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策划方案 >

节约粮食的策划案【参考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897128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节约粮食的策划案【参考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粮食节约行动方案范文【第一篇】

关于贯彻落实加强监督执纪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工作方案情况的汇报

根据区纪委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重要批示精神加强监督执纪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工作方案》要求,为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红军路街道办事处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传达学习重要批示精神,迅速采取有力措施,以实际行动抓好贯彻落实。

一是积极扩大宣传教育。9月24日,红军路街道召开工作会议,会上领学《关于贯彻落实重要批示精神加强监督执纪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工作方案》。会后,办事处所辖社区安排网格长,楼长手持广播喇叭宣传节约粮食的宣传口号,并在小区内循环播放广播内容。月秀社区还与餐饮单位共同制作“文明餐桌”“珍惜粮食”“文明用餐”等宣传海报,督促餐饮单位将各式宣传标语摆设在显著位置以示提醒。此外,与超市,银行,饭店,洒店,洗浴中心等设置大型电子屏的营业场所取得联系,利用电子屏长期滚动播放节约粮食禁止浪费的宣传语。

二是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办事处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对粮食安全始终保持危机意识,严于律己,真正把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要在全办事处党员干部中开展“光盘行动”,机关干部要相互监督,杜绝剩菜剩饭,抵制“舌尖上的浪费”。为推动形成“全民节约”的良好社会风尚,红军路街道红旗社区开展了厉行节约,杜绝浪费主题宣讲,传承中华美德,做节粮爱粮的践行者。拒绝“剩”宴,将“光盘行动”进行到底,让节约每一粒粮食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担当社会责任,积极宣传勤俭节约的重要意义,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培养文明健康的饮食习惯,让节约粮食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良好家风代代传承,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文明节俭的行列中来,让“克勤克俭”“戒奢以俭”的价值理念真正深入人心、蔚然成风。

三是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办事处在辖区公共场所张贴节约粮食的标志,并努力结合工作实际,把“厉行节俭、杜绝浪费”理念制度化,同时严格规范公务接待活动,避免铺张浪费,使街道“厉行节俭、杜绝浪费”工作步入制度化管理轨道,做到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为创建节约型单位构建长效机制。另外,通过各网格微信群,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倡议书,号召社区居民每家每户养成节约资源的好习惯,并加强与各小区物业合作,督促物业采取有效的垃圾分类工作,将各垃圾桶处设置节约标识,使节约思想在举手投足中常驻人心。

粮食节约行动方案范文【第二篇】

为深入开展一年一度纪念“世界粮食日”活动,现将有关开展纪念第35个“世界粮食日”暨“放心粮油”进社区活动意见通知如下: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和、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的通知》精神,根据国家粮食局近几来的总体要求和传统做法,结合我市粮食工作实际,组织开展纪念第35个“世界粮食日”暨“放心粮油”进社区、爱粮节粮等系列宣传活动,强化全社会对粮食安全形势的认识,增强市民科学食粮意识,推进爱粮节粮和科学食粮的普及和自觉行动。

利用国庆、中秋佳节契机,组织举办纪念2015年第35个“世界粮食日”暨“放心粮油”进社区宣传月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影响力。通过多种形式、多个层次的宣传造势,营造全社会关心粮食安全,支持粮食工作,自觉爱粮节粮的浓厚氛围。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方式,分别在我市6个行政区各举办一场“放心粮油”进社区活动,既宣扬我市名优粮油品牌,让粮油产品推介宣传主动融入街道、社区美丽__共同缔造之中,又让消费者亲身体验,买得安心,吃得放心。通过协调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进一步面对全社会宣传粮食工作成效,普及节粮与健康常识,培养科学食粮意识,激发全社会自觉践行爱粮节粮行动。

今年我市“世界粮食日”主题为:美丽__共缔造,“放心粮油”进社区。

(一)采取多种形式广为宣传

市粮食局拟在今年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期间,开展以下宣传活动:在__电视台制作播放公益宣传片;通过移动和电信公司、市公务员网等平台向党政群机关和社会各界人员发送宣传短信140万条以上(比去年增加50%);通过海视传媒制作并在__人民大会堂前、金尚、前埔3个点的电子屏幕播放同时公益宣传广告1天(由去年的1个点增至3个点);协调驻__新闻媒体采访报道相关系列活动等。

市粮食局统一设计制粮节粮宣传展板,参加“放心粮油”进社区活动的粮油企业自行设计宣传专板。宣传展板分别在“放心粮油”进社区活动中展示。

市粮食局、市粮食行业协会、市粮食购销有限公司等网站要开辟专栏进行宣传。

各单位要利用电子屏幕滚动播放或制作悬挂横幅宣传标语,因地制宜积极营造宣传氛围。

(二)积极开展纪念世界粮食日暨“放心粮油”进社区活动

围绕今年国家世界粮食日主题(待公布明确),由市粮食局、市粮食行业协会主办,第一分局承办,拟于10月16日在____广场举办纪念第35个“世界粮食日”暨“放心粮油”进社区现场活动。发放宣传手册资料,宣扬爱粮节粮、科学食粮知识,举办粮油知识有奖问答,滚动播放音频广播和视频宣传标语,展示展销我市名优粮油品牌和产品。全市主要骨干粮油企业、市军供站参与。市粮油质量监督站专业人员现场讲解粮油鉴别常识,宣讲“节粮与营养”知识,解答消费者提问或咨询。

