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矫正人员社区矫正法心得报告大全精选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344967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矫正人员社区矫正法心得报告大全精选5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矫正人员社区矫正法心得报告大全【第一篇】

不知不觉,到xx司法所工作已经满一年。很荣幸在20xx年,通过xx省公务员考试,进入司法行政系统,成为一名司法战线的法律工作者。还记得刚到司法所报道时,陈锡鹤所长问我是否知道社区矫正对象都是哪些人群。我回答不上来,那时候对司法所的工作、对社区矫正非常陌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和锻炼,在所长的教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现在已可以接手社区矫正工作,组织安排每个月的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活动,定期走访了解矫正对象的思想和生活情况,完成好各项监管工作。这一年的工作中,有成长也有收获。

“感谢司法所,感谢你们帮助我儿子进行改造,他现在变成熟、懂事多了。”解矫当天,我所社区服刑人员王某的母亲激动地一再向司法所工作人员表示感谢。王某是我入职以来接收的第一个服刑人员,而且是未成年人。20xx年王某在福州某中专学校就学期间因琐事与同学发生纠纷,后纠集多名同学到校外准备用“武力”解决,所幸被巡逻的民警及时发现,未发生肢体冲突,最终王某以聚众斗殴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20xx年9月份的某一天,同事为王某办理入矫手续,刚入职的我在一旁观看学习。王某的母亲述说着儿子被判刑的事,眼泪止不住的流着。王某虽表现配合,但可以看出其性格内向、情绪消极。办完手续,陈所长对王某进行入矫教育,与其谈话,教导其要认识并改正自己的罪行,但也不要对生活和未来失去信心,要积极配合司法所进行改造。陈所长也同王某的母亲进行谈话,要求其履行监护人的职责,并建议其为王某安排就学或者就业,如有困难可以向司法所报告。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司法所每次走访王某都避开他的上班地点和同事。经过数月的矫正教育,渐渐发现王某变得开朗,每次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活动都是最积极的,周报告和月汇报也很及时,汇报内容详细、诚恳,经过一年的教育改造,王某的的矫正期限已到。9月29日解矫当天,王某特地向陈所长道谢,他表示经过一年的矫正学习,增强了自己的法律意识,对法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今后遇事不会再鲁莽,学会用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高墙之外的社区矫正给了罪犯重塑新生的机会,使其在不脱离社会、不脱离生活的情况下,实现改造并回归社会。特别是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让其能健康成长,珍惜自由。教育为主,惩处为辅,社区矫正工作是一股无形的力量,将误入歧途的人引回正道。作为司法助理员的我,为自己能帮助到他人,感到骄傲和满满的成就感。

经过一年的学习锻炼,我喜欢司法助理员这个称谓,也很庆幸自己成为司法战线其中的一员。我会严格要求自己,把社区矫正工作做好干踏实。社区矫正工作不仅要求司法工作人员做到细致、严谨,同时面对请托和利诱时,要能做到坚持原则,守得住底线,经得住考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努力提升、充实自己,才能胜任工作,实现价值。在工作中不断成长,在工作中享受快乐。

矫正人员社区矫正法心得报告大全【第二篇】

这一条主要讲的是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分类管理的要求。

从长期的监狱工作实践来看,分类管理的核心在于分级处遇。如果只是简单的将矫正对象进行分类,而不对各类别矫正对象予以不同的处遇待遇,那么分类管理工作,依然只会是一种形式。

经过学习,关于分级处遇,在新老《实施办法》中,有着不同的表述和要求:

一是分类管理的责任主体发生了变化。20xx版是由司法所进行分类定级,而20xx版则由社区矫正机构来分类定级,而这就需要社区矫正机构对矫正对象非常了解。

二是分类管理的依据发生了变化。20xx版对于分类管理的依据比较简单,就是根据考核结果,对社区矫正人员实施分类管理;而在20xx版中,考核结果和奖惩情况只是分类管理的依据之一,除此之外还有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不同裁判内容和犯罪类型、矫正阶段、再犯罪风险等情况。如此一来,矫正对象分类管理等级的变化就要受多种因素影响,就需要时刻根据情况及时进行动态调整。

三是分类处遇有了明确规定。20xx版只规定了分类管理,但是没有说明分类管理的具体方式,具体领域,具体要求,以及不同等级的具体处遇待遇。但是在20xx版中,则明确规定对不同类别的社区矫正对象,在矫正措施和方法上应当有所区别,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工作。

