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具体实施方案精编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生态环境保护具体实施方案精编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方案1
长顺县新寨乡福兴煤矿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对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部门对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相关要求,促进矿山生态环境与煤矿活动协调发展,实现发展与环保同步双赢目标,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依靠科技进步,走资源利用率高、生态环境破坏少,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的煤炭资源开发科持续发展道路,推进煤矿经济和生态保护共同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煤矿经济,建设绿色矿山”的原则。以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煤炭开发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二)坚持“不欠新账,渐还旧账”的原则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以煤矿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的形式,建立煤炭开采生态环境恢复补偿长效机制,在煤矿开发利用生产中控制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并逐步解决已有生态环境问题。
(三)矿山开采与环境保护“三同时’的原则
在煤炭开发利用生产过程中,切实做到环境保护与开采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根据煤炭开发利用所危害的对象,程度与治理难度进行分区,分段治理。
二、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目标
(一)、总体目标
根据国家对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部门对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相关要求,成立福兴煤矿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植树造林管理办公室,规范煤炭生产和植树造林活动,促进矿山生态环境与煤炭开发利用协调发展;制定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确保煤炭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步进行。
(二)阶段目标
1、建设期及运行期目标
制定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矸石安全排放方案、污水处理方案、土地复垦与植被等方案;根据任务安排,按计划、分步骤进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保护及治理效果应达到所制定方案的目标要求。
2、闭矿后目标
恢复矿区植被,地质灾害隐患基本消除,对所占用的耕地和林地进行复垦和恢复土地使用功能,排矸堆场地不存在安全隐患,矿井污水及生活污水均达标排放,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全部实施完成并达到预期标准。
三、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区域
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分重点防治区主要包括:矿山主井口、风井口、炸药库、煤矿矸石场、办公区、生活区、磅房,涉及防治面积平方公里。
四、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任务
(一)重点防治区综合治理任务
1、通过地下煤层禁采,预防地表塌陷和地裂缝。
2、在煤矸石场坡脚修建挡渣坝,处理矸石的堆放。
3、在井口和工业广场上方设置滚石接拦网。
4、经常清理排水沟,防洪水灾害。
5、在工业场地生产生活区进行场地绿化
(二)一般防治区综合治理任务
1、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
2、禁止垦荒、乱砍滥伐林木等破坏生态环境的人类活动。
五、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技术措施
坚持矿山开采与环境保护“三同时”的原则,即矿山环境保护与煤矿开采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原则,根据矿山环境评估结果,针对矿山环境影响严重程度采用不同的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一)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1、在煤炭开采行产中,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配备探水钻机,加强老窑探放水工作,以免发生透水事故。
2、编制保安煤柱实施方案,严格按照“开发利用方案”进
行煤炭开采生产活动。
3、修建坡脚抗滑挡墙,防治矸石场滑坡灾害的发生。
4、在主矿井口、办公区、职工宿舍区及煤场、矸石场,修建排水沟,防冲挡墙。
5、编制水文地质勘查报告,为煤炭开采利用提供可靠依据。
6、加强矿区“雨季三防”排水沟清理工作。
(二)环境保护措施
1、煤矸石用于填工业广场及修建公路石料、其余煤矸石外卖就近砖厂。
2、在煤矸场下方修建挡墙,保持煤矸场稳定,避免矸石受雨水侵蚀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对废弃矸石场进行平整复土植被绿化。
3、加强对矿井水的管理,对矿井排放的废水,经污水处理池,采取沉淀池进行旋流沉淀处理,向外排放。对食堂、机修库污水采取隔油处理后进行排放。
4、对塌陷区及时回填平整植树绿化。
六、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组织措施
(一)组织管理措施
将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列为煤矿管理工作的重点,健全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作由矿山企业主要负责人负责,建立矿山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管理人员,认真学习矿山环境保护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按照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要求,细化植树造林工作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创建工作中突出人的要素,通过对矿山企业的管理来建设好矿山,走矿山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之路。
