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策划方案 >

教育产品推广方案(精编3篇)

网友发表时间 790974

【导言】此例“教育产品推广方案(精编3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教育产品推广方案范文1

案例教学法是1870年由哈佛法学院院长克利斯托夫·朗戴尔(Langdell)在对教学方法进行大胆的改革的基础上创立的。20世纪初,哈佛大学商学院开始采纳案例教学法,最初是利用案例作为一种教学工具,以帮助学生能像管理人员那样思考问题,做出决策。之后,案例教学法在西方教育界迅速崭露头角,被广泛运用于法学、医学、商业、企业管理等教学领域,逐渐成为一种风靡全球的新型教育模式。案例教学法自20世纪70年代末引入我国。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郑金洲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给出了案例教学法以下定义。“从广义上讲,案例教学法可界定为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与讲授法相对的”。“案例教学以教学案例为载体,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选择一定的教学案例从事教学的一种教学法。它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特征,强调师生对案例素材共同进行探讨,并写出有关案例报告,它与案例与本课程的关系更多的体现为一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1]根据教育界对案例教学法含义的共识,结合广告学科的特点,笔者认为广告教学中运用的案例教学法的含义为: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收集和加工典型营销传播现象作为教学材料,通过完整的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再现真实的营销传播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分析、研讨,做出判断和决策,引导学生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进一步学习理解原理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即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展开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法。

2案例教学法在广告教育中的误区

由于我国广告教学长期以理论教授为主,侧重强调教学内容而忽视教学过程缺陷,导致教师对案例教学法存在认识和操作上的很多误区,只有消除这些误区,案例教学法才可能真正在广告教育中施展开来。

误区之一:案例教学等混举例说明主张案例教学就是“举例说明”者,以为教学中有案例就是运用案例教学法。即是教师先讲述相关理论知识,再结合案例进行说明使理论具体化。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并非举例说明那么简单,首先,案例在案例教学法中占据中心地位,教师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是借助案例研讨来实现的,而举例在一般教学活动中仅处于次要地位。其次,案例教学是组织学生们自我学习,锻炼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主要是培养学生分析营销传播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记诵知识,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讲授而是启发学生自己思考,组织讨论和积极评价。再次,案例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不断交往的过程,学生的独立活动在案例教学法中占了很大比重,而举例完全是教师单方的教学行为。

误区之二:案例教学等同事例教学主张案例教学就是以“案例复述”为主的事例教学法,即是以大量案例来吸引学生。课堂上只有老师对案例的描绘,很少有老师和同学的激烈辩论,老师在最后还要公布案例的“标准答案”。这样仍然是传统的讲授教学,只不过是对广告概念或原则讲授的少,对案例描述介绍的多,学生仍在被动地接受教师对案例的灌输。案例复述往往是对已有结论的论证,它对学习者的启示和警醒作用十分有限;而案例则是需要在讨论和分析中才能找到结论的特定情境中的事件。有的案例甚至很难得出结论或无法得出结论。事例教学比较简单,可以在理论教学中随时插入,所用事例也往往是信手拈来,不必精心准备。而案例教学的要求则高得多。这种教学是一种系统的教学活动,有其完整的教学过程。事例教学手法单一,以授受问答为主,而案例教学能对多种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优化组合。案例教学重要的不是所谓的正确答案,而是营销传播运作中的思考过程。案例教学真正教给学生的不仅是具体的广告知识,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进行推理的方法技能。

误区之三:案例教学就是实践教学主张案例教学就是实践教学者,混淆了二者的含义。案例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在共同分析、讨论案例的过程中,获取广告学科理论与专业知识;更要通过对广告案例分析、追问的过程,养成学生反思实践问题的精神,提高反思实践问题的意识,掌握反思的方法与技能,发展与提高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2]案例教学法不是要学生死记知识条目,而是重视逻辑推理和辨证思考的过程,形成怀疑和批判的学术精神。这种教学方法仅仅是突破传统广告教育中只关注知识讲授的弊端,提高学生营销思维能力。但是案例毕竟是经过加工过的事实叙述,仍然不是完全的社会真实,案例教学法也不需要学生亲身参与广告实践,学生对于接待广告主的技巧、客户服务、策略选定、提案陈述、广告文书、广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并不能通过案例教学法完全获得。所以,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在本质上是大相径庭的。在现行的中国广告学高等教育模式中产生的课业实习和社会调查等,目的就是在于进一步培养广告职业技能、职业道德,为学生进入职业状态做准备。

