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策划方案 >

活动方案(案例)实用3篇

网友发表时间 456938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活动方案(案例)实用3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活动实施方案1

雏鹰争章活动是少先队组织遵照xx“五自”(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题词要求,以提高少年儿童的全面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标的实践活动,是实施“中国少年雏鹰行动”的主导性活动。现根据区教育局、团委少工委有关要求,在我校广泛开展雏鹰争章活动。

一、实施对象:

一至六年级全体队员

二、奖章类别:

奖章分为基础章、必修章和特色章三大类。经过努力,达到某单项及一定的标准,即可获章。

三、实施程序:

1、定章:

(1)基础章:分一、二、三、四、五、六个年级,每个年级2枚,五年级三枚。

(2)必修章:礼仪章、自理章等

(3)特色章:主要分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劳动技能等。每个年级1枚。

2、争章:

争章必须做到十结合:结合行为规范教育,结合学校特色活动,结合少先队活动,结合课外兴趣小组,结合各学科教学,结合社会服务,结合劳动教育,结合手拉手活动,结合假日小队活动,结合家庭教育。

3、考章:

体现小型灵活、简便易行的原则。

①考章形式:

按内容分:有口头考、展示考、操作考、书面考、表演考、活动考、资料考;

按时间分:有平时考、抽查考、阶段考。

②考章记录:采用中队活动簿。

4、颁章:

颁章一般在中队举行,要及时,也可以定期,原则上要求每两周一次的班队课用于争章、考章活动,仪式简洁而以不失隆重。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可由大队部给予颁章。

四、实施进度:

各中队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基础章的实施进度作适当调整。一学年争三到四枚章。

五、具体要求:

1、各班要充分发挥中、小队作用,成立由辅导员和品学皆优学生组成的考章委员会,实施过程中辅导员要严格把关。

2、学生争章活动要有阶段性目标,引导学生制定争章计划。期初上好争章启动课,保证每月至少一次争章课,并做好记录。每学期期末作好学生争章活动统计和小结工作。

3、辅导员要根据当前的争章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队活动,认真上好争章启动课,采用灵活多样的考章办法,作好考章记录,举行恰当的颁章仪式,班主任手册中能反映争章活动。

4、各学科任课老师坚持课堂学科教学与达标争章相结合,辅导学生开展争章活动。

5、各中队要教育学生认真填写中队活动记录簿中的“雏鹰争章”,学校每学期进行抽查。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3篇《活动方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活动实施方案2

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一种心灵的“旅行”,读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对话”。阅读一本好书,能够启迪我们的智慧,开阔我们的视野,引导我们明理,陶冶我们的性情,丰富我们的心灵,点燃我们为实现理想而拼搏的信念,让我们更有机会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根据《颍东区中小学幼儿园“读书伴我成长”活动实施方案》,特制定个人“读书伴我成长”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的,以“读书伴我成长”活动为载体,引领倘佯于书海,与经典为友,以名著为伴,在读书中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认知,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书香校园活动推向更广阔的领域,更高的层次。

二、活动主题:养成读书习惯、书香伴我成长、享受读书快乐。

三、读书名言:日出照亮大地,读书清醒头脑。

四、采取措施:

(1)制定读书计划。结合个人实际,制定读书活动计划(包括读书数目内容、目标、措施等)。

(2)认真阅读区教育局以及学校推荐的书目,每学期至少精读一本有利于自身成长的理论专著,选读一本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理论素养的。书籍,阅读一种教育教学杂志,完成规定字数的读书笔记,撰写一片高质量的读书心得体会。

(3)充分发挥教育理论对教学实践的引领作用,积极进行学习与反思,每学期至少撰写教学论文、案例反思、听课评议各两篇,积极参加上级组织评选,及时将优秀稿件上传至相关网站,或推荐到有关报刊杂志。