我个人觉得,20xx版已经有所突破,虽然还停留在管理举措和方法上,没有就分类处遇具体内容进行表述,但是以这个为突破口,以针对性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为出发点,是可以在分级处遇上做点工作的,比如外出请假,外出就医,外出探亲,外出工作等方面的审批,就可以根据分类级别来处理,如此可以更好地激发矫正对象安心矫正,顺利回归社会,让分类管理制度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矫正人员社区矫正法心得报告大全【第三篇】

作为一名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我从事社区矫正工作已经一年有余。在这一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不断学习、实践、改进,周而复始地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使自己的社区矫正工作业务水平得到了一定提高。借此机会我想浅谈在这一年多工作中的一点感想:

我们作为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面对的是社会上的一些特殊群体,他们来自大墙内外、来自社会的阴暗处,他们都有着不同的经历和故事,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着不尽相同的思想缺陷和被扭曲的心灵,这都是我们在工作中需要发现并予以解决的问题。比如在谈话沟通方面,针对不同的社区服刑人员,要注意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对于文化程度较高的社区服刑人员,我们尽量用委婉的言语,以免伤害他的自尊;而对于文化水平不高的社区服刑人员,不能尽说文绉绉的话,否则他会觉得你不真诚,而不愿与你沟通。比如我所有一位60高龄的矫正对象孔某,因犯交通肇事罪接受矫正。

该对象为文盲,且该次犯罪的情况比较特殊,系用自己的三轮车热心搭载同村人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所致。该对象在接受社区矫正的时候曾颇多微词,认为自己是好心帮助人,发生这种事只是运气不好而已,怎么就要判刑了?我们也了解到如果单纯的用一套对于他的理解程度上有困难的专业理论教育他,恐怕收效甚微;所以我们以拉家常的方式开始,使孔某与我们先建立起初步的沟通意愿,然后再切入该矫正各案本身,对其乐于助人行为表示充分肯定,但也使其意识到对于所造成的伤害要勇于承担起责任,以平静的心态接受社区矫正,同时对于孔某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我们也尽量予以帮助解决,并为其联系村委落实一定帮扶政策。到最后,孔某不但完全转变了以前觉得不公平的观念,还积极参加矫正的各项活动,每个星期最积极的事竟然成了向司法所长、工作人员打电话“拉家常”。

作为矫正工作者,我们不能只是单纯的进行帮助或教育,应当将两者辩证的统一起来。如果单纯“只教不帮”,案主的许多自己无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就会成阻碍他改造的“绊脚石”,直接影响工作成效。而“只帮不教”虽然帮助案主解决了许多困难,但忽略了从他的思想根源上对他的教育,忽略对他的法制观念的培养,一旦生活环境有所改善,个别案主就会“故态复萌”,重蹈覆辙。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帮”“教”并重,缺一不可,比如有些社区服刑人员其实素质挺高,因过失犯罪被判刑,对他们主要是给予心灵上的沟通,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和负担;而有些社区服刑人员,法律法规他们可能比我们还要熟悉,没有必要给他们讲大道理,而要和他们拉拉家常,帮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我镇目前在册的三名犯群体性聚众斗殴罪的矫正对象因一时哥们义气犯罪接受矫正,司法所在对他们的日常矫正中就严格贯彻帮与教结合的矫正措施,一方面加强其法制法规教育,同时针对其在沟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年轻气盛、做事冲动、不计后果、好逸恶劳等不良心理现象进行矫治。原来三为矫正对象都是动辄在外打闹惹事,对家里事漠不关心,从不帮父母分担家务,接受矫正后,我们针对这些情况一一进行矫治,使其摆正心态的同时树立起责任意识,体谅父母的不易。现在其家人都反映三位矫正对象改变很大,不但能帮家里分担些事情,经常给他们一些家用,而且现在遇到事情也会和他们沟通商量,连村委也反映三位矫正对象现在能够主动帮助人,有一次村委搭台唱戏,一时人手不够,他们冒雨帮忙,前后真的判若两人;另一方面我们积极联系村委对其家庭予以适当的关心,并及时向其提供一些就业信息及就业机会,让他们在改造的同时也能服务社会。

身体力行的加入到劳动中去,让每一名参加劳动的矫正人员都能够感到他们并不是在从事被惩罚的劳动,而是在参加一种奉献爱心的公益活动;我所的公益劳动基地为镇敬老院,每次在敬老院的劳动都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在为老人们奉献爱心,而老人们的交口称赞也使他们在劳动中获得尊重的同时,重拾了信心。因此培养参加公益劳动的积极性只有将参加公益劳动变成案主们的一种习惯、一种要求,在他们中形成良好的劳动氛围,才能使公益劳动变得真正有意义。

在县司法局领导及司法所的关心下,我将继续努力工作,通过实践,逐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提升社区矫正工作经验,做一名合格的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

