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策划方案 >

校企合作方案范例(实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882832

【导言】此例“校企合作方案范例(实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校企合作方案1

关键词:卓越计划;CDIO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0-0082-02

当前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换挡,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动能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向[1]。人才是创新的根本,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新时期,要继续坚持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成为必然选择。然而,工程人才短缺和工程教育质量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工业发展的瓶颈之一。CDIO工程教育模式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近年来工程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与创新。南京工程学院作为全国首批CDIO工程教育试点学校和“卓越计划”首批试点院校,在应用型工程人才的培养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尝试。

本文介绍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和“卓越计划”的

教育理念与教育目标。结合南京工程学院人才培养的实践,从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计、校企合作方式、考核与评价等多个方面,对两种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最后,通过借鉴CDIO工程教育模式,探索适应我国发展需要的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途径。

一、CDIO工程教育理念

从2000年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组成跨国研究组织,在Knut and Alice Wallenberg基金会的资助下,经过四年的研究创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并成立了CDIO国际合作组织[2]。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或工程项目从研发到运行的全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

如果说CDIO模式是国际工程人才教育改革的成果,那么“卓越计划”就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尝试。2010年,为了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计划”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支持高校和企业通过校企合作途径联合培养人才,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工程师后备人才[3]。

二、CDIO模式与“卓越计划”实施路径比较

无论是CDIO工程教育模式还是“卓越计划”,要适应我国工程教育的发展就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下面以南京工程学院自动化(系统集成)专业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控加工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为例,研究两种模式在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计、校企合作方式、考核与评价等方面的实施情况。其中,自动化专业采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进行人才培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以下简称机械专业)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试点。

(一)培养方案制定

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提出的系统、完整的具体要求和措施,是人才培养实施过程的主要依据[4]。自动化专业主要面向工业生产一线,培养具有科学思维方法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控制工程领域系统集成技术应用工程师。

机械专业旨在培养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现场应用型高级机械制造工程师。由于该专业是“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因此采用3+1教育培养模式,即前三年在校内培养,第四年在企业学习,并完成毕业设计。为确保充分发挥企业学习阶段的作用,企业和学校联合制定了具有企业特色且详尽的企业培养方案,规范了该阶段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及计划、指导人员、毕业设计的安排等内容。

(二)课程体系设计

自动化专业的理论课程体系由公共课、专业课、素

质教育课三部分构成,其中公共课又分为公共基础课和工程技术基础课,专业课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该专业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占总学分的比例达到46%。此外,依托校企共建实验中心的优势,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充分体现CDIO教学理念,构建以项目教学为主要特征的核心实践教学体系,即“421项目教学”体系。通过4个三级项目,2个二级项目,1个一级项目,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三级项目以单门课程为基础,旨在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二级项目是基于课程群的综合性设计项目,能够有效地将相关联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一级项目是对专业核心课程知识的总结与提炼。项目进行中,学生经历完整的构思、设计、实现和运行的全过程。通过“421项目教学”训练,学生能够在认识、操作、应用、综合创新设计方面得到训练,形成逐层深入的实践教学特色,学生得到了综合工程能力的培养[5]。

根据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机械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模块、机电系统控制基础模块、顺序控制系统模块、机械设计制造基础模块、CAD/CAM模块、数控机床综合运用模块、综合素质拓展模块、校企联合培养模块、综合能力课外培养九个模块。九个模块涵盖了“卓越计划”对本专业学生基础知识、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培养要求。此外,结合机械行业和合作企业发展需求,增加Solidworks工程制图、机械制造工艺、三坐标测量技术等内容的讲授和实践。为了保障企业培养阶段的顺利进行,增设了“企业实习预备专业知识概论”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生产情况和文化背景,补充相关专业知识。

(三)校企合作方式

高等工程教育要适应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满足行业和企业的人才要求,就需要积极引导企业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本文中的两个专业采用不同形式的校企合作方式,将企业引入学生的教育和培养过程。