3案例教学法在广告教学中运用

运用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系统的教学活动,有其完整的教学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阶段、课堂实施阶段、课后评价阶段。每个阶段都必须有周密的准备和精心的实施。目前学术界对案例教学法在广告教学中的运用概括性总结和表征化地描述居多,而结合广告教学实际真实再现认真分析其运用过程的则罕见。笔者结合自己在广告教学中的体会,以一个原创性的案例教学的演示分析为基础,探讨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模式设计和运用。在品牌定位的课程讲授中,如何让学生理解掌握定位的本质即定位是针对潜在消费者的需求结合品牌的特性所做的营销传播活动,笔者选取了可口可乐新可乐的经典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广告定位所依据的三个重要的参照因素:消费者的需求、品牌核心价值、品牌的市场地位。

案例1:求新还是坚守—

—可口可乐的定位困境

可口可乐是全球最成功的品牌之一,因为可口可乐是这个市场的首创者,也是人们心目中饮料市场的领先者,因而可口可乐一直坚守自己的领导者定位,最具代表性的是它1942年的广告语:“真正的饮料(therealthing)”,表明只有可口可乐是正宗的可乐,其它的都是仿制品。20世纪50年代,可口可乐在对百事的竞争中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可是接下来10年里,百事进行了一次全新的定位:新一代的选择。通过系列广告大力宣扬青春、充满活力、富于挑战性的百事精神,“认为自己年轻的人现在就喝百事”,从而导致美国年龄在25岁以下的人几乎都迷上了百事可乐,抢夺了可口可乐在年轻人中的市场份额,成功与可口可乐缩小了差距。70年代,“百事挑战”运动针对可口可乐的口味,强调自己的稍甜配方更胜一筹。80年代,百事通过全球范围内的巨星策略进一步挑战可口可乐的霸权。1981,可口可乐老大地位岌岌可危,市场份额不仅输给百事,还输给芬达、雪碧、健怡可乐。同时,可口可乐公司研制出了一种新配方的新可乐,在与百事和传统可口可乐的口味测试中,新可乐被消费者认为是口感最好的。面对百事的强劲挑战,可口可乐公司是否应该放弃原来的已有99年历史的神秘的“7X”配方,推出一种新配方的新可乐?

(一)课前准备阶段

教学目标:①加深学生对广告定位依据的理解,让学生尝试着将等消费者的需求、品牌核心价值、品牌的市场地位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分析中去。②初步训练学生的广告定位决策能力。根据教学目标,考虑到案例1是广告定位中真实的经典案例,具有争议性和可分析性的价值,且能较好地体现产品定位与消费者需求之间的矛盾,故选定此案例以期望实现教学目标。第一步,教师的准备。教师对案例中所包含的信息做深入的分析,确定案例讨论中的焦点问题。第二步,学生的准备。每一位学生于课前一周已得到教师打印好的案例材料,并按教师的嘱咐认真阅读、分析案例并写好发言提纲。