其他5个行政区分别择机举办。第一分局、第二分局分别负责承办岛外__、翔安和__、__的“放心粮油”进社区活动,岛内思明、湖里区的“放心粮油”进社区活动由市粮食行业协会负责具体承办,并协调各辖区有关粮油企业参加。市质监站、军供站要全程组织参加各场活动。(详见附表)

市粮食行业协会要积极协调组织各会员企业主动参与纪念“世界粮食日”暨“放心粮油”进社区有关活动,既要确保粮油质量安全,展销名优粮油精品,更要展示企业良好形象,让广大市民放心消费、安全消费、方便消费。要充分利用“世界粮食日”、“爱粮节粮宣传周”以及有关节假日,因地制宜地组织企业开展放心粮油宣传、展销、咨询等活动;广泛开展面向广大消费者的放心粮油科普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使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各界更加了解、重视、支持放心粮油工程。

(三)组织志愿者开展爱粮节粮活动

市粮食局成立志愿服务队总队,各单位成立爱粮节粮文明志愿服务小分队,结合粮食行业特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一是开展“志愿服务促创建,爱粮节粮保粮安”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利用周末深入社区,发放《科学用粮,节约用粮》宣传手册,播放《美丽__、粮足民安》宣传片,接受群众粮油质量咨询,给社区孤寡老人、困难家庭赠送粮油产品。二是开展网络志愿者活动。按照上级要求,市粮食行业网络志愿者要利用参与网络志愿活动的平台,积极编发爱粮节粮、科学食粮知识等信息,坚持正面宣传,传播正能量,提升精气神。三是开展爱粮节粮进校园、进家庭宣传活动。编印、增印今年国家“世界粮食日”宣传手册和市粮食有关宣传资料,并协调各区

教育部门、街道社区联合分发宣传手册和宣传资料,视情组织辖区有关学校参观我市“全国中小学爱粮节粮教育社会实践基地”,为我市部分中小学举办“爱粮节粮”科普讲座。(一)各单位要根据本活动方案,结合实际制订具体的配套实施方案,明确分工,责任到人,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宣传月的工作任务。要加强沟通协调和互动交流,搞好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合力,提高宣传实效。

(二)宣传月活动由局办公室牵头组织协调,局机关各处室要结合各自业务和工作实际积极参加宣传月各项活动。参与活动的各有关单位要主动沟通联系,相互配合支持,共同组织实施。

(三)各单位要因地制宜制作悬挂一条以上横幅标语,并利用电子屏幕滚动播放宣传标语,积极营造宣传氛围。

节约粮食的策划案【第三篇】

这次全国粮食调控与统计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粮食局长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去年以来粮食调控与统计工作,会审汇编20*年度全国粮油统计年报,研究分析今年粮食供求形势和价格走势,安排部署全年粮食调控与统计工作,并通报全国粮食流通统计工作考核结果。国家粮食局党组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聂振邦同志对会议作了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去年的粮食宏观调控工作,并对今年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大家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两个问题。

一、粮食调控工作取得的新成绩

20*年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的关键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在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粮食宏观调控工作成效显著,保证了粮食市场供应和粮价基本稳定,促进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及时研究分析粮油供求形势,提出宏观调控措施建议

20*年,国际粮食市场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粮油价格大幅度上涨,国内粮食供求和市场形势也出现一些新变化、新特点。我们加强研究分析,密切关注粮油市场动态,及时提出相应的调控措施和建议。一是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对我国粮食安全中长期问题的研究,形成了《关于大力发展植物油产业提高国内市场控制力保障安全的措施意见》,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加强对完善玉米深加工有关政策措施的研究,完成了《我国玉米深加工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协助国家发改委研究制定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二是及时开展粮食供需形势和有关政策措施的分析研究,先后向中办、国办和国家发改委报送了《当前我国粮食购销存基本情况及做好粮食流通工作的建议》、《当前我国粮食供需状况及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建议》等多份材料,及时反映全国粮食收购、销售、库存、价格等变化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参考。三是适时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和座谈,及时反映粮食调控工作的最新动态。召开了市场专家座谈会,形成了《关于当前粮食价格及走势分析的报告》,并报送国务院及国家有关部门。

(二)加强粮食收购工作指导,认真落实最低收购价政策

一是适时组织召开小麦、早籼稻、中晚稻、玉米等主要粮食品种的收购工作座谈会。安排部署收购工作,分析预测粮食供求形势和价格走势。二是认真落实最低收购价政策,开展中央储备玉米、国家临时储存玉米和粳稻收购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印发了20*年小麦、早籼稻、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并根据主产区市场价格情况及时启动小麦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适当提高了吉林、黑龙江两省粳稻最低收购价格水平,对辽宁省粳稻实行国家临时储存收购。会同有关部门下达两批中央储备和国家临时储存玉米收购计划。上述措施,有效地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对保持粮食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加强对粮食收购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检查,组成多个调研组,由局领导带队赴有关主产区检查指导粮食收购工作。总体看,20*年粮食收购政策措施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地方政府、农民和粮食企业都比较满意。

