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方案精编5篇
【导言】此例“试点方案精编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试点方案1
一、项目背景
二、建设原则
坚持以科学发展现为指导,紧密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农民受益”的原则,利用整合涉农各部门的资源,为农民提供公益性的信息服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现公益与增值有机结合。
三、实施内容与工作重点
(一)实施内容
1、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与信息资源整合
一是网站整合及网站群建设,利用省级三农服务网的硬件和软件平台,利用省级平台提供的建站系统,建设“县三农服务网站”,整合现有的县涉农服务网站的信息资源。主要内容涉及三农政策法规、网上政务、农技服务、防汛抗旱、气象服务、市场供求、劳务需求、文化娱乐等方面的信息;建立本县所有乡村网页,形成省、市、县三级三农服务网站群;二是重点做好“三大系统”的应用,即信息系统、语音服务系统、实用信息服务系统的应用,在建设实施过程中,要做到基础设施与应用系统并重、信息资源整合与信息服务并举。
2、建设县地方特色数据库
一是将建立适合各地农业生产经营个性化特点的数据库,主要包括适合本地的农业实用技术、农业政策法规、农产品市场供求、农业专家、劳动力转移、农民生活等内容。
3、提供公用数据库数据及公共信息应用系统数据
负责向省级公用数据库提供的我县地方特色数据:一是提供公用数据库数据,主要包括农业市场动态、农业专家、农业政策法规,农业招商引资、农产品供求信息,农业营销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实用技术,农业质量标准、三农新闻、三农视频、劳动力培训、农业名优产品、台湾农业文献等各类数据库;二是提供公共信息应用系统数据,主要包括农业信息服务及管理系统(即热线服务系统)、农产品市场信息应用服务系统、村务管理系统和三农电子商务应用系统的数据。
4、建立农业热线服务系统
对县农业局原有的农业服务热线进行改造提升,依托电话语音及网络环境支撑、电子信箱,手机短信等为农民提供农业信息查询、在线咨询等服务。一是成立“县热线服务中心”等,形成省指挥协调中心—市指挥调度中心—县热线服务中心—乡镇热线工作站—农村信息员的热线服务网络。主要工作职责是集中接听、接待、处理农民群众的来电、来人、来信;收集、整理相关的涉农信息,利用墙报、广播、电视、刊物、网络等形式对外;组织专家开展技术咨询服务、科技下乡;接受有关农民负担、农资投诉和举报;对农业自然灾害、动植物重大疫情、病虫害等突发事件进行紧急处理、对农民咨询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等;二是成立一支农业技术专家队伍,实行专人值班、专家咨询、限期答复(72小时内)、责任追究等制度。
(二)工作重点
1、确立信息点。在县级设服务中心(热线服务中心),乡镇设服务站,村级设服务点。乡镇信息服务站的可设在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村级信息服务点的建设可设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站点,“十百千万”工程中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典型基地、农业示范户,文化站、计生服务站点、“世纪之村”信息点、学会(协会、同业公会等)、村委会、村级代销店以及信息运营商经营的业务站点(如电信、农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等场所,尽量依托乡镇、村已有的站点设施建设或全县已经建设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场所。
2、信息点建设标准。要求达到“五个一”:即有1至2名的专职或兼职信息员;一处固定的场所;一套信息设备(包括电脑、电话、手机等);一块信息栏;一套管理制度(包括信息服务站点管理规定、信息员工作职责、有关服务规范等)。其中计算机等设备由电信公司免费赠送(不包括电话和手机),宽带月使用费按现行电信资费的50%优惠(即39元/月,有线宽带。2M速率,不限时使用);新装宽带/固话,免安装调测费;新装ITV互动电视免安装调测费,并免费提供互动电视(ITV)机顶盒;新装天翼手机,免UIM卡费等优惠。
3、信息员甄选。信息员必须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并熟悉电脑操作;乡镇信息员主要从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中甄选;村级信息员主要从“十百千万”工程农业示范户、村干部、农技员、大学生村官、科技信息员、“世纪之村”信息员、学会(协会、同业公会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或信息运营商的业务员中甄选。信息员可兼营如代缴话费、水费、电费、电信、邮政代办业务、甚至劳务需求等便民服务。
4、做好信息员管理与培训。一是对信息员实行动态管理,建立一支政治过硬、责任心强、熟悉电脑操作的信息员队伍。对不能认真履行职责的撤销其资格,收回聘书及计算机等设备,由县农村信息化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另行安排;二是要将信息员培训纳入农村基层人才培训总体规划,分期分批组织业务培训,建立一支政治过硬、责任心强、熟悉电脑操作的信息员队伍。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2、分工负责
