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服务与管理论文范例(精编3篇)
【导言】此例“旅游服务与管理论文范例(精编3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旅游服务与管理论文1
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又成功赢得2008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良好的旅游整体形象为旅游大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中国签订了旅游协议,这使得来华旅游和中国公民出境旅游都将得到很大的发展。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世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中国已有二十多个省区提出了“旅游强省,旅游建省”的发展战略,把旅游作为优先发展的行业。
总之,丰富的旅游资源加上各方面有利的因素,中国旅游市场在21世纪将进一步扩大。中国丰富的旅游资源不断得到开发,旅游产品结构不断完善,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旅游的大环境逐渐优化,这些都为中国旅游市场的扩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为旅游从业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据世界旅游组织和国家旅游局预测,中国未来十年,每年将增加旅游从业人员一百万人,中国目前只有中国旅游学院、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三所独立建制的旅游院校,另有一些院校开设了旅游专业,每年仅能为旅游行业提供十万毕业生,旅游专业人才紧缺。旅游业的持续升温、快速发展与旅游专业人才的短缺矛盾十分突出。
业内人士指出,旅游业是一个充满诱惑的黄金产业,在未来十年内从事旅游业的高级旅游专业人员,将会成为令人羡慕的高薪一族,旅游业将会成为许多地方的经济支柱。新的旅游形式下,必将产生优胜劣汰,21世纪所需要的新型的旅游人才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的旅游服务人员,而是能够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和市场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需要指出的是,旅游产业发展必须培育和造就一支多功能、复合型、国际化的旅游专业人才队伍。总体来看,我国旅游人才资源数量不足、层次不高,随着新兴旅游业的兴起和新型旅游产品的开发,我国必然需要一批新型专业人才加入到旅游人才行列。
一、旅游产品设计人才
随着国外旅行社和合资旅行社进入中国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要想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国内旅行社需要通过旅游产品设计,来不断的优化自己的旅游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的旅游业也将走进国际市场,旅游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客源市场是确保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的生命线。要想扩大发展,吸引更多的商家和客源,旅行社需要优秀的旅游产品设计人员,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客源,设计出符合时代潮流,新颖独特的旅游产品来吸引新老顾客,开拓市场,树立富有特色的旅游品牌。随着市场的不断完善和与国际市场的逐步接轨,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审美意识不断提高,“半军事化、拉练式、追求看最多景点的观光旅游”将逐渐转向以“追求舒适静谧”为主要目的休闲度假旅游和“体现个性审美”的民俗文化、生态环保、体育健身等特色旅游。旅游市场急需一批具有现代艺术设计观念的专业应用型复合人才,能把传统与现代,艺术与设计,工艺与技术相结合并运用于广告策划、旅游企业形象设计、旅游产品及包装设计与开发等方面,能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旅游者设计并推广出新型旅游项目,如会展旅游、高尔夫球旅游、家庭健康旅游、原始森林探险游和海上漂流等独特新颖的旅游产品,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
二、各领域里的旅游英语人才
加入WTO后,旅游日趋走向国际化,随着中国旅游市场不断的完善,英语在旅游的各个行业中将会变的越来越普及。无论是旅游经营者,管理论文旅游管理部门的人员,还是旅游服务行业人员,都要对本行业英语水平的要求进行重新定位,能够熟练地以英语为工具从事旅游工作,以满足职业的需要和市场的要求。
随着旅游行业的系统化,旅游英语的范围也将大大突破原有的会说几句问候语,懂几个旅游名词的传统界限。高等院校也将打破培养英文导游、饭店服务人员的旧模式,所涉及行业的划分将越来越细,专业性要求也将越来越高,涉及面将越来越广,包括常规的餐饮、接待、航空等等。随着市场需求的提高,有关娱乐、美容、健身、摄影等领域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城市规划部门、大中型园林风景旅游区、饭店、酒楼、现代大型休闲娱乐设施管理机构、国际国内旅行社、文化遗产、历史遗迹所在管理部门、旅游产品开发企业等部门需要更加完善。
因此,旅游市场需要各个行业的专业旅游英语人才,规范管理,促进经营,与国际化接轨。
三、专业的旅游法律人才
人们参与旅游活动的机会日益增多,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的游客与旅行社、旅游管理部门之间的纠纷和争端也日益增多,诸如有关价格、服务、保险、赔偿、违约等方面。这势必要求法律不断完善,旅游市场趋于正规。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在旅游活动中,当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不再像过去那样发发牢骚,抱怨几句就算了,而是会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旅游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处理这些问题,需要专业的旅游法律人才,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旅游安全管理暂行规定》、《旅游投诉暂行规定》等旅游法规,各地方的旅游管理条例,以及国外的旅游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能够用法律来处理旅游中出现的国内、国际纠纷或投诉,从而净化市场,使旅游业健康的发展。
四、专业旅游领队
全球各国看准中国游客的潜力,都争逐成为中国认可的旅游目的地之一。目前,成为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地的国家和地区已增至61个。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我国的出境旅游将跃居世界第四位,年出境人数将达到1亿人次。消费出境旅游将从目前的边境、港澳、毗邻国家等近距离的出境旅游逐渐向中远程的洲际旅游。
对中国开放旅游市场的国家越来越多,中国公民走出国门旅游也将变得越来越普遍,因此,旅行社将需要业务能力强、职业道德水平高的旅游专业领队,以便为出境游客提供优良的服务,维护企业形象。
专业的领队需要熟悉《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能够为出境旅游团提供旅途全程陪同和有关服务,向旅游者介绍有关注意事项。此外,专业领队作为组团社的代表,还要熟悉境外旅游的各种程序,掌握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有关情况,协同境外接待旅行社实施旅游行程计划,协助处理旅游行程中的突发事件、纠纷及其它问题,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因此,规范的旅游市场需要道德水平高,知识、能力各方面过硬,能切实负责各类相关事宜的专业领队人员。
除此之外,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会展旅游、度假区管理、电子商务、旅游商品和纪念品的设计与开发、人力资源开发等专业人才在旅游产业发展中也将获得较大的就业空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山草香为大家整理的3篇旅游服务与管理论文范文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旅游服务与管理。
旅游服务与管理论文2
一般意义上的旅游环境,指对于具体的旅游客体——旅游区,影响旅游活动的主体——游客的旅游行为的各种外部因素,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气氛环境和旅游资源等。这里仅指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自然生态及相应的旅游气氛。与之相联系,旅游环境问题也就指由于外界作用使上述因素受到影响和破坏,使游客旅游活动的满足程度受到影响。旅游区的旅游资源是游客观赏的对象。对于游客而言,旅游资源本身蕴含的各种美学特征及其历史、文化、科学价值是旅游行为的直接激发者,资源的破坏将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满足程度。
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旅游区地貌、空气、水和动植物等生态因子的总称,这些生态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旅游区环境的优美与愉悦。从人类审美的心理需求来看,自然景观美是基础,在一个空气污浊、水体污染、四周嘈杂的环境中,游客是无法去领略、欣赏、体会具体游览对象的各种美学特征的。特别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闲暇时间逐步增加,城市居民进行旅游、回归自然,借自然环境的洁净达到锻炼和疗养身心的愿望正日益高涨。由此看来,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从某种意议上来说也是一种旅游资源。
旅游气氛环境指旅游区所特有的地方特色、历史、民族风情及与之相适应的外部氛围。旅游环境美是形象与意境的双重美,而每一具体的游览对象,其对游客旅游行为的激发,很大程度上是它反映出的特殊的历史、地方、民族特点或一种异国、异地的特殊情调。所以,旅游区环境状况的好坏对旅游者旅游效果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游客旅游的满足程度与旅游区环境条件息息相关,直接影响旅游业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到保护旅游区环境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二、旅游对环境的有利影响
1.旅游对经济环境的有利影响是最为显著的,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相比,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无污染<相对污染工业而言>的产业,同时,旅游业还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这就使旅游业对于该地区国民经济收入具有重大的意义。
2.发展旅游业,还能增长当地的就业机会,使更多的人有业可从,解决了社会中就业的一大难题,降低社会制安事件的发生频率。同时,各地游客的进入,增长了当地居民和外地人的接触和交往,促进了相互间的文化交流,扩大了视野,提高了文化素养。
3.旅游业对生态环境也有明显的有利影响。随着旅游业的日益发展,不断地开发旅游资源,其中有不少旅游资源原来就存在一些生态问题,在旅游资源开发中,便可采取旅游生态建设和污染治理的措施,使开发出来的旅游资源比原来的生态环境质量更高,即旅游开发美化了生态环境。旅游业还能保持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开发出来进入利用阶段,若能科学地管理,能使当地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
三、旅游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旅游对环境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大气的影响、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噪音污染、对动植物的破坏和干扰、对景观环境的破坏等方面。大量事实表明,旅游已成为环境污染源之一,因此有必要对于旅游污染环境的主要途径及其特殊性做一总结,归纳出旅游影响环境的基本规律,从而为从旅游管理角度加强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旅游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时刻都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同时旅游文化也在时刻影响环境。旅游文化的发展对环境的负面作用和消极影响,日益显现出来,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旅游文化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近年来颇受重视的研究课题,国内外有不少学者对此作了相关研究。我们这里介绍的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归纳的八个方面的负面影响,具体如下:
