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抗击疫情感动的学习心得【通用8篇】

网友发表时间 1533862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抗击疫情感动的学习心得【通用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抗击疫情感动的学习心得【第一篇】

20__年的春节,本是热热闹闹的过年期间,却半路杀出个“瘟疫君”!这无疑使我不能安逸得过个好年了,本来以为能在过年期间能和许久不见的父亲唠一唠嗑,却没想到是和父亲“疫”起过年!

几周那时的疫情还并不严重,我甚至都不怎么关注,认为就如感冒一样很快就会自愈。可谁知这疫情越来越严重,竟导致数千人感染,严重的竟然会导致死亡!并且这个数量还在不断增加!这使我看清了,这次的疫情可不是想感冒那么简单的,它是能夺取人们性命的恶魔!

虽然国家一直认真抗疫,可这疫情如发了疯似的,越发严重,感染的人越来越多,全国的火车、高铁、高速多处封闭,村庄也有民警看守着,我心想:难道爸爸他们来不了了吗?看来今年过年要冷清了。

正当全球华人为此祈求时,在抗疫第一线上,一名名“白衣天使”在为之奋战着!他们放弃了自己过年的宝贵机会,为的是让大家能过个安心年!他们直面面对疫情,面对被感染的巨大风险,是的,他们没有因为疫情的可怕而退缩,他们把对家人的关心、思念埋在心底。把对国人的安危摆在第一位。我至今都还记得他们说的话“谁不想回家过年啊!”

是的,哪一个中国人不盼望着能回家过个安稳年啊。因为疫情,让我们和亲人暂时分别。因为疫情让多少人民殚精竭虑。可正因为疫情,我们才见识到了真正的“白衣天使”。是他们在默默奋斗,是他们为我们铺上了回家的路,是他们让我们得以如此安心。在此我由衷的对在前线对抗疫情的“白衣天使”说:“谢谢你们,因为你们,我不再惧怕疫情,你们都是好样的!”

抗击疫情感动的学习心得【第二篇】

防控新冠肺炎是一场严峻斗争,是考验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战场。20__年2月9日,安徽合肥市包河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施咏康在防疫一线连续奋战15天,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肌梗塞,不幸殉职,在47岁的盛年,以战斗的姿态,倒在了抗疫征程中。追忆最后15天的工作轨迹,回望22年的组工生涯,施咏康以舍身的壮烈、执着的坚守,践行了一名组工干部的初心和使命。

在这全民抗“疫”,即将迎来春暖花开的时候,年仅47岁的施咏康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47岁的盛年,22年的组工生涯,连续奋战15天,这三个貌似普通的数字,构成了施咏康别样的壮烈人生。47、22、15,这三个不同的“数字”,体现出施咏康高尚的情怀,铸起了一座组工干部担当使命的丰碑。

47岁的盛年,保持“战斗”姿态。“做正直的人、干正派的事”,这是施咏康同志一生的真实写照。正直、正派,或曰“公道”,是一件看似简单践行起来却很困难的事情。因为要做到“公道”,很多时候就要放弃个人利益。然而,施咏康在工作中,一直秉承着“公道正派”的立身之本,对三种人是三种不同的态度:对那些套近乎、拉关系的人,他不通人情世故;对那些探听口风、打听消息的人,他守口如瓶;对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基层同志,他不让他们“吃亏”。他有着一副铁肩膀,一生扛起忠诚公道的担当,一直保持着战斗的姿态,直到生命定格。

22年的组工,堪称“实干”楷模。党建工作是引领一切工作的“头羊”,而组工工作又是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22年的组工生活中,施咏康同志始终抱定“实干”的态度,不搞那些冠冕堂皇的花架子,而是把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能为事业发展留下什么?”这是施咏康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找准方向、确定项目、培养人才,施咏康用“绣花”的功夫将每一项工作做到极致。特别是在打造“养人”环境中,他总是说:“人才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在“党组织对群众有求必应,群众对党组织一呼百应”的党建格局下,各项工作的推进顺风顺水。

