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策划方案 >

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优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40941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优推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第一篇】

21世纪将是一个知识创新的世纪,新世纪正在召唤大批高素质创造型人才。人的创造力包括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个性两个方面,而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所谓创造思维就是与众不同的思考。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尽管这种思维结果通常并不是首次发现或前所未有的,但一定是思维主体自身的首次发现或超越常规的思考。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和新颖独特是创造思维的具体表现。这种思维能力是正常人经过培养可以具备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呢?

一、指导观察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儿童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在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

首先,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比如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第三,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第四,要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把一根细线的两端各系一个小球,然后甩动其中一个小球,使它旋转成一个圆。引导学生观察小球被甩动时,一端固定不动,另一端旋转一周形成圆的过程。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们纷纷发言:"小球旋转形成了一个圆"小球始终绕着中心旋转而不跑到别的地方去。"我还看见好像有无数条线"……¨从这些学生朴素的语言中,其实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渗透了圆的定义:到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看到"无数条线"则为理解圆的半径有无数条提供了感性材料。

二、引导想象

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

想象不同于胡思乱想。数学想象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第一,因为想象往往是一种知识飞跃性的联结,因此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的支持。第二,是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第三,要有执着追求的情感。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例如,在复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面积时,要求学生想象如何把梯形的上底变得与下底同样长,这时变成什么图形?与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如果把梯形上底缩短为0,这时又变成了什么图形?与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问题一提出学生想象的闸门打开了:三角形可以看作上底为0的梯形,平行四边形可以看作是上底和下底相等的梯形。这样拓宽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了学生想象思维的能力。

三、鼓励求异

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发展的基础。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求异思维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想别人没想不到,去找别人没有找到的方法和窍门。要求异必须富有联想,好于假设、怀疑、幻想,追求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即与众不同的思路。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去大胆尝试,勇于求异,激发学生创新欲望。例如: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有这么一道习题:"修路队修一条3600米的公路,前4天修了全长的1/6,照这样的速度,修完余下的工

程还要多少天?"就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用不同方法去解答。用上具体量,解1;3600÷(3600×1/6÷4)-4;解2:(3600-3600×1/6)÷(3600×1/6÷4);解3:4×[(3600-3600×1/6)]÷(3600×1/6÷4)。思维较好的同学将本题与工程问题联系起来,抛开3600米这个具体量,将全程看作单位“1”,解4:1÷(1/6÷4)-4;解5:(1-1/6)÷(1/6÷4);解6:4×(1÷1/6-1);此时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又有同学想出解7:4÷1/6-4;解8:4×(1÷1/6)-4;解9:4×(6-1)。学生在求异思维中不断获得解决问题的简捷方法,有利于各层次的同学参与,有利于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诱发灵感

灵感是一种直觉思维。它大体是指由于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它是认识上质的飞跃。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

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同时,还应当运用数形结合、变换角度、类比形式等方法去诱导学生的数学直觉和灵感,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例如,有这样的一道题:把3/7、6/13、4/9、12/25用""号排列起来。对于这道题,学生通常都是采用先通分再比较的方法,但由于公分母太大,解答非常麻烦。为此,我在教学中,安排学生回头观察后桌同学抄的题目(7/3、13/6、9/4、25/12),然后再想一想可以怎样比较这些数的大小,倒过来的数字诱发了学生瞬间的灵感,使很多学生寻找到把这些分数化成同分子分数再比较大小的简捷方法。

总之,人贵在创造,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人才是中华民族振兴的需要,让我们共同从课堂做起。

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第二篇】

创新能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高中阶段是学生准备走向独立生活的开始,他们的自信、自尊都在不断增强,他们渴望接受新的观念、新的知识,美术鉴赏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能够对青少年产生极大的作用,对高中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一、正确认识、改变观念

必须正确认识美术课在整体课程中的重要性,使学生在潜意识里面没有主课与副课之分,正确对待每一门课程。有了这一前提,之后的一切才会应运而生,顺理成章。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目前在我国的美术教育中多多少少存在一些隐性的弊端,主要还是家长、社会、以至于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思想意识里面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小城市、县区和乡镇尤其严重)。传统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主课与副课无意识区分,过度的强调升学率等等,美术课教师的教学常常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从而导致美术教师的积极性一点点被磨灭,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消退,课堂学习和课堂作业也只是为了应付差事,根本谈不上什么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应该彻底改变全社会的传统教育观念。

