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生死场读后感汇聚(通用8篇)

网友发表时间 1909215

生死场读后感【第一篇】

小说《生死场》是萧红的成名作。它描写的是"九。一八"事变前后东北乡村的生活。鲁迅和胡风分别为《生死场》的第一版写了序言和后记。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鲁迅我们才能够真切地看见了被抢去的土地上的被讨伐的人民,用了心的激动更紧地和他们拥合。

《生死场》是一部浸透着"悲凉"的小说,这种悲凉来自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的灾难性和艰巨性,更来自于人们对现实的沉重的心里反应。在黄土地里,贫苦无靠的农民身受地主阶级的残酷压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是背向蓝天,脸朝黄土,辛勤操劳,累弯了腰,累跛了腿,还是得不到温饱,受着饥饿和疾病的煎熬,在这种牛马不如的生活中,连生下来的孩子也是畸形的。"九一八"事变后,宣称"王道"的日本军队的铁蹄,踏进了这个小小的村庄。受着地主阶级残酷压榨的广大农民身上,又直接地压上了一座帝国主义的大山。亲人被枪杀了,他们的邻人被掳走了,连鸡都抢得不剩一只了,村中的寡妇多起来了。就是这些受苦受难的农民,他们白天看着宣称"王道"的破旗,夜里秘密地组织起来。多灾多难的王婆倔强地站起来了,她在窗外给秘密团体站岗放哨。赵三成了义勇军的秘密宣传员,白天黑夜地走门串户。东村的一个寡妇把孩子送回娘家投奔义勇军去了。就连那个胆小怕事、一辈子守着一只心爱的山羊过日子的跛足二里半,也告别了老山羊,跟着头领参加了义勇军。人民宣誓的日子,用悲怆的气氛,烘托出人民要求抗战到底的决心。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萧红在心灵的一隅,用生命贴近现实,()以先觉者的悲凉笔触抒写人生苦难命运,展示人生的荒凉感。

生死场读后感【第二篇】

《生死场》描写了“九·一八”事变前后,哈尔滨近郊的一个偏僻村庄发生的恩恩怨怨以及村民抗日的故事,字里行间描摹着中国人于生的坚强与死的挣扎。

鲁迅先生评论“这自然还不过是略图,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描写,然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也许是因为萧红是女性,从女性角度出发的缘故。生死场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里面的女子。她们没有反抗的'凄惨的命运,似乎也没反抗的意念,仿佛生来就是男人的奴隶。那里的人,拼命的要活着却无视别人的生命。就像月英的结局,结束于她男人给她弄来的砖上面,身体成了蛆虫的家,与那些同他一样命运凄苦的女人相伴,长眠荒山。

读完该作品,虽说未能真真切切领悟文章真谛,但是对于生与死的意义有了些许的感悟:生死的界限,在于你是否存在。没有生命是卑微的。活着,是我们最大的恩赐。我们活着,也应该让被人知道我们活着。如同生死场里的人那样活着,没有意义。

生死场读后感【第三篇】

《生死疲劳》是莫言最新的长篇小说,四十五万字的篇幅,即使以莫言的多产健笔,也算得上是近年来野心极大的尝试。莫言自谓为了写这部书,他弃电脑而回归稿纸,使用「一次性的软笔」(或许是咱们所谓的中性笔?),一鼓作气、每天只睡两三小时,连续拼了一个半月便告完工,并谓他重新从「手写」的动作中,得到了莫大的乐趣和成就感。他也不忘强调,这个故事在他心里已经琢磨了几十年,这次只是时机成熟,终于决定一古脑儿把它写下来。

尽管苦了编辑和校对,但想到那厚厚一沓的手稿,诚然令人神往。迭有作家自谓,写长篇小说不仅是对个人精神与生活习性的大挑战,也必须有极好的体力,莫言写《生死疲劳》的过程,或许又可作为一例。这部书据云在春初版即有十二万册的印量,并且很快再版,尽管和动辄百万册计的畅销书无法相比,一本纯文学的创作,以其厚重篇幅和较高的定价,能有这样的回响,也算是中国作家之中极为难得的「高标」了。

这部小说延续了《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的「大河式家族史诗」主题。在叙事技巧上,莫言以堕入「六道轮回」、屡次转生为畜的地主「西门闹」的叙事观点作为第一人称的主轴,从1950年一路写到,加上后设式的「蓝解放」与「大头儿」倒叙的对话,再穿插故事中角色「莫言那小子」的叙事角度,来补足第一人称叙事所不能及的观点。这样既能收全知全能之效、得以有效地推进情节,又以真假莫辨的多重视角尽量地避开了全知全能「说了算」的限制,是一套非常精巧复杂的叙事结构,然而读起来并不吃力。

