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精彩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231932

【导言】此例“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精彩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规范财务基础工作【第一篇】

教育程度一般反映了一个人的认知能力与专业技巧,教育程度高者对信息、事务的处理能力较强,特别是财会专业这种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学科,较高的教育背景意味着较强的专业技能。在深圳上市公司中,本科以上学历的会计人员占比为47%。因而整体来看,一个公司拥有财会人员的会计专业教育程度越高有助于该公司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也有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因此,本文提出假设:假设1:财会人员的平均教育程度与公司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对于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财会专业来说,其财会技能的获取除了来自正式的学校教育方式外,还可以从实践中学习、总结而来的技能。因此具有中级会计师以上职称的财会人员,其拥有多年的财会工作经历和各种复杂的做账经验,从而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会计规范的后果具有清醒的认识,有利于公司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因此,提出假设2:假设2:财会人员的平均职称程度与公司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公司高管团队接受的正式教育程度也是一种重要资产,可以带来较强的判断能力去应付日益复杂的决策情境。如果高管团队学习的是经济管理专业,就会对财会工作非常重视,从而在公司决策时表现稳健的特征;但是如果高管团队学习的是非经济管理专业,可能对财会工作不太重视,进而在公司决策时表现激进的特征。因此,提出假设3:假设3:高管团队的经济管理专业背景与公司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规模较大的公司不仅是社会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而且是当地政府宏观调控和重点监督的对象,因而这些公司会计基础工作相对规范,并能够更多地关心其所处的各种社会责任,如税收、环保、就业、救灾等。但是对于规模较小的公司,由于没有公众和媒体的追逐,可能会存在会计不规范、偷税漏税的情况。因而提出假设4:假设4:企业规模与公司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二、实证检验分析

(一)上市公司会计基础工作现状分析

从表(2)可知,深圳辖区上市公司会计基础工作中不规范的地方,主要集中在:

(1)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设置存在的问题。一是财务负责人缺位或是履职不到位,未能充分发挥会计监督和管理的职责。首先是财务负责人缺位的问题,有些上市公司没有聘用财务负责人;有些上市公司的财务负责人是由公司总经理或分管其他业务的副总兼任,但这些人员有些并不具备会计专业技能,不熟悉最基本的企业会计准则。其次是财务负责人的职权设置问题,有些公司虽聘任了专职的财务负责人,但没有将其定位为高级管理人员,没有为其履职提供条件,如不参加经营班子会议,不列席董事会,公司涉及财务收支的重大事项也不需要财务负责人审批。二是会计人员的管理不到位。主要是会计人员的考核不到位,没有科学的奖惩考核制度,不能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岗位设置不符合内部牵制和会计人员回避制度的要求。有些公司财务部负责内部审计工作,或者财务负责人兼任审计委员会或监事会成员等。四是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正由规则导向迈向原则导向,需要会计人员有能力做出正确、专业的判断,具有应有的职业判断能力和专业胜任能力。

(2)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规范中存在的问题。会计凭证的编制、审核不规范。原始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基本依据,但有的上市公司在原始凭证编制上都缺少最基本的要素。有的会计人员对原始凭证的审核不认真,仅关注审批手续是否齐全,而不对经济事项所涉及的单据、合同、法律文书等进行复核。记账、登账、对账不规范。记账不及时的问题比较突出;出纳不登记现金或银行存款日记账,或以电子表格代替日记账的情况比较普遍。对账工作不到位。有些公司存在对账不及时或以口头沟通代替正式对账的情况,对账结果未得到双方确认。会计核算不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销售收入确认标准不明确或不按标准来确认;成本核算不规范,有些公司采用“倒轧法”核算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没有在产品间进行分配;费用跨期、费用长期挂账或多计费用情况经常发生;未按准则要求进行资产减值测试。

(3)资金管理和控制中存在的问题:银行账户管理不规范。以个人名义开立公司银行账户,或将公司款项存入个人账户;现金管理不规范。出纳个人的现金放在公司保险柜里。现金没有做到日清月结,没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现金盘点;支票管理不规范。支票领用无财务负责人签名。对于支票等票据,未设立登记薄对支票的领用、作废等进行登记。

(4)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不完善。大部分公司只有会计岗位设置、会计核算、会计电算化、全面预算管理办法等制度,缺乏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资产减值、关联交易、对外担保、重大会计差错等制度,即使有这些制度,也都是些原则性规定,或照搬会计准则的要求,缺乏实际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是制度执行和检查监督不到位。有些公司总经理未经财务负责人审批就要求会计人员大额付款。不少上市公司对财务会计管理制度执行未形成定期的检查机制,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也未跟踪落实,未建立完善的责任追究机制。

