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习调研报告(最新4篇)
【导读】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教育实习调研报告(最新4篇)”工作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工作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实习总结及体会【第一篇】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上好课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实习前也有过一些试教活动,但真正的中学教学、面对真正的中学生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多次要求听取辅导教师的讲课均被婉拒,因此只能通过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来初步了解该校的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模式。最后出于种种考虑,决定采取自己的独特教学模式,而该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学生的良好反映以及辅导教师的肯定。
作为一名教师,天职就是教书,无私地将所学的东西教给学生,这是我实习的重要内容——授课。从短短的实习生活中我了解到,做好一名教师的确不容易,要讲授一堂课就必须有备课——写教案——上课——批改作业——接受学生反馈信息——自己写反思——讲评——巩固学生知识这样的环节,看起来很简单,可是每个环节都有很多小细节,不仅要你认真,还要发挥创造性思维,尤其是“上课”,也就是一直在探讨学习的课堂教学。首先,我要了解四个班的学生基本情况,然后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来安排教学。其次,在写教案前,我必须通看整本课本的脉络,然后认真地研究要讲授的这个单元,认真地分析教材重点与难点,向指导教师征求意见,并加以修改和调整。然后自己先试教,接着再修改,最后才正式上课。在每上一节课前,我都会把所要讲的内容反复练习,直到记住为止。而且在课后经常和学生交谈,让他们指出在课上教师的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事实证明,这套方法很受学生欢迎,同时也拉近了我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期间,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教师不仅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发自内心的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从过去作为“道德说教者”, “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解放出来,正真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在生活方面也学到了许多东西。由于学校的学生食堂未开放,我必须每天自己买菜做饭,和柴米油盐打交道,这些东西是在书本里找不到的,我相信对以后的生活会有很大的帮助。在人际关系方面,也深有体会。这次实习可以说是走出校园、步入社会的第一步,处理与领导以及与办公室教师的关系是一个很好的锻炼,领导以及各位教师非常热情,在工作和生活方面都给予我很大的帮助与指导,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有意义的东西;和学生们的感情很深,与他们建立了很好的朋友关系,虽然生活条件有些艰苦,但是他们让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当渐渐进入角色,发现自己有一群可爱的学生、作为一位教师是幸福的时候,实习却结束了,一时之间让所有人都难以接受。
通过这次实习,了解了教师的酸甜苦辣以及教师的伟大,也从实习中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我们不能只从书本上看“教学”,也要在实际中“教书”,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不能将教学内容停留在眼前,而应该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发展。我们应该用心去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并尊重学生,也就是用“爱”去教育他们,而不是一味地将我们的想法强加在学生身上,让他们完全成为统一的学习的机器,要让他们去创造多彩的生活!
实习将我的教学理论变为教学实践,使虚拟教学变为真正的面对面的教学。让我具备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创新的教学理念。不到一个月的实习生活让我获益匪浅,而且将受益终生,使我真正体会到做一位教师的乐趣,并使我爱上了教师这一光荣的职业。在最后,我想说的是:感谢学院的各位老师在实习伊始对我们的悉心指导与帮助,感谢学院领导为我们提供了如此珍贵的实习机会,感谢青州市教育机构的各位领导与十八里屯初级中学各位教师对我这次实习的大力支持,更感谢那些可爱的孩子们,谢谢你们的陪伴与肯定!
