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新闻评论分析 新闻评论员的素养汇聚【优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85190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新闻评论分析 新闻评论员的素养汇聚【优质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新闻评论分析【第一篇】

一种简短的评论形式,一般配合新闻发表,评论新闻,或提出所包含的重要问题,或借题发挥。它的篇幅比评论短,内容更集中,分析更扼要简明。报纸上的短评、编后属于小型评论文章,起着画龙点睛、强调重点的作用。    《实例》一    优化资本结构扩大试点    18城市又增32“姐妹”    本报讯 记者莫新元报道:根据国务院有关“从1996年起,将18个城市‘优化资本结构’试点扩大到50个大中城市”的指示精神,又有32个城市进入了城市“优化资本结构”试点行列。国家经贸委副主任陈清泰在2月13日于南昌召开的“优化资本结构”扩大试点城市工作研讨班上指出,这一决策是新形势下加快和深化企业改革的重大举措。    自1994年2月9日国家经贸委第9部门选定18个城市进行“优化资本结构”试点至今,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城市“优化资本结构”试点的主要内容包括增资、改造、分流、破产。据对18个城市的最新统计,截至1995年底,18城市共增资减债101亿元,其中的%是靠落实所得税收入返还政策实现的;18城市列入“双加”技改导向项目计划212项,总投资367亿元,专项贷款179亿元,分别占全国总数的%、%和%,技改投资向优强企业倾斜;18城市共从企业分离非生产性机构4218所,分流富余人员万人;通过兼并破产,18城市共使万元资产、万平方米土地、万职工得到优化配置,有103户企业依法破产终结。    陈清泰说,扩大后的50个试点城市,包括了全国35个大中城市,大部分是省会城市。试点的目的在于要用较少的资本增量带动资本存量的盘活。因此工作重点要着眼于资本存量,用好现有的政策。据悉,今年城市试点工作分三阶段进行,4月底方案准备完毕,5月份进入实施操作阶段,年底前对试点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评价。    短评    深化改革又一重要举措    为什么要在若干城市进行“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呢?因为这项试点对于当前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适应了当前从着眼于搞好单个国有企业向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转变的要求。在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原有体制下形成的结构不合理问题已暴露得越来越明显。必须要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的结构调整,而这种调整是不能以企业为单元来进行的,只能以城市为依托。    其次,它适应了当前企业改革必须与各项配套改革相结合的要求。改革深入到今天,再就企业讲企业改革又难以奏效。诸如社会保障问题、结构调整问题、要素市场问题,以及健全规范中介组织问题等,都不是企业自身所能解决的,而城市作为一级政府和一级财政,则有可能在自己权限范围内综合配套地推进各项改革。    第三,它适应了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和国有经济资本结构的要求。以城市和当地政府为依托,从企业内部和外部“双管齐下”,把推动企业转机建制与优化国有经济资本结构结合起来,是国有企业进入市场的必由之路和有效途径。    《实例》二    “镇化”经销化肥走正道    去年生产五十六万吨,非法经营者没能买走一克    本报讯 记者赵志文报道:我国最大的尿素生产厂家之一——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牢记支农的宗旨,模范执行国家化肥销售政策,去年生产尿素56万吨,非法经营者没能买走一克。    该公司对化肥销售实行严格管理,层层把关。他们按上级规定,将每月实际生产量的90%交中央统配和地方省市农资系统销售,10%自销。在自销时坚持两个原则;一、集体把关。先由销售副总经理提出销售方案,然后由总经理过目确认,最后由经贸处处长执行,三人共同负责,互相监督。二、自销化肥也必须卖给有经营权的农资系统。此外,无论购肥者“来头”多大,无论提出给多少佣金、回扣,一律免谈。去年,国家给他们下达的年生产计划为46万吨,年终完成56万吨。公司将万吨交中央统配和地方省市农资系统销售,自销的万吨也全部卖给了地方政府指定的农资系统和供销社。    编后    把住总闸资源的市场流向比较混乱,是当前化肥供应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有什么办法解决?镇海炼油化工公司提供的经验是把住总闸。这犹如流水,水刚从水库流出就保证它进入主渠道,避免“乱流”现象的产生。    倒卖化肥现象屡禁不止,一个重要原因是少数生产企业无视国家有关规定,盲目扩大自销比例,造成“乱流”,将化肥卖给没有经营权的单位或个人。对此,要特别强调把住总闸,加强对化肥生产和流通的宏观调控力度。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就进一步做好当前农资工作发出紧急通知,我们要严格按照通知的精神办,地方生产的优质化肥,要按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纳入主渠道经营,企业自销部分只能销售给有化肥经营权的单位。我们要鼓励像“镇化”这样的企业将自销化肥统一纳入经营主渠道。