15天的奋战,践行“服务”初心。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来势汹汹,让人猝不及防。作为合肥市包河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施咏康毫不犹豫地奋战在抗“疫”一线。“防疫是场人民战争,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硬仗,是检验锤炼我们党性的时候。”这铿锵有力的坚定誓言,是施咏康全身心投入战斗的力量源泉。他始终坚守岗位、积极履职,严格落实上级安排,谋划开展了“战疫情·组工在行动”,推动组建了“区直机关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就这样,连续15天的超负荷工作,铮铮铁汉也受不了。“放心不下大家、唯独忘了自己”,就这样,施咏康战斗到最后,用真诚的“服务”践行着不变的初心。

一身正气,践行人生的价值;满腔热血,谱写生命的颂歌。“掬一捧清泪,思一身清风!念劳累身影,追奋进足迹!”这是一名包河区基层干部追思施咏康时写下的。是呀,情虽切切道不尽他的舍身壮烈;数语寥寥绘不出他的执着风姿。好领导魂兮归去,爱心更当接力传承。施咏康用生命中的三个“数字”,铸起的一座组工干部担当使命的丰碑,将屹立在广大党员干部的心中。

3

自疫情防控的集结号吹响以来,全国上下勠力同心,众志成城,使疫情形势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截止2月18日24时,全国除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已实现“15连降”。但疫情拐点尚未到来,面对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我们仍要充满电、卯足劲,发好力,特别是要把“弹钢琴”的艺术灵活运用到整体“作战”中,才能奏响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乐章。

胶着对垒,我们要以满格的战斗力高奏主旋律。“弹钢琴”的工作方法要求我们首先要做到心中有“谱”,主次分明,不能一概而论,将十个指头同时按下去,要厘清事务的轻重缓急,重要的事情重点办,大力办。数据连降使我们信心倍增,趋势向好让我们精神振奋,但防控正当“吃劲儿”时,决不能因捷报频传就抱有侥幸心理,麻痹大意。非常时期当尽非常之责,只有头脑清醒、咬紧牙关,增强警惕,奋力应对才能取得疫情拐点的真正来临。各级党员干部要自觉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和狠劲,争做战“疫”攻坚排头兵;各地人民群众要持续以疫情防控为重,听从指挥,积极作为,与党员一道共同筑起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夯实疫情防控的坚强屏障。

攻坚时刻,我们要以空前的组织力弹好协奏曲。“弹好钢琴”的真谛还在于注重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十个手指有长有短,唯有分工合理,安排得当,演奏时才能有条不紊,发挥出最大功效。复工复产有序恢复的态势要求我们务必要打起精神,鼓足干劲,摒弃停一停、等一等、歇一歇的不良思想,要大力发扬能打胜仗、敢打硬仗的精神,一手抓最重要的疫情防控不松懈,一手抓主责主业不动摇,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要增强工作的预见性,未雨绸缪、超前谋划,多措并举切断疫情传播的来源,科学应对复杂的局面;要提升工作的主动性,勇于担当、迎难而上,精准研判疫情对工作造成的影响,积极各类难题;要强化工作的系统性,着眼全局、加强调度,找准疫情防控工作与其他工作的结合点,切实打好总体战“疫”。

一鼓作气,我们要以强大的凝聚力奏响胜利歌。想要演奏成、演奏好,演奏妙完整曲目,就必须十个手指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相互搭台补台,齐心共谱凯歌。目前,举国上下皆已筑起联防联控的严密防线,抗“疫”阻击战也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不容忽视的是,湖北和武汉作为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决胜之地,仍需加强协调联控,集中力量驰援。紧要关头方能折射患难与共的真情,危难时刻更能焕发同舟共济的能量,我们要从大局着眼,树立以大爱托起人民幸福的信心;从难点着手,坚定以责任点亮万家灯火的决心;向痛点着力,磨砺以实干击垮顽固“疫魔”的耐心,让援手从五湖四海伸出,让友爱在神州大地开花,才能交出疫情联防联控的满意答卷,奏响战“疫”全面胜利的铿锵之歌!