(一)对地表和土壤的影响
随着各自然区域内旅游活动的开展,旅游设施开发与日俱增,已使很多完整的生态地区被逐渐分割,形成岛屿化,使生态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人工化改造,如地表铺面、植被更新、外来物种引入等。无论是陆地还是水域表面都可能受到旅游活动的影响,岩岸、沙滩、湿地、泥沼地、天然洞穴、土壤等不同的地表覆盖都可能承受不同类型的旅游冲击,尤其是地表植物所赖以生存的土壤有机层往往受到最严重的冲击。如露营、野餐、步行等都会对土壤造成严重的人为干扰。土壤一旦受到冲击,物理结构、化学成分、生物因子等都会随之发生变化,并最终影响土壤上植物的种类与生长,昆虫、动物也会随之迁徙或减少。
(二)对植物的影响
人类的旅游活动对地表植被和植物的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大类。直接影响行为包括移除、踩踏、火灾、作为营火材料采集和对水生植物的危害。间接影响财包括外来物种引入、营养盐污染、车辆废气、土壤流失等问题,这些都会间接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健康。
1.大面积移除
这是人类旅游活动对植物的最直接伤害。比如,为兴建宾馆、停车场或其他旅游设施,大面积的地表植被剔除,甚至还从外地搬来其他土壤进行客土,以符合工程上的要求,这无疑是对植物族群抄家灭族的行为。
2.游客践踏
旅游活动对植物的影响中,游客践踏是最普遍的形式。只要游客一踏上公园或绿地,他的双脚就可能施压于植物身上。游客观赏自然风景区后,势必产生植物种群的改变,即使是轻度的使用,有时也会造成重大的变化。游客对植物践踏行为会引起一系列的相关反应。如会影响到植物种子发芽,因土壤被踩实而导致幼苗无法顺利成长;对于已成长的植物,则可能因踩踏而导致其生理、形态等发生改变;步行道规划设计不合理,也可能影响到濒危植物物种生长;游客所搭乘的交通工具常会留下车痕,造成植物组成的改变。
3.采集
采集也是对植物的一种伤害行为。游客最常见的采集动机是想摘下某朵漂亮的花,或想尝尝果实的滋味,或是想带一部分植物回家种植。此外,许多游客迷恋植物的神奇疗效,一到野外看见药用植物就摘,使许多药用植物的天然族群愈来愈少。此外,由于旅游者不慎或管理不善可能导致的森林火灾,致使植被覆盖率下降;任意砍伐树、竹作木屋、竹屋和烧柴等,毁坏了一些幼木,改变了森林树龄结构;大量垃圾堆积,导致土壤营养状态改变,还会造成空气和光线堵塞致使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等。
(三)对动物的影响
旅游区的开发可能会破坏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或庇护所。游客到达旅游区后,无论是旅游活动本身或是游客所制造的噪音都会干扰野生动物的生活和繁衍。而且一般游客总喜欢“有吃又有拿”,嗜吃各种山珍海味,又偏爱收集各类野生动物制品,以显示自己的霸气,这样野生动物的生命就受到了威胁。
1.干扰
游客从事户外旅游活动时,不可避免地会对生存其中的动物尤其是较为敏感的鸟类和哺乳动物造成干扰。如西双版纳的象谷,由于大规模游客的进入,影响了野象的生活规律,使经常出没于原始森林溪水旁的野象,现在只是偶尔有一两头到此活动;游客从事水上活动也可能对水鸟族群造成威胁,使水鸟不能好好孵蛋、导致失温,天鹅或水禽还可能对被钓客的钓钩挫伤,或食入钓鱼用的小铅块而丧命。游客使用各种旅游设施时所产生的噪音也是其中的一大影响因素,如手提音响、水上摩托车、汽艇均产生极大的噪音,这对动物的影响相当大;同时,水上各种船舶还可能产生油污污染,从而影响水中生物的生存。此外,游客在沙滩上的活动也会影响动物的生长,如影响海龟产卵行为等。
2.对野生动物的消费
旅游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其中游客对野生动物的消费行为最为严重。我国的游客不仅吃海鲜,更爱吃山珍,各种珍禽异兽只要没有毒,都有可能成为游客猎食的目标,造成这些族群数量的下降甚至绝迹。除了吃之外,游客还喜欢购买野生动物的相关制品,如动物毛皮、象牙等;许多海域原本有各式各类的贝类,但大量供人食用以及被制成各式纪念品后,贝类的数量锐减。
(四)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水体环境在旅游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旅游活动对水体环境的影响也是相当广泛而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船舶油污、垃圾污染
旅游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旅游船只所排放的垃圾、油污的污染。如桂林漓江,每逢旅游高峰季节,旅游船只几乎是首尾相接,组成浩浩荡荡的“船队”,不仅破坏了游江意境,而且船舶排放的污物大大超过漓江的自净能力,造成江水污染。很多水边地区,如海滨、泉点、河边等地为发展旅游业而修建度假村、休闲中心,其餐厅、宾馆等排放的污水和垃圾也是水体的污染源。
2.水上运动
随着度假旅游活动的日益兴盛,湖畔、河边、泉点等地水上运动项目,如水上摩托艇、划船、踩水、游泳、垂钓、跳水、潜水、驾驶帆船等,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度假生活内容,同时也给水体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如水上摩托车活动不仅对沙滩及海岸线产生侵蚀作用,而且其产生的涡流也会影响海域生态如珊瑚礁内的浮游生物和鱼类,漏出的油污还会污染水体,甚至会散布化学物质威胁水体生物的健康。
(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随着游客进入旅游区以及供游客乘坐的交通工具蜂拥而至,汽车排放的大量有毒尾气、扬起尘埃和众多游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以及旅游区内的宾馆、饭店等生活锅炉排放的废气,都会对旅游区的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1.交通工具污染
数以万计的游客使用的私人交通工具,是最没有效率的运输方式,它不但会消耗更多的资源,也会排放出更多的大气污染物。这种车辆所引起的大气污染以光化学烟雾污染最具伤害性,光化学烟雾中存在许多高反应性的光化学物质,不但会影响植物,还会危害人体健康。光化学烟雾严重时会影响视线,降低能见度,造成游客困顿;它所含的某些物质可能会刺激眼睛,造成流泪等不舒适的感觉。此外,交通工具所排放的废气还可能含有有毒物质,威胁地球生态的健康。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角度来看,废气排放可能导致酸雨,也可能排放使地球增温的温室气体,或是排放诱发臭氧层空洞的物质。
2.垃圾等固体废弃物
垃圾等固体废弃物有机含量高,如处理不当,会滋生细菌和病毒,特别是堆放在底层的有机物,因严重缺氧,厌氧菌迅速繁殖,病原菌滋生,并产生恶臭;旅游公厕如管理不善也会产生恶臭,增加大气含菌数。
3.封闭环境中的大气污染
如溶洞、餐厅、娱乐场所等,除受外界大气影响外,还受内部污染物排放影响,如旅游者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水汽并携带病毒和细菌、吸烟增加的二氧化碳和烟雾、使用电子设备释放出的大量正离子、装修释放的有害物质、取暖散发出来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烟尘等,由于空气流动差,空气污浊,令人头痛、气闷、食欲不振、精神不佳,甚至导致某些疾病传播和发生。
4.旅游设施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旅游宾馆饭店是任何一类旅游形式都必需的生活服务设施,对大气的污染源主要是供水、供热、供能的锅炉烟囱、煤灶的排气、旅游地域小吃摊排放的废气等,释放出来的主要是燃烧煤、煤气和液化气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烟尘等,总量虽较工业小,但排放源分散、高度低、距景点近,且多无除尘设施,对旅游地大气质量影响大。
(六)对环境卫生的影响
旅游活动对环境卫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固体废弃物垃圾污染。在很多风景名胜区,人们随处都可见到游客丢弃的各种固体废弃物垃圾。垃圾污染现已成为我国很多风景名胜地区的一大祸害,是一个十分普遍而又棘手的问题。
我国游客总喜欢将各种食品,如点心、糖果、饮料等带到户外,或是到旅游区附近的土产店、海鲜店里大吃大喝,为当地环境制造出了许多垃圾。南岳衡山每年约有6000吨的经营垃圾、2000吨的旅游垃圾倒入旅游区内的溪流和水体中。某些山地的谷地几乎成为登山游人丢弃杂物的垃圾桶。山谷垃圾难处理,日积月累,臭气熏天。此外,这些垃圾的处理也是一大难题,因为“没有一种废弃物的处理方法是全然安全的”,如处理设备要耗电、耗能,而且部分污染防治设备会产生二次公害(如焚化炉可能排出含有有毒物质的废气),再次威胁环境,甚至损害大众健康。
(七)对环境美学的影响
旅游活动对环境美学的不良影响主要在于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和旅游业的不合理开发建设。
1.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
有的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除了眼看、耳闻、鼻嗅之外,还有在古树、碑刻、石头等上刻字画画的不良习惯。刻字留念可以说是最常见的游客恶习,不仅破坏景观,而且会影响一些植物的生长,降低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比如,我国许多风景名胜区的岩壁上,本可欣赏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刻技巧,却常可见到“××到此一游”,或“×爱×”的心型图案,给人大煞风景的感觉。再如,我国黄山风景区非常盛行同心锁,情侣买来同心锁挂在树木旁的铁练上,可怜的巨树身上围绕成串的金属,古木参天的天然意境也全然被破坏了。
2.旅游业的不合理开发建设
旅游设施建设项目的规划不当或开发过度,会使当地原有的景观环境遭到破坏,即所谓的“开发污染”。旅游开发的实质是在自然山水或原有风景区的基础上添加人工建筑,使之适应旅游活动开展的需要。但现今的很多的旅游开发,只考虑迎合其主观上认定的旅游者的兴趣所在的审美特点,忽视或根本不顾及该项目建设同周围景观环境的协调,从而造成对该地景观环境的侵害。如山东泰山、北京西山、中岳嵩山森林公园等,索道悬空,电线杆插天,严重破坏了山岳风景区的原有神态;浙江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昔日“见屋皆寺庵,逢人尽僧尼”,现在山上山下,摊店林立,现代化娱乐设施遍布全山,流行音乐已淹没了寺院传来的梵音,洋楼与寺殿争高,摇滚与梵音共鸣,此情景,与佛教圣地相去甚远;黄果树瀑布下游7公里处的天星景区,其内修了一个体积过大、黄色琉璃瓦屋顶的茶室,与景区的一个天然喀斯特盆景公园特色很不协调,破坏了自然美,违反了自然法则
(八)对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1.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首先,由于部分游客的文化修养不高,认识不到文物古迹的珍贵和不可替代性,盲目地在文物上刻画或坐卧在文物古迹上拍照等不文明行为,会造成文物古迹不同程度的损耗和破坏。
其次,众多的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水分,使文物古迹受到侵蚀,特别是一些古老洞穴、佛教石窟中的壁画和雕像等文物古迹表现得非常明显。由于洞穴和石窟中原本湿度就高,再加上众多游客呼吸作用所带来的大量水分,加快了珍贵的壁画和雕像的腐蚀速度。另外,照相机的闪光灯,数以百万计游客的汗水、指印,也会使得壁画和雕像受到腐蚀。如著名的敦煌石窟,因受照相机闪光灯及数以百万计游客的汗水、呼吸(二氧化碳)和指印的破坏和腐蚀,许多壁画的逼真细节已失去光泽,变得暗淡模糊,红色和肉色逐渐变为黑色。
再次,众多游客的脚踏也会损害文物古迹。如我国的万里长城长期以来由于大量游人的攀登,造成挤踏破坏,很多地方已受到严重损害;北京的故宫由于游人川流不息,碰肩抵足,曾将大殿内的金砖踩出凹坑,广场和通道的金砖也损害得很厉害,有人估算,故宫铺地的“金砖”,每年磨损达10~20毫米;颐和园蜿蜒700余米的彩饰长廊,路面的砖,几年就要更换一次。
2.对当地居民的价值观和生活习惯的影响
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旅游者不可避免地会将自己的生活方式带到旅游目的地。具体表现在:有些人通过对来访旅游者行为的观察,逐渐在思想和行为上产生消极变化。他们开始对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感到不满,向往来访旅游者的生活方式,先是在装束打扮和娱乐方式方面盲目模仿,继而发展到有意识的追求,从而使、、投机诈骗、贪污受贿、走私贩毒等犯罪和不良社会现象增多,影响社会秩序的安全。此外,由于受西方自由思想的影响,传统的道德观念、价值标准受到冲击,其结果是导致婚姻破裂的增多和离婚率的上升等。
3.传统文化的过度商业化