实习,不仅是我人生中一段珍贵的记忆,更是我另一段人生的起点,我相信在未来的路上我会做的更好。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师范生,我将会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时刻为成为一个好教师而努力着。
教育实习调查报告【第二篇】
调查单位:
调查对象:所教班级师生和兄弟班级部分师生及部分其他同学所在的实习学校师生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法、探讨交流法
调查起止时间:20××年9月5日——20××年10月15日
报告内容:
××年9月我通过自主联系到蒙自市第三中学进行为期近两个月的教育实习,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文教学的教育实习,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期间我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中学语文教与学而言的。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对我将来的从业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班级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甚至还到其他同学所在的实习学校调查。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中学语文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语文教的情况。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城市高中,学校规模较大。该校自创建以来中考成绩名列全县同类学校前茅,但近年来生源质量难以保证,主要原因是教育改革,支援山区教育事业,山区招生人数增多,从而导致该校学生基础薄弱,班里学生水平参差,两极分化严重。
我调查发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很多语文老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的问题,以便上课时提问学生,达到和学生交流的目的。调查中有的语文老师对我说现在的学生比较懒,对学习不是很重视,你让他们回家预习教材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是不看。因此上课要多提问题,这样才能迫使他们课后去看。在语文教学特别是初一语文另一个启蒙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强势打开学生知识面与求知欲,这一方面可以使老师和学生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挖掘教材的有关内容,拓展学生思维。我自己在实习的教学中也采用了此方法,成绩果然不错。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发现在现在的中学的教学中并不是很受欢迎,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片和视频,对图片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这些图形和所蕴含的文字信息。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一些老师就采取了放弃的态度,他们认为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成绩差而牺牲了大家的利益,那样是不值得的,而且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有一个中考的指挥棒在无形中束缚着他们。老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在调查中我还发现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教学时,课堂气氛相对和谐。老师说本校的学生的记律较差,自觉性不足,如果气氛过于活跃,课堂就会乱哄哄,难以克制。而且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合作能力欠缺,实际效果为达到但花去了大量的时间,从而影响教学进度。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谈一下语文学的情况。
在调查中,部分学生对我公开表示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理解有所偏差,大量的古文诗词背诵无形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他们认为语文这一科目虽然有趣味性,但是作业的不规律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初一语文是学生们刚刚进入求知过程的重要里程碑。现在的学生是多么有个性。对于语文的教学反思,应该自上而下的有所变迁。
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一开始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等时间一长也就无所谓了。有的学生告诉我,上课老师用多媒体教学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有时太快,记笔记记不下来,有时太慢,学生听起来又感觉到无聊。甚至有的学生说,老师的方法太旧,因此影响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调查中,学生希望老师能关注他们。无论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后进的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一致的。调查中有一个学生问我如何看待老师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还问我今后要是当老师的话会不会也这样。我回答他们说:老师关注成绩好的学生是因为他们能听老师的话,而一般情况下后进生的自觉性差,经常不听话,自然惹得老师不开心。老师也是人,存在一定的偏差是正常的。但我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发觉,只要能多关注后进生,他们会很感动、进步很大。看来老师要用一种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学生,多鼓励后进生这一点对于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很重要,好的沟通有利于老师更好地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更加爱学习你所教的那门课。有的学生说学习语文时有的老师不能补充很多的课外知识,只是讲课本上有的内容,其实这些他们都能看得懂,若老师总是这样的话,他们就会认为这样的老师不怎么样,水平低,进而也就不再理会老师的讲解,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成绩就会有所下降了。他们希望老师在课堂上能讲些和当前社会有关的东西,多补充一些课外的知识。
大部分学生喜欢那种上课幽默的,不爱批评学生的,能够和学生很好相处的老师,他们都希望老师能够多关注自己,即使是成绩差的学生也这样,这种愿望甚至比其他学生更加强烈。他们希望老师多了解他们的真实的想法,宽恕他们的叛逆心理,同他们做好朋友,而不是老师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去对待他们。而且,有的学生还喜欢关注老师,对老师的衣着,对老师日常工作中所发生的一些事情都感兴趣。看来我们做老师的要好好和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以便自己在教学中更好地开展工作。该校放学时间为6点,由于较晚,而该学校以寄宿制为主,走读为辅,偏离城市中心,加之时间过长的晚自习与繁多的作业,以至于学生对于课外知识认知过少,语文最重要的就是阅读,而这一系列时间过于紧迫,造成了学生阅读量的缺失。
通过以上的调查,我认为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有学生对他所学的科目提高兴趣了他们才有可能很快地提高成绩。
老师可以多组织一些语文活动课,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叫学生在自己的参与中意识到学语文的重要性。上课时老师可以多举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让学生有个直观的感受,而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枯燥理解。对教材的解析要深入浅出,例子最好能贴近生活,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展开讨论,进而使学生兴趣更进一步。
