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2023年文庙导游词 文庙游记4篇

网友发表时间 738132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2023年文庙导游词 文庙游记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文庙导游词 文庙游记篇1

资中文庙导游词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您们好!欢迎您们来到我的家乡——内江市资中县,我叫李小辉,很荣幸能够成为您们此次旅游活动中的导游之一,下面我将为您们介绍一处极具资中特色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资中文庙!讲解过程中难免有一些错误,请您们谅解!

文庙在资中县城北门外。北宋雍熙年间开始建于县城东街,清道光九年(1829年)迁到现址重建。文庙占地7035平方米,全部建筑面积五千余平方米。资中文庙是全省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文庙,现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全国四大文庙之一,历史悠久,规模宏大。2006年05月25日,资中文庙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有趣的是旧时文庙只开边门,不开正门,只有资中出过状元,可开中门;更有趣的是一般文庙只供大成至圣先师牌位,但是资中文庙不但供奉着孔子的牌位而且还立有孔子的雕像。(请问朋友们这是为什么呢?)让我来告诉大家吧!因为资中人苌弘曾是孔子的老师,所以资中文庙破例用雕像来记其事,因此资中文庙祀有孔子全身石像,为国内少有!

在游览的过程中您们还将看到万仞宫墙、月池、华表、照壁、礼门、义路、灵星门、乡贤祠、名宦祠、大成门、东庑、西庑、大成殿、崇圣祠、钟楼、鼓楼以及明成化碑、清康熙碑等景物。其中孔子神像、孔子牌位和殿堂上的10块匾额被称为“资中文庙三绝”!下面就由我向大家详细讲解一下有关这“三绝”的知识!

第一绝就是在大成殿中有全国唯一的一尊孔子站像。相传,大成殿里这尊站立着的石像为“三国时石工为之”。(很多朋友们可能参观过其他地方的文庙,您们在那里看到的是孔子的坐像,请问朋友们您们为什么在资中文庙里看到的却是全国唯一的一尊孔子站像呢?)这是因为资中是孔子老师苌弘的家乡,孔子一生提倡尊师礼教,在老师苌弘的家乡资中,学生孔子哪里有坐的道理。

第二绝就是挂在大成殿中的10块匾额,它们分别为清朝的8个皇帝和国民政府的两名首脑人物所题写,居中的一块是康熙皇帝题写的“万世师表”,下面一块是雍正皇帝题写的“生民未有”,第三块是乾隆皇帝书写的“与天地参”,余下依次是嘉庆皇帝题写的“圣集大成”,道光皇帝写的“圣协时中”,咸丰皇帝写的“德齐帱载”,同治皇帝写的“圣神天纵”和光绪皇帝写的“斯文在兹”,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写的是“德配天地”,以及总裁蒋中正写的“道冠古今”。

第三绝就是四周镂空雕刻着九条龙、二条凤,外围饰以花瓣和海涛的全国最大的明“至圣先师孔子神位”。明嘉靖九年,在资中文庙“立”了500多年的“孔子”,被嘉靖皇帝名曰“正名分”的一纸诏令“去塑像,设木主,罢封爵”———自此这尊坐立着的塑像便由一块“高八尺八寸六分,宽四尺二寸,厚七寸五分”的木制牌位所取代,设在孔子正殿左侧西庑堂内。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乡贤祠和名宦祠。乡贤祠前面立有一块高4米、宽1.9米的石碑,此乃明宪宗朱见深于成化四年(1469年)书刻的《御制重修孔庙碑》。祠里供奉着以南宋状元,并享有“小东坡”之美誉的赵逵、宰相赵雄及大儒黄泽为首24名资中籍人杰。在这里我向大家介绍一下供奉在乡贤祠的那位晚清状元骆成骧。资中人骆成骧,字公,他秀才是案首,举人是经魁,进士是状元,而且是清王朝267年中惟一的一名四川人中状元,又是四川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民选议长。光绪27年乙未科那场殿试中,骆成骧以1篇不足两千字的《殿试策》震动朝堂,大受光绪皇帝青睐,被钦点为状元。

从孔子的老师苌弘到南宋的“麻面状元”赵逵,再到晚清状元骆成骧,北宋至清代,资中中进士者214名,举人220名。如此多的文化人世代相沿袭,想必与资中文庙里供奉着的不敢言坐的孔子塑像有关!连“至圣先师”都不敢坐的圣地,不出一大批文化人岂不是与“斯文在兹”的历史名城不符?

文庙导游词 文庙游记篇2

建水文庙导游词

姓 名: 学 号: 学 院: 班 级: 专 业: 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建水,我是今天的导游,我叫吴飞红,生活无非就是要红红火火,大家可以叫我小吴,叫飞鸿大侠也不介意的,多么霸气的称号,又好记。俗话说:“十年修得同车行”,今天很开心见到大家,我旁边这位司机李师傅现在将护航我们安全抵达第一站建水文庙,我也将竭诚为大家服务。可能提到建水,大家可能舌尖上都有所触动,十分美味的建水烧豆腐,建水烧烤,除此之外呢,大家还对它认识多少,其实建水紫陶与江苏宜兴陶、广西钦州陶和重庆荣昌陶并称“中国四大名陶”,具有“体如铁、明如水、亮如镜、声如磬”的特点,接下来呢,我将带领大家一起细细品味这座古城。

建水简介

建水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历史悠久、文化深厚、风光秀丽 民风淳朴,素有“文献名邦”、“滇南邹鲁”和“诗书郡”的美誉。总之,可用“古、多、精、淳、美”五个字来形容它的魅力。

古,是指建水历史文化悠久,古意盎然。建水古称“步头”,亦名“巴甸”。建水古城最初为南诏国时期所建,元代时设建水州,明代称临安府。清乾隆年间改建水州为建水县。至今已经历了1200多年的历史沧桑,是云南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历史上曾一度成为滇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和交通枢纽。仍保存50多座古建筑,被誉为“古建筑博物馆”和“民居博物馆”。因此,也称它为“千年名府”。

多,是指古城的文物众多,保存完好;城内仅元、明、清三朝的古建筑就有近百处,已确定为景区景点的也达百余处。

精,是指在建水的历史文物中,精品甚多且稀有。拥有比北京天安门早建27年,形状酷似天安门的“直逼云霄”的朝阳楼,有被誉为“西南大观园”的朱家花园;有造型雄奇的文笔塔等等。

醇,是指建水的文化底蕴醇厚;若朋友们穿行于古城的大街小巷中,就会看到一眼眼老井,一股股清泉,这些老井清泉包含着极深的文化内涵,形成了建水独特的古井文化。

美,当然是指这里的风光美,人情美。这里不仅有古色古香的美景,还有哈民族芒鼓舞和长街宴,彝族花灯和烟盒舞等独特的风情美。

现在,就让我带领朋友们一起走进这座集文化美景于一身的大观园,感受其”文献名邦”的内涵。

现在我们到了建水著名的代表性建筑群——建水文庙。文庙简介

文庙呢,又称孔庙,是纪念祭祀我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也是中国古代用于祭祀和推广儒家教化而兴建的重要礼制性建筑。大家知道我国 第一大文庙在哪里吗?就是位于孔圣人故乡的山东曲阜文庙。而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建水文庙则是仅次于山东曲阜文庙的第二大文庙。

目前建水文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始建于元代,至今己有700多年的历史,经历代50多次扩建增修,占地面积己达114亩。仿照了山东曲阜孔庙的风格建造,总体布局采用中轴对称的宫殿式,坐北朝南,规制严谨,分六进空间。主要的建筑包括:一池、一坛、一圃,指的是泮池、杏坛和射圃;二殿、二庑、二耳、二堂,指的是大成殿、崇圣殿、东庑、西庑、东耳、西耳和东明伦堂、西明伦堂;还有三阁、四门、五亭、六祠和八坊等共37个原建筑,现除射圃、尊经阁、魁星阁、敬一亭和斋宿亭被毁外,其余32个建筑都得到较为完好的保存和恢复。整个建筑宏伟壮丽、结构严谨,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是游客游览的旅游胜地,也是学生“求学”游览首选之地。;待会大家可以细心的数一下,看它具体有哪些建筑。

