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远程会诊方案精编5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医疗远程会诊方案精编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远程会诊解决方案1
关键词:远程医疗;远程会诊;公共健康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6(C)-0072-01
引言:基于互联网为平台的卫生医疗健康管理方面开发和应用在国外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我国的很多地方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因此建立农民健康保障,构建疾病预警宏观及微观机制,严密实时监控农民的群体疾病发生,整合医疗资源,用新技术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合理现状,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对提升我省农村医疗整体水平,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一、概念。远程健康保障系统是计算机网络与现代医学有机结合的产物,是计算机网络技术、视频会议系统、图像处理技术、通讯技术及数据库技术等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它在医疗专家和病人之间建立起全新的联系,使病人在原地、原医院即可接受远地专家的病情会诊及其指导下的治疗,为病人节约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二、研究内容。1、建立城乡居民标准健康档案数据库和健康管理系统。健康档案由基本信息模块、健康档案模块、疾病信息模块组成。建立基于分布式乡村、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相关数据的存储、分类、检索的数据标准。2、个体和群体疾病监控及预警系统。建立真正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局域群体医疗卫生服务为目的,集健康档案、监控、预警、救护、远程诊疗全方位于一体的健康保障系统。3、覆盖全省的远程诊疗软件系统和硬件设施。在城乡社区居民标准健康档案和双向转诊模式的基础上,研究以城乡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以电子信息传输等为技术支撑手段的,利于医院城乡社区居民方便及时、有效交流、资源共享的卫生服务模式4、通过本项目培训城乡全科医生。建立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培训指导和技术咨询、城乡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城乡居民和患者健康管理和双向转诊、城乡社区居民健康信息收集等相结合的新型社区卫生服务电子网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5篇《医疗远程会诊方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远程会诊解决方案2
2010年度骨伤科优势病种临床疗效年度总结
桡骨远端骨折
我院骨伤科采用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法对各种新鲜、陈旧性骨折与脱位、运动创伤及急性软组织损伤进行诊疗;并对骨伤科合并症、并发症进行紧急救治,根据病人病情安排住院诊疗。年平均诊治?、??、余人次,手法整复骨折、脱位??余人。急诊处置以“?、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使用本院内服外敷的特效中药,伤后个体化功能训练等规范且具有中医优势与特色、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使病员得到优质的服务并获得最佳的疗效。桡骨远端骨折作为我科室的优势病种,对此我科有专门的诊疗方案,充分体现我院的优良中医传承,开展了一整套中西医互补,优势治疗,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结合的治疗模式。
在2010年度,优势病种的诊治均取得了较好成绩和疗效,经济与社会效益双丰收的业绩。
(一)病例诊治情况总结:
在2010年度诊治???人次,其中??人次,整复病例??人次,整复成功率75﹪。
(二)诊疗项目情况:
1、我科在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上采用麻醉下行手法整复、小夹板、中立板外固定,并指导伤肢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2、在药物治疗上,体现中医药方药的优势,早期给予口服??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中期口服??以续筋接骨,晚期口服??以补益气血,补肝肾,强筋骨。
3、定期复查,拍摄X线片,以了解骨位及骨折愈合情况。
(三)疗效评估
桡骨远端骨折是关节部位的骨折,需尽量解剖复位,以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在我院就诊的病人主要是受伤后即来我院就诊的病人,对我们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长期临床验证和观察,我们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合理和安全的诊疗模式,把我院特色的正骨手法、伤科方药、临床的康复训练结合起来形成优化后的诊疗方案,综合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四)难点评析与整改措施:
在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治中,在2010年度,难点体现在:1、患者行小夹板、中立板外固定后,远端肿胀明显。2、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经手法复位后,骨位较好,但是3天后来院复查时,可见骨折移位,影响骨折复位效果。3、行小夹板、中立板外固定后,束带的松紧度合适,但是随着肿胀加重,束带也就显得太紧,有些病人会出现张力性水泡,严重时会出现缺血性肌挛缩。4、行小夹板、中立板固定后,患者有时会出现皮肤瘙痒,不能耐受的患者会自行去除外固定,从而引起骨折移位。5、当骨折稳定后,去除小夹板、中立板外固定,发现患者患侧腕、肘、肩关节功能较差。针对这些难点,通过指导患者早期正确地进行肩、肘、腕关节的功能锻炼,在复位的过程中,重视理筋手法的运用,也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疼痛,减轻肿胀程度,早期进行掌指关节的主动运动也有助于骨折远端肿胀的减轻。
2011年度骨伤科优势病种临床疗效年度总结
桡骨远端骨折
我院骨伤科采用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法对各种新鲜、陈旧性骨折与脱位、运动创伤及急性软组织损伤进行诊疗;并对骨伤科合并症、并发症进行紧急救治,根据病人病情安排住院诊疗。年平均诊治??、余人次,手法整复骨折、脱位500余人。急诊处置以“骨伤科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使用本院内服外敷的特效中药,伤后个体化功能训练等规范且具有中医优势与特色、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使病员得到优质的服务并获得最佳的疗效。桡骨远端骨折作为我科室的优势病种,对此我科有专门的诊疗方案,充分体现我院的优良中医传承,开展了一整套中西医互补,优势治疗,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结合的治疗模式。
在2011年度,优势病种的诊治较2010年度取得了较好成绩和疗效,经济与社会效益双丰收的业绩。
(一)病例诊治情况总结:
在2010年度急诊??人次,整复?、人次,一次整复成功率%。较2010年度有所提高。