(5)财务信息系统使用和管理控制中存在问题。公司财务信息系统缺乏独立性。个别公司的财务信息系统与大股东、实际控制人的财务系统联网,即大股东、实际控制人可以直接查询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甚至通过权限设置拥有修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能力。财务信息系统存在缺陷,不符合会计规范的要求。有些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系统过于落后,导致系统运行缓慢、非正常退出、查询异常、数据异常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财务信息系统的权限管理存在较大的风险。有些公司增减用户、修改用户的权限都没有相应的书面审批程序,或者用户权限实际上没有专人管理,往往出现会计人员借用他人账户进行账务处理,或多人使用同一账户的情况,甚至存在多人共同使用信息系统管理员账户进行会计处理的情况。修改记录的操作不规范,缺乏必要的风险控制措施。有一家公司修改会计记录不需要与相关的业务部门进行核对确认,也没有履行必要的审批程序,甚至随意提供“反审核、反记账、反结账”功能,导致修改没有痕迹。深圳证监局此次上市公司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自查报告旨在落实会计责任,从源头上、制度上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真实性,堵住财务舞弊漏洞。上市公司要以人为本,建立一支适应企业发展需要,有充分专业胜任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的财务人员队伍,通过吸引人才、抓好培训、强化考核等方式,提高财务队伍的专业素质、职业操守和责任心;要公司管理层要重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立好家规,从公司自身的制度建设上,从内部控制上提高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的水平,建立和落实问责机制,从源头上防范财务舞弊的风险;要建设好财务信息系统,更要管理好财务信息系统,在依靠财务信息系统提高企业核算和管理效率的同时,要防止企业控制与核算的风险系统化,更不能使系统成为财务舞弊的工具。

(二)描述统计

并对样本进行检验分析。由表(3)可以看出,深圳上市公司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程度平均为分,属于中等偏上,离5分的满分仍然还有较大的差距。财会人员的平均教育程度为分,大致处于大专水平;财会人员的平均职称程度为,总体处在助理会计师水平。同时高管专业背景为,即高管大多在校时学习非经济管理专业。

(三)相关性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影响因素,验证这些变量与会计规范的关系在统计意义上是否成立,本文对各个变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其结果显示在表(4)中。从表(4)可以看出,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程度可能与高管的经济管理背景、企业规模以及独董比例这三个因素有关。并且这些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都比较小,故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四)回归分析

由表(5)可知,高管的经济管理背景、企业规模和独董比例三个变量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并且都与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程度正相关,这说明:企业的规模越大,高管具有经济管理背景,独董的比例越高,其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越好,这里支持了假设3和假设4。正如中小板公司格林美董事长许开华所说“,先挣回钱才能有账算,没钱算什么账?过去公司宁可高价请一个工程师,也不会请一个财务总监。创业时对财务工作比较漠视。但现在经过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自查和整改活动,让我深刻理解到企业成长也像建房子,财务会计是基础,基础不牢房子注定难盖高,也立不久的。”现在公司已投入重金投资充实财务人员、购买财务软件,并把“对内学万科,对外学松下”作为公司财务规范工作的榜样。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财会人员的学历程度和职称程度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也表明,财会人员的学历和职称并不影响公司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

三、结论与启示

规范财务基础工作【第二篇】

关键词:高校;会计基础;规范化原因对策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是高校行政管理是否规范化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是完善财务管理、加强财务监督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高校财务造假,资产流失,贪污腐败等现象频发,这些都不同程度的与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有关。高校应如何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完善会计监督职能,堵塞漏洞,消除隐患,减少财务风险,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会计任务。

一、高校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原因

1.高校领导对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缺乏重视

我国《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但一些高校领导却错误认为:账是会计做的,报表是会计编的,他不懂会计,所以财务工作出现问题,领导不负责任;有的高校领导错误地认为:会计工作只是简单的资金收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对提高办学效益作用不大,抓不抓无所谓。由于领导缺乏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往往会造成内部财务管理松弛,会计人员放松自我约束,不认真履行会计监督职能,记帐随意,手续不清,差错严重,会计资料散失,甚至违反会计职业道德,参与违法违纪活动。

