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青少年心理 青少年心理【精编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452287

【导言】此例“青少年心理 青少年心理【精编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青少年心理【第一篇】

关键词: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行为习惯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1-0017-01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导致留守青少年增多。由于家庭教育不足、部分人的歧视等原因,部分留守青少年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要充分重视这一问题,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逐步解决留守青少年心理问题,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家庭教育差,行为偏差明显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孩子的关爱和教导,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行为习惯影响是巨大的。从小父母就不在身边的留守青少年,缺乏的正是来自父母的爱。犹如在一张白纸上写字,如果在白纸上执笔写字的人没有认真练习写字,这张白纸上怎么会出现令人赏心悦目的书法?调查显示,家庭良好教育的缺失,容易让留守青少年行为存在着明显偏差。研究表明,由于留守青少年缺乏亲人的关注,容易出现退缩或冲动、焦虑、内向孤僻、自我评价不高、性情古怪等行为障碍。根据实际情况来看,留守青少年的父母一般受教育程度较低,从事的工作大多为高强度、低收入,工作时间较长,很大程度上影响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因此,已经为人父母的农民工,要将子女的心理健康放在第一位,将对子女的教育放在第一位。要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经常与孩子交流,建立维系亲情的纽带,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将孩子不健康的想法扼杀在萌芽阶段,帮助孩子树立一个健康、正确的人生观。这种良好的亲子关系,会使孩子有一种强烈的安全感,滋润孩子渴望爱的心灵。

二、社会原因影响,心理起伏较大

来到城市工作的农民工多数从事一些较脏较累的工作,他们的子女有时可能受到一些歧视,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被人看不起”给部分留守青少年造成一定的心理创伤,让部分留守青少年产生不健康的心理,比如自卑、抑郁、敌对、孤僻。调查显示,留守青少年在敌对、心理不平衡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青少年。要解决这一类社会问题,首先需要教师自身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不要歧视留守青少年,要引导和教育城市青少年正确对待留守青少年,共同关心爱护留守青少年。同时,社会应在法律、政策上关心留守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要努力消除留守青少年与城市青少年的差别,让城市青少年和留守青少年从心底互相认同。可以开展“一帮一”活动,在生活上关心留守青少年,温暖他们的内心,在学习上帮助留守青少年,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要与留守青少年家长经常沟通,建议他们从心理上多多关心自己的孩子,指导与帮扶留守青少年纠正不良的心理倾向。学校要不断完善教育管理制度,改革教学方法,营造温馨的学习氛围,使留守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

三、适应情况不良,产生心理问题

研究发现,部分留守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弱,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部分留守青少年不愿与城市青少年交朋友,不合群,而且留守青少年更倾向于将失败的责任归于自我,缺乏自信,容易自暴自弃,缺少同龄孩子的乐趣。在学习方面,留守青少年的焦虑程度明显比城市孩子要高。这需要教师用真诚的关爱来缓解留守青少年的不适应问题,一视同仁地关心所有学生,并在学习上多多鼓励留守青少年。比如,在班级里展示留守青少年的优秀作业,让留守青少年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抑郁、孤独感较强也是m应情况不良的一种表现,许多留守青少年表示自己没有什么真心朋友,在集体活动中不敢与人交流,对人际关系敏感、紧张。多数留守青少年感到“与新朋友在一起时不好意思接近”,课堂讨论时怕自己语言不当不敢发言,课外活动时也不能很好地和伙伴们交流。因此,作为父母,应该尽量让子女的生活具有稳定性,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作为学校,对于留守青少年的适应问题也要付出相应的努力,要倡导素质教育,加强专题心理健康辅导,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同时,政府制定的相应政策也是很重要的,要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让留守青少年和城市子女有相同的待遇。这对增强留守青少年的归属感,让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非常重要。

四、结束语

总之,解决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刻不容缓,这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坚持以人为本,避免出现管教失序状态。城市的家长要对留守青少年平等相待,学校要充分关注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政府应制定一些政策,从根本上解决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要营造关爱留守青少年的氛围,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形成关爱留守青少年的工作合力,并教育留守青少年自立、自强、自律,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留守青少年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青少年心理【第二篇】