(二)课堂实施阶段

教师将学生分为5个小组,每组约6至7人,并设计出案例分析、讨论的步骤。第一步,设疑激趣,呈现案例。考虑到在课前准备中教师将打印好的案例已分发给每一位学生,对他们来说,案例己无好奇感,故课堂上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呈现案例,并提出6个问题供学生思考,以引起学生的兴趣。①可口可乐是否应该推出全新配方的新可乐?②可口可乐遭遇困境的关键原因是产品的口味吗?③可口可乐品牌的定位与核心价值是什么?④消费者对可口可乐品牌的期待和心理需求是什么?⑤为什么定位大师里斯和屈特说“定位不是对产品本身做什么,而是针对潜在消费者心智所下的功夫。”⑥广告定位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此时,师生再一次熟悉案例情境。此时仍处于案例的导入阶段。因此第二步的设计和安排非常关键。第二步,启发引导,展开讨论。①分组讨论。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讨论。先让学生在小组内部发言,消除他们的紧张感,让他们在小范围的热烈讨论中互相启发整理思路。具体做法是小组每个成员先简单的说出自己所做的分析及对问题的看法,供大家批评、补充。接着小组成员对按教师提供的案例问题的顺序逐一发表各自的意见,展开讨论,一个问题结束了,再进行下一个问题的讨论。最后要求各组总结,形成自己的结论,注意在小组范围内不一定要达成一致意见,只要其理由充分,每种意见都要统计。在小组讨论时,教师分别参与到各组的讨论中。②全班讨论。各小组选派2名学生结合案情分析情况进行观点陈述,其他学生认真听,评判观点、结论,进行补充,或质疑,或提出反驳意见,学生全面参与。教师将不同观点板书于黑板上,同时对个别质疑进行解答。对案例1,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形成三种意见:A、以全新配方的新可乐取代传统配方的可口可乐,以更好口感作为新的广告诉求,跟百事打口味战。新可乐不会影响可口可乐的领导者定位。B、保持可口可乐的传统配方,因为消费者选择可口可乐是出于品牌认同,而不是仅仅是口味。独一无二的原创性是品牌的核心资产,新可乐使自己身份模糊,动摇品牌的领导者定位。C、同时销售传统配方和新配方的可口可乐。这样可以讨好消费者偏甜和偏淡的两者口味要求,比较保险。教师此时注意引出与论题相关的广告知识。第三步,以案论理,总结延伸。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对讨论的结果有一个总结,在总结中教师往往要揭示案例中所包含的广告定位理论知识。案例1涉及针对产品功能还是针对消费者需要进行定位的矛盾冲突以及在这种矛盾冲突时如何决策的问题。事实上,定位不是对产品本身做改变,消费者对品牌的期待比产品本身要重要的多。可口可乐19世纪80年代推出时是市场上唯一的饮料产品。它首创了一种新产品种类,品牌的名字就成为产品本身。20世纪大部分时间,广告充分利用它的原创地位,也是它配方保密的原因。而新可乐与品牌定位背道而驰。新可乐的定位出让了它最关键的品牌资产:原创性。可口可乐的品牌角色是看守者,他们不能改变旗舰品牌的口感,不能改变它的形象,惟一能做的就是保卫自己珍贵的品牌遗产。事实上,可口可乐公司1985年的确推出过新可乐。这一决策大大低估了品牌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完全没有估量到许多人对传统可口可乐的那种深切、持久的感情。人们因为买不到传统可乐愤怒,媒体和众多消费者强烈抗议,抵制新可乐。在短短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公众的压力就迫使可口可乐公司完全撤下新可乐,恢复了老可口可乐的生产,从此回归经典可乐的定位,在以后的营销传播中可口可乐再也没有用“新”来形容过。教师要指出学生根据消费者需求、品牌核心价值和市场地位进行定位决策是非常正确的,这也是对前面知识的复习。

(三)课后评价阶段

在案例1的学习中,学生是从一个营销广告人员的角度参与到案例分析中的,他们要设身处地地思考决策人实际面对的那个两难情境,要承担一定的职业责任,要感受来不确定性后果的压力,认识到营销决策可能要冒风险,并且懂得要把自己的想法与其他人进行沟通、交流。他们通过这种亲身的体验认识到在广告定位原来是这么一个复杂的过程。真实的案例情境让他们懂得了在做广告决策时,应考虑什么是好的?什么是最好的行动?为什么?以及行动后可能产生的结果是什么?同时,案例也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它也能考察学生对本章节理论的掌握程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广告定位的内容。此外,对案例的共同讨论能有效增强学生自信心,独立思考能力以及相互合作能力。

4参考文献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3篇教育产品推广方案就是山草香小编为您分享的教育推广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

