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策划方案 >

项目具体实施方案范例优秀4篇

网友发表时间 360826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项目具体实施方案范例优秀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项目实施方案【第一篇】

为全面推进健康促进区创建工作,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根据《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关于全面开展广西健康促进县(市、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桂卫爱卫发〔20xx〕1号)、《来宾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做好自治区级健康促进县创建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兴宾区创建自治区级健康促进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兴政办发〔20xx〕32号)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建设为支撑,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整合各类资源,实施以“健康传播、健康生活、健康管理、健康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全民健康促进行动,传播健康理念,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全面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推进健康三五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一)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全民健康促进工作机制。相关部门制定有利于居民健康的公共政策。

(二)普及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围绕重点卫生健康工作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能力建设。全民健康素质意识普遍增强,并高于自治区平均水平20%;成人吸烟率低于自治区平均水平2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2%;95%以上的学生体质达到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以上等级。

(三)全镇20%的社区(村)符合健康社区(村)标准。建立健康家庭评选活动,20%的家庭符合健康家庭标准。

(四)全镇40%的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符合健康促进医院标准。

(五)建设无烟环境。全镇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止吸烟,卫生健康机构和学校全面禁烟。

(六)全镇50%的中小学校符合健康促进学校标准,中小学健康教育课开课率达100%。

(七)全镇50%的机关、事业单位符合健康促进机关标准,全镇20%的大中型企业符合健康促进企业标准。

(八)健康步道、健康长廊、健康主题公园等支持性建设指标达到自治区级标准。

(九)有覆盖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的健康促进工作网络,每个单位、每个社区(村)有负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专(兼)职人员和相应办公设备、场所、工作制度。

(十)全镇范围内环境卫生整洁。生活污水和粪便无害化处理,为居民提供安全的饮用水和食品,提供锻炼场地和设施,对有健康困难家庭开展适当的社会救助和社区帮扶活动,建设健康、安全、愉快的自然环境和谐互助的社会人文环境。

三、组织机构

为确保三五镇创建自治区级健康促进区工作的有序推进,成立三五镇创建自治区级健康促进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覃霖镇党委书记

副组长:俞上标镇党委副书记、政府镇长

黄利镇人大主席

成员:张华段镇党委副书记

黄波镇党委委员、政府副镇长

叶永会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江亮镇党委组织委员、人大副主席

文艳镇党委宣传委员

韦积川镇党委统战委员、政府副镇长

廖文孔镇党委委员、政法委员、武装部长

覃健镇政府副镇长

韦霜镇政府副镇长

田国芳镇乡村建设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贾学进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陆理三五派出所所长

黄锦玲三五司法所所长

余璋三五财政所负责人

潘桂全镇便民服务中心负责人

梁勇镇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负责人

邵旺香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负责人

韦有枪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

黄建里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副主任

韦经理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主任

黄贵能镇社会治理办公室主任

各村党总支书记

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拟定三五镇健康促进区创建工作的政策措施,指导、协调、解决创建工作的`重大问题,发布工作动态信息和推广创建典型经验;督促检查各乡(镇)、街道、区直各部门工作落实和任务完成情况。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镇健康促进办),办公室设在镇党政办,办公室主任由莫梅同志兼任,成员由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相关工作人员组成,具体负责三五镇创建自治区级健康促进区的日常工作。

四、工作步骤

(一)工作启动阶段(20xx年1月—20xx年2月)。制订《三五镇创建自治区级健康促进区实施方案》《兴宾区创建自治区级健康促进区责任书》,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召开启动仪式暨动员大会。

(二)全面达标阶段(20xx年3月—20xx年12月)。各村民委、镇机关、镇直各单位、驻镇垂直各单位细化分解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制定健康促进公共政策,建设健康促进场所,创建支持性环境,组织实施并开展监督指导,全面推进健康促进区建设。

(三)效果评价阶段(20xx年10月)。对照《健康促进县(市、区)综合评分表》标准开展项目自评,完善各类工作项目及相关资料整理建档,确保各项工作指标达到健康促进区标准。向区级提交自评报告、人群调查结果、创建工作经验和典型案例等材料,申请区级评估。每年10月份前,各牵头、责任单位严格对照标准(详见附件1),查找薄弱环节,抓好整改工作,精心组织准备各项材料,并将材料统一报送至镇健康促进办。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协作配合。镇健康促进办要充分发挥纽带、指导和协调作用,落实项目实施主体和责任分工,加强对创建工作的动员,组织开展各项综合干预活动,扎实推进三五镇创建工作,如期完成各项创建目标。

