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节能降耗年度工作计划【范例5篇】

网友发表时间 526142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范文“节能降耗年度工作计划【范例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节能降耗年度工作计划【第一篇】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运维支出报告显示:仅2007年中国移动电费支出就达76亿元人民币,中国联通也高达45亿元,电费支出几乎占据了两家移动运营商80%以上的运维费用。这个数字还在随着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网络的快速扩张而迅猛增长。

据中国移动综合部的孙佰介绍,中国移动2006年保有基站约25万个,至2007年,基站数目就已达万个。基站数量的激增,加大了对能源的消耗,根据中国移动内部提供的耗能分析图表显示,目前基站耗能占据73%,这其中基站主设备耗电占据51%,基站空调耗电占据46%,其他配套设备耗电3%。

可见,若想从根本上降低基站耗电,节约运营成本,只有从机房主设备和空调入手。目前,通过空调乙二醇双冷等技术已经可以充分降低空调耗能,所以,基站主设备节能成为最大的突破口,也是运营商关注的重点。

节能不能只关注基站功耗

事实上,通过对移动运营商生产需求分析,设备制造商很早就意识到基站节能对于运营商运维成本降低的重要性,目前已经出现了很多成熟产品。

由于实力和经验相当,目前各大设备商使用的节能技术和节能方案差别不大,主要集中提升基站功放能效,采用节能软件降低基站运行能耗,各类绿色洁净能源的采用(如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源等)、改进基站站点设计等。

目前,这三家设备制造商的最新主打基站产品都在采用较为先进的多载波功放技术(MCPA),可以大幅度降低每载频的能耗。根据资料显示,通过采用双密度载频,S4/4/4配置的GSM基站能耗从1800W迅速降到1000W左右,能耗节省高达40%以上。据华为中国区无线Mar-keting部CTO周建国表示,目前华为已经实现在单模块内最多支持6个载频,正在四川、青海等地进行测试和商用验证。爱立信也正在开发这样的基站,据介绍,对比2载频,这种新技术将节能40%以上。

目前运营商在进行节能测试时,过多地将目光集中在单一设备功耗上,而没有从基站整体考虑能耗。“这种方式是不合理的,有些时候尽管产品功放效率较高,但如果基站的整体设计不好,很可能要达到同样的通信质量和覆盖范围,设备能耗一样很高。”爱立信无线解决方案专家章正珊表示。但好在目前,中国移动设计院已经意识到基站节能不能只关注功放,还要关注整体基站设计。

由于分布式基站4载频配置下平均能耗仅550W,基带与射频单元之间采用光纤传输,无馈线损耗,覆盖效果与传统宏基站相当,自然散热技术则省去了温控能耗,且占地面积小,安装快捷,能够广泛应用于室内覆盖、城区选址困难区域、热点覆盖等场景。由于分布式基站具有如此多的优势,中国移动已经明确表示,会进一步扩大分布式基站的应用场景,目前爱立信、华为正在内蒙古、广东、贵州、四川等地进行测试和验证。

软件节能优于硬件

降低设备的载频能够有效降低功耗,于是出现很多运维人员通过长时期观测载频使用情况,人为在“闲时”开关载频来达到节能的现象,虽然效果显著,但这样既浪费人力,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基站的应急能力。

目前各大厂商提供的节能软件改变了这种情况,让老旧基站焕发出新的节能活力。通过负载平衡能耗,在闲时将设备设定为节能状态,当话务量突增时,可以自动转化为正常状态。章正珊表示,爱立信的“PowerSaving”软件解决方案可以根据话务量的变化自动对实际需要的载频数量进行控制,从而达到降低基站能耗的目的,该功能可以应用于爱立信1994年后出产的所有基站产品上。而华为的绿色节能软件已经能够达到时隙开关,主要应用在华为GSM3012、3006G等主打产品上。诺基亚的NetActServiceQualityManager也有相同的功效。

对于移动运营商来说,相对于硬件的投入,软件的投入可以有效解决现有基站的节能问题,同时具有成本低,便于维护等特点,可以说是运营商最佳节能投入。另外,新能源的应用对于基站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风能和太阳能等不稳定电力源,要求基站设备能够有更强壮的生命力。具周建国介绍,目前中国移动“绿色行动计划”已经选择了爱立信和华为在内蒙古等省市,针对太阳能的基站展开测试,检验基站设备的稳定性。