一、统筹规划青少年工作,自我调适能力培养与外部环境优化并举,逐步建立针对不同群体需求的青少年心理调适工作体系

1、贯穿一条主线,将“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我们工作的主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方面,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也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作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面对青少年思想工作形势的发展和变化,__共青团本着适变与进取的原则,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新的课题,对原有工作体系中有关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进行了调整、提炼和扩展,把心理调适作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贯穿在各项工作中,通过建体系、建队伍、立项目形成了青少年心理调适工作快速启动、各项工作有机衔接、青少年工作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

2、围绕两个方面,自我调适能力培养与外部环境优化并举

心理调适包括自我调适和环境的外部调试,因此我区青少年心理调适工作主要围绕青少年自我调适能力的培养和成长环境的优化展开。青少年自我调适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是加强青少年的自我认知能力和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青少年心理外部调适的重点是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通过各种教育活动,营造良好氛围,帮助青少年确立远大志向,规范行为习惯,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全面提高基本素质,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3、针对五个群体,心理调适工作项目渐成品牌

好的心理调适一定是有针对性的心理调适。我们针对五类不同的青少年群体,设计和开展了不同的心理调适项目,其中有创新也有继承。

针对在校中小学生,广泛开展“阳光心语行动”。“阳光心语行动”是共青团组织在学校开展的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品牌工作项目。目前,我区共有10所中小学被命名为“北京市阳光心语工作示范创建校”,其中7所被批准成为首批“北京市阳光心语行动示范学校”。各示范学校均建立了阳光心语小屋、阳光心语信箱,拥有稳定的专兼职咨询辅导教师队伍,直接面向学生开展咨询和心理调适服务。同时,各校还通过“我对亲密的伙伴说……”、“我对敬爱的老师说……”和“我对的亲爱的父母说……”等新颖别致的活动,在游戏中打开了伙伴、师生、亲人沟通的渠道,帮助孩子们化解心理问题,提高了心理调适能力。团教工委还编制了《阳光心语游戏集》,很好地促进了活动的开展和推广。

针对社区青少年,广泛开展中小学生假期回社区报到工作。寒暑假原本是学校团、队组织工作的盲区,__团区委自20__年暑假开始在全区7个街道开展了“中小学生假期回社区报到”工作,组织青年教师社区讲师团、大学生志愿服务团和社区青少年主任三支队伍投入此项工作,严格制定报到程序、推广“集体回社区报到”制度、发放社区活动记录卡、尝试菜单式活动、建立社区团、队组织和各类青少年兴趣团体,规范和丰富了中小学生假期生活。开展“周末青春课堂”,普及心理卫生常识和心理调适的技巧;开展“星光青春自护”夏令营,宣讲自我保护知识,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辅导;开展“我的兄弟姐妹”、“快乐港湾”等小组活动,使青少年学会了分享与交流,加深了对自己的认知;开展“环保小卫士”等主题实践活动,加深青少年对社区的感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针对特殊困难青少年,广泛开展“阳光使者行动”。生活在特殊困难家庭中的青少年是全家富裕和自强的希望,他们比同龄的其他青少年承担了更大的家庭责任和希望,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克服自卑和急躁等心理困境。__团区委自20__年春节开始启动了“阳光使者行动”,组织全区近百家团支部与特殊困难青少年结成了“一助一 ”帮扶对子,坚持开展了大量的送温暖活动。各团支部不仅在生活上给予特殊困难青少年财物支持,更是在精神上成为他们坚强的后盾,定期到青少年家中走访,辅导功课、开展谈心,很好地解决了特殊困难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针对闲散青少年,广泛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在社区中存在着一些闲散青少年,他们游离于学校、家庭之外,往往是犯罪甚至是多次犯罪的高发人群。他们的教育管理工作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难点。从20__年开始,区法院启动了“关爱基地”工作项目,团区委积极参与与法院等多家单位一同,针对我区失足青少年开展了挽救和矫治工作,采取座谈和个别谈心的方式,听取他们的心声,并通过他们所在的社区做了大量工作,帮助他们重新走入社会。我们还制定了“社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计划”,将社区闲散青少年纳入工作重点,联合社区司法所、社区志愿者,针对每一个闲散青少年的不同情况开展心理调适工作。

