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教育教学随笔心得体会范文【范例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81142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范文“教育教学随笔心得体会范文【范例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公倍数和公因数》教学随感【第一篇】

第三单元的教学快要告一段落了,和大家一样,第一次使用新教材,心中都不是风平浪静,而是有些涟漪在荡漾。首先,感觉最深、最为强烈的还是新教材凸显出来的强大的魅力——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知识体系上。用过老教材的教师都有这样的认识:本课的教学内容在老教材中纳入《数的整除》这一单元。在这一单元,老教材特别强调知识之间的联系,突出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力求结构完整、严谨。我们不妨回忆一下:教材先建立整除的概念,由整除引出约数、倍数。接着由一个数的2倍、5倍、3倍的数的研究,揭示出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并由能否被2整除定义偶数与奇数。根据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建立质数、合数的概念,由质数引入质因数,学习把合数分解质因数。然后,以质数、合数和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为基础,以分解质因数为基本方法,教学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和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以及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同时结合求最大公约数,说明互质数的意义。所有的内容安排在一个单元进行教学,教师和学生都比较辛苦,也比较痛苦。

而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较有了很大的变化,不仅不进行质因数、分解质因数、互质数等概念的教学,而且把要学习的内容分开进行。新教材中,在四年级下学期安排了《倍数和因数》单元,教学倍数、因数、2、3、5的倍数的特征、偶数、奇数、素数、合数的概念,而把公倍数、公因数的教学内容从《倍数和因数》单元中分离出来自成单元,安排在五上分数知识的系统学习之前,这样既避免了同一单元中概念太多造成学习困难的弊端,又离学习约分和通分的时间间隔较短,便于学生在学习约分和通分时调动知识的储备。

2、在新知的引入上。老教材中,新知的引入都建立在前一知识的基础之上,没有任何情境。而新教材中,无论是倍数和因数的教学,还是公倍数和公因数的教学,都从教材创设的活动引入,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现实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在知识的难度上。新教材降低了求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难度。教材提供了两种找公倍数和公因数的基本方法,一种是列举两个数的倍数或因数,从中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或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另一种是先找出其中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再从中找出它们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或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并且只限于找两个10以内的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找两个100以内的自然数的公因数。

4、在知识的应用上。教材安排了少量的需要运用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或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和结果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而解题的策略可以是列表或画图,难度不大,并可以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本单元学习的概念的意义和解题方法的体验。

在感受新教材的巨大魅力的同时,我们在实际操作的层面上也有一些想法,提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

1、是先教学公倍数还是先教学公因数?

新教材先安排的是公倍数的教学,在完成第25页第5题时大家就遭遇这样的“话到嘴边又咽下”的感觉。题目如下:

5.找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8和2 3和9 5和7 8和3

5和10 4和8 9和10 1和5

你发现了什么?和大家交流。

学生能很好地发现左边四组数的规律,右边又有什么发现呢?学生说:我发现每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都是它们的乘积。但问题不能到此为止,要不就容易让学生有这样的一个错觉: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两个数不存在倍数关系,那就算出乘积作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尽管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上我通过先一组一组地让学生分析、举例、验证,但事实证明,确实有孩子是这么想的。找10和4的最小公倍数就写40。尽管还有机灵的孩子发现两个偶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不是它们的乘积,但毕竟孩子是有差异的。有多少次我多想说“10和4的公因数还有2”或其它带有“公因数”三个字的话时,就不由得打住,咽下,欲言又止的感觉真不好受。而在完成公因数后面的练习时(练习五第6题),同样是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就很顺畅地说出:公因数是1的两个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那我就思考,为什么新教材要调整公倍数和公因数的教学顺序呢?能不能不调整呢?

2、要不要教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师教学用书上已经很明确地说明,可以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理解并初步学会应用这一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但不应作为对全体学生的共同要求。但现在的困惑是,学有余力的学生不用短除法就能正确地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而有些学生数感不是很好,学习的惰性又比较强,懒得一个一个去列举,凭感觉就做题了,错得比较厉害。我们都想:可不可以教短除法,给他们一根有形的拐杖,便于发现他们学习的问题所在,便于辅导?带着这样的好奇心,我就先在我的班上做了实验,效果不错。

3、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要严格限制是10以内的两个数吗?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中是清楚的说明会求10以内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但书上练习五第14题要写出12和10的最小公倍数,而且这两个数也不是倍数关系的。

教师教育教学感悟随笔【第二篇】

“和谐教育要求班主任做到有爱心、平等、民主和耐心,”这是在听一位老师在讲班主任工作艺术中听到的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句。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自己也曾是个孩子。”班主任实施和谐教育就要用“爱心育人”。一个爱的微笑,一句爱的话语,都可能激起学生潜在的能量,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班主任应重视作为“人”的学生,和学生平等相处,以诚相待,让学生乐于接近你。只有师生平等、生生平等,才会形成和谐的班集体。