二、正确对待现代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应用到现在的教学中去确实的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它的直观性、生动性、丰富性对教学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我认为在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同时要把握一个度,过度地使用多媒体可能回引起学生的反感,这一点从上面的调查不难发现。对一些较难理解的章节,我建议最好能用多媒体教学,在课件中多制作一些图画、flash,这样会让学生一下子对图片产生兴趣,从而带着好奇心去学习章节内容,较难理解的知识就会容易让学生接受。同时希望教育部门能更多关注山区的教育,为山区边远学校增加教育设备。
三、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赏识每一位学生。
无论学生的成绩好与差,老师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这也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现在我们讲尊重,不仅仅只是要求学生尊重老师,而且还要求老师尊重学生,作为一个老师要知道,你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能更好地尊重你。另外,对于成绩差的学生也要积极地鼓励他去学习,这样的学生只要一有进步,就应该及时表扬,表扬是促使差生进步的一种好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少批评学生,以鼓励为主,即使是批评学生时,也要注意方法,语言最好不要尖锐刻薄,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批评错的地方也应该向学生道歉,这一点恐怕老师们很难做到,其实学生的宽容之心并不比老师差,真心地向学生承认错误的老师可能会更加受学生尊重的,我在实习和调查的过程中就有这样的感受。
四、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我认为语文老师最好能多参加学生们组织的一些活动。
在参与中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对学生的组织成果给予肯定,这样能和学生更好地融合。多主动同学生谈心,做学生的好朋友,消除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鸿沟,促进教育、教学更好地展开。
总之,以上就是我在这次实习期间调查的有关情况。其中有些看法也许不尽正确,但毕竟这是我通过实际调查得到的结果,我会从中吸取一些优秀老师的做法,结合自己实际的水平应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去。我想只要我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坚持下去,多了解当下的教学情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但愿我的想法能变成现实。
最后对在本次调查中给予支持的老师们、学生们表示感谢!
教育实习调查报告参考【第三篇】
一、 概述: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方略的实施,我国农村中小学所取得的成绩是众所周知,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我国农村教育事业驶入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健康轨道。目前,在我国农村普遍实施了根本意义上的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机制,不仅巩固和加强了农村义务教育“普九”成果,同时还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创建进程。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和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结构单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应试教育积重难返,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工作近乎唯一的目标,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忽略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逐步浮出水面,并且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为此,我们对所在的忻州市东冶镇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
二、调查方式
我们选择了访谈和问卷相结合的调查方式。问卷式调查用于收集标准化的定量资料,访谈式调查用于收集非标准化的无结构的定性资料。通过调查,得到丰富的、个性化的信息。然后经过归纳、分析、综合、整理,得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本次调查我们重点采用访谈法,正是想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谈的方式,探询我镇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共谋改进我镇义务教育的大计。在访谈人群选择上,我们依据典型性、广泛性原则,采取发散的方式,寻找可以影响到乡村义务教育的各大主体,分别和一部分学生、教师、家长等进行了访谈。
三、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成因分析:
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经过分析整理,我们概括出了我镇义务教育的现状如下:
现状一:教育经费严重短缺
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的严重短缺首先体现在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最近几年,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仅占GDP 2%的比例。就这2%而言,绝大部分都投入到了高等教育和城市中小学教育中,等到本来就十分有限的经费到了区、县、镇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手中,他们中的一些好大喜功者却充分利用这一经费,在城区大兴“示范校”、“窗口校”,不遗余力地标榜个人政绩。笔者在1篇教育调研报告中看到了一个仅有60万人口的小县,不顾百姓的反对,不惜斥资近亿元将原本就修建得相当不错的一所重点中学易地重建。这般层层卡扣,最后到达农村中小学尤其是义务教育学校的几乎是微乎其微。由于教育经费的严重短缺,加之某些教育官员的政绩膨胀,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音体美劳等不少课程都因教学设施的缺乏而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所谓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也是绣花枕头,成了摆设。由于信息渠道不畅,能熟练或基本熟练使用电脑的不足半数,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成为了梦想。
现状二:师资力量薄弱
笔者所处的乡镇,六处完全小学中,除了中心小学师资力量相对较为雄厚一点外,其他小学,没有几个是个正规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的,几乎是清一色的“民转公”。他们中只有极少数受过专业培训,大部分是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的,相当一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的问题。通过查阅所在乡镇的教师档案资料,发现全镇中小学教师平均年龄47岁,其中,50岁以上占%。不仅年龄老化,而且学历偏低,知识结构老化,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六处小学中,市、区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几乎为零;初中学校,稍有改观。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改革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他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试想,这样一支队伍担负着我镇中小学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的繁重而艰巨的任务,谈何容易?!