(二)严格目标考核,加强业务指导,确保任务完成。按照创建健康促进区标准要求,细化分解创建工作目标,明确工作标准和完成时限,把创建目标层层落实到各乡(镇)、街道、各责任单位,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镇健康促进办组织对创建工作进行督导与指导和评估,对创建工作不力、不能按要求完成任务的部门和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

(三)加强培训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各村民委、镇机关、镇直各单位、驻镇垂直各单位健康促进网络工作人员和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的培训,通过工作会议、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专业技能培训,使其熟悉健康教育理论和方法,提高对创建健康促进区理念和策略的认识;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和网络、微博、微信新媒体全方位倡导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普及健康知识,提高群众参与度,提高城乡居民对健康促进项目的知晓率。

(四)材料归档。对照《三五镇创建自治区级健康促进区工作责任分解表》和《健康促进镇(乡)综合评分表》要求,各责任单位完善各类工作项目及相关资料的整理归档,确保各项工作指标达到健康促进区标准。

项目实施方案【第二篇】

一、项目区及项目概况

(一)项目区情况

项目共涉及幸福村、联盟村、金新村、桃元村四个村,重点发展区在幸福村,幸福村位于金沙县城关镇东部,距县城3公里,地理位置东经°,北纬°,东面是新坝乡关平村,西面是黎明村,南面是金谷、金坪村,北面是玉屏金堡村,总面积平方公里。东西地势较高,地貌以山间盆地为主,海拔900-1000米之间。小洋溪水库位于金丰村中央,村民生活饮水以山间挖井蓄泉水为主。全村有耕地342亩,林地6500亩,农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为主。

(二)项目区建设概况

项目所涉及的四个村共有贫困户313户847人,其中:低保户245户530人,占贫困人口62%;五保及因病因残丧失劳动力,需民政救济67户,199人。项目村总劳动力4551人。其中:文盲半文盲劳力845人,小学文化程度劳力2185人,初中文化程度劳力1437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劳力108人。目前输出的劳力只有715人。除有部分打散工外,大部分劳动力都闲置在家,劳动力较丰富。

项目村重点发展区幸福村金丰组农业总产值374万元,其中:农业238万元,牧业136万元,人均纯收入2760元,农民纯收入1200元以下196人,占全村人口的%。目前没有属于村集体、村民的企业。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42亩;粮食播种面积343亩;粮食总产量吨,人均占有粮食450公斤。猪存栏数672头;猪出栏数583头;家禽存栏数1980只,家禽出栏数1200只。

幸福村金丰组村级公路3公路,桥3座;东南面还没有通公路。饮水困难户135户375人,饮水困难牲畜310头(只),无自来水,农户自己在山间挖井取泉水饮用。

二、目标任务

(一)目标

项目实施1年后,受益农户户均增收33000元,人均增收7250元,实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目标。

(二)任务

以贫困户增收为目的,着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开展农民劳动力技能培训,农民适用技术培训一户一人,开发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搞好通村公路建设以及人畜饮水安全,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

三、项目建设内容

(一)产业发展

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围绕以肉鹅养殖为主的产业化发展,创建种鹅养殖基地,开展农民劳动力技能培训,农民适用技术培训一户一人。

(二)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搞好通村公路建设以及人畜饮水安全,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为扶贫开发创造条件,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发展种养殖业、劳务经济等产业,带动就业,解决剩余劳动力。

(三)农村社会事业

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高干部理论水平,修建村级综合服务站、群众综合活动室等,做到医保、低保、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对象全面覆盖。

四、项目建设标准及建设方式

(一)产业发展项目

走“循序渐进、优势先行、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种养加配套、农工贸一体”的路子。以养鹅为主导,养牛、禽、劳务经济为辅助,带动果蔬产业发展,使之形成畜(鹅、牛、禽)——沼(沼气)——果蔬——畜良性循环发展,即鹅牛禽粪便用于发展沼气,沼气废料做为肥料发展经果林、粮食、蔬菜,粮食秸杆又作为牛的饲料来源。

(二)基础设施项目

使自然村通公路,扩大黔西北民居改造范围,加大农村危房改造范围,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农村沼气池建设力度,修建饲养肉鹅所需的圈舍及其配套设备。

(三)社会事业项目

做好送科技下乡、农民技能培训、村级远程教育、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工作。

五、资金筹措及投资概算

(一)资金来源

项目投资规模:万元。其中:申请中央和省财政扶贫资金万元,地县财政资金万元,农户自筹资金 万元。

(二)投资概算

1、补助标准:

(1)修圈:现标准为25元/㎡(包括新建圈舍、废弃圈舍改建、搭建简易圈舍)。

(2)种1亩草养50只鹅,1个平方按5只鹅喂养。

按技术部门测算,1年可出栏3槽,每只鹅出栏时在7~8斤左右,每只鹅纯收入在20元左右。

2、产业发展

购置鹅苗:43500只×26元/只=xx31000元

精饲料:43500只×公斤/只=195750公斤

购买精饲料:195750公斤×元/公斤=469800元

3、基础设施

修建圈舍:8700平方米×120元/平方米=1044000元

4、种植饲草

种植饲草:870亩×360元/亩=313200元

六、建设任务

(一)产业发展

完成43500只肉鹅的饲养及其相应的防疫、出售等工作。

(二)农村社会事业

依托村级远程教育中心播放户、科技示范园,强化农村适用技术宣教工作。

七、项目进度安排

1、种植饲草870亩:20xx年3月——20xx年4月

2、圈舍8700平方米修建:20xx年4月——20xx年5月

3、购置鹅苗43500只及发放时间:20xx年5——20xx年7月

4、整合项目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八、项目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完成后将为项目村的受益农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饲养鹅万只,每只鹅重4—5公斤,每公斤按15元计算,一年三次出栏计算,预计新增产值880万元,受益农民纯收入约87万元左右,户均增收33000元,人均增收7250元。

(二)社会效益

规划项目的实施,从农民群众出发,针对贫困农民缺资金、少技术、市场经济转变观念等原因,使他们靠扶贫项目,发挥他们的自我创造力,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达到脱贫致富目的,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

(三)生态效益

项目的实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有效地改善了项目村的生态环境,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九、项目管理

(一)资金管理

1、县成立“试点资金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遵循“大扶贫”理念,按照“来源不乱、渠道不变、分头实施、各记其功”的原则,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

2、成立县农业产业发展投资公司,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的合作加大农业产业发展投融资力度,用以支持农户贷款贴息、农业产业保险、建设农村专业市场、培育专业协会和合作社、引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安排投资超前实施计划内项目,争取发展时间。

3、通过税收、土地等优惠条件,引进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为贫困户提供技术、能力培训和资金支持,发展二、三产业,拓宽贫困户脱贫门路。

(二)物资管理

一是严格执行国家财经纪律;二是建立专户专人管理,防止挪作它用;三是严格保障制度,保证财务人员的工作独立性,避免领导干扰

(三)建设管理

1、纪委监察部门进行全方位监督,一经发现违规违纪现象,坚决从严查处,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

2、审计部门定期不定期进行工程跟踪审计和资金审计。

3、建立群众监督制度。①是严格执行公示制度,对所有项目的资金、物资、工程管理、投工投劳等都要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②是充分发挥群众监测评价的职能,加强过程群众监督,对工程建设不符合要求的及时纠正;③是制定乡规民约,建立工程管护制度。

(四)档案管理

项目规划办公室对项目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办公室设专人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工作管理工作。归档的文件材料包括纸质、照片、光盘等各种载体形式。

十、主要措施

(一)组织措施

1、成立城关镇党委、政府规划实施领导小组,由书记、镇长分别任组长、副组长,并明确分管领导负责抓此项工作。

2、强化村级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共青团、民兵组织的作用,形成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管理体系。

(二)宣传措施

采用多种类型的访谈方式对各种类型农户贫困情况、存在困难、发展思路及意愿进行了解。同时对农户调查情况进行核实,基本掌握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项目意愿等情况。

(三)项目发展管理责任状

由城关镇人民政府与项目村签订项目发展管理责任状。

(四)建立服务体系

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服务跟踪,有计划开展一些适用技术专业课培训,对缺乏技能的村民进行技能培训,培养适用型人才,使规划有足够的人才保障。

(五)运行机制(大户、联户、合作组织、中介机构、企业、市场目标等)

组织科技示范户、规模种养和各类致富能手,分期分批地进行重点培训,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依托幸福村生态养殖示范园形成“基地+养殖大户+农户”的利益共同体。

工作任务【第三篇】

1、今年全县要全面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该工作由县计生服务站承担,乡镇(街道)计生服务所配合,逐步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合作、专家支撑、群众参与”的长效机制,推动出生缺陷预防工作全面实施。