新闻评论分析【第二篇】

对《被盗官员为小偷“减罪”》的评析

一、选题方面

首先,这篇报道的“吸睛度”高。在“反腐战争”打得越来越激烈、人民群众当家意识越来越强烈的今天,官员的作风,直接影响着每一位人民的生活。群众愿意看贪官被抓的新闻,因为这是和他们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信息,因此,这个选题从一开始就具有强大的群众基础。

其次,“民与官”的选题向来具有争议性。在官员贪污的大背景下,报道主要阐述群众与官员的关系,使一个政治话题迅速地成为一个民生话题。而且这里的群众指的是小偷,将小偷形象上的“暗”与官员的“明”联系在一起,让人颇感冲突矛盾。报道有了冲突性,就容易引起群众的疑问与好奇,进而继续往下读。

更重要的是,选题折射出许多重要的却少有人说的社会问题。第一个是群众的是非观问题。文中提到,“有人拿‘小偷立功’说法为小偷开脱”,认为小偷“牵出”了贪官,对社会的作用利大于弊——诚然,这种是非观是有问题的。小偷的行为无论从动机还是结果上来看,都是恶意、有害于社会稳定的。盗窃属违法行为,群众这种“赞许”的态度间接地认同了盗窃行为,也就是群众认为某些盗窃行为可凌驾于法律之上——而这恰恰违背了法治社会的原则。第二个是,官员腐败的制度性问题并没有得到社会的关注。官员对财物过度的贪婪,为躲避审查“主动”为小偷“减罪”,这些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还是整个官僚体制的问题。文中提到,被盗官员的行为恰恰“折射出目前官员财产尚未‘阳光化’的现状”。是的,我们为抓到一个贪官欢呼,那是因为我们没有看到不完善的制度为贪污行为开了一条“阳光大道”。第三个是小偷的作案心理映射出社会价值观的问题。报道在最后用157个字叙述了小偷爱盯贪官是因为他们“发现官员财产明显超过他们的收入,料想盗抢后官员也不敢报案”。这句话不仅反映社会上有一种“仇富”的心理,还认为这种心理所导致的行为是正义的。

这篇报道虽不到2000字,但它的选题折射出的许多社会问题都是有价值的,容易引起读者的思考。

二、语言分析

这篇报道的语言最大的特点是准确。它基本不用形容词,而用了大量的动词。如在再现周春红盗窃团伙的盗窃过程中,报道这样描述:“在徐立新住宅楼地下停车场通往住宅的过道中,挟持其妻子,捆绑后带到地下车库塞进租来的轿车内,一人看守,另三人用取得的钥匙入室,抢走现金90余万元”,在这个句子中,“挟持”、“捆绑”、“塞进”、“看守”、“抢走”等一系列的动词使盗窃场景生动客观地再现,让读者信服。

其次,记者只描述现象,文章的结论性语句基本都是专家的话语,这不仅使文章的可信度加强,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记者的感情色彩。每份报纸因为定位和受众,在刊登新闻时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客观性,因此,对待人人憎恨的官员贪污、小偷盗窃的新闻时,怎样才能更客观的叙述呢?本文做得巧妙的一点是,新闻现象由记者描述,现象背后的原因、个人行为的动机又专家来定性。如在说到有群众认为应为“小偷立功”现象的时候,记者引用了北京大学刑法学博士韩友谊的观点来评价这一行为,这样就避免了记者掺杂自己的道德评判在报道中,使报道更加客观、严谨。