造成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事业人员编制的制约,难以注入“新鲜血液”,使得一些学校不得不临时招聘代课教师,以解燃眉之急。
现状三:应试色彩浓郁,师生不堪重负。
“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数十年来,农村中小学教师一直无法走出这一应试教育的怪圈,究其原因是一些区、县、镇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学年末,拿中考升学率、非毕业班优秀率、合格率,统一排位,排位的名次、学生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老师的晋级加薪。于是乎老师们也顾不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素质教育”,一味汗水加,老师们早晨5:30天蒙蒙亮,就要早起跟班辅导,晚上初中部的老师还要辅导到9:30。一天下来,师生心力交瘁,苦不堪言。
现状四:德育教育令人堪忧。
重智育轻德育是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在一些学校,有的老师可以公开容忍成绩优秀的学生犯错误,少数学生家长在自己孩子与同龄孩子发生冲突时,竟然给予纵容和支持。不少学生心理欠缺甚至扭曲,打群架、偷财物、出入网吧、集结团伙、侮辱师生等现象绝无仅有。记得不久前有报道称:某地某校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中学生“灭门惨案”。由此可见,造成一些农村中小学生法制观念淡薄,道德品质败坏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家庭、社会都没有对之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严重缺失。
现状五: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
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是农村教育的主要症结。据有关统计资料,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初高中毕业生中60%以上要回到农村,尤其是农业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这一比例更高,达到80%以上。这些学生大多返乡务农或外出打工。但农村普通初中教育,尤其是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与农业生产经营、城乡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相脱节,学到的基础文化课,就连劳动技能课也都解决不了很多农村产业技术与经营管理问题。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尽快融入到当地的经济建设中,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一些初中毕业后不能升入重点高中的孩子,宁可融入了滚滚打工洪流,也不愿到职成教育学校学习深造。因而出现了 “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的教育怪圈。
现状六:“国有民办”教育举步维艰,学生家长选择处于两难
笔者所处的忻州市东冶镇,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几年前,一所由多方筹措资金、集九年教育于一体的“国有民办”实验学校应运而生了。这所学校,办学经费和教师工资全部是“公办”性质,并且整合了全镇最优秀的师资资源,全部充实到了实验学校。而收费标准则是“私立”性质的,导致原本并不富裕的当地农民家庭更加不堪重负,为了给予子女较好的受教育机会,而又别无选择。纵然,这所学校在一定时期受到了应有的关注,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办学效益。然而,举债千万元办学基础上的高收费教育,一方面给义务教育学校和学生、家长造成了人为的不公平,加重了当地百姓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恶意争夺了那些名副其实的民办学校的教育资源,限制或者扼杀了真正意义上的民办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国家强制施行义务教育的今天,暴露出了这类所谓民办教育的种种问题。
农村家长往往为了让孩子能够得到高质量的教育,学更多的知识,走出农村,而将孩子们送入学费昂贵的私立学校学习,放弃收费较低甚至免费的公办学校。从而得知,国家支持农村的大量教育经费,并没有从实际意义上给广大农民减轻负担,反而使他们中一部分家庭的实际负担较往日大大加重了。恐怕,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由于农村学校的公用经费拨付不够及时到位,致使很多农村学校向学生家长等私人借款维持学校的正常运作。据调查,笔者所在的乡镇实验学校,截至目前,尚有 1600多万元的不同债务。可见,农村学校尤其是“国有民办”学校的负债累累,将严重阻碍农村教育的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教育实习调查报告【第四篇】
本次我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师范生教育实习能力,主要采取对我所实习的单位即大理市第三中学的所有实习生进行调查问卷的填写,并附带一些有关的问题的提问,记录下他们的回答、建议和想法等。根据问卷的总体数据来写这份调查报告,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其真实性及可靠性。