(二)技术保障措施
1、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培训爆破技术人员、环境检测技术人员和地质灾害治理技术人员。通过引进专业对口,适应矿山工作环境的技术人员进行弥补,为矿山保护和治理工作提供技术人员保证。
2、矿山企业生产设备齐全,管理手段完善,矿山企业增置矿山测量设备、矿山环境监测设备等仪器设备,为矿山环境保护工作提高技术上的物质保证。
3、注意技术手段在决策过程中的运用,在矿山建设任务考评工作中采取量化的指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4篇《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方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方案2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一、粉尘控制措施
(1)、施工现场应对施工区域实行封闭或隔离,封闭高度应高于施工作业面1.2米以上,同时采取有效防尘措施。
(2)、建(构)筑物应采取封闭或隔离施工,其封闭高度应高于建筑物1.2米,封闭材料必须选用防尘密目网,并湿法作业减少扬尘污染。
(3)、严禁高空抛撒建筑垃圾,防止尘土飞扬,清扫场地必须采用湿法作业。建筑垃圾及时清运,适当洒水减少扬尘,并在指定的垃圾处理场处理;不能及时清运的,应在建设工地设置临时密闭性垃圾堆放场地或垃圾箱进行存放,以备外运。
(4)、施工运输车辆、挖掘土方设备驶出工地前必须在出入口做除泥除尘处理,严禁将泥土、尘土带出工地。
(5)、运输沙、石、水泥、土方、垃圾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车辆,必须封闭,严禁撒漏。除对车辆冲洗外,对场地应进行洒水降尘等措施,并设专人负责。
(6)、散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尽量安排库内存放,用密目网覆盖,防止刮风时粉尘弥漫,影响环境卫生。
(7)、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废弃物,防止有毒烟尘和恶臭气体产生。
(8)、设置专人清运道路垃圾,做好现场文明施工,清扫时做到先洒水,润湿后铲除清扫,将垃圾袋装后及时处理清运,防止粉尘飞扬。
(9)、认真做好施工总平面管理。对施工场地周边采取专人管理,为了保持场地洁净,每天进行2-3次洒水清扫。
二、废水处理措施
1、不将有害废弃物用作土方回填,以免污染地下水和环境。2、施工现场雨水经一次沉淀后排入下水道。
3、施工中产生的废油液,特别是发电机,设置滤油池,经除油处理后排入污水管道。
三、施工噪音控制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以下措施,尽量减少扰民的噪音,降低或衰减噪声源:
1、人为噪声的控制措施。施工现场要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2、强噪声作业时间的控制。凡在居民稠密区进行强噪声作业的,严格控制作业时间,晚间作业不超过22时,早晨作业不早于6时,特殊情况需连续作业(或夜间作业)的,应尽量采取降噪措施,事先做好周围群众的工作后方可施工。
3、强噪声机械的降噪措施。涉及产生强噪声的成品、半成品加工、制作作业(如预制构件、门窗制作等),应尽量放在加工车间完成,减少因施工现场加工制作产生的噪声。尽量选用低噪声或备有消声降噪设备的施工机械。施工现场的强噪声机械要设置封闭的降噪棚,以减少强噪声的扩散。
4、加强施工现场的噪声监控。加强施工现场环境噪声的长期监测,采取专人监测、专人管理的原则,根据测量结果填写建筑施工现场噪声测量记录表,凡超过《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的,要及时对施工现场噪声超标的有关因素进行调整,达到施工噪声不扰民的目的。
5、对容易产生噪音的备用发电机,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控制:(1)、模板拆除时轻拆轻放,以减少碰撞。(2)、备用发电机增设消音罩以减少噪音外溢。
(3)、施工现场及各楼层指挥生产,采用无线电对讲机和手机既可及时进行工作联络,又可减少现场人为的叫喊声。
(4)、加强现场运输车辆出入的管理,车辆进入现场禁止鸣笛,对钢管、钢模板的装卸,采用人工递送的办法,减少金属件的碰击声。这样可尽量保持施工现场的安静环境。
(5)、由于施工场地附近有居民区,施工作业中辐射强和振动强的施工机械,在夜间停止施工作业。
四、施工现场卫生管理
施工现场必须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和长效保洁制度,负责落实各项卫生防病措施,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建筑施工现场“除四害”及消杀工作,保持工地内部生活环境整洁。
施工现场必须建有符合卫生标准的水冲式厕所;设专人管理,保持卫生清洁,并定期施放药物杀灭蚊、蝇,做到无蝇、蛆,基本无臭味。
五、环境保护措施
1、防止对大气污染:
(1)、施工阶段,定时对道路进行淋水降尘,控制粉尘污染。
(2)、建筑结构内的施工垃圾清运,采用搭设封闭式临时专用垃圾运输或采用容器吊运或袋装,严禁随意凌空抛撒,施工垃圾应及时清运,并适量洒水,减少粉尘对空气的污染。
(3)、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细颗粒散体材料,安排在库内存放或严密遮盖,运输时要防止遗洒、飞扬,卸运时采取措施,减少污染。
(4)、现场内所有交通路面和物料堆放场地全部铺设混凝土硬化路面,做到黄土不上天。(5)、在出场大门处设置车辆清洗冲刷台,车辆经清洗后出场,严防车辆携带泥沙出场造成道路的污染,特别是泥浆清运车,必须封闭严实,轮胎清洗干净才出场。2、防止对水污染:
(1)、确保雨水管网与污水管网分开使用,严禁将非雨水类的其它水体排进雨水管网。(2)、施工现场设沉淀池,将废水经过沉淀后排指定污水管线。尤其是泥浆用定点沉淀后,再用编织袋运出场外堆放。
(3)、现场交通道路和材料堆放场地统一规划排水沟,控制污水流向,设置沉淀池,污水经沉淀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线,严防施工污水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线或流出施工区域污染环境。
(4)、加强对现场存放油品和化学品的管理,对存放油品和化学品的库房进行防渗漏处理,采取有效措施,在储存和使用中,防止油料跑、冒、滴、漏污染水体。
3、防止施工噪音污染:
(1)、现场混凝土振捣采用低噪音混凝土振捣棒,振捣混凝土时,不得振钢筋和钢模板,并做到快插慢拔。
(2)、除特殊情况外,在每天晚22时至次日早6时,严格控制噪声作业,对混凝土搅拌机、电锯、柴油发电机等强噪音设备,以隔音棚遮挡,实现降噪。
(3)、模板、脚手架在支设、拆除搬运时,必须轻拿轻放,上下、左右有人传递。(4)、使用电锯切割时,应及时锯片刷油,且锯片转速不能过快。
(5)、使用电锤开洞、凿眼时,应使用合格的电锤,及时在钻头注油或水。