县数字办负责指导和协调;
县农业局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协调确定信息点及信息员的聘用工作;负责县热线服务中心对外运行及对乡镇热线工作站的指导和扶持;
电信部门负责乡镇、村级信息服务站点承建;设备的配置、安装及日常维护;信息员的甄选和培训;农业执线服务系统的承建;开展相关电信业务代办等;
县直各对应职能单位要按照部门职责分工负责,在资源整合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并给予提供相应文字资料、信息、数据,并确定一名领导和联络员具体负责;
各乡镇人民政府应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建好信息点,选好信息员,做好信息录入,组织信息员参加相关单位组织的培训工作;积极筹建乡镇农业热线工作站,做到镇村联动、主动参与,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3、加强宣传推介,形成良好社会氛围
充分利用电视台、政务信息网、农业信息网等各种宣传媒体,广泛宣传推广建设农村信息化的重要意义。通过组织会议培训、制作电视专题、印发宣传简介等,介绍网络平台的内容、功能、操作使用方法、让广大群众懂得应用信息平台、确保信息平台的顺利推广应用。
五、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年11月--12月,主要工作:一是成立县农村信息化工作协调小组;二是召开由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分管领导参加的联席会议;三是制定项目具体建设实施方案。
试点方案2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任务和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通过“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深化农村改革,强化公共服务,切实加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为全镇新农村建设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为全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积累丰富的经验。
二、作为试点村的优势和典型性
常兴村位于西集镇的南部,东至少凌河,西至漂河,北面与西集镇城区隔路(哈肇公路)相望。东距巴彦县城17公里,西距哈市79公里,有8个自然屯,总耕地面积22000亩,总户数1148户,人口4302人,人均住房面积17平方米。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型示范要求,具有以下四点优势和典型性:
1、具有良好的交通优势。村屯之间均由四级砂石路连接,北侧又有省级公路哈肇公路通过,与其它村屯相比,出行便利,交通优势明显。
2、具有小规模的产业优势。近几年,在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工作中,为扩大农民增收渠道,成立了大葱基地一个,大蒜基地一个,绿色大米生产基地一个,黄牛养殖基地一个,这四大基地的建设,很大程度地调整了常兴村的产业结构,目前已初见成效。
3、具有良好的基础优势。目前,已有2个自然屯吃上了自来水,其它村屯也在进行中。在行业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电力、电讯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备。常兴村房屋砖瓦化率、自来水入户率、电话入户率,分别达到42%、35%、80%。如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悄加规范引导,可迅速提档升级。
4、有良好的旅游优势。驿马山公园的建设和灵隐寺的落成,给常兴村的尚家屯带来了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为农民增加收入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5、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常兴村在60年代就是省级红旗单位,自70年代到现在,始终是县乡的农村先进典型,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和与时俱进的发展观念。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潜移默化,使广大群众对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的愿望十分强烈和迫切,享受现代文明的积极性和热情非常高涨。
三、建设发展目标
1、村民人均收入每年的递增速度要在10%以上,2006年人均收入实现3700元;2007年人均收入实现4100元;2008年人均收入实现4500元。
2、村政府所在地通白色路面,屯内巷路全部达到硬化。
3、农民住房全部砖瓦化。
4、自来水普及率100%。
5、屯屯通电话,入户率达到95%。
6、屯屯上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
7、四周绿化率达到100%。
8、畜禽养殖小区化,不进入小区的全部建生态猪舍或鸡舍。
9、厕所改造达到100%,建室内厕所或建室外封闭卫生厕所。
