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大学生心理健康小论文通用8篇

网友发表时间 1776584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大学生心理健康小论文通用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大学生心理健康小论文【第一篇】

摘要:本文就体育俱乐部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展开了探究,详细分析了体育俱乐部教学的相关概念,将体育俱乐部教学分成四个环节,来提升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包括在热身活动中融入心理游戏,合作、探究式小组学习,知识分享的交流与展示以及完善的评价激励机制。

关键词:体育俱乐部;心理健康;概念;促进作用。

在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过程中,学校的体育教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体育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体育的相关技能,锻炼自身的身体素质,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经济态度,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推动学生身体与心理的共同发展[1]。

然而,在我国目前的体育教学中,往往忽视了通过本学科特征来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也没有通过体育教学活动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笔者在下文中,重点就体育俱乐部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展开研究。

一、体育俱乐部教学的相关概念。

体育俱乐部教学指的是将对学生的体育兴趣与能力培养放在首位,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消除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紧张感,促进学生的自我选择与评价,并能够真正掌握几种能够用于终身锻炼的体育技能。

在该教学模式中,将技能与体能教学融为一体,主动对学生体育文化素质的养成,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社会体育,为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二、对于发挥体育俱乐部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作用的建议。

(一)在热身活动中引入心理游戏。

提升了课堂气氛;“你追我赶”活动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策划与执行力,能够加强学生的合作能力;“滚雪球”游戏的引入,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协作的力量。

其次,在体育课堂中引入心理游戏[2]。

体育活动自身的功能与魅力非常强大,教师在体育俱乐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设计心理活动情境,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对于体育课堂的兴趣,发挥出体育俱乐部教学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二)合作、探究式小组学习。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行为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由传统的讲授型变为分享型教学,学生也在学习中表现得更加主动。

在新课改下,分组教学可以说是实现教师和学生这一转变的有效途径。

在俱乐部体育课堂中,利用异质分组法,通过小组内不同学生在兴趣爱好、才能特征以及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不同,通过合作学习起到互帮互助的作用。

这是对传统体育教学形式的突破,推动了体育教学的进程。

在分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氛围更加轻松,学生在组内探讨问题时能够自由发言,同学之间激发出情感的共鸣,变以往枯燥无味的动作练习为生动有趣的集体活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学生的创造性以及主动性的发展。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同伴教育是其最主要的形式,学生在各自小组中发言机会平等。

通过同学之间的帮助,学生体育学习的信心以及毅力都会显著提升,对于体育活动发挥着导向、动力以及创新功能。

通过教学心理学情感理论的观点可以得出,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能够形成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该氛围如果得以保持,能够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体育俱乐部教学中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精神,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

(三)知识分享的交流展示。

在体育俱乐部教学中,经过了小组合作学习环节之后,各小组汇集了多位同学的经验及思想,然后通过交流展示环节,使得学生的才华得以发挥与展示,同时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集体合作等能力,形成集体荣誉感,培养其良性竞争的意识。

在体育俱乐部教学的知识分享交流展示环节,往往通过比赛的形式进行,将以往的学生个体之间的竞争转化为现在的小组之间的竞争,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由于小组成员之间的目标一致,小组竞争中,学生对于失败的恐惧感会大大消除,激发出学生勇于奋斗的精神。

(四)完善的评价激励体系。

教学评价中,体育俱乐部教学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能够做到注重对学生的改进与激励,淡化甄别和选拔的壁垒,强调对于教学过程的评价,这也是体育俱乐部教学的一大亮点[3]。

由于体育俱乐部教学中的运动项目规则的限制,学生能够自觉约束自身行为,运动规则已经发展成为学生运动的潜在力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严格遵守纪律、实施公平竞争意识的形成。

同时,体育教学中的课堂要求、评价标准等,都能够极大促进学生行为规范意识的养成。

所以,体育俱乐部教学在评价方式中,综合了结果性以及过程性评价,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期末测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日常体育课堂表现的评价,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习态度、体能锻炼、运动技能掌握等多方面内容。

这种评价方式也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参考文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学生心理健康小论文【第二篇】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1、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矗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

2、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

心理健康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学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心理生活中对自身一种衡量、评价和调控,也影响着主体人格的发展,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人格特质,从而使人格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极地附属于这种转化,而是在转化过程中能动地引导受教育者调整方向,使个体把握自我,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认识评价,从而达到心理优化、健全人格的目的。

