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2024年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心得分享热选通用10篇

网友发表时间 1089214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2024年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心得分享热选通用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2024年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心得分享【第一篇】

(2)如何理解习近平所说的中国经济新常态?

(3)在新常态下,如何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答案要点。

(1)第一,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取得的新认识。如何以更好的质量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也是必须要解决好的重大问题。

第二,在未来的发展中,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趋于突出,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经济社会的发展就难以持续。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提高质量和效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更加突出。

第三,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

(2)第一,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第二,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新常态下,中国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第三,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新常态也伴随着新问题、新矛盾,一些潜在风险渐渐浮出水面。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

(3)第一,新常态下,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主攻方向是调整经济结构。

第二,新常态下,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第三,新常态下,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是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二是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三是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四是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合作。

第四,新常态下,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2.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

(1)为什么要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

(2)在资源配置中,如何处理好“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关系?

答案要点。

(1)第一,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第二,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需要。经济发展就是要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第三,理论和实践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和本质规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2)“看不见的手”是指在资源配置中市场的作用;“看得见的手”是指在资源配置中政府的作用。

第一,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在资源配置中是市场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的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第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市场和政府两者作用的职能是不同的。

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取代甚至否定政府作用,也不能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取代甚至否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3.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1)如何理解“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或者:如何理解“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丰富了民主的形式、拓展了民主的渠道、加深了民主的内涵”?)。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

答案要点。

(1)第一,协商民主源自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政治文化,源自近代以后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进程,源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源自新中国成立后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共同实现的伟大创造,源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体制上的不断创新,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

第二,协商民主深深嵌入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过程。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既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发挥了各方面的积极作用;既坚持了人民主体地位,又贯彻了民主集中制的领导制度和组织原则;既坚持了人民民主的原则,又贯彻了团结和谐的要求。

第三,所以说,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丰富了民主的形式、拓展了民主的渠道、加深了民主的内涵。

(2)第一,中国共产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自己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第二,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部发展历程都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之所以能够取得事业的成功,靠的是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第三,如果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我们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第四,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的重大工作和重大决策必须识民情、接地气。

第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我们能够实行和发展协商民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4.浙江温岭民主恳谈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1)浙江温岭市是如何通过民主恳谈的形式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

(2)民主恳谈的形式对于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哪些作用?

(3)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

答案要点。

(1)第一,浙江温岭市将致力于民主恳谈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将民主恳谈作为温岭市各级政府公共政策制定和公共事务决策的必经程序。

第二,民主恳谈注重公众参与和对话为基本特征,既保证了参与的有效性,又做到了参与的广泛性,使社会各界、各个群体都有机会和渠道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第三,民主恳谈解决了很多重大事项和事关民生的重大问题,得到了民众的认同。

(2)第一,温岭民主恳谈开辟了社会公众有序政治参与的新途径。

第二,改进和完善了地方党和政府的执政方式、社会治理方式和决策方式,提高了当地政府的决策能力和决策水平。

第三,提高了当地群众对政府的信任感和认同度,营造了公开、透明、开放、民主的社会环境。

第四,增进了社会共识,增强了社会凝聚力,有力地促进了温岭市经济社会的平稳良性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第五,温岭民主恳谈是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领域的一项创造性成果,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路径,彰显了社会主义人民民主的价值和活力,为各地推广和实施基层协商民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示范模式和现实经验。

(3)第一,必须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确保协商民主有制可依、有规可守、有章可循、有序可遵。

第二,协商就要真协商,真协商就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来决定和调整我们的决策和工作,从制度上保障协商成果落地,使我们的决策和工作更好顺乎民意、合乎实际。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点。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大量决策和工作,主要发生在基层。要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大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重点在基层群众中开展协商。

5.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1)为什么说“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

(2)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如何推动法治中国建设?

答案要点。

(1)第一,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

第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第三,我们要实现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做到:第一,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第二,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第三,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第四,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第五,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6.上海自贸区在法治轨道上运作;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1)上海自贸区的探索是怎样体现重大改革“在法治轨道上运作”的?

答案要点。

(1)第一,科学立法是处理改革和法治关系的重要环节。第二,要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发展需要。在研究改革方案和改革措施时,要同步考虑改革涉及的立法问题,及时提出立法需求和立法建议。第三,上海自贸区的探索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的上下联动,不仅依托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务院的授权,以便调整相关法律法规中的行政审批事项,而且还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在国家与地方两个层面完善法律体系,实现了重大改革在法治保障中运作。

(2)第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件大事能不能办好,最关键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确、政治保证是不是坚强有力,具体讲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第二,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

7.生态文明建设与“apec蓝”

(1)在apec会议上,习近平为什么强调“apec蓝”?

(2)如何让“apec蓝”保持下去?

