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策划方案 >

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最新4篇

网友发表时间 879098

【导言】此例“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最新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第一篇】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 设计方案 调研 设计 论证

数字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它是网络化的信息传输、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和智能化的用户终端,三者有机的结合。如何完成数字化校园的设计工作,制定好数字化校园设计方案,成为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重头戏。

1 设计前的调研工作

调研工作是完成设计的基础,没有这项工作,设计方案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数字化校园工程的设计者,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研:

领导重视程度的调研。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投资数千万,资金数额较大,接到设计任务后,要调研业主是否成立了有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数字化校园专家担任成员的领导小组,了解领导的意图、专家的意愿,还要关注资金的落实情况。

业主单位规划的调研。积极与业主单位沟通,对该单位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是否有规划进行详细调研,了解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是分期实施还是一次建设到位,做到少走弯路,多走捷径。

校园网络建设情况调研。接到数字化校园设计方案的设计任务后,必须到业主单位,深入了解目前该单位的校园网络建设情况,例如六盘水师范学院目前的网络状况如下:1、电信接入带宽100M ,教育科研网2M。2、学院目前只相当于一个大局域网或者是一个大网吧。3、硬件基础设施老化,应用系统缺乏,已建应用系统相互独立,资源不能共享,形成资源浪费。

2 数字化校园设计时的关键要素

把握设计原则。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以下设计原则:A、总体原则:高速、安全、稳定、可靠、可管可控、可运营。B、先进性原则:校园网的设计要充分应用已经成熟的先进技术,如:IPv6技术,使校园网在未来数年内不落后,在全省甚至全国处于领先水平。C、可扩充原则:要建设成完整统一、组网灵活、易扩充的弹性网络平台,能够随着需求变化,充分留有扩充余地;D、开放原则:开放的接口,支持良好的维护、测量和管理手段,提供网络统一实时监控,实现设备的统一管理;E、安全可靠性原则:设计应充分考虑整个网络的稳定性,支持网络节点的备份和线路保护,提供网络安全防范措施;F、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充分考虑整体的需求,并可以实现校园网建设分步实施,后期建设不浪费原有的投资。

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电缆构成的几何形状,它能表示出网络服务器、工作站的网络配置与互相之间的连接,主要有星型、环型、总线型、树型及总线/星型及网络拓扑结构。六盘水师范学院数字化校园设计方案采用的是树型拓扑结构,它是一种分层网,结构对称、联系固定、容错能力强、属于广播式网络,无需对网络改动即可扩充工作站。

设备的选型。设备的选型直接关系到数字化校园的成本投资,设备有高端、中端、低端三类,统一选用高端设备例如思科等设备,性能稳定,维护成本低,但造价高,安全性不理想。统一选用低端设备例如锐捷等,造价低,但维护成本高。为此,要做到高中低端设备兼容,造价合理,数字化校园设计方案才具有可行性。

设计方案中的项目设计。数字化校园设计方案包括的项目主要有基础网络设计、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网络安全设计、一卡通系统设计、数字图书馆设计、OA办公系统设计、邮件系统设计、校园视频监控系统以及校园广播系统设计、录播系统设计(含微格教学系统设计)等。六盘水师范学院数字化校园设计方案中按照10000人规模,按照国家教育部对本科院校的评估要求来做。校园新的基础网络初步规划为核心十万兆,主干万兆,千兆到桌面。在初期采用百兆、千兆自适应,逐步淘汰百兆网,达到全千兆网到桌面。中心机房两个,在电信或其他运营商处租用服务器存放相关网络数据;楼宇之间采用24芯光纤,主干网之间采用64芯光纤连接,各连接之间至少留一组以上备份线路。图书馆楼将作为学院以后网络中心机房,其他楼房网络都从这里接出来。网络须考虑教育网和电信网络的双接入。

3 设计方案论证工作

业主单位专家论证。设计方案完成后,立即提交业主单位,有业主单位组织本单位专家对方案作详细论证,找出设计方案的优缺点,特别是基础网络及综合布线系统中关键问题的处理,同时,让专家与后勤部门人员座谈,就一卡通中存在的问题答疑。根据业主单位提出的修改意见,多次将设计方案不断的修改,做到尽善尽美。

省内外专家论证。由业主组织省内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的专家召开专家委员会议,面对面听取意见,就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安全性进行论证,形成专家组意见后,由专家签字确认,作为数字化校园设计方案的佐证。为保证方案设计理念的先进性,可征求省外专家的意见,使得修改后的设计方案更具有说服力。

4 结论

完成数字化校园设计方案的设计工作如果进行设计前调研、设计中善于把握关键问题、设计后能够通过专家论证完善设计方案,那么,该方案将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维。实战网络工程案例[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

[2]王金岗。局域网管理实用指南[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5.