矫正人员社区矫正法心得报告大全【第四篇】

社区矫正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工作,旨在帮助犯罪分子改造自己,重新融入社会。作为社区矫正人员,我有幸参与了多个案例,与不同背景的矫正对象进行交流和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解教的重要性,同时也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作为社区矫正人员,我发现了解教是改造犯罪分子的关键。每个矫正对象都有自己的背景和故事,我们不能仅仅把他们看作是罪犯,更应该站在他们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和行为。只有真正了解他们,我们才能找到切入点,帮助他们改变。例如,有一位矫正对象曾经因为家庭问题而滑入犯罪泥潭,他需要被理解和关心。通过与他的交流,我发现他对家庭的渴望是他重新站起来的力量,于是我一直鼓励他与家人保持联系,并提供了一些经济援助,帮助他度过困难时期。

其次,理解和尊重是成功进行社区矫正的基础。我们必须意识到犯罪分子也是有尊严的人,他们同样值得我们的尊重和关心。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深刻感受到理解和尊重对他们的影响。有一次,我遇到了一个曾经有过暴力行为的犯罪分子。他一开始对我的教育态度十分抵制,我但是我没有对他进行指责和批评,而是耐心倾听他的故事,了解他的内心动机。最终,他开始信任我,愿意接受我的指导和帮助。通过与他的互动,我深刻意识到尊重他人是改造犯罪分子的重要一环。

再次,引导和激励是社区矫正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犯罪分子的改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持续的引导和激励。在我的一次案例中,我遇到了一位犯罪分子,他因为沉迷毒品而陷入无尽的循环。他曾尝试戒毒,但每次都会失败。我决定采取不同的方法,通过与他一起参加戒毒康复团体活动以及提供工作机会,让他感受到重新融入社会的希望。逐渐地,他逐渐形成了正向的行为习惯,并且重新获得了信心和尊严。

最后,我们必须以身作则,成为矫正对象的榜样。作为社区矫正人员,我们不能止步于改造犯罪分子,我们还应该成为他们的榜样,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以身作则,遵守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只有通过我们的言行举止,矫正对象才会真正相信我们所传达的理念和价值观。我始终坚守这一原则,在我的每个案例中,我都尽力做到让他们从我的身上看到一个正向的榜样,并以此来激励他们。

综上所述,社区矫正人员解教心得体会是一项艰巨而有意义的工作。通过了解教和尊重犯罪分子,我们能够真正地帮助他们改造自己,重新融入社会。通过引导和激励,我们能够为他们创造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以身作则,成为他们的榜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只有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社区矫正的目标,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矫正人员社区矫正法心得报告大全【第五篇】

社区矫正是一种对犯罪分子进行监管和改造的方式,旨在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并改正错误。作为社区矫正的对象人员,我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很多,也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社区矫正的认识和感悟。

第二段:逆境中的成长。

作为社区矫正的对象人员,我首先要面对的是逆境。在犯罪之后,我失去了自由,被限制在一个有限的社区范围内,这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限制和不便。然而,正是这种逆境激发了我内心的勇气和毅力。我逐渐学会了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寻找生活的乐趣和价值。逆境并没有把我击垮,反而让我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

第三段:责任与自省。

社区矫正不仅让我面对自己的过去错误,更让我认识到自己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地进行自省,反思自己为何走上犯罪的道路,思考如何才能重新选择并铸就成功的未来。责任意识的培养让我明白,人生的每一步都需要自己负责,只有承担起责任,才能有所改变。

第四段:团结与合作。

在社区矫正中,我意识到整个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和其他社区矫正的对象人员一起工作、学习、交流,我体会到了团结和合作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通过相互合作,我们可以共同进步。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在为社区矫正目标而努力,这种使命感和目标意识让我觉得自己不再孤单,有了更多的动力前行。

第五段:个人成长与回归社会。

在社区矫正的过程中,我充实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通过参加各种职业培训和教育活动,我有机会重新认识自己,学习新的技能,发现新的兴趣爱好。这些经历让我逐渐找回自己,重建了对未来的希望。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对社区矫正的持续参与,我可以成功地回归社会,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总结:

社区矫正不仅仅是一种监管和惩罚,更是一种帮助和改造。作为社区矫正的对象人员,我深刻体会到了逆境中的成长,责任与自省,团结与合作以及个人成长与回归社会的重要性。这些经历让我认识到每个人都有机会改变自己,找到生活的价值,并在社会中发光发热。我相信,只要我们积极面对自己的错误和挑战,社区矫正一定会给我们带来不可思议的变化。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9 1344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