教学研究”的专题课题研究。今年3月,该课题圆满结题。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以核心知识和核心素养为目标,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课题研究为主要载体,设计对学生有挑战有意义的数学问题,构建项目化教学。培养全体学生的数学素养,以适应学生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数学品格和数学能力。

一、课题的提出

新时代新理念呼唤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基于现实的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目标,国家适时提出了“核心素养”理念。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指的是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能否落实,真正的挑战在课堂。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项目教学,以学生学习和掌握核心知识为依托,以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为目标,为解决一个具体项目,借助各种学习资源,自我确定学习内容和制定计划,是具有挑战性、自发性、持续性、真实性、反思性的数学实践活动。

中职数学课项目化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在教师的行为引导下,通过完成项目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和兴趣,使学生主动地使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要求师生互动交流、共同探讨,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教学活动的主导者、组织领导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或主持人,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作为主持人,主持学习过程,其任务与传统意义上教师任务不同,他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更多地传授和培养学生的能力。

进行项目化教学时教师要相信学生有能力通过自己动手来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深知有责任学会学习,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要为学生的学习准备好材料和知识,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遵守时间、遵守规定和遵守原则,为学生设计、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要求学生以团队的方式进行学习,这不仅要求学生自己学好,而且要体现团队合作精神完成学习任务;要让每位学生都当团队小老师,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备课,不仅要备上课内容,而且还要备学习方法和学习技术,同时要让每位学生学会独立地查信息,学会对一个项目进行总结。

教师在组织学习中,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正确引导,要以项目为导向对学生进行询问、提示,允许学生在学习中犯错误、走弯路,在学生犯错误、走弯路时不要批评,但在教师总结时再启发式的纠正学生所犯的错误。

本课题研究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传统的数学课堂较多地关注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通过公式、过程的变形促进学生有意义地接受学习,具有知识目标高效达成的特点,但中职学生往往是传统教学的不适应者。项目学习有助于增强学生个性,提高学生参与愿望,促进多学科知识融合。在适当范围内探索数学项目化教学,聚焦数学核心素养,通过探究性的、调控性的、社会性的数学实践活动,引发学生有意义的数学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学习,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发展。

本课题的开展,有利于正确指导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如何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明确落实的目标和任务,积极帮助基层数学教师去完成教学评价目标、教学研究方向,撰写、分析和设计教学案例的目标指向;有利于对于指向性核心素养教学评价活动的开展、数学教学命题的设计、数学教学目标达成的检测;有利于正面检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所能达到的数学核心素养教育目标。

可以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课堂互动探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正确引导师生在落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如何促进能力和社会参与度的提高,正确树立科学创新精神,正确引导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努力养成亲社会的行为态度。让师生在正常的教学相长的互动中,回归到能激励学生健康成长和正确做人、认真做事的价值观中,回归到数学育人的教育目标。

二、课题名称确定及核心概念界定

目前国内外对于中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上的落实与实施仍在论证与例证阶段,处在理论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期,没有形成有效的实践体系。西方教育家认为数学项目化教学并不是传统课堂教学后的一个实践活动,而是通过项目来学习数学的知识和技能。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项目化教学难以逾越学生情况,实现“主餐化”。其实,也未必需要东施效颦,以核心知识和核心素养为目标,设计对学生有挑战有意义的数学问题,构建中国式的项目化教学,更有实践意义。

核心素养20xx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学科核心素养:20xx年1月,教育部发布《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凝练学科核心素养。数学学科要构建围绕数学运算、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抽象、数据分析和数学建模等6个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学生学习中职数学学科后,形成了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职业发展的本学科知识与能力,包括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活动经验等等。

中职数学项目化教学:从数学学科内在逻辑和学生专业基础需求出发,以学生为本,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律,深入挖掘开发案例和项目化教学资源,探索数学项目化教学手段,让案例和项目化教学更贴近学生专业需求。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课项目化教学:中职数学课教学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指引,紧紧围绕数学课学科核心素养,以中职生为中心,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断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研究目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课项目化教学研究,一是探究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的内在联系,不断充分挖掘中职数学课程教学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二是在课程教学中,以核心知识和核心素养为目标,设计对学生有挑战有意义的数学问题,构建项目化教学。

研究内容:

(1)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课项目化教学理论研究

(2)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课项目化教学实践课例研究

(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课项目化教学课程建设

(4)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课项目化教学跨课程研究

研究方法:

借鉴现代教育理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行动研究法、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共同完成研究任务。

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运用于教师课题研究时要解决的实际问题,通过个人反思,合作交流,以解决问题;

经验总结法运用于课题研究时对某阶段的进展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再通过交流、研究报告、论文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