答案要点。

(1)习近平强调“apec蓝”,实际上强调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第一,是顺应人民需求、解决百姓面对的现实问题的需要。第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第三,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第四,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应尽的国际义务的客观要求。第五,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2)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从根本上说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第一,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第二,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第三,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第四,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8.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强国。

(1)简述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

(2)如何建设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答案要点。

(1)第一,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第二,文化及文化自信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第三,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第四,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事关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事关我国国家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第五,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能否实现。

(2)第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文化自觉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个必要条件;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第三,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把文化资源转变为现实文化力量;第四,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024年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心得分享【第二篇】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是党在新时代下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理论成果,立足时代,承接历史、放眼未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科学内涵,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新的诠释,代表着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最先进的思想理念。

“十四个坚持”是《纲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略,也是对我们提出的具体要求。尤其是对于纪检监察工作而言,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这四条坚持显得尤为重要,职业的特殊性和身上肩负的责任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学习《纲要》,通过对《纲要》的学习使自己具备更坚定的思想觉悟和行为指向。

首先要站稳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理想信念不仅是政治的,更是个人精神层面的。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纪检监察人员,首先必须认真领会、明确纪检干部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不断加强对党的思想理论的学习,不断紧跟时代,开拓思维,通过系统化、长期化的理论政策学习提高思想境界,坚定站稳政治立场、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自觉将讲政治贯穿于党性锻炼和工作实践的全过程。

其次要筑牢纪律防线,增强自我约束。党从南湖建立之初走到今天,能够不断发展壮大,被人民所认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纪律严明。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纪检监察人员作为党风党纪的监督者,自身在纪律和行为上必须立得稳,行得正,这样才能成为广大基层职工的表率,更好的推进纪检监察工作。一方面,我们要遵纪守法,加强工作作风建设,时刻紧绷防腐防变这根弦;另一方面,要将党风廉政教育和纪律监督执行有机结合,防范于未然,坚决维护党纪国法,打击四风问题,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同时,我们也要树立起不怕困难,敢于硬碰硬的精神,不断开拓创新,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深入学习并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对理论的学习武装头脑、明确认识、找准方向,将其更好地运用于指导实践,向着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取得更良好的实效、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蓝图大步前进。

《纲要》是一座思想的宝库,我们要学会从《纲要》中不断汲取营养,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完善自身、推进工作,更能使我们把稳时代走向,坚定前进道路、实现美好蓝图。伟大复兴并不是肉食者谋的政治幻梦,它承载着全体人民的期待和希望,是我们这一代人最伟大的共同理想。积沙成塔、聚水成川,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切实做好自己的工作,能够切实履行好自身的职责,伟大复兴自然“功成必定有我”。

2024年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心得分享【第三篇】

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这一概念的是()。

a陈独秀b李大钊c毛泽东d刘少奇。

2、明确提出“关于主观主义”的问题的文献是()。

a《古田会议决议》b《井冈山的斗争》c《反对本本主义》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毛泽东初步界定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的文章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井冈山的斗争》。

c《反对本本主义》d《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4、毛泽东对党的思想路线进行系统哲学论证的著作主要有()。

a《论持久战》和《新民主主义论》b《矛盾论》和《实践论》。

c《论联合政府》和《反对本本主义》d《改造我们的学习》和《反对本本主义》。

5、最早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统阐述坚持实事求是重要性的是()。

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d邓小平。

6、最早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进行马克思主义界定的文章是()。

a《反对本本主义》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改造我们的学习》d《新民主主义论》。

7、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的标志是()。

a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b遵义会议和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

c长征胜利结束和三大红军会师d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

8、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继续强调实事求是,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

a理论与实践的统一b政策和策略的统一。

c民主和集中的统一d军事和政治的统一。

9、党的思想路线得到重新确立的标志的会议是党的()。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一届六中全会c十二大d十二届三中全会。

10、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这段话特别强调了()。

a实事求是的重要性b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c与时俱进的重要性d求真务实的重要性。

11、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实事求是b解放思想c与时俱进d求真务实。

12、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国家主席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

a坚持纯洁性和增强战斗力的决定性因素b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c坚持民族性和增强凝聚力的决定性因素d坚持民主性和增强向心力的决定性因素。

13、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b邓小平c国家主席d国家主席。

14、我们今天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

a中国已经是一个经济十分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

b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中国在国际上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d中国已经是一个全面的小康社会的国家。

15、毛泽东一贯倡导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思想,他把这种“相联系”比喻成()。

a实事求是b有的放矢c洋为中用d实践出真知。

16、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实践,实践的主体是()。

a人民群众b英雄人物c社会精英d劳苦大众。

17、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d密切联系群众。

18、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d密切联系群众。

19、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d密切联系群众。

20、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

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与时俱进d求真务实。

21、毛泽东曾明确指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

a阶级斗争b科学实验c文化方面d社会实践。

22、毛泽东为中央党校题写的校训为()。

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与时俱进d求真务实。

23、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需要()。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b弘扬与时俱进精神。

c强调社会实践的重要性d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2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与时俱进d求真务实。

25、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

a坚持无产阶级的斗志,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b坚持党的远大理想不动摇,用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群众。

c坚持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

d坚持独立自主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原则,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答案:

1、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

a方向b途径c原则d方法e概念。

2、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具有严重教条主义倾向的党的领导错误的表现主要有()。

a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b否认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个真理。

c指责“调查研究”为“狭隘经验论”d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的只言片语。

e唯共产国际的指示是从,使中国革命遭受了严重挫折。

3、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继续强调实事求是,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的著作主要有()。

a《论十大关系》b《论联合政府》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新民主主义论》e《论人民民主专政》。

