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探索论文精编8篇

网友发表时间 1680498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探索论文精编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探索论文【第一篇】

以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武装头脑,是探索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关键。现代教育思想观念要求,在探索研究性学习时,要以现代化教育思想观念武装自己的头脑,要能跳出数学看数学。新课标的教育理念认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通过独立的思考和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环境激发出来的。要在课堂教学中合理渗透过程是探索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突破口。

1.提出问题。

等腰三角形,除了两个底角相等的性质外,还有哪些性质呢?

2.实验探索。

3.设置问题。

(1)这个猜想是等腰三角形所特有的吗?不等边三角形会不会也有这些特点呢?

(2)是不是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具备这个特点呢?

4.推理论证。

(1)出示一个不等边三角形(用《几何画板》),画出同一边上的高线、中线、角平分线,观察三线并不重合。

(2)慢慢拖动三角形一顶点,将不等边三角形转化为等腰三角形,发现底边上的高线、中线、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

(3)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证明发现的结论。

5.得出结论。

本节探讨课变直接给出定理为发现定理,让学生人人参与定理的发现过程,活跃学生的思维。

一、数学开放题是实施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载体。

例如,怎样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针对各种不同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不同的测量方法。

这是一道综合开放题,其条件、策略、结论都是开放的。(1)条件的开放性。可考虑的各种不同的条件大致有:旗杆的大小,旗杆周围的地理环境和测量者能涉足的位置、测量工具。(2)策略的开放性。可考虑的各种不同的策略大致有:直接测量、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进行计算,利用三角函数进行计算等。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但使学生巩固了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而且使学生体会了数学的`应用,以及如何创设条件将一个现实问题转化为一个数学问题。

二、注重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处理周围的社会生活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延伸。

教师在注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教学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学习以及数学能力的提高,要让学生多思、多想、多探索、多领悟,引导学生增强自己理解、分析、归纳等处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探索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社会生活实际问题。

如,裁缝师傅要想在一块三角形的布料上剪出一个半径尽可能大的圆做裙子,应该如何剪才能符合要求?这个问题可归纳为怎样作一个圆和三角形的三边都相切的问题。又如,木工把一块直角三角形的木板加工成一张正方形桌子的台面,方法有很多,但若要求台面的面积最大,他应该怎么做呢?这个问题归结为二次函数的最大值问题。

总之,实施以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主流。教师应彻底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以“研究”“探究”为目的的研究性学习,去体会科学思想的真谛。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探索论文【第二篇】

〔摘要〕为探索在非音乐专业人才中实施音乐研究性学习有效模式,本研究以初等教育专业学生为例,设计了实验班、对照班进行前后测,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与态度、音乐成绩、学习方式自我评价的调查和音乐能力测量作了详细的数据统计。通过实验探究对比,验证该模式有利于使学生对音乐发生兴趣、提高上课积极性、提高授课效能,同时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多种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创新实践能力。

〔关键词〕音乐;研究性学习;有效模式。

为探索如何更好地在非音乐专业———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教育中实施音乐研究性学习有效模式,使研究性学习方式能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实施,并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本研究根据研究性学习理论,结合音乐专业特点,建构综合概括的音乐研究性学习模式进行教学实验,旨在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一)实验目的。

近几年来,师范院校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上,比较注重音乐专业的教育,而初等教育专业的音乐教育相对被弱化,非音乐专业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态度是比较消极的,音乐水平较低。基于这种现状,为了更好地帮助非音乐专业的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克服这种消极心理,使其能积极主动地学习音乐,在研究性学习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笔者的研究团队采用音乐研究性学习模式,在音乐学习活动中营造民主、和谐、愉悦的音乐学习环境,并创设丰富多彩的音乐情境,让学生聆听、感受、体验音乐,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合作交流与创新实践能力。

(二)实验的理论依据。

本研究以教育心理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研究性学习理论的学习探究,结合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理论,建构音乐研究性学习有效模式对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三)实验设计思路。

本研究首先以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消极态度为切入点,通过文献研究与理论学习,以省立项课题活动为研究基础,探索建构音乐研究性学习有效模式,再经过教学实验研究,从中观察分析该模式对音乐学习的影响及学生学习方式、学习效能、音乐能力的变化情况,并适时地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

基于这样的研究思路,课题研究采用实验研究法,以级初等教育专业三年级的两个班为实验对象,随机确立实验班(11级2班44人,其中男生1人)和对照班(11级1班48人,全部女生)。在为期一年的实验研究中,实验班按音乐研究性学习有效模式进行音乐学习,对照班按常规方法进行音乐学习。课题组必须对两个班学生的音乐成绩、音乐学习的兴趣与态度、学习方式自我评价和音乐能力实施前测、后测,并进行详细的数据统计与比较分析。

(四)实验过程。

课题组根据实验研究思路制定实验研究方案,采用行动研究法进行音乐研究性学习有效模式的实验研究。在准备阶段中,课题组在专家的指导下,提出课题整体构想,明确实验研究的目的,大量搜集研究性学习的相关资料,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音乐专业理论、音乐教学理论。

在实践探究阶段中,课题组成员依次开展了下列工作:1.给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前测;2.开展研讨课并将相关的教学资料写成教学叙事;3.组织交流讨论、阶段总结、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调整实施方案;4.开展与课题相关的音乐活动;5.进行后测与数据统计,再次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估;6.收集整理教学案例和教案,撰写有关教学论文。

在总结阶段时,课题组分工收集整理资料,交流实验研究的经验。然后组织研究成果汇报,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课题论文,并邀请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鉴定。

在第二学期后续阶段里,继续以音乐研究性学习有效模式进行教学实验研究,以进一步剖析该模式与高校非音乐专业学生教育之间的关联,并验证其有效性。

(五)实验结果分析。

本课题研究采用对比分析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从两个班在音乐兴趣、态度方面的调查结果(表1)来看,喜欢音乐的占75%左右,而不喜欢音乐的只是个别同学,这是符合现代学生的爱好取向的;从表1前后测的数据分析,实验班在音乐研究性学习有效模式的实践探究下,兴趣得到强烈的激发,态度也得到较明显的改变。显然,该模式对实验班学生在音乐学习兴趣、态度方面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表1实验班和对照班学习音乐的兴趣、态度对比情况表。