传统的民间习俗和庆典活动都是在传统特定的时间、传统特定的地点,按照传统规定的内容和方式举行的。但是,很多这种活动随着旅游业的开展逐渐被商品化,它们不再按照传统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为了接待旅游者,随时都会被搬上“舞台”,为了迎合旅游者的观看兴趣,活动的内容也往往被压缩,并且表演的节奏明显加快。因此,这些活动虽然被保留下来,但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传统上的意义和价值。如傣族的泼水节被搬到昆明“郊野公园”作旅游文化活动项目开发时,却成了“倒水节”:游客各自拿着水桶、水盆,将水从对方的头上浇到脚底,或是将人推到水池中,一圈人围着“泼”,完全失去了“柳枝洒水”,以示祝福的文化意境。
4.诱发主客矛盾
在开展旅游的过程中,伴随旅游者与当地居民接触的日益频繁,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一些心理上的冲突和矛盾,尤其是对当地居民来说,这种不适和矛盾会更明显。如当一个旅游区出现游客过度拥挤现象时,或者游客行为太过粗鲁以致于对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时,居民就会产生抱怨的情绪,常会听到的抱怨有:个人隐私曝光、停车场不足、塞车、拥挤、噪音、环境变脏、垃圾增多、当地物价上涨、小偷变多等
四、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造成旅游区环境破坏、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
1、人类经济行为的不当破坏了旅游环境
人类经济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影响与破坏可以分为三方面:(1)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生产排放的废物及产生的噪音污染了旅游区的自然环境,扰乱了旅游区应有的宁静。结果一方面旅游区丧失了以往清新的空气、透明的水体、静谧的氛围;另一方面游客游览的兴致因环境污染而降低。(2)不合理的资源利用与农业生产方式破坏旅游区的自然生态平衡,旅游资源直接受到影响,例如森林砍伐、过度开采地下水、开山炸石等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游览水体水位下降、奇山丽景惨遭破坏等。(3)在经济结构、生产力布局、城市发展规划中,忽视旅游资源的存在,使得区域经济结构类型、生产力布局方式、城市发展方向与旅游业正常、持续发展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相适应。如在云南石林旅游区建设大型水泥厂,在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建设灰窑、煤窑等。
2、旅游活动对旅游区环境影响
旅游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影响主要在于旅游过程产生的垃圾对景点环境的污染以及旅游活动本身对景点自然生态平衡及旅游意境的影响。由于旅游区本身设施的不完善和游客素养不高,随着旅游活动规模的扩大,景点垃圾遗弃量日益增加。旅游区内大量垃圾随意抛洒堆积,破坏了自然景观,污染了景点水体,使旅游区水体富营养化。我国许多旅游区水体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相当一部分旅游水体的透明度、色度、嗅味等指标均超过国家规定的旅游水体标准,漂浮物、悬浮物、油迹污染物已经影响游客感官,使其旅游兴致降低。超过景点容纳容量的超规模接待破坏了旅游区自然生态系统平衡。构成自然景观的生礅系统对旅游活动本身存在一定的承载能力,这种承载能力由生态系统的结构所确定,超过其承载能力的旅游活动将使旅游区生态系统结构发生变化,旅游区旅游功能丧失。主要表现在大量游人将旅游区土地踏实,使土壤板结,树木死亡;大量游人在山地爬山登踏,破坏了自然条件下长期形成的稳定落叶层和腐殖层,造成水土流失,树木根系,山草倒伏,从而对旅游区生态系统带来危害……不当的旅游活动本身所蕴带来的问题是严重的,忽视这种影响,只注重短期效益,盲目扩大规模,无限制地接待游客,将对旅游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损害。
3、旅游开发和建设破坏旅游区环境
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有关设施建设与旅游区整体不协调,造成旅游资源、旅游区生态环境、特别是旅游气氛环境、特别是旅游气氛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古迹复原处理不当,新设项目与旅游区景观不协调,改变或破坏了旅游区所有的且应当保留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格和气氛,利于具体的旅游对象,其旅游价值主要表现在其本身所蕴涵的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格。在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时,这些无疑是应当保留且极力保护并充分予以表现的,忽视旅游区的整体协调及其所蕴涵的内涵,盲目开发,只会造成景点的不伦不类,进而丧失其旅游价值,使游客的兴致减退。城市建设破坏旅游气氛,主要表现在新建建筑与旅游城市的整体建筑不协调。使本身作为旅游对象的城市失去其本来面目。
五、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分析
为使旅游业持续地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针对旅游业所存在的环境问题笔者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旅游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
(1)治理已遭污染的旅游生态环境。对于已遭污染的旅游生态环境,无论其污染的原因是旅游业还是非旅游业的。为了发展旅游业,在旅游区域应采取有效治理措施,适应从根本上治理。如旅游区的污染工厂要坚决搬迁,旅游区禁止发展污染工业等。
(2)重建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在现有旅游区和开发旅游区,若旅游生态环境的某一部分已遭破坏,影响了整个生态环境的美学特征。则应对该地区进行相应的生态环境建设。若旅游区山青水不秀,则应治理水,若水秀山不青,则要治山。在治山时,还要根据山地的环境特征,该种树则种树,该种草则种草,该栽花则栽花,使这些树、草、花能有维护稳定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又具旅游观赏价值,
(3)应用旅游生态环境容量理论,避免旅游生态环境遭旅游活动的破坏和污染。在旅游规划和管理中,旅游超载是导致“旅游活动污染旅游生态环境、旅游活动破坏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因此,在旅游开发和管理时,应适度控制旅游生态容量。
(4)采取必要措施,减缓旅游生态环境的自然破坏。自然界对旅游生态环境的突发性破坏,人类目前只能部分预测,不能避免。但对于缓解性的破坏,却可通过一定的措施,减缓其对旅游生态环境的破坏,如珍稀濒危的动植物的异地移植保护、人工植树造林等。
2.旅游社会环境的保护对策
(1)安定团结,提高旅游社会环境质量。旅游社会的首要因素就是旅游区的社会政治局势是否和平,在和平的环境条件中,游客才有人身安全感,才谈得上旅游。因此,任何国家或地区,若想发展旅游业,必须安定,才能提高旅游社会环境质量。
(2)创造优良的人际关系,社会环境,减少社会事故发生。在旅游区,游客和游客之间、游客与旅游服务人员之间、游客与当地居民之间的社会关系,若管理不当,均会成为当地恶性社会事故爆发的潜在因素。因此,旅游管理中、应尽量在满足各类人员需求的同时,创造优良的人际社会环境,减少相互间的恶性摩擦,以达到减少社会事故的发生,创造优良的社会治安环境,使游客身心健康,愉快地进行旅游活动。
(3)提高当地居民文化素养,创造文明礼貌礼仪的旅游社会环境。旅游区当地居民对旅游业的认识,直接反应在对游客的态度上。当地居民文明礼仪的行为会给游客留下良好的印象,增加游兴,反之则使游客扫兴而归。为此,提高当地居民文化素养,能创造出文明礼仪的旅游社会环境。
3.旅游经济环境的保护对策
(1)以旅游市场为导向,增加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旅游经济环境的衡量指标的主要是旅游接待设施,而旅游接待设施的规模又是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旅游设施超出旅游经济环境容量,造成经济上的浪费,反之则对旅游设施造成危害和破坏,进而造成旅游社会环境问题。故旅游设施的规模要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
(2)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旅游经济环境中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旅游服务人员水平不高,服务质量档次不够,致使旅游经济环境中硬件和软件不相配套,造成旅游设施的浪费和使设施水平得不到发挥,故目前对中国旅游业而言,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是提高旅游经济环境的迫切问题。
4.旅游气氛环境的保护对策
(1)建立旅游开发和管理智囊团,保护旅游气氛环境。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旅游气氛环境的破坏往往是因为对当地特有旅游气氛的无知或认识不全面所导致的,才会有如将古城的石板路改为柏油路的愚蠢之举。在旅游管理中,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对旅游气氛环境容量的无知,导致对旅游气氛环境的破坏。因此,在旅游开发和管理中要建立专家智慧囊,科学地开发和管理旅游业,以达到保护旅游气氛环境的目的。
(2)无分调动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业,保护旅游气氛环境。旅游区的旅游气氛环境是由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反映当地历史、地方或民族气息的环境烘托出来的,这其中,当地人的外形特征和文化素养起了很大的作用。不可想象在民族地区,汉族人身着民族服饰,讲者标准普通话给游客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云南民族村的成功之道就在于它除了移置当地的建筑,还吸引了大地居民的参与。故要充分保持旅游气氛环境,应尽量调动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业。
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对环境造成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环境的深刻变化反过来又对经济、社会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作用。旅游业的发展遇到了资源结构改变、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系统失调、文化冲突加剧、传统文化湮灭等一系列问题。旅游业在经历了最近20年的黄金发展时期后,其进一步发展的能力正在受到严峻挑战,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的重大课题。人们试图用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和发展措施重新审视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可持续型旅游发展是目前解决旅游业的现实问题并走向光明未来的惟一正确的思想和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型旅游经历了不太长的时间,尽管理论上已经超前于实际,但现实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发展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的首要任务的背景下,经济增长和旅游经济效益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第一目标。旅游业的社会目标、生态目标始终是第二位的,对资源环境、生态系统的保护性开发,实施持续发展型旅游在当前和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会受到严峻的挑战,仍然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
参考资料:
1.丁季华。旅游资源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2.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资源与开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3.王湘。旅游环境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4.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经济地理,1996,(1):106-112.
5.郭来喜。中国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的基石。地理科学进展,1997,16(4):1-10.
6.晓、彭建。生态旅游的内涵辨析。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2(1):54-57.