(二)诊疗项目情况:
1、我科在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上采用麻醉下行手法整复、小夹板、中立板外固定,并指导伤肢进行早期功能锻炼,通过我们复位手法的改进及早期功能锻炼理念的建立,患者出现骨折后期患侧肩、肘、腕关节功能活动的病例明显减少,骨折远端的肿胀程度也减轻。
2、在药物治疗上,体现骨伤科伤科方药的优势,早期给予口服???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中期口服???以续筋接骨,晚期口服???以补益气血,补肝肾,强筋骨。
3、定期复查,拍摄X线片,以了解骨位及骨折愈合情况。
(三)疗效评估
桡骨远端骨折是关节部位的骨折,需尽量解剖复位,以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通过我们复位手法的改进,及临床路径的建立。运用一套比较合理和安全的诊疗模式,把我院特色的正骨手法、伤科方药、临床的康复训练结合起来,综合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四)难点评析与整改措施:
在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治中,通过指导患者早期正确地进行肩、肘、腕关节的功能锻炼,在复位的过程中,重视理筋手法的运用,也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疼痛,减轻肿胀程度,早期进行掌指关节的主动运动也有助于骨折远端肿胀的减轻。在2010年度,通过我们复位手法的改进及早期功能锻炼理念的建立,患者出现骨折后期患侧肩、肘、腕关节功能活动的病例明显减少,骨折远端的肿胀程度也减轻。但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病人出现骨折再移位的情况时有发生。
2012年度骨伤科优势病种临床疗效年度总结
桡骨远端骨折
我院骨伤科采用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法对各种新鲜、陈旧性骨折与脱位、运动创伤及急性软组织损伤进行诊疗;并对骨伤科合并症、并发症进行紧急救治,根据病人病情安排住院诊疗。年平均诊治??、余人次,手法整复骨折、脱位500余人。急诊处置以“中医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使用本院外敷的特效中药,伤后个体化功能训练等规范且具有中医优势与特色、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使病员得到优质的服务并获得最佳的疗效。桡骨远端骨折作为我科室的优势病种,对此我科有专门的诊疗方案,充分体现我院的优良中医传承,开展了一整套中西医互补,优势治疗,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结合的治疗模式。
在2012年度,优势病种的诊治较2011年度取得了较好成绩和疗效,经济与社会效益双丰收的业绩。
(一)病例诊治情况总结:
2012年度急诊???人次,其中初诊???人次,复诊14137人次。整复??、人次,整复成功率84%。各个指标较上年均不同程度增加。
(二)诊疗项目情况:
1、我科在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上采用麻醉下行手法整复、小夹板、中立板外固定,并指导伤肢进行早期功能锻炼。通过我们复位手法的改进及早期功能锻炼理念的建立,患者出现骨折后期患侧肩、肘、腕关节功能活动的病例明显减少,骨折远端的肿胀程度也减轻
2、在药物治疗上,体现骨伤科伤科方药的优势,早期给予??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中期口服???以续筋接骨,晚期口服???以补益气血,补肝肾,强筋骨。
3、定期复查,拍摄X线片,以了解骨位及骨折愈合情况。针对目前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病人容易出现骨折再移位的情况,我们科室已设计出一种带牵引功能的改良中立板,其科学的设计理念及方法也得到专家的认可,不久将会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三)疗效评估
桡骨远端骨折是关节部位的骨折,需尽量解剖复位,以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通过我们复位手法的改进及早期功能锻炼理念的建立,改良中立板的临床运用,结合我院特色的骨伤科正骨手法、骨伤科伤科方药、临床的康复训练,在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四)难点评析与整改措施:
在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治中,在2012年度,难点体现在:1、患者行小夹板、中立板外固定后,远端肿胀明显。2、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经手法复位后,骨位较好,但是3天后来院复查时,可见骨折移位,影响骨折复位效果。3、行小夹板、中立板外固定后,束带的松紧度合适,但是随着肿胀加重,束带也就显得太紧,有些病人会出现张力性水泡,严重时会出现缺血性肌挛缩。4、行小夹板、中立板固定后,患者有时会出现皮肤瘙痒,不能耐受的患者会自行去除外固定,从而引起骨折移位。5、当骨折稳定后,去除小夹板、中立板外固定,发现患者患侧腕、肘、肩关节功能较差。针对这些难点,通过指导患者早期正确地进行肩、肘、腕关节的功能锻炼,在复位的过程中,重视理筋手法的运用,也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疼痛,减轻肿胀程度,早期进行掌指关节的主动运动也有助于骨折远端肿胀的减轻。在2012年度,通过我们复位手法的改进及早期功能锻炼理念的建立,患者出现骨折后期患侧肩、肘、腕关节功能活动的病例明显减少,骨折远端的肿胀程度也减轻。但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病人出现骨折再移位的情况时有发生。在201
2年度,针对目前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病人容易出现骨折再移位的情况,我们科室已设计出一种带牵引功能的改良中立板,其科学的设计理念及方法也得到专家的认可,不久将会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现在在临床工作中针对外固定后出现皮肤瘙痒及因继续肿胀出现束带过紧的难点还在解决中,通过转移注意力以缓解局部瘙痒,密切观察指端的循环、感觉,若出现指端发麻、疼痛持续加重需及时调整外固定。
2009年度骨伤科优势病种临床疗效年度总结
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
我院骨伤科采用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法对各种新鲜、陈旧性骨折与脱位、运动创伤及急性软组织损伤进行诊疗;并对骨伤科合并症、并发症进行紧急救治,根据病人病情安排住院诊疗。年平均诊治30000余人次,手法整复骨折、脱位5000余人。急诊处置以“骨伤科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使用本院内服外敷的特效中药,伤后个体化功能训练等规范且具有中医优势与特色、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使病员得到优质的服务并获得最佳的疗效。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作为我科室的优势病种,对此我科有专门的诊疗方案,充分体现我院的优良中医传承,开展了一整套中西医互补,优势治疗,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结合的治疗模式。
在2009年度,优势病种的诊治均取得了较好成绩和疗效,经济与社会效益双丰收的业绩。
(一)病例诊治情况总结:
在2009年度急诊33926人次,其中初诊20423人次,复诊13503人次,整复病例2785人次,整复成功率75﹪。
(二)诊疗项目情况:
1、我科在对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的治疗上采用麻醉下行手法整复、小夹板、钢丝托板外固定,并指导伤肢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2、在药物治疗上,体现骨伤科伤科方药的优势,早期给予口服七味三七口服液、创伤消肿片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中期口服归香正骨丸以续筋接骨,晚期口服血藤当归胶囊、双龙接骨丸以补益气血,补肝肾,强筋骨。
3、定期复查,拍摄X线片,以了解骨位及骨折愈合情况。
(三)疗效评估
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是关节部位的骨折,需尽量解剖复位,以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在我院就诊的病人主要是受伤后即来我院就诊的病人,也有在多家综合医院整治疗效果欠佳的情况存在,作为省级骨伤科专科医院,对我们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长期临床验证和观察,我们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合理和安全的诊疗模式,把我院特色的骨伤科正骨手法、骨伤科伤科方药、临床的康复训练结合起来形成优化后的诊疗方案,综合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四)难点评析与整改措施:
在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骨折的诊治中,难点体现在复位困难、固定不稳,肱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预防,复查主要情况及处理:夹板松紧度、张力性水泡、移位情况、疼痛、肿胀、患肢感觉。在2009年度,我科室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钢丝托板外固定治疗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的难点主要体现在这三点,通过在临床上的不断实践,严格掌握适应症,外固定不稳的现象基本解决,早期指导患者正确的功能锻炼,预防肱骨头缺血性坏死,嘱患者定期复查以了解骨位及骨折愈合情况。
2010年度骨伤科优势病种临床疗效年度总结
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
我院骨伤科采用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法对各种新鲜、陈旧性骨折与脱位、运动创伤及急性软组织损伤进行诊疗;并对骨伤科合并症、并发症进行紧急救治,根据病人病情安排住院诊疗。年平均诊治30000余人次,手法整复骨折、脱位5000余人。急诊处置以“骨伤科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使用本院内服外敷的特效中药,伤后个体化功能训练等规范且具有中医优势与特色、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使病员得到优质的服务并获得最佳的疗效。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作为我科室的优势病种,对此我科有专门的诊疗方案,充分体现我院的优良中医传承,开展了一整套中西医互补,优势治疗,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结合的治疗模式。
在2010年度,对比优势病种的诊治均取得了较好成绩和疗效,经济与社会效益双丰收的业绩。
(一)病例诊治情况总结:
在2010年度急诊35443人次,整复3358人次,一次整复成功率%,较2009年度均有所增加。
(二)诊疗项目情况:
1、我科在对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的治疗上采用麻醉下行手法整复、小夹板、钢丝托板外固定,并指导伤肢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2、在药物治疗上,体现骨伤科伤科方药的优势,早期给予口服七味三七口服液、创伤消肿片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中期口服归香正骨丸以续筋接骨,晚期口服血藤当归胶囊、双龙接骨丸以补益气血,补肝肾,强筋骨。
3、定期复查,拍摄X线片,以了解骨位及骨折愈合情况。
(三)疗效评估
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是关节部位的骨折,需尽量解剖复位,以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通过严格掌握适应症,早期指导患者正确的功能锻炼,正确、合理地运用我院特色的骨伤科正骨手法、骨伤科伤科方药及临床的康复训练,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四)难点评析与整改措施:
在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骨折的诊治中,难点体现在复位困难、固定不稳,肱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预防,复查主要情况及处理:夹板松紧度、张力性水泡、移位情况、疼痛、肿胀、患肢感觉。严格掌握适应症,外固定不稳的现象基本解决,早期指导患者正确的功能锻炼,预防肱骨头缺血性坏死,在2010年度,全科室参与新鲜闭合性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的中医临床路径研究,客观评价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本病种疗效,完善我们的诊疗常规与流程,从而改进医疗质量,降低并发症,节约医疗时间,控制医疗成本,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
2011年度骨伤科优势病种临床疗效年度总结
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
我院骨伤科采用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法对各种新鲜、陈旧性骨折与脱位、运动创伤及急性软组织损伤进行诊疗;并对骨伤科合并症、并发症进行紧急救治,根据病人病情安排住院诊疗。年平均诊治30000余人次,手法整复骨折、脱位5000余人。急诊处置以
“骨伤科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使用本院内服外敷的特效中药,伤后个体化功能训练等规范且具有中医优势与特色、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使病员得到优质的服务并获得最佳的疗效。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作为我科室的优势病种,对此我科有专门的诊疗方案,充分体现我院的优良中医传承,开展了一整套中西医互补,优势治疗,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结合的治疗模式。
在2011年度,优势病种的诊治较2010年度取得了较好成绩和疗效,经济与社会效益双丰收的业绩。
(一)病例诊治情况总结:
在2011年度急诊37395人次,其中初诊23258人次,复诊14137人次。整复4243人次,整复成功率84%。各个指标均有所提高。
(二)诊疗项目情况:
1、我科在对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桡骨远端骨折、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的治疗上采用麻醉下行手法整复、小夹板/钢丝托板外固定,并指导伤肢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2、在药物治疗上,体现骨伤科伤科方药的优势,早期给予口服七味三七口服液、创伤消肿片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中期口服归香正骨丸以续筋接骨,晚期口服血藤当归胶囊、双龙接骨丸以补益气血,补肝肾,强筋骨。