(三)积极做好粮食销售和移库工作,保证粮油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一是做好临时存储粮食的销售工作。加大最低收购价稻谷和小麦销售力度,适时调整销售底价。二是为满足南方主销区和养殖大省对饲料玉米的需求,从20*年11月起,安排中储粮总公司结合中央储备玉米轮换向市场投放部分储备玉米。此后安排部分中央储备玉米每周公开竞价销售。三是在京津沪和东南沿海等主销区及时安排抛售中央储备食用植物油,以及对部分大型食用油加工企业定向销售中央储备食用植物油。四是继续做好中央储备和国家临时存储粮食的跨省移库工作,充实销区粮食库存,改善库存地区结构,缓解了主产区收储压力。

(四)加强中央和地方储备粮管理工作,增强宏观调控物质基础

一是及时下达中央储备粮年度轮换计划,加强对轮换计划执行情况的跟踪检查。二是积极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20*〕59号)有关要求,研究提出了下一步中央储备大豆和食用植物油的增储方案。三是妥善解决国债投资建设粮库的产权归属问题,将各方协商一致同意划转的国债投资建设粮库名单提交财政部,组织进行专项审计。四是督促各地积极充实储备粮油,合理测算地方储备粮规模。要求各地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充实地方储备粮油,尤其是成品粮油(含小包装),以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和应急能力。在反复测算的基础上,提出了全国地方储备粮规模初步建议数,并已分别征求了各地意见,拟与有关部门进一步沟通协商后抓紧下达。

(五)加强粮食统计工作,提高统计服务水平

一是切实加强食用植物油统计,认真完成社会粮食供需平衡调查。修订完善《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建立食用油统计信息直报制度,适时召开社会粮食供需调查数据分析评估会,及时完成数据汇总和调查报告撰写工作。二是积极做好市场监测工作,全面推进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强化国家粮食局粮食市场价格监测系统的功能,每周编印《粮油市场监测信息》,实现了全国200多个重点食用油企业统计信息的实时传输和安全管理。三是对相关食用油企业信息直报人员进行了统计基础知识培训,组织编写《粮食流通统计培训教材》。此外,完成了“社会供需平衡调查工作开展情况”等六个专项统计调查课题。

(六)积极做好抗灾救灾工作,完善应急工作机制

一是指导各地做好抗灾救灾工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先后5次下发电报通知,并派出多个工作组赴灾区指导和督促抗灾救灾工作。二是各级粮食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做好应急抢险抗灾工作。各地普遍成立了抗灾保供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粮食部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粮源组织调度,完善粮食应急预案,确保灾区粮油市场货源充足、价格平稳、供应正常,没有出现粮油断档脱销和排队抢购等现象。抗灾期间,贵州、安徽、广西、湖南、江西、四川、广东等地的部分市县及时启动了粮食应急预案,保证粮油供应不断档不脱销。三是继续做好粮食应急相关工作。多次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及时报送健全粮食应急体系的有关材料。大多数省份已成立了粮食应急工作指挥部,建立了粮食应急加工指定企业和应急供应指定企业等应急保障体系。20*年,北京、江苏、陕西、青海等地先后开展了应急演习演练活动。

(七)大力促进粮食产销合作发展,做好政策性粮食供应

一是继续鼓励和支持地方举办产销合作贸易洽谈会,做好粮食产销衔接工作。20*年全国共举办各类粮食产销衔接交易会17次,签订粮食购销合同380亿斤。二是认真落实关内销区到东北采购粳稻运费补贴政策。我局会同有关部门分别在哈尔滨和长春召开了产销衔接见面会,产销双方企业共签订稻谷和大米购销合同227亿斤。此外,继续指导各地做好退耕还林、水库移民、救灾等政策性用粮的供应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就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进行调研,完善后续政策,完成了退耕还林面粉营养强化试点工作。

同志们,20*年粮食宏观调控与统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是各级党委政府关心支持和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结果,是各级粮食部门高度重视、扎实工作的结果,是大家开拓进取、真抓实干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国家粮食局,向全国各级粮食部门从事粮食调控和统计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慰问,对给予我们大力支持的各有关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把握重点,切实提高粮食调控工作水平

20*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做好粮食宏观调控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中央农村工作和全国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要求,按照全国粮食局长会议部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切实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促进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保障粮油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此,需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准确把握粮食供求形势,努力增强粮食宏观调控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近年来,我国粮食供求形势变化较快,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粮食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粮食生产、消费、库存、价格和进出口变化情况的跟踪监测和分析预测,准确把握粮食供求形势发展变化趋势,及时提出粮食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要根据中央关于“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和“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总体原则,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重点和力度;按照聂局长在全国粮食局长会议上的讲话要求,合理确定调控目标,健全完善调控方式,准确把握调控时机,灵活运用调控手段,努力掌握好粮食宏观调控这门艺术,切实提高粮食宏观调控水平,为保证供应和稳定市场服务,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服务,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服务。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重点加强对本地区主要粮食品种和敏感品种的分析研究,切实做好本地区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