3、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的可靠途径。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潜能开发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帮助主体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转换,发展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一项关于当代人主要素质的调查表明,当代人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究其原因,与教育不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关。在大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有人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玻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每年有大量大学生心理素质不良,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土木水利学院2002级学生入学第一年便因心理问题休学4人,他们四人分别因为:1、追求女生遭到拒绝而情绪不稳定;2、长时间怀疑同学背后议论自己、鄙视自己,因而不敢面对别人;3、对生活目标丧失信心,低糜消沉,抑郁;4、狂躁不安,行为异常。最终都不能继续学业。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还表现为环境应激问题、自我认识失调、人际关系障碍、情绪情感不稳、感情适应不良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1、客观方面。

与中学比,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目的是为今后继续深造或就业做准备;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目的是把学生塑造成建设祖国的高级专门人才。中学课程几年一贯学习仅有的几门高考课程,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相随;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新大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部分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多数新生仍然是上学到学校,放学同家人居住在一起。进入大学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大部分新生在中学时期居住的比较集中,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些从小在一块儿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这对年龄仅有十七八岁的新生来说,是极不习惯的,因此,每逢节假日就会想家、想同学,会产生孤独感。

4)对待社会工作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中学的工作和活动多是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由少数同学承担的。大学强凋学生的自我管理,班里事情多,社团活动多,学生除了要搞好自身的学习外,还要担负一定的社会工作,关心班集体建设。新生往往不大适应这种较大工作量的生活,缺乏工作主动性,在其位又不知如何谋其政,感到压力大。

2、主观方面。

新生物质生活的依赖性与精神生活的独立意识发生着矛盾;日益增强的自主自立意识以及主观愿望上的自主自立与客观条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间发生着矛盾。这两方面的原因使那些适应新环境能力不强的新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如下心理问题:

一是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因为考取了大学,老师表扬,同学羡慕,亲友夸奖,父母庆贺,部分学生在这种自我陶醉中渐渐松懈了斗志,终日悠哉游哉,认为自己是中学的尖子,大学里成绩也不会差,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满。

二是失望与失宠感。有的学生入学前把大学生活过于理想化、神秘化,入学后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因而产生失望感,有的学生曾是中学的尖子,是家庭与学校的重点保护对象,进入大学一下子不受重视了,就会产生失宠感。

三是松气情绪与歇脚心理。有的同学认为考上大学就是端上了铁饭碗,长期拼搏的目标已经达到,心理上得到了满足,生理上希望得到休整。加上进入大学后奋斗目标不明,适应能力不强,竞争的气势也有所减弱,便产生了“松口气,歇歇脚”的心理,再也鼓不起前进的勇气了。

四是畏首畏尾。因为环境变化而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社会活动不参加,运动场不光顾。整日除了学习之外,无所事事,生活单一,有碍个性发展。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校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尝试,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同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有待改进。以下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2、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每年约有10%的新生被约请面谈,根据面谈分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3、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

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科教学过程都包括着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为教学过程是经社会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和主导的。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只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够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即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他们身上持久扎根。

4、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六、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基础。

二十一世纪的晨钟已经敲响,在这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培养跨世纪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历史重任。如何培养跨世纪人才,其核心是加强对青年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二十一世纪人才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的生理心理素质,且相互和谐统一,这也是健全人格的科学内涵。我们应该反思以往的教育工作,人们往往偏重的是科技文化、学识才能素质,而较为忽视的是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即使在比较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今天,仍未对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心理卫生死角”引起足够的重视,其结果是导致学生中出现了大量的心理问题,严重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影响了人才的整体素质,阻碍了高教目标的全面实现,给国家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保持健康的心态,不仅关系到广大学生健康生理、心理的发展,良好思想道德的养成和完美人格的塑造,而且关系到人才素质的整体提高、高教目标的全面实现、直至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大学生心理健康小论文【第三篇】

摘要: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要建设者,为使大学生能更好地承担起这一重任,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便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健康心理的大学生能更好地应对社会的挑战。主要介绍大学生各种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其提出解决建议。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重要的建设者,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大学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这便要求大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可以适应社会的压力和在社会中遇到的挫折,但是当代大学生往往因为各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一些心理上的问题,阻碍了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1.现实情况与自我预期不相符造成消极心理。

