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实用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定位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979156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实用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定位5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定位篇1

班主任在班级学习共同体中的角色定位

文/马振升

合作学习是高中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是,现在的绝大多数高中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缺乏与兄弟姐妹交流合作的客观条件,在学校里由于种种原因又少有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机会,所以很多学生缺乏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甚至不愿与人合作。农村学生表现的尤为突出。虽然有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在努力尝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的合作学习,但效果大多不够理想,而且这种方式也限制了合作只能属于短时间内、单学科内、非持续性、时效性不易评价的小范围合作性质。怎样才能避开上述的合作限制而开展有效地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克服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使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这是很多高中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

“学习共同体”就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并且在成员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学习共同体”为高中学生开展互助合作学习搭建了平台。“学习共同体”不仅强调学生获得认知方面的发展,而且还力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乐趣,融知、情、意、行于一体,兼顾认知、情感和技能等多种教学目标的协同达成。可以促进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合作互助意识、责任意识、以及人际交往的技能,并促进学生的个体性与群体性的协同发展。“学习共同体”从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学习评价制度等方面都大大改善学生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学。采用“学习共同体”学习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改革学习评价制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互帮互助,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品质,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班主任在班级学习共同体建设中居于中枢地位,其角色定位大致如下:

理念倡导者。班主任是班级之魂,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首先是一种思想引领。在班级学习共同体建设中,班主任首先是一个理念倡导者。要在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中倡导合作学习、共同进步的理念。教师和学生都应该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一起迈向新的境界,永远保持追求真理的锐气。我们提倡的竞争是一种良性的竞争,合作的竞争,欣赏性竞争,学习性竞争。营造尊重、理解、合作的氛围,做人中人,不做人上人,不做人下人,每个人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为成功的人生做准备。同时要让学生明白,有效的合作学习的前提是个体的自主学习,只有个体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探究、深入钻研后,开展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合作学习不等于依赖他人。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个体自主学习的有效性更多地建立在责任意识上,而不仅仅是兴趣。

组织构建者。要建设班级学习共同体,还要建立一系列学习型组织,才能保证学习共同体的正常运行。班主任居于班级管理的中心位置,自然也是班级学习共同体建设的组织构建者。首先班主任要协助任课教师构建符合各学科实际的学科层面的学习小组;其次,班主任要从本班实际出发,构建起班级层面的学习小组,并和学生协商,制定小组学习的制度。这种班级层面的学习小组除了根据学习能力的不同来构建外,还有多种形式,如寄宿生可以以宿舍为单位来构建,走读生可以以社区为单位来构建;寒暑假期间,寄宿生还可以以乡镇村组为单位来构建。班级学习共同体同时也是学生成长共同体。所以这种组织构建也不要仅仅局限于文化课学习领域,班级的日常管理、活动开展都可以借鉴。班主任要特别重视学生家庭和家长的作用,老师、学生、家长要建设成共同体,不能各行其是;家长之间也要建设成共同体,相互学习,共同发展。上述学习型组织构建是动态发展的,不是固定不变的。让每个成员、每个组织都有机会博采众长,壮大自己。组织与组织之间,要建设成共同体,相互学习,不能搞小团体、小山头。组织构建的重点是制度建设,要明确共同体的每一级组织、每一个成员的职责,做什么、谁来做、做到什么程度、什么时间做、谁来评价、怎么评价等细节都要明确具体,还要便于操作,可检测,易于评价。

运行维护者。班级学习共同体组织构建起来后,不可能一劳永逸。在运行过程中,学科之间、小组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肯定会出现。要协调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则非班主任莫属。班主任要全方位关注自己的班级,和任课教师及时沟通,和班委会成员、各科课代表以及学习小组长紧密配合,及时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不断修订、完善制度,保证共同体顺畅、有效运行。

提升发展者。要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班级学习共同体就不能在一个平面上重复,要不断超越自我。在起始年级,班主任就要和任课教师、全体学生共同讨论,制定出班级学习共同体三年的发展规划,既要有最终目标,又要有阶段性目标;既要有整体目标,又要有个体目标。建设学习共同体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总体上呈现螺旋式上升的态势,引领班集体和每一位学生不断迈向新境界。所以,班主任也是班级学习共同体的提升发展者。