7.牛亚菲。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及实施方案。地理研究,(2):179-184.
8.杨丽。我国博物馆特色旅游开发刍议。旅游管理,2003,3:46-51.
9.李华明。世界遗产代际公平探析——对我国世界遗产管理的法律思考。旅游管理,2004,4:4-9.
论文关键词:旅游业旅游环境影响
旅游服务与管理论文3
关键词:环洱海经济圈;发展战略;区域合作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5-0107-10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文明孕育与成长、经济的开拓与繁荣,都与江河湖泊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特别是近百年来,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发达的国家,都十分重视河流、湖泊及其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一些国家的众多开发与大江、大河、大湖紧密联系在一起,其工业化进程与江河湖海都结下了不解之缘。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演进的各个阶段,许多大江大河流域纷纷发展成产业密集带,成为各国现代化工业发展的轴心和重点地域。如英国的泰晤士河孕育了全球最早的工业革命,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德国的莱茵河段、法国的塞纳河、加拿大的圣劳伦斯河以及前苏联的伏尔加河沿岸地区都成了工业发展的摇篮。最近数十年来,北美洲的五大湖区、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欧洲的莱茵河流域,以及东南亚的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等地区的诸多国家不断开发湖泊、开放河流,开辟外向型流域市场,建立繁荣的流域经济,并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由于自然环境、资源禀赋、市场条件和历史原因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目前大多数国家(包括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甚至出现区域经济畴形发展的严重问题。云南大理洱海区域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以来,环洱海区域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长期以来的土地用途管制失控、土地资源滥用荒芜、产业结构效益偏低、工业比例失调、耕地利用不够合理等,使得洱海区域土地利用、环洱海区域的生产力布局与城镇建设不能得以明显优化,甚至出现的严重洪涝灾害。同时,正是因为发展条件和发展环境的不良因素的存在,对经济、技术、人才等基础条件在云南省较好的洱海区域的经济氛围产生了种种不利影响。因此,进行洱海区域的经济学研究,搞好环洱海区域经济圈建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路,已成了加快洱海湖区的治理与开发面临的重大课题。
环洱海区域经济圈的治理与开发虽有其矛盾性,但又更属于统一体。综合治理为区域开发创造必要的条件,而区域开发反过来又为综合治理提供所需的资金、资源和技术。素有“东方日内瓦”盛誉的洱海区域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温条件,长期以来为大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但目前经济学界和环境科学界对环洱海区域经济圈的综合治理与区域开发尚无有效研究,有关专著、论文集、专业刊物对洱海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研究为支点的相关研究缺乏。
本论述以洱海区域的生物资源特征和生态系统评价研究与开发对环洱海区域经济圈建设的意义为中心线索,着眼于环洱海区域经济圈的基本构建、实施步骤和生产力布局;围绕洱海区域水灾减灾具体措施,洱海区域水灾减灾的经济分析,退田、退房、退塘还海、水利工程建设和湿地资源保护的具体对策分析等三个大方面,联系洱海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提出洱海区域经济圈建设的意义与对策,综合运用统计学、预测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构建洱海区域经济圈的土地综合利用、区域城镇建设、旅游事业发展研究以及洱海区域社会发展(湖区综合实力、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预测模型。资料上力争有新发现,研究上力争有新开拓,观点上力争有新突破。
一是资料要翔实。要根据洱海区域的土地利用、生产力布局、城镇建设以及洪涝灾害等方面的现状调查资料与变化状况分析,收集丰富的最新统计数据资料,以确凿的事实,探讨洱海区域湖泊保护策略措施探索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如用相关章节《洱海区域土地利用优化研究》指出环洱海区域经济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农业结构与土地资源结构协调程度低,林地和水域开发不够充分,生产潜力和优势未能发挥。各部门的用地状况也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其单一型结构。从土地利用的现状特点、主要问题和变化的驱动力分析等的事实与数据出发,提出四条土地优化的重要对策。认为优化洱海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对改善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当地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并在大量的事实与数据的佐证下,启发人们既要针对洱海区域土地利用所面临的新环境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又要适应知识经济战略性调整需要优化土地利用的部门和空间结构,还要建立有利于避灾减灾的土地利用新模式,更要积极整治低产田和防治“三废”污染以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得洱海区域土地开发利用形成一项系统工程,取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二是要对比研究。要在分析、研究国内外流域的湖泊开发的基本概况的基础上,侧重总结国内外著名的河流、湖泊的开况和借鉴意义,从中发现了不少规律性的东西。如欧洲的莱茵河、伏尔加河、北美洲的圣劳伦斯河、密西西比河流域等和中国的太湖、江西省山江湖治理工作、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要作重点介绍,分析它们的开发开放的特色和值得学习的成功之道。随着中国加入WTO,机遇与挑战并存,这对环洱海区域经济圈的构建带来了竞争和风险。为了有效指导洱海区域经济的合理发展,促使生产管理论各具有系统性,创建符合中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且适应知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运营机制,通过一系列的对比性研究而及时提出了必要的应对措施。既要分析加入WTO对洱海区域的不利影响,又要总结加入世贸对洱海区域农业、工业与第三产业的积极作用,并提出有利洱海区域的农产品扩大国际国内市场份额,发挥地方特色和自身资源人才优势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合理引进外资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等经济策略,缓减入世所造成的冲击,获取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带动经济的全面发展。这样,既说明了加大洱海区域的开放深度和开发力度,迅速提高区域的生产力水平,因地制宜地重点开发和综合利用,追求最大的整体效益的必需性;又注意到借助于对外开放来促进对内搞活,加强本地区农产品劳动密集型加工业的充分性。
三是要视域开阔。论述对土地利用的优化、退田退房退塘还海的模式、洪涝灾害的防治、水利工程的建设、湿地资源的开发、旅游事业的发展等等,方方面面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有效的理性分析与思考。如用相关章节论述《环洱海区域经济圈旅游业发展研究》,着重介绍洱海区域这一巧妙而协调的自然景观美相互渗透、交融的风景综合体,发掘其独具特色的自然、民族、人文旅游资源,以其明显的资源、区位优势和良好的自然条件,分析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探讨促使湖区旅游经济的综合开发、构筑“环洱海区域旅游区”优势品牌等旅游业发展思路;提出了充分利用“假日经济”迅速发展的良好时机,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加快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景点的建设,重点发展一些具有个性的旅游项目,使旅游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是要立意深远。论述着眼经济,立足生态,使湖泊保护理念上升为富民强国的理论。生态平衡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这是相对的。我们客观地尊重自然规律,协调人地关系,就可以在旧的平衡被打破的同时,又能建立一种新的平衡。这样,不仅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还能够促使区域经济的健康运行。研究的侧重点是洱海区域经济,最终的目的是从洱海区域的治理、开发和建设环洱海区域经济圈出发,促使资源得以可持续开发利用、环境得到优化使用,从而藉此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不断提高洱海区域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实现洱海区域经济圈内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本论述要力争丰富充实洱海区域经济研究的成果,进一步推动环洱海区域经济圈的构建与发展,加快洱海区域治理与开发步伐,提高洱海区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有效培育经济增长点和经济带。为政府部门制定洱海区域治理与开发,以及相关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对进入世界经济全球化循环的洱海区域经济圈迅速提高竞争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上的指导。
近年来,建设滇西中心城市已成为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不仅是媒体关注的新焦点,也是云南省和滇西地区政府制订本地区发展战略的重点。其实,洱海经济圈建设并不是今天才提出的命题,建设滇西中心城市是打造环洱海经济圈的雏形,早在2003年9月,云南省委、省政府就提出了构建滇西中心城市的发展思路,全方位加强与泛珠区域的合作。此后随着经济建设步伐加快,云南省委、省政府曾多次对大理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作出部署,其核心就是围绕“两保护、两开发”,积极推进滇西中心城市建设,提升苍洱经济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滇西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各项工作的落实,促进了滇西中心城市建设的构架逐步拉开,洱海保护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现在,开发建设环洱海经济圈的客观基础和条件已经形成。简言之,包括缅甸和云南的滇西南、滇西、滇西北等环绕洱海流域周围的主要地区,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经济发展相对滇东比较落后,但是也已经形成一定的投资环境,具备必要的基础设施等开发条件,已经形成了开发洱海经济圈所必不可少的人流、物流、商流和资金流。现阶段大理统筹做好区域发展的各项工作,就是着力发展环洱海经济圈、大理经济圈、滇西经济圈,作好承接滇中、服务滇西的文章。环洱海流域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情况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环洱海经济圈建设不但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而且已列入了缅甸和中国相关地方政府发展规划的目标,2007年交通部公布了《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共确定国家公路运输枢纽179个。我省昆明、曲靖、河口、景洪、瑞丽、大理等6个城市,列入《规划》。环洱海地区已经迎来了自主开发和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
