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实习报告 >

三峡地质实习报告范文精选5篇

网友发表时间 550238

【导读】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三峡地质实习报告范文精选5篇”工作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工作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夏季野外地质实习报告【第一篇】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2015年夏季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姓名

学号:

学院:科技学院 带队老师:严学清 摘要:

2015年7月5日至6日,在严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道路与桥梁班的同学赴秭归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地质实习。实习过程中主要联系课堂所学内容对沿岸公路的地质构造以及岩溶现象、链子崖危岩体的治理情况和新滩滑坡进行了认知与了解,是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得以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实习目的与要求:

1、通过野外的实地实习,认识三峡库区的地质概况和三峡库区地貌的基本类型及其成因。

2、掌握地质地貌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培养实践技能。

3、学习运用罗盘仪测岩石的走向,倾向以及倾角。实习工具:罗盘仪、地质锤、背包等

实习内容:

1、认识三峡库区基本地层、岩石及构造特征。

2、认识库地区地貌的基本类型及其成因。

3、掌握地质地貌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如使用地质罗盘仪测量产状)4、山区河流水文特点

5,观察链子崖危岩体,千江坪滑坡。感受屈原故里风俗文化 实习人员:三峡大学科技学院道路与桥梁20134751班全体同学

一、实习概况:

2015年7月5号到6号

阴转小雨

我们在严学清老师的带领下去了秭归进行了工程地质实习,这次的实习是工程地质实践的重要步骤,让我们在课程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观察与现场实践,加深了我们对工程地质理论的认识,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深化课程理论,使得我们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为毕业以后的设计、施工中应用有关地质资料打下一定的基础。这是一次地址启蒙教育,是一次重要的认识实习,重点要理解基本的地址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通过简短的野外地址实习,巩固学过的《工程地质学》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此外,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随地址科学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

在这2天里我们沿着龙马溪,观看了一些典型的地质形状,去了屈原祠目睹了屈原的名士贞操、在千将坪回忆当时滑坡的惊心动魄,到了链子崖领略天然裂缝,每一天都能学到很多很多„„让我 感叹自然的伟大与无情、世界的百态、自己的无知。

二、实习内容: 1.龙马溪口

2015年7月5日的早晨八点我 们由C楼出发,经过2个小时汽车颠簸和1个多小时的轮渡,终于到达了第一站----龙马溪,龙马溪是在地质上比较少见的一个逆流入江的长江

支流,老师给我 们介绍了产生这种特殊的地质的原因,与三峡地区地壳的上升有关,因为东坡的河流比西坡陡,其溯源侵蚀能力比西坡强,所以龙马溪逆流入江的长江 让后我们沿着龙马溪进行了为期4小时的观察,走访,实地考察。观看了一系列的地质构造并研究了一些护坡们认识了泥岩,我 们观察了褶皱,背斜等特殊的地质现象(在书上找有关的知识)。我 们观察了整合和不整合接触。我 们观察了挠曲构造它是由于倾斜岩层前沿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弯曲而形成的。我们还发现在很多地方出现了整和接触和不整合接触,所谓整合接触是指上下岩层的产状一致,互相平行,连续沉积形成,其间不缺失某个时代的岩层。而不整合接触又分为两种,平行不整合接触和角度不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也称假整合,是指其间有岩层的缺失,而角度不整合是指

上下岩层产状不同,彼此呈角度接触,其间缺失某时间段的岩层,接触面多起伏不平,也常有底砾石和古风化石。我们还在路旁的岩石上看到了很多节理,节理是指那些有一定成因、形态和分布规律的裂隙,按力学成因可分为剪切节理、张节理和劈节理。顾名思义剪切节理是由剪应力所形成的破裂面,张节理则是由拉应力所形成的,而劈节理是岩层中大致平行、密集和微细的构造节理。

2.人工高边坡

沿着龙马溪的公路两旁有很多护坡防护,一般都是用拉网喷锚加固,外加排水工程,它首先 是在山体上固定拉网,然后在拉网上喷浇混泥土,中间留有排水孔,旁边还有

排水沟,一般它有15公分厚,在那我 们看到了深沟滑坡,所谓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滑坡的别名叫做地滑,我 国许多地方山区的群众,形象地把滑坡称为“走山”。这个滑坡是是一个东西走向的顺向滑坡,全长400米左右。它位于黄陵背斜。南侧和北侧都是天然冲沟,宽20—25米,前沿是扇形滑舌,总共滑方有200万立方米左右。原本它是一个死滑坡,可是03年的135蓄水让它复活了,复活后,出现公路、房屋拉裂、下沉等一系列现象。06年的156蓄水前就对它进行了治理,治理方式有打抗滑桩,抗滑桩一般直径5米,间距2米左右,深度达20-30米,到达固定岩层,除了抗滑桩还有加上排水措施,保护公路和房屋。

页岩,这种岩石是软质量岩,其力学程度底,属于易滑地层,易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但是,页岩可以用来生产页岩砖,页岩砖是一种新建材料,其质量好,不用添加剂,它的最大的优势就是与传统的粘土砖施工方法完全一样,无须附加任何特殊`施工设施、专用工具,是传统粘土实心砖的最佳替代品。并具有强度高、保温、隔热、隔音等特点。可用于高层建筑和桥梁等。与粘土砖相比,具有以下优点:①抗风化性能优于粘土砖,②尺寸偏差小于粘土砖,③节约资源节约用土地