抗击疫情感动的学习心得【第三篇】

“我是一名老党员,身后就是我工作生活的地方,防汛是我们每名党员应尽的义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谈起为什么要坚守在防汛一线,武汉船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一支部老党员谭银元老师说。“这是我不知多少次参加防汛抢险工作,以后有需要,我会继续向组织申请加入防汛工作队。我是党员,关键时刻就该我先上,我有信心同大家一起做好防汛工作。”刘晓华掷地有声地说。

7月初,马克思主义学院一支部党员响应学院号召,积极参与到汉江江堤(船院北至江汉铁路桥段大堤)防汛值守工作中来。一支部党员代表和其他来自各基层党总支的党员在责任堤段开展24小时值班值守,仔细观察江水水位变化,一刻也不放松;值守人员每隔30分钟定期巡查是否有渗水处、是否有潜在危险……面对当前繁重、紧张的工作态势,即便是衣服被雨水、被汗水浸透了一次又一次,但胸前鲜红的党徽始终像一颗红心,映照着党员们赤诚的初心。

洪水不退,我们不退。

连日来,湖北恩施全境遭暴雨袭击,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境内多条河流出现超警戒水位洪水。特别是7月17日恩施市遭遇特大暴雨,城区严重积水道路多处中断,城内部分山体滑坡,车辆被淹、房屋灌水、市民出行困难。汛情就是命令,湖北民族大学党员干部闻讯而动、向险而行、冲锋在前。在舞阳校区沿河的6、7、8栋逐户开展摸排和劝说工作,紧急转移疏散被困群众50余名。

18日,清江河水水位回落暴雨洪涝过后,留下了大量的淤泥、垃圾等杂物,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学校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动员,参与一线防汛救灾工作的部署,拿起铁锹、扫帚,积极参与社区清淤工作。

面对来势凶猛的汛情,有一群人挺身而出,乘风破浪,传递爱和温暖,在洪水中筑起了一道道冲不垮的坚强堡垒。他们让我们坚信,风雨过后总会有彩虹。

抗击疫情感动的学习心得【第四篇】

今天我观看了《致敬抗疫英雄》的微课,内容主要是向抗疫英雄致敬的。

疫情就像冲锋号,你们抛下家中幼小的孩子、瞒着父母、依依不舍地和恋人分开,义无反顾地冲向疫情第一线。

你们说:“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是啊,我们可以不去武汉,你们自己感觉不去不行!我们可以不去医院,但是你们不行!因为你们的职责担当!

你们是英雄,是白衣战士,我相信病毒一定会很快被你们打败,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在这场战斗中,还有无数默默无闻的英雄用他们的感人事迹深深震撼着我们。战斗需要武器,而这场战斗的武器就是各种药物、各种口罩、防护服等用品,我们要向负责这块后勤保障工作的叔叔阿姨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正是你们没日没夜地生产医疗物质,废寝忘食地调配、运输物资,才能让这些“武器”能送到一线战场,让它们能保护好我们的白衣战士,帮助病人战胜病毒。

看到各地医疗物资纷纷告急的消息,国内外同胞心急火燎地想尽各种办法,把物资送到一线“战士”手中。因为你们知道,没有防护口罩、没有防护服的医护人员,犹如战场上赤手空拳的战士,在敌人面前只有送死的结果。

我们想对你们说一句,谢谢您!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们!

我还要感谢那些埋头待在实验室研发抗病毒药物的叔叔阿姨们,有了你们,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研发出超敏新冠病毒的检测试剂盒,让更多的病人能及时发现并隔离。而抗病毒喷雾的研制成功,更将保护好白衣战士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打败病毒的药物一定会尽快生产出来,届时我们就能在这阳光下畅快地呼吸了!

我们一定做好防护,努力学习,把你们辛苦付出换来的阶段性成果利用好、巩固好。

最后,让我们再一次向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战斗中的勇士们、幕后的后勤保障、科研研发的英雄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抗击疫情感动的学习心得【第五篇】

20__年8月10日,强台风“利奇马”肆虐,黄山青年李夏在救灾中被洪水卷走,年轻的李夏永远离我们而去。他将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33岁,定格在宣城市绩溪县荆州乡胡家村——他工作的岗位上。

8月13日,英雄的灵柩被运回生他养他爱他的家乡屯溪。这位年轻帅气、恪尽职守、对党忠诚的时代好青年将魂安故土。

“妈妈,我不要爸爸走,我要把这个变形金刚送给爸爸,让他去打怪兽来保护我。”5岁的女儿将手里一直拿着的一个桔黄色的变形金刚放在李夏的墓碑前面。望着年幼的女儿,因悲伤过度、连续四天没有合眼的李夏妻子宛云萍忍不住了,再次紧紧抱住自己的女儿,失声痛哭。“爸爸没走,爸爸没走,他以后天天都会在家里陪我们,再也不用去上班了。”