3、定期复查,拍摄X线片,以了解骨位及骨折愈合情况。
(三)疗效评估
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是关节部位的骨折,需尽量解剖复位,以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在参与新鲜闭合性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的中医临床路径研究,客观评价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本病种疗效,完善我们的诊疗常规与流程,从而改进医疗质量,降低并发症,节约医疗时间,控制医疗成本,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的同时,严格掌握掌握适应症、熟悉解剖、钻研骨伤科正骨12法,解决复位困难的难题。经过一套比较合理和安全的诊疗模式,在综合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四)难点评析与整改措施:
在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骨折的诊治中,难点体现在复位困难、固定不稳,肱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预防,复查主要情况及处理:夹板松紧度、张力性水泡、移位情况、疼痛、肿胀、患肢感觉。在2009年度,我科室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钢丝托板外固定治疗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的难点主要体现在这三点,通过在临床上的不断实践,严格掌握适应症,外固定不稳的现象基本解决,早期指导患者正确的功能锻炼,预防肱骨头缺血性坏死,嘱患者定期复查以了解骨位及骨折愈合情况。在2010年度,全科室参与新鲜闭合性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的中医临床路径研究,客观评价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本病种疗效,完善我们的诊疗常规与流程,从而改进医疗质量,降低并发症,节约医疗时间,控制医疗成本,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在2011年度,外固定不牢固、肱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预防已基本解决,手法复位仍是难点,这就需要我们掌握适应症、熟悉解剖、钻研骨伤科正骨12法。今后的工作中继续解决这一难题。
2009年度骨伤科优势病种临床疗效年度总结
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
我院骨伤科采用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法对各种新鲜、陈旧性骨折与脱位、运动创伤及急性软组织损伤进行诊疗;并对骨伤科合并症、并发症进行紧急救治,根据病人病情安排住院诊疗。年平均诊治30000余人次,手法整复骨折、脱位5000余人。急诊处置以
“骨伤科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使用本院内服外敷的特效中药,伤后个体化功能训练等规范且具有中医优势与特色、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使病员得到优质的服务并获得最佳的疗效。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作为我科室的优势病种,对此我科有专门的诊疗方案,充分体现我院的优良中医传承,开展了一整套中西医互补,优势治疗,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结合的治疗模式。
在2009年度,优势病种的诊治取得了较好成绩和疗效,经济与社会效益双丰收的业绩。
(一)病例诊治情况总结:
在2009年度急诊33926人次,其中初诊20423人次,复诊13503人次,整复病例2785人次,整复成功率75﹪。
(二)诊疗项目情况:
1、我科在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的治疗上采用麻醉下行手法整复、拇指外展板外固定,并指导伤肢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2、在药物治疗上,体现骨伤科伤科方药的优势,早期给予口服七味三七口服液、创伤消肿片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中期口服归香正骨丸以续筋接骨,晚期口服血藤当归胶囊、双龙接骨丸以补益气血,补肝肾,强筋骨。
3、定期复查,拍摄X线片,以了解骨位及骨折愈合情况。
(三)疗效评估
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均是关节部位的骨折,需尽量解剖复位,以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在我院就诊的病人主要是受伤后即来我院就诊的病人,也有在多家综合医院整治疗效果欠佳的情况存在,作为省级骨伤科专科医院,对我们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长期临床验证和观察,我们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合理和安全的诊疗模式,把我院特色的骨伤科正骨手法、骨伤科伤科方药、临床的康复训练结合起来形成优化后的诊疗方案,综合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四)难点评析与整改措施:
针对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难点主要是固定困难,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复位容易,但固定困难,如果处理不当,可造成远折端内收,折端向桡、背侧成角畸形,最后致虎口变窄,拇指外展。背伸功能受阻,力量减弱。固定不稳定时,可与手法复位后采用短臂石膏管固定,第一掌骨皮牵引或者拇指远节指骨骨牵引,以防止再移位。在2009年度,针对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我们选用拇指外展板固定,桡、背侧放置压垫,可以减少远折端内收后引起的虎口变窄。为减少拇指外展板对皮肤的直接压迫,内侧可垫棉垫。第一掌骨基底部背、桡侧放置压垫,若骨折移位大时,会出现压迫性溃疡。
2010年度骨伤科优势病种临床疗效年度总结
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
我院骨伤科采用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法对各种新鲜、陈旧性骨折与脱位、运动创伤及急性软组织损伤进行诊疗;并对骨伤科合并症、并发症进行紧急救治,根据病人病情安排住院诊疗。年平均诊治30000余人次,手法整复骨折、脱位5000余人。急诊处置以“骨伤科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使用本院内服外敷的特效中药,伤后个体化功能训练等规范且具有中医优势与特色、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使病员得到优质的服务并获得最佳的疗效。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作为我科室的优势病种,对此我科有专门的诊疗方案,充分体现我院的优良中医传承,开展了一整套中西医互补,优势治疗,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结合的治疗模式。
在2010年度,优势病种的诊治较2009年度取得了较好成绩和疗效,经济与社会效益双丰收的业绩。
(一)病例诊治情况总结:
在2010年度急诊35443人次,整复3358人次,一次整复成功率%,较2009年度各指标有增加。
(二)诊疗项目情况:
1、我科在对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的治疗上采用麻醉下行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并指导伤肢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密切观察伤肢循环,减少并发症。
2、在药物治疗上,体现骨伤科伤科方药的优势,早期给予口服七味三七口服液、创伤消肿片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中期口服归香正骨丸以续筋接骨,晚期口服血藤当归胶囊、双龙接骨丸以补益气血,补肝肾,强筋骨。
3、定期复查,拍摄X线片,以了解骨位及骨折愈合情况。
(三)疗效评估
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均是关节部位的骨折,需尽量解剖复位,以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密切观察伤肢循环,减少并发症,通过一套比较合理和安全的诊疗模式,把我院特色的骨伤科正骨手法、骨伤科伤科方药、临床的康复训练结合起来综合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四)难点评析与整改措施:
针对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难点主要是固定困难,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复位容易,但固定困难,如果处理不当,可造成远折端内收,折端向桡、背侧成角畸形,最后致虎口变窄,拇指外展。背伸功能受阻,力量减弱。固定不稳定时,可与手法复位后采用短臂石膏管固定,第一掌骨皮牵引或者拇指远节指骨骨牵引,以防止再移位。在2009年度,针对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我们选用拇指外展板固定,桡、背侧放置压垫,可以减少远折端内收后引起的虎口变窄。为减少拇指外展板对皮肤的直接压迫,内侧可垫棉垫。第一掌骨基底部背、桡侧放置压垫,若骨折移位大时,会出现压迫性溃疡。在2010年度,我们选用拇指外展板固定,密切观察伤肢的肿胀、疼痛、循环及皮肤情况,减少并发症。
2011年度骨伤科优势病种临床疗效年度总结
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
我院骨伤科采用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法对各种新鲜、陈旧性骨折与脱位、运动创伤及急性软组织损伤进行诊疗;并对骨伤科合并症、并发症进行紧急救治,根据病人病情安排住院诊疗。年平均诊治30000余人次,手法整复骨折、脱位5000余人。急诊处置以“骨伤科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使用本院内服外敷的特效中药,伤后个体化功能训练等规范且具有中医优势与特色、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使病员得到优质的服务并获得最佳的疗效。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作为我科室的优势病种,对此我科有专门的诊疗方案,充分体现我院的优良中医传承,开展了一整套中西医互补,优势治疗,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结合的治疗模式。
在2011年度,优势病种的诊治较上年较好成绩和疗效,经济与社会效益双丰收的业绩。
(一)病例诊治情况总结:
在2011年度急诊37395人次,其中初诊23258人次,复诊14137人次。整复4243人次,整复成功率84%。各个指标均有所增加。
(二)诊疗项目情况:
1、我科在对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的治疗上采用麻醉下行手法整复、拇指外展板外固定,并指导伤肢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2、在药物治疗上,体现骨伤科伤科方药的优势,早期给予口服七味三七口服液、创伤消肿片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中期口服归香正骨丸以续筋接骨,晚期口服血藤当归胶囊、双龙接骨丸以补益气血,补肝肾,强筋骨。
3、定期复查,拍摄X线片,以了解骨位及骨折愈合情况。
(三)疗效评估
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均是关节部位的骨折,需尽量解剖复位,以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西医对该类骨折的治疗方法多为手术治疗,该类治疗又增加了患者新的创伤,骨折愈合后需再次手术取除内固定,且多后遗有创伤性骨关节炎;治疗时间长且费用高。我们更需要探索能避免手术改善功能提高治愈率降低合并症的有效中医治疗方法。为解决这一难题,整个科室参与中医治疗新鲜闭合性第一掌骨基底关节内骨折的研究运用比较合理和安全的诊疗模式,把我院特色的骨伤科正骨手法、骨伤科伤科方药、临床的康复训练结合起来,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医疗远程会诊方案3
王院长认为:现在的医疗卫生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看病难”和“看病贵”。但实际上“看病难、挂号难、排队难”,更主要是反映了如何看好病的问题,也就是优质医疗资源分配的问题;而“看病贵”则反映的是价格制定和报销比例的问题。他说:“对于新疆来说,目前更主要的是如何解决‘看病远、看病难和看好病’的问题。而远程会诊系统的建立,正是‘以患者为中心’,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和再分配,从根本上解决边疆百姓‘看病远、看好病’的实际问题。”
远程会诊是特殊的导师制教学
远程会诊采取点对点、面对面的方式,对基层医生来说本身就是一个提高的过程。由于会诊时要向上级医生汇报病情,这就要求基层医生在会诊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必须对患者的病情,疾病的鉴别诊断,诊断依据等等进行全面的掌握,并形成自己的治疗计划,这本身就是一个医生自我提高的过程。其次,在会诊过程中,上级医生会对基层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和要求,这就形成一种特殊的导师制教学。即便是到大医院进修,跟专家查房一上午要查20几个患者,平均每个病例才几分钟。而远程会诊一次半个小时,专家对于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讲解要细致得多。这样既可以增长知识和经验,也可以养成正确的习惯,因此远程会诊是基层医院人才培养的最佳手段。
通过远程医疗,自治区人民医院与全疆116个基层医院建立起了协作关系,不仅提供远程会诊服务,还免费向基层医生提供远程培训、远程教育服务。通过远程医疗,自治区医院把自己的文化、理念以及正确的习惯和规范传播到基层医院,对基层医生形成了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自治区医院的医生通过远程会诊,可以得到更多的疑难重症患者,更多的学生,并通过巡回医疗和手术等方式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医生的收入增加了,工作也就安心了,也就更加热爱和钻研自己的专业了,这样社会也就和谐了。”
远程会诊不是为了转诊和增加患者
现在,自治区医院的门诊复诊率达到70%以上,外地患者达到50%以上,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患者达到40%以上。王院长强调:我们搞远程会诊的初衷是更好地为全疆各民族患者服务,解决他们看病远和看好病的问题,而不是仅仅为了增加自己医院的患者量。因此,我们对每一位远程会诊患者的原则都是:除非必须转诊的疑难重症患者外,能不转诊尽量不要转诊。内科体系的患者通过专家指点在本地解决问题,必须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则采取派医生择期到当地手术的方式。王院长说:“患者转诊要到乌鲁木齐的大医院,会给患者增加很多支出。除了住院看病的费用外,还需要支付交通、吃喝、宾馆及家属陪同等一大笔额外费用。可能就因为这个,老百姓一年的庄稼就白种了。”