太和元气坊

下面,就请各位随我一同走进这“金碧壮丽甲鱼全滇”的文化艺术殿堂。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文庙的大门——“太和元气”坊,它高9米,是一座石木结构、三门五开间式的牌坊。大家可以看到,整座牌坊采用雕刻造型装饰,姿态生动的六狮、二象托着檐梁吊柱,是力学和艺术的完美统一。而牌坊上题的“太和元气”四个金箔大字,意为“天地浩然正气”,借以赞美孔子思想得天地之正气,也说明了文庙既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又是办学的场所,也透出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气息。

孔子铜像

刚才我们了解了建水文庙分六进,而走进“太和元气”坊,是为一进。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孔子铜像,它高3米,基座为米,重675公斤,是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博士在1999年来建水参观考察后,慷慨捐资铸造的,于2000年12月3日落成。

泮池

建水文庙与全国其他文庙相比,还有其独特之处,第一表现在铜像后面的泮池上。全国各地的文庙的泮池造型都为半圆型,只有建水文庙中的泮池,大家可以发现,是椭圆形,且面积也是全国最大的。古时候曾把学校称为泮宫,校内的水池就叫泮池,由于叫起来不顺口,还是习惯称它为学海,既表示是学校里的“海”,又寓意学无止境的“海”。泮池中有一小岛,岛上的亭子称为思乐亭,也称钓鳌亭,始建于明朝。思乐亭取意于“思乐泮水,薄采芹藻”之意,勉励生员发奋读书、勤(芹)奋学习,日后高中榜首,独占鳌头。泮池也以此亭为界,分为上下两塘,以前上塘种红莲,下塘种白莲,就是“连连高中”的意思,池东面种水芹,西面种水藻。凡生员入学、中举人或中进士后,都必须到文庙拜孔圣人,2 之后,再登思乐亭、环游泮池一周,然后采芹藻而归,这称为“游泮采芹”,这是仕子们最荣耀的事。

礼门、义路坊

池端东西两坊分别是礼门、义路坊,是青石雕刻的仿木结构四柱三楼三门道石坊,两座牌坊前各立有一石牌,上面刻有“官员兵民人等于此下马”,表示不分文武官员还是平民百姓,到此都得下马落轿,步入文庙,以表尊孔。

洙泗渊源

穿过礼门、义路坊,是一个半月形的唇台。两侧红墙上,镶着四块各高一米的字碑,东墙“鸳飞”,西墙“鱼跃”。半月形唇台的中心,是“洙泗渊源”坊。“洙泗”指的是孔子家乡的两条河“洙水”和“泗水”,孔子便出生在这两条河的交汇处,“洙泗渊源”的含义是儒家学说源远流长。牌坊后面镌刻着“万世宗师”四个字。这座牌坊建于清乾隆年间,为典型的五开间三门道古牌楼建筑,木石结构,通面阔米,进深米,高9米,面积180平方米,巨大石雕龙、麟、狮、象把住牌坊。石雕坐于兽头之上,头顶檐柱,这是工匠们别具匠心的构思。整座牌坊用材考究,斗拱精巧,是一件建筑艺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佳作。

走进“洙泗渊源”坊,是为二进。在它的东西两端有两对木石结构的牌坊横列,它们分别是“道冠古今”、“德配天地”、“圣域由兹”、“贤关近仰”,其中“道冠古今”和“德配天地”两坊建制相同,为五开间四柱三楼单道砖木结构牌坊,通面阔16米,进深5米,高9米,现存建筑为清乾隆五十六年重建,德配天地意思是说孔子之德高明博厚,与天相齐;道冠古今,是赞叹孔子之道为古今之冠,贯穿于往古来今整部文化史。另外两坊“圣域由兹”和“贤关近仰”建制相同,为三开间二柱三楼单门道砖木结构牌坊,是清乾隆五十八年建造。圣域由兹,意为圣贤之地由此进入,贤关近仰,意思是进入贤圣之地,则科举仕途俯仰可见。并且圣域由兹为文庙的东侧门,贤关近仰为西侧门。

棂星门

建水文庙第二个独特之处在于正对各位的棂星门,大家观察一下,四根中柱穿脊而出,高出屋顶两米多,柱上罩着建水古窑制的元代盘龙青花瓷罩。中柱穿脊而出这一建筑特点,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棂星又称“天田星”,是天上的文星,主管文人才士的选用,祭棂星体现了“尊孔必尊天,尊天亦尊孔”的思想。这座棂星门为三开间单檐歇山顶抬梁式建筑,重建于清乾隆年间,青色筒板瓦屋面。棂门左右两边分别是东西碑廊,于1999年恢复重建。碑廊建成后,原孔庙所存碑记,经整理修复,移存于内。

文庙的第三个独特之处在于东碑廊中保存元朝武宗皇帝追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圣旨碑,除此还有历代有关重修学宫,学庙田产,丁祭大典等三十余通碑刻;“西碑廊”保存有明代至清代临安府儒学科甲题名和历代德政碑,警 3 示、训导、圣谕、程子四箴及部分有地方历史价值的建水碑刻三十余通。东西碑廊资料,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是研究古代边疆文化教育的珍贵史料。

穿过棂星门,是为三进,有一个典雅小园。园林东西两面分别是魁星阁遗址和文昌阁,魁星是二十八宿之一,主管文章;文昌是寄寓文教昌盛,阁内原供奉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主宰功名、禄位的神祗。

杏坛

我们继续游览,各位请看,这造型别致的台阁为杏坛,相传是孔子聚徒讲学的场所。建水文庙杏坛始建于元代,后毁坏,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2000年重修的建筑。杏坛采用三开间平面正方形单檐亭形式,高米,阔米,两层台基,石栏环绕,四面敞开,每一块石栏都雕刻有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图案,十二根高浮雕盘老石柱林立,五踩重昂斗拱,十字歇山顶,琉璃瓦屋面,内为斗入藻井,金龙和玺彩画,建筑规格等级很高,仅次于先师殿。

说他等级高是因为古代建筑装饰常见的彩画有和玺、旋子和苏式三种形式,而和玺彩画是最高等级的,仅用于宫殿和坛庙的主殿、堂、门,主要图案也为龙凤纹彩饰;旋子次之,苏式彩画一般用于住宅、园林。环绕四周的石栏板,镌刻有孔孟箴言,名言警句,在这里大家是否体会到了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以及儒学文化内涵的深邃和影响之深远。

文庙与全国其他文庙不同的第四个独特之处是在杏坛中有一块明代天顺年间的“孔圣弦松图”画像碑。此碑图文并茂,图的内容是孔子席地而坐,抚琴授课,四个弟子肃立恭听;碑文为宋高宗御题《孔子像赞》,共四十八个字,前四十个字是宋高宗对孔子的歌功颂德,后八个字是要求臣民尊重孔子。这块碑原先是宋高宗赠予浙江衢州孔庙,元灭南宋后,此碑随原国都“临安”之名移至建水而传入建水文庙。

顺围墙向前左右有两道大门,东面称金声门,西面称玉振门。“金声玉振”,是孟子赞扬孔子的形象比喻。金声即是钟声,玉振即是磬声,祭祀的古乐以钟声起,以磬声落,象征着有始有终、完美无缺的礼乐。从两门进去分别是东明伦堂和西明伦堂,是讲礼习义、谈经论道的场所,折射着“正

三、明五伦”的儒家思想。东明伦堂曾是临安府学所在,西明伦堂曾是建水州学所在。

大成门

说话间,我们已经来到“大成门”。它的含意就是孔子思想集古代先圣之大成。大成门重建于嘉庆年间,为三开间两进深单檐歇山顶抬梁式建筑,琉璃瓦屋面,大成门是级别较高的三门道单体台门,台基为白石须弥座,门前石阶正中有青石雕龙御路石。

跨进大成门,是为第四进。首先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宽广的庭院,院中有 4 明茶、元柏及清代的金银桂等多种珍贵植物,两侧有东西二庑房屋各十五间,用来供奉古代先贤、先儒的牌位。有趣的是在庭院没有排水通道,但遇到下大雨,总是雨停院干,没有积水,被传为奇闻。大家请看,那一对白象驮瓶,象是石雕,瓶为铜铸,它的造型体现着中原文化与边陲文化的交相辉映。细心的朋友已经发现,用材方正的青石板道两旁,青砖地幔上镶铺着十几块边框装饰有别的青条石,大家一定想问这是干什么用的?这是古代祭祀孔子时论品位给官员们敬立的。再往前走,广阔的拜台正中,有清乾隆年间制造的古铜大鼎,上部为中原典型的两层宫殿,四周数十条游龙盘绕,栩栩如生,下部四支脚是由四头云南吉祥物——大象的象头和长鼻子组成的。它也可以说是边地文化与中原文化相融合的复合载体。