然而,目前几乎没有环洱海经济圈的全面论述。洱海流域的发展专著几乎都是针对大理州或滇西地区的发展战略展开的,这是必要的,但却是不够的。应当站在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将它纳入到整个国家发展的战略规划中去。换言之,要把环洱海经济圈开发与中国国家大的发展战略结合起来。
本文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和阐述环洱海经济圈区域合作发展战略思考的有关问题。
一、构建环洱海经济圈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意义
(一)经济圈的概念
1.何谓经济圈
经济圈又称大城市群、城市群集合、大经济区、大都会区或都会区集合,属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渐多出现的中文地域经济用语。经济圈是主要从地域的自然资源、经济技术条件和政府的宏观管理出发,组成某种具有内在联系的地域产业配置圈。它通常指疆域极广的国家内部某一特定区域,常为城市群体的集合或在国家经济总量(GDP)中占有很大比重,并且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世界上大的经济圈在世界经济和产业分工中均具有重大影响。根据《(2002—2003)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显示,全世界范围内,美国三大都会区(大纽约区、五大湖区、大洛杉矶区)的GDP占全美国的份额为67%,日本三大都市圈GDP占全日本的份额则达到70%,中国大陆三大经济圈占GDP总量的38%。
2.经济圈的特点及意义
经济圈表现为内部具有比较明显的同质性与群体性,与外部有着比较明确的组织和地域界限。大地域的经济圈一般都有原材料生产区、能源生产区、加工区和农业基地,从而构成一种综合产业圈。如中国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下游综合产业圈,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综合产业圈,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综合产业圈都具有这种特点。而较小地域的经济圈往往只拥有某一两个方面的优势产业区,地方特色比较突出。也有理论认为,由经济圈到中心城市人们一般把若干密集城市构成的经济区域,称为“经济圈”,或“经济群”、“经济带”,这个理论被称为绝对优势理论。
按经济圈组织经济活动,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有利于发挥地区的综合优势,有利于企业实行跨地区、跨行业的专业化协作,使整个区域的整体功能得到很好发挥。
(二)环洱海经济圈的地理位置及空间概念
2009年3月,云南省省领导首次提出了大理三个经济圈的概念,他认为,在推进滇西中心城市建设过程中,大理州要注重抓好统筹协调,着力发展三个经济圈:一是环洱海经济圈,就是要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以山水田园风光、文物古迹、民俗文化、新型体育为主的旅游产业,形成环湖经济圈;二是大理经济圈,就是要在州内各县合理配置各种要素,努力形成各县的特色产业,加快建设特色城镇,积极推进城乡发展。他特别强调,云南省是一个铝土矿较少的省份,有开发前景的矿产地,主要是文山和大理的鹤庆,因此,要把鹤庆的铝土矿开发作为一项重点工程来抓,做到高起点开发、高效益发展;三是滇西经济圈,就是增强主动性,做好承接滇中、服务滇西的文章,把大理的辐射和带动力延伸到滇西各州市,增强各州市产业的横向关联度。
西南地区与东盟的越南、老挝、缅甸等多国毗邻,是中国走向南亚、东南亚的通道,具有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周边国家关系的改善,西南有望成为中国对外开放新的前沿地带。滇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东连昆明,南连红河,西连东南亚、南亚、北连四川、重庆,是对东南亚、南亚开放的前沿。大理地处滇西的中心,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在促进滇西区域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但一个地区或城市的中心地位是取决于它的聚散功能,即生产要素来自于多大半径,幅射多大半径,决定了地区或城市的综合功能。只有地区或城市的综合功能、聚散能力都处于中心地位,才能成为中心地区或城市。而大理市在历史上曾是滇西的交通枢纽、商品聚散地。在省委、省政府确定把大理建设成为具有较强辐射和带动能力的滇西中心城市以来,大理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功能日臻完善,面貌日新月异,经济实力有了明显增强,为建成滇西中心城市打下了基础。
本文所论述的“环洱海经济圈”就是以大理为中心,向南、向西、向北辐射的经济区域,具体说就是“西接保德(保山、德宏),北联丽迪(丽江、香格里拉),东承滇中,南辅临普(临沧、普洱),中振大理,跳出苍洱局限,完善中心职能”。包含了省领导提出的“三个经济圈”的各时期的范畴,是一个经济辐射区域。
(三)环洱海经济圈建设雏形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的“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要求,环洱海经济圈概念的提出,将被赋予具创新意义的丰富内涵。继昆明至州市8小时经济圈形成后,进一步加快和促进了滇西地区与滇东和西南外省市的经济往来和合作发展。
滇西七州市,人口1 152万,占全省总人口的%。七州市各族人民,在省委和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2006年实现生产总值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财政总收入亿元,占全省财政总收入的%;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占全省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占全省的%;工业增加值亿元,占全省的%;社会消费品销售总额亿元,占全省的%。但从历史发展阶段看,七州市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层次。七州市要与全省、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还需要继续努力。建立环洱海经济圈是形势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它对培育七州市新的经济增长极,推动滇西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滇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东连昆明,南连红河,西连东南亚、南亚、北连四川、重庆,是对东南亚、南亚开放的前沿。大理地处滇西的中心,是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在促进滇西区域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但一个地区或城市的中心地位是取决于它的聚散功能,即生产要素来自于多大半径,幅射多大半径,决定了地区或城市的综合功能。只有地区或城市的综合功能,聚散能力都处于中心地位,才能成为中心地区或城市。而大理市在历史上曾是滇西的交通枢纽、商品聚散地。在省委、省政府确定把大理建设成为具有较强辐射和带动能力的滇西中心城市以来,大理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功能日臻完善,面貌日新月异,经济实力有了明显增强,为建成滇西中心城市打下了基础。为此,建立以大理为核心的环洱海经济圈条件基本具备。
(四)环洱海经济圈建设的战略意义
环洱海经济圈位于中国内陆地区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通道上,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撑和国家沿边开放战略的主阵地之一。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其在国家对外开放中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历史使命更加紧迫。2009年7月,总书记在视察云南时明确指出,“尤其要充分发挥云南作为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重要陆上通道的优势,深化同东南亚、南亚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沿边开放质量和水平,使云南成为中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因此,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划要求,调整环洱海经济圈空间开发结构,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加快实现环洱海经济圈协调发展,将更有力地推动滇西乃至全省发展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省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之间相协调,巩固全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民族团结、边境安宁、生态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良好局面,加快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的进程,把环洱海经济圈打造成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环境优良、设施完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最重要支撑平台,是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提升中国沿边开放战略的新要求,是深入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新任务,是适应国家城市群战略的新举措,也是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手段。
环洱海经济圈建设的意义不仅在于滇西中城市的建设,真正成为专业性的国际化地区才是经济圈建设的目的。滇西七州市的矿产资源、水电资源、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发展经济互补性很强。七州市精品旅游景点较多,国内外知名度高,有利于进一步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服务产业,尤其是面向东南亚、南亚,市场潜力巨大。七州市携手合作,必将促进滇西区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大发展。
建立以大理为核心的环洱海经济圈,有利于充分发挥大理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作用,探索形成滇西地区以经济圈为依托的区域互动机制和整体发展格局,在滇西地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推动滇西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探索内生型和外向型相结合,以内生型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适应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探索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道路。
预期的目标: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特色产业基地、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和西南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
二、构建环洱海经济圈区域经济合作的优势与机会
(一)优势分析
1.不断壮大发展的工业后劲