医疗远程会诊方案4
身在甘肃天水的霍先生患了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本要启程上兰州甚至北京的大医院试一试,但这让霍先生一家非常为难,一来霍先生的身体非常虚弱,难以经受得起远途奔波,二来家人需陪同前往,算下来是笔不小的开销。此时,甘肃省远程医疗会诊中心网络发挥了它的效用,帮霍先生省去舟车劳顿和远途花销,在家门口就让联网的著名教授会诊确诊了。
经过8年时间的发展,甘肃省远程医疗会诊中心网络覆盖医院已由最初的100多家发展到1300多家,织就了全国最大的远程医疗会诊网络,同时,也成为全国唯一一家覆盖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省级远程医疗会诊中心。联接起网络,远在外地的专家教授也可以为地处甘肃乡镇的患者会诊治病了。
《西游记》第六十八回“朱紫国唐僧论前世,孙行者施为三折肱”中写道:朱紫国国王患病,孙悟空为其诊脉,通过“悬丝诊脉”,诊断国王为“双鸟失群”之症。中国传说中的这种“悬丝诊脉”绝技一直透着一股深藏不露的神奇,让人对拥有此高超诊脉技巧的人心怀尊敬。现在,远程医疗通过互联网和通信技术,已经实现了几千公里甚至远在地球两端的人都可以进行诊断,让我国分布不均的医疗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我国地域广大,各省市地区发展不均衡,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各行各业特别是医疗行业,更是发展迅速而矛盾也随之而来。纷繁立起的医疗单位、制药商、医疗器械生产商等之间所形成的泡沫经济网,使医疗行业内为争取利益而将服务商品化、经济化。另外,迅速发展的医疗行业与不够健全的医疗体制之间有矛盾,国家大力扶持让医疗资源过于集中在大城市,而二、三线城市和广大县市乡村医疗资源和环境较差。
因此“看病难、看病贵”成为了近几年备受政府和百姓关注的民生话题。在2015年1月26日《政府工作报告》座谈会上,总理问百度公司董事长兼CEO李彦宏:“你们做远程医疗吗?”李彦宏介绍百度已经在开展相关业务,通过互联网让病人找到最合适的医生,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的答复让总理点头称赞。
远程医疗重构医疗资源格局
远程医疗系统是综合现代通信技术、医疗影像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提供远距离医学信息和服务,具体包括远程诊断、远程会诊及护理、远程教育、远程医疗信息服务等所有医学活动。
远程医疗系统在业务层面实现多媒体通信系统与医院医疗信息系统的对接;在功能层面实现各联盟医院的视频、音频和数据以及医疗业务的互联互通;在应用层面实现手术室、医疗培训室、诊治室、放射室等科室的全面互通。所要实现的目标主要包括:以检查诊断为目的的远程医疗诊断系统、以咨询会诊为目的的远程医疗会诊系统、以教学培训为目的的远程医疗教育系统和以家庭病床为目的的远程病床监护系统。
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专家资源、中国人口分布极不平衡的现状。我国人口的80%分布在县以下医疗卫生资源欠发达地区,而我国医疗卫生资源80%分布在大、中城市,医疗水平发展不平衡,三级医院和高、精、尖的医疗设备也大多分布在大城市。
即使在大城市,病人也希望能到三级医院接受专家的治疗,造成基层医院病人纷纷流入市级省级医院,加重了市级省级医院的负担,造成床位紧张,而基层床位闲置,最终导致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和浪费。利用远程会诊系统可以让欠发达地区的患者也能够接受大医院专家的治疗。另外,通过远程教育等措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小医院医师的水平。
同时,远程医疗缓解了偏远地区患者转诊比例高、费用昂贵的问题。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边远地区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比较落后,危重、疑难病人往往要被送到上级医院进行专家会诊。到外地就诊的交通费、家属陪同费、住院医疗费等给病人增加了经济上的负担。同时,路途颠簸也给病人身体造成了更多不适,许多没有条件到大医院就诊的病人则耽误了诊疗,造成了更大的痛苦。而远程会诊系统可以让病人在本地就能得到相应的治疗,大大减少了就诊费用。
因此近年来,国家对远程医疗应用非常重视,亦不断加大医疗领域的改革和投入。据《中国证券报》研究分析,远程医疗市场规模在2013年达到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预计2017年市场规模达到亿元,其中2015年将是远程医疗快速突破发展年。
IDC最新的《中国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行业IT市场2015年10大预测》也显示,中国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产业在2014年出现了突破式的发展,互联网医疗、移动医疗、健康管理等新的业务模式在经历了多年的孕育之后开始初具轮廓,并且开始冲击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
IDC中国医疗行业研究与咨询服务部高级研究经理肖宏亮说:“预计在2015年,由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兴信息化技术驱动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和健康管理模式将会逐渐成熟,并逐步探索出盈利模式从而迎来更大的跨越式发展。这些新业务新模式将会是传统模式的有效补充,并将非常有效地促进中国医疗改革目标的实现。”
找到痛点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远程医疗首先是一个医疗行为,必须由医疗机构和具有医疗资质的人员提供。即远程医疗有两种模式,一种是B2B,就是机构对机构,两个不同的医疗机构的合作;一种是B2C,直接对医疗机构以外的患者提供医疗服务。2015年春节前,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成为全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获得网络医院批准的医院。
获批“远程医疗”让从前只是在医疗机构内部即B2B模式的远程医疗转换为B2C模式,让医疗机构可直接面对患者。“网络医院”的最大看点在于,一直握在医院手中的处方已在通过正常途径流出。这源于2014年8月国家卫生计生委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对处方流出“开闸”,其中规定“医疗机构运用信息化技术,向医疗机构外的患者直接提供的诊疗服务属于远程医疗服务。”
在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合作的药店中,患者可通过电脑视频和耳机与在线的医生进行对话,随时拍照上传到系统,供医生查看。同时,体温、血压、血糖等数据也可通过仪器上传,供医生断症。若开具了处方,纸质处方会从药店的打印机打印出来,上面有医生签名、患者病情等信息。通过这张处方,患者可以直接在药房买到处方药。
心医国际数字医疗系统有限公司CTO栗昕认为,国家从2009年开始就对远程医疗进行了很大的投入,但到目前为止大多数远程医疗系统建成后都处于停滞状态,没有真正地用起来。究其原因,更多是应用层面的问题,比如医保政策的配合、会诊/诊断的收费标准、会诊费用的管理等,虽然各省都出台了相关的会诊收费标准,但是大都不规范、不严谨也不统一,有的价格非常低,基本没有办法维持运营。
不久前,在“第五届中国移动医疗产业大会暨第三届智慧医疗健康中国论坛”上,心医国际数字医疗系统有限公司总裁邰从越发表主题演讲认为,远程医疗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数据信息的对称性,“专家看到的患者信息应该跟基层医院看到的是一致的,否则就可能发生误诊。”
为保证信息的对称性,他认为医疗相关信息化系统(包括远程医疗系统)应尽可能地遵从相关国内、国外的标准,例如DICOM、HL7、IHE、ICD10、ACR等。传统技术并没有很好地解决信息对称性问题,随着影像技术、检验技术及IT技术的发展,信息和数据的标准正在被推广和普及,信息对称性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
