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致良知心得体会范文(优推5篇)
致良知心得体会【第一篇】
经过假期认真学习,我对《致良知》这本书很是喜爱,除了每天的`学习与感悟,还要读书,因年龄大了,读文言文甚为费力,但我深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到有所感悟时,才知认真读书的乐趣。
阳明心学的源头活水在佛学,释迦摩尼的一出世就是人类的智慧的巅峰,从此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常想:入世以阳明为上师,对我而言,阳明心学如一条山路,佛法如一座山,正是这条山路,引向我走向了佛法的这座山,但也正是站在这座山上,令我清晰的看到一条通往光明与开启正能量的大道。
基于正能量相互吸引的原则,机缘巧合,就在我对阳明心学开始感兴趣的时候,我校领导通过各种方式给一中全体教师组织了集体培训,在这里,我要特别感恩刘丽萍校的正确引领,我被阳明心学所折服。在学习心得的过程中,在同修的相互责善、相互砥砺,在导读与指正中,我真切的感受到心真正能静下来,学习能用上真功夫,能落实到生活与工作中。
总结起来必须对“致良知”有一颗至诚之心,事上磨、时时磨、心上学、心上觉。立下必为圣人之志,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精进努力,才可能修出敬天爱人,无我利他之心。
我会加强学习进度,只要有交流的机会,我一定要认真学习互动分享,不明之处我再去请教高人。
其实,这条圣学之路真的是路漫漫,其修远兮,难于上青天,有时我也有想放弃再分享些文章的念头,不是不愿写,只是想等有一天自己学有所成再来谈,怕造口业。通过共同修习,我感觉到一个人可以走快,但一群人可以走远,这是能量场的力量,有圣贤者指引,有同修责善砥砺。内心开始安静下来,变得更有力量,不再轻易受物所奴,开始懂得拒绝与区分不靠谱的人与事。
致良知心得体会【第二篇】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其实考验我们自己到底有一颗怎样的心,私心?公心?进取心?……其实,工作的过程也是一样,你到底用一颗什么样的心对待工作。有人兢兢业业、诚恳负责,对人接物,谦卑有礼;这样同事不管在什么工作岗位都能做出不一般的成绩。那些取巧耍滑,逃避责任势必被其他人所不容。世上没有永远吃亏的人,“马拉松”赛场上的胜利者用不是起步跑的最快的哪一个。一颗心,决定一生的成就。
曾经,我在部门的早会上强调,工作其实就做好了两件事请:一是保质保量的完成每天的工作;二是自身学历能力提升;不要为眼前的辛苦感到压力和不公,长期的耕耘,必然会带来更大的收货。对事的态度永远比你目前所掌握的技术更加重要。
昨天拜读了台湾作家林清玄先生的一本书《你心柔软却有力量》,其中一段话是这样说的:生命里有许多正向的时刻,也有许多负向的时刻;一个的快乐就是抓住那些正向的时刻,使它充盈;转化负向的时刻,使它得到清洗。
每天,有一些正向的时光,便有好心情走向明天;时时有正向的时刻,生活便无限美好。日日是好日,处处莲花开。
《送宗伯乔白岩序》。
心得+体会:所谓“匠心”,也就是“工精深用心专一”,秉承中正的思想,剔除杂念,潜心研究,认真做事,涵养内心,让心性引导个人向前行进。
《送宗伯乔白岩序》延续学习心得:
其实,我们也和别人一样有着相同的生活、工作,只要让自己的内心平静如无波之湖,我们就能以明朗清澈的心来照见自己的内心世界,在一切的开心、苦恼、清明、污浊、忙、闲中找到智慧。所有的一切都会带来觉悟、领悟,同时,一切的小事都能使我们感知它的意义与价值。最要紧的是有一颗孜求圣贤之道的心,“惟精惟一,精诚明矣”。
一朵花的孕育、盛开、凋谢与一个人的一生并无两样,人如果不能回到自我,做更高智慧和追求,有一天也会在无声、无知中凋谢。“放弃今日就没有来日,不惜今朝就没有来朝”。
《与王纯甫书》(其一)。
心得+体会:人需要不断的磨砺自己,经过磨难才能使我的“心”变的更加坚强,才能让我们的内心更加坚定。平庸和碌碌无的人生是不完美的。只有生命中存在不顺和坎坷,那说明我们的生活才是美好而丰富的。
《与王纯甫书》其一。
延伸学习心得:
细致思量,工作以来与职业无关的书,读的越来越少,于我或许有些悲哀;而且移动互联的发展,以快速为追求,新的、进步、时尚、前卫的一切在不停的喧哗、跳动。现在流言多于知识,花絮多于思想的时代,眼花缭乱的时代把欲望越吹越大。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潜心明道,唤醒自己内心的良知,以身作则,以行表率,与伙伴们思想上紧密相连,相通,让大家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发挥每个人的能力。放低一个管理者的姿态和架子,把说教变成引领、指导、协调、配合,释放自己内心的能量,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
《申谕十家牌法》。
心得:团队的成长除了必要的规矩、目标、相互协作和处罚措施外,更加重要是格局;而格局就是高度、深度、包容、层次,有格局的团队是大家都能抛弃个人的私欲、狭隘思想、恩怨;让团队的行为、行动保持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去完成一个有一个的目标。
《寄希渊书》。
“行正直之事,却让人难堪,做事情只要效果不要结果”这是许多正直的人常犯的错误。先生告诫我们不仅要保持自己的原则而且要和处理好关系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即“忠告而善之道”“有所感而无所怒”。