现代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处于学校及家长的保护下,对一些事情的认识不正确,往往不是过于积极便是过于消极,对事情没有一个界定,处于两极之间。大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充满幻想,这些幻想往往是过于美好且不符合实际的。当大学生真正开始大学生活时,便察觉到大学的现实生活和自己所想的完全不一样,这样的想象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使大学生不能更好地适应,从而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

2.挫折产生抑郁,有自杀倾向,抗压性差。

生活往往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处于家长的宠爱下,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当面对这些挫折时,大学生会产生焦虑、自我怀疑甚至自我放弃,采取一些过激的行动。

3.互联网的自由使大学生沉迷网络。

当代大学生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对大学生来说充满了诱惑,网络环境是自由的,大学生可以把在生活中遇到的苦闷通过暴力游戏和对别人的恶意攻击抒发出来,随着这种习惯的逐渐形成,大学生会把生活和网络环境相混淆,从而做出一些自毁前程的事情。

1.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

大学生对社会认识不深,社会阅历不丰富,心理承受能力较轻。为了改变大学生这种现状,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学校要联合家长鼓励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让大学生走出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在新环境中体会挫折,增加对社会规则的认识。如,鼓励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内打工、勤工俭学,通过勤工俭学让大学生抛开学生的身份,以一个社会人的身份体会社会中的酸甜苦辣。

2.丰富教师资源建立术业有专攻的教师团队。

现今大学教师体系中,心理相关专业的'教师较少,往往是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后,教师并不能及时发现,从而导致了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学校要丰富教师资源,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或定向培养等多种方式,在大学校园中引进具有心理学知识的教师,做到术业有专攻。同时,要对普通的授课教师进行心理学方面的培训,如,对教师开展心理知识讲座或是开展关于心理健康的研讨会。普通的授课教师同学生接触的时间较长,为使教师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便需要授课教师拥有健康的心理,教师在教师生涯中也会遇到许多问题和挫折,有时也会产生心理问题。其次,学校要构建综合性互补的教师体系,通过将专业性教师同普通教师的教学活动相重合,让教师之间有话题可谈,增加教师之间的熟悉感,当教师授课时察觉到某些学生的异样时,可以与专业教师进行探讨,及时获得解决的意见、建议。

学校要通过各种手段向大学生普及心理方面的知识。首先,学校可以把大学生心理卫生健康以及心理学等课程引入学科体系中,通过把以上课程设置成大学生的必修课,使大学生了解维护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方法。在进行心理健康课程的授课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了解心理健康的具体操作方法。如,在针对大一新生的期望与现实不符的问题上,授课内容主要应包括人际交往、自我探索、情绪表达与控制、网络运用、团结协作等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学生进行课堂训练,让学生在课堂训练及不同角色的扮演中体会到新的感受,并将感受到的贯彻到自己的大学生活中。其次,要重视大学中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的社团组织,学校要积极支持这些社团的各项活动,因为这些社团组织中的成员都是在校大学生,大学生对这一群体是充分了解的,这些组织进行的活动往往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可以规避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些敏感问题。

总之,当代大学生中仍存在许多心理方面的问题,但是我相信,随着学校的重视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定会使大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卫生习惯,最终实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操作与实务[m].教育科学出版社,20xx.

[2]施福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

大学生心理健康小论文【第四篇】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随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十分敏感。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我们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

首先,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呢?心理健康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而衡量一个人的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但是当代社会大学生或多或少存在着这一方面的不足,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

其次,要说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那就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心理素质是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心理健康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使其能把握自我,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认识评价,从而达到心理优化、健全人格的目的。

那么,如何对大学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教育呢?我觉得要做到以下几点,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3、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4、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掌握心理素质相应知识,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大学生心理健康小论文【第五篇】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教育的阶段,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学习乃至情感问题都已经全面进入竞争化加剧的轨道,对大学生开展适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直面挫折的能力,同时优化高等教育的心理素质教育,意义深远。

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存在的重视不足、师资匮乏、流于形式、渠道单一、体系不完善、针对性差等一系列问题,并据此对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引言。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重视不足、师资匮乏、流于形式、渠道单一、体系不完善、针对性差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结合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优化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提升高校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为社会培养博学多才且拥有较好心理素质的有用之才。

1.重视不足,师资匮乏。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的重心在于对学生的德与智方面的培植,心理健康领域在以前很长时间内一直是教育的盲点。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教育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接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得到重视,但就整体需求而言,这种提升还是远远不足。

目前众多的高等院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停留在政策与宣传上,缺乏整体规划,难以实现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要求。