2015年7月6号

链子崖:链子崖景区位于长江西陵峡南岸,屹立于兵书宝剑峡和牛肝马肺峡之间,西陵峡兵书宝剑峡峡口,有一座布满裂缝的大山壁立大江,这就是名闻遐迩的链子崖。链子崖,在攀爬的过程中,老师带领我仔细观察了途中的地质构造,详细的讲解了它的独特之处:链子崖的神秘其实在于新滩一带是一个古滑坡体。链子崖上的裂纹其实是由于地质作用和人类工程活动的作用。据历史记载,自东汉永元12年以来,新滩发生过大规模滑坡21次。滑坡曾造成长江2次断流(1921年,1982年)。链子崖上从猴子斜坡到筲箕洼、雷劈石,有250万方破碎的岩石。从下仰望链子崖,可见纵横交错的裂纹。而顶部最大的裂缝宽6到7米,深100多米,给人以摇摇欲坠之感。其中最大的裂缝有5米多宽、700米深,直接威胁长江中下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彻底治理链子崖地质灾害,智慧的人们终于用整体锚固的方式实现了千钧铁链锁住链子崖的梦想。

新滩滑坡:

随后,在危岩体上,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对岸的新滩滑坡以红房子和“民”子为界,后面为山尖,上半部东南走向,下半部西北走向,呈牛角尖状。这是我国地质灾害预报的开始,同时也是我校唯一一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项目。新滩滑坡与1985年6月12日发生滑动,滑坡体总体积约3000万m3,滑动面积,正对岸涌浪爬坡高达48m。为巨型推移式滑坡滑坡,主 要由后缘崩蹋,坡脚泥化地层引起,具有周期性。由于进行了预报,居住在滑坡体上的新滩故镇上的1371名居民才得以及时撤离,幸免于难。但在湘西河口处,4艘渔船被打翻,8人死亡。也正是因为这次滑坡,在之后的滑坡预报中扩大了警戒范围。

灾害治理【第二篇】

关键词: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生命安全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因此,地质环境就成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地质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的建设带来很大影响,同时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很大的制约作用。近年来,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在我国各个地区,不仅使人民群众受灾严重,同时也给国家带来不可估计的损失。因此,正确认识地质灾害成因和发生规律,采取有效措施对地质灾害进行综合防治,成为国民日益关注的问题。

一、地质灾害的分类

要做好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必须先了解地质灾害的分类。地质灾害的分类是比较复杂的。从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上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自然变异引起的地质灾害,称为自然地质灾害;另一类是由人为作用诱发的地质灾害,称为人为地质灾害。从地质环境或者地质破坏的速度上划分,可以分为突发性的地质灾害和缓慢性的地质灾害。突发性的地质灾害也是人们常说的狭义的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等;缓慢性的地质灾害又称为环境地质灾害,包括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

二、地质灾害的成因

1.由于资源开发和采掘的不规范性,部分开采工人的安全意识淡薄,使他们在开采时,存在不合理或违规的开采现象,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过度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导致人为不合理开采,对安全工作不予重视,预留的矿柱较少,长时间不规范开采造成应力失稳,形成采空区坍塌、山体开裂等,继而发生山体崩塌滑坡。

2.在河流断面上大量修建的水利工程、山区水库和拦水坝,使下游河段的水体发生了变化,当特殊原因诱发堤坝决堤时,会引起严重的地质灾害,如:泥石流、两侧山体滑坡等,造成地质灾害发生和水土流失,另外,拦水坝渗漏和水土流失,增加了土地的浸润和软化作用,也导致了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

3.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土地资源逐渐稀缺,人们不断地开挖边坡和依山建房,政府大量修建公路,形成了人工高陡切坡,当应力失稳时,极易诱发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

4.由于人们对环境的无节制破坏行为,导致地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大量砍伐树木、放炮采石、破坏植被,从而严重破坏了稳定的生态环境,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造成水土流失严重,耕地沙漠化速度加快,增加了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三、关于地质灾害的治理措施

1.加强地质灾害的安全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的环境意识。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地质灾害工作的宣传力度,强化人们对于地质灾害的普遍认识,明确地质灾害对人们生产生活造成的严重影响,有关部门管理人员必须强化灾害意识,确保在地质灾害来临时能够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应对灾害风险,不至于惊慌失措。管理人员和人民群众都要正确认识到地质灾害的不可预见性,强化地质灾害防范意识,使之能够在地质灾害来临时主动应对风险。例如:可以村为单位,开展地质灾害知识讲座、组织广播电视讲座等,对人们大力宣传地质灾害知识,培养全体人民的灾害意识,在不同的地方制作地质灾害教育宣传栏,从而保证做到在地质灾害来临前做好预防,在灾害中从容应对,在灾害发生后能够积极自救,提高生存能力,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通过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宣传教育,使他们对灾害能够更加重视,做到居安思危,增强防灾的意识。

2.建立有效科学的地质灾害提前预警系统。建立有效科学的预警系统,需要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通过对不同地区地质灾害情况的分析,建立起适合当地情况的完善的地质灾害防范制度和应急预案,并通过上传下达,层层落实,确保每个环节都安排具体人员负责。有关部门管理人员需要建立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及时对地质灾害进行适时监控,定期一些关于地质灾害的宏观变化信息,提高工作人员对地质灾害的把握程度,从而采取有效的地质灾害防范措施,将灾害发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同时还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建立起地质灾害防范的电子网络平台,这已经逐步成为加强地质灾害防范的重要手段,在这种网络平台中,可以将不同地区地质灾害的情况及时汇报到相关部门,从而为该地区提出有效地灾害防范措施,提高地质灾害防范的及时有效性。能够迅速将地质灾害防范工作覆盖整个地区,全部聚集到这个监控空间中,并在地质灾害防范过程中实行动态监测,做好灾害防范措施,尽可能规避风险。