10、垃圾、粪便、柴草全部出屯,垃圾、粪便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作为有机肥料。
11、建立新经济组织,成立蔬菜、种植、养殖、加工等各类协会。
四、工作任务
1、修通村白色路面1条12公里,修村屯主道38条16828延长米,修村屯巷道30条6395延长米。
2、有线电视入户95%。
3、自来水06年新入户3个自然屯,07年入户3个自然屯。
4、改建村办公室,建立档案室1个,图书阅览室1个,公共活动室1个,建立并规范村级卫生所1个,建妇幼保健站1个。
5、修防洪大堤24里,环山拦水壕10公里。
6、利用驿马山前坡2条大沟绿化造林80亩。
7、绿化8个自然屯四周。
8、新建卫生厕所1148个。
9、村上出机动地、专项资金,把养殖大户向屯外搬迁,集中圈养。
10、配合政府村村通广播。
五、完成时限
利用2006年至2008年三年时间,基本达标。
六、主要推进措施
(一)建设新农村,首先从基础建设抓起
建设新农村,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成效的事情抓起,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增进农民福祉,具体是做好“三清三改、一修一建”工作。
1、开展“三清”活动。利用春播前的空闲时间重点对村容、村貌进行综合治理,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达到柴草出屯、垃圾出屯、边沟整洁、道路畅通。
2、开展“三改”工作。即改水、改厕、改路。改水将群众生产生活所用的小井地表水,改造为深井自来水。采取政府补一块,村民筹一块的办法,打深水井5眼,将供水管线及相关附属设施完善,使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改厕,建室内厕所或室外封闭厕所,改厕总数达到1148个。改路,主要是硬化村屯内外道路,便民出行。通过通村公路改造工程,向上争取资金和“一事一议”自筹的形式,修8个自然屯巷路68条13323延长米,在三年内基本硬化。
3、搞好“一修一建”工程。常兴村位于少凌河与漂河交汇处三角交叉口,抗洪排涝是粮食稳产增收的关键,我们要采取向上争取资金和“一事一议”相结合的方式,修牢防洪堤防。俗话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孩子是我们的希望和未来,为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宁静、舒适的学习环境,我村要改造一所1栋324平方米的教室。
(二)发展新农业,必须从拓产增收抓起
只有发展富民产业,使农民增收致富有保障,才能支撑起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我们深挖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途径,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一方面,我们在继续做大、做好葱、蒜、黄牛、绿色大米四个基地的基础上,再从生猪养殖和两瓜种植上下功夫。葱、蒜种植面积800亩,黄牛饲养量1800头,绿色大米种植5098亩,生猪饲养量15000头,两瓜种植面积50亩。另一方面,大搞农村剩余劳动力长年或农闲时输出,预计输出劳动力800余人,实现劳务收入480万元。
(三)培育新农民,核心从农民素质抓起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素质。因此,依托农民技术培训学校,以培养新型务工农民和产业农民,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力和自主发展()能力为目标,以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利用周六周日在农村小学成立培训学校,每年培训农民骨干2000人,通过典型带动和渗透,力争使户户都有科技明白人。
(四)塑造新风貌,倡导从科学文明抓起
在开展“三清三改”工作的基础上,开展清理废弃房、猪牛栏和厕所,推进人畜分居,建养殖小区和生态型圈舍,尽快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现象,争取三年内村屯道路基本硬化,自来水普及率100%,实现人畜分离。同时,扎实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改变农村的各种生活陋习,对村民展开普法教育,反对一切邪恶组织,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创造一个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明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
(五)提倡新民主,着力从村民自治抓起
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机制,统筹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的首创精神,全面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活力,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增强村干部的公共服务意识,搞好“一事一议”,确保广大村民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六)崇尚新健康,主要从防疫治病抓起