网络规划与设备功耗同等重要

在整体网络规划上,专家提出了“需求-设计-研发-制造-供应链-部署-回收-需求”等闭环周期节能系统,如华为的“E2E绿色设计方案”、爱立信的LCA绿色计划等计划也都是全生命周期评估的典范。

有着丰富工程经验的章正珊认为,基站节能的重点不应放在基站技术的升级上,而是应该放在网络规划中。“一个好的网络规划,在不影响用户通话质量和减少覆盖的基础上,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基站数量。这对于运营商来说,不但可以减少初期成本投入,同时也可以减少后期维护成本。”

据专家经验估计,让一个经验丰富的网络设计专家从最初即参与整体网络规划,可以将无线站点的数量减少30%~50%。

按目前网络基站设备(GSM、CDMA基站平均能耗)来计算,每减少一个基站,每年可以减少耗能21900度电。

但是目前运营商还没有完全认识到网络规划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重要性,曾有中国联通地方运维人员对记者抱怨:“节能减排不能光靠在后期运维上下功夫,运维能够减少的能耗很少。节能减排要从新建基站网络规划抓起。由于没有良好的规划,造成现在后期维护上能源消耗过多的现象还很多。”

在中国移动“绿色行动计划”重点工作矩阵图中,可以看出他们并没有将网络规划作为降低能耗的主要领域。业内专家解释说,由于这种方式的可实施难度大,投入规划成本大等问题,还是需要市场的考验。

向无空调基站挑战

据统计,温度从24度上调到28度时,基站节能效果将提高3%~8%。但是在目前的基站内,都有最高温度上限的设置,不能轻易调高基站温度。

中国移动绿色行动计划负责人秦光泽对记者表示,现在的基站设备已经能够适应普通的高温运行,之所以设定基站顶限温度——25℃,主要是考虑不影响基站内蓄电池的寿命,蓄电池在高温下不能正常运行,如遇断电等情况,会对网络安全运行带来威胁。

目前产业链各方正在行动,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中国移动也和有关厂商联系,试图研发出小型冷冻设备,将基站中的设备保护起来,这样就可以将基站内空调取消,来达到最大节能的目的。

节能降耗年度工作计划【第二篇】

1、定期对公司内用水、用电、用油、办公耗材、技术改造等方面的节能降耗工作进行考核总结。继续推进有效的节能措施,对不完善的地方要进行改进,对疏忽的地方要强化管理,为以后节能工作更好的开展提供可靠依据。

2、为了更好的落实各类节能降耗措施、满足能源管理方针,成立节能降耗工作领导小组,落实、检查节能降耗工作开展情况,并进行指导监督,以全面完善、推进节能降耗管理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3、修订节能管理制度。为了使节能降耗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根据我公司的生产经营现状,进一步修订各类节能管理办法,对其进行梳理,使节能措施更符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确保节能措施执行到位。

4、制作节能降耗宣传标语、横幅,在公司内张贴、悬挂,为节能降耗工作开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同时在公司宣传栏,开辟节能降耗专题栏,做好舆论宣传的节能降耗导向工作。

5、抓好节能监察和监控。通过限制消耗定额,对水、电、油、车、办公耗材等方面严格执行管理办法和节约措施。加强可用资源重复的利用。

6、根据公司部要求,利用空余时间,组织员工进行学习、讨论,不断强化员工的节能意识。

7、加强班组学习,并鼓励广大职工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我公司节能降耗工作献计献策活动,结合本公司特点,对节能降耗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8、开展节能降耗讲座、培训,让在节能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员工或生产专业技术人员,组织相关的节能技术、节能优秀事迹讲座,并组织交流。

9、建立节能目标和评价考核制度,将节能降耗的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班、组、个人,重点能耗岗位,签订责任书,严格进行考核。

10、积极挖掘身边节能降耗的典型员工、典型事例。对平时在节能降耗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员工、项目、以及节能降耗工作较突出的事迹,进行发掘,在公司内进行宣传。

11、制定鼓励政策,严格奖惩。制定节能降耗、建设奖惩办法和措施,评选节约型部门、节约型个人等先进典型,给予表彰奖励。

12、搞好节能降耗宣传和教育。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国家关于节能的法律政策,宣传节约能源的好经验、好做法,普及节能知识,推广节能技术,带动全公司职工加入到创建节约型企业的活动中来,努力营造浓厚的节约能源的社会氛围。