3.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要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效果,必须建立符合实际的管理制度,需要召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共同制定完善而又规范的管理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必须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1)规范用于地质灾害防治的资金、预算和管理,建立严格的审批和监督制度。(2)规范职能,加强相关部门的职责划分,确保各部门人员在自己的权利范围内做好本职工作和行使职能。此外,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的管理工作,需要召集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掌握地质灾害在一定区域内发生变化的规律,找出地质灾害的易发区和危险区,并确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防范措施,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管理体系,同时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建设,要积极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配置与地质灾害管理相适应的软、硬件设施。作为上级主管部门,要与地方相关部门沟通协商,共同提出解决办法,在政策上给下级部门创造条件,使地质灾害管理信息化建设得到更快的发展,使之方便管理,提高效率,。在管理中,对于地质灾害情况复杂的区域,要做到24小时监控,重点管理。

4.因地制宜加强综合防治工作。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过程中,除了提高人民的安全意识,建立有效科学的地质灾害预测系统和科学的管理制度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需要因地制宜地加强综合防治工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政府要积极行动起来,鼓励和带动村民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保护好水土资源,尽量减少水土资源流失,矿产资源开采过程需要科学管理、整体规划、边采边治、杜绝盲目开采。另一方面,在建造水利工程的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渠道渗漏和水土流失,减轻土地的浸润和软化作用,从根本上杜绝此类地质灾害的发生。更主要的是,各地要依据实际情况,加大已有应急地质灾害点的治理工作,从资金、技术、人才上予以重点扶持,将地质灾害治理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去安排,去规划,去治理,一切以围绕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的优化为基本出发点,合理布局,综合整治。

四、结语

总之,通过全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从根本上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消除地质灾害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保证人民群众和国家的利益,创造出和谐美丽的生存家园。

参考文献:

[1]杨文进。 水利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措施[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16:72-73.

[2]申力,刘晶辉,江智明。 抚顺西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灾害浅析[J].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9,01:35-39.

[3]孔德坊。 国家地质灾害防治与工程地质环境保护专业实验室[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5,02:30-36.

三峡大学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秭归【第三篇】

三峡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摘要

2010年1月9日至12日,在涂老师、白老师和罗老师三位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三个班的同学赴秭归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地质实习。实习过程中主要对龙马溪沿岸公路、链子崖危岩体和千将坪滑坡进行了认知,使课堂上学的知识和实际情况之间建立联系,加以巩固。

2010年1月9日

星期六

多云

一、线路概况

今天主要的任务是沿龙马溪岸边公路认知路边露头岩石中存在的地质现象,整个行程大约两个半小时。在前半段我们看到了野外自然存在的岩石和一些小规模的地质现象,并在老师的讲解中了解了一些常见的地质灾害的防治;在后半段程中,老师给我们演示了罗盘仪的使用方法,另外还将到一些其他的相关知识。

二、地质现象

1、志留纪岩石

最先接触到的是志留纪(S)的页岩和砂岩,均属于沉积岩。我将两种岩石做了实物对比,发现:

硬度为页岩小于砂岩;

在颜色上两者没有太大差别,均呈灰、棕黄等颜色(图1和),不过有的大块砂岩表面会有锈状层覆盖,而另外两者则是少见的;

两者的解理都很明显,天然的石块和岩壁均有明显的棱角,容易辨认;

在岩层厚度上,由于砂岩岩质较硬,因而要比页岩厚很多(图2);

节理方面,砂岩很少有充分发育,而 “页岩”则不同,均有大量的节理成熟发育,并与解理面和岩层面混淆,较不易区分;

三峡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从风化程度上是很容易将两者鉴别出来的,页岩有一定厚度的风化层,轻轻一触即可剥落,砂岩的风化程度要低很多,这点区别和岩石的组成成分和胶结方式无疑是有很大关系的:在成分方面,表现出了粘土和石英(主要影响成分)的含量对比上的差别;在胶结方式上,联系岩石现象和课本的讲解,可以反应出以下结论,砂岩更大程度上为胶结效果较好的“基底胶结”,而另外两者则更大程度上属于“孔隙胶结”或“接触胶结”。

2、奥陶纪岩石

今天实习路线的后半程属于奥陶纪(O),与前半程的志留纪(S)呈整合接触,岩石亦属于沉积岩,成分主要以石灰岩为主,这让我最先想到的就是化石。

从页岩、砂岩的领域走进石灰岩的世界,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其间的不同,山岭更高,岩石的颜色也由灰、棕色变成以银灰和白色为主(图3),从视觉上就可以感觉到这里的岩石硬度更大。当然课堂上明确说了“石灰岩矿物成分以方解石为主,有时还可含有白云石、燧石等硅质矿物和粘土矿物等„„多成致密状。”拿这里的石头与刚刚看过的页岩砂岩相比较,区别是非常明显的:

石灰岩岩石多以巨大的岩块存在,而页岩和砂岩则多以薄(相对而言)片状板状存在; 石灰岩硬度比页岩和砂岩都大很多,因此在边坡治理中,砌墙多选用石灰岩岩石; 石灰岩的断面上又鲕状、竹叶状、团块状等由于风浪振动引起的特殊结构,这是页岩砂岩没有的;