李夏是土生土长的屯溪人,父母都是普通工人,爷爷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从小有着很好的家庭教育。

“这孩子从小话不多,但事情做得漂亮。他是属于少说话多做事的那种实诚人。”看着李夏长大的姨妈褚军说,外甥走了,全家人悲痛万分。同时也十分骄傲,因为他是为抢救人民群众的财产而牺牲的。

李夏是20__届屯溪一中的毕业生,以优异成绩考入大学。高中3年,他学习努力、积极要求上进,经常参加团课、志愿者、雷锋月等活动,树立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曾经担任他3年班主任的陈建勇老师这两天一直在“陪”着李夏(从绩溪到屯溪,为他送行)。他说:“我的学生很多,但能算是亦师亦友的,李夏算是其中一位。他是一名本分老实的学生,和同学之间的关系都特别好。

在大学期间,李夏踏实勤奋,不张扬。李夏因公殉职的消息传到他曾经就读的位于北京的防灾科技学院后,师生们被他的英勇事迹深深感染。“我们20__年在安徽聚过一回,当时约了他好长时间才聚上,他平时很忙,周末常加班,没想到那次竟成永别。我们学的专业就是应急救援,他最清楚哪里有危险,可是为了工作,还是义无反顾地奔向最危险的地方。”曾经同一宿舍的同学郑少辉感慨地说。“面对台风,他依然没有退缩。可我的学长,再也回不来了。崇德博智,扶危定倾。我想这是学长用生命,给我们防灾人上的最后一课。”学弟陆五千说。

在防灾科技学院教师群里,老师们看到李夏的感人事迹后,纷纷表达哀悼,“母校以你为荣,英雄一路走好”。校友们纷纷留言,“学长用行动践行了防灾人的责任和担当,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相关链接:李夏,男,汉族,安徽屯溪人,1986年7月出生,20__年9月参加工作,20__年12月入党,大学文化。历任黄山市永佳集团工人,铜陵市地震局信息中心技术员,绩溪县长安镇人民政府科员,长安镇纪委副书记、监察室主任。20__年12月到荆州乡工作,任荆州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县监委派出荆州乡监察专员。

记者手记:“初心不因来路迢遥而改变,使命不因风雨坎坷而淡忘。”这是李夏微信朋友圈的个性签名,如今却成了他短暂但光彩一生的写照。

做人本分,做事踏实,是李夏的亲朋好友、同学邻居以及他工作的扶贫村群众对他的一致评价。

李夏,生如夏花,生命短暂。可他却用自己坚定的初心和党性绽放出了一名人民公仆的灿烂光辉。

抗击疫情感动的学习心得【第六篇】

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无数医护人员在前方奋战,无数志愿者在贡献力量,全国各地纷纷驰援武汉,我们不能让他们的汗白流,苦白吃,罪白受。

所以,我们应做好预防,出门戴口罩;勤快洗手;少进人堆;不碰野味;开窗透风;煮熟食物;有类似症状,一定要去医院发热门诊及时求医。最关键的就是不要恐慌,越是在祖国遇到危机的时候,国人一定要做到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不给祖国添乱。

火神山医院开诊、疫苗研制紧锣密鼓开展、全国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135例。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医生和专家,要相信:一切都会过去的,乌云会散,雨后会晴。春来了,一定会报告更多好消息。

众志成城,我们祝愿武汉转危为安,中国平安,抗击一起的英雄平安归来,一切都好!希望4月武汉樱花烂漫时,它不再封城,像往年那样,千千万万人在树下看樱花,樱花在树上看遍千千万万人。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地域有界,心却无疆。团结战“疫”,有春暖一定有花开。武汉,你的背后是祖国和14亿同胞。前行之路必有光亮,胜利终将属于我们。

抗击疫情感动的学习心得【第七篇】

湖北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宣布,为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坚决遏止新冠疫情蔓越扩散的势头,自2020年1月23日10时起,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无特殊原因,市民不要离开武汉,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恢复时间另行通告。

