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国创项目立项工作计划(精选5篇)

网友发表时间 675812

【导读】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国创项目立项工作计划(精选5篇)”工作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工作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国创项目立项工作计划【第一篇】

一、督导工作的重点

1.加强对新教师教学能力的指导。

2.加强对院级以上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督导。

3.加强对教风、学风的检查,树立优良的教风和学风,确保正常教学秩序。

4做好对各系执行教学制度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稳步发展。

5.坚持教学巡查,加强对教风的检查。要对教师的工作责任心、仪表举止、教学规范等方面加强督导。

二、督导工作的内容

1.教学督导员本学期严格按照学院的听课制度,以随机抽查听课的方式为主。做好听课记录,进行质量评估,如实填写《听课记录表》,公平给出分值。

2.通过问卷、访谈、座谈会等形式向学生做调查,听取他们的建议,了解他们的需要。

3.进一步加强常规教学工作督导。一是进行期初、期中、期末三次教学检查并及时向有关方面反馈情况;二是规范对教学各个环节的督导,重点检查五大重点专业及专业群教师授课及计划执行情况。

4.办好《教学督导简报》。力求简报内容真实、准确、公正,使简报真正成为鼓励、督促系部教学工作的一面镜子,同时也给学院领导提供系部和教师的教学工作信息。

国创项目立项工作总结【第二篇】

《_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勾画了我国“十三五”期间的宏伟发展蓝图,提出了我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指导思想、基本理念和各项重大举措,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指导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以下,本文主要就人民主体地位、分享发展以及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阐述谈一些学习体会。

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和调动十三亿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建议》在谈到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所必须遵循的五条原则时,首要一条就是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指出:“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可以说,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我们党的一贯宗旨和主张,也是我们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成就的根本动力和根本保证。

过去我们说: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解决科学发展的核心问题,这就是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也就是发展的目的和动力的问题。从概念上来说,以人为本中的“人”有两种涵义:即相对于发展中的物质要素来说,这里的“人”就是指一般的人,即人的要素。如果相对于发展中的动力要素,即相对于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来说,这里的“人”主要是指“民”,也就是广大人民群众。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议》中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也就是以民为本的原则,作为我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第一原则,同时这也是我们未来真正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五大发展理念首先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不管是以人为本还是以民为本思想的提出,在国内外都可以追溯到很远的历史。但是,长期以来,不同时期和不同阶级对于以人为本或以民为本的涵义都有不同的解释。我们认为,坚持以人为本,至少应做到以下三点: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本质含义,就是要做到人民当家作主

目前,在谈到以人为本或以民为本时,多数还只是停留在为人民办好事、为人民谋利益等层面上。所有这些认识和说法并不错,但这并不是以人为本或以民为本的最本质的含义所在。实际上,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所谓以人为本最本质的含义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也就是要真正树立人民主体地位。而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不是真正的历史唯物主义者,就不是真正坚持以人为本。而从历史的实践来看,一切统治者,尽管也大谈爱民、为民、利民、惠民等,如果最终做不到人民当家作主,而只是把他们当作维护统治的工具或怜悯施舍的对象,就不是真正的以民为本。因此,我们可以说,能否真正树立人民主体地位,做到人民当家作主,是检验是否真正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标准,是区分历史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是判断真假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表现在发展上就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发展的基本主体和动力,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和享用者

我们之所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主要是因为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虽然也强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但是实际上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主体和动力似乎不是广大人民群众,而是各级政府。直至今天,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还是靠政府推动、政府投资、政府立项、政府审批、政府操办,而广大人民群众则基本是参与者,处于“被调动”或“等靠要”的被动地位。可以说,这是目前我们的发展方式存在的最大弊病,也是对人力资源的最大浪费。

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就告诉我们,广大人民既应是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和享有者,也应是社会精神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和享有者。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就更应实实在在地做到这一点2.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观,把关心人、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高宗旨和最终目的

现在,大家都讲以人为本。但是,如果深入思考,我们所说的以人为本与资本主义国家所讲的以人为本有无区别?以人为本到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手段还是目的?这就涉及对以人为本含义和目的的深入分析和全面理解。