莫言自承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读大陆翻译引进的大批拉丁美洲小说作品,是他极为重要的启蒙经验。综观莫言几部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叙事观点」与「叙事语言」确实一直都是他念兹在兹的重点,对长篇小说「结构工程」的试探,对「形式」与「内容」一体两面的探索、对「史诗」的执迷、寓「国族大叙事」于「家族小历史」的笔法,也让我们似乎窥见了拉美小说大家巴加斯.略萨与马奎斯的影响。

早期《红高粱家族》(1987)「我爷爷、我奶奶」的叙事角度让人耳目一新,《天堂蒜薹之歌》(1988)和《檀香刑》对民间戏曲、民间音乐的融合挪用,更是他在「小说语言」开疆拓土的试验。这次莫言借用「六道轮回」的观念,以畜牲的眼光叙说故事,继《檀香刑》「多人轮流独白」的形式之后,再次找到了全新的「说故事腔口」,确实别出心裁。至于跳跃的多重视角,则是诸前辈小说家搬弄多年的「老哏」,也是莫言在前作反覆展演的招数,也算是玩入化境、举重若轻了。

生死场读后感【第四篇】

在这个仿佛隔绝于我们所熟知的文明世界以外的乡村,生与死犹如一扇旋转门,日夜旋转不休,从这个门进去,从那个门出来。小说中反复出现生死交替的描写,最令我难忘的莫过于接生,五姑姑的姐姐生孩子,这边孩子落产了,孩子当时就死去,……孩子掉在炕上,像投一块什么东西在炕上响着”,窗外,阳光洒满窗子……田庄上绿色的世界里,人们洒着汗滴”。二里半的老婆和李二婶子同时生产,麻面婆的孩子刚露出头顶,五姑姑进来说李二婶子小产了,人快死了,王婆赶过去,另一个产婆来时,麻面婆的孩子已在土坑上哭着。王婆再次回来时,窗外墙根下,不知谁家的小猪也正在生小孩。”一片乱七八糟的景象,生与死你方唱罢我登场,对于生并无过多的欢欣,对于死并无过多的悲戚。正所谓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同样十分微妙,有时候动物被提升至一个极度尊贵的地位,如二里半和他视若命根的老山羊,亡族灭种都不如其来得重要;如王婆牵马入屠宰场,哀恸如犹太人亲手将亲友送入煤气房。而有时候人被践踏至一个极度卑贱的地位,在金枝母亲的眼中,女儿的价值竟不如麦苗;王婆说起过去摔死了自己的孩子时,也说道起先我心也觉得发颤,可是我一看见麦田在我眼前时,我一点都不后悔,我一滴眼泪都没淌下”。又如之前所提细节,孩子生下来了,不知谁家的小猪也在生小孩,无论人还是猪,在生育这件事情上很自然而然地相提并论了,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

在萧红笔下的这样一个时空里,生与死,美与丑,人与兽,它们之间并无界限,不是好与坏的对比,不是高级与低级的差异,而是硬币的两面,是同时存在的,是相生相随的。这是个一片混沌的世界。而生命不正是这样吗?生命赋予一切以平等的意义,如同白天和夜晚,我们称之光明与黑暗,可是对大自然而言,无非是太阳落下去,月亮升起来。

生命无所谓生与死,美与丑,人与兽,它存在了,它拥有一切存在的理由和意义,生命不作任何评判,它只让一切发生。

生死场读后感【第五篇】

在深夜的灯光下读完《生死场》。那是种什么样的感觉,确实说不清。想笑,又觉着酸涩;想哭,又流不下眼泪。只是心里钝痛着。

萧红在序里说,这篇文字给“你们以坚强和挣扎的力气”,而我,在这个料峭的春夜里,灯光下,任手指在被窝外面冻得僵冷,也无法坚强着对她的文字无动于衷。

对于那遥远的农村,是陌生而熟悉的,也许东北和南方有着一片不一样的天空吧。只是同样的落后,同样的朴素,同样的贫穷仿佛一股暖风,直吹进心里,感觉到亲切的来自土壤的芬芳,遥遥远远的,仿佛记忆,在异乡的城市里若隐若现。

“欲织繁花为锦绣,已伤冻雨过清明”(聂绀弩)。在清明节未到来之前,我敲下这些拼凑的文字,算是为萧红默哀。萧红说自己“是《红楼梦》里的人”,于是,只好“留着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去了……”

更多关于喜欢萧红的文字,也由别人写去吧!