教育产品推广方案范文2

(一)美国

美国的工业化是建立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的,而农业发展的关键是高等农业教育。美国高等农业教育向来重视与农村建设的互动。1862年7月美国总统林肯颁布《莫里尔法案》。该法规定,拨给各州一定面积的联邦公有土地资助每州至少成立一所农工学院。法案实施后,联邦政府共拨地1743万英亩用以赠地学院的建设。[1]崇尚实用的高等农业院校也成倍增长,如现在的加利福尼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等都是在赠地学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赠地学院主要讲授农业与机械技艺方面的知识,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满足区域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美国工农业现代化储备了必要的软件。可以说,《莫里尔法案》的颁布实施促进了美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大发展,为美国后继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贡献了大批的科技人才与智力成果。1887年美国政府实施联邦政府向各州提供年度财政拨款,资助各州依托农工学院建立农业试验站的《哈奇法案》。高等农业教育依托农业实验站强化农业科学实验与研究的职能,推动了美国农业科学的创建与完善,“其研究成果使每年农产品价值有千百亿元的增加”。[2]此外,美国的高等农业教育还积极参与农业推广,高等农业院校在所在州的每一县设立基层分支机构,与当地政府和志愿者共同开展工作,由此建立了一个庞大的覆盖全国的科技服务体系。大学和县基层机构则是这一体系的两个主体。1914年美国政府颁布《史密斯—利弗法案》,联邦政府与各农工学院建立农技推广机构,负责开展所在州的合作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935年,美国政府又通过《班克黑德—琼斯法》,规定每年增加农业研究拨款,以推动农业科研工作的展开。[3]美国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建设积极互动,为美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人才支持与技术服务支持,美国也成为世界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国,农民的创造性、主动性得以提升,农村建设蒸蒸日上。

(二)日本

日本的高等农业教育是综合性大学+农科类大学+短期大学的三元结构模式。在综合性大学的农学、生物资源学或园艺学等学部中实施高等农业教育,这是日本高等农业教育的主体,其培养目标是造就农业高科技人才、学科带头人等。在以农、农工或水产等命名的农科类大学中开展高等农业教育,其所占比重较小。第三类高等农业教育存在于短期大学的涉农本科中。[4]二战以后,为满足农村建设的发展需要,日本政府对农业教育结构进行改革与调整,新制大学诞生,高等农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得到创新,农科院校或专业进行重组。“入关”(1963)后,为适应国际化和经济结构调整之需要,日本高等农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培养规模大幅度增大,为传统产业改造及产业结构调整输送了大批生力军。从1970~1999年,日本农科本科生数和农业水产业GDP间有极显著的相关性,R值达到0.944。当日本农业本科生数维持在150000~175000人时,农业水产业GDP相对较高。日本高等农业教育强调提高以畜产和园艺为对象的教育比重,重视培养指导研究和普及新农业技术的领导人员,培养同农业相关的第二、三产业技术人员及开发有关农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和农业生产资料新技术的研究人员。[5]在农业人才的培养上,日本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国立大学先后设置研究生院农学研究所,开设博士课程和硕士课程,研究生院农学专业研究生在整个研究生总数中的比重呈现逐年增长趋势,这就为日本农村建设培育了大量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日本高等农业教育与日本的国情相对应,在日本高等农业教育中最具特色的是县立农业大学,此类大学主要开设有关现代农业技术、农业经营以及农业管理知识的课程,是进行农业实践的培训和进修机构。农业大学校中设立三类部门,分别为培养、研究、进修部门,这是农业大学校对社区开放的一种途径,致力于培养人才,并与农业实验场、农业技术普及及改良所相互协调,“三农合一”,有力地保障了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普及。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重点把农村生态环境和生产发展的现代化水平推向一个新高度,通过制定鼓励政策调整农业结构,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狠抓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高等农业教育在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大幅度改革调整,面向生产实际成为高等农业教育者的共同追求目标。