4、“两个凡是”即()。

a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b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c凡是毛主席说过的话,都是我们行动的指南。

d凡是邓小平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e凡是邓小平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5、邓小平在批评“两个凡是”和领导真理问题讨论的过程中提出的主要论断有()。

a“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毛泽东思想。

b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c必须“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d毛泽东倡导的作风中最根本的东西是实事求是。

e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6、1080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作了概括,其主要内容是()。

a实事求是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e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7、国家主席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要通过理论创新推进()。

a制度创新b科技创新c文化创新d其他各方面创新e国际创新。

8、国家主席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概括为“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即()。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

c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

d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

e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9、尊重群众必须尊重群众的利用和愿望,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指为了人民群众()。

a拥护不拥护b赞成不赞成c高兴不高兴d答应不答应e理解不理解。

10、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明确地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即()。

a“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

b“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c“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d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

11、党的思想路线内容之间的联系为()。

a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

b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c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d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e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原则。

12、国家主席指出,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是()。

a认识规律b把握规律c遵循规律d运用规律e创造规律。

13、邓小平在解释解放思想时的主要论断有()。

a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大批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

b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c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结合。

d使主观个客观相符合e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

14、毛泽东概括的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工作作风为()。

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b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c自我批评的作风d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作风。

e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作风。

15、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求()。

a自觉地深入群众b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c不能浮在上空、脱离群众。

d老老实实做人和老老实实办事e严于律己,接受群众的批评,勇于自我批评。

16、走自己的路,指的是()。

a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b在生产方式上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d在工作作风上体现了理论创新和注重实际的统一。

e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7、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

a体现时代性b把握规律性c富于创造性d贯彻阶级性e具有预见性。

18、实现理论,必须()。

a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适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

b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c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d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e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19、求真务实,就是不断()。

a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长期坚持艰苦奋斗之实。

c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

d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

e求发展经济规律之真,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实。

20、邓小平在论述各个国家之间的不同时指出,每个国家的()。

a基础不同b历史不同c所处的环境不同d左邻右舍不同e还有其他许多不同。

答案。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之间的关系如何?

3、毛泽东是怎样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

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5、邓小平、国家主席和十六大以来党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哪些新的贡献?

答案:

1、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3、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有一个过程。(1)1929年6月,毛泽东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同年12月,在他支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明确提出了“关于主观主义”的问题。(2)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3)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等著作中,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4)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而且将能否坚持实事求是,提到了有没有党性或党性纯不纯的高度。此后,毛泽东为中央党校题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字作为校训。(5)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5、(1)邓在平在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进一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强调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并把党的思想路线进行了概括,他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2)国家主席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党永葆生机的法宝。进入21世纪,国家主席对新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3)2004年,国家主席在一次讲话中强调,不许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进一步深化了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

2024年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心得分享【第四篇】

毛泽东思想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指导思想上的理论创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与逻辑的密切联系。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继续和发展,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指导思想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思想动力和智慧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根基上,由实事求是精神和改革开放精神悉心培育出来的智慧结晶。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从准确地完整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开始的,是从系统阐释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开始的。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恢复和发展毛泽东所确立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使之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重申毛泽东关于走自己的建设道路、不要照搬照抄外国经验的思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既坚持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的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的正确论断,又记取超越发展阶段的严重教训,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从我国社会主义体制的实际状况出发,提出改革是党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既继承毛泽东等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积极思想成果,又记取毛泽东的晚年失误,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提出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等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周恩来等关于争取和平统一祖国的设想,形成“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关于“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国际战略理论,根据时代的新变化,得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的科学判断,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国内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而努力。以上这些,既坚持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中最本质的内容,又根据新的时代特征和新的实践将毛泽东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立和发展的新阶段。这种在总结历史、开辟未来中形成的在恢复、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恢复、坚持的辩证关系,使正在形成和发展之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毛泽东思想构成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内在联系。由此奠定了邓小平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发展开辟了正确道路。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样从毛泽东思想那里吸取了智慧和养料。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最基础、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等基本原理,提出了判断政党作用性质的标准,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论述,是对上述论断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深入阐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提出文艺要为最广大的人民大众特别是工农兵服务,科学文化要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要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论述,是对上述论断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的基本原理,深入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深入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中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规律,亲手培育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作风,指出:“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论述,是对上述论断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不仅如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从总体上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的有关论段融会贯通,把紧密联系的三个方面上升到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深刻总结党的全部历史以及实践创造的新鲜经验,成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典范。

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继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推向前进。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现代化建设“又要重工业,又要人民” 以及经济建设的目的是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思想,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的核心,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综合平衡”和从全局出发妥善处理各种比例关系的思想,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统筹兼顾”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思想,把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正如中共十七大报告所说:“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中,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建了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发展史上前后接续、继承发展、与时俱进、高度统一的恢宏理论大厦,堪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奇观。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贯彻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两点论”,全面辩证地看问题,才能正确地把握毛泽东思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首先,要充分认识两者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本质特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都是在反对“左”右倾思潮的过程中产生的,都有着共同的思想路线,这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都是在深刻把握时代特征和基本国情,努力推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的,都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特别是认识论基础,这主要就是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实践第一的观点和群众路线;就建设而言,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有着共同的发展目标,这就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自己的道路,为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都有着共同的制度基础,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基本文化制度;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都坚持共同的基本原则,即经济建设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努力实现共同富裕,政治建设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文化建设上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社会建设上坚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团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等等。看不到这些共同的思想基础和本质特征,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看作是同毛泽东思想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这就只看到了问题的表面。看不到思想之间在发展中的吸收借鉴与交汇融合,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毛泽东思想毫不相干,甚至以为是互相矛盾,这实际上是在孤立地看问题。