(二)进一步做好粮食购销工作,确保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一是积极抓好粮食收购工作,落实好最低收购价政策。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国家调节粮食供求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农民种粮的“定心丸”。我们将在认真总结近几年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情况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完善20*年最低收购价预案的初步意见,争取尽早下发。为做好粮食收购工作,今年还将召开主要粮食品种收购形势座谈会。各地要及早动手,提前做好粮食收购的各项准备工作,将中央的政策及时传达到基层,并树立为农民服务的思想,确保执行政策不走样,落实政策不缩水。新粮上市后,要指导和督促国有粮食企业带头执行国家粮食政策,积极做好粮食收购工作,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其他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收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各地要加强对粮食收购工作的指导,帮助企业分析粮食形势和市场行情,引导他们面向市场,服务农民,搞活经营,积极主动地做好粮食收购工作。

二是继续做好最低收购价粮食和中央储备粮跨省移库工作,充实销区和库存薄弱地区库存。今后,我们将根据粮食形势和宏观调控需要,适时安排跨省移库工作,调整优化布局,确保市场供应。各地要加大工作力度,抓住春运后运力相对宽松的有利时机积极抢运,力争尽快完成已下达的移库任务。

四是认真做好奥运会期间市场供应工作。第29届奥运会的主会场在北京,另外在青岛、秦皇岛、上海、天津、沈阳等地设有6个分会场。各地特别是比赛城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精心准备,周密组织,落实责任,做好预案,扎扎实实做好奥运会期间市场供应工作,为奥运会的胜利召开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进一步完善粮食储备调节体系,增强宏观调控物质基础

一是加强储备粮轮换工作的指导。要及时下达中央储备粮年度轮换计划,把握好轮换节奏,充分发挥储备粮的吞吐调节作用,为国家宏观调控和稳定市场粮价服务。二是进一步完善中央储备粮的轮换机制。稳步推进中央储备粮轮换通过规范的粮食批发市场公开进行,逐步实现储备粮轮换的公开化、透明化。三是指导各地完善地方粮食储备体系,充实储备库存,明确调控责任。我们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抓紧协商有关部门研究下达地方储备粮油分省规模的指导性计划。地方储备粮油的布局和品种结构,要在与中央储备粮油进行衔接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调整。

(四)认真做好粮食统计和供需平衡调查工作,更好地为宏观调控服务

一是做好《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的修订工作。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的有关要求,以及我国粮食流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加强统计工作调研,及时修订完善《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二是认真组织社会粮油供需平衡调查工作。完成20*年度社会粮食供需平衡调查数据的汇总和调查报告的撰写工作,及时研究确定20*年粮食供需平衡调查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要将全国农村家庭存粮情况作为调查工作的重点,全面掌握粮食资源的实际数量、品种和结构。为及时、准确、全面掌握全社会食用油供需情况及其发展趋势,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有关要求,尽快设计制定20*年度全社会油料及食用植物油供需调查方案,并着手组织开展调查。重点对各地辖区内农户、城镇居民户、食用植物油加工经营企业、油料转化企业和餐饮企业进行食用油产、消、存、进出口和流通中损失损耗等项内容进行调查。三是继续加强粮食市场监测和分析。要继续健全全国性和区域性粮食市场监测网络,适当增加部分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作为直报点,加强对食用植物油和油料市场信息的监测跟踪。各地也要加强对粮食市场监测工作的指导,努力提高粮食市场监测的质量和水平。要密切关注粮油市场动态变化情况,根据形势和需要,及时调整监测频率和密度,增强市场监测的敏感性和及时性,提高监测分析水平。四是认真做好重点食用油企业旬(月)统计工作。食用植物油市场放开较早,要全面、准确、及时地了解掌握各类食用油企业油脂油料的基本情况工作难度较大。为保证我局重点食用植物油企业统计信息报告制度的有效执行,认真做好国内食用植物油供需形势分析工作,各地一定要加强对辖区重点食用植物油企业的指导和帮助,督促企业执行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食用油统计工作。此外,要及时完成《粮食流通统计培训教材》编写工作,并加强业务培训。

(五)结合灾后重建工作,继续加强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在今年南方抗击雨雪灾害的过程中,粮油应急加工和供应网点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储备粮源主要集中在地市一级大库里,边远及交通不便地区缺乏应急粮源。因此,各地要按照《国家粮食应急预案》的有关要求,结合灾后重建工作和当地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粮食应急工作机制,细化粮食应急预案,调整充实粮油应急加工和供应网点,对灾害发生频繁的地区、山区、库区和缺粮地区要增设必要的网点。这次灾害造成的长时间停水停电,给粮食部门抗灾保供工作带来了较大的不利影响,为此要加强粮食企业应急保障体系的建设。要加强对承担应急工作定点企业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运行情况,对不符合应急工作要求或不能正常运营的企业,要及时做出调整,确保应急网络系统始终处于正常运转状态。要继续抓好粮食应急预案的学习培训,并结合日常工作进行演练,尽快形成一支熟悉日常业务管理、能够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训练有素的专业化队伍,保障各项应急措施的贯彻落实。

