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教研室工作计划安排汇聚(最新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258249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教研室工作计划安排汇聚(最新5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教研室工作计划安排【第一篇】

一.指导思想:

教研室认真学习和贯彻市学院和区进修学校教科研方针,继续开展“情智发展课堂”教学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做好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上的落实,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全方位培养好青年教师,集体备课方面有创新。

二、工作目标:

1、深入研究“情智发展课堂”教学模式。总结课堂经验,提升理论。向教师宣传“核心素养”的科学内涵,提升教师的认识。加强核心素养与情智发展相结合的研究。

2、加强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使骨干教师在课堂教学、教研活动和科研活动方面起到示范个辐射作用。

3、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有创新。开展“青年教师示范课”等一系列提升青年教师专业素养的活动。

4、集体备课活动重新打造,形成鲜明特色。

三、主要工作。

1.加强教师学习:

(1)开展教师自主学习活动:

教研室根据“情智发展课堂”和“核心素养”学习的需要,教研室负责发放学习材料,要求教师利用备课之余,自学学习材料,记录所学习重点,教研室定期检查,设立教师自学检查记录,留有详细检查情况汇总。

(2)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教师培训活动。

按照市学院和区进修学校安排积极参加各级培训活动,如:中考质量分析等活动。做到参加市里培训教师有学习记录,参加外市培训教师有学习心得。

2.开展四项活动推动课堂教学。

(1)开展“情智发展课堂教师论坛活动”。

深入研究“情智发展课堂”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研究“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探讨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方法。

(2)开展“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注重青年教师培养。

开展一学期一次的“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辅导教师将进行跟踪备课、授课和反思,及时帮助青年教师总结不足,提升自己。

(3).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加强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通过骨干教师在教学、教研和科研方面介绍经验,引导教师掌握更好的教科研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4)、开展“走进初四课堂,提高中考成绩”活动。

初四课堂实现高效是中考取得优秀成绩的关键,为此参加中考学科教研组要研究教材,特别是研究命题形式,命题内容,命题趋势。深入研究三维目标达成,努力提升学生考试能力。

3、做好市级小课题研究工作。

教研室组织教师按照课题计划开展工作,定期收集科研成果,组织课题组长按时撰写课题总结。

4.加强教研和集体备课活动,保证课堂教学效益。

(1)教研组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总结。重落实、讲实效。

(2)集体备课:以教研组、备课组为依托隔周开展备课组活动,备课要立足学情,立足课堂高效,要突出不同班级的同课异构。

三月:撰写教研组和集体备课组计划、“走进初四课堂,提高中考成绩”听课。

四月:骨干教师示范课、“走进初四课堂,提高中考成绩”听课。

五月:情智发展课堂论坛、听课。

六月:青年教师汇报课、小课题结题。

七月:教研组和集体备课组总结、整理资料。

九月:撰写教研组和集体备课组计划、“走进初四课堂,提高中考成绩”听课。

十月:骨干教师示范课、教师学习。

十一月:课题研究、“走进初四课堂,提高中考成绩”听课。

十二月:教研组和集体备课组总结、整理资料。

教研室工作计划安排【第二篇】

以实施爱生学校项目中“有效的教与学”为统领,继续坚持“有效教研促进有效教学,有效教学引领专业发展”的工作思路,按照常规求扎实、评价求科学、课堂求效益、课程求质量、教师求发展、教研求实效的工作策略,以课堂改革和教师素质提升为重点,不断强化责任意识、研究意识、团队意识,实现区域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工作措施。

一、固化常规工作,求扎实。

1.对于教学管理中成熟有效的工作要逐步固化,固定时间和工作流程,并不断完善制度、细化标准、稳步推进。如课程实施水平评估、专项视导、七八年级的学业水平抽测等工作将固定为年度的常规工作,在相对确定的时间段进行,并通过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将其做得扎实有效。

2.学校要结合《校本研修三年方案》,进一步梳理和固化已经成熟的常规管理工作,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教学要求,逐步规范提升,使其成为教师的工作习惯。教研室择时组织校本研修经验总结和交流。

二、完善评价机制,求科学。

本年度将进一步加强评价的研究,修改并完善《天桥区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增强评价对教学的导向作用。

1.调整评价内容,增强教学导向。提高合格率是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各学校要将提高合格率作为下一步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教学质量评价中将增加合格率的指标,把合格率与指标生完成率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

2.调整评价方式,力求科学合理。继续坚持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评价原则,在去年进行分类评价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增值评价,看基础比发展,尝试达标评价;突出龙头学校对区域教学质量的贡献,对教学质量保持全区首位的学校给予特殊的奖励。