《寄希渊书》延伸学习《女人的哲学》心得:
苦与乐,一切皆有心造,并不是由环境决定的,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一味的抱怨,倒不如品尝个中的乐。就如同学习《致良知》并不能改变我们生活的环境,而是学习其中修身,养性的学问,学会惜福、学会感恩,学会付出,远离贪念就是我们远离苦的良方。
《告谕浰头巢贼》。
心得+体会: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也是每个人身体的一部分,所谓“天体万物一体之仁”;即我心死,则万物死,心生,则万物生。用“仁爱”的温情去感化、引导身边的人和事,亦便是良知之用。
“心静如水、良知清澈,临时不乱,应变无穷”。
《寄黄诚甫书》。
学习心得:
人应该圣贤之志,而不是沉迷与追求功名利禄。现代人之所以有很多的烦恼、绊锁,就是立志不明,而没有真正的理解“正谊明道”的真正意义。立志应“行事合乎大义而不谋私利,深明大道而不计较功利。”
延伸学习心得:《我们离世界的真相有多远》。
为什么我们会有嫉妒、愤恨、不满……原因就是我们不了解事物的真相,看到的只是事物的表象,对问题的本质认识不够,思考问题的深度不够,所以提升个人的休养、境界,拓宽人生的宽度是必修的课程。
顾及周边繁杂的实物,眷恋个人物质上的得失,心猿意马,会失去很多机会。我们应该有一颗平常心、执着的心,用一份感恩,一份珍惜,历练自己,笃志力行。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达练及文章”,掌握事物发规律就是学问,能恰当的处理事情,并总结出事物的规律就是文章。历练事金,活法是银,遭遇、劫难都是外在的,怎么的人生都是自己的选择。
《示弟立志说》。
学些心得:去除私欲,存养天理是立志学习目的;如何更好的学习就要我们要从学习经典的著作开始,学习的时候不要有质疑或者评判,要虚怀若谷,放低姿态,汲取先知、先觉者的智慧;崇师敬学,持之以恒的认真学习、思考,定会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滋养;也会让我们的工作和事业大有所成。
《示弟立志说》延伸学习《舒展、真实和庄严的生命》学习心得: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这个部门不行,我在这里学步到一点东西!”“这家公司给我的发展空间太小了!”“今天的培训真实浪费时间!”,当然,有时候我们自己也在这样抱怨。其实,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我们并没有认真思考我们的志向是什么?我们有没有努力?我们也没有真实的信任别人,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质疑,索取,逃避、批判……在自己的空间里挣扎、抱怨。
生命的最好状态不是“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追求所谓的自由洒脱,而是超越平庸,而是采取战略主动“晦养厚积,博观约取”,成就人生。如何成就人生?关键是能够真正的在自己的心上下功夫。就如《示弟立志说》中,饥者之于食、病者之于药、暗者之于灯、跛者之于杖,牵手圣贤,相信圣贤“正诸先觉,考诸古训”,虚怀如谷,虔诚谨学,从而思之,咎以之失,做到“去人欲而存天理”。
《告谕浰头巢贼》。
心得: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也是每个人身体的一部分,所谓“天体万物一体之仁”;即我心死,则万物死,心生,则万物生。用“仁爱”的温情去感化、引导身边的人和事,亦便是良知之用。
“心静如水、良知清澈,临时不乱,应变无穷”。
《告谕浰头巢贼》延伸学习《相信的力量》学习心得:
相信实际上度量我们的气度,信念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听不同意见、不蝇营狗苟、不任人唯亲的就是气度,有了这样的气度,才不会把集思广益、从善如流挂在嘴边,当然更不是亦步亦趋,而是从问题的实际出发,从提升团队的能力出发,从发挥个人能力出发。信念就是要自信,也不是孤芳自赏,夜郎自大,得意忘形,自以为是,而是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和能力,奋发进取的心里素质。脱离团队的个体是渺小且微不足道的,只有团队的能力才是无限的,任何时候都要相信组织通过其他人的协作去完成自己的工作,并与团队的成员分享荣耀,完成人生不可想象的壮举。
《祭浰头山神文》。
天地万物都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大到国家、公司、部门,小到家庭,我们都要积极的参与其中并且小心经营,只有良知清澈,认真付出,才能安乐幸福。
《寄杨邃庵阁老书》学习心得:
文章告诉我们,要勇于担当和承担责任,在困难面前,不是逃避、推诿,而是坚定执行,坚守良知。做到身任天下祸、决起而操之。
同时,本文是如何向尊长、老师“责善”的范文,如何做到“忠告而善道”。
《寄杨邃庵阁老书》延伸学习《担当是成就人生的最佳途径》心得:
担当和责任意识的背后其实是自尊、自爱和羞耻之心,不是我不行、我能力有限、我老了……一个人最起码的责任就是对自己负责,这是担当和责任心的本源。一个人自尊心强,爱惜自己,羞耻心强,自然而然会努力,去担起责任,因为所做的一切都是自己想要获得的,会用更高的要求来严格的要求自己,让所有人都钦佩。所以古人云:修身、养性、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人要成功之前就是要修身。