还有一个明显的区别是,石灰岩中可以找到一些保存完好的古生物化石,如图3中下方就是奥陶纪头足类鞘角石。

3、地质构造

从这个方面看,我们这条路线确实有很高的价值。因为我们不但看到了出露完好的岩石,而且还看到了不少规模虽小但很完整清晰的地质构造。

三峡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图4是一个小规模的背斜,高约3m,宽约5m。轴面有45°左右的倾角,是一个较典

型的倾斜褶皱;从断面上的出露岩层的相互关系可看出,褶皱枢纽呈小角度倾斜,属倾伏褶皱;岩层呈圆弧状弯曲,这与“高3宽5”的尺寸特征是相符的,因此属于圆弧褶皱,但转折端处圆弧半径较小,呈较好的流线型;另外从岩石特征和岩层特点来看,其组成成分为泥灰岩和页岩,这与图5不同。图5中是一个扇形平卧圆弧状褶皱,转折端高越,圆弧半径约,相对尺寸较大,主要组成成分为砂岩。

图6是一个断层,规模很小,但也比较清晰。在老师的讲解下,我又巩固了一下断层的相关知识。从图中可以看出,断层面呈约30°倾角,根据岩层的位置关系可以大致判定为正断层;另外老师还讲到了另一种判断方法,即根据断层面处上下盘岩层断口的几何形状来判断,若断口处有逆向岩层翘起的弯曲,则说明是逆断层,若端口处岩层顺着岩层弯曲或无弯曲,则为正断层。这是我之前没有接触过的,简单易懂,易于掌握,而且更为实

用,可见经验的价值。

至于构造节理,在关于页岩和砂岩的记述中已多次说到,应无需再做记述了。

以上涉及到的构造均位于志留系(S)岩层,在奥陶系(O)岩层中没有发现较明显的地质构造现象,我想这与岩石成分有关。石灰岩岩质较硬,形成小规模的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相对难很多。

三、地质灾害及防治

1、边坡治理

山区公路在修建过程中难免要出现削山的现象。一位前人说过,任何人类活动都会对大自然产生影响甚至冲击。削山的直接后果就是使山坡变陡,原有结构被破坏,于是

三峡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形成边坡问题。再者若岩石岩性较松软,遇水强度变化大,则多数会存在边坡坍落隐患甚至造成事故。

今天路线的前半段为页岩砂岩区,因此几乎所有削山的部分都采取了防治措施。我们看到的有“锚喷”和“排水”,不用“锚喷”的地方又有挡土砌墙,锚喷和砌墙均有伸缩缝和沉降缝合二为一的工程缝;另外在其他的地方还见过挂网防治。根据土力学的知识,水对边坡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在排水方面分别建设了排水沟(针对表层水)和排水孔(针对孔隙水)。老师也简单介绍了喷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但是还是不太清晰,需要再学习。

2、复活的深沟滑坡

2003年6月,三峡水库135m蓄水时,此处一个深沟滑坡复活,发生了移动,在现场我们可以看到公路在滑坡产生的应力下出现了很多裂缝。该滑坡长约200m,宽500m,均厚为20m,总体积约为200万m3。在2006年156m蓄水前进行了治理,采取的措施主要是打抗滑桩,抗滑桩一般直径5m,间距2m,深20至30m,到达固定岩层,此外还用了排水措施。

四、相关知识

1、黄陵背斜

黄陵背斜的核部在三峡库区附近,西翼延伸至湘西河,东翼至宜昌市区,长宽均约80公里,今天的实习地点位于西翼,这也决定了此处岩层的倾向;

2、页岩与生产

在当地就有页岩砖厂和页岩粗骨料加工厂。页岩质轻,煅烧后强度满足生产需要。故一方面可取代粘土开采保护耕地,另一方面可使楼板等建筑材料质量变轻;

3、地质工作者的素质

做地质工作不但要有好的心态,更要有“四勤”的精神,即腿勤、眼勤、手勤、脑勤;

三峡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4、地质器材的使用

罗盘仪可以测出岩层产状要素,而地质锤既可用于修路,还可以敲打石块检验硬度,另外兼可用于自卫。

2010年1月10日

星期日

一、线路概况

今天的路线安排前后经过链子崖危岩体和链子崖风景区,主要了解危岩体的发育、变形及治理措施,并介绍江对岸的新滩滑坡的相关情况。

二、实习内容

1、链子崖

链子崖距长江三峡电站大坝,与新滩滑坡隔岸对峙。危岩区河谷深切,岸坡陡峭,山顶高程1000m至1300m,岸坡30°至40°。危岩体自动向西依次出露志留系(S)、泥盆系(D)和二叠系(P)地层,斜坡上为第四纪(Q)堆积物。志留系为薄层至中层砂页岩,泥盆系为厚层砂岩泥岩,地貌上形成陡崖,二以厚层灰岩为主,夹薄层岩质页岩,构成危岩体,其为马鞍组煤系组成危岩体的软基和大面积采空区。

危岩体东、北两面临空,西、南两面与山体相连部分被裂隙切割。危岩体南高北低,长约700m,南宽,宽度30m至180m不等,被30多条裂缝切割,裂缝又13条,分别为0至12号,总体积约300万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有:8至12号缝段,5万破碎危岩体变形明显,失稳可能性最大,切可能引起性破坏;0至6号缝段危岩体可能发生崩塌,应防止江;7号缝危岩体体积2万m3,表现为座崩破坏形式,危害性较小。

针对以上问题,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加固整治:煤层采空区进行回填,设置城中阻滑工程,面积达3000m2;5万m3危岩体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并在此基础上对崖壁表层