先师庙

现在我们到了先师庙,又称大成殿。殿正面悬挂的大匾“先师庙”三个金字,是清代书法家王文治就任临安知府时题写的。大成殿位于文庙建筑纵向中轴线后部的最高台上,以突出其在整个建筑中的核心地位。它是文庙的中心,是祭祀孔子的正殿。全殿用材坚固粗大,共采用28棵柱作承重构架柱,其中20棵是用整块青石斧剁凿磨而成,形成古建筑中十分特殊的石木构架承重结构。大殿正面五个开间共有22扇雕花隔扇门,其中明间六扇各雕云龙一条,组成“六龙捧圣”,排列于殿内孔子圣像前,象征由孔子创建的儒学在古代意识形态领域内至高无上的地位;次间、梢间每扇为一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图案,如“喜鹊闹梅”、“三羊开泰”、“旭日东升”、“竹报平安”等,共雕有一百多个大小动物及翎毛花卉,形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个个镂空为立体状,体现了古代木雕艺人的高超技艺,堪称木雕艺术的珍品。大殿梁架、斗拱上的彩画绘制精美,保存完好,也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更为独特的要数左右檐角的两根石龙抱柱,石龙抱柱前檐左右两棵辅柱(角柱),上半部镂雕成龙腾祥云的“石龙抱柱”,下半部采用浮雕与透雕相结合的艺术手法,雕工精巧,十分珍奇。殿前拜台三面有石栏板望柱围护,拜台中放置清乾隆五十五年铜鼎香炉,上部为宫殿亭楼牌坊建筑式造型,四棵铜柱游龙盘绕,四足为四只象头,卷曲的象鼻支撑在莲花座上,充分表现了儒家文化治理天下,力求达到四平八稳的政治效果。

步入大殿,迎面便是供奉孔子圣像的圣龛,孔子圣像坐于龛中。东西两侧的龛座里,供奉的是“四配”、“十二哲”,他们有的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有的是对儒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作出贡献的学者。大殿内外悬挂着清代皇帝御题的八块匾额,分别是康熙“万世师表”、雍正“生民未有”、乾隆“与天地参”、嘉庆“圣集大成”、道光“圣协时中”、咸丰“德齐帱载”、同治“圣神天纵”和光绪“斯文在兹”。

东、西碑亭

先师殿左右两边分别是东、西碑亭。东碑亭正墙上镶着清代雍正年间的“平定青海告成太学碑记”;西碑亭内有满汉文碑刻“平定回部告成太学碑”,由满、汉文两碑合为一体,以一碑顶固定。碑文为乾隆皇帝御书,记述了清乾隆年间平定新疆准噶尔贵族叛乱,维护祖国统一的史料。原碑立于北京文庙内,后临安府知府双鼎拓临镌刻于此。

崇圣祠

先师殿后面的崇圣祠为五进,用来供奉孔子前五代列祖牌位。祠前有石栏望柱拜台,上面刻有浮雕杭州西湖二十四景风光名胜图。大殿周围还有景贤祠和仓圣祠。景贤祠用于祀奉对建水文化教育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山西布政使韩宜可和左参政王奎二人;仓圣祠是供奉我国古代皇帝史官、中华汉文字造字师祖——仓颉的纪念性建筑。

文庙的最后一进是尊经阁,是滇南最早的藏书阁,可惜早已被毁,只剩下百余棵古柏树了。

结束语

各位跟随我边走边听,想必也意犹未尽。今天我们的文庙之旅就告一段落了。回顾刚才我们已经游览了疏密相间,高低错落的整个文庙建筑。也领略了其独特之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受到孔圣人思想文化的熏陶。一路上也感谢大家的积极配合,如果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还请各位朋友海涵;

当然,作为文化之都的建水,不仅仅有全国第二大文庙,还有雨燕翔集、独特壮观的燕子洞,被誉为“云南楼兰古城”的团山传统民居建筑群,还有中国桥梁史上的珍品——双龙桥等等;作为四大陶都之一的建水紫陶,具有花瓶装水不发臭,花盆栽花不烂根,茶壶泡茶味正郁香,餐具存肴隔夜不馊的特点,大家如果感兴趣也可以到古城内慢慢了解。

每年3月21日上午在燕子洞还会举行“迎春燕钟乳悬匾庆典”活动,8月18日组织“采燕窝”活动,还有哈民族芒鼓舞和长街宴,彝族花灯和烟盒舞等少数民族节日,都是不可错得的精彩节目。建水永远欢迎你们,俗话说“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虽然我们相处时间较短,但此刻要分别了,很舍不得大家,也希望我们的缘分未尽,期待再次相遇,在这里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幸福快乐!

文庙导游词 文庙游记篇3

文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这就是你们向往已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资中文庙。欢迎各位的到来资中文庙。资中文庙始建于北宋雍熙年间,距今1000多年的历史,当时位于县城大东街。不过前后经过三次搬迁后,于清道光九年(1829)将文庙迁于此地,那么为什么会选择迁到此处呢?是因为呀在南宋时期资中的这条街上出一个叫赵逵的状元,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文庙座落的这条街叫状元街的原因。因为赵逵是一名文状元,而文庙则是来弘扬儒家文化的地方,在封建社会中他们两者之间有着相似之处。所以我们的先辈们就把文庙迁移道了此处。

大家首先请看这个巨大的月池,它的名字叫做“洗墨池”。传说是状元赵逵读书时期洗笔荡墨的地方,旁边的高墙是“万仞高墙”。我们都知道,像皇宫这样高贵的地方,它的宫墙也仅仅被称为“数仞宫墙”。但是孔子庙里的宫墙为什么会被称为“万仞宫墙”呢?这是因为先人们觉得“夫子之墙数仞”不足以表达出对孔子的敬仰,由此可见孔子在古人心中崇高的地位。大家再看这2个华表,众所周知,华表是庄严肃穆的象征,一般出现在皇宫附近,全国各地一般的文庙里也是没有的哦,但为何我们资中的文庙里会出现2个高高矗立的华表呢?这是由于孔子曾被封为“文宣王”,古时候在人们心中享受着帝王的待遇。而这里的2个特别的华表也充分的显示出了当时这里的人们对孔子的万分尊敬和仰慕。所以说跟全国其他的文庙比起来,这2个华表也就显得分外的独特和珍贵了!

当然了,古人认为对孔子光是心中的尊敬是远远不够的,行为上也得充分的体现出

来,大家请看这块碑:“文武官员至此下马”。也就是说在踏入此庙之后,哪怕你是当朝宰相、三军统帅、皇亲国戚,到了这里都得规规矩矩,毕恭毕敬徒步而行的穿过我们前面的这道“礼门”去里面祭拜孔夫子,因为这里是万世师表孔大圣人的神圣殿堂!