然后,不得不说的是报道的标题。“被盗官员为小偷‘减罪’”,如此具有戏剧性、冲突性的标题,成功地完成了作为一个标题的最大作用——吸引读者兴趣。

三、结构剖析

报道主要分成三部分,首先再现周春红及房云云这两个盗窃团伙的作案过程,其次解析了盗窃团伙专偷官员现象背后的原因,最后补充了几例官员为小偷“减罪”的案件。从逻辑上来看,文章的结构讲明白了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咋一看少了“怎么办”,但细想这又在常理之中——因为像贪污、社会价值观这类问题,并不是一个记者所能解决的。

其实细读文章,我们还是能发现,报道中有提到“怎么办”。记者在叙述完为什么官员愿意为小偷“减罪”后,紧接着有这么一段话:“新加坡在廉政方面的做法可以借鉴,其中公务员超出合法收入的财产无法说明来源时,往往会进行有罪推定。这是因为其有比较完善的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专家表示,推进官员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将从一定程度上纠偏‘小偷反腐’这种‘歪打正着’。”这一段话,有国外的先进做法,也有专家的建议,但篇幅不长,也没有独立拿出来分析。但我以为,这样的安排符合文章的实际需求。

因为文章从标题开始就向读者抛出了一个“疑问”,也就是读者是带着疑问去找原因的,所以文章主要阐述的是原因而不是结果,这样才能满足读者的阅读动机;其次,文章篇幅有限,不可能涵盖所有的内容,报道舍弃讲述“怎么办”,而把主体放在“为什么”上,恰恰做到了突出重点,使文章的主次分明;再说,记者对“怎么办”的一笔带过是对职责的坚守——记者的天职是描述事件,而不是替读者解决问题。

从宏观上来看,文章算是逻辑分明,条理清晰;从微观上来看,报道最后也做了一定了延伸,即简单解析了小偷专偷官员作案心理,对文章整体起到了一个补充作用,使文章更加饱满。

原文:被盗官员为小偷“减罪”

官员遭窃案日前曝出从入室盗窃转为挟持抢劫的“升级”版本:大连市相关部门证实,一盗窃团伙通过挟持大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徐立新妻子进入其家中,抢走价值120万元财产。

从歪打正着到蹲点守候,小偷愈加胆大妄为的背后,暴露的是官员遭窃“难”报案的怪象。“多偷少报”的荒唐背后,揭底官员的隐匿腐败财产,显然并不能靠小偷“光顾”这一小概率事件。

暗偷变明抢,官员遭窃案“变本加厉”

大连市去年底到今年初破获一个8人盗窃团伙。该团伙供认,先后盗窃大连市两名局长住宅,被盗的分别是大连市财政局局长李圣君、大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徐立新。

大连市相关部门日前证实,此前披露的上述两名局长家中被盗百万元案已经进入法律程序,二人被盗现金及财物总值均超过100万元。大连市纪委表示已对二人立案调查。

据大连警方最新透露,2013年12月18日16时许,周春达等4名犯罪嫌疑人,在徐立新住宅楼地下停车场通往住宅的过道中,挟持其妻子,捆绑后带到地下车库塞进租来的轿车内,一人看守,另三人用取得的钥匙入室,抢走现金90余万元以及玉器、手表等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20余万元。

随后该团伙将徐家中监控设备搬走,还在车上用其手机给徐立新发短信称有事晚些回家,后将被害人及作案工具丢弃在大连市金州区。徐立新回家后发现家中被盗,怀疑妻子被绑架而报警,警方随后展开侦查,抓获相关嫌疑人。

警方在深挖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又供述了2013年3月7日破窗盗窃大连市财政局局长李圣君家中120余万元财物的另一案件。

从暗盗升级为“明抢”,犯罪分子的盗窃越发胆大妄为。参与大连两起案件的策划组织者表示,曾对被盗官员进行过长时间跟踪并掌握行踪规律。而合肥房云云盗窃团伙也是盯紧官员财产,精心策划、分工明确。

现金、购物卡、金条、玉器,各种形式的财物都被小偷收入囊中。合肥的房云云在安徽一副厅级官员家中盗窃时,偷走面值500元到2000元之间的各类购物卡多达约600张。河南正阳县破获的一犯罪团伙,从几个县级领导家中除了盗窃现金250多万元外,还包括金条、高档礼品等贵重物品。