叠系底部

但大窄北大的m3。m3整体其入

三峡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裂隙密集部位作喷网锚加固;对雷劈石滑坡则主要采取地表排水工程进行整治;另为防止西侧6、7号缝段危岩体崩塌石块入江,在斜坡上修筑了防冲拦石坎。整个加固整治工程工期三年,目前危岩体已经稳定。

2、新滩滑坡

随后,在危岩体上,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对岸的新滩滑坡。新滩滑坡与1985年6月12日发生滑动,滑坡体总体积约3000万m3,滑动面积,正对岸涌浪爬坡高达48m。由于进行了预报,居住在滑坡体上的新滩故镇上的1371名居民得以及时撤离,幸免于难。但在湘西河口处,4艘渔船被打翻,8人死亡。也正是因为这次滑坡,在之后的滑坡预报中扩大了警戒范围,并逐步开始惊醒涌浪计算。

3、风景区

在风景区看的主要是一些碑文记录。看后感受也很简单:地质乃大计,何止数百年。

2010年1月11日

星期一

多云

线路概况

今天的目的地是千将坪滑坡。我们现在滑坡对面的高地上看过滑坡整体概况,然后又登上滑坡体实地感受了滑坡

实习内容

千将坪滑坡发生于2003年7月13日,滑坡体后缘宽约为600m,滑舌端宽约1000m,长约1000m,平均厚度为30m,总体积为2400万m3。滑坡发生后堵塞了青干河,后再堆积物上开挖渠口得以打通河道。应为没有及时搬迁,造成滑坡体上的居民24人死亡,灾害事故十分严重。但由于该滑坡为岩性滑坡,整体性较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事故的灾害性。

据相关调查研究,地质专家们认为,集中降雨是滑坡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6月21日

三峡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至7月11日持续强降雨。据气象部门统计,在这20天时间里有8天降雨,总降雨量达毫米。雨水大量渗入,软化了岩石,增加了滑体的重力和渗透压力,降低了摩阻力,促使斜坡破坏,形成滑坡。另外,与三峡水库蓄水的影响也有一定的联系。也正因此,促使了大规模的三峡库区后期灾害治理工程的上马。

实习感受

为期三天的地质实习,在我们不断的行走和攀登中很快就结束了,然而对我的影响却是深远的三天里我的心情复杂多变,初到目的地时疑惑无知,看到自然状态下地质现象是欣喜不已,船行于山川峡谷之中热血澎湃,在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思考后理解了一个疑惑时豁然开朗,听到灾害事故时万分痛心„„我总感觉三天太短,总感觉两只眼睛一个嘴巴不够用,总是看到什么东西都想问问题,于是一直跟在老师身边。

在专业知识上,我感觉收获了许多,解开了不少疑惑,这与我之前在二郎坪渡槽重建工程工地的实习经历的影响十分不开的。那次的经历让我认识到书本与现实、我与实际工程要求之间的差距,也使我敢于提出哪怕十分幼稚的问题,因为我明白,问问题与问题的层次无关,解除心中的疑惑获得知识才是最实质的目的。而提问与思考联系时非常紧密的,所以我是同事间行了龙驭球老先生“多问”和涂老师“脑勤”的学习方法论了。

在其他方面已收获颇丰。三天的相处,三天的野外教学,让我更深信水电人也可以是

三峡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极人文的。良好的心态,科技的精神,对问题的深入思考,这都是让我感触很深的。

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天明白了,两者应齐头并进,相互影响,方能取到效果。看着那条当年被链子崖治理人员走出的小路,联想到邓小平一人在四川走出的那条小路,我更加感觉到,我们水利事业是充满艰难险阻的,然而也正是在这样的披荆斩棘的过程中,我们发展着国家的水利事业。

尚待解决的问题

三天的实地学习解决了很多疑惑,同时也给我增加了一些疑惑,有些通过查资料已经解决了,但是还有几个问题不好查资料,在此记录下来。

1、龙马溪岸边志留系的沉积岩,可以看出,页岩在砂岩上层,即页岩形成的比砂岩要晚。这样的形成次序能否反映出各自形成时期外界条件的不同?比如是否可推断出砂岩形成是水的流速更大?

2、图6中的断层,上盘下盘的岩层倾角不同,有哪些可能的原因?

3、断层上下盘之间的相对移动可以判断出来,但如何推断其绝对移动,或者说,如何判断哪一盘是主动移动?这在外线上会有什么区别?是否能够反映出地质作用的不同?

参考文献

[1].天津大学崔冠英主编。水利工程地质--三版。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2].郭希哲等著。三峡工程库区崩滑地质灾害防治。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灾害治理【第四篇】

关键词泥石流;灾害治理;地质分析

泥石流灾害的产生主要是山体结构在长久的外力作用下已经形成松动或者发生了内部的改变,因此在汛期雨水作用下,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就出现了。本地特殊的地质构造也成为泥石流地质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天灾无法避免,只有及时的面对灾害发生时作出泥石流灾害的有效处理,缩小灾害的影响,对于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才能进行有效地保障。因此以下我们就与泥石流灾害治理的重要性和主要的治理方式进行全面的研究,从而有效地减少灾难的发生。