音乐能力包括音乐感知、音乐记忆、音乐想象、情感反应和音乐表现力。在音乐能力方面的比较,课题组采用了着名音乐教育家曹理教授所着《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一书中的音乐能力测试手段来进行前后测。表2的数据表明,一般情况下,学生的音乐能力是差不多的。在实施该模式后,实验班学生的音乐感知、想象、记忆、情感反应能力得到提高,尤其是在表现力方面的提高特别明显。这表明该有效模式能使学生根据各种音乐情景,积极主动地感受、体验各种音乐意境,充分发挥想象,依自己的音乐水平理解领悟音乐。这样,学生就会大胆地表现、创造音乐。

表2实验班和对照班音乐能力测试情况表。

表3实验班和对照班音乐成绩对比情况表。

从表3音乐成绩的前后检测结果上看,实验前,对照班学生的音乐成绩相对于实验班略好;有效模式实施后,实验班不及格的人数少了,比例从9%减到%,高分数段的成绩比例增大,而对照班则没有明显变化。这说明当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得到激发,音乐能力得以锻炼,其音乐成绩就会相应得到提高。

研究性学习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主动探究式的学习当成音乐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学习方式是否得当是检测的重要指标。(见表4)。

表4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学习方式自我评价表(单位:百分比%)。

表4数据表明:1.实验班学生学习的参与意识最强,85%左右的人数表示同意,反对人数为0;2.主动、合作意识表示同意所占比例还是比较高;3.探究意识占的比例是75%,学生的探究意识还须提高。

此次“音乐研究性学习有效模式”的研究取得了显着的实验成果,第二学期将继续以该模式进行实践研究,在对照班也参照该模式进行运作。师生在课堂上教学相长,良性互动,提高了音乐教学效能。同时,该研究进一步剖析了音乐研究性学习有效模式与非音乐专业学生的教育之间的关联,再次验证了该模式的实施是有效的。

二、音乐研究性学习有效模式对音乐学习的影响。

音乐研究性学习有效模式是指在音乐教师为主导作用下,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参与音乐学习全过程的一种参与体验型的探究模式,突出学生的审美体验和探究精神[1]。它主要是通过创设各种音乐情景和学习活动,使学生广泛参与、接触感受各种音乐问题情境;同时,在音乐教育者适时而正确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研讨音乐,获取音乐知识,改变学习方式,形成学习、研究音乐知识以及欣赏、表现、创造音乐的能力的音乐研究性学习有效模式。

(一)实施音乐研究性学习有效模式对音乐学习兴趣、态度的影响。

音乐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对事物或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肯定态度,并由此产生参与、认识和探究的心理倾向[2]。因此,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音乐情境来激发兴趣。认知心理学认为,情境越真切、越生动,学习情绪越高涨,学生的求知欲望就越强烈。通过音乐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中情境的创设,可以唤起学生原有的认知图式和情感体验[3]。体验教学是以鲜明的形象强化学生对教材的亲切感,促使情感参与认知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和主动性。在情感的驱动下,学生能加深对情境中事物的感知和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使音乐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积极而自觉的活动[4]。

(二)实施音乐研究性学习有效模式对学生音乐能力的影响。

音乐审美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要素。音乐研究性学习有效模式中的实践感受过程是一个包括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的综合的音乐审美动态过程。在音乐参与体验活动中,学生通过上一系列的心理反应来分析评价客观事物的真、善、美,做到“学中乐”“乐中学”,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产生审美愉悦感,最终使音乐审美能力(音乐感知能力、想象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得以优化发展。

(三)实施音乐研究性学习有效模式对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影响。

交流互动是音乐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音乐合作学习是一种共同的、开放的、包容的学习,它要求学生资源共享,共同参与任务,直接交流合作。在音乐研究性学习有效模式中的体验内化、合作探究阶段中,老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空间,正确引导学生用探究方法进行知识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创设,自主探究,学生也能畅所欲言。这样,师生得到充分交流,学生可以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创造、展示创设成果。交流互动、良性循环当使学生增强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拓展人际交流的空间,增添合作的内容,从而为学习音乐注入动力。

(四)实施音乐研究性学习有效模式对学生改变学习方式的影响。

在音乐研究性学习有效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激发学生自主地学习音乐。因此,学生只有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才能真正学好音乐。从表4的数据可知,实验班学生学习音乐的意识比对照班强得多,说明实施音乐研究性学习有效模式的确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独立意识与参与意识,培养合作与探究意识,最终改变学习方式。原因有以下几点:

1.充分的体验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参与意识教师通过创设合适的音乐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进行自主合作交流与探究,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能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相长的主体,真正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参与性。

2.注重音乐学科评价,把成功的机会留给学生音乐研究性学习有效模式注重学习的过程,也就是注重对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的学习表现及学习态度[5]。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生生评价、师生评价,鼓励学生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再评价,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就会享受到自主探究的乐趣,从不同的侧面、不同角度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喜悦。

3.有效的合作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了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教师为学生提供一组有意义的音乐材料,学生根据材料发现、提出问题,并在独立思考及合作学习中分析问题。教师应适时有机地指导学生学会学习音乐的方法,让学生在参与研讨音乐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探究意识与合作精神。

总之,音乐研究性学习有效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五年制高职学生心理发展和创造力发展的差异以及创造性潜能的个性心理品质基础和智力基础,音乐研究性学习有效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体现了以下几点:第一,创设音乐、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了学生探究意识。第二,让学生自己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来理解、领悟音乐,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激发,再经过体验内化激发学生的表现音乐的。

参考文献: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夏慧贤.当代中小学教学模式研究[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探索论文【第三篇】

研究性学习是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形成的创造性学习方式,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自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学习活动,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其重点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研究和实践证明,研究性学习是满足社会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创新教育模式中的学习活动。

随着素质教育的广泛开展和深入进行,研究性学习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性学习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学习方法的改变,而是关系到我们民族科学素质提高的大问题。国务院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搞好基础教育的需要,是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是建设现代化国家宏伟基业的需要。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全力以赴,开展好研究性学习工作。