其次,要充分认识两者的重大变化和不同特点。这些重大变化和不同特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客观反映,是由时代特征和历史条件的阶段性变化带来的必然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新的时代和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发展,使毛泽东思想开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首先是时代特征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科学地回答了当代时代特征、国际格局、开放战略、外交战略、国防战略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条件下的趋利避害、和平发展指明了方向。

其次是发展阶段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性转折后,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作为新时期全部历史经验结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独创性的重大理论观点,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第三是理论认识的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和丰富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例如,关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的思想,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关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思想,关于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关于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的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关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的思想,关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思想,关于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的思想,关于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思想,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思想,关于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的思想,等等。这些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体现着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看不到时代主题和历史方位的重大变化,已经使毛泽东思想开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出现了新的质的飞跃,进入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阶段,这实际上是在静止地看问题。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源于毛泽东思想,坚持毛泽东思想,又根据时代特征、人民实践和全党集体智慧创造性地发展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沿着毛泽东思想开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充分吸收了毛泽东思想的宝贵理论财富(包括活的灵魂和各个组成部分等),同时又根据新的时代特点和人民实践不断丰富、发展、完善,实现了指导思想上的一次又一次与时俱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将从毛泽东思想中吸取的宝贵财富与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总结提炼的新鲜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将坚持与继承、创新与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集中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和指导作用,集中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中共十七大报告说得好:“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这是真理,也是客观事实。

2024年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心得分享【第五篇】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条件是怎么样的。 。

答:二十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以及“战争与革命”。 。

p4-5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过程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著作有哪些? 。

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是什么? 。

1945年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

p5党的七大 。

党的七大的内容,以及指导思想是什么。 。

p9毛泽东对文化建设的建议 。

毛泽东关于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提出的新的方针是怎么样的? 。

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 。

p10七届二中全会的“两个务必”。 。

毛泽东所提出的两个务必。

1.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地、谨慎、不骄、不燥的作风; 。

2.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

p11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党的建设(三大作风):

理论结合实际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作风。

p14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p21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

p2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近代中国贫困落后和一切灾难祸害的总根源是什么:落后 。

p26-p27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

中国农民革命的问题与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和主力军:无产阶级;农民; 。

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中农; 。

可靠同盟者:城市小资产阶级; 。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p27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如何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中国革命的领导者。

根据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建国后我国的国体是什么:人民民主专政。

p3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

p39党的建设。 。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

p441949年-1956年是过渡性社会。 。

新民主主义社会作为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有哪些特点。 。

特点:

1.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着5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主要的经济成分有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p53和平赎买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为什么是和平赎买?

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有利于团结各民族资产阶级和各界爱国人士等; 。

p59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标志着我国有哪些改变。 。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

p69社会主义矛盾的理论。 。

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变化 。

p7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

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p81民主集中制。健全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是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政治保证。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指导党内生活的基本准则。

第五章:邓小平理论 。

p87邓小平理论的时代背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是:和平发展; 。

p94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p97邓小平理论的精髓、灵魂是什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理论的精髓、灵魂);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初级阶段的时间) 。

p100十三大提出的党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四项基本原则:

p103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发展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p106改革开放理论(三个有利于):

//p107坚持公有制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公有制的特点是什么。 。

p110一国两制政策: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

第六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p123三个代表为什么提出。 。

p12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过程(写入党章的标志)。

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知道思想,并写入党章。

p131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 。

p152科学发展观的集中概括是哪些方面。 。

第八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

p18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 。

p18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从严治党的思想 。

p188两岸和平统一发展的政治基础: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九二共识;

p197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

p199奋力实现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

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

p202 五位一体内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

p207 新时代,新发展理念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

p185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

p197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

p199实现中国梦的途径: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

p20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在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p214什么是新常态下推动经济改革的主线或主旋律。 。

p216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

p222反分裂 。

扎实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

第十一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第一十二章: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

第十三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

p2922013年,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

第十四章: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

p29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党的领导; 。

其他知识点: 。

1.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开幕。每五年一届的中央委员会通常召开七次全会,三中全会实际上是本届中央委员会就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一场深刻改革。

5.所有制的结构改变。实行何种所有制结构,是由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的。 。

8.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党校的题词是“实事求是”。

9.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归。 。

10.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五位”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2024年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心得分享【第六篇】

[摘要]为推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改革,增强其育人效果,教育者应从贯彻史论结合、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革新考试评价机制等多方面加强研究,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2008年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概论》课的基础上改编而来,它基本保持了原课程的体系结构和内容。作为“两课”中学时最长、学分最多的一门课,其重要地位十分明显。但要教好这门课,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教师不仅需要深厚的理论功底、开阔的理论视野,更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把握教学的规律性,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而革命与建设即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主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相结合的理论产物,就是回答“为什么要革命,怎样革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的理论。它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经验总结。从课程体系的历史线索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自鸦片战争至今的近现代历史,欲讲清楚这门课,必须清楚掌握这段历史。而且,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是对这段历史中各个时期中国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的回答。