(4)强化阅读措施。

根据推荐数目选定精读和略读书目,有计划地进行阅读,撰写阅读笔记和读书心得。每天要抽出30分钟进行阅读,每月阅读笔记或读书心得不少于2则,每份不少于10000字。

(5)落实教研实效。积极参加教研组每周教研活动,安排一定时间集中学习交流。要在交流中获得的理论、思想、观点与自己的认识和做法相对照,进行反思提高。

(6)理论指导实践。把读书学到的理论思想、观点用来指导教育教学、改进体育教学、德育教育和管理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7)搭建展示平台。定期组织参加读书讨论会、评选优秀读书笔记,优秀读书心得,读书征文竞赛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在读书中真正成长起来,参加“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演讲比赛活动。

(8)写一份“我的读书名言”,积极参与《草根争鸣》板块,每日浏览博客,汲取博客精华,不断丰富博客内容,提升自己专业成长。

五、日程安排:

三月份:

1、精读《体育课程标准》和《解读》第一、二章(第一周)

2、

(1)选读《有效教学艺术》:第一、二讲(第二周)

(2)选读《西方大师论儿童教育》:第一、二章(第三周)

3、杂志《中国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第二期(第四周)

四月份:

1、精读《体育课程标准》和《解读》第三、四章(第五周)

2、

(1)选读《有效教学艺术》:第三、四讲(第六周)

(2)选读《西方大师论儿童教育》:第三、四章(第七周)

3、杂志《中国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第三期(第八周)

五月份:

1、精读《体育课程标准》和《解读》第五、六章(第九周)

2、

(1)选读《有效教学艺术》:第五、六讲(第十周)

(2)选读《西方大师论儿童教育》:第五、六、七章(第十一周)

3、杂志《中国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第四期(第十二周)

六月份:

1、精读《体育课程标准》和《解读》第七、八章(第十三周)

2、

(1)选读《有效教学艺术》:第七、八讲(第十四周)

(2)选读《西方大师论儿童教育》:第八、九章(第十五周)

3、杂志《中国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第五期(第十六周)

活动实施方案3

校本教研“关于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的精神,经教研室研究,特制定“走马中小学校本教研活动实施方案”。

一、基本理念

校本教研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各种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教研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二、指导思想

1、树立校本意识。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改进教学实践,解决学校面临的问题,如果忽视学校的具体情况,再好的教育策略也只是一纸空文,再好的教育主张都只能游离于学校之外。挖掘学校存在的种种潜力,让学校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找准学校的优势、劣势,不沿袭、不照搬。“校本”应视为一种立场,一种观念,一种视野,一种方法。

2、改善机制,树立“以人为本,科研兴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办学理念,建立教学研究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整合教导处,学科教研组和年级组等多种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师、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领导、教师要勤于研究,通过听课、说课和评课、个人反思等多种活动,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反思教学、探索规律。减少评价式听课,增强指导性听课,解放教师思想,减轻教师心里压力。形成教育合力,呈现更加人文化、科学化的教研氛围,使全体教师、领导都在研究的状态下投入自己的本职工作。

3、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使教师与外界保持经常性的沟通联系,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把最新的教改信息、教育资源提供给广大教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水平,促使教师由“教书匠”向“专家型”转变,并及时把教师的阶段性成果推向社会,铸造品牌教师。

4、校本教研的主体应该是学校中的教师。

5、校本教研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具备三个方面的特征:目的明确;过程规范;方法适当。

三、教研目标

(一)总体目标

1、使学生学会交往,在合作中学习;学会自强,养成自我认同感和坚毅的品质;学生探究,至少学习一门综合或探索性课程,具有远大的理想。

2、建设更加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增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水平,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重点培养一批具备实施和推广新课程能力的教师、教育行政管理人员队伍,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发展。

(二)具体目标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

2、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导向,深化培训工作,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以校为本的教研与培训工作水平,以培训增后劲,用教研促发展。

3、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本学科发展动态,加强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联系,不断探究学科改革的突破点,促进每位教师专业的发展,提升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适应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需要。

4、了解国内教育科学研究最新成果,能独立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提高自我反思、自主发展能力,在当地的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示范作用。

5、通过学习、借鉴、引进、交流,不断探索研究适合学生特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6、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与培训制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7、解决教学实际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8、探索出以校为本的教研与培训的实施策略和操作技术,形成以校为本的教研与培训的典型案例。

