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策划方案 >

弘扬传统文化方案【通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750521

【导言】此例“弘扬传统文化方案【通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第一篇】

昔日的年画、鞭炮和祭祖活动了无影踪,中国人最传统的新年文化似乎已逐渐被一次年夜饭、一台春晚和几条拜年的短信所取代。然而,安静的新年只是中国传统文化流失的一个表现。当韩国的端午祭申遗成功,当我们内蒙古族的马头琴成为蒙古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成影戏成了印度尼西亚的“传统”,当埃及和韩国在争夺中国造纸术的发明权时,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在情人节的玫瑰和圣诞节的铃声中觉醒。我们应当重新回顾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那昔日的辉煌为什么如此轻易的被我们遗忘?那些正在一日日流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究竟在何方?

断章取义、曲解传统思想是谬误产生的一大原因。某些政府官员在阐述执政理念时公然打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口号,认为控制民众舆论,堵住民众之口是重中之重,于是拒绝民众批评意见,粉饰工作失误。君不见,某些部门在此种方针的指引下,百姓不敢建言献策,信访局门口成批上访者被黑心执政者以“维稳”为由遣送回家。这句话本出自《国语》,原文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本意是劝谏执政者要重视民意,切勿阻止人民的批评之声,否则后果严重,并非“堵住百姓之口比治理河流还重要”。愚昧的执政者恰恰把古人的观点翻转,倒行逆施,令百姓遭殃。

李商隐有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小学生作文乃至不少报刊杂志中,这句话被用来赞颂人民教师的无私奉献。赞美教师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铺天盖地地频繁使用在学生心中埋下根深蒂固的观念:李商隐的这句诗只能被用来歌颂教师。殊不知原诗的意境与教师风马牛不相及,“春蚕”一句紧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含一语双关之意,丝与思谐音,表达着诗人对心上人的思念,而蜡炬的意象与人流泪相似,传递出诗人因思念而心力交瘁的状态。因此,这一句的最正确用法是形容思念,与原诗最为贴切。中学生写牵挂亲人,怀念故土的文章时皆可借用此诗句,事实情况却是鲜有出现,可见以讹传讹地误解古语抑制了年轻作者的发挥。

凡事有利必有弊,在古人思想中优秀的固然比比皆是,思想糟粕亦不少,人们如果不假思索地乱用,无异于让古人的谬误与自己的歪理叠加,错上加错。儒家思想中有“三纲五常”,其中“五常”为仁、义、礼、智、信,属于中华传统优良品质,值得我们代代相传。相比之下,“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由于时代的局限,在自由民主的今天则显得格格不入。在小部分家庭中,大男子主义的丈夫一心要凌驾于妻子之上,自恃为一家之主,处处专制独裁,美其名曰遵循中华传统的纲常之道,结果往往是导致妻子不堪重负,情感破裂。

郁达夫在纪念鲁迅的一文中说:“一个没有伟大人物的民族是可怜的民族;而一个有了伟大人物却不知用正确的方法去敬畏去纪念去珍惜的民族,则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我想改用这句话煞尾:“一个没有悠久文化的民族是可怜的民族;而一个有了悠久文化却不知用正确的方法去珍惜去传承去发扬的民族,也是一个没有活力的民族。”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第二篇】

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包括古文,诗,词,民族音乐,民族戏剧,国画,书法,对联,灯谜等。还有一些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春节。

春节有很多民族习俗,家家户户贴对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还有穿新衣,吃饺子,大人还要给我年钱。在这些习俗中,我最喜欢的是装年钱的小红包了。拿着小红包,我就迫不及待朝外奔去。一出门,我就听见小朋友们的欢呼声,原来他们在楼下的小广场正进行烟花比赛呢!只听“呯呯”几声,各种烟花在天空中绽放,有的像一条巨龙腾空而起,有的像一枚枚子弹直冲天空,还有的像一朵没有开放的花苞,在天空中欣然怒放。我看到这美丽的烟花,心想:“我的烟花一定比他们的烟花好看好多倍”。于是,我赶紧去买烟花,拿着自已的烟花,小心翼翼的点燃之后向着天空发射,只听“啪”的一声,烟花朝天空中直飞而去,当我抬头望着天空时却呆若木鸡了,原来这种烟花叫“花生米爆炸”,只见“啪”的一声就结束了,一点也不漂亮,真让我大失所望。不过看着天空被些五彩缤纷的烟花装扮的绚丽多彩,我们个个欢呼雀跃,开心极了。

春节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传说中,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长着锋利的牙,尖尖的角,凶猛无比。“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新年的晚上,怪兽就会爬上岸,去袭击山角下的一个小村庄,吞食牲畜,伤害人命。村里人知道会来怪兽,把门锁的紧紧,可是不管怎样,“年”就会进来,偷吃村民的东西,伤害人畜,大家都害怕极了,但又无能为这一年的除夕,人们正准备扶老携幼去难。这时,一位仙翁走过来,他告诉村民“年”怕红色和响声,人们听了连忙准备了红对联贴在门上。晚上,“年”又来了,它一见红色,听到锣鼓声阵阵,吓得赶紧逃跑了。从此村里太平了。以后每逢过新年家家户户都贴春联、贴年画、放鞭炮,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还越传越广,逐渐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第三篇】