当然,责任和担当也不是把别人该完成的事情由自己来做,而是要指导和协助,一把把事情做好。工作中尤其是这样,每个人多努力一点,大家相互协助,帮扶,一个不可战胜的团队就是这样产生。如果有人偷奸耍滑、逃避,不仅仅影响的是团队,也有其本人。
人生和事业的圆满,并不是取决于表象如何辉煌,而是取决于我们内心的品质,取决于我们把担当看成是机遇还是灾难。修炼自己先从“心”开始。
真正有力量的人,要从修炼“心”开始,发自内心的谦卑,恭敬、谦让,时刻反省、认识自身不足,戒躁戒骄,勤学勉行,言行一致,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书正宪扇》延伸学习《扫除我们心地的灰尘》心得:
阳明先生在《送宗伯乔白岩序》中有“专于道,斯谓之专;精于道,斯谓之精”论述,就是告诉我们,要不断磨掉自己内心障碍和心上的灰尘,露出内心的光明,去除人欲。只有真正的做到去人欲、存天理的时候,我们才会通达、清明。通过对《扫除我们心底的灰尘》学习,对阳明先生的“心学”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其实“心”的修炼就是心怀圣贤之道,“立志、勤学、改过、责善”的过程,也是“困知勉行,积厚成器”的过程。
《答欧阳崇一书》(节选)学习心得:
先生在《送宗伯乔白岩序》中有,明,精之为也,;诚,一之基也;通过对《答欧阳崇一书》学习,进一步加深了对这句话的理解。其实,一个“诚“的人不需要揣度别人的心思,故意隐藏事物的本质,而是要实事求是,修养自身,从自己的“良知”、“本心”出发,致力与觉知自己的良知做到至精至诚,唯实惟新。只有自己的心如明镜,了了分明,才能做到良知清澈,至诚则神。
《答欧阳崇一书》(节选)延伸学习《假设》心得:
没有积累、沉淀的假设,就是无厘头的意淫或者不切实际的妄想,是“虚而为盈,无而为有”之徒的“思维秀”。先生有曰:君子学以为己,未尝虞人之欺己也,恒不自欺其良知而已”“笃志力行,勤学好问”;就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对诚实,笃定勤学,才能看清事物本身,并致达良知,及诚于己,勤于学,明于事,精于道。对自己不讲一句谎言,不妄想,不不劳而获,就是在修炼我们的智慧和灵魂。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只有夯实人生的基础,才能建成人生高楼大厦;人生没有假设,不会倒带,每一步和每一秒都需要朝着目标,坚忍不拔,竭力前行;而致达良知的道路上同样没有捷径,需要心存经典,笃定勤学,改过从善,潜心修炼。
《答聂文蔚书》其一学习心得:
“夫人者,天地人心”,告诉我们每个人和天地万物都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若,心生,则万物生;心死,则万物死。一个成功的团队就是要每个人都一颗“活的心”,当然人,任何一个人都不能以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致良知”首先就是要求我们必须要求担当,担得起家人、朋友、团队、公司、国家给我们的重担,举得起他们的期盼,守住心中的那份光和热,那样即便被乌云笼罩,被藩篱束缚,身体里就会有一把利剑,不需期盼乌云退去,藩篱死去,他们早晚会被利剑刺穿,砍掉。看不到阳光就成为太阳,成不了太阳就制造阳光。
《答聂文蔚书》其一延伸学习《开阔感、崇高感、负重感》学习心得:
认真体会,所谓开阔感其实就是心境,崇高感就使命,负重感也就是担当。
当人生的路越走越窄时候,往往不是我们不够聪明、努力,而是我们的心境发生了变化,狭隘的心胸,让我们的变的怀疑、注重名利和得失,避免了一切美好开始。
“假如你的心中没有能量,做什么都是逆风”,能量就是使命、诚信的品质,就是我们的核心事业,存在的意义,为之努力的“原动力”,不要紧盯自己能到达的地方,眼光长远勇敢的挑战自己,成就自己,“以圣贤为师,以良知为行”。
有担当不仅仅是要求我们对家庭,对工作还有对社会、对自己,只有担当和责任才能激发我们的潜能,唤醒我们的良知。
一个人相信什么,他的未来的人生就会接近什么,怀疑一切往往也就会失去一切;“夫人者,天地人心。”
修行、学习的过程就是要做到内外兼修,不仅要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技能,还要不断修炼内心,克制、去除内心的私欲和妄念,晦养厚积,倾听良言,明辨是非,知耻而勇,才是智者、强者;做到“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必能致达良知。
《与黄宗贤》延伸学习《成功的驱动力》心得:
成功的驱动力来自内在的驱动力和外在的驱动力。内在的驱动力就是要我们自己主导自己的人生,正如阳明先生教诲,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晦养厚积、正诸先觉、天地人心万物一体……不仅教会了我们如何学习,提高自己,更是交到我们如何戒贪戒躁,止于至善,做到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行合一,良知清澈。外在的驱动力就是我们的团队、朋友要互相支持,互相规切,除必要的规矩、目标、相互协作和处罚措施外,更加重要是格局;而格局就是高度、深度、包容、层次,有格局的团队是大家都能抛弃个人的私欲、狭隘思想、恩怨;让团队的行为、行动保持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去完成一个有一个的目标。
有了这两个驱动力,必可做到“惟精惟一,精诚明矣”。