(六)继续推动粮食产销合作,认真做好政策性粮食供应

一是积极做好关内销区到东北地区采购粳稻(大米)的调运工作。各地要加强组织协调工作,督促企业积极到东北产区购粮,落实好已签订好的购销合同,促进粮食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合理、有序流通。要继续加强与铁路、交通部门的衔接协调力度,力争做到同方向整列运输,提高运输效率。要继续做好东北粳稻入关进度统计工作,及时报送有关情况,为国家有关部门提供可靠信息。二是建立健全产销合作的长效机制。积极推广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到主产区建立生产基地、北京市到主产区建立粮食储备等长期有效的产销合作模式,鼓励产区与销区建立多形式、深层次、长期稳定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努力扩大合作规模和范围。对于履行产销合作协议的粮食,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在铁路、交通运输、资金结算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三是继续做好政策性粮食的供应保障工作。要继续认真抓好军粮、退耕还林用粮、救灾粮、贫困缺粮地区的口粮和水库移民口粮等政策性粮食供应工作,加强货源组织调度,保证供应需要,努力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各地粮食部门要加强与民政等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做好衔接工作,积极配合民政部门做好救灾救济粮的供应工作,切实抓好灾区粮油供应方案的落实,确保缺粮人口能吃得上、吃得饱,不断粮、不挨饿。要重点关注受灾较重地区特别是山区、边远地区和低收入困难群众的粮油供应情况,及早安排落实粮源,确保灾区群众粮油供应,帮助农民度过春荒。粮食库存薄弱地区靠自行组织粮源有困难的,要及时向当地政府和上级粮食部门报告,以便及时协调解决。受灾省(区、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将灾区缺粮情况及保证粮油供应的具体工作方案,及时报送国家粮食局。

节约粮食的策划案【第四篇】

一、浙江粮食供需情势分析

(一)浙江粮食产需状况

1、粮食生产状况。浙江人多地少,耕地资源十分紧缺,可开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2003年全省实有耕地2388万亩,人均仅0.52亩,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2003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为2143万亩,比2000年下降37.9%,比历史最高的1973年下降了43.8%。2003年全省粮食总产量为793万吨,比1997年的1494万吨下降了46.9%,全省粮食自给率已首次低于50%。据统计,2000年―2003年全省平均每年减少粮食播种面积435.8万亩,减少粮食产量141.5万吨。

2、粮食需求状况。随着人口增加和城市化水平提高,浙江粮食需求量逐步上升。全省“八五”时期粮食需求量年均约1675万吨,产需缺口175万吨左右;“九五”时期粮食需求量年均约1725万吨,产需缺口275万吨左右。2003年全省粮食消费量约1813万吨,产需缺口1020万吨。

根据省统计局2000年住户调查分析,如果今后浙江人口每年增加25万人,相应口粮需求将增长4.23万吨。同时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将带来粮食间接消费较大增长,加上城市化水平逐渐提高,粮食商品性消费部分将不断增加,增大了粮食供给压力。

(二)对浙江粮食生产和供给形势判断

1、粮食供需大体衔接。浙江作为我国粮食净调入最多的省份之一,随着粮食购销市场改革后,先后新建、扩建、改造了一批区域性粮食批发市场,年交易量以30%以上的速度高增长,涌现出一批辐射能力强、交易规模超过50万吨的龙头市场;地方储备粮规模逐步扩大,仓储设施得到改善,初步形成了省市县三级储备体系;进一步加强粮食产销协作关系,开始实现粮食资源跨区域配置,目前浙江在外省建立的粮食基地面积已超过100万亩以上,并与黑龙江省合作,在杭、宁、温等地建立了集粮食储运、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基地;积极发展″订单粮食″,省内粮食生产逐步向口粮和专用粮集中,市场滞销的粮食品种基本被淘汰,粮食种植布局区域化显现,开始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实现浙江粮食资源的有效配置。

2、粮食供给趋于偏紧。从浙江粮食生产发展趋势看,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业结构继续调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如果没有相应的政策措施保证,有效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浙江省粮食产需缺口将进一步扩大。根据1998―2003年对浙江省粮食需求量推算,预计到2010年浙江粮食需求量达1907万吨左右。

由于浙江粮食的对外依存度较高,省内粮食市场中80%以上的商品粮依赖外省。粮食自给率预计将从2003年的43.7%降到2010年的41.7%。一旦国内外市场出现波动,浙江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3、粮食需求结构发生变化。2003年浙江省的口粮、工业用粮、饲料用粮和种籽用粮结构已由1998年的61:9:28:2变为51.8:10.5:37:0.7。根据粮食需求变动趋势分析,农村口粮消费仍有较大下降空间,城镇人口比例虽将较大幅度上升,但居民口粮将继续缓慢下降。预计今后浙江常年的口粮消费量将保持在950-1000万吨左右。由于耕作技术的改进及种植面积的减少,种籽用粮也将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饲料用粮则随着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而出现较大幅度的增加;工业和行业用粮也将有一定幅度的增加。