(6)、加强环保意识的宣传。采用有力措施控制人为的施工噪声,严格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噪音扰民。
(7)、机械操作指挥尽可能配套使用对讲机或手机来降低起重工的吹哨声带来的噪音污染。
(8)、木工棚及高噪音设备实行封闭式隔音处理。
(9)、设专人负责扰民协调工作,现场设置居民接待室,负责接待和解决周边居民的投诉。
4、限制光污染措施:
(1)、探照灯尽量选择既能满足照明要求又不刺眼新型灯具或采取措施,保障夜间照明。(2)、只照射工区而不影响周围区域。5、废弃物管理
(1)、施工现场设立专门的废弃物临时贮存场地,废弃物应分类存放,对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废弃物必须单独贮存、设置安全防范措施且有醒目标识。
(2)、废弃物的运输确保不散撒、不混放,送到政府批准的单位或场所进行处理、消纳。(3)、对可回收的废弃物做到再回收利用。6、材料设备的管理:
(1)、对现场堆场进行统一规划,对不同的进场材料设备进行分类合理堆放储存,并挂牌标明标示,重要设备材料利用专门的围栏和库房储存,并设专人管理。
(2)、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材料管理办法,进行限额领料。(3)、对废料、旧料做到每日清理回收。7、环保节能型材料设备的选择:
以业主或业主代表为主导,在材料设备选型方面,遵从以下原则:
(1)、满足设计要求(2)、满足规范要求
(3)、满足质量和建筑物尤其是使用功能要求。
(4)、满足环保、节能要求,具有良好的使用寿命,便于今后建筑物的维护和管理,达到降低建筑物维护管理费用和建筑物运营费用的目的。
(5)、面砖和甲醛等材料的放射性物质含量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8、环境保证措施:
(1)、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令,认真检查、监督各项环保工作的落实。对职工进行环保知识教育,使人人都明确环保工作的重大意义,积极主动地参与环保工作,自觉遵守环保的各项规章制度,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
(2)、施工便道指定专人洒水养护,确保周围环境不受粉尘的污染,同时在便道的道口和交叉道路处,派专人负责防护和清扫。
(3)、合理安排施工区段和夜间施工,尽量减小对施工现场周围的影响。(4)、认真作好油库的管理工作,防止油料溢漏后污染环境。
眉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方案3
眉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及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根据《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宝鸡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推进植被和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绿色产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等重点任务,着力修复自然生态功能,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使眉县秦岭区域进一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生态屏障坚强有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共生共赢的发展新格局。
二、原则目标(一)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本方案是制定各专项方案,指导眉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依据,涉及的各部门、各镇政府要根据本方案及各专项方案统筹安排,明确保护思路,落实责任主体。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始终把保护放在首要位置,实施“山河江坡塬”综合治理,系统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以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指导,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增强秦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对各种开发建设活动,要实行强制性、全过程监管,对已造成的生态功能损伤加强治理与修复,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
——分区指导,联合防治。科学确定禁止开发、限制开发、适度开发三类区域的主体功能,在禁止开发区内不得进行与保护、科学研究无关的活动,严格依法予以保护;限制开发区,在保障生态功能不降低的前提下,可以进行生态恢复、适度生态旅游、实施国家确定的能源、交通、水利、国防战略建设项目;适度开发区内进行开发建设活动,应当符合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的要求。通过实行“联防联控”“流域共治”,协调解决区域、流域环境问题,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依法治理,改革创新。以落实《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为契机,不断完善环境法律法规,加强环境司法建设,强化法治。坚持改革创新,理顺体制机制,完善制度政策。以构建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目标,建立健全有效衔接、运行顺畅、简便高效的管理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秦岭生态环境。——政府主导,共同参与。充分发挥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和个人等不同方面的积极性,政府要加大投入,强化监管,发挥主导作用,同时要重视发挥秦岭区域广大干部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维护美好家园。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全面遏制县域秦岭区域各类破坏环境的行为,矿区环境恢复治理与复垦、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加强。生态修复全面开展,生物多样性得到切实保护。空气质量达到一、二级标准,地表水质量达到功能区划水质要求。促进自然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实现眉县秦岭区域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维护生态安全,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到2025 年,县域秦岭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持续加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大幅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大幅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幅提升,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为秦岭地区成为全国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区做出眉县贡献。