自动化专业在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调研的基础上,聘请行业和企业专家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该专业还与三菱电机、通用电气、西门子、博士力士乐等公司合作,建成了23个形式多样的工程实训中心,并与企业工程师共同编写适合工程教育的新教材。借助这些校企合作平台,自动化专业开展了项目教学训练和CDIO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机械专业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特点,结合合作企业的生产实际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增加企业亟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聘请企业专家给学生讲课,帮助学生了解现代企业的生产情况,掌握企业实习所需的预备知识。合作企业通过对卓越班设立奖学金等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同时增加学生对企业的归属感。此外,企业和学校联合制定了针对每位学生的个性化企业学习计划表,开展学生毕业设计选题、指导和答辩工作。

(四)考核与评价体系

CDIO教育模式和“卓越计划”的实施过程是带反馈的闭环控制系统的动态调节过程[6],其反馈通过考核与评价体系实现。理论课程的考核一般由出勤、课堂表现、作业、考试成绩等构成,实践课程的考核则着重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

自动化专业一级项目的考核由五部分构成,分别是构思、设计、实现、运行四个环节的成绩以及答辩成绩。前四个成绩由各阶段指导教师负责,考察和监督学生在各环节的学习情况。答辩成绩由企业专家、学校专家、院系领导组成的答辩组负责,对项目的完成情况和教师指导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

卓越工程师企业培养阶段采用双导师制,由企业工程师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因此考核过程也由双方共同完成。毕业设计答辩过程由企业专家和学校专家组成答辩小组,结合学校标准和企业要求考查学生毕业设计的完成情况。

三、结论

本文以自动化专业和机械专业人才培养为例比较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和“卓越计划”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校企合作、考核与评价四个方面的实施情况。通过比较和分析可以看出,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实践教学环节特色鲜明且卓有成效,工程教育环境对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多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有明显作用。而“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行业企业参与程度相对更高,学生对行业和企业了解更深入,所掌握知识和技能更贴近工业现场,所培养的人才更具有针对性。

综上所述,CDIO工程教育模式作为一种工程教育改革的工具,可以借鉴并应用于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结合CDIO“做中学”与“基于项目教学”的理念,可以将“卓越计划”学校学习阶段的实践环节设计成若干二级和三级项目,强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企业学习阶段的第一学期中增设1个一级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卓越工程师培养中引入CDIO理念,能够使学生直接面对工业现场,在真实的工程环境中进行学习和训练,又避免了企业学习中知识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缺失。总之,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和改革需要兼容并包,取长补短,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吴帅。经济新常态下的人才工作新思路[N].中国组织人

事报,2015-06-01.

[2]顾佩华,包能胜,康全礼等。CDIO在中国:上[J].高等工

程教育,2012,(3).

[3]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

[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

[4]林健。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进展评价

(2010―2012):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4).

[5]郁汉琪,解乃军,吴京秋等。项目教学训练体系构建下的

工程教育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5,(3).

[6]刘建东,戴波,纪文刚。“卓越计划”的宏观模型及评价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4篇校企合作方案范文就是山草香小编为您分享的校企合作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

校企合作方案2

关键词: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 培训

现代产业集群迅速崛起,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快地加强与产业集群的联系和合作,主动调整结构,转变服务方向,使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校企双赢的成功之路。笔者认为,深化校企合作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点。多年以来,黄岩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结合当地支柱经济与行业协会的发展,在校企合作方面经过大量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从校企合作到行业合作

模具行业协会是黄岩各行业协会中管理最规范、会员单位最多、经济效益最好的协会。模具作为工业之母,是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黄岩作为模具之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有模具企业2200多家,从业人员近5万人,2011年仅模具产值达115亿元,模具总产值占全国的10%。

基于以上认识,黄岩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与模具行业的合作,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2007年,学校与52家黄岩知名企业共同组建黄岩职教集团,与企业的合作进一步加强。但随着行业集群的逐步完善,模具企业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认识到“与企业合作,不如与行业合作”,这更能给学校带来便利。为此,2008年,学校着手与模具协会合作,共同成立中国模具高级人才培训基地。有了行业协会作平台,校企合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二、深度合作实现校企共赢

紧密结合行业、企业人才岗位需求标准,着眼学生终身发展,学校以合作平台为基石,扎实开展多方式互动,实现校企共赢。

1.行业和学校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为了扎实、有效地开展校企合作,黄岩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聘请了众多企业领导人担任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顾问,聘请模具行业的技术专家和管理人员担任学校模具制造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会同学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进行专业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校企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内容包括: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校本教材编制、实习方案、考核标准等。以此,使学生更符合企业的需求,使教学更贴近生产实际。