大理州是云南工业起步最早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大理州以“工业强州”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经济,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全州先是把“工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全州经济工作的两个重点来抓;继而提出了“工业强州”战略,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接着启动实施第一轮和第二轮工业经济“倍增计划”;2011年又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策,按照一个较为清晰并符合大理州情的工业发展思路及具体规划布局,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大理州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大理工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继2009年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后,2010年、2011 连续突破200亿、300亿大关,2009年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的结构实现了“一三二”到“二三一”的转变。截至2011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工业企业有30户,过20亿元的工业企业3户,过30亿元的工业企业1户,祥云飞龙、力帆骏马两户已进入大型工业企业之列,8户企业进入“云南省百户优强工业企业”,3户企业挤入全省百强企业,3户进入全省民营企业十强;伴随着企业改革快速发展壮大起来的非公经济已经占全州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3%以上,上缴的税金占全州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42%以上,非公经济已经成为支撑全州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成为推进工业化进程的主导力量。目前全州工业主要产品已有30余类,在行业上涉及了3大门类,13个行业近30个大类,并形成了以烟草、建材、矿冶、机械、电力、生物资源及优势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六大重点产业工业体系。2011年,矿冶机械、生物资源及优势农产品深加工三个产业的产值分别超过了烟草行业,同时,大理州已经成为中国南方州市级最大的奶牛养殖及牛奶加工基地,奶牛存栏数、奶产量、加工生产能力等均占据全省的70%以上。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工业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档次不断提高,大多数企业实现了“零排放”或达标排放,逐步走上了循环发展的道路;个别工业行业企业的科技水平已进入国内先进行列,有多户企业通过省级技术中心认定。通过不断强化企业品牌意识,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截至2011年底,全州有大理药业、祥云飞龙等9户企业的11个产品荣获“云南省名牌产品”称号;红塔滇水的“上登”牌水泥、祥云飞龙的“云飞龙”锌锭两个产品获得国家免检产品;19户企业的23件商标荣获“云南省著名商标”称号。
2.丰富的资源和较强的配套能力
大理州资源丰富,条件优越。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已探明有金属矿产20多种、非金属矿产25种,金宝山铂钯矿为全国第二大矿床,最负盛名的大理石,探明储量达亿立方米;丰富的水电资源,可供开发水电装机容量达1 000万千瓦;州境内最高海拔4 米,最低海拔730米,有6个气候带,年平均降水量1 000毫米左右,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有中国核桃之乡、茶花之乡、兰花之乡、乳牛之乡、茶叶之乡、扎染之乡、木雕之乡等美称。
大理州山清水秀,风光旖旎。自古以来就有着“风花雪月地,山光水色城”的美称,田园民居独具特色,是一个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身的多功能大容量风景区,是云南省旅游业的重要骨干区和滇西北旅游热线的核心。苍山洱海是部级风景名胜区,另有国家森林公园4个、国家自然保护区两个;自治州所在地大理市,集部级历史文化名城、部级风景名胜区、部级自然保护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苍山国家地质公园、中国十佳旅游休闲城市等七顶桂冠于一身,是国内外著名的旅游城市。
截至2011年底,全州共批准建设工业园区12个;大理创新、祥云财富、洱源邓川3个园区被列为全省重点园区,其中,大理创新、祥云财富入围全省十强工业园区。产业聚集效应逐步显现,工业园区已成为大理州推进工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预计2013年全州工业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50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38亿元。大理市积极优化服务软环境,着力搭建工业发展大平台,在“挖内力、引外力、争上力”上狠下功夫,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强大动力,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强势发展。2011年1—7月,辖区工业总产值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亿元,同比增长%。
3.便捷的交通网络
大理区位良好,交通网络发达。州府大理市距省会昆明338公里,空中航线距离275公里,是云南省同时拥有飞机、火车、高速公路的唯一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构建以公路、铁路、水路、航空有机衔接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形成辐射滇西地区、通往边境口岸、连接国内的交通枢纽。是云南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
云南结合区位优势,本世纪初就提出了“国际大通道”战略:连接“三亚”(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沟通“两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形成昆明至越南、昆明经老挝至泰国、昆明经缅甸至印度洋、昆明经缅甸到南亚的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体系。面向东盟,正是这个战略中的“重头戏”。大理交通咽喉之地的优势,也为经济圈建设提供了极为优越的交通战略意义。2012年底云南大理、丽江两机场已完成了国际口岸机场的申报工作,目前云南正加快澜沧江——湄公河航道的整治进度,滇西通缅甸、滇西南通老挝和泰国、滇南通越南的高速公路和泛亚铁路国内段前期工作也正紧张进行。
环洱海经济圈以“滇西地区的区域物流中心、联系川藏的门户性综合物流枢纽、昆明国际综合物流中心的辅助物流枢纽、云南省三大物流枢纽之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物流枢纽”为主要目标的交通网络正在形成。与此同时,依托交通优势,滇西中心城市物流服务圈,大理区域综合物流中心区域性、地方性综合物流基地和地方性专业物流基地的物流服务网络体系也正在形成。这将大大提升各行业的经济效益,例如降低了原材料的运输成本,并呈现出现代物流服务业的发展态势。
(二)机会分析
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态势
以大理市为核心,1992年云南省政府批准设立省级经济开发区大理经济开发区。经过十九年的探索实践,开发区在招商引资、培育发展市场体系、加快城市化进程、发展高科技术产业以及实施社区综合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区已形成绿色食品加工、建筑建材、印刷包装及烟草配套产业、天然药业、仓储和物流、旅游服务业、房地产、金融业等多行业发展的良好格局。同时,大理省级旅游度假区自1993年6月1日成立以来,通过招商引资,开发建设势头日益良好。至今与中外客商共签订投资协议、合同28份,投资总额达32人民币。已正式实施的项目投资金额约14亿元,一批项目相继开工,并陆续投入营运。2011年以来,经济开发区和度假区进一步完善机制体制,分别将海东镇、大理镇等乡镇纳入行政区划,实现了新的发展。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为实现区域内资源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优势互补,联合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有利的政策环境,开发政策的比较优势
首先,《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在空间开发战略布局的基础上,按滇中、滇西、滇东、滇南四大片区‘一优(优先开发)三重(重点开发)’的总体格局”,滇西被列为重点开发片区。为此,建立大理、临沧、保山、德宏、丽江、迪庆、怒江等七州市的滇西1+6经济圈是十分必要的。1+6经济圈不是行政概念,而是经济概念、市场概念,是以大理为核心的经济合作平台。开发建设环洱海经济圈的重大战略部署,积极吸引国内外产业转移和投资、入驻,这些扶持政策的出台,无疑会给滇西开发注入强大的动力。
其次,中国—东盟自贸区《货物贸易协定》将是大理迈进自由贸易区的重要门票。
第三,低碳经济政策与大理独特的能源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不谋而合。
3.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
首先,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产业转移,中国参与的主要地区包括泛珠三角、大湄公河次区域等国际合作项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前沿,在两大区域合作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在此进程中,云南依托区位优势,积极拓展泛珠三角与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对联系并提升两大区域的合作与交流,实现“9+2”与“10+1”的对接与融合,营造经济发展的多赢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良好的区位优势,大理地区具有较大的发展机遇。
其次,发展低碳经济,引入低碳技术是关键,国际、国内的低碳技术转让和转移是必须的。这将在研究如何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坚持科技引领节能减排等措施来努力实现低碳发展,建设低碳城市与和谐宜居人居环境,开展实现低碳发展的实践和示范,围绕以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为重点,以科技进步为支撑,来努力控制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以不断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张伟在论坛上表示,通过提高科技水平和发挥科技优势等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发展低碳经济、促进产业转型的有效途径,应加快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逐步增加低碳能源在能源消耗结构中的比重,重点扶持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循环经济和生态环保等产业等方面给大理带来许多机会。目前大理州已经建成和在建的水电装机达800万千瓦、风电装机达50万千瓦;推广太阳能万平方米,年产600万只全玻璃太阳能真空集热管项目实施进展顺利。全州已建成太阳能中温沼气站10座、农村户用沼气池21万口,广大农村普遍推广了节柴改灶技术。同时,节能降耗水平不断提高,有色金属冶炼的金属资源回收率达到国家先进水平,冶炼方式基本使用电解法,通过推广应用新兴技术,节电率达到20%~30%。推广低碳节能小型电瓶公交车取得突破,推广使用财政补贴节能灯具114万只,新建建筑节能达标率达100%。在2011年“低碳中国论坛”首届年会上,大理被评为全国十大最具竞争力的低碳产业基地城市之一。
三、构建环洱海经济圈区域经济合作的难点与突破
(一)难点分析
1.行政分割是最大难题
行政区划是一个国家内部行政区域的划分,目前中国现行的行政区划是新中国成立不久,依据过去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而设立的,它分为四个层级,即中央政府、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自治州)和县,它担负着两大基本的功能,即行政管理功能和经济管理功能。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进一步完善,建立在市场经济运行法则基础之上的区域经济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以行政区为单元的行政区经济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依然寄生于地方政府的“行政圈”中。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往往会对经济进行不合理的干预,行政区划成了阻隔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一堵“看不见的墙”。体制障碍,行政体制分割,各自为政,行政性的区际关系削弱了甚至是替代了市场性的区际关系,以致经济圈内因地方行政主体利益导向,而难以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经济融合。