班级工作中,多让学生“说话”。只有民主,学生才能树立主人翁的意识,才会积极参与。记得在一次主题队会前,我和学生一起商量该怎么开、开什么,学生的建议非常多、非常好,把本来让我很棘手的事情一下子就搞定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踊跃参与,把自己当成一个真正的主人。陶行知曾说:“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民主,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班集体更加充满亲和力。

面对问题学生,“在你叫喊以前,先忍耐几秒钟,想一下你是老师,这样会帮助你压抑一下当时就要发作的脾气,转而心平气和地同你的学生说话。”可班主任切不可让愤怒冲破理智的闸门,不能把学生当作出气筒,更不能伤及学生的自尊。另外,对于问题学生的教育,不可能立竿见影,要反复抓,抓反复,用耐心做好教育转化工作。耐心,将会让问题学生在爱的温暖中走向进步。有时,我也总是急切的想让学生进步;想在课堂上让所有的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学习;想让学生一下子长大,变得懂事乖巧。而这个过程又是多么不易,总是在学生不听课时气的火冒三丈,总是在学生闯祸时大发雷霆,缺少了班主任应具有的品质。而在每一次生气过后,才觉得懊悔万分,他们还只是个孩子啊,渐渐地,我改变着自己的角色,试着用心和他们交流,让他们学着换位思考,相信,我的孩子们会越来越懂事!

《公倍数和公因数》教学随感【第三篇】

在四年级(下册)教材里,学生已经建立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会找10以内自然数的倍数,100以内自然数的因数。本单元继续教学倍数和因数的知识,要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和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为以后进行通分、约分和分数四则计算作准备。全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三部分编排。

第22~25页教学公倍数。主要是两个数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第26~31页教学公因数。包括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在练习五里还安排了最小公倍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比较。

第32~36页实践与综合应用。利用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等实例,教学用数字编码表示信息。

在“你知道吗”里,介绍了我国古代曾经用“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因数,也介绍了现代人们经常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在阅读这篇材料后,如果学生愿意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是允许的。但是,不要求全体学生掌握和使用短除法。编排的一道思考题,是可以用公因数知识解决的实际问题。

1在现实的情境中教学概念,让学生通过操作领会公倍数、公因数的含义。

例1教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例3教学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都是形成新的数学概念,都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领会概念的含义。

例1先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分别铺边长6厘米和8厘米的正方形,发现正好铺满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不能正好铺满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并从长方形纸片的长、宽和正方形边长的关系,对铺满和不能铺满的原因作出解释。再想像这张长方形纸片还能正好铺满哪些正方形,从倍数的角度总结规律,为形成新的数学概念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然后揭示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含义,把感性认识提升成理性认识。

教材选择长方形纸片铺正方形的活动教学公倍数,是因为这一活动能吸引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引导学生思考。学生用同一张长方形纸片铺两个不同的正方形,面对出现的两种结果,会提出“为什么有时正好铺满、有时不能”,“什么时候正好铺满、什么时候不能”这些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他们沿着正方形的边铺长方形纸片,就会想到正好铺满与不能正好铺满的原因可能和边长有关,于是产生进一步研究正方形边长和长方形长、宽之间关系的愿望。

分析正方形的边长和长方形长、宽之间的关系,按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成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联系 铺的过程与结果,从两个正方形的边长除以长方形的长、宽没有余数和有余数的层面上,体会正好铺满与不能正好铺满的原因。第二个层次根据正好铺满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不能正好铺满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的经验,联想还能正好铺满边长是几厘米的正方形。先找到这些正方形,把它们的边长从小到大排列,知道这样的正方形有无数多个。再用“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概括地描述这些正方形边长的特征。显然,前一层次形象思维的成分较大,思考难度较小,对后一层次的抽象认识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通过活动领悟公倍数的含义,不仅体现在例题的教学中,还落实到练习里。第23页“练一练”在2的倍数上画“”,在5的倍数上画“○”。从数表里的10、20、30三个数既画了“”又画了“○”,体会它们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是2和5的公倍数。练习四第4、7、8题都是与公倍数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涂颜色、填表格、圈日期等活动体会公倍数的含义。

例3教学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含义,也通过“铺”的活动组织教学。与例1不同的是,例3用2张边长不同的正方形纸片分别去铺同一个长方形,是形成公因数概念的需要。例题编写和练习编排与教学公倍数相似,这里不再重复。

2突出概念的内涵、外延,让学生准确理解概念。

概念的内涵是指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一切对象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公倍数是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公因数是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可见“几个数公有的”是公倍数和公因数这两个概念的本质属性。在倍数、因数的基础上教学公倍数、公因数,关键在于突出“公有”的含义。