总之,我们将密切配合市建委等上级领导,进一步抓好节能,全面落实各项目标任务,努力提高我公司经济效益。

节能降耗年度工作计划【第三篇】

“十一五”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节能和环保指标的规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十一五”规划纲要要求: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纲要规定,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十一32”规划纲要把规划指标分为预期性和约束性两类,把单位产值能源消耗5年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5年减少10%作为政府必须确保实现的约束性指标,把GDP年均增长速度从“十五”期间实际的9.5%降为7.5%作为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努力争取实现的预期性指标,摆正了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上述指导思想的具体落实,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两个“加快”的具体落实。

单位产值能源消耗5年降低20%是什么概念?2005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为22.33亿吨(按标准煤计算,下同),全国GDP为18.3万亿元,每万元产值能源消耗为1.22吨。单位产值能源消耗五年降低20%,2010年应当减少为0.98吨。按照“十一五”期间GDP年均增长7.5%,5年增长43.6%的预期计算,2010年能源消费总量可以控制在26亿吨左右,比2005年增长15%,年均增长3%,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4。而我国“十五”期间GDP年均增长9.5%,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10%,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1.05;其中2003年到2005年3年间,GDP年均增长10.1%,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13.7%,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1.36。这一对比,显示出“十一五”规划对节能的要求是严厉而紧迫的,体现了加快转变增长方式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步伐的决心。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5年减少10%是什么概念?2005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2549万吨,5年减少10%,2010年应当控制在2294万吨,即减少255万吨;2005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1414万吨,5年减少10%,2010年应当控制在1273万吨,即减少141万吨。而我国“十五”期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年均上升5%,5年上升28%,增加了554万吨,其中2003年到2005年3年间增长了32.3%,平均每年增长9.8%;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前3年有所下降,后两年有所上升。这一对比,显示出“十一五”规划对环境总体改善的要求是严厉而紧迫的,体现了加快转变增长方式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步伐的决心。

“十一五”规划为什么要下这样大的决心,要这样严厉地规定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指标,并把GDP的增长预期降低?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经济增长速度不快,而是资源和能源消耗太多,环境污染严重,难以为继。同时也是接受“十五”期间节能和环保指标落空的教训。“十五”预期,2005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16亿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1795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控制在1300万吨,结果出人意料,能源消费总量猛增到22.33亿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猛增到2549万吨,化学需氧量猛增到1414万吨。如果“十一五”不提出这样严厉的要求,不用节能和环保指标约束经济的增长,到2010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就有可能达到35亿吨,那将发生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经济危机,环境恶化的程度将更不堪设想。到那个时候再想解决就晚了。

“十一五”规划确定的节能和环保指标对转变增长方式的决定意义在于:

第一,长期以来,我们走的是高增长、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的老路,“十一五”期间必须悬崖勒马,改弦更张,不再停留于一般口号,而是明确规定出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硬性指标,强制性地把单位产值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和减少下来,在这个基础上求得经济的适度增长,并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促进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明显提高,以实际的行动促使经济增长方式从高消耗、高污染转为低消耗、低污染,高增长转为适度较快增长,低效益转为高效益。如果不对节能和环保做出硬性规定,依然是软约束而不是硬约束,任其信马由缰,仍然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追求GDP的高增长,那转变增长方式不是还要空喊下去吗。

第二,把实现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指标作为各级政府必须确保实现的约束性指标,不是可以实现也可以不实现,而是必须确保实现,政府必须对此承担责任。这将促使各级政府真正把节能和环保放在优先地位,采取严厉的切实行动,而不再是敷衍塞责。

第三,不论哪个地区,都必须把全国分配下达的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指标纳入本地区的“十一五”规划和年度计划,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实现,而不再是自搞一套,把国家规划目标驾空。地方原定的“十一五”规划和年度计划,凡是影响和妨碍这两个约束性指标实现的,都理所当然地应当进行修改和调整。如果原定的规划和计划不变,特别是预期的增长指标和原定的投资部署不变,产业结构不进行大的调整,只是简单地把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数字加上去,那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指标肯定无法实现。这就是约束性指标对经济增长的约束作用,也是对各级政府的约束作用。

第四,通过这两个约束性指标的实施,造成一种声势,促使人们发展观念的猛醒,并形成群众性的监督。追求经济增长有一个较快的速度,为人民多谋一些福利,想法是好的,但是这种增长必须是可持续的,它必须为人民造福,而不能为人民造祸,为子孙造祸。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地方为了追求财政,任凭污水排放江河,有害气体弥漫天空,这是在害人。过去司空见惯、知错不改的事情,现在必须断然地与之划清界限。人们思想观念转变了,就能更自觉更主动地去转变增长方式,落实“十一五”规划的要求。