成果共享者。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既然是合作者,师生就是平等的,合作就是双向的,也是双赢的。实践证明,成功的班级学习共同体,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全新的观念、全新的思维、全新的实践,对班主任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等都有所启迪。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班主任也是班级学习共同体的成果共享者。

以上角色定位说明班主任在班级学习共同体建设中的重要性,但并不等于班主任要事必躬亲。班级学习共同体的主体只能是学生,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只能是引导者、合作者。但班级学习共同体运行的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班主任的引导,这也是事实。

本文地址:http:///zuowen/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定位篇2

摘要:高三年级的班级管理工作复杂而繁重,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掌舵人,班主任应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工作。根据高三阶段的实际情况,班主任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生活的陪伴者、学生情绪的抚慰者和良好班风的建立者。

关键词:高三;班主任;班级管理

高三是学习最为紧张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所面对的压力是多方面的,此时班主任说教所起到的作用并不大。因此,高三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对自己的角色做好正确定位,这样才能在高三时期从班主任的角度上助学生一臂之力。同时,让班主任的工作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高三阶段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以期在高考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高三阶段成绩不尽如人意的一大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当。科学的学习方法需要学生们不断摸索,但班主任的指导作用也是很重要的。恰当的指点就能够让学生茅塞顿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三班主任应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身体力行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丰富课堂的教学手段。第二,班主任要跳出自己的学科,高屋建瓴地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在频繁的考试重压下,很多学生容易产生急躁的情绪,开始怀疑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另起炉灶,偏离复习的主旋律。这时候班主任应从宏观角度指导学生学习,让其紧跟教师的脚步,抓好基础,切忌好高骛远;还应该及时归纳总结,理清解题思路,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掌握科学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二、学生生活的陪伴者

在为学生指导学习的基础上,高三班主任还要与家长一起做好学生的后勤保障工作。在高三的学习阶段,让学生们感受到教师就在身边陪伴和支持他们,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学习压力的日渐增大,激烈的竞争和过高的期望值都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情绪波动大,情绪消沉,甚至对前途悲观失望。高三的学生已经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因此,班主任更多的应是安静地陪伴与支持,而不是喋喋不休的唠叨与说教。让学生因为有班主任在其左右而感到心安,而不是因为反复的唠叨和说教让学生与班主任之间产生隔阂。在学生情绪波动较大时,班主任由于时刻陪伴,已然成为最熟悉他们的人。因此,在出现各种矛盾时,班主任应起着“润滑剂”的作用,协调好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师生关系,协调好家校间的关系。只有步调一致、配合密切,才能做好这一阶段学生的陪伴者。

三、学生情绪的抚慰者

高三学生的心理、意志和毅力都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考验。在这样的心理压力下,学生难免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高三班主任要善于及时发现学生情绪上的问题,及时进行沟通与鼓励,以期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尽量减少不良情绪对学生的影响。班主任应跳出传统观念中“管理者”的定位,尝试着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对于学生来说,原本正常的情绪波动在高三时期都会被放大,学生渴望交流,渴望交往,渴望被理解;而且处于青春期的发育期,如果心理得不到平衡,早恋现象就会呼之欲出。此时,班主任需要准确把握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源,不能谈虎色变,更不能听之任之。

四、良好班风的建立者

良好的班风无论何时都对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相比于其他年级,高三年级课业繁重,没有过多的时间用于德育教育工作,因此,需要作为掌舵人的班主任,时刻为建立良好班风付出努力。首先,班主任要以身作则。高三学生接近成年,他们对事物有着自己的判断,不恰当的言行不仅会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也会让班主任在学生中的威望受损。因此,班主任应该为学生树立榜样,不迟到、不早退,做事认真负责,让学生也深受感染。其次,班主任应针对高三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班级制度的制定可以在原高

一、高二的基础上稍作改动,同时,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使得新的制度获得全体学生的认可,并得以实施。

高三生活对于中学生而言,是他们中学时代的终点,同时也是即将迈入新生活的起点。作为高三班级的筹划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应做好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定位,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养,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王贵华,闫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和转换[j].新课程,2010(11):101.[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6.[3]吴瑞华.白天也懂夜的黑[j].学周刊,2011(13):201.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定位篇3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杨强劲