4、正确看待粮价上涨。2003年入秋以来,浙江省粮价开始上涨。是多年来粮价低迷基础上的恢复性上涨,是市场对粮食供求预期的理性反应。考虑到浙江是一个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百姓对粮价的承受力较强。加之,浙江又是粮食主销区,如粮价相对高些,可能更有利于吸引主产区的粮食进入省内市场。同时,粮价适度上涨对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有促进作用。但必须看到,粮食是生活必需品,粮价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市民,粮价的涨跌应该调控在合理的范围内,如果粮价上涨过快过多,就可能带动整个物价的上涨,引发通胀,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

(三)浙江粮食供需平衡可选择路径分析

1、稳定省内粮食生产保安全。浙江省实行粮食购销市场改革后,粮食安全问题开始由自然风险为主向市场风险为主转化。在全国粮食丰年的情况下,粮食安全不成问题,反之,一旦粮食供应紧张,主产区能否保证主销区的粮源就是未知数。

同时,就全国来说,目前还没有形成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粮食在全国范围、部分地区之间流通不畅,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了粮食市场的正常交易和粮食市场的发育完善。特别是在仓储能力、交通运输和粮食物流能力、主产区地方粮食干预政策等方面都还存在影响粮食分销能力的不安全因素。因此,确保浙江省一定的粮食生产能力,是降低市场风险,维护粮食安全的基本保证,也是浙江省粮食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2、拓展省外粮源稳定供给。2003年浙江粮食产需缺口约1020万吨,以东北及内蒙四省、区调入为主,占总调入的35%,其次是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占总调入的32.5%,其他的调入省份还有山东、河南、河北、山西、湖南、湖北等省,并从国外部分进口。根据预测浙江省产需缺口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还有上升趋势。所以,从长远、全局来看,加强与粮食主产区的合作,积极探索与粮食主产省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是平衡浙江粮食供求的战略选择。

3、开展粮食对外贸易作补充。据我们目前掌握的资料表明,世界粮食市场供给还有一定的潜力,特别是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阿根廷等传统出口国还有较大的增产能力,一旦世界市场出现有利可图的价格信号,闲置的潜在生产能力会立即投入生产,满足增长的市场需求。而一些非粮食出口国也会增加粮食生产,并扩大出口。就是说,从国际市场适当进口部分粮食是可能的。问题是需要我们增强相匹配的支付能力。当前调整省内粮食结构,乃至整个农业和农村的产业结构,都是为了提高支付能力的重要举措。因此,充分发挥浙江港口和经济较发达等优势,积极开拓粮食对外贸易,打通国际贸易通道,争取粮食进口配额,是浙江省实现比较利益、降低粮食安全成本的有效途径。

二、浙江省粮食安全体系建设的基本构想

(一)总体思路

构建和完善浙江粮食安全体系的总体要求是:以坚持长期稳定农村基本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为前提,实行从追求区域内的产需平衡向市场化的供需平衡转变,从单一依靠国家计划和国家粮食部门的供应保障作用,向依靠发挥市场机制和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双重作用转变,确保省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城乡居民都能有饭吃、吃好饭。

在正常情况下,粮食供求平衡主要靠市场来调节;当局部地区因突发事件出现粮食供应紧缺时,要及时启动当地粮食安全应急预案,通过动用成品粮应急库存、最低周转粮库存,动员粮食应急加工点和应急供应点来保证供应;当出现较大范围内粮食供应总量不足时,除了继续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外,通过动用储备粮,恢复粮食生产进行调节。

(二)粮食安全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

1、确保必要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自身必要的粮食生产能力,并在必要时逐步恢复生产,是各级政府必须抓好的头等大事。按照浙江现有的生产条件和生产水平,现有标准农田1000万亩左右,加上其他基本农田,粮食生产能力约1000万吨左右。通过农田改造,标准农田可以争取达到1500万亩,届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可以扩大到1500万吨左右。1000万亩标准农田的粮食生产能力,可基本解决全省口粮问题;1500万亩标准农田的粮食生产能力,则可解决全省需求总量的80%左右。为此,今后一段时间内,应保持足够的耕地数量,并加强标准农田建设,以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加强粮食省际购销协作。要协调有关部门、粮食经营主体,与外省建立粮食购销合作关系,采取建基地、订立长期和远期合同、设立经销窗口等形式,建立稳定的粮食购销协作关系,以便外地的粮源投放市场;推进国有粮食企业到产区与产区粮食企业合作,同当地农户建立“订单粮食”生产基地,实行免费提供仓库、厂房、适当贴息等多种办法,引导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经营企业和经销大户到浙江从事粮食加工和经营。

3、繁荣和稳定粮食市场。着力培育浙江粮食批发市场,提高批发市场发展水平和档次。在进一步扶持和壮大骨干粮食批发市场同时,积极争取在浙江发展油菜籽和稻米的远期合约和期货市场,完善批发市场的调节功能作用;对个私粮食经销网点既要搞活又要进行规范管理,支持粮食加工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加大技改力度,以保障应急供应。建立粮食批发商和连锁超市的粮食购进、销售和库存的统计报告制度,引导企业合法经营,服从政府的宏观调控。采取措施,落实成品粮库存数量、应急加工点和零售供应网点,适当增加成品粮加工能力和小包装大米库存数量,确保流通环节畅通。