当前有句游行话,农村人怕得病,城里人怕失业。这虽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当前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农民的医疗问题已刻不容缓。为解除农民的治病难、疑难病治不起的困扰,首先我村要建1个村级规范卫生所,方便农民就医。其次,在2008年实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健全农村医疗医保服务体系,彻底帮助农民解决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问题。最后,为保证村民有一个健康有序的生活环境,我村下大力气、加大投入,抗击高致病禽流感等动物疫情,促进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和管理。
试点方案3
文 石学慧
为加快推进“食安山东”建设,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山东省金融办、山东保监局联合印发《山东省生产环节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推进试点工作方案》。
《方案》选择全省乳制品、白酒、规模以上肉制品生产企业,以及济南市的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作为试点范围,在两年试点期内,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承担投保企业生产的食品、保健食品发生保险合同约定的食品安全问题,导致的第三方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
记者了解到,根据监管工作需要,山东省将逐步开发食品召回等保险品种。试点工作实行统一保险条款和基准费率,并区别生产企业不同情况,采取浮动费率机制,充分发挥保险费率的价格杠杆作用。
《方案》同时在加强政府引导、强化保险服务、加强宣传引导等方面明确了具体措施,充分调动企业投保积极性。
试点方案4
一、指导思想
我区应急管理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以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建设为重点,加快建立和完善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体制、机制,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努力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军(兵)地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格局,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基层应急管理试点工作的目标是:地区选定乌苏市、地区水利局、卫生局开展应急管理试点工作。每个县(市)要选择1个乡(镇)、1-2个能辐射居委会、村委会、社区,辐射基层机关、社会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基层单位的系统开展试点工作,摸索出符合本地实际、具有本地特色的路子,找到开展工作的方法和有效途径,使应急管理工作与基层的实际和原有的各项工作有机结合、有机融入,形成基层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
三、工作方法步骤
基层应急管理试点工作采取“纵向指导、地区组织,县(市)
实施、全面推进”的方法,分以下几个步骤组织实施。
(二)编制试点方案。紧紧围绕基层应急管理试点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制定详细的试点方案和工作计划,明确时限、任务、责任人。
(三)试点实施。各县(市)派工作组到试点乡(镇)、街道办事处帮助指导开展试点工作。试点工作按照试点方案进行,一般按照宣传动员、调查摸底、健全组织、起草预案、组织演练、建章立制等阶段进行。
(四)总结经验。试点工作到后期要认真总结经验,通过总结要形成试点成果。各县(市)要有试点工作总结报告,要形成基层应急管理的基本思考和打算。试点的乡(镇、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村委会、社区,基层机关、社会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基层单位有应急工作的领导组织架构、职责、职能、制度、工作流程和应急工作预案。试点是为了推广,如果被地区确定为召开现场会的点上的基层单位,要把形成的如工作流程、责任人任务分解及联系方式、相关的规章制度等,张贴在相关工作人员和基层群众容易看到的宣传观摩栏内,并制作相关音像制品加大宣传力度。
(五)召开现场会。各县(市)试点工作结束后,要在本地范围内在试点现场召开现场会,全面推广点上的经验,以现场会为契机,在本县(市)全面推开基层应急管理的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各项目标任务。确保在2008年底,实现本县(市)应急组织体系、应急预案全覆盖。
(六)试点时间安排。8—9月,各县(市)成立机构,选定试点单位,编制试点方案;9月中旬,各县(市)派工作组进驻试点单位,组织开展试点工作。10月底,地区结合自治区应急管理试点地、州、市的经验和做法,指导各县(市)进一步改进和加强试点工作。11月底,地区将在乌苏市召开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现场会,推广试点的先进经验。