针对进京务工青年,广泛开展“青春创业行动”。进京务工青年在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方面非常需要系统地辅导,__团区委通过“青春创业行动”在外来务工青年群体当中开展了职业心理调适工作,帮助他们树立人人能成才、行行能成才的观念。在前门街道文化站成立了“进京创业青年之家”,在红桥市场成立了“红桥市场进京创业青年联谊会”,开展图书阅览、电脑上网、职业技能培训、讲座和文体活动;编写“创业故事”宣传册宣传进京创业青年的先进事迹;举办“创业讲坛”,让和大家一样的创业者讲述他们在北京创业、立业的故事;举办“创业计划大赛”,引导青年学习创业知识,不断向上攀登。

二、深入思考,全面总结,坚持制度化、体系化、专业化和项目化是有效开展青少年心理调适工作的重要保证

1、青少年心理调适工作必须制度化

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动态发展的,针对青少年的心理调适工作不存在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因此要将调试工作作为青少年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用明确的工作制度和经常性的工作内容来推动青少年心理调适工作的开展,做到长期教育与定期指导相结合,集体辅导与个别帮助相结合,真正做到青少年学得到心理知识、找得到心理辅导、做得到自我调适。

2、青少年心理调适工作必须系统化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必须三位一体才能建立起良好的青少年心理调适的工作体系,必须在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各个层面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系统化地开展心理调适工作,将各部门、各系统能够用于青少年心理调适工作的资源科学有效地整合起来,才能适应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不断变化的形势。

3、青少年心理调适工作必须专业化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青少年心理调适工作是心理学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应用,是科学化、专业化的理论体系。开展青少年心理调适工作必须尊重社会发展现状、青少年群体的特点和心理学的一般规律,因此将专业力量和知识引入此项工作是必须的,在制定青少年心理调适工作的有关政策和方案时,特别是开展心理教育和调试辅导时必须做到专业指导与客观事实的有效结合。

4、青少年心理调适工作必须项目化

现阶段青少年工作体系还不具备提供完备的专业化青少年心理调适工作队伍的条件,为了满足心理调适工作的专业化需求,同时考虑到实际情况,应该设计一系列便于基层青少年工作者开展的心理调适项目,这些项目应该同时具备可复制、易执行和针对性强等要素,从而实现用最少的专业队伍达到最大的专业效果的目的。

三、大胆创新,深入实践,完善体系规划、着力项目研发、加强阵地建设,使青少年心理调适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目前,我区的青少年心理调适工作仍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在对以往工作的经验总结和对现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后,我们认为,今后一段时期开展青少年心理调适工作应该在阵地建设、工作体系规划和项目研发等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积极应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问题和新要求。

1、明确责任,科学分工,建立统一协调的青少年心理调适工作体系

就现在的青少年工作体系而言,包括学校德育系统、团队组织、社区青少年工作者在内的所有工作队伍都或多或少地承担着青少年心理调适工作的任务,但缺乏有效的协调和科学的分工,难以形成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在心理调适的工作内容上也难以形成完整的体系,有重复教育和教育缺失的现象存在,因此统一规划青少年心理调适工作势在必行。

可以通过规范工作流程、制定辅导大纲、建立档案管理、加强信息交流来建立统一协调的青少年心理调适工作体系。在学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广泛开展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咨询室开展对个体的心理辅导,特别是有关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在社区,可以通过社区青年中心开展的团队活动解决青少年在社会活动中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社区心理辅导站指导青少年开展自我心理调适;在家庭,可以通过对父母的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巩固青少年在学校和社区接受的心理调适的成果。三个方面的工作各有侧重,互相补充,定期交流,紧密衔接,这样就可以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提高青少年心理调适工作的普适性和针对性,形成严密有序的工作体系。

2、加强项目研发,形成青少年心理调适的工作菜单

我区各中小学校开展的“阳光心语行动”是典型的通 过项目研发和模式推广进行青少年素质教育的范例,其中有许多青少年心理调适工作的项目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方面,广泛开展青少年心理调适工作需要有大量的工作载体,寓教于乐;另一方面,可复制和推广的模式也大大缓解了专业心理辅导人员缺乏的困境。