2.会计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高校不重视财会队伍建设,高校会计人员的学历层次普遍较低。部分会计人员不重视学习,对政策法规把握不准,甚至搞不清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要求,领导怎么说,自己怎么做,不能坚持原则,会计监督职能严重弱化。有的会计人员尽管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但因缺乏爱岗敬业和遵纪守法的职业道德,不认真执行财务管理制度,按自己的习惯进行账务处理,简化程序,投机取巧,敷衍了事,甚至弄虚作假,徇私舞弊,造成会计基础工作的不规范。

3.未能建立健全制度体系

目前,很多高校未能建起一套系统、全面、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不能满足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要求,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制度缺乏全面性,不能包括会计工作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其次不能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补充、修订和完善各项制度;三是认为实行内部控制制度手续繁琐、程序复杂,对内部控制制度规定的必要程序任意简化,超出会计法规允许的范围和界限;四是不重视稽核审计制度建设,容易出现会计数据差错、核算方法不当、报表内容虚假等问题。

4.内部机制不健全

一些高校虽建立了财务管理制度体系,但由于内控机制不健全,各种制度疏于执行,成为一纸空文。主要表现在:岗位不明,职责不清,制约不强,会计人员越权行事,受理不合规范的原始凭证, 随意改变开支范围和额度;业务流程混乱,部门之间业务配合不协调,信息交流不通畅;无奖惩机制,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处理不够明确具体,处罚过轻,不足以达到教育警示作用。

5.检查监督力度不够

由于一些高校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没有制订相应的审计监督机制,不能有效地开展检查监督工作,或者有检查,也只是停留在表面,走走过场而已,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使高校会计基础工作实际上长期处于无人监管的境地。

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对策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广泛宣传

高校领导尤其是党政一把手要切实重视并支持学校会计基础工作,将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与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紧密联系起来,要不断加强对财经政策法规的学习,严格遵守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全面履行《会计法》赋予的会计工作领导责任,将会计基础规范化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提到校长办公会或财经领导小组的议事日程,成立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领导小组,研究制定适合本校会计基础工作总体目标和思路、制定工作方案,落实责任,建立监督稽核机制,按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追踪问效。督促财务部门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和建立健全内控机制,鼓励和支持财务人员依法履行会计监督职能。加强对财经政策和会计法规的宣传,传达会计规范化相关文件精神,树立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营造提高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水平的良好氛围。

2.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经济活动领域越来越宽,财务管理的任务也越来越重,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应对新的形势,高校应高度重视财会队伍建设,按照工作任务需要和财会工作内控要求足额设置岗位,把财会队伍建设纳入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有计划、分步骤地配备高层次、高素质人员,鼓励财会人员参加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改善财会人员知识结构。同时要加强财会人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会计人员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做到依法办事,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勇于同一切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要积极引导会计人员学习政策法规和会计理论,组织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岗位培训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3.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财经行为

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是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有力保障。高校必须将制度建设作为一项基础工作常抓不懈,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补充、修订、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稽核审计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是国家财经法规在高校内的具体化,是贯彻实施国家财经政策的必要前提;制定内部控制制度,主要是为了加强会计人员相互审核、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降低财务风险;制定审计监督制度,其目的在于防止会计核算上的差错和有关人员的舞弊行为。制度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其适应性、有效性、经济性、可操作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制度建设实现内部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保证会计基础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避免随意、盲目带来的工作混乱,避免个人意志造成的损失,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从而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 规范化水平。

4.强化内部控制,确保制度有效执行

严谨完善的内控机制能够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防范财务风险,维护资产安全完整。加强高校财务内部控制,首先要结合各单位实际情况,科学设置会计岗位,根据岗位性质赋予相应的工作任务和职责权限,规定操作规程和处理手续,明确财经纪律和检查标准,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职,办事有标准。其次,制定严密有序的工作流程,强化内部牵制,保证每一项完整的经济业务活动,必须经过具有互相制约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控制环节方能完成。三是实行定期轮岗制度,让每一会计人员熟悉所有的业务处理,起到互相监督、相互制约、防错防弊的积极作用。四是建立奖惩机制,对违反财务管理规定的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对不称职的会计人员进行转岗调离, 对违法乱纪人员,追究责任,严肃处理,不断增强会计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5.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建立考核奖惩制度