生死场读后感【第六篇】

生了死,死了生。难怪萧红以“生死场”为之命名。

九一八前的十年,九一八之后的东北农村,忙着生,忙着死——薄薄的一册子存在之思。书本再现了历史,一幕幕晃过眼前,我看到的是人处于极端状况时退化成为原始的野兽,剩下的只是病态的灵魂,再也谈不上高贵。

蒙昧之中生存着——吃喝拉撒、生老病死,一样样去做,完成了也就结束了,没有一句为什么的疑问。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时候,生存尚且来不及,顾着填饱肚子的求生本能完全淹没了情感的追求,人性的光辉也成为一种遥远的奢侈。

活着,不为什么,也许是为了继续存在,也许只是为了抗拒那死的恐惧。在生与死之间,毫无理由的迷惘着挣扎着,没有谁想过要自行了断了那没有意义的余生,苟且活着。

成业三番两次的强暴了金枝,我看不见美丽的爱情,却看见金枝像一只无助的羔羊,她是成业泄欲的生殖工具。在窘迫的生计面前,成业认为妻子和女儿是自己的累赘和负担,竟然在怒气之下把女儿小金枝活生生的摔死了。老王婆服毒自杀后,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作最后的挽救,甚至连丈夫赵三也无动于衷,巴巴的盼着老婆快点死掉好上棺材。

“农家无论是菜棵,或是一株茅草也要超过人的价值。”沉重的文字背后藏匿着的是彻底麻木的生命意识。冷漠,残忍,没有一丝人情的温暖。这就是当时的现状。

想要疯狂的呐喊吗?那些珍贵的东西——譬如爱、温暖,都到哪儿去了?!战争、贫穷、落后、愚昧,是凡夫俗子命定的原罪和劫难。什么民主、自由、和谐亦或关爱,那是一些太派不上用场的虚无的东西,死守道德良知的人必定遭到人们的嘲笑,死于清高,死于饥饿、病痛或是战斗之中。

当生存的底线在一步步可怕的倒退,朝不保夕的人们只求自保活命,高尚不顶饭吃,谁还来得及顾着谁?人,一个个的少了,倒是动物血淋淋的本质渐渐暴露了出来——自私、冷漠、先己后人。僧多粥少,不得不展开一场无情的窝里斗。

金枝的母亲曾是那样坚决的劝说女儿洁身自重,可是当女儿真的迫不得已出卖肉体换回票子时,她贪婪的眼睛亮了,连清洁也忘记得一干二净,甚至怂恿着女儿赶快回城,多赚一点钱。毕竟,维持一个不算坏的肮脏躯体总比死了好。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活着不容易,不择手段才算有本事。

“十年过去了,老百姓还是那样生老病死,就这样过了十年。”在残无人道的日本鬼子蹂躏了村民的土地后,大家似乎才有点清醒过来。就连满脑子里只有那只老山羊的二里半,也在犹豫和畏缩中走向反抗。要站起来,要团结,要揭竿而起,不做敌人的奴隶!即使是死,也要日本鬼子陪葬,也要死得光荣!

生是死的延续,死是生的祭奠。这生生死死的宿命仿佛一幕亘古不变的场景,屹立在人们的面前,高远而不可动摇。在没有理清生存与毁灭的意义之前,所有的挣扎都像是一个巨大而廉价的玩笑。

战争摧毁文明、孕育罪恶、玩弄生死,贫穷则催化人性的扭曲和沉沦,凸显人类野蛮的本性和动物的欲望。然而在与战争和贫穷的斗争中,人类用生命的屈辱和毁灭提出严正的抗议,却没有一个胜利者。因为这是一个永恒的生存困境和永在的苦难。

“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在乡村,永远也感受不到灵魂,只有物质来充实他们。”如果你问他们,人生是为了什么,他们会不加思索的说,活着是为了穿衣吃饭。再问,人死了呢?他们会说,人死了就完了。