圣贤们的经典和思想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的宣扬,传播正能量的“功夫”,去掉私欲而正其心,为人处世需合乎道德伦理,所以要潜心学习和体会,并用精益求精,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敢创新的思想和行动去感染和影响身边的人。要明辨是非,隔离私欲,自私自利,姑息养奸,天道沦丧等违背到道德天伦的“负能量”事件和言论,要做到不听信,不传播,不参与。我们生活的环境和时代,确实有的太多的流言、假新闻、欺骗……及其容易被这些人或事情裹挟并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痛苦终生。要和这些人和事情完全隔离,从内心“良知”、“本心”出发,致力与觉知自己的良知做到至精至诚,唯实惟新。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诵读,每一次的阅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和心得,对生命意义的认识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不是荣誉、金钱、权利……而是去除私欲,修炼真心,潜心修行,致达良知的过程。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是提高修为方法,而潜行圣贤之道,抛弃名利,不断的磨练、历练,晦养厚积,就是不断超越的过程。
心的修炼就是去人欲,存天理,就是要认真学习,效仿圣贤,“正诸先觉”
“考诸古训”以圣贤作为“偶像”,笃信经典,去掉轻视傲慢之心;用自己的行动也感染和影响身边的人。担得起家人、朋友、团队、公司、国家给我们的重担,举得起他们的期盼,守住心中的那份光和热。
我们的本心是原本是“皎如白月,良知清澈”的,由于我们养成了一些恶心和缺乏勇气,渐渐的迷失了“本心”,找回“本心”的良知,就是要从最“实”的地方勤学、用功——即“诚”上用功夫,做到“去人欲、存天理”。
我们经常说我要对别人诚实,诚信,如何谁真话,不说假话,要求别人诚信、守时……其实,这些都不能要做“诚”。“诚”在我们的内心里,首先要做到“诚于己,忠于心”一个对自己都说“谎”,不愿意真心改过、不克制自己的不良习惯的人,是做不到“诚”的,当然更加不做到“去人欲而存乎天理”。要有成就,要“戒慎不睹,恐惧不闻”,以圣贤的标准要求自己,从年轻的时候就要“汲汲奋志于学,见己过而改之”。
今天是“南京大屠杀”公祭日,有人愤慨,有人流泪,更有人质疑历史,我相信公祭的目的不是让我们停留在过去的历史,不是让我们为死难者哭泣,更加不是为了延续仇恨;反而要我们铭记历史,告诉每一个国人要唤醒自己的良知,坚守对人类和平,对环境,对美好生活的坚守和向往,找到个人“活着”的意义。
所以,人生第一等事,就是找到自己活着的意义。找到了活着的意义,也就是找到了理想,就会对生命、对他人、对自己、对自然万物都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和体验;立志、勤学的激情也会处于饱满、奋昂的状态。也许,我们成不了圣贤,也不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只言片语”;但是,我们应该坚守自己的“本心”,做到“汲汲奋志于学,见己过而改之”,“为天地立心,为世界立命”,勇敢承担属于自己生命的责任,用行动能够给身边的人带来正能量或者能够影响身边的人是我们活着的“第一等事”。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目标和计划,尝试各种可能达到目标的方法,然后奋不顾身,一往无前。
《致良知033:年谱1492年-1493年》学习心得(对“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有何体会):
在《与王纯甫熟书》其一中,先生有“譬之金之在冶,经烈焰,受钳锤,当此之时,为金者甚苦;然自他人视之,方喜金之益精炼,而惟恐火力锤煅之不至。既其出冶,金亦自喜其挫折煅炼之有成矣。”就告诉我们,只要“吾心光明”,越是遭遇挫折和艰难,越是修炼我们的身心的的时候。人生中会有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艰难困苦,越是这个时候越是体现我们“心性”休养的时候。慌乱、悲泣、逃避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迎难而上,披荆斩棘,苦练心志,才能泰然处之,临危不乱。
所以,只有经历磨难,方能立得住,才能经得住压力、诱惑,实现“圣人之志”。
先生敢于坚持事实的真相,仗义执言,不顾个人安危,救助正义之士;用行动证明一个用于担当、良知清澈,不贪图富贵和清高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
只有,勇敢的面对这个世界,在事上进行磨炼,才能修炼自己的心性。即所谓“志心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心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
《致良知035:年谱15-15》学习心得(龙场悟道的深刻意义,又何谓吾性自足):1、龙场悟道,奠定了阳明学的地位,与世隔绝却成就了伟大的思想。为人者应戒贪戒欲,存养天理,修身,养性,致达良知。为官者应“觉民行道“安顿人心、人身与人世,才能最终满足人类社会对于公序良俗的内在需要。
2、吾性自足的意思是,圣贤之道就是良知之道,存在于每个人的本性之中,只是被名利、贪欲、懒惰所蒙蔽了罢了,需要我们通过诚信磨炼、潜心修炼来重新激发出发;此前,向外在的事物中探究至诚至理的做法是错误的。