专“盯”贪官,折射官员隐匿腐败财产现状

小偷频繁“顺手”牵出贪官,这种现象受到舆论关注,还有人拿“小偷立功”说法为小偷开脱。对此,北京大学刑法学博士韩友谊认为,通过非法手段获得的线索不仅不属于立功,而且应依法惩处。

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表示,没有一个正常人愿意把财产损失拼命往低里报,但贪官偏偏与众不同。他们的虚报、作假、回避,都是为了遮住黑幕,维持官位。官员被盗“难”报案,折射出目前官员财产尚未“阳光化”的现状,对于贪腐官员家中现金无数、遭窃不报、资产转移等隐匿腐败,纪检部门仍需保持高压态势。

新加坡在廉政方面的做法可以借鉴,其中公务员超出合法收入的财产无法说明来源时,往往会进行有罪推定。这是因为其有比较完善的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专家表示,推进官员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将从一定程度上纠偏“小偷反腐”这种“歪打正着”。

官员被盗背后有三“怪”

1怪:家中被盗不报案

在大连市财政局局长李圣君家中被盗走人民币现金万元、5万美元及其他物品后,李家并未报案,至2014年1月警方找到其妻子核实时,才承认被盗,至于所盗现金,则称是李圣君的哥哥暂放在其家准备购房的款项。大连市纪委9月15日表示,已对李圣君立案调查。

2怪:报案财产“大缩水”

在2011年轰动全国的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白培中家遭抢劫案中,其妻报案称被抢财物300万元,随后还有人称白培中家被劫近5000万元。而最终法院确定被抢劫财物价值为1078万元。有关方面查明,白培中家被盗财产中有84万余元财物涉及违纪,白也受到留党察看一年处分。

3怪:“笔录游戏”为小偷“减罪”

在河南省正阳县公安局打掉以县处级领导为盗窃目标一案中,出现正阳县原县委书记赵兴华指示“多偷少报”的荒唐一幕:当地4名办案民警受到领导指示修改小偷笔录,将赵兴华家中原本失窃的100多万元金额大幅减为6040元,为此其中两名警员已被刑事拘留,而赵兴华也受到组织调查。

官员被盗背后的作案心理

从一些官员财产被盗案中可以发现,小偷爱盯贪官,是因为发现官员财产明显超过他们的收入,料想盗抢后官员也不敢报案。如白培中家被抢案中,原是小区保安的犯罪分子,发现白家经常收到贵重物品,有的茶叶、月饼甚至搬起来很重,怀疑其中夹带钱财,于是心生歹意。在抢走上千万元财物后,两名犯罪分子甚至大摇大摆开着白家的汽车将财物运走。

新闻评论分析【第三篇】

目前,我国对新闻评论的分类,有这样几种情况:    (1)按评论对象的内容分类,有政治评论、军事评论、经济评论、社会评论、文教评论、国际评论。    (2)按评论的性质功用分类,有解说型评论、鼓舞型评论、批评型评论、论战型评论等。    (3)按评论写作论述的角度分类,有立论性评论、驳论性评论、阐述性评论、解释性评论、提示性评论。    (4)按评论的形式分类,有社论、编辑部文章、评论、本报评论员文章、短评、编后、编者按、思想评论、专栏评论、新闻述评、论文、漫谈、专论、杂感等。

新闻评论分析【第四篇】

新闻稿评论与消息、通讯并称三大新闻体裁。新闻稿评论就是对新闻事件进行的评论,重在评论,但是评论对象、评论由头是新闻事件,因此新闻评论与其他评论性文体有所不同。新闻评论包括时评、短评、述评、编后,等等。社论或可列入其中。

新闻稿评论怎么写?新闻评论的写法没有定式,也没有固定的新闻评论格式,有的是一些注意事项,姑且作新闻评论的写法略谈一二。

1、新闻评论的写法如同中学作文中的议论文的写法,由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组成,而且一个都不能少。新闻评论的论点就是你要表达的观点,新闻评论的论据就是特定的新闻事件,新闻评论的论证就是你要佐证你的观点而引用的旁证和佐证观点的过程。

2、新闻评论必须具备政策性、针对性、准确性,达到“三性俱全”的新闻评论才是1篇优秀的新闻评论作品。政策性指的是思想性和政治性,是新闻评论的高度和深度;针对性指的是新闻评论最好做到一事一议,不要过于散发;准确性指的是新闻评论的论点、论据、论证必须“三论皆准”。