因此,要讲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必须要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对近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线索有准确的把握。教学中,要注意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进程结合起来,使学生明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同各种错误倾向作斗争和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活生生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在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各个理论原则时,只有讲清楚相关历史背景才能讲清楚相关理论。因而,史论结合对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也是这门课的一个鲜明特色。

当然,《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不同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它主要是从理论的角度逻辑地说明我国现阶段的上层建筑。在教学中应该突出理论色彩,特别是对学生进行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总结的教育,帮助学生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理论成果,使学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懂得近现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坚定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这样才能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思想教育功能,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与其他政治理论课一样,由于其本身的抽象性,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感到被动接受的多,主动探索的少,容易让学生有“被教育”的感觉。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存在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动手能力的培养等弊端,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导致学生普遍存在逃避上课,厌倦上课,甚至抵触上课,时常出现“教师使劲讲、学生使劲睡”的课堂风景。因此,改进教学方法,丰富和完善教学手段是教学改革的难点所在。

(一)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代之以引导式、启发式教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一门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讲授中通过深刻的理论内容和严密而清晰的逻辑体系让学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体系和精华内容,发挥理论的感染力。

同时,要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在教学中可采用问题引导式、事例启发式、任务探究式教学。教师围绕所讲章节,设计、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却又一知半解的问题,然后引导、启发学生通过思考、查阅资料、讨论得出问题的答案。只要多设问、巧提问,就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质疑,教师加以适当引导,就可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充分利用课堂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讨论是深化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学习氛围,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措施。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提出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又比较难回答的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讨论。例如,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问题、过渡时期总路线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路线三条总路线的比较,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参考书、查找资料后进行分组讨论,集中汇报,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得出正确的结论。讲到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理论,我们就应该结合十七大精神,针对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问题以及社会普遍关注的贪污腐败、以权谋私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和措施建设。通过把理论应用到实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培养了学生用所学的理论去思考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

多媒体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于一体,可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具体。恰到好处地用多媒体技术组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能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宽领域地揭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背景、理论精髓及其实践效果,能使枯燥、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形象,复杂艰涩的理论学习活动变得有趣、轻松而愉快。学生能在声、光、电的刺激下不知不觉地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其效果胜于教师声嘶力竭的讲授。学生普遍反映:多媒体教学,特别是视频教学,直观地展示了教学内容,拉近了他们与理论的距离,使他们更亲切、更生动、更真实地感受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巨大作用。

此外,演讲、辩论、读书活动、参观历史场馆、社会调查等形式,都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学生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识和体验的有效办法。因而,学校应该创造相应条件,解放思想,灵活教育方法,拓展教育场所,不拘泥于单纯的课堂教学,相信并尊重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将学生分成小组,各组分配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带着课堂和书本中学习的理论,或是感到困惑的问题走出教室或校园,直接到社会实践中去寻找答案,并撰写调查报告和小论文。回到教室集中讨论、汇报,也可以进行答辩。教师还可以选择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内容的某一方面为题举办演讲、辩论赛,或指定学生阅读毛泽东、邓小平等的原著,写出心得体会。还可以带领学生到历史纪念馆、烈士陵园、社区等进行参观、祭瞻、调研等。

考核评定是“两课”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推动和鞭策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的基本手段。长期以来,学生应付这门课考试的方法与别的政治理论课一样,多是“平时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完全忘记”。理论的学习不能充分地达到坚定其信仰,影响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正确的思想内化为学生的思想信念,并转化为自觉行为。这种考试方法如不改变,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不仅十分困难,而且难以达到其效果。

既然这门课的目标不仅是掌握知识,而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共产主义的信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社会理想。因此,其考核评价内容就不能仅局限于基本知识的识记,应该注重学生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学生的日常表现。我们应该采取全方位的综合考核评价措施。考试可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等方式。平时成绩主要看学生的学习态度,包括课堂出勤、纪律、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参与讨论、课外活动等表现以及作业、论文的成绩表现等,也可以由其班主任、辅导员等管理人员给予适当的评价。期末考核可闭卷,也可开卷,或开、闭结合,除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测试外,更应注重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分析、论证能力的测评。这样,通过综合考核评定办法,就能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情况和学习效果,也有利于促进学生重视社会实践和注意理论的实际运用。

[参考文献]。

[1]余春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学刍议[j].中国成人教育,2008,(2).

[2]张岳红.《毛泽东思想概论》教学方法的尝试[j].中国成人教育,2004,(9).

[3]吕海鹏.《毛泽东思想概论》教学探微[j].中国高教研究,2003,(11).