此外,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的匮乏也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普遍问题,就现实情况而言,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往往由辅导员或者其他职能部门的老师兼任,由于专业知识不足以及身兼数职,相应的心理指导职能得不到较好的发挥,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广。

2.流于形式,渠道单一。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但是普遍流于形式,往往有专门的设施而不加以利用,说到底还是对有心理教育的不认同。

另外,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往往比较单一,通常表现在问卷调查,心理健康档案,并且往往只针对心理障碍学生的主动咨询,这样就把大众普遍的心理健康教育变成只针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的单一服务,推广效果很差。

3.体系不完善,针对性差。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一个成体系的教育过程,然而目前绝大部分高校是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一部分来开展工作的,缺乏一套完整的体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学生心理健康小论文【第六篇】

随着社会高节奏地发展,人们所承担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尤其是一直被父母呵护的大学生们,进入大学这个新的环境后,远离了家庭和原来熟悉的环境,他们失去了原来的多向受宠的心理环境。

人际交往中优势地位的丧失,很容易产生不顺心、不温暖、不合群的失宠心理。

加之学业与未来前途的渺茫带来的困惑与压力,使大学生们更加不会处理两者的关系。

闭锁性与强烈交往愿望的矛盾更增加了大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难度。

本文将在这里分析心理压力的产生,指出了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从心理教育简单化到教育渠道的缺失,并从教师的角度进行分析,正确的指导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现,试图帮助大学生解决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主要是教育方式不对位,表现为用心理健康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或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认为有了心理健康教育,就应取消思想政治教育;二是认为既然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就不应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就造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从根本上得不到正确的心理观念的汲取。

无规矩,不成方圆,由此看来,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有基础原因。

当前,部分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只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看作是政治理论课的一部分,在高校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只是在各个版本的“思想道德修养”教材中作为一章或一节来讲解。

虽然有些高校后来单独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学时很少,教师很难将心理健康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课堂讲授的内容脱离实际,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吸引力,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无法真正解决学生心理健康中的实际问题。

从高中进入大学,由于环境的变化,大学生很难一下子适应身份的变化,再加之自身适应性差的原因,心理与现实差距加大,加剧了心理问题的产生。

二、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

(一)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从心理学分析,自卑实际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只是这种“防御”是消极的。

一个人的自卑心理形成后,对自己的能力评价很低,不敢大胆主动地去与别人交往。

渐渐地会从疏远别人、自我孤独发展到自我封闭,与周围的人形成一道无形的高墙;这种情况又会使别人对你形成不良的看法,更为远离和回避你,从而反过来进一步加深自己的自卑心理。

主要问题是对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在新集体中位置与角色的变化不适应,引起自我评价降低,强烈的自尊心与自卑感的尖锐矛盾冲突,导致心理失衡。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克服虚荣心理。

虚荣心就是以不适应的虚假方式来保护自己自尊心的一种心理状态。

心理学上认为,虚荣心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是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

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达到自尊心的满足就产生虚荣心。

因此,有的人说虚荣心是一种歪曲了的自尊心是有一定道理的。

案例:一女生平时学习成绩很好,自我感觉比其他女同学都强,可过强的争先拔尖,造成与同学关系紧张,每次选班干部都落选,因而精神刺激很大,夜里经常又哭又笑,并常常自言自语,出现异常行为。

该例是为了过度满足自尊心需要而导致产生虚荣心大学的案例,这种现象在大学女生中尤为常见,为了满足自己所谓的面子,甚至以放弃自己诚信为代价。

对于这类学生,老师首先运用认知领悟疗法,认知领悟疗法,是指心理咨询者对来访者进行暗示和启发,使其改变原有错误的认知结构,逐渐形成正确的认知。

逐渐形成对自己的正确认识,以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

再就是要教导学生要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踏踏实实做事,厚积薄发,不要追求虚名。

(三)进行焦虑的自我调节。

1、焦虑症自我调节从树立自信开始。

自信心缺乏是产生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我们碰到困难时,往往是需要有勇气去面对的,而勇气则来源于自信心。

自信心不足就会让我们在处理事情上瞻前顾后、犹豫未定,从而给自己又添加了一层阴影。

所以说,只要我们自己自信起来了,才有可能做好每一件事,才可以为进一步治疗焦虑症打好基础。

2、放松心情有利于焦虑症自我调节。

我们周遭的环境紧张而刺激,当习惯于这种兴奋状态时,有谁会想象一下,假如一切归于平静之后,自己会是怎样的?过度的紧张与兴奋是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的,我们应该适当放松心情、调整心态,抛开一切烦恼,回归到最本我的状态中去,这样才可以避免焦虑情绪的产生。