大家要知道,在封建社会,这里是不能随便进出的。它不像其他的庙宇,任何人都可以进去烧香拜佛,求神许愿;这里就不行,平时的大门是关着的,只在春天和秋天的祭祀之日或全县学生大考的张榜拜孔之时才把大门打开,让官员、举人、考上了秀才和社会上颇有身份的绅士们才能进去,一般的小民百姓是不许进去的。今天来到这里游览的朋友们我想如果在那个时候至少都能算是秀才了,个个都是有功名的,绝对有资格进去朝拜孔圣人,请!我们资中文庙总占地面积6787平方米,建筑面积2643平方米,坐北朝南,复四合院式布局,布局格调以山东曲阜的孔庙为原型,但规模要小一点。这个文庙有许多与众不同的地方,别的庙门都是向南而开,这里却是东西二门,东边叫“礼门”,西边叫“义路”,这个根据孟子的“以礼为门,以义为路”而得来的。

各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我们资中的文庙里有“五绝一奇”。首先让我们来先看看这其中的一绝——照壁。这个照壁修建于清光绪年间(1857),距今有100多年的历史。在川内所有文庙中设有照壁者只有这里一处,在全国文庙、孔庙也是极为鲜见。照壁中七孔镂空壁塑图案精美、寓意深刻,表现了精深的儒家文化内涵。七孔镂空壁塑的砖骨灰塑的工艺手法,极为少见。整个照壁长19.5米,高6米,雄奇瑰丽。

这七孔照壁主要表现的就是“鱼跃龙门”。这个成语我们都知道,“鱼跃龙门”里的“鱼”指的主要是鲤鱼,但是请大家仔细看,这照壁上的鲜活的鱼儿扁脑壳、大嘴巴、长胡子。不是鲤鱼,而是我们资中三绝之一的鲶鱼。资中的鲶鱼在清代就被刻上了照壁,这说明资中的鲶鱼并不是美名于现代,而是早在清代就已经赫赫有名了。这也使得这块照壁极具资中的特色和代表性!第一孔照壁主要传达出的寓意是比喻人在接受尊孔尊儒教化之前好比河中之鱼,然后大家请看第二孔,在第二孔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龙头鱼身的“怪物”,但其实它是要表示人在接受尊孔尊儒教化的过程中不停蜕变,更加精进的过程,树立一个要向“龙”转化的这么一个理念也就是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照壁上榜题文字“龙文炳跃”寓意苦读寒窗,鱼跃龙门,彪炳千秋。而第三孔讲的就是有了理想之后要把理想付出于行动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孔壁周围有一圈梅花,表示“梅花香至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高楼下的螃蟹,它比喻的是人心中的私心杂念,表示出,只有抛弃了心中一切的私心杂念,才可以达到人生的光辉顶点。纵观这七孔照壁,主要的就是向大家告之一个道理,那就是人要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并努力的付之于实践,才能获得成功。

好了,大家现在请往后面看,我们现在可以看到我们文庙的建筑布局是一个完全对称的建筑布局,它的中轴线就是我们的第四孔照壁和正前方大成殿里的孔子像这两点所形成的一条直线。现在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青石牌坊,正中为“灵星门”,左边是“贤关”,右边是“圣域”,表明这里是灵天宝地、圣贤之区。为什么要在这里立这么一个青石牌坊呢?这个在古时候是有讲究的,当人们来到文庙祭拜孔子的时候,要从这三道门进去。但是古人们在祭拜孔子的时候,他们有着严格的等级之分。不同等级的人要从不同的门进去,正中的“灵星门”在古时候是只有皇帝或者是皇帝钦点的状元才可以走的,左边的贤门是那时候被认为是有贤之士走的,而右边的圣域则是给得圣之人准备的。不过今天大家来到这里地位都是一样的,所以大伙儿也不必拘礼,请跟我来吧!

现在映入大家眼帘的就是我们资中文庙的又一绝——“泮池”。为什么叫“泮池”呢?原来呀,在古代学校被称为“泮宫”。是由鲁德公在泮水之滨建立学宫而统一命名的。“泮池”的意思即是学校门前的水池,传说能振兴学业。在科举时代,童生考中秀才之后,都要到这里来绕池游走,庆贺入学,古人称为“游泮”,是相当体面的光宗耀祖之事。那么它被称为绝的原因是因为别的文庙的只有一个“内月池”即“泮池”,而我们的文庙不仅拥有“内月池”还拥有一个“外月池”也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洗墨池”。两池两两相称,相得益彰。再有就是我们这个泮池本身,大家请看,横跨池面的一座刻有龙形的桥,叫做“状元桥”。跟全国别的文庙不同的之处在于,其他文庙的桥都是一桥一孔,而我们的状元桥是一桥三孔。是不是十分的特别呢?而且在其他各地的有些文庙里它的状元桥是封闭的,不过呀,因为资中在历史上一共出了2个状元,一个是南宋的赵逵,一个则是清朝的光绪年间的骆成骧,所以呀我们文庙里的状元桥是可以向游客开放的,大家不妨在这泮池边和状元桥上尽兴的游走一番,体检一下古时候读书郎升入学官和高中状元的喜悦之情!

我们先来到泮池的左边,现在我们看到这块高大的石碑便是清朝最著名的皇帝康熙在他40岁的时候,也就是康熙33年手书的《四书.大学》碑,距今300多年的历史,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康熙也下令全国,凡是有文庙的地方也就必须要立这块碑,现在有些文庙里已经没有了,而我们这里的文庙却至今仍旧保存了下来,这是十分难得和珍贵的。我们都知道康熙皇帝虽然是一位满洲皇帝,但是他对汉族的儒家文化确是十分的喜欢。这块碑的内容主要是《大学》里经一章的内容,简单的说来便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写这块碑的时候康熙正当盛年,其书法刚劲豪放,颇具唐人气韵,从这块碑里的书法文字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位满洲皇帝的深厚的汉文化功底。这块碑与它正对面的石碑并称为资中文庙的另一绝,对面的石碑是明成化四年明宪宗皇帝书《御制重修孔子文庙碑记》碑。两块碑均高4米,宽米,两两对称而立,两道碑文,碑体高大,尤显风采,均以帝王万乘之尊御书,堪称资中文庙之精品。

两座碑的旁边都各有一座祠堂,也是对称而立的。首先我们来看位于左边的名宦祠,名宦祠供祀的是外地人从隋到清在资州做官而政绩卓著的官员,如唐代的节度使韦皋、刺使羊谔、宋代的范祖禹等,一共二十八人。因为我们资中在历史上曾是州郡属的所在地,为州时间长达900多年,所以这里面的最高官就是州官,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市委书记。现在我们来到了与刚才名宦祠对称而建的另一个祠堂,叫做乡贤祠,乡贤祠供祀的是资中人在外地作官而名扬青史的杰出人物,如西汉的词赋家王褒,南宋状元赵逵、南宋宰相赵雄等,一共二十四人。其中宰相赵雄为这里供祀的最高官员。乡贤祠的旁边有关于张大千所作的资中八景的介绍,我们知道张大千是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他虽为内江人,但却与资中有着很深的情谊。因为他的亲戚很多都在资中,小时候他经常跟着他的二个来到资中玩,所以从小就对这里很了解。1956年张大千离开大陆移居法国的时候,出于对家乡的思念,他便凭小时候自己的记忆,画了这资中八景图,送给自己的资中亲戚。大家不妨来欣赏一下国画大师张大千印象中的资中8景。

位于两座祠堂中间的这一排殿堂式的建筑叫大成门,又叫“戟门”。这道门同外面的大门一样,从前只逢祭祀大典之时才会开放,主要的作用是供文武官员休息整装的地方,平时只能从两边小门进出,左边的小门叫“金声”,右边的小门叫“玉振”。

现在我们穿过了大成门,来到了又一个圣洁的天地。这座院落叫崇圣祠,它与前面的大成殿错落有序,颇具匠心,布局是相当合理、巧妙的。资中的文庙的面积很小,但是他的结构确实十分的紧凑,我们可以看到左右两边的钟鼓楼也都完好的保存下来了!两座楼也是对称而建的,用一句成语就叫做晨钟暮鼓。

好了,游客们,我们现在处于的位置是西庑,在正对面同样与它也是对称而建的是东庑。西庑和东庑在古时候又叫做“厢房”。它们在文庙里的主要作用是用来陈列孔子和72贤人(也就是他的72位弟子)牌位的地方。但由于我们的文庙博物馆也在文庙内,所以这里变成了我们陈列我们文庙内珍贵文物的地方。那么我们首先来欣赏这块石碑,这就是历史上著名宋代书法家黄庭坚书写的《幽兰赋》。这组碑刻一共七块,每块长2米,宽米,是质坚粒细的巫峡石刻制的。话说在清朝的咸丰年间,资中人李福州靠一手熬糖的好手艺,成了当地八大首富之一,就在县城外牛寨溪修起了“李家花园”。李福州读书不多,却天资聪慧,发财后不惜重金购买名人字画装点花园,有一次他在宜宾做生意的时候,发现了黄庭坚的这幅字,他非常的喜欢,并派人专程从巫峡开采到了上好的巫峡石,又花重金请了一位成都的工匠高手,在自己的家里面把黄庭坚的这幅《幽兰赋》给刻了下来并用他来装饰自己的书房。不过十分可惜的是,待到这位商人死去了之后,后辈式微,字画散尽。而这7块石碑每个就重达1吨多,无人搬动。新中国成立之初,土改时一个不识字的农民分到了这堆石头,将它们砌成灶房外墙和猪圈。建房时嫌有字的一面不光滑碍事,就将无字的背面放在外面当猪圈墙,有字的一面是自家灶房糊上了泥巴。谁知这样就完好地保护了石碑,还使它“失踪”了20多年。直到1974年,当时我们文庙的老馆长杨祖垲老先生才意外的发现了这块珍贵的石碑,经过细心的清理、保管之后,这才让此碑重见天日,也让大家一饱眼福!