2、全面整合“三结合”、“挂钩帮扶”、“生育关怀行动”、“幸福工程”、“三优”服务等各项计生利益导向政策,进一步健全计生利益导向机制,扩大致富、安居、成才、保障、亲情等系列工程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引导群众遵守计生政策,转变生育观念。

3、不断完善对计生家庭的优惠政策,规范实施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扶助、贡献奖励、特别扶助和计划生育家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新农保”补助等制度。()从20XX年起,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扶助金由原来的每人每月80元提高至100元;对农村二女户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的法定奖励,由原来的2000元提高到3000元,各乡镇(街道)计生办一定要按照要求抓好落实,坚决兑现,取信于民。

项目实施方案【第四篇】

一、项目目标

(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建立并完善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监测报告与处理机制;卫生院必须建立疫情管理组织,指定专职疫情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或所辖区域内的疫情报告工作;卫生院配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依法监管全镇传染病信息,分析、处置传染病疫情并指导医疗机构做好疫情处理;保障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正常运行。

(二)重新登记核实我镇承担传染病发现、报告、处置的医疗卫生单位及传染病报告人员的基本信息及用于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硬件设备(网络直报专用计算机、打印机上网设备及专用电话等),作为日常管理的基线数据,登记率100%。

(三)对辖区符合传染病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卫生单位,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用户与权限分配管理规程(试行)》,授予用户权限,各类用户进行档案登记,管理率100%。

(四)传染病报告机构建立健全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使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登记本》、门诊日志登记本、出入院登记本、实验室检验记录本等各种登记本的基本项目均达到卫生部、省卫生厅的相关要求。

二、项目实施范围

在全镇范围内实施。

三、项目内容

(一)各传染病报告机构1.培训。

定期对本单位医护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每年对辖区乡村医生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传染病信息报告规则和传染病统计规则技能的培训,每月例会时以会代训包含传染病防治工作内容。组织参加省、市、疾控机构组织的传染病病例诊断标准培训,收集培训资料,包括时间、内容、主讲人、参加人员签到、课件、培训效果考核、照片、小结等。

2、发现、登记。

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或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时,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初次报告)并按规定时限和程序报告;诊断变更或因传染病死亡时,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订正报告),并严格按规定时限和程序报告。

3、报告。

(1)报告程序与方式。

网络直报人员应及时收集、检查报告卡,发现填写不完整、不准确、或有错项、漏项,应及时通知报告人核对报告卡内容;然后将传染病报告卡信息及时、准确、完整的录入网络直报系统。网络直报单位应具备网络直报专用设备及上网条件,有2人以上参加县级网络直报培训,并培训合格。(2)报告时限。

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及其他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病例或疑似病例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送、传真传染病报告卡。

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例、疑似病例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寄送或传真传染病报告卡。

(3)做好传染病报告的订正和补报工作。 4.处理。(1)病例转诊。应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等资料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2)消毒处理。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3)病例随访。卫生院要协助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重点管理传染病居家病例的随访工作。

(4)密切接触者管理。协助疾病控制机构查找密切接触者,按照有关要求协助做好管理工作。

5、信息的分析与利用。

定时对辖区报告的传染病疫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进行分析与评估。

6、资料保存。

将传染病信息资料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纳入档案管理。

(1)电子数据的保存:具有网络直报条件的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应按月将报至《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传染病报告卡导出后,用光盘和其它储存介质三备份,异地保存。(2)纸质资料的保存:具有网络直报条件的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应按有关规定保存《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保存3年。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应对报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登记备案,登记备案记录保存3年。

四、项目组织领导

在市人民政府和市卫生局的统一领导下,卫生院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监督、监测和效果评价管理。卫生院配合市财政局负责项目资金的核付及监管工作。

五、项目实施时间

2010年5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

六、项目考核与评估

(一)卫生院配合市卫生局组织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传染病报告与处理规范、传染病报告质量检查方案对辖区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业务评估核心指标为:

1、传染病疫情报告率=网络直报系统中的报告卡片数/登记传染病病例数×100%。 2.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时率=报告及时的传染病病人数/登记传染病病人数×100%。 3.传染病疫情报告准确率。 4.报告卡录入一致率。 5.暴发疫情调查处理率。

6、辖区无传染病零报告或缺报的医疗机构。 7.及时审核率。

8、质量综合评价指数。

(三)资金使用管理评价:卫生院负责项目下拔经费的管理、要制定与完成工作量和工作质量挂钩的经费分配方案,严格执行有关财务管理要求,确保专款专用,按类别要求合理开支。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8 36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