先生已立成就圣贤之志,名、利和生死都不能使其动心。先生心学,讲求“心即理”,心衍生出心外无物,以此心应万物,当然就可以做到此心触之不动而应万动。
就像我们上班工作是一样的,就是主动和先机,做到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有了这三点信仰,就能在复杂多变的管理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私欲和私心所干扰,顺应环境的变化,坚定地进行管理,就能无往而不胜。
所以,有了光明之心,就能看清万事万物,成就其事功。圣心不动,在其位,必谋其政,而后成其功。
1、“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的胸怀,体恤百姓,爱民如子的“仁爱之心”。
2、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用兵之道;。
3、心静如水,临危不乱,应变无穷。
仔细阅读全文后,我认为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是担当。先生在群龙无首,且不属自己责任的局面下,而且还可能带来杀身之祸,满门抄斩的情况下,及时、勇敢地站出来,挑起“平反”的重担,这份则忠诚、担当、热肠让我由衷倾佩。
二是勤奋。努力做学问,一如既往,养的此心不动,修炼出的智慧。
三是良知。万物的根源源于“心”,“行有不得,反求诸已”,提升自己的心性,“心兵不乱,万事从容”。
掌握了好的方法或者规律,在何时何地都可以学习,而不必拘泥于课堂或者因循守旧的方式。致良知强调的是心即是理,有此心才有此理,这个理在你的心上而不是外面。良知人人皆有,致良知在于去除私欲,让良知清澈,才有了圣贤的境界;在知行合一的指引之下,自然就能做到凡事立德,遇事有章,心不乱即从容。对照我们的工作就是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在事上磨炼自己。“拿来主义”“剽窃主义”会消化不良和“水土不服”,只有形成属于自己的体系和方法,才是我们“行”的关键。
“以良知之心求行”就是蛇打七寸的含义。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告诉我们万事万物都出自于“心”
作为一个负责人,不能一味的要求他人,而是要徙木立信,以身作则;还需要掌握主动性,预防问题的发生和蔓延,而不是被动地等待问题的出现;同时,要看到下属的长处并充分发挥,而不是盯着下属的短处不放,当然对下属不足的地方应该给予指导或者纠正。
《致良知041:教条示龙场诸生-立志》主题:明确写下自己的人生之志,并分享。
我的人生之志就是“立足当下,志在高远”;所谓“立足当下”就是带着一颗诚信、公平、笃志力行的平常心、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给自己制定短期的计划(一般3个月)和中长期的计划并付诸行动。“志在高远”就是为团队、家庭、社会更多的回报。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学习首先要有端正的态度,学习别人的长处,也要明自身的短处,勤恳谦和,诚信守志,努力学习,磨炼自己的心性,修炼自己。
勤学计划:保持低调谦和的学习态度,信守承诺,完成自己的计划,并通过自己是实际行动能影响他人。
“自我感知”,首先要有一颗丛善的心,从内心上去恶从善,发现自己不足之处“不要高估自己,更加不要和自己擦肩而过”,要自省,并切实的行动去改正、弥补自己的不足。
“外力引导”虚心接受别人的教诲和指点,不断的修正自己的过失,从善如流。
“百日改一过”的计划:改变自己拖沓的习惯。
1、用3周的时间重新学习《醒来》,用心感悟先生“心学”的经典,细心体会和总结;。
2、每周给自己制定3+3的计划(3件自我学习的计划和3件工作计划),确定时间表,周末跟踪回顾;(为期11周)。
3、不给自己找借口。
4、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心得。
《致良知044:教条示龙场诸生-责善》主题:什么是真正的善道?
“忠告而善道之”就是要相互砥砺、扶持,提醒让对方的品格臻于至善。要用我们的真诚和善意,使别人感动并接受建议,并改进自己,即“悉其忠爱,致其婉曲”。同时,我们也要学习圣人经典,想师长请教,以之为镜,检验自己的德行,改正自己。
再读《与黄诚甫书》,有一次体会的先生的胸怀和拳拳之心。先生在龙场悟道之后,已经把功名、富贵看透,真正经天纬地之才当以天下为己任,以天地万物为己任。人真正的成功,并不是你有多大官位,你赚了多少钱或开怎么样的豪车,而是要衡量你是否是一个良知清澈之人。
就是所谓“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人应该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不计功名利禄,超越荣辱得失;不管位尊位卑,企业大还是小,都要具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承担社会责任。
功名富贵会让人迷失本性,助长贪欲,营营役役,反而为了保持已拥有的名声和金钱失去了人生的方向。
《致良知046:告谕浰头巢贼》主题:整篇文章何以抵千军万马,心法所在?
仁爱之心。
先生站在维护百姓和国家社稷的立场,将心比心,胸怀子民,一颗柔软的心和慈悲且有力量。
仁义之心。
建立良好沟通,善于解决矛盾,看到矛盾的本质,化干戈为玉帛。
《致良知047:告谕浰头巢贼》主题:杜绝巢贼的后路有哪些?给他的出路在哪里?
