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正方体样例【汇编10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正方体样例【汇编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正方体【第一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能力目标:经历探究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方法的过程,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长(正)方体的体积,体积和容积单位的换算。
3、观察(石块土豆)的形状,与长方体或正方体比较引出不规则物体(并板书)。
故事中的皇冠也是不规则物体吗?
石块和土豆再比较,哪个物体更不规则,指出今天我们就来测量石块的体积。(板书)。
二、实验操作,测量石块体积。
1.拿出桌子下面的测量工具,根据给出的测量工具,各小组想好测量方案,该做哪些工作(分工)。分工协作:
方案一,取水,测量底面的长和宽,以及水面的高度,放入石块后再测量水面到达的高度,用底面积乘高度的差就是石块的体积。(注意点:水的量应适中,不要太少也不能太多,刚好能让石块浸没而升高的水又不至于溢出就可以了。)。
2.小组汇报各自做法,老师边听学生汇报边板书。(适量的水:升高部分水的体积相当于石块的体积)(加满的水:溢出的水的体积相当于石块的体积。)。
真不错,大家测出了石块的体积,请把水倒回水桶,下面小组交换一下测量工具,重新测量石块的体积,来验证一下测量的结果是否大致相同。
预设一:小物体---直接有量杯测出体积。
预设二:把石块先放入容器,往容器里加入水,直到水高过石块,测量水的高度,把石块捞出,再次测量水的高度,把容器的底面积乘两次的高度差就是石块的体积。
预设三:当装的水过高时,我们可以把升高的这部分水的体积加水溢出的水的体积也能求出石块的体积。
预设四:有称重的办法求石块的体积,把我们量出的石块称一称,看重多少,再根据这对数据求出任意大小石块的体积。
三、巩固提高。
今天大家的表现真不错,有些方案老师也没能想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我们来看看小黑板的题目怎么做。
1.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2分米,宽分米,放入一个土豆后水面升高了分米,这个土豆的体积是多少?(生独立完成。)。
2.测量一颗跳珠的体积。
数25粒跳珠,放入一个盛有一定量水的量杯中,根据水面升高的情况测量出水的体积,再算出一颗跳珠的体积。(学生实验并计算出体积)。
四、总结提高。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我学会了求石块的体积,我学会了怎样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我学会了把一个物体转换成另一个物体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正方体【第二篇】
每个五年级数学老师要做到教师引导与学生思考相结合,静与动相结合,知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所有的五年级数学教师都必须知道如何写五年级数学教案,你也来写1篇和我们分享吧。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单元教案”,下面网友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过程,能够准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重点难点:
能够准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长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学生举手回答问题。(长方体的表面积由6个面来组成,每组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二、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例题,一个知道长、宽、高的长方体纸盒,如何才能求出它的表面积?
学生利用手中的长方体纸盒为参照,探究如何才能求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学生同组之间相互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每个小组的讨论活动。
教师提问学生如何求长方体的表面积。
学生回答:(分别求出每个面的面积,再加起来。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师让学生把长方体的纸盒展开,看一看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组成长方体表面积的6个面,等于(长×宽+长×高+高×宽)×2=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师让学生自己求出长7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学生列式:(7×5+7×3+5×3)×2。
教师让学生思考正方体的表面积如何求?
学生同桌之间进行交流,教师提问学生。(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高×宽)×2。
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
。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理解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由此建立表面积的概念。
2、能根据现实情景和信息,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观察思考等方法,去探求长方体的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探求意识和探求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数学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建立表面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
掌握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复习长方体的特征。
生: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2、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都已经掌握了长方体的特征。那么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长方体,一起来探究一下长方体的面。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1、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接下来学生动手剪(强调要求)。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展开后,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原来的立体图形变成了平面图形。
生:我发现长方体展开后还是由6个长方形组成的。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课件演示(实物展开后贴在黑板上)。
生:能。
师:那么请你们在自己的长方体展开图中标出上、下、左、右、前、后。
师:观察长方体展开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我们知道长方体有6个面,哪些面的面积是相等的?
生:前后面,左右面,上下面是相等的。
师:为什么?