四、工作要求
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协调性高、系统性强,必须形成合力,才能抓好试点工作的落实。
(一)加强领导。为开展好我区的应急管理试点工作,地区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见附件),地委副书记、行署常务副专员王建新同志任组长,行署秘书长卡力木同志、行署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徐本来同志任副组长。各县(市)要充分认识开展基层应急管理试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试点工作的领导,要有专门领导负责。要派熟悉基层工作、有写作能力的人员到试点帮助工作,要强化试点单位领导的责任意识,要精心组织、深入调研,要强化对问题的研究,要注重总结提炼,要探索和归纳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带有规律性的管理方法,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制度机制,编写好预案。
(二)突出重点。试点工作要围绕确定的目标精心安排,突出重点,认真组织,分步实施,有条不紊地把基层应急管理试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切忌图形式,走过场。试点工作的重点是延伸应急管理组织体系、预案体系,要形成组织机构框架,明确职责。要在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工作预案上下功夫,同时要通过演练验证预案的可行性。
(三)加强指导。试点工作中,地区应急办、各县(市)要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积极开展调研、督促工作,推动试点工作顺利实施。
试点方案5
一、工作目标与主要任务
(一)公路干线灾害防治工作目标 (二)公路干线灾害防治主要任务
结合近年来特别今年以来公路水毁、震毁的灾害发生情况,依托路面大中修工程、危桥改造、公路灾毁修复工程和安保工程实施工作,以增设和完善试点路段的灾害防护设施为重点,推广科研成果,采用成熟的工程措施,对公路边坡、路基、桥梁构造物和排(防)水设施进行综合处治,全面提高公路防灾能力。具体包括:
1、全面系统的调查分析试点路段公路灾害的成因,科学拟定合理的防治措施。
2、加强日常养护管理,完善、修复各类排导设施,及时检修防洪设施,以预防和减小自然灾害对公路设施的损毁。
3、清理、疏通桥涵的泄洪通道,增设必要的调治导流设施,增强公路桥涵构造物的抗洪能力。
4、全面修复已损毁的挡墙、护坡、石笼、驳岸等公路防护设施。
5、整治或加固易发生崩塌、滑坡、滚石、冲蚀、冲刷、泥石流等灾害损毁的公路上、下边坡和路基。
6、顺应洪水流势,全面整治或完善试点路段的排水系统。
7、探索公路灾害防治工程的处置技术,总结工程实施经验,完善《干线公路灾害防治试点工程技术指南(试行)》(附后)。
二、工作步骤
干线公路灾害防治试点工程涉及因素多、技术要求高,而且多数实施路段位于地形条件复杂的山岭重丘区,实施难度大。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应按以下步骤,精心组织,周密筹划,确保今年年底前完成试点工作。
(一)调查摸底。收集、分析试点路段发生灾毁的历史数据,查明灾害发生的具置、类型、规模,摸清目前公路设施的抗灾状况。
(二)工程设计。根据调查摸底结果和试点工程的规模、复杂程度等,按照有关标准、规范对试点工程进行详细设计,并对设计方案作充分论证。
(三)组织实施。组织施工单位按设计方案完成试点工程施工。
(四)总结验收。灾害防治试点工程完工后,省级公路管理机构应依据相关规定及时组织验收,并向部提交“灾害防治工程试点工作技术总结报告”。部将根据情况组织抽查。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保证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实施干线公路灾害防治工程是交通部门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我国公路网络的通行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做到精心组织、周密筹划,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积极筹措落实配套资金。试点工作所需资金主要由有关地方交通主管部门负责筹集,部给予适当补助。部补资金将纳入安保工程的投资计划下达各地。试点省(区)的交通主管部门应根据工程需要积极筹措落实配套资金,保证及时足额到位,为试点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三)精心设计,保证工程效果。公路灾害成因复杂、影响因素多,整治工程技术难度大,试点省(区)应针对影响公路设施安全的主要灾害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进行专门设计。设计方案应符合
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的规定,并充分体现“安全、经济、环保、和谐”的勘察设计新理念。
(四)严格管理,确保质量。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切实规范和加强工程管理。应采用招投标方式选择施工单位,并建立和完善符合试点工程特点的质量监管体系,确保工程实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