首先,我们要明确:马克思主义人本观中所说的“人”与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人本观中所说的“人”是有所不同的。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一些资产阶级学者在对人的本质分析时,只是把人看成是自然人、抽象人、一般人。因此,他们只是抽象地谈论人的“理性”、“意志”、“感情”、“需要”。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中所说的“经济人”、“社会人”等都是建立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的。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分析则不同,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人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马克思针对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本观明确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引自《马克思_全集》第3卷,第5页)但是,马克思主义者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并不否认人的自然属性的存在。

_曾指出:“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引自《马克思_全集》第20卷第110页)为此,马克思指出:研究人的本性“就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引自《马克思_全集》第23卷第669页)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本假设理论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性假设理论应当有所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我们不但要考虑人的自然本性和一般本性,而且还要考虑社会属性。其次,我们要明确:我们所说的以人为本不仅仅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的手段,更重要的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的目的。也就是说,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中强调以人为本,不仅仅是为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为了解放人、发展人。

资本主义的人本假设理论,主要是为了激发人们的积极性,目的是为了提高劳动效率,获取更多的利润。因此,他们从这些理论出发所提出的诸如“泰罗制”、“福特制”等所谓科学管理方法,虽然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但与此同时也把人变成了机器的奴隶。我国古代也有丰富的爱民、为民的思想,但所有这些,都不是真正的民本思想,充其量只能说是“重民思想”。这里的主要区别就是,封建统治者的所谓爱民、为民,不过是为了“得民心”,而“得民心”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得天下”;而一旦得了天下,又不过把“民”看成是“载舟”的“水”(即维护统治的工具),甚至不少是反过来压迫和剥削人民。因此,从理论上说,一切剥削阶级的统治者都不可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只有无产阶级政党才应当、而且必须真正做到。其检验的标准就是:不但把以人为本作为手段,而且作为目的;不但说在口头上,而且落实在行动上;不仅是为人民做好事,而且真正做到人民当家作主,真正树立人民的主体地位。

二、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增强发展动力,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共享发展理念是《建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的一个新的理念。《建议》指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共享经济或称分享经济一说,在国外早就有之。但开始主要是指通过一些新的技术手段或者商业模式投入到经济活动与经济流通中,通过资源共享,产生一些新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发展模式。

20世纪60年带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出现通货膨胀和失业并存的所谓“滞胀”状况,这使西方经济学出现了自50年前大危机以来从未有过的混乱状况。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马丁·威茨曼于1984年出版了《分享经济》一书,认为产生“滞胀”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中现存工资结构的不合理,提出了采用分享制度以代替工资制度的主张。由此便意味着西方《分享经济学》的产生。

(一)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_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正式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与西方提出的分享经济和分享经济学既有一定联系,也有很大不同。

首先,我们所提出的共享发展观念不仅仅是表现在经济层面,也不仅仅是表现为某种商业模式,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按照_的概括,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二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三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按照上述要求,所谓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共享都是事关社会制度层面和发展的核心问题。如果这样理解,所谓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其含义就更加深刻,涉及面就更加广泛,意义也就更加重大。

其次,我们所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不仅仅要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经济“滞涨”问题,而是要充分体现人民主体地位和“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根本宗旨和目的,解决发展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问题。这一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二)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目前,在我国实现共享发展,不仅要牢固树立共享发展观念,还要进一步作出制度安排,在许多方面还通过深化改革,转换体制机制。《建议》在对于如何坚持和推进共享发展方面提出了许多制度性安排的意见和具体的政策措施。以下,仅就缩小收入差距的问题谈一些看法:

目前,我国存在的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乡差距,二是区域差距,三是个人收入差距。

关于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前20多年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进入代以后一直是1:3以上。近几年这一差距有下降趋势,到首次降到多年来的三倍以下,为1:。但仍然大大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至于区域差距,特别是东西部之间的差距,我们认为:目前主要不是差在城市和城市之间,而主要是差在农村和农村之间,而农村和农村之间的差距,主要不是差在农业经济本身的发展,而主要是差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例如,前几年评出的百强县,绝大多数分布在东部地区。县级财政收入,东部地区一个县一年财政收入在十几亿、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不在少数,而西部地区的有些县一年财政收入在千万元以上就算不错。如果我们再深入分析,目前东部县域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一般都是民营经济占绝大比重并发展比较好的地区,所以也可以说,目前东西部县域经济之间发展的差距,主要表现为民营经济之间发展的差距。