一再表明剿贼的决心,天网恢恢,让贼人丢掉侥幸心理;告诉他们人生的出路和为人的担当和责任。同时,也给了他们弃恶从善,弃暗投明,重新做人,浪子回头的机会和保证。
对人心的深刻认识和对对手心理的掌握,让巢贼们信服。
阳明先生表达的圣人父母之心表达“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每个人和天体万物都是一个整体,把不可分割,和谐共存,就我们周围的一切,环境、人、同事……,天地万物也是我们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它的存在皆是以我们的“心”为尺度的,心死万物死,心生万物生。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指圣人不会用仁慈之心偏爱、偏袒百姓,而是由百姓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去干预和指正。表达的天地对万物不加干预而任由其自生自灭的态度。
善带来的温情和所谓“仁慈”带来的冷漠,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再读先生,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上善者,当知行合一。
《致良知049:与陆元静书》主题:何为“照心”“妄心”?两者的关系?
照心:心的本体所具有的明觉的自然显动,是去人欲后,存天理的心。妄心:心杂乱,主观的私欲控制着的心,心存私欲。“照心”存在与“妄心”之中,照心不动,妄心在不停的变化。所以我们要效法、学习天地之心,去除主观的“妄心”,遵循天理而行,就可以做到恒动恒静。
“动亦定,静亦定,体用一原者也”,也就是说,动也是良知和功用,静也是良知和功用,动、静都是良知的本体。不用刻意去理解字面的意思,而要把握事物的本质。良知本来就在心中,但良知不可能不遭受物欲的蒙蔽。我们要做的就是去修炼自己的心智,去唤醒,要做“减法”,不断历练,去人欲,剔除蒙蔽,呈现“天理”。
《致良知051:与陆元静书》主题:“常体不易”与“未发之中”?
“常体不易”是指,本体的恒常不变,孜求良知的“心”不改变。
“未发之中”,就是之本体,本心,就是良知,良知是可以唤醒的,不必花时间去外求,只需“正诸先觉,考诸古训”为良药,笃信,诚信,必能找回真正的自己,做到知行合一。
《致良知052:与陆元静书》主题:何为作圣之功?
成为圣人的功夫,不是表象,而是源自内心在行动上的真实体现,就是要存天理而去私欲,就是要在要还没有萌生的时候就去防止,加以克制。
《致良知053:与陆元静书》主题:何为理解“良知即是道”?
先生有“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
也是说良知即是天理良知即是道良知也本是人人都有的但随着人心被物欲、私欲和人欲的遮蔽良知犹似照亮心灵之路的灯当被遮蔽的时候道心就感觉不到光明只有致良知才让能它醒来此时的人心就被道心所牵引其行为就会彰显良知做到知行合一生发开来良知就能形成正知正行、深知深行从而成就人生的伟大。
何为理解“致知之外无余功”?
除了致良知外,其实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事情了。
“时习之要只是谨独”,何谓“谨独”?
我们再心上用功,而且不间断,用阳明先生的话讲就是在“不睹不闻”处用功夫。心上用功,我们才有希望致达良知。
“博爱”与“公爱”的差别处?
爱,也要有所爱的“是与不是”,正确的方式,才是“仁”就也是说“公爱”;如果爱的方式不正确,那一定不是“公爱”了,成了“博爱”。就如同,我们在管理员工的时候,过分纵容、宽容,就是“博爱”,“博爱”是对员工不好,不利于员工的成长。
举例说明,何谓“执指为月”
执指为月:以手指指示月亮的存在,然迷妄之人未能循指见月,反执着于指着月亮的手指执指头为月亮,把说教当做真理、道义。我们学习的各种知识、技巧,始终应该强调在工作中或者实践中发挥效能、创造价值;而不是为了学而学,滥竽充数,照猫画虎。指头仅仅是指路牌、方向,而不是我们真正的目标。
如何是“思而外于良知”?
只是思考而不去学历、实践就不能叫做思考,只有在“良知”上的体悟、勤学、实践、行善才能叫做“思”。正如先生在《教条示龙场诸生》文中,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才是完整的学习和思考的体系。缺少一样都不能言“致良知”更谈不上知行合一。
1、自家痛痒,如何搔摩?
自己的事情、难过还是要自己解决。做什么事情,总是找借口,为自己开脱,就是不想出力、不去思考,不想把事情做好,说明“立志欠真切”。我们应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而将事情做到精致,做到极致。先生在《致良知》中,已经告诫我们,“是以君子之学,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事。正目而视之,无他见也;倾耳而听之,无他闻也。如猫捕鼠,如鸡覆卵,精神心思,凝聚融结,而不复知有其他。然后此志常立,神气精明,义理昭著,一有私欲,即便知觉,自然容住不得矣。”
2、试讲“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如何理解“圣人气象,只是圣人的”?
“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意思是,用道德低下的人的尺度,去推测、度量品行高尚的人是无法度量的。就如同一个不会开车的人,去评价一个汽车司机的驾驶技术一样。
如何理解“圣人气象,只是圣人的”:圣人的气象是圣人的气象,通过磨炼、思考,实践,体悟认识到“内心”的良知,安顿好自己的“心”,无事时心中少些杂念,但求清净安稳,有事的时候要明辨是非善恶,守住自己的良知,圣人的气象就成为我们自己的气象了。
1、如何在“事上磨练?
必须在事上磨练,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不动摇,不迷茫。反而是越走,步伐越稳,越坚定。
2、何谓“身谤””?