(三)荷兰

荷兰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资源贫乏的西欧小国,但这个不足两个半北京大的欧州小国在农业方面却是个大国,其育种业、畜牧业及花卉业堪称世界第一。荷兰农业的发展得益于现代化的农业教育体系。荷兰高等农业教育是荷兰农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两种:综合性大学与地方农学院。综合性大学主要有瓦赫宁根大学,其学制一般为五至六年,毕业后可获得相当于其他国家的硕士学位,再继续深造四年即可获得博士学位。[6]瓦赫宁根大学拥有一支庞大且力量雄厚的教学科研队伍,担负着推动荷兰农业高速发展的重要使命。地方农学院目前有五所,包括劳伦斯坦国际农学院、巴勒维尔特农学院等。荷兰高等农业教育注重教学与科研功能的发挥。瓦赫宁根科教中心成立后,与隶属于农渔部的农业科学研究院实现整合,根据学科门类重组为植物科学、动物科学、农业技术与食品科学、环境科学、社会科学五大学科群,对农业科研和教学工作进行整体协调管理。劳伦斯坦国际农学院以地理学信息网和开展咨询服务而著名,学院专业设置主要为自然环境类、农产品加工、贸易与经营管理类、农业教育课程类学科。学院实践教学环节由讲座、教学基地、校内车间学习、参观、访问等组成,其中校外基地是其主要实习场所。荷兰拥有6个农业技术培训中心,分别属于奶牛饲养、农业机械、食用菌培养等不同学科。培训中心集技术培训、生产科研于一体,为农业高校的学生提供教学实践的设备、技术、场所等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荷兰高等农业教育在科研推广上也集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地位,农业教育、科研、推广系统三者协同发展形成了著名的“OVO三位一体”。高等农业院校与各级科研机构之间注重交流合作,讲求资源共享,本着科研服务生产的原则,面向实际、面向农民,以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

二、国外高等农业教育支撑农村建设相关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运用行政法律手段促成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建设的积极互动

通过立法制约的力量将国家政策固定下来,保障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农民、农业问题的互动,是美国“科教兴农”战略得以实现的基础与前提。1862年颁布的《莫里尔法案》正式拉开了政府资助高等农业教育的序幕。“为公私立大学定下了此后百年发展的基调,因而它成了具有种子性质的立法”,[7]持续地对美国的高等教育发挥重要作用。随后,美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农业法令,以立法的形式对高等农业教育支撑农村建设给予大力支持。以美国高等农业教育为鉴,我国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建设的有效互动,运用立法和行政拨款相结合的手段来干预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对农村建设的扶持:通过法律形式明确农业院校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经费投入等重大问题,推动农科教结合由政策驱动向法律驱动转变;注重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增加财政拨款的力度,确保政府制定的法令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

(二)大力发展各级培训机制,提高农民的素质

农民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素质是“三农”工作的基础。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保障。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高度发展与新型农民的素质息息相关。日本农业推广的“计划性”使得农民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自身知识有效利用率。荷兰高等农业教育直接面向农民与农业,大力开发农业人力资源,造就世界一流农民,始终是荷兰农业政策的出发点。我国农民教育体系虽然健全,但培养新一代农民的重视程度不够。现代农业是以相对完善的生产和物质装备为基础,有效运用现代化生产手段、农业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等要素来组织和经营,这就要求农民具备农学、机械学、管理学、信息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只有突出农民的受教育者主体地位,通过“科教兴农”的服务手段完善各级培训机制,加快传统农民向现代“农商”的过渡的转变。[8]除对现有农民进行教育和提高外,高等农业教育还应注重对新一代农民的培养。以“知农爱农、学农为农”为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农村为发展空间、以农业为求职取向,立志农村、服务农业、献身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大业。

(三)加大高等农业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灵活性,提高农业知识贡献率

美国高等农业教育体系始终体现着一种地方主义色彩,专业、课程设置主要表现为根据当地特点、农业发展的需要以及未来经济结构来调整。受多年来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倾向于将行政部门制定的教材作为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无法反映当下的农业发展新趋势,这就使得理论知识与实践严重脱节,不能很好地起到为农业发展服务的作用。美国高等农业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给我们以很好的借鉴。高等农业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既要有利业农业科技的发展,又要主动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为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服务。各类学校应从地方发展的需要出发,加大专业、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在巩固传统“涉农”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考虑经济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变化的需要,根据“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原则,有计划地建设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增设新专业,扩大课程设置的范畴,以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9]除此之外还应加深与拓展对现代化农业内涵的认识。现代农业是农业、农村和农民协调发展的产业,是一、二、三产业界限模糊化的农业,是广泛运用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的农业。[10]高等农业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应体现一种现代高等农业教育思想,以适应“三农”发展变化的新要求。

教育产品推广方案范文3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 产教融合 地方本科高校

推动学科专业战略性调整,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地方本科高校尤其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与建设应用型大学的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更应主动适应转型发展,探索更有效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路径,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从而不断推动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一、理清思路,明确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