2024年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心得分享【第七篇】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国今后五年及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并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科学论断。五年来,党和国家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了坚实基础;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建立起国家现代治理体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自我革新、自我进化的勇气和担当,加强和改进了党的建设;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彰显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大格局、大气魄、大手笔。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伟大成就,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的政治意志力、全局掌控力、变革创造力、凝聚感召力。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自己将用实际行动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定的发展蓝图与实际结合起来,振奋精神,实干兴邦。

2024年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心得分享【第八篇】

[摘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要达到“金课”标准,应该从教学内容的提升和教学方式的改进两方面入手。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体现思想的导向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升课程的吸引力。教学方式方面,设置“课堂实践”环节,创新教学模式;组织课堂讨论,强化课程的互动性。用党的创新理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增强大学生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金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学质量提升。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安翻译学院2019年度校级教改项目“‘金课’导向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j19b31)和陕西省教育厅2016年度人文社科专项“陕西民办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创新能力培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6jk2061)。

2018年6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表示,中国教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的现象应该扭转。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难度,合理增加大学本科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兴趣,真正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什么是“金课”?“金课”强调“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金课的“高阶性”就是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是要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创新性”是指课程内容要反映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呈现先进性和互动性。“挑战度”是指课程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对教师备课和学生课下有较高的要求。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是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的主干课程,也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本课程肩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接班人与建设者的重要任务,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将概论课打造成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金课”,激发大学生学习概论课的兴趣,加深他们对授课内容中重点、难点、疑点的理解,使其主动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社会发展历程和改革前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在学生思想中的坚定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体现思想的导向性。

概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认识和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在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化理论的最新成果,也是概论课的授课重点。2018年,教育部对概论课教材进行了重新编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新的组成部分,占到了篇幅的三分之一。如何用党的理论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将教材体系转化成教学体系,成为每一个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深度和理论透彻度上多努力,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花心思。教师除了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外,还要认真学习十八大以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通过的重要文件,阅读相关著作,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二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等。用习近平新时代思想帮助大学生解决他们的思想疑惑,用新时代鲜活生动的案例诠释党的路线、方针、纲领,真正做到“说得清”“问不倒”“难不倒”,用党的创新理论培养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升课程的吸引力。

概论课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程内容理论性较强,要想让学生对相对枯燥的理论内容感兴趣,必须将教学内容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相结合,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经典文献纪录片,使他们了解中国革命、中国建设和改革的基本情况,坚定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复兴之路》《中国:习近平时代》。《复兴之路》梳理了自1840年至2012年近现代中国社会的重大事件,全片以翔实的史料、恢弘的结构篇章、深沉的叙述语言,辅以弥足珍贵的历史图片,为世人展示了全球视野下中国发展道路的抉择、民族复兴的画卷。纪录片《中国:习近平时代》讲述了自2012年至今习近平主席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及历史性成就。这两部纪录片内容生动、形象,且与概论课教学内容十分切合,是进行视频教学的最佳素材之一。播放的方法是将纪录片穿插于相关章节前后播放,要求学生认真观看,听清听懂解说词,重要地方要记笔记。播放的内容与课程章节中所讲的内容时间上要相对应,这样能使学生容易将生动的纪录片与教学中的理论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使概论课变得生动、有趣、接地气。

设置“课堂实践”环节,创新教学模式。

“金课”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探究式、互动式、启发式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教学。教师可以设置“课堂实践”这一环节,创新教学模式。“课堂实践”可以让学生分组,每组5到8人。教师提前布置各小组实践的主题。各小组在上课时展示实践成果。展示形式为主题演讲,要求各小组围绕主题制作ppt。演讲时各小组应保证观点正确、紧扣主题、语言流畅、对内容熟悉。教师根据学生的演讲情况,给予相应的分数,同时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搜集材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演讲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一定比单纯听教师讲要深刻得多。而“听众”,即其他学生,看到熟悉的同学上台讲课,也会分外关注,加深他们对课程内容的印象。“课堂实践”的题目设置既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也可以选择补充教材知识点的内容。如在讲“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时,可以开展一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经济建设成就图片资料展”活动。学生通过这些资料了解当时中国尖端领域取得的成就,如“两弹一星”等,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程中的失误”这个知识点,进而明确另一个教学重点“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以上这些知识点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设置实践题目,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加深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理解。

组织课堂讨论,强化课程的互动性。

思政课要增强趣味性、强化互动性,让学生觉得“有意思、都愛听、真相信”,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让课程内容入脑入心。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想情况,把学生关注的理论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具体的方法是教师提前拟定并公布题目,要求学生认真搜集资料。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6到10人,在课上发言。在讨论主题的设置方面要做到:一是难度不能太大,要让学生有话可说;二是和学生自身生活、学习密切相关,使学生感兴趣;三是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要对学生的思想起到引领、启示作用。如课堂讨论可以围绕教材三大组成部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编写逻辑,分别在每一部分讲授结束后组织学生讨论。在讲授一至四章时,让学生讨论“近代中国能否走资本主义道路”;在讲授完第五章后,让学生讨论“改革开放前后衣食住行的巨大变化”;在讲授八至十四章时,让学生讨论“中国如何从大国变成强国?”这些讨论题目既是社会热点,又是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通过讨论,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社会发展与他们自身成长成才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增强学生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结语。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教育改革只有深入到课堂层面,才能真正进入到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地带。思政课只有不断增强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使学生真正做到“把头抬起来、坐到前排来、脑筋动起来、课后忙起来”,才能使思政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这也是新时代对高校思政课提出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8-6-21.

[2]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2019-3-18.