其实,研究性学习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每天都在有意无意地在做着研究性学习工作。比如:我校高一九班的王立国和王金石同学进行培养胆矾晶体实验,他们经过找数据、列仪器、制溶液、选晶种的活动,一天几遍地观察晶体生成情况,精心操作,终于得到了标准的平行六面体晶体。作为化学教师我及时指导,提供仪器药品,让他们科学操作、大胆实验,使他们在实验成功的喜悦中大大激发了进一步研究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习化学的兴趣。不久,王立国同学又主动提出做na2o2与水反应后溶液中化学成分分析实验,并顺利完成。虽然这只是定性地完成化学反应,但毕竟是他自己提出并在第一次实验后提出的实验要求,是今后不断探索的良好开端。

我觉得,一名学生完成一两次实验很简单,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主动实验,并在实践活动中找到了研究问题的乐趣,找到了自信,激发学生不断探索,不断提出新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在后来的学习中同学们通过学习no分子对人体的影响,进行了no分子对植物体影响的调查,经过查资料、访问专家学者、实践操作、记录、总结的过程,写出了完整的调查报告。已经具备了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我总是鼓励学生们大胆提出问题,并鼓励学生科学实验,得出正确结论。因此,学生在学习化学课中不断地提出了很多问题。如:硝酸与铜反应只生成no的最大浓度是多少?怎样才能制出n2o?n2o助燃吗?怎样验证?为什么nan02会致癌?白磷为什么会有毒?有感于患者输液时看护之苦,他们想设计自动止液,自动退针的装置。可以说,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有数不清的问题在激励他们,都需要我们的支持和鼓励。没有任何理由去制止、扼杀、伤害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1][2]。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探索论文【第四篇】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问题解决的学习,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进行研究性学习是促进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根本性改革,把课堂交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真正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通过课堂创设的情境,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心智活动,从而扩展学生的体质、个性、能力发展的自由空间。

一、弹性课题,要求明确。

长期以来,学生学习似乎是与研究无关,搞课题应该是大人的事。在体育课堂组织研究性学习中,进行课题的研究已经成为教学中作业布置的一个重要趋势。在确定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课题设置要具有弹性,但是要求要明确,要给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但也不能任其自由散漫,要有针对性,不能有盲目性,避免给教者来到指导上的困难。

所以,教师在设定课题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学科特点和自己已有的经验,确立一个灵活的选题,具有发散性,有多重选择,既给学生一个研究性学习的方向,又提供给学生一个较大的自主选择的空间。其次学生进行小课题的学习是一种研究性的学习,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一个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合作学习和得出结论的过程,学会一些探索的方法。

再次,小课题的研究对学生来说是有趣的、可行的,课题要确定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要求。如:创编一套徒手准备操,我给这个课题的提出的要求是:1.动作的选择自定,要符合全面活动的原则,2.动作编排要有一定的顺序,而且要具有科学性,3.要有一个具体的名称,4.要配合音乐节奏,节奏要与动作、主题相附,5.同学必须是自主结伴组合,6.开展学习两周后要进行展示,并要进行评价。学生的能力是超出我的想象,他们创编的有武术操、形式多样的健美操和形体操、还有学生非常喜欢的街舞,创编的这些操内容非常丰富,我让学生在课内进行展示,大家共同欣赏,共同评价,使得他们在展示中享受成功的喜悦,为他们自己出色的表现感到骄傲,同时在展示盒评价过程中各个小组相互进行修正、完善,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由于自己不断的对体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更深切的体会,由原来的就是利用体育在玩,到更深层次的追求,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快感,享受不断进步带来的喜悦,老师看到他们不断的进步和提高,也在享受着他们带来的骄傲,教师也在不断的探索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合作探索,共同发展。

研究性学习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的是学生的亲身体验,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在“练习”、“实验”、“体验”、“探究”、“创作”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合作学习中探索学习习惯教学实践中,我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把学生分成5-6人一小组。让学生自由组合,那么自由组合如何保证每组有合理的结构呢?首先,每组必须有一位优秀生,一位活动能力较差的学生,组合完后,教师进行合理调整;其次,进行小组角色分配,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有角色责任,相互督促,互帮互助,互教互学,富有责任感,共同努力,共同完成教学目标;最后,个人技术考核成绩为(个人最好成绩+小组平均成绩)除以2。这样,通过一学年的教学实践,学生对于合作认识态度有了回答的改观,同伴的喜爱、接纳度有了明显的变化,学生感之间加深了了解和情感,偿到了合作的成功和乐趣。如:在掷实心球教学中,教师讲解完要点和示范后,让学生分成合作小组自主学习,每个小组便快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为了提高小组成绩,他们一会儿集中在图解前,了解要领;一会儿分散,优带差,指导与练习相互交织,每位学生担负起自己的职责,把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成功之处教给其他的同学,学习气氛高涨。

测验时他们相互鼓励加油,最终测试成绩的提高度达到80%,及格率达到97%,上升了10个百分点。合作学习让学生尝到了成功和快乐,培养了他们学会思考,学会关心的良好品德。而且,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合作意识特别差,利用课堂的活动,培养的合作精神是我们当务之急,有了合作,同时也有小组之间的竞争,既有合作又有个性培养,有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和因材施教。值得注意的是:研究性学生要在因材施教的同时要注重面向全体,分组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合理搭配,小组以5-6人为宜,以自由结合的友伴群体为佳,同时需要教师注意的是一定要把不合群的学生融入到集体中去,让他们融入到团体中来,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具有包容性,要让他们成为和谐的团体,要鼓励他们多多参与到活动中来,用大部分同学带动一小部分,以确保因材施教,面向全体。

三、加强指导,引导学习。

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具有显着的优越性。一改传统的“你教我学”或“填鸭式”的教学法,在研究性学习中注重的是学生的体验和探究,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辅助学习,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这样的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学生活动中要主动帮助、协助以及点拨,比如在让学生自主创编游戏的环节,教师就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了解创编游戏的一些规则,要让学生注意场地以及器材的要求,要因地因人制宜,并且引导学生自主查找资料,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运用已学技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设计、创编一些有趣的游戏。在三人四腿游戏中,通过教师的启发和点拨,学生创编出用绳两两捆住中间的四条腿,两人抬一人,外侧二人单脚跳,一人背着一人另一人扶等不同的非常有趣并且深受他们喜欢的游戏。老师通过不断的引导,放手让学生自主创编,使得学生在不断摸索和探究中逐步了解和掌握了一些创编的技巧和方法,不能不断创新,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在不断的创新,大家共同提高,对已有的游戏不断的加以补充或修改。在技术动作教学中,可根据技术动作的难点,分步进行指导。