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到中小学进行教育和教学的实践活动。它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践性环节,是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实战演习”。教育实习的任务包括教学工作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教育调查研究实习等。教学工作实习是师范生参加教育实习的首要任务,内容包括备课、上课、听课与评课、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等教学环节。这几个环节形成了教学实习的整体,其中上课即课堂教学是核心环节。课堂教学实习是培养实习生教师素质的关键环节,因此,对师范生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对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和教师的指导工作都有积极的意义与价值。
我们在实习前在学校都进行过一定的培训或训练,但这些对于一个合格的老师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在实习之前应该做好一些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实习生在实习前的思想准备、业务准备、物质准备等。我想现在大家都明白实习在自己学习生涯中的地位,所以思想准备自不待言。大家可以从业务上的准备、沟通方面的准备、物质上的准备三方面估测自己的准备是否充分。
我来到实习单位实习之前,就感觉到包括自己在内的很多大学生或青年教师往往会将精力放在如何上课,如何运用教学方法上面,结果对教学内容理解不深。实际上,广泛阅读,对备课更为重要。备课不仅是知识的重新构建,也是跳出教材看教材的超越。备课的关键在于阅读。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呢?结合教学内容,阅读学术研究的新成果与原始资料,才能拓宽视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这一点上,对于史料的搜集就不能马虎。教师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是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重要抓手,也是历史教学的特点,史料运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当下高中历史教学史料运用只为“应景”、不求实效;随意删减,解读偏颇;贪大求深,超出认知等现象并非个别。如何合理地运用史料,发挥史料在教学中的最大效益,需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论从史出”作为历史研究与历史教学的原则,早已成为定论。所谓“论从史出”是指获得结论应依据史实,或由事实形成“脉络化诠释”的意识,着眼于历史理解的综合分析以及理解历史的基本方法。运用史料进行教学首先应充分理解史料的价值和史料的典型性,区分史料陈述的客观事实和作者的立场、观点。课堂教学与试题命制在运用史料上是有区别的。课堂教学应当尽量选择简短而又典型的史料,命制试题则要依据考查目标考虑史料的信息特征。无论课堂教学还是试题命制,运用史料都应避免简单化的倾向。尤其是课堂教学,一些青年教师不严谨的做法值得关注与反思。备课是一名教师最基本的工作,然而想要备好一堂课也是需要我们下很多功夫的。
我在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实习生能否独立分析教材,编写教案,并科学制订教学目标,目标明确,内容完整,格式规范,表述准确,具有可操作性,这个问题的问卷结果中比较可以的占了68%,而完全可以只有12%,着说明很多实习生对教师的一些基本技能还不是很熟练,可能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学习和摸索。在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实习方面,努力实习“三个基本”:基本能够写教案、基本能够上讲台、基本能够板书;努力实习“三个充分”:充分利用时间、充分锻炼自己、充分提高自己。关于实习生教学仪态的问题,大多数的学生由于在实习前进行过一定的训练,所以基本能做到教态自然大方,仪表整洁得体,态度和蔼,能使学生觉得可亲可敬,这也是我的问卷中调查的问题。
接下来的问题对很多实习生都很困扰,就是板书的问题。虽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现代教育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计算机、投影仪、摄录机等等现代化的教学工具纷纷登场,给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增添了许多生机。多媒体在教育上的应用,使得教育手段、教学方法、观念与形式、课堂教学结构、以至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都发生了变革,使传统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那么,传统教学是否就一无是处了呢?是否我们实习生就不用过多的注重板书的练习了呢?当然不是。传统教学经过几十年甚至几百几千年的积累与发展,有着丰富的遗产和宝贵的经验,是我们发展新教育的基础。板书不仅要做到工整清晰,更重要的是调理明确,使学生更好的将所学知识贯穿在一起。然而,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实习生的板书仅能做到工整,调理清晰就没有太注意,这实际上也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板书的练习不仅是靠时间的积累,也是经验的积累,作为一个老师不管是上课还是板书都应该有自己的风格,让学生学习起来更轻松。