调查法用于课题研究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进行摸底调查;

个案研究法用于对个别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跟踪研究,通过一阶段的促进转变,对实验过程进行记录和研究。

边调查、边开发、边实施、边总结、边修改,坚持课题研究与实际项目相结合、研究过程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课程开发与学生需求相结合,通过调研、论证、实施、总结等,保证课题研究目标的实现。

四、研究内容的分工与落实

宋雅玲(高级讲师)课题主持人;

施黎华(高级讲师)负责具体研究工作;撰写立项申请、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等;

沈虹霞(高级讲师)协助主持人做好过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负责课题阶级总结材料及阶段研究计划的确定;

范杰(讲师)负责课题前期调查,分析材料准备;协助组长做好阶段计划与总结。

五、研究思路、策略、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问题导向。根据已有的数学教学的成果与实践经验,分析当前中职数学课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使教育教学实践更具针对性和效用性。

理论引领。根据科学研究的应有规范,加强理论研究,提升学术规范性,同时推进理论成果向实践形态的转化,切实提高策略与实践的契合度。

实践驱动。以实践为研究取向,形成中职数学教学的课程教学资源库、实践范式。

统筹协调。科学有效地运用现有教育资源,将课题研究内容融入课堂、生活实际中,有效地通过各种整合运用各种教育资源的方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形成。

从调查研究入手,经过综合分析、校本教材开发、教学实施、实施情况总结等过程,最后归纳出关于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课项目化教学的研究报告。

(二)实施策略

理论学习。定期进行理论和专著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明确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堂实践。立足课堂,进行教学实践,进行项目化教学,尝试将阶段性研究的理论成果放到课堂实践中去检验、落实。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思考,提出下一阶段的研究计划。

个案研究。进行学生个案追踪,分析了解课题研究前后学生数学课学习状况的变化

阶段总结。课题组定期进行课题研讨活动,不断总结课题研究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改进实施方案。

(三)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

本阶段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研究法。主要是学习有关理论、确立研究项目、制定研究方案;落实实验基地、组建课题组并明确责任分工。

为了使课题研究工作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能比较顺利地进行下去,在这一阶段,课题负责人搜集了大量有关学习核心素养、项目化教学等方面的理论资料,分发给课题组其他成员,采用集中和自学形式,要求各成员认真学习。并查阅相关资料及调查,了解中职数学科学素养与项目化教学的现状,学习有关理论,作出初步概念界定。

第二阶段:初步探索阶段(—)

本阶段研究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验研究,在教学中渗透项目化教学的理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并初步实践符合我校中职生特点的项目化方案,尝试进行科学素养下中职数学项目化教学,进一步收集文献资料,初步确立研究课题的目标、内容和研究重点。

具体做法

①开展数学项目化教学设计交流研讨会

虽然,通过学习我们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作指导,但我们深知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并不是一件很容易就能做到的事,必须经过大量的实践才可能获得成功。课题初期我们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将素养融入国家层面的课程目标和课程标准中;如何创新课程和教学的形态”带着这个问题,课题组成员一边自己根据相关理论进行尝试,一边主动搜集相关资料,集中研究、讨论后再分头进行设计尝试。经过多次交流研讨,基本上达到了共识。就这样不断交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直至达到了融会贯通的水平。

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进行项目化教学课堂实践探索

课题初期,为了消除教师们的顾虑、增强信心,课题组成员骨干教师承担了2节观摩研讨课,供大家交流研讨。通过这个活动,课题组教师都有了各自的认识,为搞好课题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③组织教学活动交流研讨课

按照实施计划,每月须有一位教师承担观摩研讨课。其目的就是能够使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及时改进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在近两年的时间里,除了正常的课堂实践研究外,我们还组织了7次公开研讨课活动。在每一次活动中,承担研讨课的老师都认真进行教学分析,以《中职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教学目标,从学生实际出发,大胆地对书本知识进行整合,师生共同设计出适合本班学生完成的项目。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以使学生在这个学习活动中能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成功的骄傲,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所设计的项目大多贴近学生生活,因此,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厚。

④成立学生反馈俱乐部,组织师生、师师教学活动交流研讨活动,反思项目教学设计,及时修订,改进至最佳方案,再予以实践,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⑤定期撰写心得体会,及时反思教学设计

在课题研究期间,要求教师每学期末撰写1篇心得体会或随笔,使大家能及时总结经验,反思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改进设计方法,提高研究的实效。近一年的课题研究中共撰写心得体会数篇。

第三阶段:深入探究阶段(—)