我曾看到过一位教师在给学生上“直腿后滚翻”这节课时,教师示范动作之后指导学生自己做动作,但是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有胆怯的心理,不敢直腿后坐,这个时候,老师就根据学生出现的不同状况,把动作重新分解讲解和示范:首先指导学生学以致用,把物理课上学习的知识应用于体育课上,让他们利用上体前屈来降低重心,然后教师指导学生接着的动作要迅速,做垫后快速上体后仰同时双腿要后引。这样的指导后,学生在开始盲目的模仿,然后通过老师对难点的突破讲解,他们再次进入深入学习和练习,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真正成为了主人,学习能力得到提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因材施教,同时要注意面向全体,使得大家都有收获,都有成长。在学生不断有突破的时候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总结,反思,并进行评价。

如果要学生都参与评价,教师就要教会学生评价方法,要让他们学会互评,然后在互评的过程中提高观察能力、学习能力以及不断总结和反思。在互评的过程中一定要公正,要客观,要取长补短,更要扬长避短,只有这样才能共同提高。

四、允许质疑,鼓励创新。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是鼓励学生质疑,鼓励他们创新,激发他们积极思维,学生在课堂上思维动起来了,高效课堂也就形成了。教师在设置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要激发他们乐于参与,乐于探究和不断探索,要给他们创建合作学习的平台。在体育课堂上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思维,使他们的思维活起来,激发他们的参与性,发掘他们的好奇心和参与兴趣。我平时在教学过程中,当问题提出后,要求学生当场大声回答问题,并且可以想什么说什么,允许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与联系方法提出质疑,充分发挥“言论自由”,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标新立异,这样学生中蕴藏着创造性思维能力就会逐渐释放出来。

五、多元评价,促进发展。

评价是学习活动的最后一环,它体现学生研究的价值。科学的评价机制应该是既要考查知识,也要考查技术和能力;既考查学习结果,也要考查学习过程;既有主观评价,也要客观评价;既有定性评价,又有定量评价;既要考虑学生的起点基础,又对学生提高的幅度进行参照性评价,“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同时,研究性学生对学生的评价还要有特点的进行评价,要考虑学生的各异性。评价的组织形式由他评(教师评、学生互评),自评组成。评价内容的选择上,我一般从四个方面对学生个体进行评价:1.学生的主动参与情况,2.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3.学生技术水平及提高情况,4.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情况。

在体育课堂上要张扬学生个性,要给学生提供创新的平台,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要促使他们动起来,所以体育教师要很好的珍惜这个特殊场所,为学生大胆探究创造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努力创设有利于促进学生探索、求异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自由发表独特的见解,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探索论文【第五篇】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在其背景下研究性学习也普遍开展,并作为重要内容列人课程改革研究中。早在20世纪90年代,各国就兴起课程教育改革。伴随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进展,一类基于学生的兴趣,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现实,让学生以类似于科学家进行学习和研究的新型课程教学范式在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运动中异军突起,引起广泛关注,并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这种集学习方式、课程形态、教育理念于一体的新生事物,我国称之为“研究性学习”。它追求的宗旨: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突破口,通过设置专门的课程载体以及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全方位地渗透相应的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学会合作与分享、能够关爱他人,自然和社会的一代新人。我国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把研究性学习设置为一个重要的内容板块,顺应了世界教育改革潮流,具有时代必然性。

新时期的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更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如何正确把握它与传统的教育观念、学习方式、课程形态、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前途和命运。

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呢?

首先,教师要注意到角色的变化。研究性学习的开设,要求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者转为学生课题研究的参与者;从知识的传递者转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从仅仅关注教科书转为同时关注本学科知识与实践的联系、本学科的前沿知识、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及懂得科研;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为关心学生的终身发展,等等。

一、平等参与。

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总是以平等身份对待每一位学生。放下长辈的架子,从讲台上走下来。在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充当导演、教练的角色。尊重学生,客观地评价学生。

二、跟踪指导。

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对有特殊困难的同学或小组要进行个别辅导,或创设必要条件,或帮助调整研究计划。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伴随着从知识传授者到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组织、指导、参与者的角色转换,也将会获得相应的体验和提高。

三、随机评价。

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参与研究的态度。二是学生在研究活动中获得的体验。三是学生在研究活动中所取得的.成果。四是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对学生在研究中未能发现的问题进行适当的点拨,对学生在研究中有失偏颇或偏激的地进行适当的纠正。为了让学生对发展研究保持盎然的兴致,在评价中要注意激励学生研究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始终感受到发现的快乐,要让学生始终能尝到研究性学习的甜头。

研究性学习与其说是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挑战,倒不如说是对语文教师的挑战。讲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师首先应该是忠实的实践者。所以在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有正确的角色定位。

新的课程教育理论要求教师要走出课本,走出课堂,学“大语文”,学生活语文。课题报告就是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最佳体现。课题研究是高于课本、高于课堂的研究,是“课堂研究”的延伸。

这种以课题报告为形式的合作探索型阅读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是:

四、提出专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的提出,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学生直接发现问题,二是在教师的诱导下发现问题。对现实的观察和思考,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本途径,对大量资料的搜集和占有,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本方法。对中学生而言,专题的确立不宜太大,应选小专题,通过独立阅读或合作完成。确定课题后,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好一份具体的课题研究计划,以确保课题研究有序、有效地进行。

示例:

1、《孔雀东南飞》教读示例:“在我国民歌中,起兴手法运用得很多,请你收集相关信息,谈谈你对起兴手法作用的看法。”

2、《装在套子里的人》教读示例:“你认为别里科夫是个可笑之人,还是可恨之人,可怜之人,可悲之人,请你收集相关信息,阐述你的观点。”

五、收集资料。

六、合作研究。

在收集、占有一定量的信息后,学生针对专题进行切磋,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争辩、互相启发。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从传统语文教学中被动地掌握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发现并研究解决问题,而教师将从传统教学中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专题研究的指导者甚至合作者。这种既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又要求学生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有助于他们以后的终身学习及自我发展。