三、保护范围
东、西、南以县界为界,北以秦岭山体坡底为界,面积500多平方公里,涉及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眉县国有太白风景林场、眉县国有营头林场,以及齐镇南寨村、斜峪关村,营头镇红河谷村、万霞村、新河村、营头村,汤峪镇汤峪村、羊讲村、钟吕坪村、新联村、楼观塬村,横渠镇西寨村、红祥村、万家塬村、石马寺村、武家堡村、河滩村,共4个镇17个行政村,人口约万人。
——禁止开发区。主要包括:秦岭山系主梁两侧各1000米以内、主要支脉两侧各500米以内或者海拔2600米以上区域;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饮水水源地的一级和二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中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栖息地与其他重要生态功能区集中连片,需要整体性、系统性保护的区域。
——限制开发区。主要包括除城乡规划区以外的下列区域:禁止开发区以外,山体海拔1500米以上至2600米之间的区域,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种质资源保护区、重要湿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地准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植物园、国有天然林分布区以及重要水库、湖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然文化遗存。
——适度开发区。主要包括:眉县秦岭区域内除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以外的区域。
四、主要工作
(一)加强植被保护。以保护和修复植被为核心,按照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原则,通过采取封山育林、人工造林、飞播造林、退耕禁牧、水土保持、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提高植被覆盖率。制定封山育林、禁牧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封山育林、禁牧区域的四至范围、封育期限,并设置界桩、标牌,向社会公布。制定和落实天然林、天然草甸保护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从而达到对秦岭保护区域内植物群落的有效保护。(县林业局、农业局、水利局、齐镇政府、营头镇政府、汤峪镇政府、横渠镇政府负责)
(二)加强水资源保护。采取水土流失治理、水源地保护、流域治理等综合措施,维护生态平衡,防治水质污染,防止水资源枯竭,保证饮用水安全。在秦岭调度水资源,建设水电站、水库等,应符合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护,在完成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城镇及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工作,制定并实施环境风险大的饮用水水源地水源达标治理方案,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预警。(县环保局、水利局、齐镇政府、营头镇政府、汤峪镇政府、横渠镇政府负责)
(三)保持生物多样性。以自然保护区群为重点,以生态廊道建设为基础,保证自然生态系统和重要物种栖息地的完整性与连通性,防止生态建设对栖息地的破坏,严禁滥捕乱采,降低人为活动对物种繁衍生息的破坏和干扰,保持和恢复野生动植物物种种群平衡。定期对秦岭范围内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进行调查,建立秦岭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保护地档案,并编制县级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县林业局、齐镇政府、营头镇政府、汤峪镇政府、横渠镇政府负责)
(四)加快矿山治理。严格分类管理,适度开发区资源配置的重点为大、中型采选加工企业;限制开发区不再新设探矿权和采矿权,从严控制限制开发区矿产资源现有勘查开采活动,引导区内现有矿业权有序退出;禁止开发区内不得设立采矿权。严格准入门槛,加强源头管控,禁止在秦岭区域的各类保护区内新立矿业权,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全面落实恢复治理责任,进一步规范采石行为,加强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切实做到“边开采边治理、谁破坏谁治理”,坚决防止无序开发、私采乱挖等问题发生,保障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县国土局、环保局、林业局、公安局、齐镇政府、营头镇政府、汤峪镇政府、横渠镇政府负责)
(五)降低交通设施建设环境影响。交通设施建设应统筹规划、科学选线,坚持边建设边整治边恢复,保持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等功能,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提出的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不占或少占林地,对建设周期长、生态环境影响大的建设工程,实行工程环境监理。在秦岭新建、改建、扩建的国省干线公路,应当经省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区内的道路设计及施工方案应当经其批准设立的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太白山旅游区管委会、县交通局、环保局、齐镇政府、营头镇政府、汤峪镇政府、横渠镇政府负责)(六)加快农村环境改善。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推行使用清洁能源,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完善生活污水处理、供排水等公共设施。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在设施农业及蔬菜、果树等园艺作物上的应用;鼓励开展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合理调整施肥结构,引导农民积极施用农家肥。加快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提升植被装备水平,有效提升病虫害防治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推进养殖污染防治,统筹考虑环境承载能力及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要求,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县环保局、农业局、水利局、整治办、齐镇政府、营头镇政府、汤峪镇政府、横渠镇政府负责)