2.利用行业的先进设备和工艺,对专业课教师进行知识更新

黄岩模具产业集群集聚度高,专业化、社会化分工明显,从塑料件测绘、模具材料及部件供应、模具设计、造型、编程、精加工以及热处理、试模一应俱全,整个行业有各种主要加工设备1万多台,其中数控设备 8000多台。事实上,学校不可能有如此多的各类设备、设施,教师也不可能熟悉所有加工设备的操作技术,而且由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生产工艺的不断创新,教师的专业知识需要随之不断地更新和补充。所以,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下企业锻炼,成为专业课教师提高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为此,学校大力推进教师下企业实践工作,每学期分批次有计划地安排专业课教师到企业一线实践。

2009年以来,通过模协,学校已选派了120多人次到陶氏模具、赛豪模具、伟基模业、黄岩冲模厂等企业进行为期1~2个月的实践活动,使他们了解和学习行业、企业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掌握国内外最新的科技发明动向,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

3.创建校外实训基地,提高学生操作技能

通过黄岩模具协会的协调,学校在众多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其中陶氏模具集团被评为浙江省优秀校外实习基地。

合作中,学校根据陶氏企业的人才和技术优势,结合师生技能培训的实际需求,与企业共同制定了培训方案和计划,内容包括指导思想、培训服务对象、培训岗位设置、培训批次、时间安排、培训方式、培训考核和培训职责等,明确基地培训目标,促进了职校师生技能的提升,实现了企业人才培养与人才储备的“双赢”。

为提升实习效果,学校要求企业高度重视顶岗实习学生的辅导工作,选派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的员工担任学生的见习、实习辅导师。当学生碰到具体生活问题时,就可直接找辅导师解决。

4.开展各种培训,服务行业发展

开展各类培训,是学校服务社会、服务企业,促进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黄岩模具行业由于工种复杂,生产任务重,缺乏培训师资,加上相关意识不强,企业大多不能进行企业内部培训,因此,学校和黄岩模具协会合作,通过培训需求分析,确定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并共同组织培训班,分别举办了三个层次的培训班。

(1)高级培训班。依托中国模具高级人才培训基地,聘请国内著名专业学者为黄岩模具行业的高层管理者和高技术人员讲解行业的发展方向及最新的科技动态。

(2)高技能人才培训班。为适应黄岩经济产业调整,全面提升黄岩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在区人才办、区人社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和黄岩模具协会的共同努力下,进行了工具钳工、模具工的高级工和技师的培训。据统计,经培训合格,拿到证书的技师有80多人,高级工200多人。

(3)进城务工人员和新员工培训班。近几年,民工荒问题一直困扰着黄岩的众多企业,许多企业在用人关键时招不到人或招不到高素质的技术工人。为此,学校为黄岩模具协会下属的企业举行新进员工的培训。根据企业需求,培训从军训开始,包括职业道德和素养、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训练。培训时间为3~6个月,通过培训,无论是在技能上,还是岗位环境方面,新员工都能很快适应。

三、行业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学校依托行业为平台,架构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与交流框架,构建了完善的学生学习、实习和教师下企业培训深造的合作体系,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但在提升办学质量和知名度的同时,笔者也看到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政府热、学校热、企业冷

近几年,政府非常重视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各种政策出台很多,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因学校在政府引导下,逐渐重视校企合作,积极探求校企合作的新途径,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与此同时,企业却只注重眼前利益,对政府和学校的热心并不在意或不积极参与。“政府热社会冷、学校热企业冷、一些地区热一些地区冷”等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可谓校企合作的美中不足。

2.随着绩效工资的实行,学校经费严重不足

校企合作必须要有充足的经费作支撑,现在工办学校普遍实行绩效工资,有限的教育经费很难投入到合作办学上,如师资培训、设备购置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开展。

3.政策不到位

虽然政府非常重视校企合作,但真正涉及具体事项的优惠政策却无法落实:与学校合作的企业得不到政策方面的优惠,学校聘请高校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得不到政策的支持。此外,学校紧缺人才却不能自主招聘、企业优秀尖子进不了学校以及校企合作方面的细节问题,如果得不到上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就很难解决。