七、报告交流。

经过合作探究之后,要求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小论文。形成小论文是总结专题研究成果,进行交流的基本式。由学生主体发言,教师做出评价。主要目的是反馈学生阅读质量,进行适当点拨。还可以组织学生搞“学术讲座”,进行发展研究成果评选活动,将学生的文章推荐到相关的报刊杂志上发表,将学生的研究成果编印成册,这些都是成果交流的好式。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研究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研究性阅读教学是对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课中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助于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观念,使教与学的重点从单纯的获取知识,转到学会、掌握学习方法和技能,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索式学习,最终实现知识、能力、觉悟三者有机统一的目的。这也充分体现了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新一轮基本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建国以来范围最广、规模空前、影响深远的一次教育变革。而研究性学习集中体现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和价值追求。把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计划,其意义绝不仅仅在于增设了一门新的课程,它所带来的观念变革,将会远远大于课程本身的价值。诚如有专家所言:研究性学习引人教育领域,无论对当代教育理论还是实践都将产生全位的冲击和影响,表现在教育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上: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将从关注教师主体的教授行为,转向关注学生主体的学习行为。教育学的评价标准―将从终结型评价转向过程型评价。教育学的课程标准―将从功利性走向人文关怀。教育学的观念宗旨―将从知识的栓桔走向智慧的放飞。教育学的方法论―将从知识的积累走向方法论的扩散。

可见,作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的集中体现者,研究性学习具有多元的价值和独特的地位,它必将使创新教育、素质教育获得实质性进展。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探索论文【第六篇】

作者:riverliu-riverliu。

第四节综合研究。

前面一节探讨了语文常规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方式,本节则把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目光聚集在语文学科的综合性课题研究之上。如果说前者是在纠正过去基础教育一味强调接受性学习的偏差,那么后者的意义就在于积极推动新的高中语文课程计划的实施,把握语文教育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高中语文课程。

建设开放的富有活动的课程体系,是目前进行的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和其他课程一样,现行的语文课程在体系上存在一些弊端。如,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过分追求语文学科严整的知识系统或训练系统,把自己孤立起来;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忽视语文实践,特别是忽视联系现实生活的语文实践活动,把自己封闭起来;课程过于强调统一、集中,东、西、南、北、中,亿万学生同时学习同一个教学内容,使课程变得凝固、僵化,缺少弹性。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建设上,倡导要有大视野,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所谓大视野,即语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教育要有时代气息,世界胸怀,超前意识,无论从观念、内容到方法,都要符合时代的需要。

具体地说,新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四点:

(一)、构建注重应用的语文课程。构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注重语文的应用性特点,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同其他课程的沟通,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二)、构建注重审美的语文课程。审美是人类特有的精神需求,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欣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以及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也贯穿着审美追求。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语文审美教育,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应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尤其是通过鉴赏优秀文学作品,感受语文之美,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以及审美感知、审美鉴赏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三)、构建注重研究的语文课程。未来社会要求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高中学生正在走向成年,思维趋于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相当的知识积累,发展他们的研究能力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其综合思考和理性把握的能力,促进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协调发展。高中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习惯,初步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的过程,并学会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分析研究语言文学现象和人文社会等方面的问题。

(四)、构建开放的、多样化的语文课程。“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是设计高中语文课程和重要原则。在落实“共同基础”的同时,必须关注学生在原有基础、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和途径,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创设学习语文的条件和发展空间,支持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学校应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按照具体条件和学生的需求有选择地、创造性设计和实施课程,挖掘各方面的课程资源,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

在这个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语文研究性学习有了更为深广的意义,它说明研究性学习应在高中语文学科课程中全方位推行。根据研究课题的来源,可以把综合课题中的语文研究性学习分为学科领域的语文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大语文研究性学习。与语文课堂教学相比,这两种研究性学习方式并不属于语文常规教学,在新的课程标准里,它的位置在语文选修课或是作为必修课的研究型课程之中,它们都是语文课堂教学向教材或是学科外的辐射和延展。其中学科领域的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在学科内部、打破教材现有知识体系,代之以解决问题为核心进行的一种相对开放的研究。而社会大语文研究性学习则将语文的研究性学习真正地植根于社会生活之中,从而寻求语文的应用价值。另外,根据学习方式的不同,还可以把综合课题中的语文研究性学习分为专题研究类和综合实践类。

二、学科领域的语文研究性学习。

现行语文阅读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初中的基础上,学习现代文和古代散文,着重培养理解、分析现代文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第二阶段,学习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古代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着重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第三阶段,学习文化内涵较丰富的现代论文、科技说明文和文学名家名作,着重培养研讨、评价现代文和文学作品的能力。在这三个阶段的教学中,学生的语文水平逐渐得到提高,研究能力也得到相应的发展。

推进语文学科领域的研究性学习,首要的问题是要能够发现问题。在引导学生质疑方面,现行的新教材是做了大量的努力的,许多内容的编排就是为了方便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教师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指导中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课题资源。

(一)、必修课本里的课后习题中,有许多本身就是比较好的研究课题,另一些则可以转化为研究性课题,这里仅以第四册为例:

1、第一课《祝福》课后练习四:

电影《祝福》有这样一个情节:祥林嫂捐了门槛,仍然被禁止参与祭祀活动,于是拿起菜刀,跑到土地庙怒砍门槛。你觉得增添这个情节妥当吗?写1篇3五百字左右的短文,说说你的看法。

2、第4课《荷花淀》课后习题三:

试以水生嫂和祥林嫂为例,说说时代变迁对妇女命运的影响。

3、第9课《林黛玉进贾府》课后习题四:

话说“凤辣子”:写1篇3五百字的短文,说说王熙凤的“辣”。结合课文而不限于课文,可就你所知,联系《红楼梦》有关王熙凤的描写去谈,也可以发挥想像。

(4)、第11课《失街亭》课后习题二:

《三国演义》记叙的主要事件和主要人物,在历史上都有记载,但许多细节是虚构的。试将课文与《三国志》中的相关论述加以比较。

习题三:

问题讨论:失街亭,谁之过?