4、积极发展粮食对外贸易。依托舟山、嘉兴、宁波等地港口优势,建设粮油进出口中转市场,发展外向型粮油加工贸易;打通国际贸易通道,争取粮食进出口配额,鼓励省内粮食经营企业与国外建立长期购销贸易关系,及时掌握国际市场粮食行情变化,适时组织进口粮源,调节省内粮食供求和价格。

5、切实抓好粮食储备。按照“相对集中、调度便利、储存安全”的原则,合理调整储备粮布局,各级地方储备粮要逐步集中到中心粮库;抓紧落实新增地方储备粮油规模,确保按省定计划足额到位,不得挂空,也不得以储钱代替储粮;逐步调整储备粮品种结构,增加适销对路的品种,主要保证口粮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储备粮管理和运作机制,管好、用好粮食风险基金和粮食安全调控资金,保证储备资金和利息费用补贴及时足额到位。

6、建立健全粮食监测与应急机制。抓紧建立全省粮食市场信息网络,搞好各市县粮食生产、市场信息网点的建设,及时掌握全省粮食生产与市场动态;加强粮食市场监测,做好国内外粮食生产与市场动态分析,及时提出对策;建立粮食安全评估系统,制定市场粮价“警戒线”, 保持合理的粮价。

建立粮食安全应急指挥机构,负责领导和协调粮食安全应急工作。建立粮食应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审议粮食安全应急工作的重大政策和措施;协调各地、各部门之间涉及粮食安全应急工作的重大事项;通报粮食不安全情况和粮食安全应急工作情况。

当发生粮价较大波动或出现粮食供应不足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实施紧急情况下的粮食供应方案,对可调控粮源进行摸底统计,拟定必要时期口粮定量限价供应方案;稳定市场,打击囤积居奇的违法行为,采取适当的价格干预措施;必要时制定恢复粮食生产的方案和措施。

三、浙江省粮食安全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

(一)落实安全责任,稳定粮食生产

1、建立严格的粮食安全责任制。各级政府和部门主要负责人必须从维护粮食和经济安全大局出发,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对本地区保护基本农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充实地方储备、保证市场供应、稳定粮食价格负全责。要正确处理调整农业结构与发展粮食生产的关系,把保证粮食生产、提高种粮农民收入作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因粮食安全工作措施不落实发生粮食风波或粮食风波发生后处理不当而造成社会稳定问题的,要严肃追究其责任。

2、抓好耕地保护和标准农田建设。认真执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落实基本农田保护的各项措施,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续建500万亩标准农田。实行更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制定严格的标准农田监管制度,切实保护好标准农田,对前些年已建成的1000万亩标准农田的数量和质量,加强严格的督促检查;加强土地整理,合理开发土地,确保耕地占补平衡,现有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土地复垦基金等要相对集中使用,抓紧落实确定一定比例国有土地出让金用于支持农业土地开发的政策;妥善处理城市化、工业化与保护耕地的关系,加强土地用地管制,提高土地的集约率,严肃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坚决纠正违规擅自设立开发区(园区)和扩大开发区(园区)面积的现象,防止土地抛荒,依靠科技提高粮食单产和粮地复种指数,以便进一步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对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的投入,大力发展“订单粮食”,地方储备粮轮换粮源首先要立足于通过省内订单收购解决,通过“订单基地”的方式与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实行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格制度,根据生产季节最低收购价,以解除农民增加粮食生产的后顾之忧。对已出台的免征种植粮油农户的农业税、对种粮大户进行补贴、对“订单粮食”实行价外补贴等各项支农扶粮政策要保持长期稳定。地方财政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水稻良种补贴,严格控制种子价格,确保补贴资金发放到农民手中。

(二)运用现代物流理念,推动粮食流通发展

1、尽快编制全省粮食物流规划。发展粮食物流要坚持以“四散”为目标,即粮食的“散装、散卸、散运、散储”。目前,在全省的粮食流通诸环节中,“四散”技术不配套,基础比较薄弱,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0年我国粮食流通要基本实现“四散”目标的要求,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编制浙江省粮食物流发展规划,报省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2、积极培育区域性粮食物流中心。从浙江省粮食工作的实际和资源、资源条件出发,打破行业、所有制和行政区域界限,统一规划,分类指导,通过对现有的仓储、加工、批发和信息等资源的整合和重组,加快推进区域性粮食物流中心发展。近期,重点抓好舟山进口粮中转基地和杭州市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建设,积极推进嘉兴港粮食物流前期工作。

3、抓紧粮食物流信息网络建设。加快粮食的流通信息化进程,集粮油信息网、电子商务网、政务管理网和粮油数据库“三网一库”为一体,做到上联省政府及各个管理部门,下联全省粮食收储企业和市县粮食局,横联全国各主要粮食批发市场和商品交易所,顺利实现与省内各地粮油信息平台对接,真正实现粮食物流信息网络。