2024年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心得分享【第九篇】

按照本次关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相关要求,本人认真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指示精神,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深入查找剖析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现将有关情况向组织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投身本次主题教育方面。

开展本次主题教育,把教育整顿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结合,是教育整顿的一项重要部署,目的是强化理论武装,深化思想发动,引导全体干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筑牢纯洁可靠的思想根基。

对于政治教育,要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和训词精神。

对于警示教育,强调用干警身边人身边事发挥警示作用,以案为鉴、以案明纪,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让自己及我们每一个干警知敬畏,心有所戒、行有所止。

对于英模教育,强调要大力弘扬英模感人事迹和崇高品质,积极开展学习政法英模活动,树立学习英模、崇尚英模、争当英模的良好风尚。

教育整顿的学习教育环节,绝不是为学而学,而是要聚焦‘办实事’,最终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实践成果。坚持学以致用,是学习教育环节的关键。

通过这次集中学习整顿,我们每一个人,必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严格执行党的六大纪律,听党的话跟着党的方向,好好学习业务知识,提高自己品行,端正工作态度,做一名合格的党员与合格的人民警察。

(二)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方面。

本人从未违反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从未违规经商办企业和配偶、子女及其配偶违规从事经营活动;从未违规参股借贷;从未违规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从未有案不立、压案不查、有罪不究;从未为涉油违法犯罪充当保护伞及腐败问题。

通过学习对照,查摆自身问题,发现自身存在以下问题较为突出。

1.学习方面。

学习缺乏主动性,具体表现在对理论学习的重视不足,重视不够,一方面总是感觉到理论学习是形势,枯燥乏味,被动性学习较多,缺乏持之以恒自觉学习的精神,另一方面认为自己是一线民警,经常处理突发事件,就不用专门去学习理论知识,单位集中进行理论学习也是被动参加,缺乏热情。学习不全面,不系统。对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存在一知半解、浅尝辄止的情况。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不够,不善于从政治和全局的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理论指导实践不足。

2.工作方面。

沉于现状,工作上不思进取,极少主动找领导汇报工作。工作几年来,不管在哪个岗位,只晓得闷起脑壳干,从来不知道工作是要时常汇报的。

3.廉洁自律方面。

在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准则情况方面工作中,我能够坚持党性原则,秉公办事,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细则精神,不受吃请、不谋私利,没有出现违法违纪现象。但是对照准则条例深入剖析检查,还是存在问题:主要是对己对人要求不够严格。碍于情面。逢年过节,也不免参与同学会,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

(三)是否存在违反党的六大纪律的问题。

本人从未违反党的六大纪律。

(四)贯彻落实“三个规定”方面。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人民警察,本人能够始终严格贯彻落实好“三个规定”,做好这项工作,是职责所在、使命所系。

(五)家属是否存在违规经商办企业、违规参股借贷情况方面。

本人妻子张璐璐,于采油一厂六矿工作;长女杜一诺,是大庆市祥阁学校二部一年级二班学生;父亲杜庆山、母亲郑云兰、岳母张春英均已离退;岳父郑立民,于通河县畜牧局工作。

本人亲属均未存在违规经商办企业、违规参股借贷情况。

(六)受党纪政纪处分及组织处理方面。

“本人未受过党纪政纪处分及组织处理。”

二、问题产生的根源、原因。

(一)理想信念坚守不足,能力水平欠缺。

在实际工作中,对学习特别是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头脑思想武装不到位,在实际工作方面受到的表扬较多,但实际上缺乏对政治理论的系统学习。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还不够。

(二)政治修养不够牢固,工作意志衰退。

认为自己工作这些年来,没出过大错,也没有干出过多大的成绩,碌碌无为,完全失去了当初刚参加工作时的那股干劲和勇气。在事业上没有新的追求,有时精神懈怠,工作不主动去做,存在怕冒风险、安于现状的思想,缺少开拓创新的担当精神。

(三)作风不够扎实,进取意识不强。

工作凭经验,吃老本,忽视了自我完善和提高。不能紧跟时代发展需要,降低了自我要求,工作按部就班,认为只要规规矩矩地按条款、按规章制度办事,不添乱子,也就问心无愧。没给自己树立起跨越的高标杆,让自己朝着目标坚定地走下去,反而缺乏向更高目标追求和奋斗的激情与勇气。

三、

下一步整改措施。

(一)强化理论学习,做到深学笃用。

坚持把加强学习作为提高政治素质、磨炼意志、增长才干、推动工作的第一需要,摆在突出位置。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地加强党性修养,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努力打牢理论功底,增强运用理论指导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强化纠正“四风”突出责任担当。

深入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持学做结合、知行合一,把纠正“四风”真正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在谋事创业上要遵照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不唱高调,不搞花架子,不当老好人,真正做到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三)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廉洁自律。

要深刻认识落实主体责任的重要性,决不能只重业务而不抓党风,只看发展指标而不抓预防和惩治腐败,加强同领导和同事的沟通、配合,对上级交办的工作,不推诿,不马虎,认真负责、不折不扣地按照要求去完成。在工作中做到正确的认识自己,甘做老实人,不做老好人。在生活中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耐得住艰苦,管得住小节,挡得住诱惑,要坚守自己的人格魅力,老实做人,踏实做事。