这块碑我们又把它称为“三绝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在文、书法、雕刻这三方面都是可以堪称“三绝”的石刻。首先是它的文章此文是唐代的韩伯庸所作,大家请看:“阳和布气兮,动植齐光;惟彼幽兰兮,偏含国香。吐秀乔林之下,盘根众草之旁。虽无人而见赏,且得地而含芳”。意在说吸收了天地精华,有国香之资的兰花却因出生不好“吐秀乔林之下,盘根众草之旁”而无人知晓只能孤芳自赏。然后文章说了三个故事来赞美兰花,第一个便是“横琴写操,夫子传之而至今”。这里的夫子便是孔子,说孔子发现的兰花之后很是喜欢,便弹琴给兰花听,以此来赞美兰花的高洁。第二个便是“燕姞梦兰”的故事,说燕姞只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女子,一日梦见他的祖先给她一棵兰花,告诉她这兰花将来会是你的儿子,你现在收下她之后,别人就会像爱兰花一般的来爱你,而后当时的国君郑文公爱上了这位叫燕姞的女子,并以兰花作为定情之物娶了她,果然婚后为郑文公生下一子,取名为兰,也就是后来的郑穆公。第三个讲的便是屈原也喜欢兰花,赞美兰花,我们可以看到,碑里提到的“骚人,楚客”指的就是我们伟大的诗人屈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兰花的确是有国色之资,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寄愿移根于上苑”,即搬到了皇宫受大家的赏识。介绍完这篇文章之后,我们不难想到其实孔子的遭遇就像兰花一样,一开始周游列国,虽有经天纬地之才却不被赏识,而后才被人们认可,受到大家的尊敬。因此把这篇《幽兰赋》放在祭拜孔子的文庙里,也是十分适合的。我们再看他的雕刻,说它绝是因为这位工匠的刻工了得,他把黄庭坚每个字的虚笔都刻得近乎完美,栩栩如生,十分难得。当然了,三绝”中最绝的还属黄庭坚书法,全文396个字,平均手掌大小,写得气韵横生,是50多岁的黄庭坚第一次被贬后奉召回京时书写的。他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跌宕开阔、沉着刚劲的手法,来表现受冤平反后的心情及对兰花品格的向往。碑文中的字体奔放壮美,章法连绵,是黄书的代表作之一。

怎么样朋友们是不是觉得这块碑很值得一观呢,欣赏完我们文庙的石刻精华之后,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我们馆内的木刻精华,我们文庙的镇馆之宝,也是我们文庙的第4绝——至圣先师孔子神位。这块牌位是在明代嘉靖九年(1530)时制作的,已经有480多年的沧桑岁月了。根据史书的记载明世宗嘉靖九年,礼部议奏:“人以圣人为圣,圣人以孔子为至”。孔子是至贤,但毕竟是人臣,因而应当去掉“文宣王”的王号,改称“至圣先师”,准奏后,嘉靖帝就诏令全国,“去塑橡、设木主、罢封爵”,意思是说文庙以后都不准在供奉孔子像了,把孔子像换成孔子的牌位进行拜祭久可以了。而且嘉靖皇帝还颁布了各地制作孔子牌位的统一规格和标准。按照规定,孔子牌位必须是“高二尺三寸七分,厚七分,阔四寸,座高四寸,长七寸,厚三寸四分”。不能大,也不能小,规矩是相当严格的。以至于现在山东曲阜孔子庙内保持着的一块嘉靖九年制作的孔子牌位,其长宽高厚完全按照朝庭规定的尺寸而作。然而令人费解的是,我们资中文庙内的孔子牌位却忤逆了“天威”,光是通高就有八尺八寸六分,超出当时规定的3倍,它的宽是四尺二寸,厚度七寸五分,可以说是远远超出了嘉靖皇帝所颁布的孔子牌位的规格大小。其二便是按规定,牌位必须“朱地金书”,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块牌位却是金底黑字,正中的“至圣先师孔子牌位”是用黑漆写在金榜上的。可以说,这块牌位无论是从尺寸大小还是字体颜色上都没有按照当时皇帝的要求来制作,我们都很清楚在封建专制社会里,是最为忠君守道的。但是当时的这里的人们为什么偏偏如此大胆的顶风违命,抗旨不尊,公然的忤逆天威,炮制出了这么一块欺君之物呢?有人说或许是对资中文庙的一个特许,因为我们资中文庙的孔子像都是站着的。。。但事实上至今仍然没有人知道其中的来龙去脉,这也成为了我们华夏神州所有文庙中永远的未解之谜。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此牌四周缕空雕刻着九条龙,二条凤,外围是以花瓣和海涛、龙凤缠绕其间,栩栩如生、呼之欲飞……可以说此牌构思巧妙,形态生动,技术精湛,气势恢宏,是不是令大家叹为观止呢?其实现在在山东的孔子庙里也有这么一块一般大的牌位,只不过那个牌位是清代才立的,而我们这块是明代就有了的,相比起来,我们文庙里的这块牌位不仅大,而且历史更悠久。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它如此完好的保存下来,是十分不易和珍贵的。怪不得此牌被人们誉为“中华第一牌位”。

下面我们来到的是东庑,这里同样也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馆藏文物,我们现在看到的拓画,是从我们资中南宋时候出的宰相赵雄的墓里拓画下来的,这幅图的名字叫做“宰相出行图”当时发现的时候,墓里的图画都是彩色的,非常的漂亮。接下来我们看到的就是我们资中清朝光绪年间的状元骆成骧的照片。他17岁中秀才,28岁中举人,这块“经魁”匾就是他中举人的时候,送给他的外公的报喜之物。31岁时被光绪皇帝钦点,成为清朝唯一的川籍状元。这块“状元”匾就是在他中状元之时候,送给他的舅舅的报喜之物。这个“状元”匾上的“钦点”二字便指的是光绪皇帝的钦点,那么为什么光绪帝会钦点他为状元呢?我们可以开看看下面的文章,这是骆成骧在当时殿试的时候手写的《殿试策》。单从这篇字来讲就写的十分工整,如同现在的印刷一般,由此可见骆成骧的书法功底。据说当时光绪皇帝临轩侧问当下应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并要求大家畅所欲言,于是骆成骧就在这篇文章中写下了4个点来回答光绪皇帝所提出的问题,这4点分别是:整军练兵、兴修水利、例行节俭、惩治贪污。可以说这4点建议在历朝历代都是十分受用的,光绪皇帝看后十分喜欢,便钦点了骆成骧为状元。由于其出身于贫寒农家,中状元后骆成骧并没有做官,而投身教育事业,大力的兴办学堂。他在当时的京师大学堂(现在的北京大学)做过首席提调,后来回川以后创办了四川高等学堂,也就是现在的四川大学,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份《殿试策》的原件就保留在了现在四川大学里。