班主任作为学校管理的“神经末梢”,是与学生接触最频繁、关系最密切的人。班主任的性格、心态、管理思维会对学生群体产生最直接而又具有无可替代作用的影响。现代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其角色内涵应该是丰富多元的:他不再仅仅是“管理专家”,而且还是“学生的好伙伴”、“团队的领头雁”、“组织的大法官”等。

班主任作为学校管理的“神经末梢”,是与学生接触最频繁、关系最密切的人。班主任的性格、心态、管理思维会对学生群体产生最直接而又具有无可替代作用的影响。但长期以来,在实践层面,班主任这一岗位似乎被单一地理解为班级的管理者,忽视了其管理对象作为“成长中的人”的特性,使得班主任工作往往陷于低效、浅层甚至粗暴的境地。

现代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其角色内涵应该是丰富多元的:他不再仅仅是“管理专家”,而且还是“学生的好伙伴”、“团队的领头雁”、“组织的大法官”等。理清角色,找准支点,是班主任营造班级和谐育人氛围的必然要求。

学生的好伙伴。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有不少班主任过于强调作为班主任的权威,而忽视了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和友善交流,使得学生对班主任敬而远之,并且这种现象的弊端随着学段的提升而逐步凸显。教育是一项与人打交道的事业,一个学生在班级中,对班主任来说可能只是四十分之一或五十分之一,但在一个家庭中,对父母来说就是百分之百。每一个人都渴望能够得到他人的关注、信任和赏识,学生亦如此。我们只有拿出真心才能换取别人的真心,一个班主任只有放低身段,成为学生的好伙伴,才有可能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敬。其实,要做学生的好伙伴并不难。只要我们能够有一颗爱心,能够有学生思维和孩子立场,换位思考,用心接纳,他们自然能够感受到班主任的亲和力和真诚,也自然愿意走近班主任。学生都愿意向你敞开心扉了,还有什么是他们不能与你分享、听你教诲的呢?

团队的领头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光有爱,也不会产生有效的教育。一个班级的学生就组成一个团队。管理学家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团队就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为了特定目标而按照一定规则结合在一起的组织。在班级团队中,班主任就是这个团队的“领头雁”。班主任需要为这个团队的成员树立明确的、共同的目标,需要引领这个团队的所有成员围绕这个目标前进。因此,班主任需要拿出一点时间和精力,从常规的工作中和烦琐的事务里跳出来,思考班级团队如何形成合力,如何引领团队的发展。根据斯蒂芬·p·罗宾斯对“团队”所作的阐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指的就是学生。作为人生中重要的成长阶段,学生时期的孩子需要学会如何与人相处,需要友谊,而“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可以理解为学生之间的一种和谐的同学关系,大家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安慰、相互尊重、相互学习。而定义中的“特定目标”则是指能让孩子们在班级这个团队中快乐成长,提高修养。

因此,我每次在起始年级接班担任班主任之初,就会根据学生的成长环境和性格特点,拟定出班级的文化建设规划,提出班级目标、班级口号、班级气质等,通过精神、品格等塑造学生的行为,增强学生的团队荣誉感,营造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南京师大班主任研究中心齐学红老师说:去除田间杂草的方法就是播撒作物的种子,解除学生心中的迷茫,就是在学生心中点燃希望之灯。而我们就是要播撒文化、愿景这样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种子,让它们在学生的内心深处长成一片生机勃勃、姹紫嫣红的苗圃。

组织的大法官。班级归根结底还是一个组织。是组织,就会有组织的原则、组织的规定和组织的章程,就需要组织内的成员遵守组织的一切纪律。在用文化规范人的思想基础上,还应用制度规范人的行为。无规矩不成方圆,所谓国有国法、校有校纪、班有班规,只有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但由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他们在遵章守纪方面会有不同的表现,也会遇到学生违纪犯错误的情况。这时候,班主任就应担当班级这个组织的“大法官”,对学生的言行进行公正评判,提出明确的改正要求。这时候的班主任就应具有绝对的权威,但没有哪一个学生一到学校来就是要成心跟老师过不去的,每一个学生都有做一个好学生的愿望,基于此,担任“大法官”角色的班主任一定要就事论事,采取最有效的方式教育出现问题的学生,使用班规校纪给予其必要的“惩处”。但是,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天真善良的孩子,他们正在努力的用自己稚嫩的心灵去体会和衡量这个世界,他们有着各自判断是非的标准。在他们的眼中,班主任则是成人社会的代表,更是社会公正的代表、社会公平的化身。这就要求我们种种教育行为都要体现社会的正义和良知。这也是担任“大法官”角色的班主任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通过对出现问题学生的教育,遏制不良倾向,引导学生在组织内养成服从纪律、敢于反思的行为习惯,促使他们成长为“微观上问心无愧,宏观上遵纪守法”的良好公民。