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范文【第二篇】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

一、数字化校园概述

“数字化校园”的概念肇始于1990年美国克莱蒙特大学教授凯尼斯・格林发起并主持的一项大型科研项目“信息化校园计划”,该项目旨在利用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在传统的校园网基础上,通过更加先进的信息数字化手段和工具,来构建一个能够拓展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的数字化空间。经过20多年来国内外校园管理者的不断努力和实践,数字化校园的概念已经逐渐完善,即: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实现校园环境内包括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服务等所有资源的数字化,以便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中学校园管理的效率和拓展校园管理的功能,使各中学教育管理水准提升一个档次。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的,应当包括几个方面,如:实现包括教学、科研、管理等一切活动的数字化;实现学校全方位教育资源共享,消除信息孤立和分散的局面。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数字化校园还可以通过网络实现教学、学习等多向交互,为教师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自动化教学科研和生活服务,充分提高了学校的综合效率。

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策略

数字化的校园建设是一项需要统筹规划的系统工程,各所中学都有必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进行,但总的来说,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应当坚持“三个必须”,即:必须具备先进的理念,必须具有良好的信息化环境,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在“三个必须”的原则基础上,以设施建设为基础,进行重点资源开发,保证配套的方针政策,同时进行必要的师资人员培训。

1.数字化校园理念的构建

数字化校园是以校园网络为基础的集现代化教学、管理与科研为一体的一种新型数字化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它比一般校园网具有更高层次的意义。它不但包含了教育现代化所需的软硬件环境,而且包含了现代化教育的理念。教育理念的重构,还包括全新教育理念在全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及相关者中的思想渗透,逐步取得校领导、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并体现在各自的行为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数字化校园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

2.校园数字化设施平台的建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硬件设施是实现校园数字化的基础,完善、提升校园网络的硬件基础设施是进行校园数字化设施平台建设的第一步。为了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对教育教学的要求,满足数字化校园建设中不同层次活动对网络性能的要求,必须建设一个高速、稳定、安全,有线和无线相结合,遍布校园各个角落的多媒体网络平台。通过建设或升级包括结构化综合布线、服务器和终端机、内外连接设备(如交换机等)在内的硬件基础设施,根据各个办公和学习场所等实际情况和需要配备相应规格的设备,才能使校园网络逐步得到完善和升级,保证校园网高速才能使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得以实施。

3.校园数字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建立校园网就等于修建“信息高速公路”,如果没有丰富的网上资源,有了信息高速公路也发挥不了多大用处。因此,在完善校园网络平台建设的同时,应加大网上信息资源建设的力度,积极引进或开发学校各方面的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各个层次的行政管理、教学管理、教材管理、学生管理、科研管理、校产管理、人事管理、档案管理、财务管理、图书资源管理等。开发诸如教学网络系统、教学辅助系统、数字化图书信息系统等与之相关的系统,把有特色的成熟的课件、教案、教学实景等资源集成为课件库,把教学背景资料、史料、案例、教学参考资料集成为辅助资源库,把图书馆建设成检索方便、涵盖全面的数字图书馆。

数字化的校园建设是一项长期而浩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各中学管理者、实施者和普通的教职员工、学生的理念重构入手,同时注重校园数字化基础设施平台的建设和数字资源的开发利用,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一个真正的集校园管理、教学、科研和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数字化校园。

参考文献:

[1]林炜华。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初探[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7).