学问、知识来自于个人的修行、磨练,来自于躬行实践,自己不能身体力行,亲身实践,而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喋喋不休,没完没了的指正别人。
3、何谓“生之谓性”?
事物天生的本性,当然天生的本性不会有什么的善恶、美丑,从而人性也不会有天生的善恶、美丑。
《致良知058:答顾东桥书》主题:详解何谓“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就是对一个事情的认识决定了你对这个事情的做法。
知行合一要求我们不要停留在掌握知识技能和理论认识,更要提高自己的“心”境。“心”境不痛,看到事物的本质和主要矛盾就不一样,而抓住事物的本质和实物的主要矛盾才能做出有真确的选择。
《致良知059:答顾东桥书》主题:如何“尽心”“存心”“夭寿不二”的次第?
尽心:“尽心、知性、知天”即为生而知之,安而认之,为是圣人的事情,就没有必要提示存心、养性、事天的事了,更加没有必要说“夭寿不二,修身以俟”,存心、养性与修身以俟的功夫已经包含在内了。尽心、知天的人就如同年轻力壮的勇士,又能努力驰骋千里,力挽狂澜。
存心:“存心、养性、事天”,就是学而知之,是贤人的事情;虽然还没有到尽心、知性、知天的境界,但是已经下“尽心”的志向和功夫,并经过一些磨练,同理也就没有必要再说“夭寿不二,修身以俟”。存心、养性、事天的人,就想少年一样,独立谨行。
“夭寿不二,修身以俟”即为困而知之,是有志向、单意志不坚定,容易受到事物影响的普通求学的者。“夭寿不二,修身以俟”的人,就想襁褓中的婴儿,开始学步但是需要别人的教导和引导。
三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品、才智、境界的等级差别,不能超越等级。但是三者的本质是一样的,所以待良知清澈、知行合一后,他们的结果是一样的。
《致良知060:答顾东桥书》主题:如何理解“心即理”?
心随理达,理随心至。心离开了理,便无法存在。理离开心,理便无所依托。知就要明觉精察,行能真切笃实。
《致良知061:答顾东桥书》主题:浅谈“格物、致知、诚意”的关系。
诚意是“格物”“致知”的基础、中心或者说是根本,只有从“心”的修炼开始,才能由衷的潜心修行,通过“格物”不断的纠正心中不纯净的地方,克服自私的道德意识,内而外的改变,从而恢复本体的“良知”达到圣贤的境界,只有“诚意”在心,其他的就是顺利成章的事情了。所以说,格物致知”就是“诚意正心”,两者是二而一,一而二的。即“若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即为善去恶无非是诚意的事”。
《致良知062:答顾东桥书》主题:“节目时变”与致知的关系。
“致知”与“节目时变”的关系,就像规矩尺度与方圆长短的关系。“致知”就是规矩尺度,“节目时变”就是方圆长短,无法预先确定的变化事物。所以,规矩确定了,是方是圆,是长是短就边的可以确定了,也就是说“节目时变”也就可以度量。所以,只要致的良知,事物的变化,也就能够被掌握和了解,做到胸有成竹,以不变应万变。
1、为什么说“致良知”是圣人教义的第一义?
良知并不是来自于见闻,但是见闻可以启发良知,“致良知”是做学问的根本和出发点。
2、良知与思的关系?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致良知”没有“拿来主义”,需要潜心修行、思考。良知就是天理,思考则是致良知的方法之一。如果“思”出于良知,那么,所“思”的内容也就是天理,自然也会简单清晰,良知也就能够辨析思的内容是对是错,是私是知。
《致良知064:答欧阳崇一书》主题:1、何谓“必有事焉”?2、“不逆不臆而先觉”在自己生活中的实例分享。
1、何谓“必有事焉”?
学问要在事上磨,存养自己的内心,而不是悬空琢磨,方为真学问。
2、“不逆不臆而先觉”在自己生活中的实例分享。
“执行力”就是“不逆不臆”的最好实例。的供应链年会就是最好的实例,我们的团队不是最优创意的团队,也不是最时尚的团队,从节目的策划,编排、彩排……演出,团队的每一个人,都努力付出,坚决执行,节目的排练都是利用饭后的半小时,休息时间,做的不好的地方大家积极献言献策,尽力完善。给大家呈现了一台积极奋进的晚会。
《致良知065:钱德洪录》主题:为什么是立“必为圣人之志”?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我们都有一颗良知之心,解放、发掘自己的心性,就是给自己的“心”确定一个广阔的空间和志向,把内心源源不断的能量和智慧激发出来,让自己精神意志收放自如,以便在松懈时,抱怨时,愤怒时,颓废时,相互警醒,使彼此能够长期坚持致良知远大志向,从而使自己迅速消去不良情绪和行为。
《致良知066:钱德洪录》主题:为什么说“致良知”三字无病?
“致良知”就如同医生看病一样,只要认清事物的本质,修炼自己的至诚至心,做到良知清澈,知行合一,就无所谓方式方法。静处体悟,事上磨炼,只是方法,对良知本体的探究无固定的方式方法。
如何理解“道”即是良知?