然而,却有这么一群人毅然决然地选择“逆行”。有劝说别人不要去武汉,自己却义无反顾选择逆疫情而行的钟南山院士;有刚踏上返乡过年旅程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医生吴小燕,得知医院发布医疗支援的号召后,第一时间下车返汉,选择逆疫情而行;有赶在武汉封闭交通通道最后一刻在高速路口将孩子送给老人照顾后,选择逆疫情而行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急诊科龚静及其丈夫;有写现代版“与夫书”的张旃、有写“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党员医生、有写“如有驰援武汉的任务,请优先考虑我们”的郑向阳和孙玉梅;有广东南方医院千名医护人员请战、四川派出135人组建第一批援助医疗队、上海组建3批医疗队、江苏数十位医护人员集结等驰援武汉……在这场充满艰险和未知的斗争中,有这么一群人选择坚守、选择向前、选择逆疫情而行。

“逆行天使”是最主流的画面,体现坚定信念和勇敢决心。听闻武汉出现疫情,北京朝阳医院的童朝晖教授第一时间就赶到武汉开展工作;同样听闻武汉疫情的钟南山院士,亦是第一时间选择逆行奔赴武汉,并以一张高铁上疲累睡去的最主流画面向我们展现了坚定信念和勇敢决心……他们大多都是十多年前参加sars的救援者,虽然时光流逝,病毒的病原体在变、传播地在变、蔓延趋势在变,但他们的悬壶济世的医者仁心没有变,他们与病毒斗争的勇敢决心没有变,他们为患者排忧解难的坚定信念没有变。正是他们凭着一份信念、一份斗志、一份勇气,给人们带来了安全感和踏实感,体现了“危难之际显身手”的坚定信念和勇敢决心。

“逆行天使”是铿锵有力的脚印,彰显无名英雄的责任和担当。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发布招募志愿者时,近半个小时就有17名护士报名,5名护理党员全部报名;南方医院近千名医护人员放弃休假,纷纷表示“若有战,召必回”的决心;宜昌市中心医院三名医生驰援武汉;四川第一批135人医疗队驰援武汉……为了人民群众的健康,这群普通却不平凡的人选择了逆行,选择了前往疫情一线,用担当践行“白衣天使”的初心。在疫病面前、在国家危难面前,他们毫不犹豫地穿上防护服,逆行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他们用自己一双普通的脚走出铿锵有力的脚印,他们是无名的英雄,他们用行动彰显了医者的责任和担当。

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有那么一些人为了更好的明天,铭记着初心、担负着使命,选择了“逆行”。无论是疫情战场上的“新兵”,还是经验丰富的“老兵”,他们都在用自己的行动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他们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辛勤耕耘,值此新年佳节之际,谨向这些逆风而行的勇士、奋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的“逆行天使”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抗击疫情感动的学习心得【第八篇】

目前,新冠疫情重症人数占确诊人数的比例不断下降,治愈率也显著提高。今天(3月14日),我们就来认识一位重症医学专家。17年前他曾参与抗击非典,17年后他再次站到抗疫一线。他说,我是一名老兵,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

作为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童朝晖每天要巡诊两到三家医院的重症病房,除了武汉,还要奔赴孝感、黄冈、黄石、鄂州等地指导重症患者救治。每到一个床位,他都会向主管医生和护士提出一连串的问题,督促医护人员专注于每一个诊疗细节。

17年前,童朝晖在北京临危受命,担任sars病房主任,收治近百例非典患者,无一病亡。17年后的今天,他再次请缨来到疫情一线。

刚到武汉时,童朝晖用了两天时间,把当时定点收治新冠疫情患者的三家医院的收治情况摸查了一遍,并做了详细的查房笔记,总结新冠疫情的发病特征,为后续来到湖北的重症医务人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目前,湖北已汇集了万多名重症专业医务人员。

每天在不同医院的重症病房之间奔走,分析病例、参与救治,忙碌之余,童朝晖还会及时整理发现和思考,写下诊疗日记。关口前移,就是他和专家们经过临床观察和研讨之后,提出的重要诊疗建议,已经纳入新冠疫情诊疗方案。经过他们的努力,很多重症患者都在逐步恢复中。

白天忙完病房巡诊,晚上回到驻地,童朝晖还会和国内外的同行们交流会诊心得,探讨和分享治疗新冠疫情的经验。

童朝晖是湖北黄冈人,父母就住在离武汉两个小时路程的黄冈蕲春县,而来武汉的这50多天,童朝晖却没进过一次家门。母亲发来微信说:你听从党的召唤,从北京来到武汉。我们为你感到骄傲,我们二老在家不出门、不串门,你不必担心,就是守望你早日归来。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9 1533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