走出东庑,我们现在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资中文庙的核心部分——大成殿。大家请跟我来,这片宽大的平台是祭孔之时举行八佾盛典的地方。所谓“八佾”,是古代天子用的一种乐舞,排列成行,纵横都是八人,一共六十四人。诸侯只能纵横六人,叫“六佾”;大夫纵横四人,叫“四佾”。孔子是文宣之王,连皇上都要对他顶礼膜拜,当然要享受八佾之舞的最高待遇了。站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大家还可以看到对面的一座黄色的琉璃瓦建筑,那就是我们的资中“武庙”。现在现存的文庙是全国有29座,现存的武庙在全国有10座。文武庙并存且相距如此之近的在全国已经十分少见了,所以2006年的时候,国务院就把这两座庙一并归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曾讲到我们资中文庙有5绝1奇,我们先前已经欣赏完了4绝了,那么剩下的一绝和一奇便是在我们的这做大成殿里面。请!首先大家看到的便是我们大成殿中心的孔子站像!这尊孔子站像高3.85米,底座1.2米,石像净重7吨。站像姿取的是唐代画圣吴道子绘的“至圣先师图”。它便是我们文庙里的一奇,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全国的29座文庙里的孔子像全都是冠冕庄严的帝王坐像,原因我们刚才有讲到是由于孔子被封为“文宣王”,要享受帝王的待遇。而我们这里的孔子却塑得是站着的布衣像。很多人曾对此表示不解,为何我们资中文庙的孔子像是站像而且还是布衣的呢?我们都知道孔子曾“学琴于师襄,学乐于苌弘”。即是说向师襄此人学了琴,而后又向苌弘学了音乐。而苌弘又是我们资中人,根据孔子一直强调的“尊师重道”的思想,那么在老师的故乡孔子他便要站而不坐,以表示他对自己老师的尊重。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恭身而立,双手前伸上举,作“天揖之势”,生动地再现了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夫子彬彬有礼,尊师重教而平易近人的圣洁丰姿。其实呀,在南京的夫子庙里也有一座孔子站像,不过那尊站像仅立在门口不受祭拜,而我们资中文庙里的布衣孔子站像是全国独一无二的要接受祭拜的孔子站像,这也便使他成为中华一奇。

现在大家抬头看到的这10块匾,便是我们资中文庙的第五绝了。这10块匾里面有8块都是清代从康熙到光绪8个皇帝为孔子题写的。因为呀,当时康熙皇帝规定凡是要做皇帝的人都必须为孔子题匾,这样才能有资格,所以康熙帝便带头于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写下了正中最高一块“万世师表”匾,意思是说千秋万世都要以孔子为师,以孔子为表率;第2块是雍正皇帝于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题写的“生民未有”,意思是说至从世间有了生灵以来都没有再出现过像孔子这样的人物了;第3块是乾隆皇帝于乾隆三年(1732年)题写的“与天地参”,这里的“参”是第三的意思,就是说天为一,地为二,孔子为三;门口上面是嘉庆皇帝于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题写的“圣集大成”,意思是说孔子是圣人,是集大成于一体的;然后依次是道光皇帝题写的“圣协时中”,意思时说孔子是圣人,他讲的中庸很能教育人;咸丰皇帝题写的“德齐帱载”,意思说孔子的道德学识用布都写不完,用车也载不完,以此来表现孔子的学富五车;同治皇帝题写的“圣神天纵”,意思是说孔子是圣人是神人,他的行为是天都要放纵的,表示孔子不受天地之约束;光绪皇帝题写的“斯文在兹”,它的意思是说如果要谈文化的话,只有孔子才能算得上有资格。这便是清朝8位皇帝为孔子提的匾,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八皇匾”。这些全都是万岁爷们的亲笔题词另外还有两块是国民党政府主席林森题写的“德配天地”、国民党总裁蒋中正题写的“道冠古今”。提起林蒋二位题字的匾额,“文革”开始后,在“破四旧”、“立四新”的极左思潮冲激下,难逃厄运,红卫兵准备砸烂此二块匾额。这紧急关头,原县文管所所长杨祖垲急中生智,将二块匾额当着文庙大门安上,真乃天意,不长不短,不大不小刚刚合适。杨在上面涂上了红漆,并在大门正面写上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在大门背面写上“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的革命口号,才躲过了这场灾难。在打倒“四人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把这两块匾恢复原状,理直气壮地挂在文庙大成殿内。

好了,对于文庙的介绍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在这一次的游览中感到高兴。

文庙导游词 文庙游记篇4

各位游客大家好,一路辛苦了,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相聚建水。有句俗话说“十年修得同船渡”,那我们今天就来个“十年修得同车行”。我代表我们建水旅行社再次欢迎您们的到来。说到这大家还是不知道我是谁吧?我就是你们今天的导游。我姓杨,叫杨前红,你们可以叫我小杨或者小红,我的朋友常对我说:“前红,前红,与众不同”,那在今天的游览中我会竭诚为大家服务,相信我今天的服务定会给分享的“2023年文庙导游词 文庙游记4篇”,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建议,也可以提出,我有做得不足的地方请大家多多包涵。我身边这位是我们的刘师傅,他有很长的驾龄,虽说云南山路十八弯,但再怎么弯我们的刘师傅也会带我们走向光明。各位朋友,我们今天游览的主要是建水文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经过八个比较重要的景点,历时比较长,所以请大家带好水。然后带上一个好心情跟我走。

各位朋友想必大家都初来建水,对建水也不太了解吧,那下面我就先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建水。朋友们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建水。建水历史悠久,文化深厚,风光秀丽,精品荟萃,民风淳朴,素有“文献名邦”、“滇南雏鲁”和“诗书郡”的美誉。是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名胜区。这里主要居住的少数民族以哈尼族、苗族和彝族为主,另外还有傣族,回族等。建水民族风情绚丽多彩。有汉族的祭孔乐舞和洞经音乐,哈尼族的芒鼓舞和长街宴,彝族的花灯,烟盒舞和火把节,还有苗族的采花山及傣族的歌舞和风俗习惯等。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构成了建水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风情景观。

建水还拥有丰富的旅游文化古迹,如儒学经院有文庙、崇正书院、焕文书院、学政考棚等;宗教寺院有指林寺、燃灯寺清真寺和云龙山寺等;人居宅院有朱家花园、张家花园、土司衙署等;遗址类有燕子洞古人穴居遗址、碗窑古窑址等;地下岩溶景观类的有燕子洞溶洞群,还有其他一些旅游资源如双龙桥、朝阳桥、小桂湖、龙岔河古墓葬群建水老井等;还有一些文化民村民镇如临安镇、曲江镇、官厅镇和团山村等。说到这不知各位朋友有没有人会说“我介绍的都是些玩的,那吃的和特产呢?”别急下面我就带大家进入建水美食天堂和购物天堂。建水美食有很多一说到建水大家想到的肯定是建水烧烤,但除了烧烤建水还有很多出名的美食如汽锅鸡、临安烧豆腐、传统名宴“三叠水”草芽还有燕窝及燕窝制品。另外建水最出名的特产就是建水紫陶了,建水紫陶因质地细腻,清新光洁,透气性好“色如钢,音如磐,明如镜,光鉴照人”被称为“陶中一秀”。也是送礼的好选择。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建水其突出的特点可用“古、多、精、纯、美”五个字来概括。古,是指建水历史悠久古意盎然。建水古称“步头”亦名“巴甸”自唐元和年间设县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云南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历史上一度成为滇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和交通枢纽。其古城历经12个世纪的建设,至今仍保存有50多座古建筑,被誉为“古建筑博物馆”和“民居博物馆”因此称建水也被称为“千年名府”。

多,是指建水古城文物众多,保存完好。据文物部门统计,在建水城内,仅元、明、清三朝的古建筑群就有近百处。已确定为景区景点的有百余处。属国家、省、州、县重点保护单位百余处,全县共有古寺庙近百处,仅城内就有七寺八庙之多,大家想想在全国有这么多处文物的县也不多见吧?

精,是指建水的历史文物中,不但精品集中,而且稀有度极高。如建水拥有全国第二大文庙,第一宽阔的学海——泮池。在文庙中保存有清代八朝皇帝的御书(匾)额八块;建水还拥有比北京天安门早建27年,形状酷似天安门的朝阳楼等等。

醇,是指建水的历史文物,文化底蕴十分醇厚,耐人寻味。若朋友们穿梭于大街小巷就会发现有很多古井一股股清泉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构成建水独特的古井文化。

美,是指建水风光美,风情美。如东门雄关楼,西门井源泉,北门山峦秀,南门溪水流......建水四处飘逸着古意,遍地散发着古韵。有看不尽的美景,说不完的往事和写不完的华章。

各位朋友建水文庙到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文化大观园,感受一下“文献名邦”的深邃内涵吧!