本阶段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根据研究方案全面实施深入探究。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第二阶段的活动个案及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月总结,撰写成有价值的实验报告、个案报告、调查分析报告、经验。利用学校网络平台,丰富扩充数学校本教材,建立项目化教学设计素材库,课题组成员分别在自己所担任的班级实践项目化教学,课后师生再次共同反思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共同整理教案,并共同补充修订导。课题组成员每星期进行交换想法,提出创新构想,在此基础上继续探讨研究,及时反思、调整、改进研究思路,并再次实施行为跟进,再次进行验证性研究。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依据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灵活掌控课堂的能力,多层面,立体化,全面提升师生素质。

第四阶段:总结完善阶段(—)

对本课题研究进行有效性的分析和反思性评价,召开成果总结会议,撰写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整理附件资料,建立合理的学生能力测试的评价体系,汇编研究论文集、优秀项目设计专集等,进行课题鉴定。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从中国知网下载学术论文和期刊文章,并阅读相关著作,搜集查找所需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提高研究的起点和研究的理论水平。

2、行动研究法

记录、整理师生在项目化设计、运用中的表现,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力图让学生在实战中学会学习,获得并提高能力。

3、个案研究法

通过选取典型案例、典型实验对象,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作为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4、课堂观察法

观察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发现项目设计存在问题,并在课后及时研讨分析原因、及时调整与改进,然后再观察、分析,使项目设计更适合中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职业素养的。培养。

5、经验总结法

进行阶段性和终结性的总结,从理性高度提升实践探索中积累的经验,逐步形成具有应用推广的研究成果。

五、研究成果

(一)理论成果

1、教学活动效果显著

项目化教学力求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要求学生脑、心手同时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给学生提供了无限想象的空间,要求学生根据学习目标,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学习,并对学习内容进行概括、展示、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即学会学习,也为学生今后为不断地适应环境而继续学习创造条件,培养了学生实现终身学习的理念。基于此,课题组成员在项目化教学实施中采用项目、任务引领的核心素养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通过项目引领和开展任务活动,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组成战斗小组,这样就能解放教师,让教师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全班训练作业的宏观调控上和个别学困生的具体辅导上;解放学生,学生之间的分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口头表达能力合作性等关键能力,并实现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2、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项目化教学增强了学生个性,提高学生参与愿望,促进多学科知识融合。在适当范围内探索数学项目学习,聚焦数学核心素养,通过探究性的、调控性的、社会性的数学实践活动,引发学生有意义的数学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学习,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发展。

3、创造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通过两年的数学项目化教学的实践,学校的师生关系得到了本质的改变,现已造就了民主、平等、融洽、互尊、互爱的新型师生关系。下表是对100位学生的抽样调查情况。

师生的关系情况统计表 单位:人次

项目

时间

老师的可亲度老师上课情况老师威严度

认为可与老师谈心的认为不可与老师谈心的老师出错时敢提问的老师出错时不敢提问的认为怕或较怕老师的认为不怕老师的

实施初18829917624

实施末831781192377

(二)物化成果

两年来,通过数学项目化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激励了教师投身探索学科知识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的经验总结、撰写教科研论文、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在课题研究中,教师们一边大胆实践,一边积极总结教改经验,撰写论文。两年来,共撰写论文、课例、个案、调查报告等多篇,教师科研能力得以普遍提高。

1、调查报告及分析

中职数学项目化教学情况调查报告

2、发表、获奖论文

宋雅玲论文《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研究》发表于省级刊物《文苑》

宋雅玲论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项目化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获第十二届“行知杯”比赛二等奖

施黎华论文《中职专业教学须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发表于省级刊物《江苏教育》

沈虹霞论文《新教育模式下中职数学教学方法之探究》发表于省级刊物《数学大世界》

3、公开课、竞赛获奖

(1)公开课

宋雅玲海门区学科教研周公开课《一元二次不等式》

施黎华海门区学科教研周公开课

施黎华南通市职业学校“课堂质量建设”专题教学研讨公开课

施黎华海门区名师工作室教研活动公开课

宋雅玲校级公开课《数据的图示》

宋雅玲校级公开课《圆的参数方程》

沈虹霞校级公开课《三角函数》

沈虹霞校级公开课《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差》

范 杰校级公开课《排列组合》

范 杰校级公开课《几何概型》

(2)竞赛获奖

宋雅玲、施黎华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学大赛三等奖

宋雅玲第十五届“弘謇杯”教师技能大赛职教组数学优课评比一等奖

宋雅玲海门区职教“学徒课堂”比赛一等奖

施黎华海门区“弘謇杯”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

4、综合荣誉

宋雅玲20xx年度海门区优秀教育工作者

宋雅玲20xx-20xx年度南通市数学会优秀会员

施黎华2021年海门区骨干教师

5、课例探究

(1)《数据的图示》

(2)《几何概型》

(3)《函数》章节

(4)《异面直线及其所成角》

(5)《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

六、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一)存在问题

(1)教师缺乏岗位实践能力

教师是项目化教学中课程设计和实施的主体,项目化教学改革对老师要求很高,老师不仅理论功底要深,更要有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职业经历。但是我们的企业岗位认知和工作意识教薄弱。所以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欠缺出职业能力的培养,课程设计的项目选择存在局限性,授课内容有很大的局限性。