四、主要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校本论坛、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课改沙龙、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专业人员与优秀教师合作论坛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开放日,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通过“问题——计划——行动——反思”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进行思考、审视、分析。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自定专业提高学习、个人教研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

2、同伴互助。以教研组或课题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已见。以教师或学生形成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3、专业引领。一方面聘请校外教育教学研究专业人员或专家来本校进行专业指导,另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的著名刊物或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将教研专家的新理念和教育思想引进学校,促进学校教师素质提高,形成学校“优势专家群体”。

4、“问题——计划——行动——反思”操作方式。

发现问题——教师在自我反思中发现教育教学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并和教研组的成员们进行交流,选择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校本教研的主题。

制订计划——搜集、学习、整理相关的文献,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的症结和关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帮助下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和方案。

行动实践——根据制定的研究计划,教研组成员进行分工,分头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和探索,并保持探索过程中的同伴互助。

修改方案——结合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教研组反思,修改原来的行动计划,使之更加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

再次实践——依据新的实施方案再次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取得第一手的实践资料。并注意反思实践过程是否和修订之后的方案相吻合。若差距比较大,还需进一步修订方案,并进行第三轮的实践。

总结反思——教师个人将参加每次校本教研活动中感触最深的一件事、一个教育教学片段,通过案例的形式撰写出来,并和全组老师一起分享。同时教研组总结每次教研活动开展讨程的得失,写出教研活动的报告。

五、具体制度:

1、全面制定学校校本教研制度与计划,发动全体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督促和评价校本教研。

2、带头学习教研理论并参与教学研究,举办专题讲座,指导各部门开展校本教研,校长每月坚持深入课堂,教导主任每周听2节课(任课者每月听课10节,并坚持参加学科组的教研活动)。成为教师真诚的同伴和专业引领的力量之一。

3、定期学习理论,交流研讨,举办信息交流会。

4、支持优秀教师参加高层次进修,做好骨干教师的选送和培训工作,组织全体教师分期分批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同时制定学校的培训方案,努力做好校本培训工作及教师的自我学习培训。

5、根据新课程改革与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成学校的教研课题(课题上报教研室),并逐级落实。

6、发动全体教师从本校、本职工作出发,学习教育理论,注重联系实际,加强对实践成果的经验总结。

7、负责全校的教研流程管理工作,加强对学校教师教研的指导和管理,组织校、市、区、国家级课题的申报、论证工作,选编学校的教科研论文集。及时检查各项教研工作的落实、进展情况。及时安排和及时总结本校工作情况。奖罚分明。

8、要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整合各方面教研力量,形成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校本教研机制。

9、建立校本教研活动记录(中心校以上小学、初中集体备课有中心发言人,有活动记录,以课代训活动有记录)和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

二级——教研组(长)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教研组是学校落实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组织之一。教研组长应在教导处领导下负责组织领导本学科有关教学研究的全部工作。

1、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目的、任务,讨论并确定各年级教学要求,制定学期教研组计划。组织领导全组教师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年级教学进度计划、教科研计划和第二课堂活动计划,并严格执行。

2、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常规建设,实现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核评定及课外文化、科技活动等基本教学环节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3、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根据教学实际,围绕学校教科研课题确定教研组、备课组和个人每学期的研究课题,有计划地开展研究与交流汇报,组织教学研究课、公开课,及时总结、交流、推广教学经验,撰写经验论文。

4、组织好每周1次的教学研究活动。

5、组织备课组备课、研究解决教学疑难问题、征求学生意见等。学习教学经验、教改经验,讨论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质量等状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教研组活动要有出勤和活动记录。

6、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结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确定每个学科组的教研中心和教改课题,组织全组成员学习新理念,不断总结教学成果,推广教学新经验。

7、做好以老带新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要落实到人,加速培养新教师和青年教师。

8、注意积累资料和总结经验。每学期要向学校和有关学会提交一定数量的经验论文或教学改革实验报告。

三级——备课组(长)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备课组长在教研组长领导下,负责年级备课和教学研究工作。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学科教材和教法,贯彻执行教研组计划。