为了使会计基础规范化工作有效开展,建立长效机制,高校应组织开展会计基础规范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工作,严格按照《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及高校内部管理制度的要求,逐项逐条进行考核评价,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职能,深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和内控制度审计,同时加强财务公开,鼓励教职工参与会计监督,积极揭露违法违规行为。通过检查、审计和监督,对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水平较高的部门和个人给与必要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对发现的不规范问题,责令相关部门制定整改措施,限定整改期限,明确整改责任,对属于违法违纪问题,则必须作出严肃处理,不能姑息迁就。

总之,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工作是一项经常性持久性的工作,高校要认真学习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在实际工作中从最基本的工作环节抓起,认真贯彻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各项规定,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充分发挥会计职能,提高办学资金使用效益,为高校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许群:《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与会计工作实务》,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9)

[2]张浩:《新编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与核算实务》,蓝天出版社,2006

规范财务基础工作【第三篇】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学校财务基础工作也在不断适应新的管理环境变化,也面临着更大的调整,这就需要高职学校的内部审计来加强财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

二、高职学校财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学校的核算不规范

首先,在会计核算时账目不清,由于高职学校的管理者对于财务方面的知识缺乏,不按照规定进行账户的设置和登记,对于结账与对账的严谨性不够重视,在核算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偏差与错误,对于错误的更正不够规范。会计核算的随意性较大,对于费用的列支不准确,收入入账不够及时准确,甚至出现违规的现象。再次,高职学校账目的设立不和规范。有些高职学校存在着以票代账、不设账目的情况,有的虽然设有账目,其数据缺乏真实性,账目的设计也不健全,不能真实反映会计的数据。对于会计的凭证也缺乏规范性,记账凭证过于简单,一般情况公司财产均被管理者所管理,高职学校的会计人员无法取得银行收款的凭证,从而影响其财务基础工作的进行。

(二)会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高职学校管理部门由于资金短缺、待遇较低、意识淡薄等原因,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与数量均不能满足高职学校发展的需要,制约了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由于历史原因,高职学校的会计从业人员学历较低,而专业人员较少。在高职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很多从业人员看不懂财务报表,更无法进行分析与调查,严重阻碍了管理的进行。其二,高职学校由于资金、发展平台等的限制难以吸引高技术人才,基层人员的缺失与人力资源经费的缺乏也制约了高职学校进一步招人的进程,加之管理干部的老龄化,越来越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严重制约了高职学校的运行。其三,工作人员财务基本能力较弱,相对效率低下,不能满足财务管理的高效迅速的要求。再加之整体财务人员结构中,高级财务人员的缺失,基层人员偏多,其财务管理的观念也相对落后,缺乏创新性和自主性,一贯听从领导指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职学校会计的规范化发展。

(三)缺乏内部监督

财务基础工作的一个重要工作要点便是做好会计核算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在高职学校中,由于工作人员缺乏对财务管理的意识,不能够真正从长远考虑高职学校的会计核算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员工一般会受到领导的利益驱使,跟随领导的意图行事,导致会计监督职能没有充分体现,另一方面,高职学校又缺少相应的外部检查,包括政府部门与其他社会人士,其在进行监督时对高职学校的会计审查工作的重视度不够,导致高职学校经营者与一些不法人员相互勾结,通过更改会计账目来逃避监督。

三、促进高职学校财务工作规范化管理

(一)建立健全高职学校会计机构和制度

要建立健全会计机构与制度,不断完善高职学校内部的会计制度,严格按照我国会计工作的规范和法规进行会计核算,严格按照规定中的填写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辑会计报表要求去实践,真正做到账目的高职学校与清晰、凭证的完整准确、及时登记账目,准确的计算,及时归档,使得会计核算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

(二)加强高职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资源倾斜

通过内部审计重点审计员工的录用选拔以及辞退是否符合相关法规以及公司的规程,有利于科学的评价体系建立,有利于员工的培训与发展,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人才吸收、选拔与素质提升

通过内部审计促进高职学校广泛吸收优秀人才,完善选拔用人机制,同时加强其专业素质的培养。在选人的过程中不断注入学历水平高、业务知识广泛的新鲜血液,以能力与业绩为选人用人的主要原则,为优秀人才的发展与晋升做出保障,才能更好的选人用人留住人。

2、加强高职学校的资源倾斜力度

将人力物力财力向高职学校进行倾斜,保证其正常的发展与参与竞争,政府应扶植与鼓励高职学校将更多的经费进行人员培养与素质提升,有充足的物力进行人员的发展,为高职学校人才储备做好保障。