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关键是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和调整产业结构。

应当承认,“十一五”规划对节能和环保的要求很高,实现有难度,但决不是高不可攀。举一个例子可以说明问题。目前全国发电用煤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一半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36%,火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占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60%,我认为采取两项措施,就可以节省近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800万吨,相当于2005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30%。

第一项措施,用煤耗低的高效发

电机组取代煤耗高的中小型发电机组。现在全国中小型火电机组总容量约为1.6亿千瓦,每千瓦时供电标准煤耗为380--500克,有的更高。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近几年违规建设的。而单机容量30、60、100万千瓦的高效发电机组每千瓦时煤耗仅为330--275克。如果在几年时间内,全部中小型机组被高效发电机组取代,按每千瓦时节约100克标准煤计算,一年就可以少用近1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1-3亿吨原煤的采掘、运输、燃烧和排放,可以减排二氧化硫200万吨。

第二项措施,大型火电机组都必须安装脱硫设施,而且保证全部使用。据统计,2006年上半年全国新增投产的火电机组容量3200多万千瓦,同步建设并运行脱硫设施的只有一半;2005年投产的燃煤机组5500万千瓦,安装脱硫设施的只有40%;目前全国火电厂安装有脱硫设施的只占30%,而已投产的脱硫设施并没有全部开动。在建设火电机组时不同时建设脱硫设施,是违反国家关于“三同时”的规定的,不保证脱硫设施正常运转也是违反国家的环保法的。用几年时间,强制性地使所有发电机组都执行国家规定安装脱硫设施并且全年运转,一年至少可以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600万吨。

可见,不是能耗和污染降低不下来,而是下不下决心去淘汰那些消耗高、污染大的落后设备和工艺,并下大力气采用先进技术。难就难在这里。非不能也,是不为也。为与不为是关键。

淘汰落后的设备和工艺,采用先进技术,碰到的难题:一是会影响地方工业的产值和财政收入;二是会加大企业的生产成本;三是被淘汰的企业职工的安置和善后处理。但是,不管你有千条和万条理由,总挡不住一条理由:我们国家的能源和环境容量承受不住这样大量的消耗和污染,而且也为法律所不容。我们已经搞了50多年的建设,有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制定了一系列的节约和环保法规,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一些节能和环保技术是成熟的,决不能容忍再这样地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这是大道理,一切小道理都必须服从这个大道理。而且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必须全面规划,分步实施,不能贻误时机。决不能“叶公好龙”,成天抱怨增长方式粗放,成天讲增长方式转变,等到真正要转变了又怕了起来,退缩了回去。

由政府确保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指标的实现,并且层层下达降耗减排指标,这是不是不重视市场的作用,又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这里应当说清楚两点:第一,能源和环境容量属于重要的公共资源,涉及公共利益和政府的公共服务,政府应当管也必须管。管的办法,一是制定政策,二是规定门槛,三是加强监管;而在制定政策中间,就包括发挥市场作用的政策,如价格、税收政策,不是一纸责任状就能解决问题的。第二,一些地方政府现在的主要精力放在追求GDP、财政收入和招商引资上面,采取了种种行政命令的办法,指标到人,按时检查,年终评比,完不成指标的给以行政处分。这种做法违反政企分开和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把地方的主要精力转到为公共利益服务的轨道上来,并且加强其责任,这符合在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机制的原则。完全不要发挥政府的作用,排斥一切行政手段,一切听之于市场,这是不可取的。

2006年节能和环保指标没有完成原定目标,有一定的客观原因,2007年不能再次落空,对此必须寸步不让。

2006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全国计划规定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降低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GDP增长8%,计划执行结果,GDP预期增长10.5%,而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指标都没有完成国家计划。

由于全国的“十一五”规划和2006年计划是在2006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各省区市乃至地县的规划和当年计划在此前已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开始执行,其制定和实施与全国规划和年度计划要求存在差距是很自然的。其中包括:

第一,地区GDP增长速度都高于全国,平均为10%以上,地市级和县级的计划速度更高,仍然把追求GDP增长放在首位,而没有足够地考虑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要求。

第二,产业结构调整缺乏有力措施,偏重于第二产业尤其是重化工业的增长,对高耗能、高污染的产能扩张迁就忍让,该治理的没有下决心治理,该淘汰的没有下决心淘汰,该停建的没有坚决停建,有些地区甚至继续发展了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对第三产业的增长仍然重视不够。