(一)向应用型高校转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基础

钦州学院地处北部湾顶端的钦州市,其前身为始建于1973年的钦州地区师范学校。1977年设置大专班,1982年更名为钦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1991年改建为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升格为钦州学院。2007年,在广西高校中率先开设涉海专业,填补了广西有海洋而无海洋学科的历史空白。2011年,自治区政府同意在钦州学院基础上筹建北部湾大学,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推进项目。2013年成为教育部首批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理事高校,2014年成为广西新建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单位。

钦州学院作为广西的一所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自2006年专升本以后,明确确立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对接产业发展,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坚定地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之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路子。

目前,钦州学院也是广西沿海1595公里大陆海岸线上唯一一所公立本科院校,广西唯一一所获得国家高级海船员培养培训资质和国家一级渔业船员培训资质的高校及自治区政府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6个、广西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1个、钦州市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重点学科7个、广西高校优势特色重点学科2个、优势特色专业5个、特色优势专业群3个、硕士专业学位建设点3个,有广西院士工作站1个(海洋类)、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广西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2个、部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1个。

近年来,学校专业建设成果显著,轮机工程专业被确定为教育部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钦州学院――广西嘉华钛业有限公司理科实践教育基地被确定为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轮机工程、物流管理、艺术设计、化学工程与工艺等4个本科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水产养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科学等5个本科专业被确定为省级优势特色专业;石油化工专业群、机械与船舶海洋工程专业群、经济管理专业群等3个专业群被确定为省级优势特色专业群;海洋科学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紧缺人才专业;获得8项自治区教学成果奖,其中“服务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涉海学科专业群建构的研究与实践”获得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当前,学校紧紧抓住广西加快实施“双核”驱动战略、构建国际大通道、打造战略新支点、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的重大机遇,积极推动学校转型发展,努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统一认识,坚定转型方向,明确办学定位

地方高校办学是否成功的显著标志,是看它是否真正融入社会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中明确提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地方高校应准确把握时展要求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明确自身使命,发挥独特优势,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为统一认识,理清办学思路,找准办学定位,钦州学院不断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咨询和讨论:

一是多次组织处级干部和骨干教师深入广西沿海三市有关行业协会组织、重大产业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广泛调研,从产业、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需求两个维度,对学科专业的社会需求适应度进行分析,理清办学思路;

二是邀请领导、专家到校指导,明确改革方向。学校先后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德文、原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合肥学院书记蔡敬民等专家到校指导,为学校发展问诊把脉,明确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三是组织骨干教师和各级干部到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合肥学院、东莞理工学院等兄弟学院考察调研,学习和借鉴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

四是学校先后组织了“钦州学院提升服务北部湾经济区能力论坛”、“应用型人才培养大讨论”、“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讨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学校转型发展”等大讨论。

通过深入调研和反复讨论,统一和强化了师生员工对学校办学定位的认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学校编制了《钦州学院发展定位规划(2014―2020)》,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原则、发展定位与目标。确定了立足北部湾,服务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的办学定位。着力打造“地方性、海洋性、国际性”办学特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产教融合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成效

(一)建立融和共赢的校地校企合作关系

1.建立了良好的校地关系。地方高校能否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顺利实现转型发展,关键在于能否立足地方,构建与地方政府融合共赢的新型关系。学校在多年的教育事业发展中,得到了钦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建立了良好的融和共赢的校地关系,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广泛吸纳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学校管理、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实验实训平台建设。2012年以来,先后成立了校外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各本科专业成立有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立起校外教学委员会、专业群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各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级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提高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适应度,有效保证了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二)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增强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

学校紧紧围绕服务地方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成长性产业的办学宗旨,坚持“突出应用、集群发展、培育特色、提高质量”的原则,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1.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根据《钦州学院“十二五”学科专业发展规划》、《钦州学院发展定位规划(2014―2020)》,结合国家重大战略和广西北部湾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文件的要求,对全校本科专业进行整理。2012年增设3个专业,2013年增设新闻学、车辆工程、财务管理3个本科专业,2014年增设物联网工程、地理信息科学工程、城市管理3个本科专业,2015年增设船舶与海洋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能源化学工程等4个本科专业,2016年增设金融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生物制药4个本科专业。学校现设置的本科专业达到45个, 涵盖工学、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农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其中工科专业达到14个,工程、技术、经管理类专业达到23个,占全部本科专业的%。学科专业对接产业和产业链、创新链更加紧密,布局更趋合理。