文庙又称孔庙是中国古代用于祭祀孔子和推广儒家教化而兴建的重要礼制性建筑,几乎遍布全国各地。据史料记载,明代全国就有府、州、县三级文庙约1560所,清代则增至1800多所。

建水文庙始建于元朝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经历代50多次扩建增修,占地面积已达114亩,其建筑规模、建筑水平和保存完好程度,都仅次于山东孔子家乡的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全国大型文庙中名列前茅。建水文庙历经700余年能得以比较完好的保存下来,为人们研究我国古代尊孔崇儒的历史,研究传统的建筑艺术创造了极其宝贵的条件。现已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水文庙分为六进空间,主要建筑有包括一池(泮池)、一坛(杏坛)、一圃(射圃)、二殿(大成殿、崇圣殿)、二庑(东庑、西庑)、二堂(东明伦堂、西明伦堂)、三阁(尊经阁、奎文阁、魁星阁)、四门(棂星门、大成门、金声门、2 玉振门)、五亭(静一亭、思乐亭、斋宿亭、西碑亭、东碑亭)、六祠(仓圣祠、忠义孝悌祠、名宦祠、崇圣祠、寄贤祠、乡贤祠)、八坊(太和元气坊、洙泗渊源坊、礼门坊、义路坊、道冠古今坊、德配天地坊、圣域由兹坊、贤关近仰坊)。整个建筑宏伟壮丽,结构严谨,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为建水这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享誉全国的文化殿堂吧,各位朋友请抬头看文庙大门“太和元气”坊。它高9米是文庙的单体大门,是一座石木结构,三门五开间式的牌坊,整座牌坊采用雕刻造型装饰,姿态生动的六狮,二象拖着檐梁吊柱,是力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门头上的“太和元气”四个贴金大字,意为“天地浩然之气”是赞美孔子思想得天地之正气如同天地生育万物。这也说明文庙不仅是祭祀孔子的地方,也是办学的地方,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大道之行,不择地至,大道兴而圣教兴,以道兴教”的含义,也透出了中国传统哲学气息。次间木栅栏门的门头板上,刻有清雍正年间重修此坊时临安府主要军政官员的名字,左为文职官员,右为武职官员。石砌须弥座夹杆石上雕刻除了有狮象之外还有有龙,这是建水文庙不同于其它文庙的石作特色之一。这就是一进。

好了我们往里走,各位朋友请看这个姿态庄严,文化气息逼人的立在我们面前的便是孔子铜像。它高3米,重675公斤,基座高米是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博士在1999年来建水参观考察后,慷慨捐资铸造,于2000年12月3日落成。

各位朋友,你们看到前面的荷花池了吗?这就是有名的泮池。你们也知道我们云南有十八怪吧?其实我们建水也有十八怪“建水十八怪”,其中有一怪就是“半亩方塘也叫海”。这半亩方塘讲的就是文庙的泮池,说是半庙,其实建水文庙的泮池有45亩之大,列全国第一。全国的文庙都有泮池,独建水文庙称泮池为“学海”,取“学海无涯”句。所谓泮池,就是个大水池,呈半圆形,上有拱桥连通。古有在学府前建泮池能振兴学业之说,所以其多用于孔庙、文庙、学宫等建筑中。

为什么会有泮池,历史上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周代天子宫前设池为圆形,而诸侯只能用其一半,以示区别,故称为“泮池”。

另一种是:天子之学为“辟雍”,诸侯之学称“泮宫”;辟雍有水环绕,泮宫之水只能半之,故称为“泮池”。

古时曾把学校称为泮宫,校内的水池叫泮池。不过泮池这个称谓太高雅,也不顺口,所以人们还是习惯于叫它学海,既表示学校里的海,又寓意为学无止境 3 的学“海”。泮池在造型上也有它独特的风格,全国各地的文庙中的泮池都为半圆形,只有建水文庙中的泮池为椭圆形。古书云:学海,“汪洋澄澈,每朝夕乍起,崔波点心,静碧无痕,文澜万顷”所以称为“学海文澜”。泮池中有一小岛,岛上的亭子称为“思乐亭”又称“魡鳌亭”。始建于明代。“思乐亭”取意于《诗经,鲁颂》“思乐泮水薄采芹藻”之意勉励生员发愤读书,勤苦学习,日后高中榜首,独占鳌头。泮池以思乐亭为界,分成上下两塘旧时上趟种红莲,下塘种白莲,取“连连高中”之意。池东面种水芹,西面种水藻。凡是生员入学,重举人或种进士后,都必须到文庙拜孔圣人,之后登“思乐亭”,然后环游一周,然采芹藻而归。这称为“游泮采芹”,是士子们最荣耀的事。泮池中的水绝大多数是活水这种设计是儒家思想孔泽流长的象征。泮池的设置还增添了孔庙的灵气优化了整体环境。

泮池东西两坊分别是“礼门”“义路”坊,是青石雕刻的仿木结构四柱三楼三门道石坊,通面阔8米,进深米,高米。古人云:“欲为学,必先辩门路,门路何在?礼义是也!”“礼门”“义路”两座牌坊,都是用大块的石料雕刻而成,设计精美,稳重端庄,计算精确,令人叹服,是石雕艺术之精品。两座牌坊前各立有一石碑,上面刻着“官员兵民人等于此下马”,表示不分文武官员还是平民百姓,到此都得下马落轿,步入文庙以示尊孔。

穿过“礼门”“义路”坊,我们会看到一个半月形的唇台,纯台两侧红墙上,镶着四块各一米高的石碑。东墙“鸢飞”,西墙“鱼跃”寓意《诗经·大雅·旱麓》中的“鹰飞戾天,鱼跃于渊”。半月形唇台的中心是“洙泗渊源”坊,背面镌刻“万事宗师”。“洙泗”指的是孔子家乡的两条河“洙水”和“泗水”,孔子便出生在这两条河的交汇处,“洙泗渊源”的含义是儒家学说,源远流长。这座牌坊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为典型的五开间三门道古牌楼建筑,木石结构,通面阔米,进深米,高9米,面积180平方米。巨大石雕,龙、麟、狮、象把住牌坊。石雕坐于兽头的上面,头顶檐柱,这是工匠们别具匠心的构思,整座牌坊用材考究,斗拱精巧,是一件建筑艺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佳作。走进“洙泗渊源”坊,就是二进。在它的东西两端有两对牌坊横列,他们分别是“道冠古今”、“德配天地”、“圣域由兹”、“闲关近仰”。其中“道冠古今”、“德配天地”两方建制相同,为五开间四柱三楼单道砖木结构牌坊,通面阔16米,进深5米,高9米。“德配天地”说出了《中庸》中的“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意思是说孔子的德行高明博厚,与天相齐。“道冠古今”赞叹孔子之道为古今之冠,贯穿于从古至今整部文化史。“圣域由兹”、“闲关近仰”两方建制相同,为三开间二柱三楼单门砖木结构牌坊,通面阔米,高7米。“圣域由兹”以为圣贤之地由此进入。“圣域由兹”意为进入圣贤之地,那么科举仕 途抬头低头都可以看到。

朋友们跟上啊,我们马上要三进了,现在正对我们的是棂星门,棂星门又称为“天田星”也就是天上的文曲星,主管文人才是的选用,祭棂星体现了“尊孔必尊天,尊天亦尊孔”的思想。棂星门有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的四棵中金柱穿屋顶而出,高出屋脊两米余,柱顶上罩明代盘龙青花瓷罩,下段裸柱上有木制饰物,这是全国文庙中罕见的建筑形式,它的意义源自于宋朝朱熹所的“孔教真理能通天,无所不包,无所不能”棂星门为三开间单檐歇山顶抬梁式建筑。重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青色筒板瓦屋顶。通面阔米,进深米,高米3棂星门左右两边分别为东西碑廊,于1999年恢复重建。“东碑廊”保存有元朝至大元年武宗皇帝追风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圣旨碑,及历代有关重修学官、学庙田产、丁祭大典等三十余通碑刻;“西碑廊”保存有明代至清代临安府儒学科用题名和历代德政碑,警示、训导、圣谕、程子四箴及部分有地方历史价值的建水碑刻三十余通。

穿过棂星门我们会看到一个典雅的小园,园林东西两面分别为魁星阁和文昌阁。魁星是二十八宿之一,主管文章;文昌是文教昌盛的意思。文昌阁通面阔米,进深米,高米,。阁内原来供奉着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主宰功名功名利禄的神袛。始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年),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重建。