生: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2)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同桌合作)。
生:上、下每个面的长和宽是长方体的长和宽,每个面的面积是长x宽;前、后每个面的长和宽是长方体的长和高,每个面的面积是长x高;左、右每个面的长和宽是长方体的高和宽,每个面的面积是宽x高。
师:同学们,像这样我们把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长方体的表面积。
(板书:表面积)。
(2)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师:那么怎样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呢?
小组合作:1,先独立思考,记录下自己的方法。
2,小组内交流,探讨哪种方法更简便。
学生作业展示:长x宽x2+长x高x2+宽x高x2。
或者(长x宽+长x高+宽x高)x2分别解释。
教学例1。
出示例1:做一个微波炉的包装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课件出示)。
问题:要求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实际上就是求这个长方体包装箱的什么?
生:实际上就是求这个长方体包装箱的表面积。
根据上面咱们总结出的公式来求一下表面积。
方法一:××2+××2+××2=(平方米)。
方法二:(×+×+×)×2=(平方米)。
三、深化提高,综合应用。
1、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六的习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2、完成教材第24页做一做。
(1)指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让学生发现本题中“没有底面”这条信息很重要。
(2)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四、归纳知识,总结学法。
师: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在这节课学习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或深刻感受和老师、同学说说。
。
教学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操作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并初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会用求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会用求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具运用:
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是长方体的长、宽、高?什么是正方体的棱长?
2.指出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并说出长方体的特征。指出正方体的棱长,并说出正方体的特征。
二、新课讲授。
1.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纸盒,在上面分另标出“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
师生共同复习长方形的特征。请同学们沿着长方体纸盒的前面和上面相交的棱剪开,得到右面这幅展开图。
(2)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纸盒,分别标出“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然后师生共同复习正方体的特征。让学生分别沿着正方体的棱剪开。得到右面正方体展开图。
观察后,小组议一议。引导学生总结长方体的表面积概念。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需要计算哪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2)出示教材第24页例1。
理解分析,做一个包装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实际上是求什么?(这个长方体饭包装箱的表面积)。
先确定每个面的长和宽,再分别计算出每个面的面积,最后把每个面的面积合起来就是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3)尝试独立解答。
(4)集体交流反馈。
老师根据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板书。
方法一:长方体的表面积=6个面的面积和。
×+×+×+×+×+×=+++++=(m2)。
××2+××2+××2=++=(m2)。
方法三:(上面的面积+前面的面积+左面的面积)×2。
(×+×+×)×2=×2=(m2)。
(6)请同学们尝试自己解答教材第24页例2,集体交流算法,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解答计算正方体表面积的。
三、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23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24页“做一做”。
3.完成教材第25~26页练习六第1、2、3、4、6、7题。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
教学内容p19例1、做一做、练习五第1—2题。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从已有经验到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体会。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经历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知道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数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与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主题图,播放动画。
怎样才能既准确又简明地表示张亮同学的位置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
学习。
“确定位置”。(板书:确定位置)。
二、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例1的内容。
(1)。
学生。
读题,了解已知信息。
教师引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来思考这个问题。
(2)问:已知张亮同学是第二列、第三行的同学,你能指出谁是张亮同学吗?
学生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根据图中张亮所在的列数的行数来确定张亮的位置,教师给予肯定。
2、认识数对,学会用数对确定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1)提出问题(看来用第几列、第几行描述一个人的位置真好,让我们有了一个统一的说法。)。
大家觉得用这种方法表示一个人的位置,简炼吗?
师:能不能把这种方法再简化一下?
(2)创造、交流。
同学们可了不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创造出了这么多种不同的表示方法。
这一种是哪个小组创造的?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
师;不错,既然每个小组都不约而同地保留下了这两个数,说明——?这两个数很重要!
真好!那这里的2和3各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
说得太棒了,数学规则需要统一,想不想知道数学上统一使用的方法,请看先写4,接着打上逗号,然后写3,最后打上括号,因为它们是一个整体。大家知道吗?像这样,用列数和行数组成的一对数,叫做——数对。
书:(2,3)。
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
3、游戏中概括提升。
我发现咱们班同学学得特别快,下面咱们玩个游戏好吗?
(1)师出生对。
我说数对,请符合要求的同学快速地站起来。看谁反应最快!
(3,1)(3,2)(3,3)(3,4)(3,5)。
奇怪,怎么就正好站起来这么一排呢?