3、改变招聘模式

财务管理者的素质关系到高职学校财务管理创新成功与否的关键。高职学校应该不断的促使从业人员积极主动的学习新形势下的新知识与内容,以便能够才会计核算的过程中达到科学创新规范。首先应从会计人员的招聘入手,严格遵照国家对于从业人员准入的标准进行选拔,并更加注重人才的工作经验,在高职学校选人的过程中便提高整体素质。其二要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与在教育,以适应新的环境与形势。

(三)加强监督体系的建立

加强监督体系,首先要从加强高职学校的监督与管理做起,主要包括国家机关、教育部等部门应联合起来,对高职学校的会计基础工作进行监管。首先审计部门应当督促高职学校按照《高职学校财务基础工作规范》的具体要求建立起完整的账簿体系。对于没有按照工作规范进行的给予严肃处罚,要求高职学校依法建账。其次,要加大对于高职学校人员的监督,严格要求从业人员具备相关资格证书,会计从业人员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学历和工作水平,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证书并定期年审,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要进行处罚。对于从业人员定期进行职业道德和技能培训,提升其会计工作的水平,同时对于不认真履行职责的人员进行资格证书的吊销,从而起到监督高职学校的目的。在监督中及时发展专项资金中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符合单位实际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内部审核也更有针对性、及时性和长效性的特点,有其无可替代的优势,更加有利于进行全面监管,达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监管。高职学校的内部审计人员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优势,有目的的展开审计工作,有效的从制度上揭露分析问题、促进财务支出预算的规范性、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总之,财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对于高职学校十分重要,只要不断发现高职学校财务基础工作中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展开相关的改进措施,建立健全高职学校会计机构和制度、加强高职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资源倾斜,做好促进人才吸收、选拔与素质提升、加强高职学校的资源倾斜力度、改变招聘模式并且做好加强监督体系的建立,只要这样才能更好促进高职学校财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

规范财务基础工作【第四篇】

关键词:企业;基础工作;加强;财务管理

1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必要性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规范财务工作秩序的需要

正常有序的财务工作秩序,应以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为保证。切实重视会计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贯彻执行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保证财务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措施。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保障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整个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所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个方面和某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加强会计基础工作,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可以从源头上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

会计基础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就是要对复杂多变的财务信息进行整理和归集,满足企业经营决策的需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做好会计基础工作,不仅是财务会计工作的履职要求,也是一个管理层面的整体提升,对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2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几点建议

为全面提升公司财务管理工作水平,需要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建设。

会计岗位设置应更加科学

企业财务管理是一项开放性、动态性、综合性的管理活动,在整个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财务工作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和技能。随着会计管理职能的不断深化,财务人员的素质关系到企业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财务资产部通过多种学习途径,调整会计人员知识结构,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

会计内部控制应日趋健全

为规范资金支付和审批程序,明确审批权限,降低资金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各项经营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实施分级授权审批制度。各部室各单位根据全年成本预算和各项目概算,按照以下程序办理资金支付业务:

1.填制付款凭单,提交支付申请。由各成本中心和项目责任单位根据资金使用性质分别填制付款凭单。成本付款凭单主要要素包括收款单位名称、开户银行及账号,借款单位名称及借款用途;由于工程、物资付款金额较大,且涉及前端业务部门,因此此类付款凭单除成本付款凭单具有的主要要素外,还增设了前端业务部门及主管领导审批签字,

2.根据资金支付金额,由授权审批人员及机构对资金支付的合理性、合法性、合规性进行审批。成本费用类支出由各自基层单位、机关部室主管领导签审,工程项目类支出按照“工程付款汇签单”所列领导签审。一项工程施工费用分多次支付时,应连续填制“工程付款汇签单”,将复印件作为原始凭证整理归集,待最后一次施工费用支付时,再将“工程付款汇签单”原件附于记账凭证后。每次申请付款时,根据支付额度由各授权审批领导签字圈阅。

3.根据款项支付性质,由相应财务管理专责,对款项支付的准确性、会签单据的完整性、经济事项的真实性作最后审核。

会计管理制度应更趋完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财务管理要从制度规范开始。根据实际工作,制定各项制度作为公司开展各项财务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并坚持每年至少修订一次。

会计档案管理应更加规范

规范财务基础工作【第五篇】

关键词基础规范管理;财务组织体系;流程

一、会计基础规范管理的范围

1.制度建设是会计基础规范管理的保障。财务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原则性很强的工作,离开了制度建设,财务工作就会失去方向。