有人曾生动地阐释教育,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此诗意的语言让班主任们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和行为的参照。愿我们都能够跟着学生的节拍调整自己心跳的频率,用心去和学生进行心的交流,最后形成共鸣。感悟学生的感悟、快乐学生的快乐、幸福学生的幸福,和学生一同感受他们成长的喜悦,成为他们幸福的源泉。(作者单位:安徽省肥东锦弘中学)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定位篇4

关键词:班级管理 心理教育 倾诉逆反心理

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一个人个性是否完整、是否良好,对创新能力尤其重要。要有效地搞好班级管理,就得渗透心理教育,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一个人个性是否完整、是否良好,对创新能力尤其重要。而班级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要有效地搞好班级管理,就得渗透心理教育,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

一、关注学生的倾诉

在许多班级中大都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每当在学生身上发生一件不愉快的事情后,教师都不大给学生申辩的机会,更不愿耐心倾听学生的诉说。

处于成长期的中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虽然不是很强,但他们也有自已独特的思维方式,他们每做一件事,都有自己的理由。因此,当学生身上发生问题后,做教师的应该尊重他们独立的人格,要设身处地地从学生角度去思考。经常发火、训斥,是达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的,必须给他们诉说的权力,并从中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机,然后把准脉搏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增强识别是非的能力。

对于思想比较复杂、考虑问题有时比较偏激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交谈,诱导他说出与老师发生冲突的原因及当时的想法、产生的结果,分析通知家长的必要性。通过倾听学生的心里话,我深深感到,此年龄段的学生害怕孤独,渴望与老师沟通,渴望老师的理解与信任,愿意与老师多交谈,对所信任的教师,他们的内心世界是敞开的。

相反,如果老师以成人的思维方式去批评学生所做的一切,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不给学生解释的机会,学生因失去说话的权利只好把委屈和不满埋在心里。老师不仅失去了一次了解学生心灵世界的机会,而且学生从此也会产生与老师对抗的心理。

倾听学生的诉说,充分尊重学生倾诉的权利,是一种教育艺术。这有利于师生双方的交流。只有面对学生平等交流,学生才会信任老师,愿意把真心话掏出来,教师教育学生也就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从而帮助学生端正思想。倾听学生诉说,有利于建立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促进学生身心的良好发展。学生有了向教师倾诉内心感受的机会,就会跳出压抑的心境,不会再施刁耍蛮了。

二、注意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对某人某事所产生的反感情结,作出与常理相悖的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不但教师的教育不易奏效,而且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极为不利。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主要渠道是施教者教育不当。目前素质教育虽然已进行了几年,但学校仍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分取人,教师只看重学生的学习,而忽视学生的心理教育。而且家长也都瞧准了升学这座“独木桥”,规定星期

六、日都必须在家里学习,不能出门,功课做完了还要做家长买的其他学习资料。学习只能好,不能差。一旦这些“不能”被冒犯,必遭家长的打骂,使学生觉得自己就像是一部学习机器,因而产生“我偏不给你学”的心理。

逆反心理产生的另一原因是:教师批评学生的场所不当。现在的学生有极强的自尊心,假如教师批评学生的场合不对,一旦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侵害,就会关闭心扉,拒绝接受教育,甚至激怒学生,从而与教师对着干。

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第三个原因是:师生关系不协调,态度不友好,学生抵触教师。比如教师不平等地对待学生,对待好学生和蔼可亲,细致入微,对待易犯错误的学生冷若冰霜,简单粗暴,这种娇惯偏爱、厚此薄彼的做法也会加剧学生产生对抗的情绪。