可以通过成立“__区青少年工作研究会”,对我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形成相应的项目方案,在学校、社区和家庭中广泛推广,定期收集反馈意见,不断改进项目的设计,逐步形成具有__区特色的青少年心理调适的工作菜单,提升我区青少年心理调适工作的专业性和规范性。

3、多方整合资源,在社区建立青少年心理调适辅导站

我区各中小学校均已建立了心理咨询室,主要针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展心理调适工作,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社区建立心理辅导站的必要性。一是社区建立辅导站是青少年心理调适工作体系化的必然要求;二是青少年的自尊心普遍较强,在学校接受心理辅导,首先要克服在“熟人”环境中接受心理辅导的心理障碍,而社区心理辅导站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三是建立社区阵地开展心理调适工作,可以自然地拓展青少年心理辅导所涵盖的范围,不只局限于作为学生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也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家庭、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困惑。

青少年心理健康心得体会【第三篇】

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越来越重要。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成功与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下面就我在心理教育方面的几点心得:

一、抓认识提高,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学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小学生的**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少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此不能置之不、,不能只注重分数而不管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废才,更不是害群之马,因此,我们全校上下形成共识: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抓学科渗透,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设上好心理健康课的同时,要求教师在各科备课时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思品课,抓好心理疏导的教育;语文课,以教材中大量的优秀文字形象,从这些人物身上体会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质;数学课中研究重点是观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英语课则要求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使之敢于表现自我,增强学生群体交往意识,发展能力和个性;音乐、美术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给人以美的熏陶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抓课题研究,从细处着手抓好心理健康教育。

探索了一系列针对小学生的关爱教育的内容及途径,探索并形成了优化学生情感体验、人格发展的一系列的方式方法:。主要是在教师以身示范下,对小学生开展“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抓陶冶、抓体验、抓渗透等展开教育,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优化。在校内、班级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团结帮助蔚然成风,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学生合群,积极参与,团结协作,自尊自信,创新精神等得以充分体现。在家中,社会上,学生都能从小事做起主动关心、爱护、帮助他人,富有同情心。多次主题队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自身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心理素质明显加强。

四、抓家庭教育,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认为孩子长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有一些青少年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争取闹、妒忌、自卑、不合群等行为。然而,认识的片面性,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争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并在学校上对家长开展如何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引导家长科学地教育孩子,从而培养孩子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性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总之,要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学校及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青少年心理【第四篇】

摘要本文从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表现和形成原因对逆反心理的矫正和教育进行了详细了论述,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青少年;逆反心理

中图分类号G444

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时思维模式和传统的观念定式与特定的教育情景下产生的认知信息相对立、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背离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逆反心理的实质是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是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逆向心理倾向。

一、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表现

青少年历来都受到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及家长的特殊关注。从十二、三岁到十七、八岁,是儿童生理上基本成熟,认识和情感有了飞速的发展,理想、信念、世界观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由于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平衡性,受自我意识觉醒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呈现错综复杂、矛盾重重的局面,逆反心理的表现十分突出。

一是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二是对榜样及先进人物的无端否定。三是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四是对思想教育、遵纪守法要求的消极抵抗。

二、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主观原因

当今的青少年,往往虽未进入社会,但却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人生、看待社会,然而他们的年龄、心理和思维方式以及社会阅历和社会实践都与社会发展有着一定距离,表现出一种不适应,常常处于一种困惑的矛盾胶着状态。

第一,年龄与生理条件。当人进入青春期后,生理上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出现了第二特征,各种生理机能基本发育成熟。在心理上正处于断乳期,随着成人感的产生,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他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要求成年人把他们当大人看待,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而他们不久之前毕竟还是小孩,许多家长、教师的观念还来不及或不愿转变,仍把他们当成孩子看待,对于青少年的烦恼、要求不能充分地理解和给予积极引导。于是,青少年因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自然产生了很强的逆反心理。