(5)、第14课《茶馆》课后习题四:

作者曾说:“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试以“大茶馆,小社会”为题,写1篇2三百字的短评。也可以与鲁迅小说《药》对茶馆中茶客的描写作比较分析。

(6)、第15课《罗密欧与朱丽叶》课后习题一:

仔细阅读课文,讨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所蕴含的人文主义思想。

(7)、第17课《窦娥冤》课后习题四:

课文写窦娥临刑发出三桩誓愿,她的冤屈和抗争感天动地;《孔雀东南飞》写刘兰芝和焦仲卿双双殉情,化为双飞鸟。这在现实生活中都是不可能的。试就这种写法谈谈你的认识。

(8)、第19课《闺塾》课后习题三:

以上这些课后习题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但是单靠课堂教学是无法解决的。学生可以将这些问题转化成研究性课题,并从课堂教学出发,调动已有的知识,收集更多的相关资料,以问题为核心,向课外延伸和拓展。对于这类所需要时间较长的课题,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每周的研究型课程时间里,按照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方法完成。

2、语文教材的基本构成单位是教学单元,每个单元都是由具有共同的教学目标的几篇课文组织在一起的,教师可以围绕单元教学要点,设置研究性学习课题。以第三、四册教材为例:

第三册第一单元现当代、外国诗歌。

第二单元汉魏六朝以前诗歌。

第三单元 nbsp。

第三单元唐宋诗词。

第四单元散文。

第五单元散文。

第六单元古代散文。

第四册第一单元现当代、外国小说。

第二单元现当代、外国小说。

第三单元中国古典小说。

第四单元话剧。

第五单元中国古典戏剧。

第六单元中国传奇小说。

这两册教材以文学体裁为纲,选择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力图使学生对于这四种体裁的文学有比较全面地认识,并初步学会评价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这些教材内容完全可以用来带动相关问题的研究,如“诗歌研究”、“小说研究”、“戏剧研究”、“散文研究”等等。此外,第五六册教材中的“孟子”文化专题研究、“红楼”文化专题研究,也都是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好课题。如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五单元是李白和杜甫的诗歌研究,笔者让自己的'学生在业余时间里多读一些李杜的作品和研究李杜思想艺术的文章,然后完成1篇关于李白或杜甫的小论文,下面是一位同学的有关“李杜”对比研究的小论文:

浅谈李白与杜甫诗歌的不同。

张祥。

鲁迅先生曾在《致杨霁云》中这样写道:“我以为一切的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而提到唐诗,就不能不提到二位唐诗之集大成者“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

用“诗仙”来形容李白,绝对是不足为过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群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上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这样飘逸的文字真可谓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而透过“诗圣”杜甫的那些“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忧国忧民的情愫,也宛然可见一个儒家圣者的情操。

李白、杜甫有着同样不得志的境遇,但从两者的诗传达出来的感情却是大相径庭的。李白的诗中流露的是一种“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傲气,认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自己的才能最终总会有用武之地的一天。即使不得志,也可以“人生得意须尽欢”,甚至可以对名利嗤之以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的诗中有一种一蹴而就的不羁与恃才傲物,而杜甫则显得比较深沉和忧郁。他曾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胸襟与气魄拼搏,当他无法“居庙堂之高”,他仍然“忧其民”,在他自己极度困窘时,依然为关山北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潸然泪下。李白是个在世欲与幽谷之间寻找平衡的人,而杜甫无疑是一个“飘飘何所似”的苦行僧。

李白和杜甫的感情是不同的,以至他们对事物的表达方式也不相同。李白是个浪漫主义的诗人,在他飘逸隐怨的诗句中,充满了奇特夸张的意象。“百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都迸发出旺盛的激情和个性精神,把读者带到一个亦真亦幻的意识流中。而杜甫却强调真实客观地反映现实,揭示社会的本质。从杜甫的“三吏”、“三别”和《丽人行》、《并车行》中都,我们都能感受到作者揭示的战争对人民的伤害,并从中体会到作者诗文背后蕴藏的深深的人道主义精神。所以说,杜甫的诗是大唐盛世背后的苦难缩影,是一本饱含着时间重量的史书。

马克思在谈及希腊神话时说,“它仍然能够给我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这句话可以用来评价李、杜的诗歌。不管它们表达的是空灵飘逸还是抑郁顿挫,它们都真实地展现了历史的连续性,文化的传承性和艺术的多元性,值得我们探究玩味。

3、《语文读本》也是教材的一部分,也可以用于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语文读本》的编写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阅读量,确保学生在高中三年内阅读不少于300万字的各类作品。它的许多篇目的安排都是与必修课本相呼应的,非常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某一方面内容的理解,而且许多篇目还构成了比较大的研究背景,帮助对此有兴趣的同学做深一步的研究。如高中教材第五册第三单元只有鲁迅的1篇《阿q正传》课文和鲁迅研究专家王富仁的知识短文《鲁迅的生平和创作》,《阿q正传》是1篇内容厚重的小说,最适合师生共同研读,为此《语文读本》中也选进了大量的相关篇目,意在帮助师生理解:

(1)、《〈呐喊〉自序》--鲁迅。

(2)、《〈阿q正传〉的成因》--鲁迅。

(3)、《示众》--鲁迅。

(4)、《鲁迅警世名言录》。

(5)、《论〈阿q正传〉》--张天翼。

(6)、《对于国民性的思考和发掘》--林非。

(7)、《简论假洋鬼子》--屈正平。

(8)、《论阿q周围的人物》--蒋星煜。

(9)、《论〈阿q正传〉的幽默讽刺语言》--刘福勤。

(10)、《说“吴妈”》--苏叔阳。

(11)、《为“吴妈”辩护》--孙士杰。

(12)、《鲁迅“丑化”了阿q吗?》--邵燕祥。

(13)、《打破“未庄通例”及其他》--胡邦炜。

(14)、《未庄舆论种种》--王荆。

(15)、《闲话阿q的无赖和霸道》--康式昭。

(16)、《“和尚动得,我动不得?”》--谢云。

(17)、《阿q后传》--曾颖。

(18)、《阿q的那一“嚓”》--吴非。

这些文章从各个方面对鲁迅的风格、思想和他笔下的人物一一点评,各种观点在一起碰撞交织,对于鲁迅及其作品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