(七)科学推进产业发展。按照“低投入、少排放、高产出”的原则,合理发展循环经济、特色农业以及生态旅游,努力构筑可持续的绿色产业体系,实现生产开发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支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加强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做大做强秦岭北麓猕猴桃产业带。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以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水平为前提,依托秦岭区域的优势旅游资源,合理发展自然观光游、休闲度假游、乡村体验游、历史文化游,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浅山台塬区,大力营造景观林和经济林,发展乡村游,形成田园生态景观带。以建设太白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引领,倾力打造“一廊五境八区”的景观格局,使太白山景区成为秦岭国家公园核心区,关中西部旅游集散地,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全国休闲度假旅游区。在限制开发区、适度开发区进行旅游开发和旅游设施建设,应当符合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的要求,生态环境保护方案经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审查后,依照法律法规规定报批。在限制开发区、适度开发区规划建设索道、滑道、滑雪(草)场等旅游基础设施的,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景区和景点应科学设计、合理布局,加快编制和实施景区、乡村旅游公共基础设施升级改造规划,完善景点旅游公厕、环卫、安全防护、监控指挥、污染处理设施,引导规范游客游览方式和行为。积极推进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凡是列入秦岭地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目录的新上项目原则上不再审批、核准或备案。对列入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的相关产业,要求升级改造的要严格制定升级改造计划,对限时退出的产业必须制定退出计划和时间表。在秦岭进行各类建设项目,应当依法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并制定水土保持方案。在秦岭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不得新建、扩建宗教活动场所,在适度开发区扩建、改建宗教活动场所应当符合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城乡规划的要求。(太白山旅游区管委会、县发改局、环保局、农业局、住建局、旅发委、民宗局、乡村旅游办、齐镇政府、营头镇政府、汤峪 镇政府、横渠镇政府负责)(八)积极推进民生改善。坚决打赢秦岭沿山脱贫攻坚战,加大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投入力度;加大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力度;扎实推进移民(脱贫)搬迁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加大以工代赈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建设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中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深入实施整村推进,建设公益设施较为完善的农村社区;加快实施宽带乡村工程。大力提升秦岭区域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缩小秦岭区域与其他区域公共服务二元化差异,推进秦岭沿山村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完善秦岭区域基层医院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落实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县扶贫办、财政局、电力局、水利局、农业局、卫计局、住建局、工信局、教体局、旅发委、人社局、民政局、齐镇政府、营头镇政府、汤峪镇政府、横渠镇政府负责)
(九)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在全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区全面建立三级网格管理机制,构建“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各级联动、责任明确”的秦岭生态环境监管网络,各级网格严格按照职责分工,抓日常巡查,抓检查督导,抓快速处置,抓严肃问责,着力消除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中的“盲区”,下大力气将破坏秦岭生态环境、危害秦岭生态安全的违规行为处置在萌芽状态,坚决打击破坏秦岭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切实提高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质量和水平。(县秦岭办、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太白山旅游区管委会、林业局、齐镇政府、营头镇政府、汤峪镇政府、横渠镇政府负责)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属地管理原则,相关镇对辖区内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负主体责任,党委书记、镇长为第一责任人。联系镇(街)的县级领导负责包抓相关镇的秦岭生态环境问题协调处理工作。县级有关部门按照工作职责负行业主管责任,由主要领导负责,加强督促指导,主动协调开展工作。