“道”就是事物的本源,“良知”也是事物的本源,良知就是判断客观存在事物的标准,不以个人的意愿、死心为转移。而且,“良知”还能指引我们行动的方向。
如何理解“不睹不闻”与“戒慎恐惧”的关系?
“致良知”的本体原本就是“不睹不闻”“戒慎恐惧”是客观存在的,所以“不睹不闻”“戒慎恐惧”都是“良知”的本体和功夫。
《致良知068:钱德洪录》主题:浅论“通乎昼夜之道而之知”
人心和天体的运行是一体的,“良知”也是如此。夜晚是良知收敛凝聚的时刻,白天是良知发生作用的时候。只有懂得“发撒”和“宴息”,才能让良知在白天和黑夜都能顺应,凝一,才能为“致达良知”。
《致良知069:钱德洪录》主题:如何理解“良知之虚即天之太虚”?
“良知”的道和天地之道是一样的,不会被其他事物所影响。就如同,我们周围的生活中,一些人的私欲、贪念、恶念、野心等都在影响我们,但不会成为我们心的本体,良知的障碍,我们克制自己,不要受那些私欲、贪念、恶念、野心的影响,恢复我们天赋的良知道德;就是端正、纠正错误的想法和念头,使我们的心纯一不杂。就是彰显我们的良知去掉心中的私欲、贪念、恶念、野心,我们的良知同样是洁净的。良知自能知善知恶,知是知非,并不需要他人时刻提醒,所以人们依着良知,按着良心去做事,自能调节自己的言论行为,自能见善而思齐,),见恶而改过。
《致良知070:钱德洪录》主题:孟子“集义”的功夫是什么?
集就是收集,义就是道义,就是道义的积累。道义累积关键就是要坚持和磨炼。能坚持集义,最终就能培养出浩然之气。
《致良知071:钱德洪录》主题:为什么“天地万物一体”
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也是每个人身体的一部分,所谓“天体万物一体之仁”;即我心死,则万物死,心生,则万物生。用“仁爱”的温情去感化、引导身边的人和事,亦便是良知之用。先生也有云: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因此一气,故能相通耳。
《致良知072:钱德洪录》主题:结合“岩中花树”谈自己的体会。
“岩中花树”提现的是先生“天体万物一体之仁”之心,即心死则万物死,心生则万物生。
致良知心得体会【第三篇】
良知指的是一种内心深处的声音,是一个人对于道德、正义和责任的判断和遵循。良知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声音,它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人们常说良心是最好的保镖,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良心的重要性。良心是人与人相处的基础,它凝聚着人性中最正直、最善良的部分。通过我的实践和体验,我深刻认识了良知的重要性。
第二段:良知感悟。
良知是一个人内心的警报,它提醒人们要正直、诚实、守信,不做对不起良心的事。我曾经在一次考试中,抄袭了一位同学的试卷,当时心里有一个声音告诉我“这是不对的”,但我还是抄了。后来,我发现老师能够察觉到这一点,在整个学期中我的成绩也一直很糟糕。因此,我认识到一定要遵守良知,不能违背它的声音,否则将会付出代价。
在工作中,良知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我的公司里,有一个员工曾经提供了虚假的资料,尽管在当时他获得了很多好处,但是后来公司发现了这个问题,他不仅失去了工作,而且还受到了一定的法律责任。通过这个事件,我深地认识到诚信、勤奋、质量、服务等方面的重要性。在工作中,尊重良知能够为我们树立道德标杆,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是获得工作信任和社会认可的重要保障。
第四段:良知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影响。
良知不仅影响了我们工作中的表现,它还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个人道德修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时刻尊重自己的良知,不要违背自己的内心。良知是我们心灵中的尺度,这种尺度能够引导我们避免贪婪、邪恶等不道德行为。通过良知的引导,我们可以顺利地走上人生的道路,并成为一个正义、有道德、有责任的人。
第五段:结论。
总之,良知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则,是人内心深处的道德支撑。良知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良知可以引导我们不做对不起良心的事,让我们在做事和处人之间保持一定的社会道德与伦理素养。希望大家能够一直尊重自己的良知,在生活和工作中始终遵循正确的行为准则,做一个善良、负责任和拥有道德风范的人。
致良知心得体会【第四篇】
学习致良知建设心灵品质,就像人生必修课一样,学习并做到知行合一。
通过学习致良知可以看到自己在一点一点的改变,这个改变没有如何借口,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改变,建设自己是人生的重大学问。
建设心灵品质,开发心灵宝藏,主宰行为作用与反作用,使生命焕然一新。在心道德事上下功夫,让自己拥有圆满觉悟的人生,不辜负此生,实现人生价值观。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致良知心得体会【第五篇】
1,不以聪明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从来不喜欢被别人夸自己聪明,原因是觉得强调了父母遗传的天赋而被忽略了自身的努力,但却未深入思考,被夸聪明,可能是因为表现出了小聪明,而非真的勤奋好学。
2,立志为里,勤学为表。
立志在人,感愿在事。立志在内心,勤学在表现。勤学不止是勤奋,勤学更是思考到底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需要学习什么,怎样学习。不只是学习知识,妆点门面,更是要真知真行,知行合一,不断自我提升。
3,人格的力量与真理的力量。
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就是人格的力量。学习的知识,方法,技能,工具,技巧,就是真理的力量。两者需要相互结合,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