第三,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指标不完全符合全国的要求,而且责任不明确,没有成为硬约束。2006年8月份和9月份全国才把污染减排和节能降耗指标分解下达到省区市,此后,省区市才依次把指标分解到各地市和县以及有关行业和重点企业,分解到基层和重点排污单位,把这两个约束性指标逐步同地方和企业的发展目标具体挂钩。

由于解决思想认识和采取具体措施要有一个过程,2006年节能和环保指标落空,已在所难免。对此,应当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过分理想化。

但是,必须指出,对于2006年GDP增长10.5%,不能不加分析地报之以赞美之声。2006年GDP的增长速度超过国家计划2.5个百分点,是以能源消费总量仍然以11%的高速增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减反增为代价的,得失相抵,未必是得大于失。对此,应当认真加以检查,找出原因,给予警示。同时,必须认识到,5年的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指标不但每年要进行检查,而且到2010年要进行总检查,前一年欠的账,要在后4年补上去,前两年欠的账要在后3年补上去,是侥幸不得的。

现在,各地区正在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制定本地区2007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除个别省区市外,各地人民代表大会都将在1月或2月通过本地区的2007年计划,而全国计划要在3月中旬才能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接受2006年的经验教训,各地在制定和审议地区的2007年计划中,以下几件事情有必要加以注意:

第一,制定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计划时,应当首先分析本地区的能源和环境状况,严格按照国家下达的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指标,制定出确保完成的具体措施,然后再定与之相适应的GDP增长指标、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和结构调整方案。

第二,必须增加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工作力度。对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发挥市场的作用,加强政府的监管,该治理的治理。该关闭的关闭,该停建的停建,工作力求到位,不能优柔寡断,听任放纵。

节能降耗年度工作计划【第四篇】

煤炭行业是我国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煤炭的大规模开发,也加剧了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做好节能降耗工作,已经成为当今煤炭企业所面临的重任务之一。

一、从源头入手,加强节能降耗管理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浪费现象最为严重的就是地下资源的浪费,而能最大限度的实现节能的措施是提高煤炭回采率,所以煤炭企业要从源头入手,加强节能降耗的管理力度。首先要以煤炭工业发展规划、矿区总体规划、煤炭生产开发规划、煤炭安全生产规划为依据,合理、有序地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其次,要严把设计关,要将先进的煤矿设计理念引入到管理中,对井田的范围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对各类煤柱进行合理的留设处理,这样就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减少煤矿设计的损失。同时还要尽可能地选择那些资源回收率高、污染排放少的新型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为节能降耗的实现创造条件。另外,我国目前面临着煤炭资源短缺的情况,但是在建筑物下、水体下、铁路下却积压着大量的煤炭资源,但是开采这样的资源却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实施起来比较困难,所以要提倡采用先进的开采技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大力推广“三下”采煤技术。

二、对企业能源进行定额管理,建立节能监督管理机制

若想判断能源消耗是否正常,企业能源消耗定额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依据。企业要在完善耗能计量设施的基础上,以国家下达的定额指标、能源消耗标准为依据,结合企业设备状况、产品结构、工艺流程、能源利用现状、能源品种和质量等情况,制定具体的节能目标。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节能监督管理与政策激励机制,这样才能促进节能消耗工作顺利进行。煤炭企业要设立相应的奖金和罚金,对于完成节能指标且表现优异的部门或个人给以一定的物质奖励,对于未完成节能指标的要进行罚款处理,通过这种方式能有效调动各个部门、各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进而从整体上提高节能降耗工作的氛围。在此过程中,煤炭企业要遵循“三原则”,即:公平原则、平衡原则、连续原则,所谓的公平原则就是对于各个部门之间、个人之间要做到不偏不倚,对其工作成果要以同一标注去衡量;平衡原则是指激励机制在激励企业自身利益的同时,还要平衡大集体与小集体之间的利益;平衡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平衡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社会之间的利益,做到统筹兼顾。连续原则是指,要使节能监督管理与政策激励机制长期有效的维持下去,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将其完善,以保证节能工作的持续和稳定