关于个人收入分配的差距这些年也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近些年,中央在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十三五”规划《建议》也提出了许多制度性的方针和政策。这些政策措施都是非常正确和必要的。但是,我们也应全面理解和贯彻。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在经济起飞和高速发展时期,收入差距有扩大的趋势带有一定的必然性。用西方经济学的话来说,这是发展的代价。因此,我们在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时要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既不能为了效率、而牺牲公平,也不能为了公平而牺牲效率。

我们还应认识到,在我国收入分配上存在的不公平,不仅仅是收入数量上的差距,而主要是发展机会的不平等和竞争规则的不公平等。因此,解决收入分配的差距不能只在数量上下功夫,应更注重解决机会的平等和规则的公平中的问题。如果机会平等了,规则公平了,那么收入上有一些差距,人们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接受。

三、培育发展新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建议》指出:要“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

(一)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发展新动力,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的要求

如前所述: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如果我们的党和政府能够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并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自我创业、自主发展,真正成为发展的基本主体和基本动力,就不但能够使“千千万万个市场细胞活跃起来,汇聚成发展的巨大动能”,从而形成发展新动力,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而且还能使他们在创业或就业的劳动中不断增加收入,并得到更大限度的自我实现和自由全面地发展。从这一角度来理解,我们就更加能认识到中央所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明智之举所具有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从浙江近30多年的发展实例,看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途径

改革开放前,浙江号称是一个“资源小省”,缺铁少煤,人均耕地不到八分。到1978年,浙江经济总量在全国各省仅排在第12位,人均GDP仅列第16位。改革开放以后30多年来,浙江经济快速发展。到20,全省生产总值已居全国各省第四位。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程度,均居全国各省第一位。

那么,浙江经济在条件并不优越的情况下,到底是怎样发展起来的?这不能不说与他们长期以来一直倡导和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密切关系。20,我们到浙江进行调查研究,针对当时对浙江经济的各种议论,提出浙江经济是民本经济的观点。所谓民本经济,就是广大人民群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主体和基本动力的经济,是大众自我创业、万民自主创新的经济。当时,我们对浙江经济的运行模式概括了四句话:即“市场配置资源、民众创造财富、企业自主经营、政府搞好服务”。所谓市场配置资源,就是指浙江本来是一个“资源小省”,历来国家投资也很少。但是,就在这种情况下,浙江创造了没有资源可以“无中生有”的奇迹,涌现出中外驰名的“鞋都”、“皮都”、“领带之乡”、“袜业之乡”、“童装之乡”等各种各样的块状经济。

现在看,所谓浙江经济无中生有的“无”,并不是无米之炊的“无”,而是无形之手的“无”,即他们主要是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配置资源的。所谓民众创造财富,就是指浙江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依靠民众自我创业和自主创新,真正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既是财富的创造主体,又是财富的享用主体。这是浙江模式最核心的内容。正是因为做到了这一点,不但促进了浙江经济的蓬勃发展,而且也创造了另外一个奇迹,这就是使原本是一些教书的、打铁的、修鞋的、务农的、小学没毕业的,甚至是不识字的普通老百姓成了亿万富翁,成了中外知名的企业家,甚至世界首富。当时,浙江有4000多万人口,企业就有200多万个,用他们的话说,平均20个人就有一个老板。如果把这个指标称之为是创业指数,那么这个指数,也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实践证明,就业是民生之本,而创业则是就业之本。