2024年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心得分享【第十篇】

[摘 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要达到“金课”标准,应该从教学内容的提升和教学方式的改进两方面入手。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体现思想的导向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升课程的吸引力。教学方式方面,设置“课堂实践”环节,创新教学模式;组织课堂讨论,强化课程的互动性。用党的创新理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增强大学生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金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教学质量提升。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安翻译学院2019年度校级教改项目“‘金课’导向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j19b31)和陕西省教育厅2016年度人文社科专项“陕西民办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创新能力培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6jk2061)。

2018年6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表示,中国教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的现象应该扭转。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难度,合理增加大学本科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兴趣,真正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什么是“金课”?“金课”强调“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金课的“高阶性”就是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是要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创新性”是指课程内容要反映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呈现先进性和互动性。“挑战度”是指课程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对教师备课和学生课下有较高的要求。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是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的主干课程,也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本课程肩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接班人与建设者的重要任务,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将概论课打造成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金课”,激发大学生学习概论课的兴趣,加深他们对授课内容中重点、难点、疑点的理解,使其主动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社会发展历程和改革前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在学生思想中的坚定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体现思想的导向性。

概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认识和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在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化理论的最新成果,也是概论课的授课重点。2018年,教育部对概论课教材进行了重新编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新的组成部分,占到了篇幅的三分之一。如何用党的理论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将教材体系转化成教学体系,成为每一个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深度和理论透彻度上多努力,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花心思。教师除了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外,还要认真学习十八大以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通过的重要文件,阅读相关著作,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二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等。用习近平新时代思想帮助大学生解决他们的思想疑惑,用新时代鲜活生动的案例诠释党的路线、方针、纲领,真正做到“说得清”“问不倒”“难不倒”,用党的创新理论培养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升课程的吸引力。

概论课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程内容理论性较强,要想让学生对相对枯燥的理论内容感兴趣,必须将教学内容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相结合,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经典文献纪录片,使他们了解中国革命、中国建设和改革的基本情况,坚定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复兴之路》《中国:习近平时代》。《复兴之路》梳理了自1840年至2012年近现代中国社会的重大事件,全片以翔实的史料、恢弘的结构篇章、深沉的叙述语言,辅以弥足珍贵的历史图片,为世人展示了全球视野下中国发展道路的抉择、民族复兴的画卷。纪录片《中国:习近平时代》讲述了自2012年至今习近平主席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及历史性成就。这两部纪录片内容生动、形象,且与概论课教学内容十分切合,是进行视频教学的最佳素材之一。播放的方法是将纪录片穿插于相关章节前后播放,要求学生认真观看,听清听懂解说词,重要地方要记笔记。播放的内容与课程章节中所讲的内容时间上要相对应,这样能使学生容易将生动的纪录片与教学中的理论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使概论课变得生动、有趣、接地气。

设置“课堂实践”环节,创新教学模式。

“金课”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探究式、互动式、启发式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教学。教师可以设置“课堂实践”这一环节,创新教学模式。“课堂实践”可以让学生分组,每组5到8人。教师提前布置各小组实践的主题。各小组在上课时展示实践成果。展示形式为主题演讲,要求各小组围绕主题制作ppt。演讲时各小组应保证观点正确、紧扣主题、语言流畅、对内容熟悉。教师根据学生的演讲情况,给予相应的分数,同时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搜集材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演讲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一定比单纯听教师讲要深刻得多。而“听众”,即其他学生,看到熟悉的同学上台讲课,也会分外关注,加深他们对课程内容的印象。 “课堂实践”的题目设置既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也可以选择补充教材知识点的内容。如在讲“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时,可以开展一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经济建设成就图片资料展”活动。学生通过这些资料了解当时中国尖端领域取得的成就,如“两弹一星”等,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程中的失误”这个知识点,进而明确另一个教学重点“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以上这些知识点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设置实践题目,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加深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理解。

组织课堂讨论,强化课程的互动性。

思政课要增强趣味性、强化互动性,让学生觉得“有意思、都愛听、真相信”,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让课程内容入脑入心。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想情况,把学生关注的理论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具体的方法是教师提前拟定并公布题目,要求学生认真搜集资料。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6到10人,在课上发言。在讨论主题的设置方面要做到:一是难度不能太大,要让学生有话可说;二是和学生自身生活、学习密切相关,使学生感兴趣;三是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要对学生的思想起到引领、启示作用。如课堂讨论可以围绕教材三大组成部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编写逻辑,分别在每一部分讲授结束后组织学生讨论。在讲授一至四章时,让学生讨论“近代中国能否走资本主义道路”;在讲授完第五章后,让学生讨论“改革开放前后衣食住行的巨大变化”;在讲授八至十四章时,让学生讨论“中国如何从大国变成强国?”这些讨论题目既是社会热点,又是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通过讨论,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社会发展与他们自身成长成才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增强学生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结 语。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教育改革只有深入到课堂层面,才能真正进入到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地带。思政课只有不断增强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使学生真正做到“把头抬起来、坐到前排来、脑筋动起来、课后忙起来”,才能使思政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这也是新时代对高校思政课提出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8-6-21.

[2]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2019-3-18.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9 1089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