三、制定节能规划,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的组织领导

通过节能规划的制定,能有效加强企业用能统计和分析,煤炭企业要以国家及煤炭行业提出的节能奋斗目标为依据,认真编制企业节能规划,同时为了确保节能规划的顺利实施,企业还要深入了解节能目标和重点,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制定有效的节能措施,才能为节能降耗工作在实际中的落实创造可能。而且,最重要的是有了节能规划作基础,企业就能通过能源消耗统计,定期对本企业的用能状况进行分析,这样就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也能借此挖掘企业的潜力,提出切实可行的节能技术措施和项目,并提出落实的时间进度安排。除了制定节能计划外,煤炭企业还要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的组织指导,认识到节能工作的重要性,并将其纳入到企业议事日程中,主要领导要亲临节能工作第一线,亲自督促节能工作的开展,同时还要自上而下建立公司、煤矿到基层各区队、车间三级节能降耗管理网络,层层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并且要对各部们的责任进行明确划分,以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与此同时,煤炭企业还要与各基层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以确保节能降耗目标能够顺利完成,并且要把能耗指标作为各基层单位年度业绩的参照标准。

四、提高全员素质,促进节能降耗

对节能降耗工作影响最大的因素莫过于人为因素,只有工作人员意识到节能降耗的重要性,才能使节能降耗工作在实际中得到有效落实。所以,煤炭企业要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且要保证全员参与,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节能降耗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对于不同层次的工作人员,在培训上要区别对待,比如说:重中要岗位人员要进行特殊的外委培训,只有这样才能使培训有针对性的进行并且行之有效。培训过后,全体员工的思想认识、技术技能以及综合素质都会有所提高,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使全员工想节能降耗、会节能降耗并且能节能降耗。除了要加大培训力度外,煤炭企业还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经常性的节能宣传与培训,让每一位员工都熟知我国的最新能源形势和节能降耗的重要意义,并以在节能降耗工作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物为宣传典型,为全体员工树立榜样,对于那些能源消耗现象严重的行为予以曝光,为广大工作人员敲响警钟,提高其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同时也可以围绕节能进行科普方面的宣传,大力倡导健康、文明、节俭、适度的消费理念,形成与煤矿实际情况相吻合的节约型消费模式。另外,宣传过程中也要保证参与的广泛性,要求全体人员特别是管理层和决策层务必参加,使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意识到节能降耗的重要性和不达到节能指标的严重后果,并且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到思想到位、认识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行动到位,将节约降耗理念内化到每一位员工心里,使员工养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节能降耗年度工作计划【第五篇】

按照《国务院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国发〔20****〕36号)和《****省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办法》(云政办发〔20****〕145号)、《****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若干意见》(云政发〔20****〕141号)以及《****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实施意见的通知》(云政办发〔2008〕54号)等文件精神,****省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节能工作办公室牵头对各州(市)人民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有关企业20****年节能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了评价考核和检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各州、市节能指标完成情况

20****年,全省16个州、市有14个完成了节能指标,2个未完成。其中,昆明市单位GDP能耗计划下降%,实际下降%,超额完成;普洱市单位GDP能耗计划下降%,实际下降%,超额完成;德宏州单位GDP能耗计划下降%,实际下降%,超额完成;怒江州单位GDP能耗计划下降%,实际下降%,超额完成;迪庆州单位GDP能耗计划下降%,实际下降%,超额完成;红河州单位GDP能耗计划下降%,实际下降%,未完成;临沧市单位GDP能耗计划下降%,实际下降%,未完成。

二、省级行业主管部门节能指标完成情况

20****年,省级行业主管部门以节约资源能源、降低消耗为核心,强化宣传、加强管理、完善政策,积极推进建筑、交通、商业等各方面的节能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度节能指标。其中,省交通厅公路运输载客、货运车汽、柴油综合燃料单耗每百吨千米公升,比计划公升下降个百分点;实现内河运输船舶燃料单耗每千吨千米千克,比计划千克下降个百分点,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三、11户集团公司节能指标完成情况

20****年11户重点考核的集团公司计划总节能量467063吨标煤,实际完成吨标煤。其中,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计划节能量81312吨标煤,实际完成节能量423000吨标煤,超额完成;****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计划节能量14000吨标煤,实际完成节能量83812吨标煤,超额完成;****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节能量119000吨标煤,实际完成节能量152000吨标煤,超额完成。

四、25户企业节能指标完成情况

我省列入国家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25户企业,有14户超额完成,6户完成,3户基本完成,1户未完成,未列入考核1户。东源煤业集团有限公司因企业变更未列入考核;玉溪市刘总旗活发钢铁厂未完成20****年节能指标。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0 52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