(四)、语文学科的范围极广,除教材外,教师还要注意开发学科体系之内的其它资源。如对联、诗词格律、成语典故、特定称谓等古代文化知识,文字、修辞等语言基础知识都可以引入研究性学习之中。还有老师曾经提出高考之前的专题复习也可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来进行,这与过去教师包办代替的做法相比也有一定的进步性。只要有利于学生语文水平、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都不妨一试。

下面是天津十七中学的魏薇老师从语文学科领域出发,设计的语文研究性学习专题,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经验:

《〈诗经〉三首》课题研究。

天津十七中学魏薇。

《〈诗经〉三首》选自人教版高中新教材第三册第二单元,选了《氓》、《无衣》《静女》3篇,本课教学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诗经》的面貌及主要艺术特色,学会欣赏《诗经》中的诗歌。

一、我的总体教学思路是这样的:不拘泥于教材所选的三首诗,既入乎其内又拔乎其外,将“《诗经》研究”作为一个总的研究课题,将教材规定的本课书的几个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如赋、比兴的表现手法,重章叠唱的结构特点,现实主义精神等,分别转化为几个子课题推荐给学生,各课题小组自选其中一个进行研究,形成成果,然后在课上展示交流,全班共享。通过共享,各小组不仅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向其他小组进行展示,而且还要倾听、质疑、探讨其他小组的研究成果,从而完成了对本专题的学习。最后教师检查、评价全班的研究情况。另外,本学期我建立了“新学网上文学院”(),它是一个支持教师和学生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网络平台。在互联网和这个网站的支持下我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开展了《〈诗经〉三首》的专题教学。

二、我把本专题的教学目标设立为:

知识目标:1、掌握《诗经》的整体面貌,理解《诗经》现实主义风格的体现。

2、学习和掌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重章叠唱的结构形式的特点和作用。

3、了解《诗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情感目标:通过广泛阅读和研究《诗经》中的诗篇和相关研究文章,培养对《诗经》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自主研究、学习的精神和能力。

2、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汇总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处理、发布信息的能力和素养。

三、实施过程:

第一步,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布置研究任务。

用一课时的时间,先让学生阅读课本所选的《诗经》中的三首诗《氓》、《无衣》、《静女》,结合书下注解弄懂诗意,初步感知诗歌内容后,学生可能会对某些方面产生兴趣甚至疑问。然后我亮出了总课题“《诗经》研究”,并结合这课书的教学要点推荐了几个子课题,让学生作为选题参考:

1、《诗经》的思想内容及现实主义精神的表现。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3、重章叠唱的结构特征。

4、《诗经》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前三个课题是紧密结合本课书的教学要点出的,课题4则只有先真正了解《诗经》的特点的基础上,才能有所发展,这个课题是给那些基础较好、悟性较高的学生设计的。并推荐了十多首必读诗歌,如《关雎》、《硕鼠》、《七月》等。

第二步,申报课题。

学生们自愿结合成课题小组后,以小组为单位申报了研究课题:

1、诗经所反应的社会现实。

2、诗经中的赋比兴。

3、诗经中诗歌结构形式特点。

4、诗经的浪漫主义和爱情诗。

5、诗经对现代爱情观的影响。

6、诗经中的风土人情。

7、从诗经看古代人民生活。

8、诗经对后世诗界的影响。

9、国风中的战争诗。

10、诗经的艺术特点。

11、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12、诗经对后代文学的影响。

13、诗经的意境。

第三步,具体研究,形成成果。

题目选好后,各小组进入了具体研究阶段。学生们首先就自己小组的研究专题借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探索论文【第七篇】

摘要:课堂参与性对于学生有效掌握课堂知识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初中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但是注意力易分散、自控力较差,逻辑思维能力发展不完善。初中数学课堂应该找准数学课程与学生身心特点的契合点,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课堂参与性,是指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有效参与课堂互动、问题回答等活动的程度。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有效的课堂参与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初中教学应该融入更多的课堂参与元素,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那么,对于初中数学而言,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探索?笔者认为:一方面,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又略显枯燥的课程,与其他科目相比,学生更容易出现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厌倦等负面情绪;另一方面,初中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但是注意力易分散、自控力较差,逻辑思维能力发展不完善。针对数学学科和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数学教师应该进行创造性教学,提高数学课堂的参与性。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注意力。

俗话说“良好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也不例外。数学课堂的良好开端意味着教师能够创设恰当的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上去。做好这一点,最有效的一点就是通过实际生活情境,让学生进行讨论,提出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而过渡到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上。简而言之,就是要给学生提供学习的“原型”。如在学习《函数》这一节内容时,“常量”、“变量”、“自变量”、“函数”几个概念很难直接说清楚,教师可以举出这样一个例子:。

课程开始提出问题:“在菜场里买菜的时候,我们经常用到电子秤,电子秤上显示三个数字,这三个数字代表什么呢?”学生回答:“一个是商贩设定的菜的价格,如2元/公斤,一个表示菜的重量,而第三个数字则表示金额。”教师继续问:“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注意观察,在商贩称量同一种菜的过程中,这三个数字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学生回答:“同种菜设定的价格不变,而菜的重量和金额则随着放置菜的多少而变化。”教师提出:“很好。”并指出在买菜的过程中,单价2元/公斤始终保持不变,这样的量数学上叫做“常量”,菜重和金额会发生变化,这样的量叫做“变量”。教师进一步提问:“菜重和金额两个变量的变化之间有无联系?”学生回答:“一起变化,并且菜越重,金额越高。”教师指出,因为买菜时,菜量变化,金额随着变化,所以菜的重量称为“自变量”,金额叫做“因变量”,又称为菜量这个“自变量”的“函数”。

二、破旧立新,激发学生认知矛盾。

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一定的认知矛盾能够很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因此数学教师应该尝试在课堂上寻找恰当的机会制造“矛盾”问题,让学生产生疑惑,提高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对新旧知识的对比学习,达到破旧立新的效果,这样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以往知识的理解巩固,更能够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如:。