浙江正是有大量的民众创业,所以不但推动了经济的蓬勃发展,而且带动了更多人的就业。所谓企业自主经营,就是指浙江的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通过不断地改革和转型,一般都有一个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的企业制度,都有一个比较好的机制,都能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成为独立或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这是市场经济必须建立的微观基础。浙江正是有了这样一个微观基础,才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和政府的不断鼓励支持下,涌现出一大批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所谓政府搞好服务,就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建成服务型政府,其主要职责是搞好公共服务和宏观调控,为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在上述经济运行模式中,市场配置资源是调节机制,民众创造财富是动力源泉,企业自主经营是微观基础,政府搞好服务是基本保证。在这里,市场、民众、企业、政府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各尽其力,既不越位,也不缺位。这就实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模式。。

(三)创造条件、放宽环境,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健康开展

综上所述,在我国真正要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不仅仅是一个鼓励和号召的问题,而是要从思想理念到体制机制、从发展方式到政策措施等方面解决一系列的深层次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创造宽松良好的环境,是开展和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基本前提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自主的行动,它不但个人要具备一定的物力和智力条件,而且必须要有一个宽松良好的大环境。如果我们像过去的计划体制那样,国家高度集中、包揽一切、管理一切,在体制和政策上设置种。种障碍和门槛,老百姓这也不让干、那也不许干,只能服从上级的安排和指挥。在这种情况下,广大人民群众既不会有创业、创新的积极性,也不会有创业、创新的可能性。改革开放初期,浙江义乌还不允许农民进城摆摊经商。当时政府专门设立了一个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对进城摆地摊的人进行围追堵截。1982年,以时任县委书记谢高华为首的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冲破种。种禁令,率先发文件,提出“四个允许”,即: “允许农民进城经商,允许长途贩运,允许城市市场开放,允许多渠道竞争”的新政策。由此,经过多年发展,才有了义乌这个“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改革开放初,一直到1982年,温州市还在铲除“资本主义温床”,并以“投机倒把罪”打压一些个体创业者,甚至曾发生抓捕批斗“八大王”(其实是八个比较有名的创业者)的骇人事件。直到后来,省委及各级领导班子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采取“不争论”、不压制的态度,才有了后来中外闻名的“温州模式”。

2、建立必要的法律法规制度,是激励和保护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保证

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但要形成宽松良好社会氛围,而且还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这样就可以从法制的高度有效地激励和保护民众的创业和创新的积极性。

18世纪60年代,英国发生了第一次产业革命。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场革命也是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过程。回顾这场革命之所以在英国发生,主要有四个条件:一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的建立,为产业革命提供了体制机制的保证;二是资产阶级通过大规模地对外掠夺和原始积累,为产业革命提供了所必须的物质基础;三是在此之前诸如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所推动的思想解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产业革命提供了先进的思想和科学基础;四是伦敦皇家自然知识促进学会和专利制度的建立,为产业革命,包括大众创业和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激励和保护机制。

以上四点,都可供我们在提倡和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研究和参考。

3、培育和支持企业家脱颖而出,是推动和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途径

20世纪初,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曾对创新进行了系统而深刻地研究。他指出:经济发展实际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而实现创新和生产要素的组织是企业,其组织者就是企业家。由此,熊彼特得出的结论是:企业家是资本主义的灵魂。资本主义最终走向衰退,是由于企业家的创新职能逐渐衰退。熊彼特的这些结论,虽然不一定都正确,但综观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凡是国家有强大的经济实力,都是因为有众多的名牌产品;凡是有众多的名牌产品,都是因为有众多的名牌企业;凡是有众多的名牌企业,都是因为有众多的名牌企业家;凡是有众多的名牌企业家,都是因为有能使企业家和其他各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和机制。所以,我们不一定赞成企业家是一个国家或社会发展“魂灵”的说法,却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企业家是一个国家或社会在经济发展中创业和创新的代名词和带头者。正是他们的不断地创业和创新,不但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同时也带动了更多人的创业和创新,由此也就推动了整个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为此,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大力培育和支持企业家队伍的不断壮大,是推动和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途径。

4、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是促进和保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坚实基础

要想使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广泛而持续地开展,必须要以教育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为坚实基础和强大后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和科技事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如果我们仅从适应和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开展的角度来看,还须抓住一些要害问题,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推动教育科技向更高水平发展。仅从高校教育来说,目前至少要通过深化改革,实现以下三个转变:

第一、在办学方针上,要实行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注重质量提高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迅速发展,成绩是主要的。但这种发展与我们的整个经济发展相类似,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学校等级的提升和招生数量的扩大,也即外延的大规模扩展。学校等级是升上去了,教学质量却不见得有太大的提高。近三十多年,各种院校的招生数量都在成倍甚至成十几倍的增长,但如果质量不保证,多数毕业生可能只会成为一般的就业者或待业者,而很难成为真正优秀的创业者和创新者。

第二、在培养目标上,要实行由注重学分、学历教育向注重素质、能力教育转变。

诚然,作为一个学校,应当重视学分和学历教育,因为这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衡量学生知识水平和素质能力的重要标志。但是,如果走向极端,只注重学分、学历教育,而忽视实际的素质和能力教育,那就可能只培养一些脱离社会、脱离实际的“书呆子”。比如,现在正在实行的硕博连读,按照现在的学制,学生在完成包括小学、中学、大学、硕士、博士的学业,至少要在学校“关”上20多年。等他们走出校门后,都至少已经近30岁。而一旦走向社会,却对社会各方面的情况了解很少,是可谓“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更谈不上创业、创新了。所以,比较好的办法是学生最多在学校读完本科或硕士,然后投入到社会实践去工作或闯荡一番,再根据需要和爱好读博士学位,这样就很可能成为真正博学博通的有用之才。

第三、在教学改革上,要实行由注重招生办法改革向注重教学方式改革转变。

这些年,我们的教育改革,在教育公平和招生办法上下了很多功夫,这固然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我们只注重在招生办法等方面的改革,而忽视在教学方式,包括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等方面的改革,那么招进的学生再优秀,也很难培养成才。毋庸讳言,目前我们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还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陈旧、僵化、教条等弊端,这些弊端不革除,就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为此,这才是教育改革应抓住的重点和要害,我们应当在这方面的改革上多下功夫。

国创项目立项工作总结【第三篇】

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论文

关键词:创新意识 创业精神 创造能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虽然各国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和内涵仍然存在着分歧和争论,但从各国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来看,创新创业教育无不是以培育具有创新创业品质的人才为主要目标。一个人是否具备创新创业品质决定了其创新创业成功与否,决定了其能否成为一个创新创业型人才。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品质

大学生创新创业品质是指大学生创新创业行为和作风所显示的思想、品性、认识等实质。创新创业品质是一种综合素质,它是在具备一定知识和能力基础上所展示出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品格、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其核心要素体现为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造能力三方面。

(一)创新意识(innovative)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创新意识就是根据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于现状,执意于创造、创新的要求的动力。”[1]大学生创新意识就是大学生对创新与创新的价值性、重要性的一种认识水平、认识程度以及由此形成的对待创新的态度,并以这种态度来规范和调整自己的活动方向的一种稳定的精神态势,包含创新动机、创新兴趣、创新情感和创新意志等因素。

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创新意识能促成人才素质结构的变化,提升人的本质力量,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所必需具备的心理素质之一。创新意识具有开拓性、独创性、联想性等特征,主要包括问题意识、发现意识、怀疑意识、捕捉机遇和灵感的意识等。在我国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只重视大学生基本知识的学习和职业资格的获取,而忽视职业品格和为科学献身精神的培养,忽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2]所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要加强培养大学生的'怀疑意识、问题意识和批判意识,培养大学生的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创新思维,使其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能够另辟蹊径、独树一帜。

(二)创业精神(entrepreneurship)

“创业精神”概念最早出现于18世纪。20世纪的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将创业精神看作是一股“创造性的破坏”力量,管理学专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将这一理念更推进了一步,称创业者是主动寻求变化、对变化作出反应并将变化视为机会的人。[3]我们认为,创业精神属于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范畴,是进行创业活动必须具备的具有开创性的意志、信心、勇气和个性等情操特征。

创业精神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它要求大学生有伟大的理想与抱负,强烈的事业心、奋斗精神、开拓精神和奉献精神,把握创新机会,养成自己独特的创业个性和创业意志;以创业心态和创业精神对待工作,并以创业作风和创业品质要求自己,形成创业行为模式。