(2)学生不适应项目化教学改革

上层建筑再完善,但项目化教学仍然存在学生不适应的问题。部分学生习惯以前的教学方法,学生主体的学习意识不强,主动性不够或者不知道如何做,学生没有进入设计工作岗位,对项目化教学的认知度不够,所以学生有不适应,培养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二)改进方法

(1)切实规划项目设计

要想达到项目化教学目的,提升学生学科素养,教师规划项目时,要对照专业学生的理论和技能要求,对课程的内容进行详细的由浅入深的设计,以项目为载体小组任务教学活动,项目内容以任务为中心,按教学计划把内容重新分配并要结合教学现实条件,确定项目。

(2)做好教学的实施工作

项目化教学的实施有很多不确定性,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学到知识,必须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

①采用分组方式。

②设立组长,组长负责任务分配,管理小组工作,协调沟通。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来掌握任务进度和指导方向,使各项工作能顺利进行。

③学生成绩考核采用分组答辩的形式。

④加强老师实践能力。

虽然本课题已结束,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对课题的研究还没有结束,这只是我们下一轮课题研究的起点,我们将不断努力,提高我们的科研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教学核心素养心得体会【第三篇】

通过共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这本书,我对核心素养有了一些认识,素养渗透于人的整个心灵,也让我在教学上有了新的体会和探索。

1、关注点的转变

聚焦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其关注点应该有所转变。在之前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我基本上是确定了教学目标,然后把任务完成,再在学生演唱展示时检验教学效果。至于学生怎么学的,关注不多,只要他学会了会唱会说就行。读了这本书,才发现自己的关注点出现问题了。

在课堂上,应该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他们的情绪状态:是兴奋的还是有气无力的,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是少数精英参与了,还是大多数孩子参与了;关注学生的交往状态:是否真的在讨论,讨论之中是否陈述了自己的想法,;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有没有问题提出来,是怎样解決的;关注学生的生成状态:他们从这一课时学到了什么解决音乐难点的方法。

2、转换教学策略

在这本书里,我还了解到一种情境化的具体策略。如何能够让学生参与进来呢?在歌唱课之中不能只采用学生学唱的方式进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做“小老师”,“小演员”,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评价,学生的学习就是在活动中发生的,他们在做中学,也在学中做,这是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的。

创设情境,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重要,许多名师都提出情境化教学策略,但具体怎么操作,还似是而非。在欣赏课教学过程中,我懂得了创设情境,通过学习情境化教学策略,我明白了有以下几种方式:联系生活实际、音乐、图像、动作等等都可以使学生更快的投入进来,对音乐的感知会有更丰富的收获。

总之,余老师这本书不仅让我知道了核心素养是什么,还知道了为什么要培养核心素养,也知道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指明了方向。

教学核心素养心得体会【第四篇】

20xx年9月14日,我校几位数学教师随同县教研室侯老师来到县第二实验学校参加大单元教学设计远程培训,使我收获颇多。

大单元设计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设计,它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设计后,教师帮助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获得了预期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了教学目标和促进了学生内在的发展与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智力、情感、创造力、思维与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通过学习,我觉得大单元教学设计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全人”的发展

每位教师都要树立“双全”意识,既要确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又要树立“全人”的理念。所以教师千万不要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更不要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当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上。

二、注重教学效益的取得

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花最少的时间教了最多的内容”,也不是取决于教师事先计划的教学任务完成了没有,而是取决于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过程的进展情况,学生的智力与创新思维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状况。

三、注重目标的落实与测量

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要尽可能地明确与具体,应当科学地将目标、过程与结果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生成绩和老师的工作实绩。

四、启迪老师实施反思性教学

大单元教学迫切地需要老师自觉养成经常反思与总结的好习惯,做到天天反思、堂堂反思,不断地追问“自己的教学设计有效吗”?“有没有比更有效的教学设计”?今天的教学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成功在何处,失败在哪里?原因是什么等等。因此,没有反思性教学,就谈不上是大单元教学。

五、注重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学生参与包括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三个方面。学生的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是成正比例的,而且二者对高层次思维有着极其显著的影响,学生的广泛参与,将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得到启发、激励,从而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9 123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