2.机构设置和人才培养是会计基础规范管理的基础。财务核算是一项专业技术较强的工作,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并实施,加快了我国会计与国际全面接轨的步伐。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培养一批适应新形势、接受新概念的人才队伍势在必行。

3.细节规范与流程优化是基础工作的保证。基础工作从岗位设置、会计交接、规范核算和强化监督四个方面,将经济业务从凭证的制作、审核、付款、传递、装订、报表的编制、归档等业务流程予以固化,保证经济业务核算准确、完整、真实可靠。

二、会计基础规范管理的具体实施

1.健全财务组织体系,理顺财务机构

传统意义上的企业财务部门以服务单位为组织进行财务管理,不适合集约化财务信息指标的需要。调整组织架构,以专业业务分组进行管理,对知识经济时代信息需求来说很有必要。应建立打破以核算单位分组的传统格局,按照财务业务主线成立专业化、集中化和扁平化的业务分组来提升会计基础工作质量。这一系列的健全和理顺彻底改变了原来财务人员多层级管理模式,打破了财务人员“各自为政、各为其主”的工作局面,提高了制度、规范的执行力度。

2.明确管理流程,制定统一标准

建立符合自身管理模式的原始凭证、会计凭证管理流程,明确各环节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为原始凭证、会计凭证的规范操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优化会计基础规范化评价指标体系,按照“线上检查为主、现场复查为辅”的方式,以具体业务会计核算为主线,融合会计政策、账务处理、原始单据等管理规范,开展会计基础管理工作平台建设。

三、规范业务操作,规避考核风险

1.根据“三集五大”体系巩固提升工作要求,梳理明晰营财业务界面与职责分工,优化业务流程,统一业务管理规则、账务核算规则以及数据规范和标准,建立健全“五位一体”协同机制,实现流程、职责、制度标准和考核等体系的动态匹配。从源头入手将会计基础管理及内控要求植入营销业务流程全过程,提高了供电收入管理实时化水平。

2.运用双向传输强制检测功能,构建凭证实时传输机制,优化ERP财务管控数据互传机制,杜绝凭证单向生成,确保套装软件与管控系统账务数据实时一致,提升公司财务信息真实性与及时性;运用往来款项多维查询管理功能,通过客户/供应商、时间、合同等多维度核算与展示往来款项,实现系统自动清账与账龄分析表自动生成,有效提升公司往来款项管理工作水平。

3.制定工作标准及管理规则,加强与业务部门协调沟通,优化规范工程建设“两端”(设计端、结算端)“三线”(合同线、成本线、资金线)等前置环节业务流程,同一资产设备管理数据标准,消除项目转资时资产与设备录入信息差异,实现设备台账与资产卡片同步创建。

四、开展“一周一课”,加强内部培训,提升财务人员素质。

1.注重内部复合型人才培训。在引进财会专业毕业生的基础上,公司“搞活存量”, 加强财务专业学历非在岗人员的管理,建立财务人员信息库,利用内部培训资源,有目的地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

2.开展通用制度的学习和培训。建立财务知识信息库,每周开展与日常工作相关的制度、政策、规范、管理办法等业务知识培训,及时将新制度、新政策用培训的方式推广开来,促进知识更新,提升业务能力。

3.开展专项业务知识培训。除常规培训外,公司按照业务类别,结合实际通过财务专责授课方式,开展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培训、日常报账业务规范培训、资金支付业务培训、税务知识特别是“营改增”讲座等,让财务人员熟悉业务,提高综合业务能力。同时,以考试结果验证培训效果,提高全体财务人员知责、懂法、依法履职能力。

五、会计基础管理的评估和改进

1.会计基础管理的评估

(2)会计基础管理的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具体包括:原始凭证合法、有效性,会计核算的规范性、会计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会计交接手续,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内部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

(3)会计基础管理的评估步骤。首先制定会计基础管理评价工作方案,明确评估的事项和依据;其次按照评价的内容开展自查整改工作;第三在会计基础管理评价打分表进行评分;第四逐项分析会计基础管理存在缺陷的主要环节、原因和影响,提出完善建议,撰写评价报告;第五编制整改建议书,跟踪落实整改。

(4)会计基础管理的评估标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国家电网公司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实施办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国家电网公司原始凭证管理办法》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2.会计基础管理改进的方向

会计基础工作改进的思路和方向:围绕“集约化、精益化、标准化、现代化”核心目标,以推进财务集约化管理为主线,以深化财务信息化管理为手段,以加强财务标准化建设为保障,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参考文献: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23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