1 分析泥石流灾害治理的重要性

能够全面的保障本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国幅员辽阔地貌丰富,地质构造较为复杂,本地区处于特殊的西南部,大部分的地质特点就是松散的岩土、岩石地,因此再加上汛期或者雨季的到来会造成次生地质灾害,泥石流的灾害就容易产生。掌握泥石流的发展形式,以及诱发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进行全面的分析,才能为找到合理的地质灾害解决措施提供依据。例如:地震后余震较多,造成岩石松动、山体崩塌、表层滑塌、并有飞石现象,再加上雅安地区的汛期雨量非常的充沛,诱发地址灾害的可能性非常大。

因此必须要对泥石流灾害的治理进行重视,同时并找到解决其他地质灾害的方法,全面的维护本地经济的发展生产建设,为人民提供一个稳定有效的灾害处理及时的形象。另外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部门要经常性的进行本地区的地理勘探,既给自身的水利建设工程提供更多的地质信息,又能够将本地的地质构造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对地质灾害的处理方法以及处理方案的制定,也能提出更多有效地指导。

促进本地的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地质灾害除了地震的破坏性之外就是泥石流现象的产生。在地震灾害发生之后,地震虽然不会造成整个山区的倾覆,但是山体的构造已经发生了细小的改变,例如:碎屑、碎岩石等情况,汛期的到来会造成泥石流灾害的出现,掩埋村庄或者建筑物的现象较为普遍。因此本地的生产建设根本性的破坏还是泥石流灾害的产生,所以在解决地质灾害泥石流的灾害处理方式就是要从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出发。

采取较为可靠和科学的治理措施,例如:修筑拦砂坝、防水坝、防洪堤等工程,确保本地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能够抵御泥石流的危害。特别是当本地遭受到地震灾害后本来就脆弱的环境,山体松动、水流量较大,再加上没有具有针对性措施可以使用的泥石流灾害的侵袭,会给本地区造成致命打击。所以重视泥石流灾害的产生,才能针对性的制定防护措施,以及针对性的建立起防护建筑,切实的落实泥石流的治理,从而稳定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建设。

2 泥石流灾害治理的主要方式

泥石流灾害主要发生在本地区的原因是基于本地的特殊地理结构构造和地质特点较为脆弱的原因,再加上本地区沟壑嶙峋雨季和汛期都较为集中,地质构造脆弱,引发自然灾害较多。而且汛期会加剧山体滑坡、泥石流的出现,淹没村庄、农田、交通工程等设施,所以要针对性的找到泥石流的解决措施,才能维护本地的生产发展。

制定泥石流的防护治理方案

泥石流灾害的产生和雨季汛期是紧密的联系的,因此泥石流的防护措施不仅是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综合分析制定,要综合性的制定,以预防为主、以挡和护为辅,并根据当地的环境、以及基础的建筑结构、降雨季节、汛期长久、以及建造泥石流防护工程的地质选址等方面进行泥石流的治理方案设计和制定,确保泥石流的防护方案更加的具有全面性和科学性。

在制定和设计方案的过程中要对准备施工的泥石流治理工程进行实际的观察和测量,并对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针对性的要求和规定,组织选择优化施工方案。在特殊地段的泥石流防护方案,要进行施工材料的选择,例如:山石松碎的坡地建设的泥石流防护措施要以坚固和结石为主,可以选用粘固性较强的混凝土。并要求不能在山坡和沟谷中随意的堆放施工废弃物,避免人为原因加剧泥石流现象的危害、并且防护方案中要求要经常性的进行对防护建筑的检查和维修,杜绝溃坝、溃堤现象的产生。

建设生态工程

植树造林稳定山体结构是当前泥石流灾害有效地防护方式,因为泥石流的产生主要是山体表层缺少植物的根系固定,山体表层脱落就会在雨季或者汛期的时候造成泥石流现象。山体裸露、缺少植物的根系固定,就会容易发生坍塌以及崩裂的现象,因此恢复森林植被和科学的利用山地资源,才能减少水土流失,恢复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并改善地表汇流的条件,对于抑制泥石流才能具有针对性。

并且建设的生态工程除了在山地地区进行植树种草,更重要的就是要开展对山体的保护,严禁山体开荒、种地放牧、采石、采矿等一切有可能引起水土流失和山体平衡的现象,以及其他的不能稳定山体结构的人类活动。另外还可以开展下游的植树造林工程,因地制宜的选择树种和草种,迅速的恢复植被。同时还可以调整生态农业的生产结构,给农民提供更多的其他经济发展模式,解决农民的收入问题,例如:种植经济树种,茶树、花树等,打造本地特色的生态环境。

建设应急避险设施

因为泥石流的产生严重的会直接的掩埋建筑物甚至是人身,所以在泥石流发生时要向着沟岸的两边跑开,不能长时间的停留在凹坡处,建立应急措施就是设计和建设排水系统,即使是雨量大的季节也能将雨水直接的排出,并避免地表水的深入,对已经形成塌陷区的坑底要及时的进行填堵,减少水流对石坑的灌注,从而形成泥石流灾害。

泥石流的产生主要是山体或者上游具有较为松散的固体物质,再加上大量的流水来势凶猛,造成泥沙随水流流动的情况。因此建设泥石流的应急避险设施,要及时的修筑防护工程,加强对于泥石流灾害的预防和预测能力,建设泥石流防护建筑,例如:防护应急避险工程,防洪堤、、护坡、丁坝等工程设施。

具体的措施

开展预防为主,急救为辅的方式。当汛期来临或者即将来临时,全面开启安全防护系统,宣传泥石流自救措施,并在平时要保护好本地的生态建设,采用挡水、护坡的形式进行松散物质的固定。并且在上中游设置拦挡坝拦截泥石流固体物。建设排水沟槽,使泥石流的水源能够及时的排除干净,减少对山体的冲击。并且在泥石流有条件出口的地方设置停淤场,避免堵塞河道。

所以泥石流的灾害才能被有效地避免,而且泥石流的灾害才能被全面的杜绝,泥石流灾害和水源是脱不开关系的,尤其是在西南地区汛期较为集中的季节,特殊的地理构造会加剧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因此要做好从理论到实践,从具体到形象的防护措施和防护工程。

3 结束语

在泥石流灾害的防治工作中,专业的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要及时的进行对本地区地理环境和地质特点的分析,才能将具体准确的材料总结,在更多的地质灾害中作出有效地处理方式和处理手段,从而维护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晓梅,王进聪,冯亚中。舟曲县三眼峪沟泥石流灾害治理措施的比选[J].甘肃地质,2012(03).