校企合作方案范文3

关键词:民办高校;财务软件公司;合作方案设计;利益需求

作者简介:骆从艳(1981-),女,湖南郴州人,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学院,讲师,中级会计师。(浙江 绍兴 312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科研项目“民办高校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模式研究”(项目编号:Z11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4-0025-02

在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过程中,民办高校与财务软件公司的合作和其他企业的合作相比,更具优越性:可以提高企业的信任度;通过一对多的合作,从数量上降低寻求合作伙伴的压力;能激发企业合作的主动性。同时,合作还符合合作各方的利益需求;财务软件公司在数量上亦具备充分性,能保障合作的需求。因此,从理论上讲,财务软件公司是民办高校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最佳选择。然而能否使这种理论的最佳选择变成实践的最佳应用取决于合作各方对待合作的态度能否从被动的配合合作上升到积极的推动合作,而促使这种转变的关键因素则是合作能带来利益的多少。当利益达到合作方的期望值时,转变即发生。每个特定企业对利益的期望值可能不一致,因此,在进行合作方案设计时,必须在满足合作各方一般利益需求的基础上创设更多的利益增长点,推动理论向实践的转变。

一、基于合作各方一般利益需求的合作方案设计

1.合作各方一般利益需求

与财务软件公司合作,涉及民办高校、财务软件公司和购买财务软件的企业三方。三者在合作中的利益需求各不相同。

(1)民办高校的利益需求。民办高校在校企合作中是倡导者,其追求的利益是:

表层利益――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促进就业。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对于其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即学生的就业情况。能否有好的就业,还看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社会的需求。目前,对于实际操作能力是会计毕业生最应具备的能力,而对于目前会计毕业生普遍缺乏实践能力[1]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来说,通过校企合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零距离是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学生就业的重要措施。

深层利益――拉动招生,为办学资金筹集提供保障。让每位学生都能顺利就业本是每个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最基本的目标,然而就业对于民办高校却有着更深层次的影响。由于民办高校办学资金80%来源于学费,[2]良好的招生情况即是办学经费的保证,是关系学校命运的核心问题,尤其在高校不断增多而生源总量不断减少的当前更是如此。然而招生很大程度上受就业情况的影响,好不好就业往往是学生填报志愿时选择学校和专业的关键影响因素。

(2)财务软件公司的利益需求――扩大软件销售。财务软件公司作为营利性企业,其目标是追求经济利润的最大化。财务软件公司的利润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销售软件产品获取利润;二是提供服务获取利润,如IT规划、企业培训、IT应用集成、实施服务等。但其一系列的服务可以说都是其软件产品的衍生业务,只是有些是为了达成产品销售提供的前导服务,有些是产品销售的后续服务。因此,软件产品销售利润是财务软件公司的基本利润源,其业务的开展都应服务于产品销售的目标,校企合作目标亦如此。

(3)购买财务软件企业的利益需求――熟练操作财务软件的人员。购买财务软件企业追求的是财务软件的良好使用并优化其管理平台。这需要有两方面的保障:一是软件本身的功能设计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且后续服务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这一点应由财务软件公司来保障。二是配备熟练操作财务软件的人员。这一点需要企业自己来解决。

2.基于一般利益需求的合作方案设计

综合各方的一般利益需求,合作方案设计如图1所示。

方案功能说明如下:

(1)实现软件对高校的直接销售。增加财务软件公司软件销售利益。

(2)提高将软件销售给企业的可能性。通过销售教学用财务软件,将培养大量熟悉公司软件的专业人员,这就使财务软件公司在向企业销售产品的同时还能提供专业人员的服务,正好满足企业对熟练操作财务软件人员的需求,从而能增强销售实现的可能。

(3)创造潜在的销售机会。合作高校学生毕业后所任职企业如需要购买财务软件,这些学生对财务软件公司而言就是无需支付广告费的活广告。对任职企业而言则是软件操作培训费的直接节约。

(4)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促进就业。借助财务软件公司平台接触企业,能避免直接接触企业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使实践真正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为学生就业积累资本。