3、新闻评论的写法中最关键的是立意立论。新闻评论的“论点”也就是“观点”,是新闻评论的灵魂,必须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时代性,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新闻事件、新闻现象有高超的见解和不凡的命意,起码论点要新鲜。

4、新闻评论的写法重在说理难在论辩。新闻评论是说理的文章,必须侧重于思考和论述,“述而不作”是新闻评论的大忌。新闻评论又评又论,必然有论辩对象,因此心中要有“假想敌”,文中要对“假想敌”开足火力展开战斗。

5、新闻评论风格和新闻稿评论语言。新闻评论风格多种多样,不求一致,更无需一统。鲁迅的杂文风格当然犀利,但也有时代局限性。或许,“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就是最好的新闻评论风格。新闻评论语言最必须注意的是分寸和准确。

通过这几点,我们很多从事新闻工作者有很大的帮助,能够对新闻稿件有新闻一种意识,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这周的《南方周末》,有一个版,说是南香红在人大讲新闻写作,根据他的报导所披露的内容,我很欣慰的告诉大家他讲这些我都有讲,我讲过新闻笔法大家可以在网上找,上面有,尤其是跳笔,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底下有评论,说这个南香红这个记者跳笔怎么好,我说我曾经进行过非常详细的,逐字逐句的对跳笔进行过分析。怎么跳某达到片段美学这种美感,大家可以去核桃林上搜一下。看到有知名记者跟我讲东西差不多呢,又给我增加点信心。

那今天讲新闻评论。但我估计俩小时绝对讲不完,因为新闻评论这涉及人的认识,如何对形形色色的新闻事件发表评论,这比记录要难。朱光潜在告诫青年从事文学的时候,说你们岁数不大,都不主张写评论新闻,可见其难。先从绘事描态开始,再发表评论。倘若不是这样呢,那就“若乎天下者,皇帝之社稷也”,全是空话,这是符合认识规律的。今天我想先讲半讲。首先开宗明义,什么是新闻评论。新闻评论如果作为关键词来分析的话偏正词是新闻,这说明评论的内容应该是新闻,不能说杨震宁某篇论文,我来个评论,那不行,但是杨震宁娶个小媳妇,我可以评论。那么论文有没有可能成为新闻评论呢,有可能,除非他这论文里包含新闻,比如这篇论文在美国哪个非常权威杂志上发表了,这里面为神六上天埋下了伏笔,那它就成为新闻了,我们就可以评论了。新闻评论针对性非常强,是对新闻事实的评论。那么中心词评论这是我要详细给大家探讨的。评论是什么,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来理解,评论是判断,大家听我的定义啊,是一种可以有立场预设也可以没有立场预设的判断。就是我要表达看法,这是评论,不是记录。我下面整节课都跟这个定义有关系。评论还有第二个定义,就是一种文体,评论是与描写叙述等文体有明显区别的文体,它有自己独特的构架,这是我下节课要讲的内容。借用当年湖广总督张之洞的一句话,这句话非常有名,叫“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句话不仅影响了慈禧太后啊,也影响了高考。这句话我想借它的架构,就是这个体。思维上我怎么把握这个评论,下一节课我从表达的层面从文体,怎么提出论点,这论点怎么突出,怎么提出更有力量。下节课讲。这节课呢先讲怎么思维。

刚才讲评论既然是种判断那么判断受什么因素制约呢,我的定义是这样,判断是人们认识的外化,你有什么认识你就有什么判断。那么人的认识是什么样的呢。人类的认识是一个非常复杂,难以描述的事情。要想非常准确的描述和讲解,恐怕超出我的能力之外。所幸的是呢“吾生也晚”,这怎么讲呢,怎么所幸的是呢,孔子曰吾生也晚是多么遗憾,周公这种大圣我不得而见,能见到贤人也凑合了,你怎么说吾生也晚所幸的是呢。孔子这种遗憾我也有过,97年我进北京,我的精神上导师也可以说是好友王小波先生就离开了,也没有去上海,就驾鹤西归了,那我这个圣人我也见不着了,在这个意义上我生的比较晚是比较遗憾的,但是幸运就在于我生在柏拉图,苏格拉底,孔子,钱穆,休谟这些学术大师之后,我出世的时候人家的学说已经提出了,并且非常成熟了,对于人类的认识我就不用从头开始自己琢磨。我给大家列出来的这些是我综合了这些学问大师的`论述,提供了好多可以借鉴的方法。在此对这些前辈表示感谢,讲完课咱们大家都别走,咱们到操场烧点黄表纸烧烧。