(2)生出生对。
如果让你来出数对,你能让一排同学站起来吗?谁来试试?
生:……。
师:也不错!有没有谁能说出点不一样的?
生:(1,1)(2,1)(3,1)(4,1)(5,1)(6,1)。
师:发现什么了?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
师:也就是说,数对中的第二个数相同,他们就都在同一行。
(3)师再出。
示(4,_)可能是哪些同学?
师:你的数对是?奇怪,我上面写(4,1)了吗?那你为什么站起来?
生:(第一个数是4,表示第4列,第二个数是求知数,所以第4列的每一个同学都有可能)能不能确定,到底是谁?如果_等于3呢,表示的一定是谁?其他同学坐下去,看来,要想确定某一个人的位置,只知道列数行不行?还得知道?(用数对表示位置一定要用到两个数)。
师:(__)又可能是哪些同学?(全班同学都站起来了)。
师:全班同学都有可能吗?_、_表示两个相同的数,你的数对是(?,?),符合吗?不符合的同学请坐下。当_=1、2、3、4、5时,看来(__)能不能表示全班同学?只能表示什么?只能表示列数、行数相同同学的位置。
三、做一做,巩固确定位置的方法。
1、出示情景。组织学生观察情景,思考教师的提问。
2、引导学生利用在例题中学到的确定位置的方法来回答问题。
3、组织学生用一组数字来表示它们的位置。学生思考后可交流讨论,最后全班汇报。
四、反馈练习。
完成教材第19页的做一做。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
教学。
-->。
教学目标: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全面概括.准确判断.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难点:找出100以内的质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加深前面知识的理解,为新知作铺垫)。
下面各数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谁是偶数,谁是奇数.
3和154和2449和791和13。
指名回答。
二、小组合作学习质数和合数的的概念。
全班分两组探讨并写出1~20各数的因数。
1、观察各数因数的个数的特点。
2、板前填写师出示的表格。
只有一个因数。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
3、师概括: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的数叫做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们的数叫做合数。(板书:质数和合数)。
4、举例。
你能举一些质数的例子吗?
你能举一些合数的例子吗?
练习:最小的质数是谁?最小的合数是谁?质数有多少个因数?合数至少有多少个因数?
5。探究“1”是质数还是合数。
刚才我们说了还有一类就是只有一个因数的。想一想:只有一个因数的数除了1还有其它的数吗?(没有了,)1是质数吗?为什么?是合数吗?为什么?(不是,因为它既不符合质数的特点,也不符合合数的特点。)。
引导学生明确: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练习: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吗?
三、给自然数分类。
1、想一想。
生:质数,合数,1。
2、说一说。
既然知道了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那么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关键是看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关键看因数的个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如果有两个以上因数,这个数就是合数。
四、师生学习教材24页的例1。
老师:除了用找因数的方法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还可以用查质数表的方法。
1、师引导学生找出30以内的质数。
提问:这些数里有质数、合数和1,现在要保留30以内的质数,其他的数应该怎么办?(先划去1,)再划去什么?(再划去2以外的偶数)最后划去什么?(最后划去3、5的倍数,但3、5本身不划去)剩下的都是什么数?(剩下的就是30以内的质数。)。
(特殊记忆20以内的质数,因为它常用。)。
2。小组探究100以内的质数。
3。
汇报。
100以内的质数。师生共同整理100以内的质数表。
4。应用100以内质数表:
练习:(1)有的奇数都是质数吗?(2)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吗?
五、思维训练。
有两个质数,它们的和是小于100的奇数,并且是17的倍数。求这两个数。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质数和合数)什么叫质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什么叫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的,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你会判断质数和合数吗?判断的关键是什么?(看这个数因数的个数。)。
反思:在。
设计。
质数与合数这一节课时,我用“细心观察、全面概括、准确判断”这一主线贯穿全课。并在每个新知的后面都设计了一个小练习。以便及时巩固和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和记忆。最后的思维训练,是给本节课学得很好的学生一个思维的提升。小结又针对全班学生做了新知的概括。
时根据已积累的知识经验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正方体【第三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正方体、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比较弄清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空间概念。
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理清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正方体教具、课件。
(一)复习导入。
1、回忆长方体的特征,请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种特殊的立体图形。(板书课题:正方体)
(二)新课讲授。
探索正方体的特征。
1、想一想。正方体具有什么特征呢?我们在研究时应该从哪方面去思考?(也应该从面、棱、顶点这三个方面去考虑)
2、合作学习。
学生根据手中的正方体学具,小组合作探究。
3、集体交流。
(1)组:正方体有6个面,6个面大小都相等,6个面都是正方形。
(2)组:正方体有12条棱,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相等。
(3)组:正方体有8个顶点。请学生到讲台前,手指正方体模型,按“面、棱、顶点”的特征有序地数一数,摸一摸,其他同学观察思考。
教师问: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正方体?