第二,心理过程发展的不平衡。青少年时期,认识、情感和意志的发展往往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他们的情感、意志的发展先于认知的发展。在认知问题上,又容易出现非理性的认识。

第三,好奇心的驱使。心理学研究表明,好奇心过强能形成一种特殊的心理需要,这种心理上的认知需要可以转化为学习活动的动机,诱发学习兴趣,促使和推动学习者去探索有关的事物和认知信息。

第四,思维品质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青少年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等品质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很不成熟。加之社会经验不足,不懂得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认识上容易产生片面性。这些青少年往往自尊心、虚荣心很强,但却不能正确地维护自己的尊严,而把教育者的劝说、批评、告诫看成是“管、卡、压”,看成是对自己自尊心的损伤。因而把自己放在教育者的对立面上,出现了在口头上加以回驳,在行动上反其道而行之的逆反心理。

第五,身心发展与客观环境之间的矛盾。青少年的需要,已由低层次的生理、安全需要向高层次的交往需要、理解需要、成就需要、审美需要发展。这个发展过程,常常不是一帆风顺的,容易产生难以自解的挫折感。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弱,挫折所带来的消极心理影响不断扩大,反控制情绪膨胀,“逆反心理”就会随之而来。字

三、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客观原因

第一,传统的文化观念的影响。在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中,上级或家长强调自身的权威、特权,而处于相对被动地位的年轻一代,受西方文明、民主、自由等思潮影响,其思想、行为与长辈容易发生抵触、冲突;但大多数人不愿亦不能与其发生正面冲突,转而代之以抵抗方面较模糊、泛化的逆反心理。

第二,社会因素的影响。当代的青少年生长在改革开放时期,一段时期以来,社会上、贪污腐化、行贿受贿、执法犯法不良之风屡禁不止,造成极坏的影响。少数人则以偏概全,助长了逆反心理定势的形成,对宣传乃至宣传内容产生很大的抵触情绪。这种心理氛围对青少年势必会产生一定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三,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不当的影响。当代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明显变化。首先,生活意向发生改变。他们追求享受与奋斗并举的生活,愿意享乐与奋斗交替存在。其次,重物质、重利益、重现实的价值观。再次,强调自我的存在,追求自由的人格。他们用怀疑的目光看待世界,不喜欢人云亦云,不喜欢现成的答案,强调自我的价值。面对这些新的特点和新的变化,原有的思想教育工作方式很难适应,产生了一种较强的惰性作用,容易引发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四、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教育

对待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教育者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现实态度。对待青少年中消极的逆反心理应注意分析原因进行克服、矫正和教育。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教育者指导思想的转变,充分尊重被教育者。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被教育者需要我们的指导,要在我们的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上做到积极探索,敬业工作尊重青少年,才会减少青少年的心理反感,削弱和消除逆反心理。

2.积极、鼓励代替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社会心理学家却认为:在人们的心灵深入,最渴望他人的赞美。赞美是一种鼓励,它在人们心屡深处植入的是信心和力量,播种的是奋进向上的种子;它是一种兴奋剂,让人更加充满活力和精神;赞美还是一种认可,一种肯定,能使人们坚定发展的方向。为此,对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调适采用少些批评多些鼓励、少些训斥多些赞美。

3.要重视青少年的自我教育,注意调动他们自身的积极性。”科恩在《自我论》中谈到自我教育时也说:“在关系到最高生活价值方面,教会别人是不可能的,每一个人都应自己教育自己,可能做到的只是帮助他更深刻地理解周围世界和自己,成为自己,实现比他身上现有的更好的东西。”科恩的论述,绝好地说明,克服逆反心理的最好办法是进行自我教育,别人不能代替。

4.加强同辈群体的指导。加强对同辈群体的正确指导,及时发现不良风气,尽早扭转,从而防范逆反心理和不良习气滋生、扩大。对同辈群体中“领袖人物”者有效控制和指导,则更是必要的。

5.加强对社会文化现象的分析和导向。我们教育者需要及时、有效、准确地把握这些文化现象和社会问题,深刻分析其实质和其中的合理成份,帮助青少年建构正确的认知,避免盲目的追随,也可预防、消除逆反心理。字串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452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