2.构建特色和优势鲜明的专业集群。制定了《钦州学院转型发展工程总体实际方案》、《钦州学院学科专业集群设置方案》、《钦州学院学科专业群立项建设项目资助办法》、《钦州学院学科专业群建设评估标准》*山草香 *等文件。按照学科专业群对接产业和产业链的要求,确定建设十二个专业集群。其中重点建设海洋科学与渔业类、机械与船舶海洋工程类、航海类、石油与化工类、经济与管理类等5个应用性、海洋性特色鲜明的优势特色专业群,重点建设海洋科学、水产养殖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航海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油气储运工程、物流管理(港口物流)、电子信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10个优势特色专业,明确了专业群的建设目标、任务和评估标准,初步建立了与地方产业和产业链对接的学科专业体系,学科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得到进一步巩固,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

3.调整教学机构及专业设置。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全面落实自治区政府教育发展大会精神和2015年初自治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会议精神,加快学科专业集群建设,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支撑国家战略和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能力。

针对随着国家及北部湾经济区新的发展对航海技术、轮机工程、石油、化工、造船、港口经济、海洋经济、海洋开发等人才需求大幅度增加的新情况,以及我校专业设置集中度不够、办学基础薄弱、办学资源分散等问题,2015年4月,在历时近一年的广泛征询校内外专家意见后,经过校长办公会专题研究,学术委员会、教代会执委会审议等民主程序制定了《钦州学院教学机构设置及专业调整方案》。遵循服务需求、产教融合、资源共享等原则,对学校教学机构及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增设了机械与船舶海洋工程学院、食品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重组设立了人文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陶瓷与设计学院、石油与化工学院、理学院等。通过这次教学机构和专业设置调整,增强了学校与地方企业行业的融合度,提高了学校专业人才培养与地方企业、行业的匹配度。

(三)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1.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培养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学校以能力培养为导向,认真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做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优化专业人才培养过程。2013年,启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和修订工作。在对地方产业、行业和用人单位全面调研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学校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按照“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规格课程体系”的逻辑路径,对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并于2014年7月颁布实施。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根据真实生产、服务的技术和流程,以能力为本位,构建课程体系,开展模块化课程改革;加强了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增设了专业认知、假期调研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比例理工类专业达到35%以上,人文社科类专业达到30%以上;加大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力度,支持基于生产与服务实际应用的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材编写等方面的改革;按照专业认证基本要求,推进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适应度,有效保证了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2.加强应用型课程体系改革,推进模块化课程改革。“按照应用型本科培养定位,课程体系需要做相应的调整,整合理论课程,强化实践训练,构建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模块课程。”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在课程体系建设上积极推进以工学交替、产教结合为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工程、技术、经管类专业进行以提高职业岗位需要的技术与技能为目标的模块化课程改革试点,确定了油气储运工程等16个本科专业为第一批模块化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学校给予立项建设,建设周期为三年(2014年6月―2017年6月),在建设期内给予经费资助。制定了《模块化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分批组织到合肥学院考察学习,提高模块化课程改革的实效,扎实推进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

3.构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产学合作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方式,已经为国际所认可并实施”。以实现产学融通、学用互动的产学研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为目标,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能支撑专业综合改革和模块化课程改革的实践教学体系。

引入钦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投资3000多万元,共建“钦州市食品检验检疫中心”嵌入式实验室;与钦州港口集团有限公司、香港美丽华集团、钦州嘉华钛业有限公司、广州花都全球自动变速箱公司等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与国家海洋局、钦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钦州市技术监督局、钦州力顺机械有限公司等共建学科专业课程平台、实验室;与企业、行业合作共建了校内外实验教学和实习实训基地100多个;加强校地校企战略合作联盟建设,建设校企联动的产业技术积累创新联合体,按照每个专业群和每个本科专业都有明确的行业、产业合作伙伴的要求,扎实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工作,提升专业群服务行业和产业链的能力。