(5)实现学生的直接就业。派往实习的学生如果各方面符合企业或财务软件公司的需求,被企业或财务软件公司录用,就实现了学生的直接就业。

(6)低成本、高效率地满足购买财务软件的公司对熟练操作财务软件人员的需求。企业满足这一需求的途径很多,可以直接公开招聘,但需支付较高成本且可能不够专业;可以选派人员进行针对培训,但需支付培训费用并耗费时间;可以与高校合作定向培养,但需支付一定培养成本且培养周期长。如委托财务软件公司寻找,现成的专业人员不仅更具针对性,还无需时间等待,而且实习学生的人工成本也相对较低。

二、基于拓展利益的合作方案设计

1.利益的拓展

(1)民办高校的拓展利益。

1)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的根本。反映学校教学质量的指标很多,良好的就业情况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指标,此外还有诸如师资队伍情况、学科竞赛情况、学生的学习风气等等。而且这些指标最终还将影响就业情况,是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尤其关注的。

2)增加经费来源渠道。目前民办高校的经费来源渠道主要有:学费、投资者投资、社会捐赠。这些渠道的共同点是都受制于外界因素。如何在现有资源条件下,开创新的经费来源渠道也是民办高校思考的问题,比如承办一些社会类考试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

(2)财务软件公司的拓展利益――增加服务收入。产品销售是一次性的利益获取,而服务才是长期的、持续的利益来源。如何维持并扩大服务收入是财务软件公司关注的焦点。除了直接基于产品销售的产品实施及后续维护服务外,财务软件公司还开创了许多其他的服务项目,如IT规划、企业培训、IT应用集成等。对于这些服务,很多财务软件公司都采取了独立办学的方式来进行,如金蝶公司的金蝶顾问学院、用友公司的用友管理软件学院。而教学内容的教授方式总体有两种:一是网络教学,即将课程内容公布在网上,学员自行通过网络获取并学习;二是实体教学,即设立固定的场所,配备相关的教学设备、资料,学员到相应的地点与老师进行面对面学习。无论是网络教学还是实体教学,都需要耗费公司一定的财力进行前期的投资和后续的维持费用。能否在获取服务收入的同时,降低服务的成本以及开辟新的服务项目是财务软件公司拓展利益的关键所在。

(3)购买财务软件公司的拓展利益――操作软件人员知识的持续更新。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软件产品处于不断发展、更新中,企业购买的财务软件也需要在后期得到及时维护和更新,这就要求相应人员的知识也要及时更新。如何及时地保持相关人员知识的更新又能尽量节约更新成本,也是企业拓展利益的关键所在。

2.基于拓展利益的合作方案设计

综合合作各方拓展利益,合作方案设计如图2所示。

此方案的功能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合作各方的一般利益的满足,图中以虚线表示;第二层次是合作各方拓展利益的满足,图中以实线表示。第一层次功能说明前面已经介绍,此处就第二层次功能详细说明如下:

(1)通过合作办学,提高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所谓校企合作办学是指财务软件公司通过一定的方式参与高校的教学。高校教学是主导,财务软件公司参与教学。参与的方式为:

1)邀请财务软件公司人员对高校从事会计信息化教育的教师进行软件知识更新培训,并支付一定费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软件产品处于不断发展、更新中,承担知识传授任务的教师必须保持自己知识的更新与信息技术、软件产品的更新同步,这是对师资素质的起码要求。教师知识的更新离不开学校大环境的支持,除了提供相应的设备、图书资料外,还需要有后续教育的机会。

2)邀请财务软件公司人员就某一个问题进行专题讲座,并支付一定费用。就专门问题进行专题讲座,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特定知识点的掌握,还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邀请财务软件公司人员参与学生学科竞赛的辅导,并支付一定费用。学科竞赛是体现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就财会专业而言,会计信息化竞赛是目前主要的学科竞赛。而这些竞赛又往往是以某一个财务软件为平台,因此,邀请财务软件公司人员共同辅导是一种有效的辅导方式。

4)把培训人员请进学校,只需要支付培训者的人工费,无需支付场地费、差旅费等,在保证教师知识先进性的同时还可以大大节省后续教育支出;邀请财务软件公司人员进行讲座可以优化学习风气,学科竞赛辅导可以提高学校学科竞赛水平。这些都将有利于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的改善。