“以影像产品为例,现在的设备制造商和医疗软件提供商都会遵循DICOM标准。以往电子病历信息是通过手工输入、扫描、投影等方式传送,现在由于有了通用的标准(HL7、CDA),可以把电子病历的完整真实信息传送到专家端。数字病理切片扫描仪的应用保证了病理图像的无损传输,还有远程心电、远程手术示教、远程超声/内窥镜示教等都有相应的解决方案,虽然成熟度目前还没有影像那么高,但基本能解决信息对称性的问题。从技术层面保证了信息的对称性和准确性。”栗昕说道。
但在现实中,更多的远程会诊系统都是通过辅流技术(视频会议中实时传送课件、文档等信号,即使用辅流传输)实现远程视频会议,这在技术上就有两个问题:
首先,传输过来的信息不能保证跟在医院看到的完全一致。虽然现在视频会议可以做到高清,但并不能完全解决色温、色差问题。医学影像等资料也无法保证信息对称性,非DICOM的影像无法进行诸如窗宽、窗位调整等操作,更谈不上三维重建等高级后处理。
其次,更大的问题是,所有的证据文档都在基层医院申请端,专家端什么都没有,一旦将来产生医疗纠纷,就会是一个大问题。十几年前,大家认为远程医疗就是远程视频会议,其实远程视频会议只是远程医疗的一个辅助手段,专家诊断的依据更多是基层医院提供的各种相关检查、检验信息和病历信息。而传统通过胶片扫描仪、实物投影仪等方式传输医疗资料给专家的方式,还是解决不了信息对称性的问题。因此,规范、可管理的流程才是保障。
栗昕说:“只有信息对称性无法保证远程医疗业务的正常开展,合理、灵活的流程设计才是远程医疗业务长久发展的有力保障。”卫生部2010年针对远程会诊业务了《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管理方案》和《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技术方案》两个指导性文件。对远程会诊的业务流程做了纲要性规范。
除了规范流程,伴随全联接时代来临,为了方便医患互动、扩大医疗服务范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华为智真远程医疗解决方案提供了远程会诊、远程接诊、床边会诊、移动查房、户外应急会诊、手术示教、学术研讨、远程监护、远程探视等远程医疗功能,具备看得清、看得全、体验好、易使用、安全可靠和开放融合优势,并能实现国家、省、市、县、乡多级远程医疗平台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和专家资源的共享,从而有效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高疑难重症救治水平。
在河南省,华为智真远程医疗解决方案被应用于卫生部远程会诊试点工程的首个项目,构建了一套覆盖省级到县级的远程医疗平台,覆盖全省118个县,有效解决了河南省偏远地区看病难的问题。
在新疆地区,华为远程医疗解决方案也有创新性应用,对内整合本地医疗资源,对外联合北京、上海等地多家著名医院获取更多技术支持,以"外引内联"的方式有效提升了当地的医疗服务水平。
为进一步满足远程会诊的业务需求,华为推出了新一代移动医疗推车,让远程医疗服务实现移动化应用,使得远程医疗能够从专业会诊室走出来,直接延伸到病房患者床边或手术室,可满足远程重症监护、患者托管、教学查房等业务应用,更便捷地服务医患人员。
推车可分主流和辅流同时支持两路高清1080P60帧的医学影像呈现,临场感非常强,小到头发丝的物体细节都能捕捉得一清二楚。内置的医疗图像采集器让接口功能大幅提升,可以同时接入多路医疗视频数据。
推车展台接入演示的医疗仪器包括:心电图设备,电子听诊器,电子耳镜,电子皮肤镜,生命监护仪等器械,这些动态采集到的检查数据都能非常清晰地通过医疗推车集成的视频会议系统共享给另一端的会诊室。
医疗推车还内置了一个医疗工作站可以连接医院的医疗信息系统,将病人历史静态数据(电子病历,CT,影像,检查报告)也一并呈现给远端的会诊室,这样即使不在同一地方的医生也能够身临其境般地与病人交流,看到病人的病理数据,实现远程会诊的目的。
相对于仪器和系统,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健康品牌东软熙康,更致力于面对不同的医疗体系层级,将远程医疗纳入到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中来。在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严重不均的现实国情下,小医院需要通过远程医疗来提高诊疗能力;大医院需要通过远程医疗来更好发挥医院和专家的水平服务于广大患者;医疗卫生的主管部门则希望通过医院信息化建设用远程医疗的手段来改变诊断能力分布不均的现状。
由于远程医疗的实现需要网络通讯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音、视频压缩技术、医学影像处理技术等众多先进技术的支持,建立标准的服务模式和业务流程,进行远程医疗的质量管理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加之建设完成的远程医疗中心还可能因为业务量不足而长期处于半闲置状态,远程医疗被看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鸡肋”。针对这种情况,东软熙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在推出数字化医疗器械、e-his、e-pacs的基础上,集中软件技术人员、通讯技术人员和影像处理技术人员开始着手构架远程医疗解决方案。
熙康立足于构建一个医院“即插即用”的远程医疗解决方案,以缩短医院远程医疗的建设周期、减少建设投资,降低日常的运营管理费用并保证相关技术方案不断完善和升级:E-hospital PBX能够完成所有需求。医院的e-his、e-pacs只要接入E-hospital PBX就可以升级到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远程会诊系统功能。
E-hospital PBX不仅具备普通的网络交换的功能,可以以多种方式接入,还具有数据中心、管理中心和会诊质量控制中心的功能,是一个建立在远程医疗业务流程之上的智能交换设备。
该设备集成了远程医疗中的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医学影像处理技术和相关业务流程,从而很好地解决了医院在实施远程医疗过程中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而将对应诊专家的组织、会诊过程的控制等医院拥有专业人员和专业技术的项目交给医院自行管理,与此同时把远程医疗中和医院的日常运行关系不大的管理项目,如费用管理、会员医院管理等都纳入了E-hospitalPBX的功能范围,避免了因为开通远程医疗业务给医院带来管理上的繁冗。
E-hospital PBX一边接入大型综合医院,另一边接入小型区域性医院。大型中心医院在获得其他医院远程医疗协助的同时可为“会诊中心”受理其他小医院的会诊申请;而小型区域性医院则可通过接入E-hospital PBX获得远程大型中心医院的医疗协助。在保证功能完备前提下,尽量减少医院人力资源占用。
“互联网+”时代的远程医疗
在“互联网+”时代,一切相关的新技术新应用都可以被吸纳进来。结合IDC最新的《中国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行业IT市场2015年10大预测》中的内容,未来远程医疗将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和突飞猛进的发展。
首先,医疗和健康的服务模式正在发生变化
互联网医疗、移动医疗、家庭保健和普通人群的健康管理等新的医疗和健康管理模式,将逐渐与医院的业务对接,医药分离、互联网医药营销、商业医疗保险进入医院,医疗支付方式的变革,生命科学的发展使得生物科技开始进入日常的医疗和健康管理,这些都使医院的管理业务面临巨大的变革压力。
而医院处于上述种种业务变革的中心枢纽,上述变革都促使医院的IT架构进行升级和再造,这不仅是在硬件基础架构方面,同时也包括软件和服务模式。
其次,健康管理新形式不断涌现
利用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进行健康管理的理念,可以说在2014年获得了广泛的传播。