教材用“既是……又是……”的描述,让学生理解“公有”的意思。例1先联系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正好铺满边长6厘米、12厘米、24厘米……的正方形这些现象,从正方形的边长分别除以长方形纸的长和宽都没有余数,得出正方形的边长“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一方面概括了这些正方形边长的特点,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既是……又是……”的意思。然后在“6、12、18、24……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它们是2和3的公倍数”这句话里把“既是……又是……”进一步概括为“公倍数”,形成公倍数的概念。

集合图能直观形象地显示公倍数、公因数的含义。第23页把6的倍数与9的倍数分别写到两个集合圈里,这两个集合圈有一部分重叠,在重叠部分里写的数既是6的倍数,也是9的倍数,是6和9的公倍数。先观察这个集合图,再填写第24页的集合图,学生能进一步体会公倍数的含义。

概念的外延是指这个概念包括的一切对象。对具体事例是否属于概念作出判断,就是识别概念的外延,加强对概念的认识。例1在揭示2和3的公倍数的概念,指出它们的公倍数是6、12、18、24……后,提出“8是2和3的公倍数吗”这个问题,利用反例凸现公倍数的含义。让学生明白8只是2的倍数,不是3的倍数,从而进一步明确公倍数的概念。练习四第4题先在表格里分别写出4、5、6的倍数,再寻找4和5、5和6、4和6的公倍数,也有助于学生识别概念的外延。

3运用数学概念,让学生探索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本单元只教学两个数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和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因为这些是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在约分和通分时应用最多。只要这些基础知识扎实,即使遇到三个分数的通分,学生也能灵活处理。不编排例题教学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而是采用写出两个数的倍数或因数,找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或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在运用概念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数学概念的教学。

例2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方法的思路都出自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从6和9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引发出来。学生可能先分别写出6和9的倍数,再找出它们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由于倍数需一个一个地写,还要逐个逐个地比,所以得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比较慢。学生也可能在9的倍数里找6的倍数,只要依次想出9的倍数(即9×1、9×2、9×3……的积),逐一判断是不是6的倍数,操作比较方便。尤其求两个较小数(不超过10)的最小公倍数时,更能显出这种方法的优点。当然,在6的倍数里找9的倍数,也是一种方法,但没有9的倍数里找6的倍数快捷。教材安排学生在交流中体会各种方法,首先是理解各种方法的共同点,都在寻找既是6的倍数、又是9的倍数,而且是尽量小的那个数。然后是理解各种方法的个性特点,从中作出自己的选择。

例4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教学方法和例2相似。求8和12的最大公因数的几种方法中,教材呈现的第一种方法比较适宜多数学生。因为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先写出两个数的全部因数,再找出最大公因数,操作不麻烦。第二种方法从小到大依次想较小数的因数,稍不留心就会遗漏某一个因数。练习五编排第3题的意图就在于此。

练习四第5题在初步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之后安排,两个色块分别呈现最小公倍数的两种特殊情况。左边的色块里,每组的两个数之间有倍数与因数关系,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那个数。右边的色块里,每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练习五第6题是初步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后安排的。左边色块里,每组的两个数之间也有倍数与因数的关系,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那个数。右边色块里,每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这些特殊情况,在通分和约分时会经常出现。教学时可以按色块进行,先分别求出同一色块四组数的最小公倍数或最大公因数,再找出相同的特点,通过交流内化成求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技能。要注意的是,学生有倍数与因数的知识,能够理解同组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因数关系,以及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规律。由于新教材不讲互质数,也不教短除法,所以两个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最大公因数是1,这些特殊情况,只能在具体对象中感受,不宜深入研究原因,更不要出结语让学生记忆。第9题分别写出1、2、3、4……20这些数与3、2、4、5的最大公因数,在发现有趣规律的同时,也在感受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两种特殊情况。

教学心得随笔【第四篇】

我教了几个月的新教材,发现孩子对很多欣赏曲并不是很感兴趣。作为对新教材充满满腔热情地我来说,怎样引导学生对欣赏曲的情感内涵和音乐表现形式整体把握,去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难题!若想要让小学生竖起小耳朵,用愉悦的心情学会听音乐,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钻研教材,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看新课程下的音乐欣赏课,统筹安排欣赏曲的教学方法,做好音乐和学生之间的桥梁。

每个学生都是创造的天才,把一根木棒交给他,他绝对给你即兴敲出不同的节奏,声响,音色。这是他的潜能,他的兴趣,他在探索,他要表现,他的自我肯定。新课标有个针对二年级的创造标准: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

敲出情境:在教授《鸭子拌嘴》时,学生听的比较模糊,我让每位学生手里都拿支笔在铅笔盒上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来敲击感受音乐表达的不同情境,想象鸭子走路、喝水、捉鱼、拌嘴时所发出的不同声响,用不同的节奏来表达不同的情节,再由小组合作商量表现群鸭戏水,吵闹时的情景,并注意提示学生所采用的节奏与音乐表现的内容相吻合。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9 18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