(三)创造能力(creativity)

创造能力就是创新创业能力,也可以简化为创造力,是在知识学习和的经验积累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和科学加工,从而产生新思想、新概念、新知识、新方法,并应用它们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的能力,[4]是战略、计划、实施、财务、项目、时间等管理能力的综合。[5]大学生的创造能力是隐藏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表象背后的深层次特征,是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知识的现实体现,是大学生运用已知的信息、知识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6]

创业需要多方面条件的支撑,诸如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创业资金和个人品质等。创业资金是创业的物质前提,创业知识为创业提供了有力的知识体系保证,创业能力则使创业资金增值成为可能。[7]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需求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与发展模式,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学科体系建设和教学资源开发,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与培训模式,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实践教学内容。

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造能力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共同体现在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之中。创新创业教育就是通过教育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创业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相比较而言,创新意识是一种主观认知,创业精神是一种心理个性,而创造能力更多的是一种将创新创业知识与社会物质条件相结合的过程,并最终体现为创新创业成果。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构成

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我国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能力为导向”是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模式。我们认为,由于不同行业或企业对创业者的要求不同,也由于个人能力结构和能力内容的差异性,创新创业能力要求也不一样,从实践状况来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本能力素质要求也是大同小异的。但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由社会需求决定的,其应当存在而且可以存在一个通用模型,否则创新创业教育也就失去了根基和方向。我们试图构建这样一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模型:在创新意识的引导下,在创业精神的激励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应当具备强烈的驱动力、敏锐的洞察力、卓越的决断力、高效的执行力和流畅的应变力。

(一)强烈的驱动力

强烈的驱动力是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并获得成功的动力因素,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价值观。最终决定大学生创新创业寿命的,不是创新创业的现状,而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动能,即驱动力。大学生通过创新创业获得的成就感、满足感和自豪感是激励自己创业的不竭源泉。

(二)敏锐的洞察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中敏锐的洞察力是指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问题从总体上直接加以认识和把握,以一种高度简练、浓缩的方式洞察问题的实质,并迅速解决问题或对问题作出某种猜测的思维形式。[8] 我们认为,敏锐的洞察力可以包括以下几部分:

(1)观察力:对世界、国家、行业宏观经济形势以及企业内部商业运营态势,有客观的认识,善于把握企业运作的基本技术和技巧;

(2)敏锐力:在收集、处理、分析信息基础上,善于捕捉来自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以获得感知,觉察现存社会中商品或服务的存在的缺漏、瑕疵,发现现有事物的发展方向,并对新兴事物充满浓厚情趣;

(3)独创力:经过科学分析,发现对现有的市场和产品具有很大创新意义的“创新点”,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这些创新点;

(4)平衡力:分辨、平衡自己和他人的创新点;

(5)判断力:对社会需求和自己的创新点作出正确的判断。

国创项目立项工作计划【第四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改革创新,勇创一流,坚持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坚持以普法、、司法、法律监督和法律服务等法制建设各环节整体推进的同时,坚持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求发展”的工作中心,着力加强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加强反警示教育宣传工作,扎实推进“无乡镇、村(社区)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为促进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维护和谐稳定,服务和改善民生,建设和谐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法制宣传

1、突出宪法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宪法中有关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民基本权利义务和国家活动基本原则等内容,牢固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形成崇尚遵守宪法、贯彻维护宪法的良好氛围。

2、围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深入宣传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宣传公平竞争、市场经济基本法律原则和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宣传资源、环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努力推动我镇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3、围绕促进改善民生和人的全面发展,大力宣传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劳动争议、房屋拆迁、土地承包和征用以及企业改制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的意识和自觉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意识,有效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纠纷。

4、围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大力宣传与平安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治安和刑事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法制宣传教育;加强基层民主自治、维权、信访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促进建设。

5、围绕“无乡镇、村(社区)”创建活动,加强反警示教育宣传工作,继续推进“回归社会”工程,充实健全“四位一体”的帮教组织,形成教育转化工作的合力,切实提高巩固工作质量。