各位请看,在我们眼前这造型别致的台阁名曰“杏坛”,相传是孔子聚徒讲学的场所。建水文庙杏坛始建于元代,后毁坏。现建筑为2000年重建。杏坛采用三开间平面正方形单檐亭形式,高米,阔米,两层台基,石栏环绕,四面敞开,每一块石栏都雕刻有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图案,十二根高浮雕盘龙石柱林立,五踩重昂斗拱,十字歇山顶,琉璃瓦屋面,里面是斗人藻井,金龙和玺彩画,建筑规格等级很高,仅次于先师殿。环绕四周的石栏板上,镌刻有孔孟箴言,名言警句,读来耐人深思。在此您可以体会到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以及儒家文化内涵的深邃和影响之深远。杏坛中有一块明代天顺年间的“孔圣弦颂图”画像碑。此碑图文并茂,图的内容是孔子席地而坐,抚琴授课,四个弟子肃立恭听;碑文为宋高宗御题《孔子像赞》,共四十八字,前四十个字是宋高宗对孔子的歌功颂德,后八个字是要求臣民尊重孔子。此碑原是宋高宗赠与浙江衢州孔庙,元灭南宋后,此碑随愿国都“临安”之名移至建水而传入建水文庙。

朋友们请看顺围墙向前左右有两道大门,东面称金声门,西面称玉振门。“金声玉振”,是孟子赞扬孔子的形象比喻。语出《孟子·万章》:“金声而玉振之也。5 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金声即是钟声,玉振即是磐声,祭祀的古乐以钟声起,以磐声落,象征着有始有终、完美无缺的礼乐。“金声”、“玉振”门都是单檐歇山顶单体门,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兴建,通阔米,青瓦屋面,进深米,高米,面积平方米。

从两门进去分别是东明伦堂和西明伦堂,是讲礼习义、谈经论道之场所,折射着“正三纲、明五伦”的儒家思想。东明伦堂曾是临安府学所在,西明伦堂曾是建水州学所在。西明伦堂前面有一棵巨大的榕柏共生树,人称“万将军抱白小姐”。相传:万将军奉命远征归来,与白小姐相见,欣喜若狂,紧紧相拥,海誓山盟,永不分离,如今白小姐正温柔地躺在万将军怀中安然地入睡了。其实,它是一株苍劲挺拔老干疏枝的古柏,被另一株名叫万年青的小叶榕树紧紧抱住,形成两树职业交错、难分难解之奇观,很值得一看。

朋友们现在你们是不是还在寻找着万将军和白小姐的身影呢?如果是那就让我们在此歇歇吧,因为接下来的会更精彩。看看说着说着我们就来到大成门了。“大成”出自于《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意思是说孔子思想集古代先圣之大成。大成门重建于嘉庆十八年(1813年),为三开间两进深单歇山顶抬梁式建筑,琉璃瓦屋顶通面阔米,进深米,高米,是级别较高的三门道单体台门。

跨进大成门就是四进了。这时展现在我们前面的是一个宽敞的庭院,院中有明茶、元柏、清代金银桂等珍贵植物,环境很优美。庭院两侧有庑房,用来供奉古代先贤,先儒的牌位。院内还有相传植于元代的古松、古柏,植于明代的山茶和植于清代的金银桂。院内的一对伏坐石雕白象,上驮一米多高的青铜花瓶,其造型体现了中原文化、边陲文化和东西亚文化的交相辉映,取意为“象呈升平”。朋友们我们继续往前走,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古铜大鼎,它制造始于清代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高米,重2吨。它的上部为中原典型的两层宫殿,四周有数十条栩栩如生的游龙缠绕。下部四只脚由云南的吉祥物象头和象鼻组成,表现了边疆文化与中原文化融为一体。

朋友们往前走,铜鼎后面就到了我们的先师庙了,这为五进。先师庙又称为大成殿,因清代著名书法家王文治任临安知府时,曾题书“先师庙”三个榜书大字而得名。先师庙是文庙的中心,是祭祀孔子的正殿。全殿用材坚固粗大,共采用28棵柱作承重构架柱,其中20棵是用整块青石斧剁凿磨而成,形成古建筑中十分特殊的石木构架承重结构。檐左右两棵辅柱(角柱),上半部镂雕成龙腾祥云的“石龙抱柱”,下半部采用浮雕与透雕相结合的艺术手法,雕工精巧,十分珍 6 奇。殿前拜台三面有石栏板望柱围护,拜台中放置的是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铜鼎香炉,高米,上部是宫殿亭楼牌坊建筑式造型,四棵铜柱游龙盘绕,四足为四只象头,卷曲的象鼻支撑在莲花座上,充分表现了儒家文化治理天下,力求达到四平八稳的政治效果。大殿正面五个开间共有22扇雕花隔扇门,其中明间六扇各雕云龙一条,组成“六龙捧圣”,排列于殿内孔子圣像前,象征由孔子创建的儒学在古代意识形态领域内至高无上的地位;次间、梢间每扇为一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图案,如“双狮分水”、“喜鹊闹梅”、“三羊开泰”、“旭日东升”、“竹报平安”、“禄禄有福”、“一路连科”等,共雕有一百多个大小动物及翎毛花卉,形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个个镂空为立体状,体现了古代木雕艺人的高超技艺,堪称木雕艺术的珍品。大殿中共悬挂了清代帝王赞孔尊孔的“御题”贴金匾额八块,它们分别是康熙的“万世师表”、雍正的“生民未有”、乾隆的“与天地参”、嘉庆的“圣集大成”、道光的“圣协时中”、咸丰的“德齐帱载”、同治的“圣神天纵”以及光绪的“斯文在兹”,充分显示了清朝帝王对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推崇备至。

先师殿的左右两边分别是东、西碑亭。东碑亭正墙上镶着清代雍正年间的“平定青海告成太学碑记”。西碑亭内有满汉文碑刻“平定回部告成太学碑”。这个碑高5米、宽2米、厚米,有满汉问两碑合为一体,用一个碑顶固定。碑文为乾隆皇帝御书,记述了清乾隆年间评定新疆准噶尔贵族叛乱,维护祖国统一的史料。

朋友们,今天的游览到这里就剩最后的一站了也是六进,既然是最后一站那就让我们打起精神度过最后美好时光吧。下面就让我们到崇圣祠看看吧!崇圣祠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原名“启圣祠”,是祭祀孔子前五代列祖列宗的场所,清代改为“崇圣祠”其为五开间三进深单檐歇山顶抬染式建筑,通面阔24米,进深米,高9米,占地396平方米,前檐梁架、斗拱上施彩画,图案精美、色彩古朴,殿前有石拦板望柱(拦板24块,望柱26棵),石拦板上刻有西湖24景名胜图。在大成殿庭院东西两侧,还有体现“庙学合一”的东西明伦堂。崇圣殿东侧有二贤祠和仓圣祠。二贤祠是乡人纪念明洪武年间被贬谪至文庙讲学十余年的两位文人学士而建的祠堂。仓圣祠是祭祀我国古代发明者仓颉的场所。祠后还有象征“孔林”的古柏树林,使文庙更添庄严古雅之色。

各位朋友,今天我们游览了建水文庙的,“太和元气”坊、洙泗渊源坊、棂星门、杏坛、大成门、大成殿、先师殿、崇圣祠等,不知各位有没有点收获呢。很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积极配合。我知道我今天的服务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大家都包容了,我再次万分感谢。我们建水除了文庙还有很多比如:团山村、燕子洞等更多旅游胜地。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再次光临。我们今天的游览到这里就要结束了,虽然我们相处只是短短一天,但对大家已经有感情了,万分不舍。我们中国有句古话说“ 两山不能相遇,两人总能相逢”。所以我期盼不久的将来还能与大家重逢在云南。在离别之际我重新向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叫杨前红,杨柳依依,勇往直前,红红火火,我希望大家能记住我,也愿我的名字能带给大家快乐与好运,愿大家以后能勇往直前,事业红红火火。我再次预祝大家工作好,身体好,今天好,明天好,现在好,将来好,不好也好,好上加好。各位朋友再见了,一路平安!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738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