3、焦虑症自我调节更需要自我反省。

每个人都有出错的时候,不要总是纠结于那些错误,越是纠结就越是困扰,以致出现恶性循环。

适当的反一下自己出错的原因,是焦虑症自我调节的有效方式。

适当发泄可帮助焦虑症自我调节当我们烦躁不安、紧张无措时,可以选择适当发泄的方式帮助我们排解心中的痛苦。

但是,发泄只限于公道方式的发泄,不要影响到他人的生活以及生命。

焦虑症自我调节对于焦虑症患者来说,是十分有帮助的。

患者首先要知道焦虑症并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以将焦虑症的自我调节方法与心理、药物疗法相结合,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

以此为治疗的出发点,有效控制病情的加重。

人活在世上,难免不会处于困境之中,只要心平气和,不去胡思乱想,就可以克服一切。

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培养适合21世纪的优秀人才,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当中。

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以及使用的教育方法进行了分析与综合,教师应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参考文献。

[5]陈国海,刘勇。心理倾诉-朋辈心理咨询。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xx,1.

大学生心理健康小论文【第七篇】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以下三项原则:

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

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

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人才的培养方向。当代人普遍存在不能适应社会,最欠缺的就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究其原因,与教育过程不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关。在大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从不参与一切社会活动;因一些小小的失误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玩世不恭万念俱灰;逃避群体自我封闭。等等都是心理问题的反映。

大量调查表明,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心理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还表现为环境应激问题、自我认识失调、人际关系障碍、情绪情感不稳、感情适应不良等。

现代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

1.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

新生入学首先面临的就是生活环境的变化。上大学前,不少学生没有远离家门,饮食起居由父母包办,形成了较强的依赖心理。而进入大学后,失去了往日家庭的特殊照顾,有的学生因缺乏独立生活能力而生活上不能自理;有的学生因开支无计划而出现“经济危机”;有的学生因缺乏集体生活的习惯而希望得到他人的帮助,不知道也不会关心他人;加之水土和饮食方面的差异以及气候,语言环境与作息时间的变化等。大学新生在遇到这些问题时,常常束手无策,郁郁寡欢,致使有的学生出现烦躁,紧张不安等焦虑情绪和疲倦,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

2.对待社会工作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中学的工作和活动多是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由少数同学承担的。大学强凋学生的自我管理,学生除了要搞好自身的学习外,还要担负一定的社会工作,关心班集体建设。新生往往不大适应这种生活,缺乏工作主动性,在其位又不知如何谋其政,感到压力大。

3.择业的难题。

随着高等教育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变化,市场带给大学生更多的择业机遇和更大的自由度,也增加了择业难度,加重了大学生的行为责任和心理压力。而毕业生自身的素质,性别、专业以及社会关系等又制约着择业的自主权,对于少数大学生来说,甚至毕业就意味着失业。这一变化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适应力弱的大学毕业生是难以解决的现实矛盾。恐惧、焦虑、烦躁打破了他们的心理平衡,心绪抑郁,使他们对生活缺乏信心,对前途失去希望,对处境无能为力。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校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尝试,取得良好效果,以下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学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2.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特别是要针对大一新生的心理特点,加强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的心理卫生教育,通过讲解,参观,组织专题报告会,党团活动,文艺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他们爱党,爱国,爱校,爱集体的心理品质和情感,树立勤奋好学,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人生价值观,为大学学习生活打好良好的基础,根据面谈分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3.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我们应该反思以往的教育工作,人们往往偏重的是科技文化、学识才能素质的培养,而忽视心理素质教育,其结果是导致学生中出现了大量的心理问题,严重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影响了人才的整体素质,阻碍了高教目标的全面实现。因此,保持健康的心态,不仅关系到广大学生健康生理、心理的发展,良好思想道德的养成和完美人格的塑造,而且关系到人才素质的整体提高、高教目标的全面实现。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人才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

为此,就要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迎接更多的挑战!

[1]孙志强.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xx.

[2]陶明达.新时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和思考[m].北京: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出版社,20xx.

[3]陈国海.大学生心理与训练[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20xx.