关注合格率的同时,基础较好的学校要高度重视特优生的培养,提高优秀生学考中高档分数段的上线人数;基础薄弱的学校要重点做好指标生的完成工作,各学校要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合格率和指标生完成率目标。同时,学校要制定相应的评价方式,将学考目标分解到学科和教师,形成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体现看基础比发展,实施达标评价,对于合格率达标的学校予以奖励和加分。

三、研究有效课堂,求效益。

课堂是教学全过程的最重要环节,构建有效课堂,追求课堂效益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

1.研究课堂的评价要素。各学校要结合济南市学科课堂教学指导意见及我区“课堂教学六项基本要求”,研究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对课堂教学提出明确要求,杜绝教师的经验主义和教学随意的现象,避免造成教学时间的大量浪费,加强对课堂的评价管理。

2.研究学生评价与质量检测。学校和各学科要引导教师加强对学生学习评价的研究,形成有效的课堂学习评价策略;加强课堂学习检测的研究,学校要制定课堂检测制度,对师生进行课堂检测实施的培训,规范课堂检测行为,形成课堂检测的基本机制,建立检测本并逐步建立检测题库,提升课堂检测的效果。

3.研究听评课方式,统一听评课要求。学校要研究制定系统的课堂听课计划,明确听评课的要求和标准,避免管理者听课的随意性,改变单一的点对点听课,点对点评课的现象,加强对共性问题的探讨和指导。

4.开展“构建有效课堂”研究活动。各学校要根据《天桥区中小学“构建有效课堂”研究活动指导意见》,基于课型探索“有效课堂”的结构特征,全面分析课堂教学的构成要素,探索“有效课堂”的教学行为,深入研究课堂教学规律,探索本校的“有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各学科要制定学科“构建有效课堂”研究活动的推进方案,组织骨干教师深入研究各种课型的基本环节,形成本学科各种课型的基本流程;上半年侧重毕业班复习课和讲评课流程的研究,下半年立足小课题,探索“有效课堂”的基本策略。

四、加强课程建设,求质量。

进一步加强三级课程的管理,教研室要加强学科课程区本化的研究,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学校要加强学科课程的校本化建设,把其作为学校师资培训的着力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1.解读课程标准,编写课程纲要。课程标准是纲,教科书是目,纲举才能目张,要引领老师对课程标准逐字解读,分析字句之间包含的知识点、能力训练点和教育着力点。要引领教师从课程标准入手,把每个学科的课程标准的知识、能力点一一分解,分解到每个年级,每个学期,形成学生学习的阶段目标,以课程纲要的形式呈现。

2.开发区本化和校本化的课程资源。各学科要加强学科课程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在九年级寒假作业开发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七、八年级暑期作业。各学校要结合校情与学情尽快编制出各年级的导学案和作业题库。每个学科按照年级进行作业整合,根据作业改革设想的基本思路,把作业按难度的不同分成若干类进行编号,然后每个年级按章节和进度再进行分类打包,以“作业包”的形式提供给学生进行选择。

3.构建中小衔接课程。以语文、数学和英语学科为依托,逐步构建中小衔接课程。一是加强中小教研的合作,实施中小学教师一体化培训,通过共同培训《课程标准》,了解课程标准的整体目标和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实现中小学教师的融通,顺利实现初中起始年级学习的自然过渡。二是加强学科建设,抓好教学内容的衔接。针对课改过程中师资发展的不均衡,一纲多本及知识编排上脱节的现象,组织骨干教师进行研讨,达成教学共识。三是抓好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衔接。联合小学教研室组织中小学教学交流和研讨活动,互相了解教学方式、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差异,探讨恰当的衔接方式。

五、提升教师素质,求发展。

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

1.继续组织教师业务培训。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和暑期组织以新课标、新教材和教学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师业务培训,提高教师把握课标、教材的能力,帮助教师掌握更多的教学技能。

2.组织教师全员素质大赛。本着整合评比活动,一次评比多次获奖的原则,分三个阶段组织教师全员素质大赛,将素质大赛与培训相结合,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第一阶段笔试:理论、课标、学科专业知识考核;第二阶段技能比赛:各学科依据学科特点进行教学技能考核;第三阶段课堂教学:与优质课评选结合进行。三轮比赛按不同的权重计分,评选出教师素质大赛获奖者。

六、转变教研方式,求实效。

1.示范引领,转变教研工作方式。提倡教研员走下“讲坛”上“讲台”,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与教师共同备课、研课,上示范课,为学生开设讲座。

2.深入基层,加强学科教学调研。积极深入学校,全面了解区域内学科教学发展情况,收集原始材料,撰写高质量的学科调研分析报告,为领导进行教学决策提供依据。

研究教学重点和难点,帮助学校解决教学难题,为学校教学发展提供服务。

20xx年2月20日。

附:

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主要活动安排。

1.指导学校组织期末考试、阅卷、成绩分析等工作。

2.组织校长教学评价论坛及九年级调研考试成绩分析会。

3.学考学科制定九年级学考复习计划。

1.组织学考复习专题讲座(2月23日)。

4.学考教学工作第一次专题会:学考复习工作部署(2月28日)。

1.相关学科制定中小教学衔接活动方案(3月上旬)。

2.指导学校进行九年级体育学考模测(3月上中旬)。

3.组织“构建有效课堂”系列活动—复习课流程研讨活动(3月份)。

4.指导九年级理化实验及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3月份)。

5.新教师磨课活动(3月底)。

6.九年级学考第一次模拟考试(3月27、28日)。

1.学考教学工作第二次专题会:模拟考试教学质量分析(4月上旬)。

2.组织“构建有效课堂”系列活动—试卷讲评课流程研讨活动(4月份)。

3.九年级体育学业水平考试(4月上中旬)。

4.中小衔接教学研讨活动(4月份)。

1.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5月2、3日)。

2.学考教学工作第三次专题会:模拟考试教学质量分析及专题复习工作部署(5月上旬)。

3.相关学科开发研制七八年级暑期作业(5月份)。

4.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5月29、30日)。

1.《三年校本研修方案》实施情况总结。

2.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八年级地理、生物学业水平考试。

3.指导学校组织七八年级期末考试、阅卷、成绩分析等工作(期末考试6月26、27日)。

七、八年级暑期作业指导。

1.暑期教师业务培训(8月下旬)。

2.教师素质大赛第一阶段比赛(8月底)。

教研室工作计划安排【第三篇】

根据我院本学期工作重心和工作安排,社会体育教研室将主要围绕我校20____年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结合新专业的特点及实际情况,深入开展新专业的'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工作,同时继续加强教学质量的管理和提高。具体安排如下:

本学期教研室主要承担的课程有20____级的任意选修课程、20____级别的专业必修课和社会体育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其中包括新开课程和教师开新课程。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将在教学管理上作到:

1、认真备课。要求全教研室教师必须认真备好自己所承担的每一门课程。备课过程中,应注意基础知识与最新学科前沿研究的合理搭配,争取将最新的科研成果介绍给学生。同时,对于新开课程和教师开新课程进行听课、评课,积极给予指导和关怀。

2、继续组织教研室内的听课、评课。本学期教研室将继续不定期的组织教师相互听课、观摩教学。在听课的基础上,按照学校制定的标准,组织全体教师进行认真的评议、探讨和总结,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严格遵守校院各项教学纪律和教研室工作要求。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上课不接收、拨打手机、信息,力争以积极教书育人的态度,对本学科知识的较好的把握和较高的教学艺术提高各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为了确实加强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科研水平,最大程度的避免职称科研,本学期将采取集体攻关、积极鼓励和具体落实科研任务的方式,完成每个人本学期的科研任务,并力争有所突破。比如,保证没有结题的项目今年结题,并积极申报20____年的省级课题和我校今年的教研课题。

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工作:

1、继续跟踪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情况。

2、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为了使教师对新专业有明确的认识,建议学院聘请国内社会体育方面的专业对于新专业培养方向、目标,国内本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讲座和指导。同时充分利用本校资源对教师进行培训。

3、着手大纲的编制工作和初步确定教材建设计划。计划于20____年7月份前完成本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教学大纲的编著工作。在教材建设上本专业将选用具有较高水平和近年来出版的新教材或教育部推荐教材。同时将对没有教材的新开课程鼓励教师编写讲义,并争取进一步正式出版。

4、加强课程建设,指定科学的建设规划、具体的执行方案。

教研室工作计划安排【第四篇】

以“潜心三适,践行三敬”的办学理念为指导,以促进珥陵高中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校本培训为抓手,落实“规范办学”的总体要求,加强教科研制度建设,创造教科研的良好环境,加强内涵建设与创新,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

1.继续开展志愿导学活动,并形成良好反响。

2.争创“基于生活导向的农村高中理化生实验课程基地”和“丹阳市珥陵高中‘双城记’吴文化研修中心”两个学科基地。

3.进一步完善教科研制度,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

4.组织课题研究、论文撰写和教师培训活动。

5.省级课题研究按计划有序推进。

6.联合教务处、团委,结合学生社团,小范围开展学生研究性学习,指导学生微小课题研究。

1.志愿导学活动的宣传、引导、组织工作。

2.为争创文理两个特色课程基地做好各项准备。

3.省级课题任务分解工作。

紧紧围绕学校的总体办学理念,保持教科室优良的工作作风,完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能力,踏实高效、保质保量地完成交办的各项任务,务实创新,为学校发展添砖加瓦。