教学实习最重要的就是讲课了,我去听了多个实习生的第一节课,感觉讲得很出彩的确实没有几个,不是教学内容不熟悉,就是讲课方式太平淡,不能引起学生的互动,还有就是思路不清晰,重难点没有突出。其实这些都不是这几个实习老师的不足,而是大多数实习老师的不足之处。由于实习是真正的面对学生,跟在学校组织的训练确实有所区别。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胸有成竹,课前准备十分充分,并且在应对课堂上的突发性事件要急中生智,沉着冷静地解决问题。
教学实践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如果学生无进步或无发展,则教学是无效的。要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需要从知识传授观向智慧传授观的转变。追求智慧的价值就在于能够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迁移”。这种从知识获得到能力提高,再获得智慧的上升过程,就像学者何万国说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不仅与获得的知识性质、表征、类型有关,更与知识获得和运用的方式等有关。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来实现知识迁移,就得依据“迁移规律”设法为新知识的生长提供联系的“认识桥梁”,通过迁移来发挥旧知识在学习新知识中的铺垫作用,使学生触类旁通,学会举一反三地用已经掌握的知识、经验、技能、方法和态度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很多实习教师在讲课时经常“心中有教案,目中无学生”。我看到跟我在一个实习单位的一位实习生在反思日记中这样写道:“这两天总觉得。我们讲课,考虑得最多的是自己和教案:自己是否表现得不错;一节课能否按计划讲完;是否得到了同学和指导老师的认可;讲完后剩下的时间我该怎么办;讲不完我又怎么办,等等。我们很少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学生们是怎么想的;我这样讲学生能否接受;以什么样的方式讲课学生既感兴趣又学到东西,等等。”这种时候我们就会问自己一句,我们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吗?老师在课堂上教历史,把过去世界的某一片段,好像图像一样地讲述出来了吗?学生听课,好像见到了过去世界的某些精彩画面了吗?老实说,我们并不知道。姑且不论历史课是否“应该”这么教,或者说历史课最好的教法是否应该包括这一部分,我们只问,中学里各个年级的历史课,是怎样进行的?也许,我们知道得很有限。我们并不清楚地知道老师怎么在教历史,也不了解学生上历史课的真正感受是什么,或许并不是夸张的说法。为什么可以这么说?因为我们对这些都欠缺调查。
以上的调查主要是针对实习生在教学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实习还有另外一个部分就是班主任工作的实习。首先我们到达实习单位之后就应该尽快从原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的档案、找学生聊天的形式了解班级。在了解这些之后合理的安排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实习计划,并根据学生的之间的交往和心理等安排几次主题班会,且班会的意义及目的性应该明确,活动之后应搜集同学的想法和意见,以便下次班会注意改进。我们实习生进行工作时要注意发挥班委和团队的作用。防止包办代替。处理问题要客观、公正,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尊重原班主任,要虚心向原班主任学习,主动争取原班主任的指导,要注意维护原班主任的威信。批准请假和批评学生,必须先请示原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时,要注意维护教师的形象,避免出现有损教师形象的行为。在实习期间,要注意维持所在班的正常秩序,经常向原班主任和指导教师请示汇报。组织集体活动要注意安全,未经指导教师和班主任、学校同意,不得私自带学生外出活动,避免发生异常事故。
关于实习生在班主任工作实习的问题上我设置了这个问题:实习生能否针对班级的具体情况,有目的性的组织班会或独立组织班级活动,主题明确,针对性强,形式活泼,学生踊跃参与,具有教育价值。这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是有三分之一的同学对这个问题的处理还是有些吃力,毕竟是自己亲自主持的班会,而且要面对各种性格的学生,实习老师还要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学习积累经验。实习老师应做好个别学生的调查了解工作,并中肯的通过不同的方式针对学生具体情况进行个别教育和帮助。班主任工作是教育实习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不仅是对实习生处理事情的锻炼,更是交流沟通的重要工作。
我们的教育实习的最后一个部分就是调研,也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所在。调研题目的确定,一般结合自己的专业以及在实习过程中发现的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和总结,以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同时解决实际难题。题目的选取可以比较广泛,如关于学校建设的,课堂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学生心理、课外实践活动等,一切有意义的选题均可。关于调研的部分我也为实习生设计了几个问题,我认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实习生能否进行有意义并且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调研。经过我在大理三中和一些实习生的交流中我发现有些大学曾开设过社会调查研究这门课程,大家对一些基本调研的知识还是有的,就是不知道如何下手,写成1篇有实在意义并且自己感兴趣的调研。其实我在选题的时候也有很多顾忌,但觉得实习生教育实习能力的调查确实对实习学校和我们自己本身都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并且能从中审视自己,这样也能让我在课余时间跟更多的实习老师交流经验和感想,这也是我们实习中的一段难忘经历。