三、“法律六进”工作

1、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

要通过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市场经济相关的法律知识,熟练运用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树立诚信守法、依法办事的观念,不断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质量,为全面推进我镇法治化进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2、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

通过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工作,深入开展以“崇尚科学、关爱家庭、珍惜生命、反对”为主题的反警示教育。以“法律进万村大服务”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农民普法对象参与的法制宣传。进一步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树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观念;进一步增强农村“两委”干部的法律素质,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民主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改善农村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提高农村法治化管理水平,为保障和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奠定良好法治基础。

3、深入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

通过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法律进学校”活动,在校园营造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增强学校领导、广大师生的法制观念和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真正做到学校依法管理、教师依法执教、学生自觉守法。使学校法治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律素质得到明显增强。

4、深入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

要通过学法用法,使企业人员、市场经济相关的法律知识,熟练运用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进一步增强企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树立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依法办事的观念,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提高依法经营管理的水平和依法维护企业及职工合法权益的能力。

5、深入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

通过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把反工作纳入社区建设工作中,在社区形成崇文明、反对的浓厚氛围,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抵制、远离,使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不断增强。社区管理、服务的进一步健全,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居民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的权利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在社区形成良好的社会法治氛围,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推动社区自治工作向纵深开展,推进社区依法治理,为社区居民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本文来自

四、基层依法治理工作

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和“民主法制示范村”创建活动,促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进一步提高适用法律手段管理社会事务和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能力,依法保障“四个民主”的全面落实,扎实推进村民自治、居民自治,将政府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五、具体要求

1、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年度普法依法治理,要注意把握重点工作,抓出亮点,同时要全面兼顾,整体推进,使“五五”普法工作在新的时期每年都有新的发展和亮点。

2、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反邪知识培训,提高和增强他们的识别、防范和抵制各类的能力。

3、全面加强专职、兼职、志愿者三支普法队伍建设,开展学习培训,努力提高普法宣讲员的政治、法律素质,充分发挥普法骨干和的作用,努力增强法制宣传的实际效果。

国创项目立项工作计划【第五篇】

为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根据教务处20xx年工作要点,特制定本学期教学督导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积极探索教学督导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实行多侧面、多环节、多形式的教学督导工作,从而进一步推动教风、学风建设,实现对教学质量的有效控制,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制度。各学院督导组紧密配合学校教学督导团的工作,以督带导,督导结合。

(三)定期召开教学督导工作会议,总结交流情况,及时将督导意见反馈到相关学院和个人。

三、具体内容

(一)课堂教学督导关注的重点

课堂教学督导主要是从教师的仪表、语言表达、课程内容设计、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课件的制作、板书以及师生互动、课堂秩序、学生出勤率等方面,作出客观的评价。挖掘和肯定教师的亮点,增强教师的信心和教学热情,同时,找出教学中存的不足,提出合理建议,帮助教师改进提高。培养先进,帮扶后进是教学督导工作的两大任务。

(二)课堂教学督导的方式

课堂教学督导注重“有点有面,点面结合”,主要有三种方式:

1.随机听课

对本学期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抽查,每学院抽查5名教师。

2.针对性听课

①新任教师的课:对学校新进专职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检查,重点于课件的制作、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过程的管理等方面。

②学生评价欠佳的课:对学生评价欠佳的教师进行诊断性听课,由督导组成员共同参加,客观评价,找出问题的症结,提出改进意见。

③需晋升职称教师的课:对近一年需评审职称的教师,根据教师申请,各学院统一上报,由督导团随机听课并进行评价。

④追踪听课

主要对象是个别教学问题多、学生反映大的教师,以及个别教学效果差的新任教师,要跟踪听课,反复听课,不断交流,不断改进。

3.实践课程听课

主要是对全校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检查,查看实验课教师、学生是否到位,教学内容是否有针对性,能力培养是否体现应用性等。

(三)听课时间安排及反馈

1.听课时间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安排。争取对全校近一年内的每一位新任专职教师听课一次,实现对专职教师教学督导全覆盖。

2.听课后,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换意见,指出优缺点,提出建议。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0 675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