二、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作为美术教师,如果让学生失去了对美术的兴趣,那么作为教师是不合格的。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与课堂气氛有很大的关系,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会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起来。比如,在讲到《古代人物画》这节课时,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画要注意的地方,线条的浓淡、粗细以及轻重,让学生通过寥寥几笔就能将人物的特点表现出来,还可以让学生参照现代人物画与古代人物画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两者之间的区别,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在美术鉴赏活动中,要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创新,这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

三、创造性地使用美术教材

美术教材是普发性,不可能针对某个地方,某个学校进行编排,具备普遍性,但不具备个别性。因此,在具体的美术教学中,可以在遵循美术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大胆尝试,自主创新,创造性地使用美术教材,让教材更符合学生实际,符合学校实际,这样的改革更加有利于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自主探究,主动求知,并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对美术教材的改革中,首先要深入钻研现行教材,根据学生认知实际和现有能力水平,挖掘教育因素,拓宽美术教学的知识面;其次要能够借鉴各种美术教材,取众家之长,扬长避短,在其他教材中选取与学生相适应的内容,由于这样的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实际,更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学习起来更直观,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能够诱发学生美术的创作欲望;再次,教师要积极探索教材特点,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发挥学生创新能力,突出美术教学的特色;最后,在美术的具体教学中,要体现教学内容的普及性、层次性、系统性和专业性。

四、课程合理安排,培养创新思维

融合学科的特点、魅力及人文素养,将传统的美术技能教学转变为学科合作的课堂。例如,在欣赏课程《青瓷》时,笔者就要求学生在课前对相关资料进行搜集整理,或者询问历史老师进行一些根源探寻。再通过课后的集体交流,增进他们对传统艺术文化的兴趣,体现对多元化人文素养的尊重。从中培养他们对美术学科的好感和兴趣,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有效合理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美好事物自发创作的灵感和表现欲望,最终对思维开放也起到启发作用。传统美术教学中,只有在课堂封闭的环境中进行“闭门造车”的教学氛围。改封闭为开放,让学生在美术实践活动中充实自我,在实践中探究艺术真谛。充分调动学生所有感官,让他们在动手、动脑的同时,参与到学习探究和思维构建之中,亲身感受、直观体会、认真观察、勤于动手等行为方式,能在美术课堂上产生新看法,提高美术技能、发掘美术情感,并进一步对创新思维加以培养。

五、培养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绘画作品不能仅以形似为判定标准,还要以神气来表现灵魂,这对于美术作品的评价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青少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喜欢幻想,想象力也非常丰富,而美术教学正需要这种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就需要在教学中正确加以引导,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大量想象,运用自身的想象能力进行美术创作。只有独特个性的创新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创新,唯前人,唯书本都不可能是真正的创新,要让学生有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个性,不唯书,不唯人,要有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和信心,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创设平等的艺术气氛,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著名的雕刻艺术家奥古斯特?罗丹说:“珍惜每一次激情的冲动吧!”这种激情的冲动就是在艺术创作中的创新和创造的勇气。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仅有创新的勇气是不够的,还需要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美术教学中,就需要利用美术的学科优势,发挥美术直观形象的功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总之,“赞许犹如阳光”,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肯定和鼓励。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审美素养,在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的素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名美术老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与时俱进,不断摸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第三篇】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现代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奠定基础。数学教育是进行创新思维训练的一个重要阵地。本文就创造思维及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注意培养观察力

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就是有意识地对事物的数和形的特点进行感知活动,即对符号、字母、数字或文字所表示的数学关系式、命题、几何图形的结构特点进行的观察。观察是探求的开始,观察是最基本的智力品质之一。良好的观察力引导人们的猜测与创新:哥德巴赫猜想须有长期观察,并且需要观察者有敏锐捕捉信息的能力。在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

1.不要教给学生现成的结论

当老师并不急于把答案交给学生的时候,学生将有了更多的机会去观察、思考与感受。三角函数图像的对称性、杨辉三角的特征、几何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等等,都可以通过学生的观察得出结论。若有错误,可以通过老师的提醒与补充去完善它。

2.明确指向。

过去有这样的教训:老师讲三角函数图像对称性时,画出了正弦函数的图像让同学们观察,然后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学生恍然,不知应如何应答。

这样的观察就是缺乏明确的指向。

他不知要从中看出点儿什么,已熟悉的是一目了然,不熟悉的仍看不出来。

明确的指向引导了学生的目的:

①y=sinx是奇函数,(0,0)当然是对称中心,还有其他的对称中心吗?