[2]李文彬。泥石流灾害治理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3(07).

三峡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工程地质实习报告【第五篇】

实习时间:— 实习地点:三峡库区 实习目的与要求:

1、通过野外的实地实习,认识三峡库区的地质概况和三峡库区地貌的基本类型及其成因。

2、掌握地质地貌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培养实践技能。

3、学习运用罗盘仪测岩石的走向,倾向以及倾角。

实习工具:罗盘仪、地质锤、背包等

实习内容:1、认识三峡库区基本地层、岩石及构造特征。

2、认识库地区地貌的基本类型及其成因。

3、掌握地质地貌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如使用地质罗盘仪测量产状)

4、山区河流水文特点

5,观察链子崖危岩体,千江坪滑坡。感受屈原故里风俗文化

实习路线:

7月16日:学校—茅坪—龙马溪—金天地大酒店

7月17日:金天地大酒店—屈原祠

7月18日:金天地大酒店—千江坪滑坡

7月19日:金天地大酒店—链子崖—学校

实习人员:水利水电工程系051014——051017班全体同学

一、实习概况:

2007年7月16号到19号,我们在秭归进行了工程地质实习,工程地质实习是整个工程地质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深化课程理论,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毕业以后的设计、施工中应用有关地质资料打下一定的基础。这是一次地址启蒙教育,是一次重要的认识实习,重点要理解基本的地址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通过简短的野外地址实习,巩固学过的《工程地质学》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此外,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随地址科学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

这四天里,我们沿着龙马溪,观看了一些典型的地质形状,去了屈原祠目睹了屈原的名士贞操、在千将坪回忆当时滑坡的惊心动魄,到了链子崖领略天然裂缝,每一天都能学到很多很多……让我感叹自然的伟大与无情、世界的百态、自己的无知。

二、实习内容:(1)岩层观察:

2007年7月16日的早晨八点我们由水电楼楼出发,经过2个小时汽车颠簸和1个多小时的乘风破浪,终于到达了第一站----龙马溪,龙马溪是在地质上比较少见的一个逆流入江的长江支流,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产生这种特殊的地质的原因,与三峡地区地壳的上升有关,因为东坡的河流比西坡陡,其溯源侵蚀能力比西坡强,所以龙马溪逆流入江的长江。

我们沿着龙马溪观看了很多地质构造,并研究了一些护坡。我 们认识了泥岩,页岩,这种岩石是软质量岩,其力学程度底,属于易滑地层,易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但是,页岩可以用来生产页岩砖,页岩砖是一种新建材料,其质量好,不用添加剂,它的最大的优势就是与传统的粘土砖施工方法完全一样,无须附加任何特殊`施工设施、专用工具,是传统粘土实心砖的最佳替代品。并具有强度高、保温、隔热、隔音等特点。可用于高层建筑和桥梁等。与粘土砖相比,具有以下优点:①抗风化性能优于粘土砖,②尺寸偏差小于粘土砖,③节约资源,不占用土地。我们观察了褶皱,背斜等特殊的地质现象(在书上找有关的知识)。我们观察了整合和不整合接触。我们观察了挠曲构造它是由于倾斜岩层前沿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弯曲而形成的。我们还发现在很多地方出现了整和接触和不整合接触,所谓整合接触是指上下岩层的产状一致,互相平行,连续沉积形成,其间不缺失某个时代的岩层。而不整合接触又分为两种,平行不整合接触和角度不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也称假整合,是指其间有岩层的缺失,而角度不整合是指上下岩层产状不同,彼此呈角度接触,其间缺失某时间段的岩层,接触面多起伏不平,也常有底砾石和古风化石。我们还在路旁的岩石上看到了很多节理,节理是指那些有一定成因、形态和分布规律的裂隙,按力学成因可分为剪切节理、张节理和劈节理。顾名思义剪切节理是由剪应力所形成的破裂面,张节理则是由拉应力所形成的,而劈节理是岩层中大致平行、密集和微细的构造节理。

沿着龙马溪的公路两旁有很多护坡防护,一般都是用拉网喷锚加固,外加排水工程,它首先

是在山体上固定拉网,然后在拉网上喷浇混泥土,中间留有排水孔,旁边还有排水沟,一般它有15公分厚,在那我们看到了深沟滑坡,所谓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滑坡的别名叫做地滑,我国许多地方山区的群众,形象地把滑坡称为“走山”。这个滑坡是是一个东西走向的顺向滑坡,全长400米左右。它位于黄陵背斜。南侧和北侧都是天然冲沟,宽20—25米,前沿是扇形滑舌,总共滑方有200万立方米左右。原本它是一个死滑坡,可是03年的135蓄水让它复活了,复活后,出现公路、房屋拉裂、下沉等一系列现象。06年的156蓄水前就对它进行了治理,治理方式有打抗滑桩,抗滑桩一般直径5米,间距2米左右,深度达20-30米,到达固定岩层,除了抗滑桩还有加上排水措施,保护公路和房屋。

