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策划方案 >

产业园项目策划方案(实例)精编2篇

网友发表时间 1163726

【导言】此例“产业园项目策划方案(实例)精编2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产业园项目策划方案1

新时期,为进一步加快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实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国务院做出了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大决策,批复同意《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目标。积极承担新使命,探索构建适应新形势需要的管理体制,2011年1月,北京市委市政府 了《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体制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一步明确了管理导向、机构设置、职能划分等层面的重要内容。

重点一:注重央地合作,加强各类资源统筹与协调服务

中关村是我国乃至全球创新资源最密集的区域,包括30多所国家高等院校。200多个科研院所、60多家国家重点实验室、60多家国家工程中心、踟多家跨国公司研发机构以及近20000家高科技企业。其中,部级的创新资源是中关村区别于其他地区的重要特点和最大优势,如何充分释放部级创新资源效能,实现各类创新资源的有效对接、高效配置,是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重中之重。将中关村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体现了国家层面对中关村的高度关注,就要求不仅要举全北京之力,更需要国家各部委、各高层机构给予更大的关注和支持。《纲要》中明确了“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部际协调小组、国务院有关部门”在规划纲要的实施、指导、支持等方面的内容。

按照国务院总体要求,《方案》在改革机构中明确了示范区领导小组,并明确其“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指示,提出需要示范区部际协调小组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等职能,加强与部际协调小组的对接。在《方案》的具体落实中,北京市政府会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部际协调小组相关部门,共同组建中关村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促进中心(简称首都创新资源平台),在市政府和中央相关部门共同领导下,负责落实示范区建设的各项重大决策,整合资源、提高效率,构建有利于政策先行先试、中央与地方创新资源联动的工作机制。目前,首都创新资源平台下设的“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审批联席会议办公室、科技金融工作组、人才工作组、新技术新产品政府采购和应用推广工作组、政策先行先试工作组、规划建设工作组”等已正常运转,对落实示范区部署、推进规划实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重点二:理顺市区两级机构职能,充分调动区县发展积极性

随着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演进和发展,由最初的“一区三园”到“一区五园”再到今天的“一区十园”,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的市级管理与“子园区”所在区县之间的管理对接、统筹协调一直是中关村管理体制面临的重大问题。市政府2003年11月《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体制改革方案》中提出“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和管理的重心下移”,将中关村管委会部分职能下放至各子园区管理机构,由所在区县进行集中管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关村管委会与各区县政府之间管理职能交叉带来的管理协调问题。

为进一步理顺市区两级管理体制,《方案》明确了“双重领导、以区(县)为主”的领导体制,一方面加强市级统筹和决策,由中关村管委会对各分园的整体发展规划、空间规划、产业布局、项目准入标准等进行统一领导;同时,各分园管委会主任在组织领导任命时,须征得中关村管委会同意。另一方面实行区县政府对所属分园管委会全面领导。在职能划分上,明确了中关村管委会“调研、规划、协调、督办、服务”职能,主要负责宏观管理,侧重于督办重大决策事项和重点工作、优化软环境及统筹重大项目;赋予分园管委会在推动本园产业化、招商引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市场监管、企业服务等方面的更大的自,以充分调动区县在园区发展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市区两级统筹、管理的合力效应。

重点三:建立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强化决策统一与工作落实

除了在体制和架构方面有明确安排之外,为进一步加强部市各级部门、市区各级机构、政产学研用相关主体在工作层面的对接与协调,《方案》重点提出了两个方面的机制安排,一是明确将“中关村管委会实行定期会议制度”作为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建立统筹协调、联动推进的工作机制,重点加强贯彻落实决策部署、明确各阶段中关村科技园区和各分园区重点工作等部署,突出市级统筹、强化重大决策、督办落实等方面的职能。

二是依托中关村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一平台,聚集整合市区两级资源,建立园区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与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相结合的融资平台,推进重大项目落地与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着力提升示范区整体规划建设与创新发展水平。截止2011年3月份,中关村发展集团已经与11家大股权投资协议学院所、52家高成长企业、6家金融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和投资意向。仅第三批12家高成长企业就签订了总计亿元的股权投资协议,拉动社会投资近亿元,形成年产值约90亿元。

重点四:推动开放式管理,吸纳社会资源介入园区管理与发展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最终要落脚到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上,中关村示范区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外资、民营资本和社会各界力量,实现最大程度地整合、集成。中关村示范区聚集了近20000家科技企业,如何发挥好这一群体的积极作用,事关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长远创新发展。

产业园项目策划方案2

自管委会安排学习和贯彻落实《促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我工作组秉承从园区实际出发,不做表面文章原则,认真学习领悟政策措施,并做了相应的工作,根据安排,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近期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学习、贯彻政策措施精神

自学习《若干政策》文件之日起,我中心先后组织召开中心内的《若干政策》学习研讨会议3次,中心同志们认真领悟学习《若干政策》精神,从自身的本职工作和园区的实际发展出发,围绕加快建设用地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建设用地指标,保证重点项目用地指标需求以及加快规划图则编制进度等方面,大家各抒己见,交流发言,并达到一定的效果。

(二)坚持规划先行,引领园区高质量发展

在对接全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基础上,明确园区城市规划更新的总体目标、发展方向和实施策略,以《宿州经开区产承融合发展规划》为例,对接市局有关牵头部门,召开中心内、与园区各部门间研讨会议4次,听取广泛意见,重点研究宿州经开区未来产城发展导向,谋划重要节点、位置的项目发展,同时评估园区市政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和公共服务设施供给能力,为园区招商引资、产业发展方向提供前瞻性、系统性的指引。

(三)营造优质营商环境,加快园区“一站式”服务改革

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围绕提升中心服务质量和效率这条主线,积极回应企业和群众关切问题,聚焦“痛点”“赌点”,在便民、高效、减负上下功夫,着力打造自然资源领域审批流程少、办事效率快、服务水平优的营商环境。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规划核实》两个环节,我们清理重复报件,为企业办理审批事项减负。2021年1月1日至今,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20件、为5家企业提供规划核实服务、审批路由路径3条、核发供地设计条件6件、审查审议规划设计方案8件、提供项目预选址20件、为35家企业提供规划政策咨询服务。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主动服务保发展。围绕新下发的土地成片开发模式,我们要主动找准、找好发力点和突破口。重点做好重大基础设施(鞋城三路产业大道)、重大产业项目(谋划的几个标注化厂房)、重大生态项目(运粮河公园)等各类资源要素的保障工作,多渠道筹措用地指标,用足、用准、用好各类政策,力促项目早落地、早增效。并强化措施推动批而未供土地尽快实现有效供地,对不同因素导致的未供土地进行分类处置,简化供地程序、“容缺审批”等措施,实现有效供地,对闲置用地,加大处置力度,积极盘活存量,实现有效利用。

(二)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打造“快准优”效能服务。中心将结合园区规划审批类实际情况,认真梳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努力做到信息公开,确保应公开尽公开。在审批材料齐全的情况下,做到即来即受理,打造“心贴心”民生服务。始终坚持把群众、企业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强化责任意识,严明工作纪律,提供高效全面服务。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8 1163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