三、产教融合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典型案例

(一)校企共建航海类专业

积极争取广西海事局、钦州市海事局的支持和指导,按照国际公约、国家法规、航运行业的要求和船员职业标准,开展专业建设和船员教育与培训,共同推进我校航海类专业走向产教融合。学校先后投资3000万元,建立了轮机模拟器实验室、船舶操纵模拟器实验室、电子海图显示系统实验室等仿真实验室和水上训练中心实训基地。学校先后从国内知名航运公司引进持有船长、轮机长等适任证书的船员28名来校任教,并建立了教师定期上船制度,建设了一支“双师型”教师占我校海运学院教师总数75%以上的师资队伍。学校建立了基于ISO9000族标准的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有效运行。

学校现已获得海船船员教育和培训、海洋一级渔业船员培训资质,获准开展的海船船员教育和培训项目共22个。2013年,轮机工程专业获批为教育部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立项项目。学校与钦州港口集团、桂钦船务有限公司、防城港瑞达海运有限公司等12家公司合作,联合培养航海类专业人才。2013年以来共为广西培训社会船员共4363人次。如表1。

(二)校企共建艺术设计专业(坭兴陶设计)

坭兴陶与紫砂陶、建水陶、荣昌陶同为中国四大名陶,为钦州所独有。为振兴坭兴陶产业,学校通过钦州市工信委、科技局的牵线搭桥和大力支持,与钦州市一批坭兴陶生产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建“坭兴陶工艺与创意文化”协同创新基地,共同研发坭兴陶产品和建设“产品设计(坭兴陶设计方向)”专业品牌,实现产教融合,取得显著效果。在“产品设计(坭兴陶设计方向)”专业建设上,引进企业智力资源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课程和教材资源开发、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取得显著效果。

艺术设计专业(坭兴陶设计)先后被批为广西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获得省级精品课程两门,《钦州坭兴陶设计》获得省级重点教材立项,与钦州坭兴陶艺协会共建钦州市坭兴陶人才小高地,师生共申请坭兴陶外观造型设计专利有29项,出版专著和教材13部,陶艺作品分别获部级金奖6项、银奖4项、省级奖20多项。2011届学生廖提章的坭兴陶作品《印象・壮乡》在第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该作品于2012年3月18日被钦州市政府选定为国礼品,由时任总理送给来钦访问的马来西亚总理吉布提。

四、深化产教融合,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合力的思考

(一)充分发挥政府、学校、社会的作用,形成三方合力

1.政府要出台政策,加强引导。政府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主要职责包括分类管理、转型指导等,要通过权力下放、政策优惠、财政扶持等大力推进产教融合,但在我们产教融合的实践中,当前觉最为急需的是政府尽快出台系列引导、管理促进产教融合的具体措施。

2.学校要转变观念,主动转型。转型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内在要求,主要涉及 发展定位、治理结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专业群建设、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法改革、评价方法等方面内容,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如何合理定位,办出特色,敢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动与企业、行业对接,深化产业融合,形成长效机制。

3.行业企业要积极参与,合作发展。社会与高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行业企业与高校密切互动,要获得高技能的劳动力和提高现有劳动者的素质,必须把参与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自身发展的基础工作,积极参与和融入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中,从学校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资源和技术力量,与学校形成合作双赢的发展格局。

(二)围绕转型发展定位,形成校内合力

学校多年来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表明,学校、二层单位、教师必须明确各自的职责任务,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动作用,形成校内合力,才能最终实现转型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总体目标。

1.学校层面要强化主导作用。学校要做好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完善学校章程和学校发展总体实施方案;密切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争取优惠政策与资金支持;从有利于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加大改革力度,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

2.二级学院要发挥主体作用。学校转型发展的重点、难点和落脚点在于产教融合,而产教融合要靠二级学院来组织实施。因此,二级学院必须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大胆改革,大胆创新,大力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三对接”。

3.职能教辅部门要突出服务作用。根据学校转型发展需要,职能部门和教辅单位要完善有利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各种规章制度;要提高服务意识与服务水平,切实帮助二级学院解决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和课程建设、教学与科研、教职工工作与生活等方面遇到的难题。

4.教师要发挥改革创新的能动作用。教师是学校产教融合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及人才培养规格的实现,都必须通过教师和课程来完成。在深化产教融合过程中,教师面临着繁重的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任务。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应用型本科教育新观念,充分发挥改革创新精神,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扎实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徐国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教育评论,2015(5):18- 20.

[2] 吴旭君,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 创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4(5):P34- 35,45.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8 790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