(2)通过合作办学,为财务软件公司开创新服务的项目,增加服务收入。由财务软件公司独立办学到合作办学,是其服务项目的一种创新。由于都是有偿服务,因此,可以直接增加其服务收入。

(3)通过合作培训,为民办高校开创新的资金来源渠道。合作培训是指高校与财务软件公司合作面向企业或社会人员进行培训。具体操作是:由学校提供培训的场地、设备由财务软件公司提供培训内容和资料,培训人员可以由财务软件公司自己派遣,也可以聘请高校相关教师担任,由企业或参加培训的社会人员提供一定的培训费用,该费用包括场地、设备使用费,培训人员报酬等。合作培训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就是增加其现有资产的利用率,获取相应使用费收入并增加教师的收入。这对急需资金的民办高校来说无疑是一种经费的补充。

(4)通过合作培训降低财务软件公司的培训成本。合作培训中,财务软件公司只需提供培训内容和资料及培训人员,无需提供培训所需的场地、设备等支出,相比独立办学成本低得多。

(5)通过合作培训保持操作软件人员知识持续更新的同时还可以节约企业的成本开支。通过对现有员工的持续培训,在更新软件的同时保持人员操作技术的更新,而无需额外增加人员,从而降低人工成本。此外,根据企业特殊需要开展的培训,通常需要企业自己提供场地和设备。而通过合作培训,将培训地点转移到民办高校,通过支付培训费的方式进行培训,企业可以节省场地、设备费用。

参考文献:

校企合作4

在大学课程中设置基于工作的学习为高等教育提供了联系知识社会的机会。合作教育作为一种策略,有助于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的建立。知识经济中高等教育与工作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校企合作的建立,有利于传统教育向工作的过渡转移,而且强调高等教育和企业之间的知识拓展、知识融通和知识更新。校企合作将给校企双方带来改革和创新,这种改革和创新对于知识经济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合作教育主要关注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可持续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的课程体系。合作教育与短期工作培训之间的区别在于,在合作教育中,学生是以员工的身份出现,被赋予一定的报酬,参与构成工作团体。在合作教育中,基于工作的活动构成了课程不可分割的部分,如果学生成功完成了这些工作过程,会获得学分体系中相应的学分。总之,在合作教育体系中,实际的工作过程构成课程的重要部分,大学和企业共同合作创造机会,促进双方在工作中学习,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进而增长才智,正是这样,合作教育被认为是联系体验式学习和传统学科式学习的一种新的手段。

1. 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长期以来,学院一直坚持对企业进行人才需求情况调研, 认真听取企业管理、技术人员对办学的意见, 通过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 尽量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例如,我们借助昌达机械有限公司,成立各种技能班,针对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工厂的实际锻炼培养工厂所需要的无缝对接人才,就是其中一大改革。

培养的第一步,在组建的过程中校企业双方召开多次研讨会, 确定办班方式、针对企业用人要求, 制定针对性教学计划, 确定课程及授课教师、教学方式、实习实训场所等具体事宜,同时对课程调整情况上报教务处备案。

在“昌达技能班” 的基础上, 我们又成立了“三维制图设计技能班” 这标志着校企业合作又一次取得了可喜进展, 人才培养与企业、社会接轨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通过与企业座谈和毕业学生追踪调查,技能班的毕业生多数分布在生产第一线, 从事技术服务与生产管理等工作。他们以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实用的技术技能和较好的综合素质, 深受企业的好评。有相当一部分人, 已经成为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的骨干, 并在校企结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 邀请企业参与学院的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 校企共育人才,是校企合作的一大重要内容。学院组建了由院专业教师、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和技术专业人员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年都召开教学改革会议,听取专业指导委员的意见,随时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面向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服务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 强调学习与实践的交替循环, 把课堂办到企业车间去。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 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 的教学交替人才培养方式。强化职业能力培养。

3. 学院积极为企业服务 学院专门组织专业老师服务于企业,为企业开展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各种技术服务,共同组建各种研发机构。学院同昌达机械共同成立的数控技术研究所为学院的发展和企业的技术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校企合作的深化起到了积极地作用。例如学院专业老师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研制的汽车轮胎模具数控气孔钻床,汽车离合总泵加工用钻床等既使企业获得了利润,也提升了老师的学术、科研、教学能力。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8 88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