(二)强化保护职责。县政府不定期组织开展秦岭生态环 境联合执法检查和行政监督。县、镇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抓统筹协调、项目准入、规划(方案)编制。发改、科技、环保、国土、住建、交通、水利、农业、林业、旅发委、公安等部门按照权责清单,各负其责履行相应的保护和监管责任。沿山镇政府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职责,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日常巡查及问题处理,并积极配合县级部门开展执法检查。秦岭区域内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有林场等管理机构,做好其管理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三)强化资金保障。落实国家和陕西省主体功能区生态 扶持和财政转移优惠政策,加强与省发改委、水利厅、环保厅、林业厅等部门的协调与沟通,积极争取上级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资金,设立县级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加强中、省、市、县有关专项资金的整合使用,统筹安排,在基础设施、环境保护、河道治理、生态建设、扶贫开发、产业发展等项目资金上加大对秦岭保护区域的倾斜扶持。
(四)细化目标考核。实行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同时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落实党政同责,实行自然资源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终身追究制度,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秦岭生态环境破坏的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五)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和 互联网等新媒体,利用“世界环境日”“爱鸟周”“国际湿地日”等各种纪念活动,深入宣传秦岭保护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提高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营造保护秦岭生态环境的社会氛围,使关注秦岭、保护秦岭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保护生态环境实施方案主题班会4
保护生态环境实施方案主题班会
活动基本情况 时间: 地点:14幼师教师 参加人员:15初等全体 主持人:潘月芳
一、活动题目
通化市移动森林生态文化宣传学校建设实施方案
二、活动目的为了通过开展移动森林生态文化宣传学校建设工作,进一步传播绿化知识,弘扬生态文化,营造健康和谐向上的生态育人环境,增强中小学生的生态意识,我们要自觉参与穿件活动,为建设生态美丽通化作出应有贡献,完成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任务。
三、活动内容
1.需要组织开展“生态知识进校园”主题教育班会。组织开展好“七个一”活动:一次全校性主题班会、一次全校性生态知识专题讲座、一次全校性主题演讲(小学讲故事)、一次全校性手抄报展览、一次全市性作文大赛、一次全市性环境作品摄影展、一次小学生赠送和使用手绢活动(省统一赠送)。
2.则是开展“一张明白纸进万家”活动。向全体中小学生家庭发放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倡议书,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活动,使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让创森知识走进千家万户。让美味中小学生成为绿色使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身边人,并且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支持通化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
3.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地球日、植树节等活动开展主题宣传活动,积极开展生态文明主题教育,宣传有关法规,普及科普知识,倡导爱护环境卫生,保护生态的理念。各地、各学校要及时总结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活动的好经验、做法和典型事例,通过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四、评选表彰
为了进一步推进移动森林生态文化宣传学校建设工作,将开展优秀主题班会教案、主题演讲稿(故事稿)、手抄报评比活动,对在创建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评比。被评选出优秀的作品加以表彰。
五、工作要求
1.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开展移动森林生态文化宣传学校建设工作,是落实我市创建森林城市工作的具体载体。各地、各校要充分认识移动森林生态文化宣传学校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要切实高度重视,科学安排、协调推进、合理实施。2.整体推进、务求实效。要将移动森林生态文化宣传学校建设工作纳入德育工作计划中,制定工作方案,积极开展创建工作。要通过校园广播、电子显示屏、横幅、板报、班团队会等形式,积极宣传“创森”的重要意义。要以“七个一”活动为载体,让同学们积极参与到移动森林生态文化宣传学校建设工作中,学习了解绿化科普知识及相关法规,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态文明观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创森工作增光添彩。
3.创新形式,贴近生活。各地、各学校紧密结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基本规律和认知特点,贴近生活实际,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各地、各学校要将我市创建森林城市倡议书印发给每一名学生,并由学生带回家庭,让每个家庭成员了解我市创建森林城市的意义,形成全社会支持创森的良好局面。让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使活动过程成为全社会践行生态文明的过程。要结合校园规划,积极做好校园的美化绿化工作。
4.注重宣传、及时总结加强创建工作的宣传,把握好的做法、经验和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进行宣传,积极营造好的氛围,这是我们应该注重以及应该做到的,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