人类认识分为这么几类,就在我的身后。为什么要进行分类呢,因为我们发现在不分类的时候我们无法清晰进行认识判断。比如林语堂先生在火车上遇到个贵夫人,林语堂这个人有个习惯,遇到贵夫人喜欢搭讪啊,两人谈了什么问题呢,谈的政治问题。林语堂一谈到这个问题呢,勾起了他心里头话篓子,他觉得我这个非常擅长,滔滔不绝进行阐释,阐释之后呢,这夫人就要一句话就给他驳倒了,这夫人说“我觉得你说的不对”。林语堂就说“话已至此,我无言以对”,因为这个感觉是女人的最高法院,你可以查查林语趟文集。这话什么意思,就是说感觉活动是认识评判的一个标准。我简单这个人不怎么样,他到底是不是不怎么样。如果作为科学认知的话他这人可能非常好,但我就简单他不行。有没有这种情况,那我们写新闻评论的时候,我发现种种谬误就在与混淆了这四种认知方式。这四种认知啊有不同界定,他们的目的不一样所以他们所适用的原则也完全不一样。你分错了类的话就会导致非常可笑的。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大家都学过,鲁迅先生在有一次画血管图,他可能有美术底子,画的时候把这个血管错了个位置,他觉得这样画更好看,拿出来之后他的老师藤野先生说你这个医学图是准备进美术馆搞展览的还是指导医生动手术啊,对于医学图这个东西我们的认知应该是科学认知,求真,要和真正人体构造完全符合。它解决的是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你如果用审美的角度怎么好看我怎么画,那动手术时候就不好看了。动手术我打开一看,不对啊,怎么24根肋骨你只画了12根,这就不对了,这是个非常典型的例子。那么我举这个例子想什么什么呢,我们大量低劣的新闻评论中就存在这种错位,用感觉代替科学认知,用审美的原则代替价值评判的原则。那么好,有没有第五类,有第五类,就是哲学和宗教,他可能是求真求善的综合,是求真走到尽头转入对前提的探讨对超验层面的探讨。等一会有时间给大家展开,没有时间就不展开了,因为毕竟跟新闻评论关系不大,不用吃斋念佛也可以写新闻评论。那么需要再什么的是我这个分类是粗略的,是为了讲解方便,是一种简化,实际上这四种认识的边界上还有交织融合的,不能再细化了。如果再细化那别说俩小时,一个学期也讲不完。第一种科学认识里有一个分支新闻学,广元学生要学4年。再细分精确新闻学,要学2学期。不能再分了。但你别说人的思维就这4种。但是对我们写希望评论,认识到这步也就够了。

讲第一种认识,科学认知,为什么先讲这个,我遵循的是倒金字塔的结构给大家讲的,我认为,通过对目前高品质评论的分析发现,写的比较深邃的,特别能打动高端读者的评论,很多拘泥于是什么,为什么,解释复杂事态原因的评论上,举个例子《南方周末》前两期在头版有了评论《更市场主义,更社会主义,评中共十六届*中全会》几中全会忘了,怎么写呢,他认为这会议内容透露出两点,一更市场主义,二更社会主义,一个注重市场作为经济推动,这种制度更往前发展,第二点呢我们社会公平也有了进步。那这片评论很有意思。很早之前呢《人民币汇率会不会下跌》分析原因的,《朝鲜投核问路》朝鲜吵吵嚷嚷弄核武器干吗啊,是真的要炸吗,还是一种震慑,《南方周末》这个分析,它是真的想炸,还是想敲诈,跟美国要点别的东西。《中-日-东-海油田之争》,东海发现了一个很大的油田,跟日本有争端,这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争端的原由是什么,适用什么法理。《“超女”还是“超声”》到底是女孩子吸引人,还是声音吸引人还是别的什么吸引人。这也是很好的一个评论,分析它的本质。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9 58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