4、教学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老师出示一个正方体教具。请学生讨论:它是不是一个长方体?
学生充分讨论,集体交换意见。
学生甲组:这个物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乙组:长方体6个面是对面的面积相等,而这个物体是6个面的面积相等,所以我们也认为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丙组:我们组有不同意见,因为我们认为它的6个面虽然都是正方形,不是长方形,但是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它的12条棱也包括每组4条棱长度相等;6个面面积相等,也包括了相对的面面积相等这些条件,所以我们认为它是长方体。
教师:我们把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或者叫立方体。
(三)课堂作业。
1、教材第20页的“做一做”。
2、教材第21――22练习五的第4、5、8、9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学生畅所欲言谈收获,教师将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正方体【第四篇】
1、使学生理解和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用列举的方法求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通过直观图理解两个数的倍数及公倍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借助直观认识公倍数,理解公倍数的特征;通过列举探索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体会方法的合理和多样;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能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发展分析、推理等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加思考和探索活动,感受学习的收获,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良好品质。
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理解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小黑板
一、揭示课题
揭题:我们已经学习了公因数和公因数,今天这节课学习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板书课题)
提问: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法?你对公倍数有哪些想法?对最小公倍数呢?
引导:大家交流的想法,实际上是联系公因数和公因数进行联想,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学好数学。那刚才大家的想法是不是正确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认识公倍数。
(1)出示例11,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些什么,提出的什么问题。
交流:哪个正方形能正好铺满,哪个不能铺满?
说明:6既是3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是3和2公有的倍数。
(2)引导:想一想,这个长方形纸片还能正好铺满边长多少厘米的正方形?为什么?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交流:还能正好铺满边长多少厘米的正方形?你是怎样想的?(明确可以正好铺满边长12厘米、18厘米??的正方形)
(3)引导:现在你发现,6、12、18、24??这些数和2、3都有什么关系?说说你的想法。指出:同学们的理解还真不错!大家发现6、12、18、24??这样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也就是2和3公有的倍数,我们称它们是2和3的公倍数。(板书:公倍数)
追问:8是2和3的公倍数吗?为什么不是?
2、求公倍数。
出示例12,明确要找6和9的公倍数和最小的公倍数。
结合学生交流,教师板书用不同方法找的过程和结论,使学生领会。
小结:大家用不同的方法找出了6和9的公倍数有18,36,54??其中’最小的是18。18是6和9的最小公倍数。
追问:有没有的公倍数?为什么?
说明:两个数的公倍数有无数个,没有的公倍数。两个数的公倍数里最小的一个,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板书:最小公倍数——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
3、用集合图表示公倍数。
引导:你也能用圆圈图表示6的倍数、9的倍数和公倍数的关系吗?自己画一画。学生交流,呈现集合相交的图,(图见教材,略)分别标注出“6的倍数”“9的倍数”“6和9的公倍数”,并强调三个部分都有无数个数,都要用省略号表示。
让学生看直观图说说,哪些数是6的倍数,哪些数是9的倍数,哪些数是6和9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是几。
指出:从图上可以直接看出,6和9公有的倍数,是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三、巩固深化
1、做“练一练”第1题。
2、做“练一练”第2题。
3、做练习七第9题。
4、做练习七第10题。
四、总结提升
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正方体【第五篇】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体积的概念和体积单位,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单位的大小。
能力目标动手操作,正确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并能熟练计算它们的体积。
情感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体验探索的乐趣。
引导学生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理解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意义。
一、启发谈话,激趣引入。
二、学习“体积”、“体积单位”的概念。
2、出示差不多大的土豆和一个长方体石块,你知道它们哪个大吗?那你有什么办法?