1.总结上一学期开展志愿导学活动的问题。

2.评选上学期志愿导学优秀教师,并给予表彰。

3.完善志愿导学活动的要求,更接地气,更便于操作。

以创建文理两个特学科基地为核心,凸显农村高中的特色,因地制宜开展课题研究和校本课程开发等;为参加学科基地建设的教师在校级以上开设公开课、讲座等创造便利条件,评优评先中给予优先考虑;不仅仅吸引教师参与进来,还要把对这些特色课程感兴趣的学生吸收进来开展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甚至是学生微小课题研究,为学生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在师生中逐渐树立起教学即研究的思想理念,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终身研究的观念,辅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师生个人能力。

1.课题研究逐渐规范化,有必要的课题研究环节,有相应的制度要求和激励措施。

2.论文撰写有要求,促进教师积极撰写论文,提高论文水平。

3.对教师教科研成果进行量化考核,评选教科研先进教师。

4.逐步规范校本培训,细化学时认定。

1.申报镇江市重点课题。

2.组织、鼓励“三适课堂”校本教材的开发。

3.开展“三适课堂”课题研讨活动。

1.进一步与各级领导、课题顾问、发展中心主任交流、学习。

2.组织课题研究,使之按计划扎实有序地推进。

3.把课题研究按设计方案进一步细化成更便于操作的子课题,把子课题分给各处室、各教研组备课组及具体的某位教师。

4.与参与课题研究的成员进行必要而又及时的交流沟通。

积极配合学校各部门开展有关60年校庆的准备工作等。

1.省级课题的推进工作(9月初)。

2.组织丹阳市小课题的结题(9月底)。

3.组织镇江市课题的结题(10月底)。

4.开展有关镇江市十二五第四批备案立项课题课题的组织工作(9月初)。

5.了解丹阳市专项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组织相关工作(9月初)。

6.组织各教研组针对“三适课堂”进行镇江市课题研究申报。(9月中旬)。

1.蓝天杯、师陶杯、丹阳教育技术论文、教育管理论文、科技论文、教育故事、政治论文的获奖统计与证书发放(10月)。

2.组织镇江教育论文、“和教育”、“五四杯”等论文评比活动(9月初)。

3.组织蓝天杯、师陶杯、丹阳教育技术论文、教育管理论文、科技论文、教育故事论文评比(3月)。

1.收齐暑假北师大校长培训学院组织的培训学习感悟,评选优秀学员,发放证书,形成过程材料。(9月初)。

2.组织镇江市网络全员培训,督促、帮助教师高效完成任务。(8月末-9月初)。

1.开展志愿导学活动(包括制定计划、设计表格、组织活动、收集整理过程材料等)(每学期初)。

2.优秀志愿导学指导教师评选(每学期末)。

1.鼓励、组织学科组研发校本课程(9月初)。

2.引导、组织教师写好教学反思(10月初开始)。

3.组织教师利用微格教室进行教学研究(9月初开始)。

4.两个特色课程基地建设(9月初开始)。

5.配合学校各部门开展有关“校庆”工作(9月初开始)。

6.20xx年学时认定(1月)。

7.20xx年绩效工资考核相关统计工作(1月)。

教研室工作计划安排【第五篇】

为了落实学校有关教学文件精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

1、抓日常教学管理,提高管理意识。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从备课、上课、课后辅导抓起,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工作,加强教师之间的联系,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完成本学期教学工作任务。

2、每两周举行一次教研室活动,交流和探讨教学经验,鼓励教师相互听课;针对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共同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法,从而可更好的吸取良好教学经验。坚持开展周一下午的教研组活动,进行集体备课,统一教学进度,对各自的教学情况进行总结。

3、开展1—2次教学以外娱乐活动,方式等教研室成员共同商定之后再定。

4、加强课程建设。本学期计划组织1—2次课程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的讨论会,就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设置等进行讨论,以使更加科学合理。

5、积极开展新课教师的公开教学和老教师的公开示范课活动,以此形成成良好的“以老带新”的局面,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6、积极组织教师申报科研项目,以进一步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7、在本学期最后阶段,组织讨论有关期末考试出题的安排,并总结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等。

第几周工作内容:

1—2周初期教学检查,地区科技局课题申报交流。

3—4周人才培养方案的讨论,各类大纲的编写讨论;集体备课。

5—6周组织年轻教师随堂听老教师课;

7—8周集体备课;教学相长会。

9—10周提醒将要进行中期教学检查。

11—12周集体备课;开展一次茶话会(或娱乐活动)。

13—14周相关课程建设的讨论。

15—16周期末试卷的出题的讨论和安排;集体备课;提醒将要期末终期检查。

17—19周期末教学检查和下学期教师任务安排等。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0 125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