这由生死交织而成的网,将所有生命的悲欢苦乐吸收、消泯,网罗其中的生命挣扎或反抗,但最终一切都化为虚无,化为死寂。

生死场读后感【第七篇】

萧红的文字,仿佛像一幅素描的画,没有艳丽的色彩,简简单单,在深与浅的勾画下临摹出一幅幅让人难以忘记的画。《生死场》就是给人这样的感觉,于不动声色之中而刻骨铭心。

《生死场》以“九·一八”事变前后哈尔滨近郊一个村庄里的生活为背景,主要写了三个家庭二里半与麻面婆、赵三与王婆以及金枝的生活变迁,从苦难到更加苦难。

同时还有与这些悲苦的农人一起天天忙着生,忙着死的各种动物,王婆的马,二里半的羊,一样的凄惨。

萧红的友人胡风在读后记中写到,《生死场》中的农民“蚁子似地生活着,糊糊涂涂的生殖,乱七八糟的死亡,用自己的血汗、自己的生命肥沃了大地,种出粮食,养出畜类,勤勤苦苦地蠕动在自然的暴君和两只脚的暴君的威力下面”。

生,是那样痛苦的生。

“赤身的女人,他一点不能爬动,她不能为生死再挣扎最后的一刻。”

“大肚子的女人,仍胀着肚皮,带着满身冷水无言地坐在那里。她几乎一动不敢动,她仿佛是在父权下的孩子一般怕着她的男人。”

“受罪的女人,身边若有洞,她将跳进去!身边若有毒药,她将吞下去!她仇视着一切。窗台要被她踢翻。她愿意把自己的腿弄断,宛如进了蒸笼,全身将被热力所撕碎一般。”

对女人来说,生孩子如同一场刑罚,一种认命的刑罚,更无从说谈何体面。

死,是样凄凉的死。

“乱坟岗子是地主施舍给贫苦农民们死后的住宅。但活着的农民,常常被地主们驱逐,使他们提着包袱,提着小孩,从破房子走进更破的房子去。”

“乱坟岗子不知洒干多少悲惨的眼泪?永年悲惨地带,连个乌鸦也不落下。”

可怜的金枝,孩子出生一个月,就被爹爹摔死了。小小的孩子在乱坟岗子睡在许多死人的中间,金枝三天后去看她,却什么也看不到,早就被狗扯得什么也没有了。

“坟场是死的城郭,没有花香,没有虫鸣;即使有花,即使有虫,那都是唱奏着别离歌,陪伴着说不尽的死者永久的寂寞。”

而活着,又是惨淡、麻木而无情的活。

月英曾经是打鱼村最美丽的女人,“她是如此温和,从不听她高声笑过,或是高声吵嚷。”她“生就的一对多情的眼睛,每个人接触她的眼光,好比落到棉绒中那样愉快和温暖。”

后来,月英生了一场病,她身上的一切美好全部消失了。她病怏怏的整天坐在炕上,瘦骨嶙峋。他的丈夫嫌弃她,打骂她,每个晚上她都发出惨厉的哭声。

王婆去看她,“借着火盆边的火光细看,知道那是一些蛆虫,她知道月英的'臀下是腐了,小虫在那里活跃。月英的身体将变成小虫的洞穴。”

在那样的世界里,贫苦对人性的侵蚀十分严重,人的价值与情感几乎被抹杀,成为被物化的存在。

当金枝在田间心不在焉而误摘了青柿子时,一向关心她、爱护她的母亲因为心疼柿子而骂她,踢打她。

“母亲一向是这样,很爱护女儿,可是当女儿败坏了菜棵,母亲便去爱护菜棵了。农家无论是菜棵,或是一株茅草也要超过人的价值。”

“在乡村,永久不晓得,永久体验不到灵魂,只有物质来充实她们。”

萧红的文字读上去冷冰冰的,一目十行,尽是痛苦,满是凄凉。

“中秋节过去,田间变成残败的田间。”

“凄凉的阳光,晒着所有的秃树。”

“深秋带来的黄叶,赶走了夏季的蝴蝶。”

“老马,老人,配着一片老的叶子,他们走在进城的大道。”

“深秋秃叶的树,为了惨厉的风变,脱去了灵魂一般吹啸着。”

“弯月如同弯刀刺上林端。”

......