总体调查结果发现,实习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各大学的艰巨任务,加强教学技能的培训,加强教育理论学习的引导,加强对包括教育对象在内的教育形势的分析,早开始注意培养师范生的教育专业意识及专业素养等,都是实习生应当强化的。接下来我就我所学的专业谈谈有关的想法。对于我们历史学科,《百家讲坛》的热播,使很多人关注历史,喜欢历史。确实,历史是充满灵动的智慧之学。实习期间上第一堂课,我带着忐忑不安与激动的心情,走上了高一教室的讲台。其实在上课的前两周,我已开始思考如何讲好我的第一课了。我对历史的入门课采用了很一般的方式,那就是从历史是什么,即历史的定义;为什么学习历史,即历史教育的人生意义与社会价值;如何学习历史等开头。在我们的历史课堂中,教师常常是千篇1律地分析背景、推导结论,历史课程内容的教条化、概念化致使很多教师的教学语言生硬、呆板,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不喜欢历史课了。历史课堂要充满活力,教师必须创新教学内容;要善于从历史的瀚海中,选择适合于课堂教学的素材,用历史原本的丰富多彩吸引学生;要借用历史人物的智慧和激情丰富自己的教学语言,使学生走近历史、感悟历史。历史教师还要学会利用建构主义理论,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出发创设历史情景,注意整合各种课程资源,树立“大文科”的意识,加强文史渗透,学会用生动语言描述历史,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喜欢历史,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形成学习能力。我在实习过程中经常去听一位老教师的课,他课堂教学中经常选用经典的演讲词,用原本精彩绝伦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历史场景,深深地吸引和震撼了学生,使历史课堂充满了活力。什么叫“精彩”?如同评价一堂好课,实际上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地学生的水平差异很大,教师不仅要因材施教,也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教师的专业素养也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很多时候,课堂教学的价值需要经过时间的洗礼,乃至学生将来融入社会后才能体现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精心设计的课题提问是必不可少的。课堂提问是历史教学设计实现教学目标极其重要的环节。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效果如何,提问的设计与提问的运用往往起关键作用。在新课程中,历史课从传统的满堂灌输转向启发疏导,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思维素质,课堂提问具有重要意义。教育心理学指出:只有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探明学习的不同类型以及不同类型学习的过程和条件,才可能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真正的教学设计都应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都有赖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如何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课堂提问的设计是关键。因此,研究学生的认知心理和思维特征,结合历史课程的专业特点,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及其实施过程的策略,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情趣,启发他们积极思考,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有效地提高历史教学效果。还有一个我在实习时发现的问题,这个问题并非只是我们历史教学的问题,很多教师,无论是年轻教师还是老教师,在试题的选用上仍习惯于“拿来主义”,缺少对习题的精选,“题海战术”大行其道,很少有老师去关注命题的理论、技巧,也很少有老师能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自行命题。可以说命题能力普遍比较薄弱已经成为制约中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也是中学教师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以上就是我对关于师范生教育实习能力的调查,由于只是在我所实习的单位进行的调查,结果和情况会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我相信这份调查报告也是能够真实的反映大多数实习生实习能力的,不足之处请老师指出并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