2、组织制定年级学科教学进度计划、教研专题、进修计划、报教研组并组织实施。

3、按照学校工作计划和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拟定出本年级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备课组教师在个人独立备课的同时进行集体备课。每周至少集体备课一次。

4、组织指导教师听课、研讨交流等活动。

5、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认真落实本组的教科研课题,通过教科研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四级——教师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手段。教师是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承受者和受益者,是开展教研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质量影响到全校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教学工作的质量,教师必须主动、认真地进行教研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1、认真参加学校各级教研组织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态度端正。认真完成学校、教研组、备课组交给自己的任务。

2、每月至少听5节课。做好材料积累。

4、在教学实践的同时,要坚持做到:“五个一”每年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著作,确定一个教学研究课题,上好一堂教学公开课,写1篇课堂教学叙事案例,撰写1篇以上教研论文。

5、要熟悉课程标准、教科书及必要的教参资料,认真制定好一学期的授课计划。

6、每个教师每学期上一节校级以上研讨课。

六、校本培训

(一)、培训内容

1、师德培训: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校内广泛开展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教师自我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坚持依法施教、依法办学。

2、教师现代教育理论及专业知识更新的培训:根据中小学学科教学的特点和要求,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科发展前沿理论的学习,使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修养,不断丰富与更新学科知识。

3、课堂教学能力的培训: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基本功和专业基本功的要求,开展教学实践和技能培训,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技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同时,注意引导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反思、实践、总结,对教育教学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共享,促使教师的教育行为具有明确性、示范性、参与性和效能性的特点。

(二)、培训形式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培训形式。

七、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校本教研和培训工作机制

为加强校本教研和培训制度建设与管理,保证校本教研和培训工作得以扎实、有序、顺利地开展,成立校本教研和培训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校本教研和培训工作方案、管理办法及年度计划,负责组织校本教研和培训的实施、指导与管理。

2、建立管理网络,增强校本教研和培训工作功能

建立以校长为核心,教导主任为主体,教研组为基本单位的教师人人参与网络,学校教研和培训活动由学校主管负责人、教导主任、教研组分层把关,层层负责,树立合作意识,引入竞争机制、激励机制,进一步增强校本教研和培训各个环节的工作功能。

3、组织学习理论,明确校本教研和培训工作内涵

组织学习有关文件和理论,明确校本教研和培训是一种学习、工作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是提高教师个人教育教学能力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4、实行有效管理,发挥校本教研和培训工作优势

构建“四个一”的工作格局,即:坚持一个方向——坚持“教研强师、科研兴校”的办学方向;深化一项实验——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树立一种理念——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建设一支队伍——教育科研新型教师队伍。建立配套的制度来加以规范,以此带动全校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和培训活动。

5、每位教师要建立“教师个人档案”

将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和培训活动以来在课程理念、教学观、学生观方面的认识和变化、收获与感悟、自己的课例、分析、反思、教学手记等记录其中,不断激励自己成长。

6、注重整合资源,争取校本教研和培训工作引领

学校加强与专业研究人员和多方面专家的联系,通过与他们建立密切伙伴关系,争取他们的专业引领。或与兄弟学校联系开展校本教研和培训活动情况,互通有无,实现资源共享。

7、制定科学、合理的校本教研监督、考评、表彰奖励制度。

8、教研员要与学校、教师密切联系,积极主动参与校本教研。教研员要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从微观的课堂教学研究转向中观的学科课程研究和宏观的学校办学特色研究;从单一大集中教研转向校本教研与集中教研相结合的教研模式。在专业方面起引领、示范作用,在研究中充当“平等中首席”角色。

八、实施要求

1、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推进新课程实验的实施及提高教师素质。因此,校本教研的立足点必须放在教学和课程改革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必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努力推进新课程实验。

2、切实加强对新课程实验教学研究工作的领导,教导主任要负总责,教研组负责具体抓,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3、强化六种工作态度:积极参与的态度;一切为了学生的态度;团队合作的态度;勤于研究学习的态度;善于反思的态度;合理利用业余时间的态度。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8 456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