环洱海经济圈的一体化发展思路进一步具体为大理州与大理市的同城化,作为滇西地区的“中心城市”,环洱海济圈应该突破行政区划、重整区域经济布局的发展路向。但是,如何协调相关地区的利益分割、职能调整和行政区划布局,是选择这类发展路向的城市必须解决的难题。应将大理市纳入地级市级行政区划,而一并吸收目前各县为大理市的各新的经济开发区,这将是行政区划上重大的难题,但也是必须解决的难题。大理的工业扩散和规划,不应该只是向市郊或县域转移,一些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完全可以向区位优势更为突出的周边城镇转移。调整行政区划,将现大理州各县纳入大理市,这是环洱海经济圈建设的最基本目标。
2.人口资源难题
作为经济圈建设必须拥有足够的人力资源,人口相对滇东比较,滇西可谓“人口稀缺”,不仅人才资源匮乏,就连能够支撑经济圈的最低人口保障也是一个难题。现在大理市全辖区人口总量接近60万人,临近大理市被认为是与大理市经济往来最为便利、密切的宾川、洱源、祥云、弥渡、巍山、漾濞、永平7个县,各县人口平均30万~40万,而县城集中人口也只有接近10万左右,所以即使是以大理市为核心加上七个县城的人口,其总量在100万以上,这也就只是一个小的“经济圈”。
由于人口稀缺,导致劳动力的短缺,这对于建设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同时,由于人类活动的频繁也取决于人口资源的多少,其频繁程度直接影响经济的流通,这与人口数量上也是成正比的关系。
因此,要建设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圈,并使其成为国家战略就必须破解这一难题。
3.“内地”和“边缘”的难题
环洱海地区属于祖国边陲,地处偏远的地理局限,但又距离边境“较远”,既无口岸,又与东部及沿海地区空间上阻隔,既是边缘地带又是内陆区域,我们可以形象地称之为“边疆的内地”。近在眼前的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珠三角区域却成为“远观”的诱惑,真正共享区域资源却成为了难题。
(二)突破难题的关键
一是市场一体化:在市场规则上,尽快与国际接轨,努力营造开放、规范的市场环境,为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条件;二是产业一体化:根据区内各自的比较优势,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实现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提升区域产业配套能力、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能力;三是交通设施一体化:以区域内高速公路、城际列车等快速交通干道建设为重点,加快城市通道的配套与衔接,共同完善交通、物流网络;四是信息一体化:打破信息封锁,强调信息公开、透明,强化信息资源互通共享;五是制度一体化: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梳理各城市现有的地方性政策和法规,减少各城市在税收等特殊政策优惠方面的差异,对各种经济主体实行国民待遇;六是生态环境一体化:树立大局观念,实施区域环保规划、环境治理一体化战略,共同打造区域“绿色”经济圈;七是人文资源一体化:突破人才培养的地域局限,推进区域内人才资源的合理、有序的流动。进一步整合区域内的科技资源、文化资源,共同打造科技、文化资源共享平台;八是城乡一体化:形成以区域内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都市连绵区,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使区域城市成为各种要素流动的枢纽和创新的孵化器。
四、构建环洱海经济圈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举措
制度创新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重要的动力。区域经济一体化最本质的体现是有共同的决策机构和相对完善的决策机制。因此,环洱海经济圈区域经济合作,必须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建立跨地区的具有权威性的统一的一体化协调机构来行进协调和统一规划;在保障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共同制定一体化的发展规划(计划)、订立具有一定约束力的统一公约、法规、协议,共同构筑一体的共同市场。
(一)制定一体化的发展规划
不同的城市等级、不同的行政主体以及不同的功能区域构成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复合体。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必须规划先行,统筹考虑,制定出超越现有行政区划,能够覆盖经济圈内各城市等级、各行政主体以及各功能区的大区域规划,如“大珠三角规划”、“大北京规划”、“大上海规划”。要通过规划,明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总目标和分阶段目标,包括旨在消除要素和产品流动障碍的市场一体化,能够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形成合理分工的产业一体化,以公路、港口、机场的衔接配套和交通、物流网络的完善为重点的基础设施一体化,以强化信息资源互通共享的信息一体化,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态完善城市功能的城市布局一体化,以及旨在规范各地政府行为的制度一体化。大理州着力在制定统一规划上下功夫,制定形成了《大理滇西中心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年)》(下文简称《规划》)。《规划》将大理功能定位为国际知名的旅游文化休闲胜地,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枢纽,面向东南亚、南亚、联系川藏的教育科研、医疗养生基地,全国民族自治州科学发展示范区,白族文化与多元文化融合、山水生态宜居的文化生态走廊,云南省先进加工制造业基地与滇西区域中心城市。规划时限为2011—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1—2015年,中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本次规划范围分为三个层次:滇西区域——协调研究层次,大理州域——统筹规划层次,大理滇西中心城市——建设规划层次。按照规划,环洱海经济圈将建成滇西新都会。预计2020年大理滇西中心城市总人口为27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151万人,城镇化水平为55%左右;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52km2左右。
(二)构筑一体化的共同市场
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彻底开放,除了要弱化地方行政参与经济的力量外,关键在于培育和构建统一、开放、规范的共同市场。要在市场规则上尽可能与国际接轨,符合中国加入WTO的承诺,完善各类市场体系,形成各类市场的共同体,保障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目前,特别重要的是,共建区域性的商品物流共同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人力资源共同市场、科技成果及知识产权保护共同市场、基于信息网络平台的信息共享及信用征信共同市场,以及文化旅游共同市场等。比如,建立经济圈产权交易机构,可以为跨地区产权重组、异地并购、产权交易等活动创造条件。
例如,要制定产业分工合作政策,要按照突出共同利益的原则,重点选择交通、商贸、金融、信息、旅游、人力资源等领域,构筑区域合作的网络体系。
制定产业集聚政策,要规定各功能区鼓励发展、限制发展和禁止发展的产业,鼓励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构筑强竞争力的产业链;制定技术创新政策,要鼓励企业实行开放式自主创新,加大对研究开发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投入,加快提高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
支持产业走廊的高新技术、烟草、制造业、冶金、化工等产业基地、工业园区和特色产业集群。对按要求进入产业走廊的企业,可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分类给予政府财政投资或财政补贴;税收部门给予一定期限内减免税、准允加速提取折旧等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优先贷款和直接投资,并赋予有利的还贷条件,优惠利率的差额部分由政府投资基金予以补贴;在行政指令和政绩考核方面,优先进入规划,优先准予立项,优先予以审批。
加强产业转移中的环境保护,限制高污染产业转移到生态脆弱区和保护区附近;率先积极探索和建立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人才保障体系等促进滇西中心城市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积极稳妥地推进滇西地区一体化发展。
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继续深化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在目前以行政区为被考核单位考核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增加由省政府为考核主体、以经济圈为被考核单位的考核制度,在目前各个行政区划各自财政预算基础上,增加经济圈统筹安排公用基础设施投资的制度,将目前实行的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促进企业跨行政区发展和推进区域经济合作。
深化滇西地区流通体制改革,以商品市场为基础、生产要素市场为重点,合理布局大型商业设施和市场,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加快统一区域内市场准入政策、市场执法标准和市场法制环境,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建立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区域市场体系,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切实增强滇西发展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加快把环洱海经济圈培育壮大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引擎。
例如,构建大理滇西中心城市物流服务圈,形成“1233”的物流服务网络体系。即建设一个中心,即建设大理区域综合物流中心,这个中心由大理物流园区和祥云、弥渡物流园区构成;建设两大区域性综合物流基地,分别由大理物流园区和祥云、弥渡物流园区构成;建设三大地方性综合物流基地,分别由宾川物流园区、洱源物流园区和漾濞物流园区构成;建设三大地方性专业物流基地,分别为大理市上关物流园区、巍山县大仓永建物流园区、宾川县大营物流园区。同时,在交通枢纽型新市镇设立物流配送站,逐步形成以大理区域综合物流中心为核心,地方性综合和专业物流基地为辅助,基地之间交通顺畅,层次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的物流风格体系。总体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的大理物流园区位于大理市凤仪镇境内,发展目标为建成云南省三大物流枢纽之一、滇西商品集散和贸易中心、大理州物流产业的“孵化器”。截至目前,大理物流园区已完成发展规划纲要、建设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东西向主干道已开始进入施工阶段,同时引进了中央储备粮大理直属库、中石化云南省大理振戎油库、国家成品油大理储备库等大型仓储企业入驻,大理货运枢纽站、大理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调度中心、滇西钢材物流配送中心、滇西副食配送基地等一批具有一定规划的物流项目已进入前期准备。现在,大理物流园区建成了容量近30万吨的各类商品仓储库房,加大了物流周转量。
(三)订立有约束力的统一公约和法规
区域一体化是经济圈内各经济体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的客观要求,符合各经济体的共同利益。但各经济体又有各自不同的利益,为了约束和规范因各自利益而产生的不利于一体化的行为,有必要订立大家共同遵守的统一公约和法规。目前可以选择影响一体化最突出的一些问题,如招商引资、土地批租、外贸出口、人才流动、技术开发、工程招标、信息共享等方面,通过共同协商,形成经济圈内无特别差异政策的公约、规则或法规。考虑到某些经济体的水平和条件的悬殊,应允许存在一定的政策差异,使之有利于相对落后经济体的发展。
根据《规划》要制定完善并实施相应的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省级有关部门和滇西七州市各级政府要认真按照《规划》要求,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所有地方性政策进行系统梳理,抓紧研究制定规划实施所需要的新政策。