大学生心理健康小论文【第八篇】

由于处于社会逐步转型、竞争不断加剧的新时期,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以及社会适应诸方面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心理问题现象频繁发生,心理障碍人数不断增长,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新的难题,引起了高校以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因此,加强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创新显得尤为重要。结合现代心理学思想,采用符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规律的原则,探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的有效路径,不仅具有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指导价值,而且具有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实践意义。

1.实施高校心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

兼顾知识、能力、人格三者的和谐发展,是当代社会提倡的全面成才观,也是当代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根据这一理念,帮助大学生构筑起以物质支撑、精神支撑、社会支撑作为重要支柱的人生大厦,将会成为当代高校的历史使命。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既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又展现了现代化教育的特色。因此,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举措。思想作为行动的先导而存在,大学生的所有活动均建立在心理活动的基础之上。假如大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没能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就会影响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大学生思想问题常常与心理因素相互交织地反映出来,比如,缺乏学习动力、产生人际矛盾、稍遇挫折立即退却、情绪容易失控等通常与承受力、控制力、协调力不强等心理因素直接相关。对于此类心理问题最好采用心理方法进行处理“心病还需心药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程,是高校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

2.实施高校心理教育是和谐发展的现实需求。

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大学生心理的和谐发展是其整体素质的核心部分。大学生只有心理健康,才可能正确认识现实状况,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勇于克服困难。大学生心理健康是良好品德形成的基础,关系到智力活动的效率,有助于身体健康与美育发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大学生和谐发展的人格,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当代大学生具有当今时代的独特印迹。崇尚科学精神、追求独立意志、思想推陈出新、个性比较张扬,是大学生的优点所在;同时,容易偏激、逆反心理较重,也是大学生必须正视的不足所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和谐发展而实施的。大学生应该具备对他人的包容之心,学会接纳他人,理解他人,使彼此融洽相处。大学生应该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积极接触社会,主动关注社会,与社会相适应。大学生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同时,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努力做到“天人合一”。大学生应该做到自我认知,只有完全了解自我,才可能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和接纳自我。高校以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为己任,理应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位大学生都接受心理健康的教育与训练,以培养健康的心理个性和较好的心理能力,促进人才的全面和谐发展。

3.实施高校心理教育是开发潜能的必要途径。

人的潜能开发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积淀:一方面是亿万年来人类生命演化的遗传素质,另一方面是千百万年来人类社会实践的精神财富。遗传素质是先天产生,生而具有的;而精神财富是后天学习才可能拥有的。教育使得后人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方法,无法简而化之地内含于普通教学之中。根据当代智力观点,人的智力由多种智力因素组合而成,每个人的智力之所以不同是多种智力因素组合方式不同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重要的不是谁比谁更聪明而是每个人如何聪明以及何处聪明。大学生的潜能都有待进一步开发,关键在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提供必要的指导方式,使大学生认识自我的智力结构和掌握对应的开发手段2。

1.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美国,随后迅速发展,影响国际心理学界。人本主义心理学实现了西方心理学史上的重大突破,无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还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都做出了独特的历史性贡献。反对自然主义主张的生物医学模式和机械决定论坚持的行为主义模式,提倡心理学研究与实践实现从物化到人化的革新,将人性放在第一位,关注人性的乐观阐释和人的潜能与价值开发,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一贯所坚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创新,应该突显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以大学生的经验作为其出发点,创建立足于来访者的关系,提供给来访者积极关注、真诚相待的心理环境与氛围。

2.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想。

20世纪90年代,在后现代主义时代精神的影响下,西方兴起了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潮。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反映了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下,从产业商品向消费商品过渡时期人们的社会心理和思维方式。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想的兴起丰富了创新大学生心理教育模式的精神资源。后现代主义心理学不重视唯一性与普适性,而关注具体性与历史性,主张差异性与多元性,认为心理学研究应该将确定的二元对立理性思维转化为不确定的多元共存非理性思维。具体而言,教育理念提倡基于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来创建多元开放的体系;教育目标秉承异质性标准,主张塑造创新能力与批判能力;教育内容强调开放性、多元性、批判性和不确定性;关于师生关系,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认为教师应该充分地尊重学生。