演示书上的实验,得出:土豆占的空间小,石块占的空间大。
4、计量体积的大小,要用到什么呢?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请同学们自学14页中间部分。
5、学生汇报:
(1)常用的体积单位。
(2)拿出课前做的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说说哪边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
(3)立方米是怎么规定的?老师用3根1米长的木条搭成一个互相垂直的架子,放在墙角感知1立方米的大小,并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跟1立方米差不多大。
6、摆一摆:用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摆成下图中不同形状的模型,你知道它们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见教材)。
得出: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三、自主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
1、猜一猜: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跟什么可能有关?
2、实践:拼摆长方体,四人一组,用不少于16块小正方体拼摆长方体,并分别记下摆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和体积。
3、小组合作:学生四人一小组操作并做好实验记录。
四、知识迁移推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1、师: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体。
师:根据这种关系,你能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吗?
2、师生共同归纳: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用字母表示为:v=a×a×a=a3。
师强调: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3a表示3个a相加。
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最高兴的是什么?你还有什么疑惑?
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正方体【第六篇】
1、通过回顾与整理以及练习与应用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以学过的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加深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理解。
2、培养学生乐于学习,乐于与同伴合作并分享学习成果的良好学习品质。
加深对小数乘除法计算方法,以及数学规律的认识。
培养学生乐于学习,乐于与同伴合作并分享学习成果的良好学习品质。
训练习题投影或小黑板
一、回顾与整理
这一单元,你了解了什么规律?学会了哪些计算?
学生小组交流,集体汇报。
二、练习与应用
1、口算练习
2、第2题
将后六栏中的两个因数分别与第一栏进行比较,从而初步体会积的变化规律。
3、用竖式计算
4、第4题
让学生根据题目的特点,判断哪几题的商小于1,再通过计算验证开始的判断是否正确。
5、第5题
弄清是乘进率还是除以进率,再决定小数点是向右移动还是向左移动。
三、全课小结
四、作业
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正方体【第七篇】
(1)学生尝试。(抽生板演)。
(2)分析、交流。
先设这个长方形的宽是x厘米,
再找等量关系来列方程。
(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就是一个等量关系。)。
(3)板书:解:设这个长方形的宽是x厘米。
2(8+x)=28。
8+x=14。
x=6。
答:这个长方形的宽是6厘米。
(4)比较算术与方程的解法。(建议学生,选择方程的方法。)。
(5)检验。
2、补充例题:一块三角形土地的面积是900平方米,高36米,它的底边长多少米?
问:(1)这道题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什么?
(2)能不能直接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算出高。
(3)可以利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列方程,未知数高怎样表示?
学生练习并交流。
3、小结:根据计算公式列方程解应用题。
三、巩固练习。
1、只列方程不求解。
(1)有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3600㎡,宽是40m,长应是多少米?
(2)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是26厘米,它的长是8厘米,它的宽应是多少厘米?
(3)已知正方形的周长是100厘米,它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2、练一练:列方程解应用题。
(1)长方形游泳池占地600平方米,长30米,游泳池宽多少米?
(2)面积为15平方厘米的三角形纸片的底边长6厘米,这条底边上的高是多少厘米?
(3)一块梯形草坪的面积是30平方米,量得上底长4米,高6米,它的下底长多少米?
(学生练习并交流。)。
3、总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四、课堂总结。
1、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2、布置作业:练习册。
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正方体【第八篇】
1.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一说鲸是怎样进化的?把你自己当作鲸,给同组同学说一说“你”的进化过程.
学生汇报:我们鲸在很远古的时代,和牛、羊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就生活在了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时间,我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就成了现在的样子,适应了海里的生活.所以,我们并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
2.快速读第3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名汇报,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把这些读给大家听一听.
3.鲸生活在海洋里,可它又不是鱼,这真是太神奇了,它在生活习性方面又有什么特点呢?默读4~7自然段,想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课文从吃食、呼吸、睡觉、生长这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4.鲸分为两类,它们在生活习性上有什么不同吗?自由读第4、5自然段用“——”画出须鲸的生活习性;用“~~~~~”画出齿鲸的生活习性.填好表后在小组内交流.