当我们走到天然冲沟,发现我们正从志留纪多页岩地区走向奥陶纪多灰岩区,而这两个地区是整合接触的,在这边奥陶纪多灰岩我们发现很多海洋软体生物的直角石化石和尖角石化石。在半路上,老师给我们复习了一些工程地质上的关于岩层状态的知识,所谓岩层状态是指岩层在空间位置的分布状态,岩层的产状可分为水平的、倾斜的和直立的三种类型。一般岩层的产状用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三个要素来表示。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方向称为走向,倾向是指岩层的倾斜方向,是倾斜线的水平投影所指的方向,而倾角即岩层的倾斜角度,是层面与水平所夹的最大锐角,也是倾向线与倾斜线的夹角。老师演示完后,同学们就迫不及待的拿出了罗盘进行实战演习。

然后我们看到了一个袖珍型水电站,在溪沟上游拦截水流,用引水洞将水引下来,在山坡上有潜池,将水灌入潜池,用压力管道将水压下来,利用落差来发电,一般发电量与落差和流量成正比,其总容机200KW,年利润居然可达到20-30万,并且这还是比较普通的山区发电模式。

在上船时,我们又看了屈原镇的库岸护坡工程,它们是由抗滑桩(桩间为挡板)锚杆结构 干砌石护坡 截排水 检测工程的治理方案,抗滑桩有41根,长米,截面2米 * 3米的17根,长米,截面2米 * 米的24根,长米混凝土格构 干砌块石护坡6100平方米 锚杆173束 浆砌石块石格构 干砌块石护坡9100平方米,其排水沟共1550米,总投资1100万元。

(2)屈原祠 2007年7月17日我们步行前往屈原祠。里面的环境非常幽静,绿树成荫,屈原大夫的雕像让人肃穆起敬。祠内还有很多古物,让我们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和痕迹,二楼还摆放着难得一见的悬棺标本。这次的所见所闻让人记忆深刻。

(3)千江坪滑坡2007年7月18日,我们来到了青干河左岸,去观看千江坪滑坡,它属于水库型滑坡,一般水库型滑坡有两种成因,一是因为蓄水,二是因为水位涨落效应。这个滑坡是在二零零三年7月13号零晨发生的,是因为135蓄水引起的,事故造成 24人死亡,由于预测及时,山坡上的居民都迁走了,但由于形成的浪高过高,导致江面上的渔民死亡。当时的壅浪水位达185米,浪高54米。而且是顺层滑坡,东西长1200米,南北宽1000米,平均厚度25米,方量有3千万方,当时滑坡发生的时候,它将整个青干河都给堵塞了,上游的水位都涨到了150米,它产生原因一是因为蓄水,其前沿物质被淹没,降低了土石的强度,使其稳定性下降。二是因为其内在的坡体结构,因为其中的岩层是砂岩和砾岩,软硬相间的坡体结构。三是因为降雨,连续一个月的降雨使岩层稳定性发生严重的破坏。这个滑坡的整个滑床,后沿高程有450米。千将坪滑坡是沿着岩石滑动的,它仍然在变形,现在也仍在检测,现在位移大概1—2公分,是三峡蓄水以来最大的滑坡,当时的滑向是由西向东。在图上我们可以看见明显的滑坡壁和部分滑坡体。滑坡发生以后,三峡库区进行了及时的救灾工作,由于滑坡阻断了青干河,7月20日下午五时工作人员对其实施了爆破排水,堵塞了七天的青干河最终得以疏通。如今山上修建了排水沟等治理工程,又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站在那里,不觉想起那个动人心魄的夜晚,短短几分钟里带给人们的声声叹息。望着已经恢复了往日平静的山坡,心中不觉感慨万千,大自然在给人恩惠的同时也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而人在大自然面前又是多么的渺小和无助。

(4)链子崖

2007年7月19日在回学校的路上,我们看到了链子崖,虽然没有机会能够爬上去看一下它的裂缝,不过在老师的讲解下,也对它有了一定的了解。链子崖总共有13条大的裂缝,分为1号、2号、……、12号裂缝,其中2号是最大的,有5米宽,105米深。9号裂缝是最长的共170米长。江边危岩体有250万方需要治理。它的防治4个方面,一是锚固,这是最重要、主要的方面;二是底部沉重阻滑键;三是顶部削坡减载;四是在下部修建拦石坝;五是常见的排水工程。在链子崖的对面就是新滩滑坡,它发生在兵书宝剑峡的前面10里左右,是1985年6月12日零晨3点45分发生的,当时壅浪54米高,使上游发生翻船事件,有10人死亡。它后沿910米高,南北长1700米,临江1100米,平均厚度是30米,总共3300万方。当时造成长江临时堵塞,断航12天,它形成的原因是后沿不断崩塌加载,而使泥页岩泥化变层造成的。

三,实习总结

短短的实习很快就结束了,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实习让我们知道什么叫做神奇三峡,千江坪滑坡的惊险场面浮现在我们的眼前,链子崖让我们感叹人类的伟大。我们不再是只认识书上的名词,而是知道了那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真正的做到了“学以致用 ”,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巴楚文化的的奇特以及屈原故里的名族风情。希望以后有更多这样的机会去感受自然,学到更多实际实用的知识。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6 550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