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这是唐代名臣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的名言,意思是说,要想使树木生长得茂盛,必须稳固其根部,因为根深方能叶茂;要想使水流得长远,必须疏通其源头,因为源远才能流长。习总书记很喜欢这句话,在谈到要注重事情的本源和基础时多次引用它来说明问题,特别是谈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时,更是如此。在这方面,他有两句很形象也很贴切的话:“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简言之便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传统文化对一个国家、民族传承、发展的关键作用。历史和现实的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民族,必须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如果不能懂得甚至有意模糊自己的来路,不敢正视甚至全面否定自己的历史,不够珍惜甚至彻底贬损自己的思想文化,那么,这个国家、民族是立不起来的、没有希望的,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这样的历史悲剧,古往今来并不罕见,有许多曾经创造了辉煌文明成就的国家、民族,最终都昙花一现,变成浮云。究其原因,往往与他们抛弃了自己的文化传统、迷失了来路和方向,有很大关系。95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辉煌成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包括中国历史文化实际在内的中国具体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创造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继承、维护和发展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个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根本和灵魂俱在,这是中华民族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家园

文化基因和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生存发展的支撑、身份归属的标志,是维系这个民族发展繁荣的最深沉的力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习总书记多次谈到这一点,并从不同侧面进行了阐述,概而言之,大致包括四层意思:

其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其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其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国人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的同胞无论生活在哪里,身上都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烙印,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其四,稳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构建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世界四大文明中,唯有中华文明一次次战胜灾难、渡过难关,历经5000多年绵延不断,创造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奇迹。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产生和形成了为整个民族共同认可、普遍接受、一脉相承且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关于这一点,习总书记进行了深刻总结:“从历史的角度看,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持续不断的丰厚滋养,中华文明或许已经落得与另外那三个古文明同样的命运了。

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和突出优势

这一价值定位,主要是针对我国所面临的时代背景、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特别是世界文化格局而提出的。从总体上说,我国今天所面临的世界文化格局,至少有两个特点:一是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思想文化力量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二是“西强我弱”的总体格局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我们虽然已经初步解决了“挨打”的问题,但“挨骂”的问题即话语权的问题还没有解决,而在话语权的构建中,文化话语权不可或缺。

面对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东方文明古国,如何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增强文化自立和自信,提高文化软实力和话语权,是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关于文化自信的地位和作用,习总书记说得很清楚:“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那么,我们的文化自信从哪里来呢?对此,习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和突出优势,就在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世界上不少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可以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绝佳素材,是中国和中国人在世界舞台上的亮丽名片,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深厚软实力。

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在当代中国,我们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呢?习总书记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这实际上指明了确立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两条标准:一是要同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相契合,二是要同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践相适应。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正是基于这样的标准提出的。

习总书记指出:“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源泉之中,才能成为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同样,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继承和升华,并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彰显其当代价值,激发其时代活力,使之传承下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不是凭空、偶然产生的,而是由我国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基本国情决定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包括历史文化实际实现有机结合的产物。所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国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正如习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因此,我们理应对我们正在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

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习总书记反复强调,要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治国理政的经验借鉴和智慧启示。治理国家和社会,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我们认识与改造世界、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重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努力挖掘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为治国理政提供借鉴。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哪些治国理政的思想文化资源呢?习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列举了很多,相比而言,他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讲得最为集中。他一口气列了17条思想: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关于清廉从政、勤勉奉公,关于俭约自守、力戒奢华,关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关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等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撑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夙愿,它既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也承继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习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支撑,没有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没有中国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崇高的价值追求、丰富的思想精华,支撑着中华民族历经险阻而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需要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支撑。

新时代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荐【第四篇】

我党自成立以来,带领全国人民经过建设和改革的洗礼,经过无数挫折和考验,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果。正是因为无数优秀的共产党员记住了党的宗旨,遵守了党的纪律,敢于承担责任,勇于献身,我们党才能长期保持新鲜,青春总是存在。从当前党员干部队伍的实际情况来看,坚定的信念和提高能力的要求很紧迫,但相对来说,坚定的信念空间更大,时间更紧迫。

从实际情况来看,同一个岗位,同一级别的干部,有的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乐于奉献,这样的干部,即使能力稍差,往往也能把工作做好。有些态度消极被动,工作应对,遇到麻烦躲起来,遇到困难绕过去,这样的干部,即使能力强,工作也不顺利。因此,在不断推进能力建设的同时,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良好作风,对我们提高执政水平,实现良好、维护、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意义更大。这是党员干部不断提高能力、发挥能力的动力。

中国共产党的党章明确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事实上,每个党员在申请入党时请时,入党发誓时,都要支持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一生。但是,一般来说,要牢牢确立这种崇高的理想,把这种理想作为自己所有行为的标准,入党后,必须长期坚持学习和实践。