制定滇西地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在土地、税收、人力资源、投融资、法律法规等方面研究制定支持重点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主要包括产业分工合作政策、产业集聚政策、技术创新政策等。例如大理主城严格按照《大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对古城进行保护,对古城内的建筑物及环境均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要求进行保护。
在统一的一体化协调机构建设上,要按照《规划》成立环洱海经济圈协调发展委员会,并建立大理滇西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管理委员会,指导并监督相关规划的实施,建立完善的可持续发展型指标考核体系,建立功能均衡型财政支出体系。并在法制保障方面完善州域城乡规划体系并明确本规划的地方性法定地位;编制具体的规划政策指南;实施环境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强制性规定。同时还要建立重大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基金和行政区划调整与机构调整机制等。
五、环洱海经济圈建设与国家战略有机结合
(一)环洱海经济圈开发与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整体推进
西部大开发是中国近年来所采取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之一。其中中国的大西南地区拥有全国1/4的土地和1/5的人口,云南全部属于这个地区。开发环洱海经济圈不仅是大西南振兴和繁荣的需要,也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应当把环洱海的开发纳入到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战略中来。通过环洱海经济圈的开发,为中国大西南地区的发展创造更广阔的市场,提供更充裕的资金,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企业,获取更丰富的发展资源。并在这种过程中,加速改善西部地区投资软环境,增强人们的开放意识和先进理念,吸引和学习更多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科技手段,大大提高本地区自我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促进政府转型,健全和完善法制建设,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形成科学发展观,从而为整个大西南地区的发展提供潜力无限的商机以及真正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后劲。
(二)环洱海经济圈开发与中国的能源战略统筹规划
进入21 世纪后,能源战略日益成为对中国发展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重大国家战略。事实上,能源已经上升到与国家发展和国家安全命运攸关的地步。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对能源和战略资源需求极大的国家,通过扩大进口固然是一个解决问题的重要渠道,但是从国家安全的角度考虑,绝对不能让自己的能源命脉全都掌握在别人手里。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强我们国家自己的能源和战略资源的勘探、开采和储备能力。在这一点上,环洱海经济圈显示出中国能源战略的另一个重要核心是,一定要多渠道多方式寻求外部能源供给。在多方式上,除了进口能源外,还要采取并购海外油田和石油开采公司以及联合开采、援建或投资回报补偿等多种获取能源供给的方式;在多渠道上,除了中东地区外,印度洋、中东、西欧、北非等一些能源和战略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也应成为我们获取能源和战略资源供给的主要地区。近年来,大(理)瑞(丽)铁路和缅甸腊戍至中国瑞丽铁路的建设,形成昆明至仰光的国际陆路通道。可配合拟议中的中缅石油管道,形成中国西南能源战略通道。这就是环洱海地区其重要的价值。
环洱海经济圈是把滇西地区与上述许多能源和战略资源的来源地如印度洋、中东、西欧、北非连在一起的内陆大通道,同时由于本身又是能源和资源的富集区,因此无论是建立新的能源和战略资源进口渠道,还是与这些国家联合开采开发中国西南地区的能源和矿产资源,环洱海经济圈的开发都会提供重要的基础和便利条件。
另一方面,中国的大西南地区相对东部地区来说,地域广阔,人烟稀少,宜于依托和利用本国及国外资源、大力发展石化、钢铁、电力等重工业和资源型工业,建立中国的重化工业和能源工业基地,同时也宜于建立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基地。
因此,环洱海地区对于中国能源和资源的开发建设具有重要的、长远的和现实的意义,应当把环洱海经济圈开发,纳入到中国的能源总体发展战略中来。
(三)环洱海经济圈开发与中国—东盟自贸区战略同步发展
中国与东盟建立自贸区是中国和平崛起国际大战略和睦邻友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主动提出与东盟建立自贸区就是中国这两个国际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
正在建立中的中国—东盟10+1 自由贸易区拥有1 400 多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18 亿人口、2 万多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和 万亿美元外贸总额。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但使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相互依存关系大幅度提高(据预测,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东盟对中国出口将增加48%,中国对东盟出口将增加55%),而且中国与东盟自贸区所形成的强大经济实体,将进一步改变整个亚洲的经济发展格局。中国和东盟国家都将在这个自贸区建立和发展中获得巨大的好处。
事实证明,通过与东盟建立自贸区等重大举措,中国的国际战略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当初十分担心中国崛起的东盟国家,现在已经成了中国坚定的合作盟友,并且在中国崛起后新的亚洲经济格局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和发展空间。
环洱海经济圈大规模的开发虽然尚未开始,但是其投资价值已开始彰显,目前众多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台湾、香港等地的商人已相继到滇东及广西地区投资。
此外,开发环洱海经济圈的好处是双向的。除了有利于东盟国家对中国投资和开拓中国市场外,对于原来交通不便、开放程度很低,吸引外资很少,经济发展落后的中国大西南地区来说,同样也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巨大的有利条件。大西南地区云南及四川等省,可以通过环洱海经济圈这个重要的内陆大通道交通枢纽,大力发展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关系,扩大开放程度,提高引进和利用外资的水平,并加快本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广度与深度。
环洱海经济圈的开发与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对东盟国家与中国大西南地区的经贸往来和投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把环洱海经济圈开发,纳入到中国与东盟建立自贸区的总体战略和规划中来。
(四)环洱海经济圈开发与中国加强周边国家次区域合作
开发的战略结合起来在当前蓬勃开展的双边和多边区域经济合作中,有一个趋势十分值得关注,那就是更具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的次区域经济合作。所谓次区域经济合作,简单地说,就是不同国家或不同的WTO 关税主体之间,围绕着某个具有共同利益的地区或项目开展的投资开发与合作。由于次区域经济合作不涉及多边或双边自由贸易区谈判中所涉及到的国家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而是就某个共同利益地区的发展和某些项目进行合作,因此更灵活、更现实也更容易推动。所以,与周边国家更多地开展次区域经济合作,应当成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一种新的重要发展战略。
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积极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多边合作,积极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对于西南地区的经济振兴和睦邻强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多边合作也是中国与东盟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大西南积极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开发,对中国西南和西部地区的开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总之,对环洱海经济圈的开发,国家应当把它纳入到更大的次区域合作开发的战略中,使其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更大的效益。
(五)环洱海经济圈开发与中国开放战略结合起来
自2004 年以来,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外资吸引国。然而,近年来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空间日益狭小,成本日益增高,所遇到的资源环境瓶颈日益严重。这标志着多年来以东部沿海地区作为吸引外资主战场的中国开放战略,已经出现了新的挑战和进入了新的转折点,这就是要把大量外资引向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实现国际产业分工在中国不同地区的梯度转移,一方面通过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继续保持中国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通过东部沿海地区自主创新的发展提升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中国这种开放战略的转变目前已经开始逐渐显现其功效,越来越多的港台和欧美日韩等大投资商开始关注中国的中西部地区。然而,尽管中国的中西部地区资源更加丰富,成本更加低廉,市场更加广阔,而且中央和地方政府都给予了更加优惠的政策条件,但是由于那里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投资环境较差,人力资源匮乏,因而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他们还是处于观望的状态,还在等待更好的时机。
环洱海经济圈开发正是他们等待的更好的时机。正如在前面所提到的,中国的大西南地区由于有环洱海流域的欧亚非大陆桥,因而比其他中西部地区更幸运一些。环洱海经济圈开发不但使中国的大西南地区有了便捷的内陆大通道,从而大大减少商品进出口运输的时间和路途,而且大大降低投资和开发的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这样一来,就使环洱海经济圈开发不仅惠及印度洋、中东、西欧、北非的投资商和企业,而且将对所有外商都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并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商机和成长空间。事实上,近年来已经有许多日商、韩商和有眼光的港台企业家和投资者,看到了环洱海经济圈开发可能会带来的商机,因而已经开始付诸行动,纷纷在云南、广西和越南北部投资建厂,抢占投资发展的制高点和先机。
总之,对于中国新阶段以鼓励促进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开放战略来说,环洱海经济圈的开发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把它纳入到新的战略视野中来。
本文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论述了环洱海经济圈开发的重要意义。我们希望这个地区的开发不仅成为云南等地方政府发展战略的重点,而且成为整个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希望这个问题能够引起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和最高决策层的高度重视,惟有如此,环洱海经济圈的开发建设,才能尽快启动起来和落实下去。
参考文献:
[1] 朱翔。环洞庭湖经济圈建设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打造第四极 西三角经济圈蓝图浮现[N].上海证券报,2009-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