吃食(吃什么,怎么吃,特点)呼吸(用什么怎么呼吸)
共同点 都吃鱼虾 用肺呼吸浮上海面从鼻孔喷气
须鲸 小鱼小虾吞进吃的多 喷出的水柱垂直细高
齿鲸 大鱼海兽咬住凶猛 喷出的水柱倾斜粗短
5.鲸在睡觉时是什么样呢?学习第6自然段,想像一下鲸睡觉的样子,并把它画下来.
6.轻声读一读第7自然段,说一说你还知道了什么?
我们对鲸的生活习性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哪个方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就把这部分读给小组的人听,看看哪个同学能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背下来.
出示“资料袋”的内容,自由朗读,谈谈感受.
1.完成指导丛书。
2.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鲸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其实,我们人类对鲸还有许多地方都不够了解,这些都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布置同学搜集课外资料,以“鲸的自述”为题,围绕某一方面的内容写1篇短文.
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正方体【第九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简单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简单的统计表求平均数.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和操作能力.
3.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明确“求平均数”与“平均分”的区别,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明确“求平均数”与“平均分”的区别.
一、铺垫孕伏.
1.小华4天读完60页书,平均每天读几页?
3.小明和小刚的体重和是160斤,平均体重多少斤?
二、探究新知.
1.引入新课.
以前,我们学习过“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的应用题,也就是“平均分”的问题.
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一下“求平均数”问题.(板书课题:求平均数)。
2.教学例2.
(2)组织讨论:你怎样理解“水面的平均高度”?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一步明确:所谓“平均高度”,并不是每个杯子水面的实际高度,而是在总水量不变的情况下,水面高度同样的高度值.
(4)学生操作.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积木,用每块积木的高度代表1厘米,先用积木按例题的高度要求叠放四堆来表示4杯水的高度,再动脑动手操作一下,使这四“杯”水的水面高度相等.
(5)学生汇报操作结果,一般出现两种方法.
第一种:数出共有多少个积木,或把积木全部叠放在一起,共16厘米,再用。
16÷4=4厘米,得出每“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第二种:直接移多补少.从6厘米中取2厘米放入2厘米杯中,从5厘米杯中取1厘米放入3厘米杯中,就可直接得到4杯水面高度相同的水,水面高度都是4厘米.这说明原来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7)引导学生列式计算.
(6+3+5+2)÷4。
=16÷4。
=4(厘米)。
答: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小结:通过上题的计算,进一步明确:应先相加求出高度总和,再用高度和除以杯子数,得到平均高度.
(8)看例2与复习题,两题的结果都是4厘米,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明确:复习题中,4厘米是平均分的结果,即每个杯子水面的实际高度就是4厘米;例2是求的平均数,4厘米表示的是各杯子水面高度的平均值,而每个杯中水面的实际高度并不一定是4厘米,它们的实际高度并不要求发生变化.
(9)反馈练习.
小强投掷三次垒球,每次的成绩分别是:28米、29米、27米.求平均成绩。
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正方体【第十篇】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7~48页整理与练习回顾与整理和练习与应用第1~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加深认识因数和倍数,能找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进一步认识质数和合数;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偶数和奇数;加深理解质因数,能正确分解质因数。
2.使学生能整理因数和倍数的知识内容,感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应用相关概念进行分析、判断、推理,进一步掌握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思维的初步经验,提高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加深对数的认识,进一步发展数感。
3.使学生主动参与回顾、整理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等活动,培养乐于思考的品质和与同伴互相交流、倾听等合作意识和能力;感受数学方面的知识积累和进步,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整理、应用因数和倍数的知识。
教学难点:
应用概念正确判断、推理。
教学准备:
小黑板、准备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学具。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最近的数学课,我们学习了哪方面的内容?回忆一下,都学到了哪些知识?揭题:我们已经学完了因数和倍数这一单元的内容,今天开始主要整理与练习这一单元内容。(板书课题)通过整理与练习,我们要进一多认识因数与倍数,的倍数的特征,能熟练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能判断偶数和奇数、质数和合数,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正确分解质因数,提高对数的特征的认识,加深对数的认识。
二、回顾与整理。
1.回顾讨论。出示讨论题。
(1)你是怎样理解因数和倍数的?举例说明你的认识。
(2)2、5、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我们是怎样发现的?
(3)自然数可以怎样分类,各能分成哪几类?举例说说什么是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
(4)什么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结合讨论适当记录自己的认识或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