在学习《乘方》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将一张普通的纸对折20次后,它的厚度大概有多少?学生的答案可能会五花八门:一本书这么厚、一个手掌厚、一米厚……多位学生回答过后,教师给出答案“大概有30层楼这么高”。学生惊讶之情溢于言表,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教师提示大家:“假设一张纸的厚度是,我们动手算一算将其对折20次后,有没有我说的这么厚?”让学生在草纸上演算,最后教师在黑板上写道:×2×2×2×2(20个2相乘)=米。此时告诉学生,20个2相乘可以写出220,读作2的20次方,从而引出乘方的概念。

三、方法融合,活跃课堂气氛。

新课标指导下的初中教学,要求摆脱以往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方式,而是将多种教学方式有机结合,增加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发展到今天的课堂教学,已经总结出了许多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如合作小组、知识竞赛、角色扮演等。这些方法突破了以往的教学模式,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很好的`契合性,真正让课堂“活”了起来,学生的学习乐趣得到了充分发挥。作为数学教师需要思考如何更好的将数学知识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以更加多样的过程促进学生的吸收。

如在学习《多边形及其内角和》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分组测任意一个四边形的内角之和,有的小组会将四边形的四个角剪下来拼在一起得出结果,有的会沿着四边形的对角线裁剪成两个三角形等,然后对小组方法进行总结,教师对这两种方法都给予肯定,进一步让学生讨论,在测五边形、六边形等更复杂的多边形内角和时哪一种方法最简便,并让学生实际做一下,最后自然而然引入“分割法”测多边形内角和,得出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公式:(n-2)・180°。再如在学习图形旋转、对称等知识的时候,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性、过程性的展示特点,通过使用flash、ppt等软件程序,借助初中生形象思维优势,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四、兼顾全体,关爱每个学生。

兼顾全体,是初中数学课堂与其他课堂都需要做到的,它不但符合教育的因材施教基本原则,也符合当前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理念。传统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或多或少都存在“偏好”,对成绩好的学生经常提问和赞扬,对成绩稍差的学生则不给机会甚至无视存在,这些都有违新课标的要求,也不利于教育的全人思想。因此,数学教师还应该从关爱每个学生的角度,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比如教师在设置课堂问题时要体现出层次性,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准备相应难度的问题,力求在课堂上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这对于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对初中数学新课程的几点思考.水菊芳.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2004(2).

2.初中数学如何开展参与式教学.严央波.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1(2).

3.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参与式教学.储文亚.考试周刊.(42).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探索论文【第八篇】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本文结合作者学习经历与体会,简要介绍了研究性学习的意义与内涵,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选题来源与原则,生物研究性学习组织实施与评价,以期对高中生物学习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创新。

生物学是中学阶段必修重要基础课程,是高中理综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升学和大学专业选择具有重要决定作用。随着高考模式改变,传统机械式死记硬背以不能满足高考高分的目标需要,考试更加注重学生知识运用与创新能力,而研究性学习是培养知识运用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本人是常德市第一中学在校理科学生,本校一直秉持素质教育理念,本人结合高中阶段生物学习经历与实践,谈一些自己关于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的思考,以期对高中生物学习有所帮助。

年1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明确规定,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由此确立了研究性学习在中学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在教师的辅助下,由学生策划、执行及自我评估的一种学习方法。研究性学习没有确定唯一的准确定义,但它的内涵是以科学问题为载体,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科学研究方式自主开展探究性活动,强调知识综合运用和知识的融会贯通,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研究性学习的科学问题结果可能是唯一确定的,也可能发散多维的,强调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研究性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研究性学习不再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纯粹的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和获得各种能力。高中阶段的研究性学习形式上是“研究”,落脚点还是学习,一种综合性的学习过程。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不同,让学生亲历知识产生与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独立运用其脑力劳动追求“知识”发现。

2、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选题来源与原则。

研究性学习必须以课题为载体,正确选择与确定课题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前提与基础,研究性学习选题应遵循探索性、目标性、发展性和可行性等原则。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六大基础学科之一,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十分广泛,它具有开放性、综合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结合以上特点、选题原则和个人学习体会,本人认为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来源主要有以下三种来源:

、来源于教学内容。

顾名思义,就是以书本学习的某一内容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来源开展研究探索,比如:细胞的膜结构、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在进化上的比较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观察、内分泌与健康等源于书本章节教学内容的课题。这类研究性学习课题主要目的是达到巩固已学知识,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体会,该类研究性学习课题结果一般是唯一确定的,而且是公认已有知识结论,属于初级基础性的研究性学习课题,高中生物很多观察性和验证性实验内容均属于此类课题,适合于低年级学生。

、来源于实践生活。

该类课题源于对日常生活和身边生物现象的观察,比如:花儿为什么这样会?近亲为什么不能结婚?含羞草为什么会害羞?白化病发生的机理和原因?变色龙为什么会变色?等等,这类课题源于对生活和身边生命现象的好奇,课题的提出本身就是一种思考。该类研究性学习课题主要目的是强化知识的综合性与知识的融会贯通,其结论可能是唯一确定的,也可能是多为发散性的,属于较高级的综合性研究性学习课题,对学生综合知识与素质有较高要求,适合于高年级学生。

、来源于现实需要。

该类研究性学习课题源于生产生活和学习科研的迫切需要,课题不仅需要一定的理论价值,更强调其应用价值与应用前景,比如:地区环境污染调查与治理对策、一种快速测定淀粉含量的方法等等,该类研究性学习课题强调知识的应用,强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技术的应用前景,属于最高级别的研究性学习课题,适合于在校学生和科研生产人员。

研究性学习课题也属于科研项目,也应遵循一般科研项目的程序组织实施,首先是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然后查阅收集相关资料,组建研究团队并撰写详细的研究计划及研究方法,撰写研究报告并做好总价评价。选择课题一定是根据需要和目的确定,尽可能具体,忌大而空;资料收集尽可能全和尽可能新,而且资料必须紧密相关;研究团队必须兴趣相同,最好知识能力互补;研究方法必须详尽、具体、可行;总结报告实事求是、评价客观公正。

对于研究性学习课题的评价也是其重要内容,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结论性评价,研究性学习课题的评价应把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重视学生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态度、能力和素质,重视课题结论的创造性、前瞻性和实用性。建议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结论应以科研论文、专利、总结报告等多种形式呈现,尽可能得到同学、老师和社会的认同,只有如此才能达到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9 1680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