3.积极心理学思想。

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了研究积极心理学的思潮。一改百余年来传统心理学偏向于心理障碍的研究模式,积极心理学提倡从消极心理学向积极心理学的转换。自产生之日起,积极心理学就以全人类的发展和幸福为其关注点,以全人类的积极品质和力量为心理学研究的重心。积极心理学致力于将传统只关注生命问题的修复转向为同时建立美好的生命品质,充分开发人类潜在的幸福能力。基于积极心理学思想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强调对大学生健康积极的性格、气质与能力进行培养,不断提升大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与承受挫折的能力,充分开发大学生的潜在能力与创新能力。基于积极心理学思想视野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当然应该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功能,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意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在于促进大学生尽可能地发展自己,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谐发展。

坚持一定的原则而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才可能收到较为良好的效果。大体而言,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该遵循全方位的系统原则、理论结合实践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1.全方位的系统原则。

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多个层次、多个侧面出发,全方位创新与本校实际情况相适合的、与自身要求相符合的模式。一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紧密协同自身系统的诸要素,发挥其不可或缺的独特功能;另一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紧密协同高校其他教育系统以及相关社会支持系统,形成彼此合作、优势互补的关系。也就是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与高校管理、专业教学、院系工作等诸方面相互协同,同时还需要相关社会支持系统的协同作用。

2.理论结合实践原则。

总结。

心理辅导的过程,运用相关的理论指导实践活动,积极发现问题,不断分析问题,勇于解决问题,通过实践活动检验相关的理论,并进一步完善指导理论5。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推进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建设高校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其学习能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高校教师应该尊重大学生的想法,理解大学生的理念,维护大学生对教学的自由发言权,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主动关心大学生,同大学生平等对话,以实现彼此的交流与沟通。

4.可持续发展原则。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不仅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终目标的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的和谐发展为最终目标,而且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念的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念的规定是以大学生为中心,采取发展的眼光看待大学生,结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运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措施。为了促进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的和谐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统筹兼顾大学生不同方面的心理发展。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发展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提升大学生的情感品质、完善大学生的个体性和社会性诸方面为其基本内容。

1.转变高校心理教育理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是指高校教育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认识以及基本态度,是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理想性和稳定性的范型,通常具备导向性与前瞻性的特性。高校教育者秉持何种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直接决定其教育价值取向与追求,影响其选择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探索,并制约其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因此,转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颇为重要。以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心理咨询,却忽略健康教育,而心理咨询又多为障碍性咨询,至于发展性咨询则较为少见。一般认为,只有存在心理障碍的大学生才有必要成为心理咨询对象,至于因学业、就业等而面临困惑的大学生则与心理咨询无关。诚然,治疗性咨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预防性和发展性同样不容忽视,而且从长远来看尤为重要。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将重心从治疗性向预防性转变,扩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接受对象,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充分体现出来。

按照系统论的思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纳入高校整体人才培养体系当中,高校心理教育队伍建设应该纳入高校师资建设与师德建设当中。教育部和卫生部曾联合发文指出,高校应该加强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吸收相关文件精神,结合高校自身实际,高校应该建设由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学院、学生组成的“四位一体”的高校心理教育队伍,既可以实现自上而下的联系和互动,又能够实现学院相互之间以及学生彼此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从而消除以往队伍建设模式单一的不足。由“四位一体”的高校心理教育队伍建设的内容具体而言,就是成立高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督导组从事督导工作,聘请相关专家提供心理咨询与培训,设立以院系辅导员为主的专员负责具体工作的落实,从大学生当中遴选心理素质佳的“心灵使者”发挥朋辈互助作用&]。

大学生宿舍区不断丰富和定期更新板报或报栏内容,使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不仅有益于大学生理解心理健康的内涵,而且有助于及时发现心理健康异常的大学生,以便及时治疗。通过图片或文字的形式介绍克服心理障碍的。

心得体会。

鼓励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大学生敢于面对现实主动配合治疗从而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责任感。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院系辅导员应该积极采取多种途径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比如通过校园广播或校报进行专访;通过发放心理健康教育手册进行引导;通过校园网络开设专栏评论、讨论互动等。大学生心理健康社团或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可以有计划地定期开展不同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4.营造高校心理教育环境。

人的行为通常是由自身的心理因素与其所处的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高校心理教育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影响巨大。以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习惯于着眼大学生的学习空间,较少甚至从不考虑大学生的生活空间。当前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力争营造全方位的心理教育环境。在大学生活动的任何领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都要涉足,力争扫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盲区,使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感受来自心灵的关爱,获得有益的咨询与援助。

总而言之,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乃形势所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创新,应该积极吸收和借鉴心理学思想成果,遵循相应的基本原则,采取有效的路径,从而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0 1776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