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80年代遇到外国领导人时说:我们多年奋斗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是为了共产主义。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有多少人牺牲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为了革命事业,为了人民的利益,抛弃头部,洒下热血,鞠躬,死后,青史上留下浓厚的笔,鼓励后代前进。

例如赵一曼,原名李坤泰,四川宜宾县白花町人。出生于1905年,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赵一曼被中国共产党派往东北地区领导革命斗争,1935年,她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一师第二团政委,同年11月,与日伪军作战时,不幸腿部受伤被捕。到1936年8月为止勇敢31岁。在被捕的日子里,凶残的敌人对赵一曼使用各种软化手段和消灭人性的酷刑,钉手指,烙铁烫伤,加汽油,施以电刑……面对悲惨的刑警,赵一曼表现出中国人钢铁般强烈的意志和誓言抵抗日本的决心,多次痛苦地昏过去,直到最后受到折磨的人形到死为止,一句话也没说对抗的情况。

焦裕禄,1922年8月16日出生于山东省博山县昆山乡北昆山村贫困家庭,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时值该县遭受严重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与全县干部群众一起,与严重的自然灾害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患肝癌,仍忍受剧痛,继续工作,被称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被肝癌夺命,年仅42岁。他临终前对组织的唯一要求是把我搬回兰考,埋在沙堆里,活着的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你们治好沙丘。

从这些先烈的事迹中,我们可以体验到我们党的理想,崇高而朴素,代表国家、未来的利益,忠实地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理想、远大、现实、可以实现。她是党的旗帜,是党员的灵魂,是凝聚人民的最强武器,也是我们党员干部的人生指南、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党的理想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具体目标。战争时代,我们的军队冲锋,部队官兵也知道这个理想的本质,推翻反动***,建立新的中国,过上好日子,一心一意地和党一起去。改革开放时代,扩大蛋糕,使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使全国人民共同富裕起来,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现在,我党最近的基本目标和历史任务是在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想。

我认为,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我们党的理想,那就是:建设最好的社会制度,让更多的人过上幸福的生活。该制度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其低级阶段,我们称之为社会主义,最高级别是共产主义制度。

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根本动力在大众中。最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最大的愿望是过上更幸福的生活。共产主义理想与这种利益和愿望完全一致,具有最广泛、最深刻的人民性。从这一点来说,她的实现是任何力量都挡不住的。

我们今天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都朝着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奋斗前进。我们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继续实现社会物质财富的巨大丰富,我们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继续前进,最后实现人民精神境界的巨大提高,我们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继续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一定会实现。

现在,一些党员干部说要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实现共产主义就会感到虚无,无法着手。对此,我感觉心情很重。我们为了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过程,为什么虚无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做的工作、工作都与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一致、统一、连接,我们总是为共产主义事业添砖加瓦。目前,全市深入推进两学一干学习教育,学习党章党规,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教授如何成为合格党员,鼓励合格党员。落实到党员个人身上,以下几点

一是在加强学上下足功夫。每个党员都要理解学习内容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学习标准更高更严格。积极参加上级党组织开展的学党章党规轮训、培训班、研讨会、理论考试、征文、演讲、讲党课活动,不断加强学习效果,切实加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齐全意识,思想上政治行动始终与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致。

二是严格把握做。突出问题导向,把握问题关键,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计划,达到解决突出问题的目的。成为党员示范岗位,积极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以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以前进、表率检查和改善自己,努力创造符合新时期呼伦贝尔发展要求的党员新形象和高标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要塞和党员先驱模范作用。

三是在执行责任上寻求实效。分部要迅速行动,以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为基本形式,保证各党员参加学习教育。党员领导干部要把学习教育作为四级示范领导的重要任务,经常深入监督、推进联系点,指导联系点如何学习、研究、党课如何解决问题等,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措施,使联系点成为示范点,以上经验引导面对面工作。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要充分发挥作用,切实结合学习教育和大领导、十个全权复盖、消除贫困等重大工程,切实有效地开展整个学习教育。

四是严明纪守边界。要严格遵守自律、崇德、纪律规则的警戒线。坚持以德立身,追求道德高线,以加强道德修养为人生必修课,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优良的家风,保护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要坚持遵守规则,严格遵守党纪的下划线,把纪律和规则放在前面,积极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总是紧张廉洁自律的弦,总是害怕,握住戒尺,成为忠干净负责的共产党人。

五是在转变的促进中表现出来。作为党员干部,要在学习教育中领先,以两学一干的成绩检验学习教育成果,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进改革发展的智慧和力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实行三批,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作用,表现作用,为呼伦贝尔美丽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组织保证。

最后,读了雷锋的日记,大家一起感受到他那个时代优秀共产党员的信念和毅力,到今天为止,这句话对我们大家来说还是有意义的。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滋润了一寸土地吗?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照亮了黑暗吗?如果你是粮食,你养育了有用的生命吗?如果你是最小的螺丝,你会永远保护你的生活岗位吗?如果你想告诉我们什么样的想法,你在日夜宣传最美丽的理想吗?既然你活着,你是否为未来的人类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每天更加美丽?我想问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无限的支付者。

今天先说到这里,不恰当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8 75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