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范文【第三篇】

为落实纲要精神,北京市教委将数字校园建设列入“十二五”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建立100所市级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全市50%的学校要进行数字校园建设。可以预见,在未来十年内,数字校园建设将走上快速发展之路。

北京市首批29所数字校园实验学校建设方案的平均预算为400万左右。随着北京市数字校园实验项目的启动,各区县纷纷启动数字校园建设工作,部分区县已经确定了区级数字校园实验方案,这些区县第一批区级数字校园建设的经费预算也都在1000万左右。“十二五”期间,各区县的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将继续增长,预计所投入的数额将以亿为单位计算,而其中大部分经费将用于数字校园建设。

面对如此巨大的投资,机会与风险并存。如果数字校园实验成功,则会极大地促进教育教学管理的各项工作;一旦失败,则损失巨大,无法弥补。数字校园建设经费主要用于购买软件和应用平台的开发设计,决定数字校园应用项目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无论哪一个因素出现问题,都会导致项目失败;项目失败,就意味着投资失败。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风险的存在,认真地研究数字校园建设方案,制定科学有效的实施策略和管理办法。各区县教育信息化主管部门以及实验学校要承担起责任,统筹兼顾,统一规划,降低投资风险,确保数字校园建设成功。

数字校园建设风险分析

综合分析,数字校园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风险:学校对数字校园的认识不足,不清楚数字校园到底是什么;学校对自己的需求不了解,缺少统一规划;好高骛远,一味追求高端应用,忽略基础应用;学校在应用项目设计和实施方面经验不足,对学校实际情况、需求定位、投资风险、维护成本等考虑不够充分,容易受产品提供商影响;缺少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使数字校园建设缺少方向性引领和指导;缺少有效的项目立项和经费管理办法,经费无可持续性,已到位的经费发到学校后无法有效控制;教师信息化意识和应用能力普遍不高,学校建立的应用项目可能会因为教师的信息素养限制而无法发挥有效作用。

在分析了以上风险后,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有效地规避这些风险,使数字校园建设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降低投资风险,确保数字校园建设成功

为降低投资风险,确保数字校园建设成功,我们在建立科学的数字校园评价体系、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建立数字校园项目管理制度和专项经费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研究和思考,根据大兴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大兴区学校信息化分级认证评价方案”、“大兴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认证方案”、“大兴区数字校园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办法”,这些方案和办法有效地降低了投资风险,为大兴区数字校园建设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为数字校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大兴区学校信息化分级认证评价方案

通过对多所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方案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发现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在需求上有很大的共性。我们将来自学校的应用需求进行分类,按照各分类应用项目的难易程度,将学校信息化建设过程分成了五个认证级别,根据大兴区的实际情况,为每一级别明确了建设目标、应用目标和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大兴区学校信息化分级认证评价方案。具体内容见下表。

大兴区学校教育信息化五级认证表

注:以上五级认证都有各自的具体评价指标,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不一一列举。

五级认证评价实际上由预备级和五个正式认证级别组成。学校实现预备级认证无需投入专项经费,只有在通过预备级认证后,才可以申请数字校园建设专项经费。当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通过四级认证后,可以获得由大兴区教委颁发的“数字校园示范校”铜牌。第五级认证实际上已经超越了数字校园,是数字大兴教育的最终目标。

这种分级认证评价体系可以非常容易地将抽象的数字校园概念转变为具体的数字校园模型,极大地提高了学校对数字校园的认识和理解。在规划和实施层面,能够对学校信息化建设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使学校明确自己当前的信息化程度和将来的发展方向,消除数字校园建设的盲目性;在结果评价方面,为数字校园建设提供了科学的评价依据和标准。

大兴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认证方案

数字校园建成后,教师是最主要的使用者,因此努力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是数字校园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为了能够让广大教师主动学习信息技术,提高应用能力,大兴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了一套实用的学科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认证体系,教师取得现代教育技术认证,将成为区级骨干教师评选的基本条件和学校通过数字校园认证的重要评价指标。

大兴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认证体系根据不同的认证目标分为两级认证。一级认证是“大兴区现代教育技术教师认证”,二级认证是“大兴区现代教育技术导师认证”。

大兴区现代教育技术教师认证以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基本操作技能为目标,考核内容分为四个模块:电子备课与课件制作、区级应用平台的操作、市级应用平台的操作、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每一个模块都有具体的内容要求,各学校根据四个模块的考核内容,自己组织教师进行培训,集体报名参加教师认证考试,考试形式为上机操作。通过认证考试的教师,将获得由大兴区教委颁发的“大兴区现代教育技术教师认证”。