②图像有对称轴吗?如何表示,与其他概念点有什么关系?

这样可以准确的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二、注意培养想象力

想象是创造的基础,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进步。加强想象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条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

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三、鼓励求异

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发展的基础.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求异思维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想别人没想到的,去找别人没有找到的方法和窍门.要求异必须富有联想,好于假设、怀疑、幻想,追求尽可能独特,即与众不同的思路.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去大胆尝试,勇于求异,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学生在求异思维中不断获得解决问题的简捷方法,有利于各层次的同学参与,有利于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要创设求异的情境,鼓励学生多思、多问、多变,训练学生勇于质疑,在探索和求异中有所发现和创新。

四、注重逆向思维训练

逆向思维是相对于习惯思维的另一种思维方式,它是从已有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寻求新的局面。逆向思维不单是对顺向思维过程的简单颠倒,而是与顺向思维相异的一种发散性思维。该思维能促使人们发现新事物。例如数学家在研究思考加、乘、乘方、求导的逆运算—减、除、开方、求不定积分时,由于这些逆运算结果具有发散性而发现了新事物。由减法发现了负数,由开方发现了无理数,由负数开方发现了复数,由不定积分找到了不是初等函数的原函数。这些成果都是逆向思维的产物。培养逆向思维能力,有利于创造性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创造性能力的增长。本人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双向或多向思考问题,可运用反证法及选择反例的教学,加强对学生逆向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总之,人贵在创造,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让我们共同从课堂做起,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人,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

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第四篇】

“创造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柱和基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的报告中强调指出:“扩大了的教育新概念应该是使每个人都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能,也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智慧财富。”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活动中的一种思维活动的产物,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教学提出的必然要求。本文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基础。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性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著名心理学家鲁宾斯指出:“任何思维,不管它是多么抽象的和多么理论的,都是从观察分析经验材料开始。”观察的深刻与否,决定着创造思维的形成。因此,引导学生明白对一个问题要深刻观察,去伪存真,这不但为最终解决问题奠定基础,而且,也可能有创见性的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契机。

例如:在讲解“求tan35°·tan45°·tan55°的值”一题时,应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题目。学生第一次接触到题目,会先观察发现式子中只有一个特殊角,其余的不是,即可拿出计算器进行锐角三角函数的操作计算,而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其实这道题可以不用计算器就能直接得出结果,因为35°和55°是一对互余的角,立即可得tan35°·tan55°=1,从而能迅速地得出问题的答案是1。并引导学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在遇见类似的的题目如求tan1°·tan2°·…·tan89°的值也能迅速地得出结果。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作为创造性思维的认识能力,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如果没有想象力,我们的生活将毫无乐趣可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数学中,从平面图形到空间图形,从数到式……如果离开了想象力,那么数学学习也将苍白无力,困难异常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还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想象的方法,像类比、归纳等。著名的哥得巴赫猜想就是通过归纳提出来的,而仿生学的诞生则是类比联想的典型实例。

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来源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训练学生思维角度,进行变式训练;培养学生个性,鼓励创优创新;给出条件让学生探究相应的结论、给出结论让学生探究结论成立的条件、一题多解、多变、多问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

例如:有一批零件,由甲单独做需要12小时,乙单独做需要10小时,丙单独做需要15小时。如果三个人合做,多少小时可以完成?解答后,要求学生再提出几个问题并解答,可能提出如下一些问题:甲单独做,每小时完成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乙呢?丙呢?甲、乙合做多少小时可以做完?甲单独先做了3小时,剩下的由乙丙做,还要几小时做完?甲、乙先合做2小时,再由丙单独做8小时,能不能做完?甲、乙、丙合做4小时,完成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通过这种训练不仅使学生更深入地掌握工程问题的结构和解法,还可预防思维定势,同时也培养了发散思维。

总之,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培养出一批适应时代需要,善于思考的中学生,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人才是中华民族振兴的需要,让我们共同从课堂做起。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8 240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