萧红一生的经历坎坷,充满不幸,所以她的文字总是投射着种种不幸。她总是不知不觉间把生命、生活写得那样疾苦,那样透心凉。

不过,她讲述的故事,在大面积的悲惨之中也总会有一丝丝让人感动的希望。

就像赵三,当他年轻时他曾组织“镰刀会”,反抗恶霸地主的加租。虽然镰刀会还没发挥作用,赵三就锒铛入狱,但终究他们也在试图反抗。

当赵三成了老赵三,家国沦陷,赵三又尽己所能,努力救国。

“救国的日子就要来到。有血气的人不肯当亡国奴,甘愿做日本刺刀下的屈死鬼。”

赵三的进步,代表着整个村人在进步。就连胆小懦弱的二里半,当“爱国军从三家子经过,张着黄色旗,旗上有红字‘爱国军’。”二里半用流泪的手,最后一刻摸着羊毛,也跟着去了。

比起其她女作家,萧红的作品思考性很强,总能不动声色地将那个时代生与死的问题直白、彻底、清楚的讲出来,让人顿悟。

她的文字,比喻的功夫很厉害,读起来生动形象,让人诧异。

萧红不愧为民国才女,文学洛神。

生死场读后感【第八篇】

我把《生死场》视为民国时代最好的小说。虽然不精致,甚至粗糙,但是那种带着天才的强光显著到了某种夺目的地步,足以支撑起它如此高阶的位置。时至今日,我们还是不难想象,在1935年11月14日那个清冷的夜里,在上海大陆新村9号的洋房中,读者鲁迅何以会如此震惊。

小说家写史,可以如此惊心动魄;而文字知己,有时竟然也是刻骨铭心的。

《生死场》所记录的,是中国文学一直被期待但总还没有的光景。这是一个天才的天才绝望。

在萧红的《生死场》之前,还从未有一个中国作家,将人类捏造的如此凌乱不堪,如此哀鸿遍野,又如此深情悲悯。“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

在《生死场》中,每一个读者都一定看到了,汉字可以如此纯粹,干净,冷冽,平坦,分明,深澈,磊落,异常神奇地承载着理应无法承载的一个宏大完整的既是虚拟的世界,又是真实的空间。

在《生死场》中,我们也看到了,当人挤压在黑暗的生存隧道中时的种种渴求和卑劣,还有植入骨髓的现实仇恨,还从未如此质地真实过,那么平静,那么自然,这是中国小说最开始也是最后的铺排。

萧红有着现代中国作家最残酷的冷血:全村最美丽的女人月英一过门就患了瘫病从此不人不鬼;金枝还是大肚子只是恍惚中错摘了没长熟的柿子,她的母亲不由分说就是扑上去一通厮打;土地上的农民们像狗一样日以继夜地干活,却一顿饱饭都是天大的奢想,受着饥饿和疾病的煎熬;大量女人的生育、死亡以及病痛之类的描写,遍布文字间,撕心裂肺.......在这片土地上,人类的生活状况猪狗不如,精神的麻木也是猪狗不如。

萧红的《生死场》又有着最浩瀚的悲悯:由兽事比人事,由家事见城事,由城事证国史,所见所感,泣涕交零、感国悲时、忧世伤生俱在其中,不乏悲怆与期望。这就是所谓“斯民同浩劫,此意敢言伤”了。

萧红的文字美学,把一个时代的细节放大至清晰如电影的画面,让每一个旁观读者惊心动魄。

《生死场》是用国民记忆研究的方式,去描绘集体无意识的心理、内心与记忆。

如何呈现整个国民的面貌?最平常的方式,当然是讲述他的渊源、历史、传统、日常,和人们的生活的关联,等等。

《生死场》偏向险中求。这本书有许多的“国民性”理论掺杂其间,更像是某个宏大主题的骨肉还原,但却并不突兀,不会很严肃,因为它原是一本不像小说的小说,在看似真实刻酷的道来中,潜藏虚构与梦幻。

这是过去之书,也是未来之书。想象的中国,幻想的人类,虚构的历史,同时又交错着和现实紧紧相连的部分。虚构的东北大地上的生与死,其实是所有中国土地的本质;而生死挣扎的人们,则成为一部自我扩充、修改、掩饰和推翻的“吾国吾民”集体合照。

由《生死场》观之,所有往昔都是一种虚构;唯经人的文字想象,才被重新认定为真实。

每次重读《生死场》,还都会把自己经由书籍寄存的历史记忆牵出来,留下的记忆空间真是至真至诚。

每次重读《生死场》,都特别感谢萧红。她一点也不比里面的人物轻松,愿这个曾经绝望的灵魂,已经平静下来。

傍晚,我准备去探望她的故居。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909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