大兴区现代教育技术导师认证以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和教育信息化实践能力为目标,是在教师认证基础上的高级认证。考核内容是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信息化应用实践情况。申请导师认证的教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区级或校级骨干教师;完全实现电子备课;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过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论文。考核过程有说课、现场汇报和答辩等几个环节。说课环节主要体现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课堂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现场汇报主要展示教师如何充分利用数字校园中的各种应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应用效果。通过导师认证的教师,除在本学科教学工作中发挥一定的引领作用,还要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具有示范作用,能够通过自己的工作,带动更多的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实现教育教学信息化和现代化。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认证体系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提供了依据,使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两级认证分别与区骨干教师评选和数字校园等级评价挂钩,使信息技术成为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促使教师主动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认证体系,可以对学校的教师信息素养进行量化评价,使学校信息化分级评价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大兴区数字校园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办法

为保证数字校园建设各应用项目的成功实施,大兴区教委建立了一套数字校园应用项目立项、审批、过程监督管理办法,以及经费申请、使用管理办法。

首先要对项目立项进行严格审批,对每一个数字校园应用项目都要组织专家进行全面论证,通过论证后方可立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组织专家对最终形成的实施方案进行确认,项目完成后,组织专家团队进行项目验收。

数字校园不是一次投资就可以实现的,启动经费只能完成数字校园一级认证。当学校通过一级认证验收后,可以申请二级或更高级别认证的建设经费。在同一认证级别内,学校也可能会有创新的应用项目或对已完成的项目进行升级改造,这些都需要持续性经费的支持。因此,持续的项目经费申请制度是必须建立的。

项目立项审批制度与项目经费申请制度相结合,可以有效减少学校的盲目立项,对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管理,提高项目的价值和成功率,降低投资风险,保证数字校园建设可持续发展。

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第四篇】

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标及需求分析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建成“四网合一”的全数字校园网(即通过光纤与Internet连接的校园局域网、VOD校园视频点播网、全数字多媒体互动教学网、通过地面接受站与远程教育网连接的远程教育资源网)。最终拥有多媒体互动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功能演播厅、电子备课室、信息中心等多媒体信息技术设备,并把校园网连接到所有校舍,将多个信息点分布在办公室、教室、多功能厅以及师生宿舍,实现师生工作和学习的全方位信息化。

校园网应具备的功能有:

1.电子邮件服务通过E-mail与同行交往。

2.文件传输FTP服务利用FTP服务实现校内各组室、班级或个人主页的上传以及从网上下载资料。

3.浏览服务学校可以建立自己的主页,利用外部网页向社会宣传学校,提供各类咨询信息等;利用内部网页进行管理,例如通知、收集学生意见等。

4.资源共享建立电子图书馆形式的教育资源库,供师生检索、查询、利用。

5.网上教学通过视频会议系统或VOD视频点播实现实时或非实时方式的远程多媒体教学。

“一卡通”应用系统应具备的功能有:

1、门禁考勤管理系统

2、图书管理系统

3、售餐系统

4、机房计费和管理系统

5、自助消费管理系统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之“硬件建设”

校园网数字化应用系统建设

1、教学及校务管理系统

采取购买与自行开发相结合的方式,在现有教务管理平台基础上,引进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教学数据统一管理,实现教学动态管理,教学管理信息数字化。建立完备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对期中期未及平时成绩考核,出勤考核都采取自动化办公模式,并对学生的档案进行电子永久保存。

2、数字化图书馆建设

加强电子图书、文献资源库建设,全面升级图书馆现有硬件设备。完备电子阅览室的使及管理;增加馆藏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举办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形成校园电子图书文化。

3、公共资源服务平台建设

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重点专业优质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库,将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的优质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源在网上公开,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建成学生自主学习环境,实现网上授课、网上辅导、网上答疑、网上批改作业功能,为“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学院实施提供技术保证。对FTP服务器进行硬件升级改造,增大教学资源库容量,以便学生能更方便全面进行网上学习。形成了影视资源库;通过地面卫星接受站接受、收存储中国远程教育网、中国广播远程教育信息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等远教资源信息,形成了卫星教育资源库;通过光纤与Internet相连,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形成了地面教育资源网;

4、多媒体应用平台建设

购置高性能计算机,建立功能强大的视频服务器、音频服务器、文件服务器等。建立一个校园网外能够访问并配置详实的信息资料介绍校园文化的网站,网站添加丰富的优秀教育教学资源,将电子图书馆融合进去。