那么怎样看待学生的“逆反心理”呢?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学生,他们心理上往往会有一种强烈的对抗性,不管你向他提什么建议,他总是喜欢跟你对着干。对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如果你采取遏制的方法去改变,因他本身具有对抗性,反面会更加强烈地喷发出来。比如对于那些“不安分”的学生,容易引起教师的担忧和反感,因而对他们的限制也就较多,学生就越想突破这些防线。如上课做鬼脸,对同学蛮横无理、顶撞教师,旷课、逃学、离家出走,甚至危害社会,触犯法律。

因此,对于学生的“逆反心理”应首先承认和肯定,一个学生有自己的想法,那是其个性心理上的特点,有其合理性,不应一概否定。其次应对学生因势利导,将教师眼中的“大逆不道”、“恶作剧”、“我行我素”等做一个客观的分析,看到其中的闪光点和可贵之处,并给学生施展才能的机会场所。第三,教师对学生应给予理解与信任,不能总是从“品德问题”、“个性倔强”、“安全问题”、“不爱学习”等消极方面去评价学生,不给学生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的机会。要将自己的教育意图巧妙地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总之,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不断探索新方法,消除学生不良情绪,引导克服心理障碍,使其健康成长,并把学生培养成勇于尝试、探索,在挫折面前不气馁,不断进取,具有积极、开放、健康心理的开拓型人才。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定位篇5

在当今的教育中,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和谐的朋友关系。在新纲要的指导下,幼儿园教师在实施教育和管理时应担当着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

1.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

教师要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教师要成为幼儿的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就是要求教师对幼儿的学习活动要提供物质上和心理上的支持,物质上的支持包括假造丰富的物质环境,为幼儿与物质环境互动提供前揽基础;在幼儿缺乏或需要某些学习资源时及时地提供给他们。心理上的支持指教师对幼儿的关怀、尊重和接纳的态度,对幼儿自发的探究活动、新异的想法和发现的支持、肯定和鼓励;还有对幼儿的问题、困难和需要灵活的把握,对幼儿想法和感受耐心的倾听和接纳等等。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探索式教学打破教师中心的倾向,让孩子带着问题、悬念采用自己的方式操作、思考、探索,充分体现对孩子的信任。这种信任建立在对孩子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定位在现有能力之上力所能及能力之内,能激起孩子学习探索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在学习探索活动中充满自信,调动已有的知识能力积累去寻找获得新的知识,此间家长资源也充分地调动起来了。教师对幼儿在班内的表现与家长多沟通,多交流,得到家长支持,达到家园配合,促进幼儿发展。家长对幼儿园,对班级老师的支持其实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与家长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

2.教师还应该成为班级管理的合作者

教师要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学习活动中去,共同促进学习活动的不断延伸。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活动,能让幼儿更好更积极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表现自己的行为,从而做到无约束,尽兴的状态。班上教师之间要做到经常换位思考,相互理解、体谅,时时处处事事为他人着想,一切以工作为重,这样就会营造一个宽松快乐的工作环境。有什么事情应沟通解决,避免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对于幼儿园要组织什么活动或临时布置的工作,班主任提出一个具体措施,然后再和配班老师商量,达成一致意见后分工又合作尽力完成好。3.教师作为班级常规的引导者

所谓引导,就是指引导幼儿向好的方向发展,培养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养成积极的好奇求知欲望。教师在进行引导时,最重要的是让幼儿进行自我探索,自我要求,自我实践。只有当幼儿自我认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时,才能说教师的管理是基本成功的。教师主要是“引”,但是“引”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捕捉最佳的教育时机,把“研究引向一个明确的方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一种激励。4.教师作为幼儿学习的参与者

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幼儿学习的参与者。孩子虽小,却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他们自己的愿望、要求兴趣和爱好。教师要学会洞察他们内心世界,要用商量、引导、激励的语气与孩子交流。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而不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学前儿童是发展的关键期,所以教师一定要尊重他们,给予积极正面的教育。教师在每个环节都应把幼儿当成学习伙伴,以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活动,了解幼儿的需要,倾听他们的心声,互相探讨和交流。教师应多组织一些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并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成为幼儿学习的伙伴。这样会使他们更加开朗、自信、敢想敢做、富有想像、对学习新奇的事物充满探索欲望,不仅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也有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更有利于开展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工作是一本内涵丰富的书卷,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去探索、学习、积累和领悟,教育的好不好,管理占一半。教师担当着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一定能促使幼儿良好素质的发展,让孩子们全面健康的成长。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979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