可穿戴健康管理设备如雨后春笋般推出,服务交付将带动移动应用、云服务以及专业医生的参与,预计在未来的5年中将会产生约200亿元的健康管理服务市场。
同时,O2O业务预计将会在保健业务中快速展开,也使得保健业务、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几个层次开始衔接,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再次,医疗大数据试点项目增多,覆盖领域范围扩大
未来,大数据将不仅用于商业智能、临床决策支持等数据分析,大数据系统还将成为医疗和健康的管理应用系统,用于未来记录每个人健康、保健、医疗等信息。
与此同时,用于诊断和治疗等系统也是大数据系统的延伸。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和可穿戴设备健康管理的发展,数据的获取将会取得重大突破;随着医生参与大数据系统建设的深入,数据分析方法也将获得突破。
最后,人口健康管理数据和医疗数据的重要性凸显,升级的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再度成为行业热点
远程会诊解决方案5
新医改呼唤县级医院PACS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需求也显著提升,同时人民群众对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期望依然很高。县级医院如何进一步提升自身服务能力,解决供需矛盾,成为每一个医院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卫生部将在中央财政的直接支持下,采取三项举措,助推县医院做精做强。这三项举措分别是:为县级医院培训6000名骨干医师;加强2130所县医院服务能力建设;实施中西部远程会诊系统建设。
组织实施县医院能力建设,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最近提出公立医院“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最基本、最重大的措施,主要是在人员、房屋、设备、技术、管理五个方面进行配套,确保基层医院可以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尤其是需要在软件建设方面下功夫。要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技术水平,积极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模式和服务方式。
在县医院能力建设项目中,中央财政给予信息化建设专项补贴。明确要求改善医院医疗设备条件,加强信息化建设,专项配备PACS系统,逐步将医院信息系统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对接,支持日常监测信息的采集、上报和开展远程会诊。
PACS建设是县级医院信息化能力提升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80%的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城市大医院,而80%的人民群众看病的主渠道是县级医院。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切入点,必然要求明确县级医院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主体之一的定位。而现实是大多县级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有限,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要它承担负责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以及指导基层的工作的主体,现阶段是远远达不到的,所以提升县级医院能力自然成为新医改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我国,县级基层医院的运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人才流失严重、人员配备短缺;业务过程自体循环,医务人员重复劳动多;专业水平提升不足,缺少及时、有效的外部技术支持;缺少业务及管理的支持,面向病人的服务工作不理想,患者满意度不高;低水平重复投资,医疗资源闲置、浪费。
加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被视作突破医院管理瓶颈的一项有效措施。通过信息系统改善业务部门流程和工作模式,可以大幅度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弥补人力不足。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信息互通,使医护人员获得在线和外部的技术支持,提升诊疗水平。
信息化对县级医院的最卓越的价值还体现在:一个灵活可扩展的应用系统可以支撑医院开发 “以病人为中心”的各种服务项目,争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PACS系统作为一项成熟的临床信息应用系统,具有低风险、高收益的特点,普遍被作为临床业务信息化的起点。PACS的应用不仅可以实现影像的数字化存储、传输,解决影像科室业务的数字化问题,还可以促进影像科室与临床科室的业务耦合,初步形成医、技、护三者的信息化协同作业,为建设数字化医院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选择合适的PACS解决方案
1. 规划先行
在选择一套合适的PACS系统之前,必须要意识到信息化建设需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PACS系统目前是建设重点,但不是数字化医院信息系统的唯一。
2. 明确选择标准
不同公司提供的PACS系统都各有特点,他们在产品的宣传和推广上都尽可能去宣传和强调自己的优势,如何选择能用且好用的PACS可遵循先共性再个性的办法。共性是基于PACS行业的发展历程,综合实际工作中的需求和实践的检验,以下是得到普遍得到认可的PACS系统的一些特点。
(1)安全性与稳定性要求:首先,产品必须经过严格品质测试,符合医疗产品对安全性的要求,通过SFDA认证是我国法律法规所明确要求的;另外,最好选择在全国众多三甲医院稳定运行,因为稳定性是要通过实践来检验的,最好选择市场已验证过的产品使用。县级医院虽然级别比三甲医院低,但对流程和功能的要求并不能降太多。
(2)开放性与可扩展性要求:首先要强调遵循IHE技术框架,并通过IHE-C测试的产品。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每年都会组织相关的测试和认证,并在其网站上公布测试结果,其结果具备中立和公正的特性。
(3)满足标准的要求:以为标准,全面兼容各种标准和非标准影像设备;支持HL7,易与用户其他信息系统整合,实现信息共享,要强调的是,选择的时候针对这点要进行一定的测试并了解相关的实际案例。
(4)其它一些共性的要求:自主知识产权、强大的实施能力和完善的售后网络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几乎是所有的PACS厂家都会提及的,只需要进行真实性调查即可判断。
远程会诊成为关注焦点
远程会诊是运用现代化通讯工具,为患者完成病历分析、病情诊断,进一步确定治疗方案的治疗方式,其核心功能是患者信息的采集、传送和呈现。
远程医疗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严重不均的现实国情下,远程会诊系统打破就医的地域性限制,可以使大医院更好的发挥医学和专家水平服务于广大患者,小医院则可借助大医院的人力资源,提高诊疗能力。
目前许多地市医院开始关注远程会诊并搭建网络平台,借助音频/视频等硬件本身和“远程会议”类软件实现远程医疗。这种应用方式暴露出的问题有:系统本身与医院已有信息化系统不兼容,病人信息需要重新录入,有时存在病人信息采集不完整,影响会诊专家对病情的把握;进行影像会诊时,会诊专家操作不便,需要切换到工作站处理;会诊结束后,难以形成有效记录和重现,对已完成的远程会诊信息进行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