5、公共实训平台数字化建设

按照“认知实习技能仿真实践操作”的流程,规划建设符合校园体系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实训设备设施和现代化信息手段构成的现代化实训基地,充分利用现代数字化技术,培养学生认知实习和模拟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应用水平。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技术支持

学校将建成主干千兆、百兆到桌面技术先进、高速、稳定、安全的校园网络。网络核心采用万兆路由核心交换机,设置多台专业服务器,并安装教务管理软件、学生管理软件、图书管理等软件等。

电子实验室建设

“一卡通”系统建设

1、门禁考勤管理系统

在两个校门处安装门禁控制器和读卡器,学生刷卡进入,自动记录考勤信息。如遇未授权的非法卡发出报警音。可在后台软件中规定多种考勤规则,对 IC 卡进行不同权限设置,多种条件的查询等等。

2、图书管理系统

配备激光扫描器识别条形码,具有完善的采编、流通、典藏、期刊管理、公共查询、资产清查、压缩备份等功能。

3、售餐系统

学生和教职员工只需预先充值在其IC卡中,就餐买菜时,在售饭机感应区的有效距离内出示其卡,由售货员在售饭机上预设或输入消费额,确认后便可完成本此交易。有详细的消费记录 , 并可设定消费限额。

4、机房计费和管理系统

依靠软件实现对学生机的监控和管理,学生持卡上机,学习上网,客户端上的读卡器按预先设定的卡型、费率、时段自动扣钱。

5、自助消费管理系统

该系统用于校内消费管理。在校园的某些指定地点配置IC卡自动售货机,全天候二十四小时开放。可实现联网消费,也可脱机消费。刷卡后从该卡内扣除消费额,后台清分清算系统自动完成结算

三、数字化校园建设之“软件建设”

探索适应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

一是讲授式教学模式。网络环境下讲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统一授课。这种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中的班级授课在网络教学中的新发现。它是基于局域网的讲授式教学模式而言,教师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室的硬件和软件的功能,进行屏幕广播、电子举手、屏幕监视等功能实现的一种非常类似于传统讲授课教学的教学形式。这种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对于软件环境的要求不是很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单机版演示型CAI课件、视频、音频资料在局域网中进行广播演示教学。

二是讨论式教学模式。网络环境下讨论式教学模式的特点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教学采取启发式,注重对问题的讨论。在教学过程中,利用BBS(一般要学生学习Telnet登录到服务器上,或者利用浏览器游览基于WEB的BBS系统),登录进入相关的问题栏目。在这些栏目中有大量的问题,学生可以浏览别人关于问题的解答或发表自己的观点。相当于聊天室的功能作用,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交流。

三是发现式教学模式。网络环境下发现式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归纳总结与概括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提出所要探究的内容,再由学生自主上网搜索关于主题的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和概括。这种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而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因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

培养适应信息化教育的师资队伍

随着“四网”的开通,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资源丰富多彩,信息传递速度快,教师之间的交流与讨论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给教师的教学和教研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丰富的资源。我校校园网上建有教师备课系统和教研论坛,教师可以高度共享信息资源,利用便利的备课系统和教研论坛开展教学教研工作。教育信息化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丰富了教师的知识,方便了教学教研工作,提高了教师教学教研效率和水平。

采取“集中培训,过关检测”、“自主培训,岗位练兵”、“制度引导,任务驱动”等措施在教师中开展“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通过推荐和介绍运用信息技术的优秀教学范例,展示信息技术的魅力,激发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有计划地安排学习内容,按照由易到难、由点到面的程序进行有重点、有层次的培训,每个阶段结束时都进行了相应的认知水平和操作技能检测,活学活用,务实求新,保证了培训效果。建立了与普及推广信息技术相适应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鼓励教师学以致用,把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同时作为信息技术学习提高的过程,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同时把信息技术的学习与新教育理念的学习结合起来,通过技术手段的更新来带动教育观念的更新,促进教学方法的更新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

打造具有高品质信息素养的优秀毕业

学校安排充足的信息技术课程,保证每周2节信息技术课,且上机操作时间保证在80%以上,以此使学生对信息技术有深刻的认识,树立信息意识,提高计算机、网络操作能力。课后通过bbs、博客等网络虚拟社区进行学习探讨,增强对网络文化的认识能力和利用能力,让每一位学生在网络上“安家”,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传递、交流自己的思想,体会做为一个社会人在网络上享有的权利和义务,最终达到提高信息素养的目的。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8 87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