(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进粮食基础设施建设

1、抓好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加快省级储备库和市县中心粮库建设,争取3―5年内实现“省级储备放省库、市县储备放市县中心库”的目标。对已建成的中心库,逐步建立计算机台帐管理系统,并尽快实现全省联网。

2、加快粮食加工业的改造。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粮食加工业技术改造和资产重组。一是按照产业政策的要求,结合区域性粮食物流中心建设,引导粮食加工企业形成合理的区域布局和规模结构。二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引进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发展精深加工,开发新产品,创优质名牌。对获得部级驰名商标、省部级著名商标或名牌的给予一定奖励。三是以产业化经营为依托,加快发展粮食加工龙头企业,提高粮食加工转化水平,走产、加、销一体化道路。四是有关政府部门要为企业拓展市场在信息服务、营销网络、展示活动等方面提供便利。

3、加强粮食市场设施建设。按照主体多元化的要求,抓好粮食批发市场建设,完善市场的软硬件设施,强化市场服务功能,推动市场上规模、上档次。一方面鼓励多种经济主体参与市场建设,加快资源整合,以批发市场为载体,建设集粮食仓储、批发、加工、信息为一体的粮食市场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抓好重点粮食批发市场信息网络及市场检测设施建设,积极引进仓储式销售、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方式,促进批发市场向配送中心发展。

(四)继续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保障粮食市场供应

1、切实做好粮食市场供应工作。目前非国有粮食企业已成为浙江粮食批发和零售的主渠道。对这些企业,一方面要加强服务,发挥他们搞活流通,保证市场供应的积极作用,帮助协调解决粮食经营和调运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确保市场供应和稳定。另一方面要引导和管理,明确粮食经营企业的责任和义务,根据市场供求情况,规定其在正常经营情况下最低库存或最高库存的数量,使其承担起保证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的责任;建立粮食批发商、成品粮加工厂和连锁超市的粮食购进、销售和库存的统计报告制度。

2、抓好储备粮工作。积极组织粮源,确保地方储备规模的落实,做到规模、粮库、费用“三到位”。严格储备粮轮换制度,提前落实粮源,边进边出,确保储备粮的数量和质量;增强储备粮调控的有效性,各品种比例由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争取经过调整,晚稻比例提高到30%;完善粮食风险基金制度,确保全省每年筹集6.62亿元粮食风险基金,其中省级3.62亿元(含宁波),市、县(市、区)3亿元。随时做好地方储备粮投放市场的准备,做到销售不断档,价格防暴涨。抓紧研究制订《浙江省储备粮管理条例》,使地方储备粮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3、加强粮食市场和价格管理。建立粮食市场准入制度,对从事粮食收购、加工、批发的企业设定必要的准入条件。加强对粮食批发市场的培育和监管,减免粮食批发市场的经营户有关税费负担,鼓励各类企业和个人从事粮食经营,对依法经营的企业和个人,年经营量达到一定规模的,应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囤积居奇、哄抬粮价、假冒伪劣等违法经营行为,建立粮食市场质量检测、监管体系,防止陈化粮流入口粮市场,维护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制定粮食市场和价格管理的行政规章,具体内容包括粮食市场的日常管理和应急状态时管理的有关规定。做好大中专学校等单位和城镇低收入群体的粮油供应工作,确保粮食质量。

(五)落实粮食安全预案,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1、建立粮食安全应急组织。成立粮食安全指挥机构。为了确保在紧急状态下全省范围的粮食供应安全,统一组织和协调省内粮食生产、收购、运输、加工、供应等各项工作,成立由省政府牵头,发展改革、粮食、农业等有关部门参加的粮食应急指挥部,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组织,明确分工,互相协作。各市、县政府都要建立相应的机构,确保上下协调,信息畅通。

2、采取分层应对的粮食供给安全策略。在粮食紧张时,采取分层次应对的粮食供给安全策略,确保城镇居民和农村缺粮人口的口粮供应,确保种子用粮供应,适当保障其他用粮需要。工业用粮和饲料用粮主要以市场调节为主。并设定粮价“警戒线”,对短期内粮价上涨一倍以上的,政府进行干预。建立省级粮食安全调控资金,5年内全省达到3―4亿元的规模,其中省级1亿元,资金来源从粮食专项资金中调剂筹集,主要用于应急粮食采购、销售等费用支出。

3、落实应急粮源。应急粮源主要是地方储备粮、成品粮储备和最低周转库存。各级政府必须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规定落实好粮食储备。各地特别是大中城市、缺粮地区和边远海岛等需落实一定数量的成品粮储备。通过多种渠道落实和增加应急粮源,如与主产区合作搞粮食移地储存, 到主产区建立粮食生产、收购基地。鼓励粮食加工、批发企业多增加商品粮周转库存。对在政府调控粮食市场中做出贡献的企业,要给予奖励或补贴。

4、落实粮食应急加工和供应网点。市县要根据当地城填居民和乡村人口应急供应的需要,落实紧急情况下的粮食加工和供应网点。应急供应点的确定要有一定的覆盖面,县以下要以城关镇为重点,每个乡镇至少要有一至二个供应点。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8 189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